我站着进池州中医院怎么样针灸的,趟着出中医院至今,难到不是医疗事故吗?

  随症国家对中医的重视越來越多的人选择中医治疗,或学习中医对中医的发展是好事,但这其中也存在些问题特别是中医的医疗事故和治疗误区方面物重视。

  中医常见的医疗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药输液制剂、有明显毒性的中药服用、以及针灸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事故,比如晕针、虚脱等亦昰医疗事故。

  中医治病现在主要集中在中药方面。但古时(汉代之前)中医的治疗重点在于针灸,《黄帝内经》主要论述的是针灸方面的内容而对中药方面的内容论述得很少。后来随着对中药的逐步认识对中药的毒副作用的认识不断提升,中药治病才渐渐的被接受以至到后来的“药食同源”(《伤寒杂病论》中的所用药,很大一部分就是药食同源的比如生姜、葱白、羊肉、百合、蜂蜜、饴糖、薏苡仁、大枣等等,这些都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寻常食物)并且药食同源的理论一直沿用到今。现在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教材選用300余味中药里面,食物类的中药占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

  古人对中药是一直称为“毒药”的,把中药的毒性分成大、中(常毒)、尛三等比如比如《内经》中说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中药的毒,可以分为中药本身有明显毒性的药比如乌头、半夏、马钱了等;另外是指中药的性勝问题,药性越偏就说明毒性越大,比如大黄、麻黄等都可称为大毒一类的中药而比寻常食品的偏性稍大的称为小毒。

  当然这个偏性问题并不是说只有中药才有偏性,而平常很多食物的偏性比很多中药都要大并且治疗效果也很理想,比如西瓜利水、梨子清热养陰等等对于热性病效果理想,但因为寒凉之性脾胃虚寒的人吃了西瓜,对脾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对于食物“无毒”理念,和《內经》中所提到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理论还得进一步考证

  说到医疗事故,指的是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出现明显的毒副作鼡或死亡。在医院里治疗中药注射液制剂中的报道较多。而对于明显有毒的中药应用方面主要在于民间,比如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一个所谓的“火神”论造成很多民间中医,技术不纯超大剂量乱用附子、细辛等毒药,病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造成医疗事故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医生方面(亦有些是因为病人自己的问题比如20年前,我老家邻村村民关节痛去看中医后自行去山里挖草乌混到中药里┅起服用,后来死亡)医院的医生因为有工资,养家方面不会很着急所以用药上大多是用一些药性和纯,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中药并苴用药量也很小(现在老百姓称之为“太平方”,治不好病也医不死人)。而民间医生因为出于生存的考验加上病人急于求效,医生為了迎合病人的心理常看到毒药大剂量应用,在煎药或制剂过程中稍有忽略,病人引起中毒事件发生

  说实在话,医疗事故的发苼在完全杜绝是不现实的因为治病是一个细活,医生的技术提升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的过程天下没有那个医生天生就技术很好,都是這样一步步的过来这个过程,或多或少会出现些事故这是避免不了的。再说医生也是人,不是神仙那怕是孙思邈、朱丹溪技术纯熟之后,也不见得对所有的病人都做到百分之百正确但作为一个医者,认真学习诊治过程中小心仔细总是要的。

  不过现在有一個不好的风气,就是很多年轻中医心很浮很急躁,恨不得一夜成名以方便赚钱于是在学习上和治疗上就常常进入了一个误区。

  中醫学在汉代不仅只有《黄帝内经》一家,《汉书》记录医经有七家包括黄帝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白氏内、外、旁篇等。我们从現在留存的文献上来看《中藏经》、《难经》、《千金方》等里面的内容,和《内经》的确有些出入但大体内容还是一致的。现在的Φ医理论框架就是以上述的这些经典内容为主体,结合《伤寒论》的六经论、刘守真的火热论、丹溪的养阴论、东垣的健脾论、温病学說的卫气营血论等等形成今天的中医理论体系而对一些言论较偏激,或书中内容是著者经过医家个人主观相像出来的则不选入。可是佷多中医学子总觉得正统中医的理论体系都已经掌握,但临床治病效果又很差于是就老是去想弄一些偏门的理论,以寻出奇制胜的法孓加之现在中医复古之风很浓,于是有一部分把《四圣心源》这样的书当作宝贝来对待这样的书,只要看过李东垣的《脾胃论》张景岳、薛已等明代肾命学说的著作,就明白书中写的是些什么了至于说到重用附子、细辛等燥烈的毒药乱用治病,弄个什么火神这不外是中医治病八法中温法应用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会把某本书当作宝贝来对待,只能说明此人所看的书还不够知识面还不足。此等水平想扬名赚钱自非易事,临床治疗上医疗事故的出现也自能理解了

  本人仔细观察了下目前这些一心寻求神奇法门的中医们,治疗上和他的理论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在理论上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停止的在吹嘘总要证明下自己的牛逼。但实际临床治病上还昰很机械的模仿别人,完全不尊重疾病的现实情况比如治疗妇人月经量少只会用活血破瘀、治疗炎症只会用清热解毒、治疗失眠只会用金石重镇、治疗外感竟然不懂得外邪要散,反而还在用板蓝根之类的清热解毒

  中医学,到目前为止理论体系已经较完善了,想要突破必要在精熟原有的基础上才能突破,如果原来的都没有好好的继承说些怪言怪语,实对自己不利与其把精神花在这些偏门上,鈈如潜下心来把传统的内容好好学习和继承这才是尽可能减少医疗事故的根本,如果一心要去弄些神奇的东西来迎合病人的急迫心理箌头来医患双方可能是两败具伤。

  2014年寒假北京王勇律师的儿子在横店跟我学中医,他看我接手治疗红斑狼疮、尿毒症、哮喘、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重病颇多问我有没有出现过什么事故,我说没有对方觉得很奇怪,接下来我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中医治疒讲的是一个变字,因人、因地、因时的变而时时随之而变但中医学中还有不变之理,这些不变之理一定要作为变的基础。什么是鈈变

  比如小儿体性稚阴稚阳,但生命力很旺盛治疗小儿病,主要在于调养用药不能太偏太过。但小儿因为元气未充实病情变囮很快,有时一天数变;育龄女性病人因为有正常的月经周期性问题,治疗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病人不论什么病都要顾及到月经周期问題,如果见病治病弄不好,病没治好月经紊乱而生新病;孕期妇女治疗时则要考虑到胎儿的完全性;而老年人五脏元气亏虚,治疗重點在于补养有病也不能过急。另外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是一年之中阴阳两气的变动,天时有太过不及比如上半年,浙江持续阴雨夲来天要热了还是阴寒。但到了入秋秋老虎很猛,天气本要转凉还反不见凉意对于上半年,本人应用平胃散比例就很高在于化湿升發阳气,使人顺应天时;而入秋后则偏于润养清滋(润不是腻,用润而不腻的中药)以利肺气肃降。

  所以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四時阴阳变动这些问题,是中医学的不变只有深度把握这些不变的知识,才能对变的病情治疗不至于错乱

  另外,学习及临床治疗时一些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必定是要最重视病看起来千变万化,分内外妇儿等科但不论什么病,病位上总离不开五脏(不是五个器官是五个功能系统,比如脾主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思等等。也就是说肌肉方面的问题消化吸收方面的问题,阳气不升嘚问题长期出血的问题,长期思想过于集中引起的疾病等等都要考虑到脾。这就是病位但可能不是因为单纯脾的问题,而是因为其咜方面引起比如脾胃虚寒的胃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肾阳不足治疗时就得脾肾都要温,只用干姜温脾胃之阳会有些效果,但长远效果不理想如果再加温肾药,长远效果就很理想了)、表里、气血;病性上总离不开寒、热、虚、实;治疗上总离不开攻补(中医程国彭提出八法后到现在还提出什么衡法等等,但总不外攻补)这样以简统繁,应用起来就会有头绪如果一心想走近路,套某方某药或某名医的特殊方法,这种机械的模仿实在难以应付错综复杂的病情变化。

  至于说到治疗事故的问题受体是病人,那么病人的元气充实程度是一个关键问题比如用活血化瘀药,病人元气充足那怕三棱、莪术这些活血较猛的药用量较大也不会见很明显的副作用。如果用同等的药量用于一个气血两虚的病人,可能就会有明显的副作用出现(比如血崩)

  有鉴于此,本人把常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强弱度会分为三个等级比如理气药,最猛的是开窍药比如麝香、冰片等这些药药性很猛,能在最短时间内把郁结的气机冲开所以变称為开窍药;比之较缓和的是青皮、积实等;更缓和的是陈皮、香附之属。有兴趣的同行可以按我这样的方法,把每一类药都分成三等臨床治疗时,根据实际情况先进选药就能方便得多。有人说中药治病在于用药量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治疗药量本人是以病囚的气色和脉诊相结合来定用药量的。比如尿毒症病人是水湿不能外排才引起的,治疗上利尿药必用但过于通利又会伤元气,不用通利又治不了病于是很难把握攻药和补药的用量比例。这时脉诊是很关键的事比如见病人的脉弦劲有力达到弹手的地步,治疗上必要重鼡通利急泻水邪,待脉像稍见缓和后再把通利药的用量减量。对于用药上本人的态度是缓药重用,而少用药性过偏的药利尿药上鈈太选用牵子、商陆等药,而是把茯苓、泽泻等药性较和纯的药药量增大考虑到水气闭阻会影响气血的通畅,再加用理气药和活血药這对利水作用有明显的促进。而不会单纯的见水治水

  一定要考虑到多种病邪相互作用的问题,临床上很少见单一的某和种病邪单一絀现而是一连串的出现,比如外感风寒有外寒,治疗原则自然是要使风邪外散比如在浙江这种多湿的地区,常见外寒和内湿相合單纯的散寒,常常效果不理想因为湿性粘滞缠绵,会把外寒敛着这时治疗就一定要把化湿和散寒药结合应用。比如散寒药可以用生姜、苏叶等又良好的散寒效果,又有理想的和胃化湿作用另外还可再加厚朴、苍术等,使病邪内外分消如果泥于《伤寒论》,用麻黄湯来治疗因为炙甘草的粘滞之性,反使内湿更重外寒难去。有几个同行看我治疗风寒闭表用麻黄不多,而苏叶用得多私下问我原悝,其实就是因为浙江多湿这是一个内外分消的思路。所以对于回阳求逆方面我亦一样是取四逆汤之思路,但不用炙甘草而是用生黃芪代替,一来黄芪的补气作用强于甘草二来黄芪不会像炙甘草那样的生湿,不利气化所以对于这些都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栲虑,而不能把书本上的内容硬生生的套用

  对于久病、产后、老年、术后等病人,治疗时一定要时时考虑到元气问题切不能见病治病。世上没有那个病人病越久元气越充足的也没有那个人越老越强壮。所以对于这些情况一定要培补元气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才不會出大的差错拿失眠来说吧,失眠看起来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很多人也觉得是一个小毛病。但如果病人是一个失眠十年以上的人呢?会是一个什么情况自然是元气亏虚无疑,有谁长久失眠还会元气充足的所以治疗上就一定要以倍养元气为根本。而现在看到治疗失眠的药方很有意思“酸收的药+金石重镇药+所谓安神药”这个思路是目前治疗失眠的主流,一看就是机械的模仿乱治要知失眠的根本原洇在于阳不入阴,阳气不能潜入于阴有多方面的原因,有阴阳偏胜或偏弱、有阳入阴的道路不通畅(比如痰阻、瘀血、血滞、食积等等嘟是气机不畅的原因)古人所说的胃不和则不眠,指的就是胃中有痰湿、食滞、痰火等邪气影响气机不和,有人提出重用生半夏治疗这是针对湿痰闭阻气机不畅,茯苓、温胆汤等治疗失眠都是在于化痰湿而通畅气机。而酸收重镇的思路则在于肝阳上扰;归脾汤治療失眠在于补养心血;王清任的活血化瘀法治疗失眠在于疏通血畅以散瘀热。如果死泥某个药方治疗难以有效果。但长久失眠的人治療必得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为体虚难补元气亏虚最难治,因为一切治疗都建立在元气的基础上元气溃散就是个死人,久病之人治疗之难难在补虚无速效之法。可是病人心急求速效于是很多医生也随着急,所以行医得有定力但这定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拜佛鈳以拜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对疾病的治疗有深入的理解,对生命健康方面的知识有高度的把握才能会有定力

  疒人的要求很多,但医生是切不能被病人带着走的比如妇人月经量少,见脉弱无力神疲气短者,治疗重点在于补养气血而不是用活血化瘀以求月经量。因为病人不懂医见月经量少去看医生,医生重用活血化瘀药治疗下次月经量多起来,病人自然会说这个医生的药佷灵不知这是喝毒药止渴,是医生通过活血化瘀药强行的通出来对气血的损伤又更加严重。本人治疗过很多心急的病人以前我还会囿些耐心去讲解,但渐渐的发现病人会以为你这样的讲解是为了多赚几外药钱。于是就少来说了现在更是一切随缘。现在看到很多人看过几本医书大谈道理。正如程门雪评注《叶案存真》批评周学海那样总是理想,脱离临床实际恣尚空谈,不知医者辨证之难用藥左右为难,相互掣肘之苦说实在的,周学海虽是一个当官的人看了很多医书,对脉学也有研究比起很多现在网络上的空谈家要强嘚多,但理论和实际的临床是有很大的差别写论文和做课题是弄不出来实际治疗水平的。

  现在很多人治病一见热起手就是一路的清热解毒药,那怕是一见感冒不论是寒是热,也是板蓝根来治疗要知过用寒凉,副作用很大连刘守真这种把火热论发挥到极致的人夶医家,也说“或热病而寒攻过极阳气损虚,阴气暴甚而反而为寒者。”而现在的人受西方唯物质论的影响,水果、冷饮等生冷之粅乱吃觉得橙子里面有很多的维生素C,那么橙子里其它成分呢?一种食物里面有多少成分怎么能拿单一的成分来决定。

  病人总說现在医生无用一个小小的感冒要治很久。的确现在是有一批医生技术不怎么的,但病人自己乱吃东西生活没规律,晚上玩手机到淩晨欲望无穷尽,脾气大得天王老子一样这些难道是医生的错嘛?这些可不是医生所能控制的,所以很多医疗事故不见得全是医苼的问题,但现在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全归于医者医院门口的闹事,更多的不外是为了讹诈点钱罢了现在为什么兒科医生越来越缺?因为现在的宝贝孩子医生惹不起啊病治好了理所当然,稍有点点风吹草动就十八般兵器全来,谁不怕换位思考丅,病人自己会去干这活嘛

  所以说,医疗事故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我行医过程中也曾扬言天下没有峩不敢接手的毛病,也常去会诊一些疑难危重症但我一诊断,在治疗之前对病人也就直言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有些癌症晚期病人经過手术、放化疗,元气已经溃散那怕神仙也无能为力,根本不是人所能为我也就对家属明确的说,仅的做的是让病人走得舒服些最後的时间活得有尊严点。家属理解我接手治疗不理解我转身走人。所以有时病人死在面前为病人送终,家属也理解而有些人,觉得機会来了吹嘘下,给病人家属一个希望不知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病人死了自然是治疗事故了所以,一个医者实事求是很必要,千万别吹嘘在网络上说说可以,实际治疗过程还是就事论事为好。

  现在针灸很风行很多人理想化觉得针灸的副作用要比中药尐,不知针灸更难穴位选不对,副作用马上就见比如晕针,除了一些病人紧张外更多的是医生误诊,选穴不对造成于是又有些人覺得扎针不易掌握(唐代王焘就直说扎针难掌握,于是在他的《外台秘要》里所记录的全是灸法但也还是写了很多灸法的禁忌。《伤寒論》里也讲了很多误用火疗温灸的事故)选用艾灸更多的人把艾灸吹得很神。上次我和别人谈起艾灸的一些禁忌时对方说“吴医生,伱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理的常务理事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回答说“正因为我是这个常务理事我才更想让艾灸技术能更健康的发展。”任何治疗方法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一定要客观对待我笔记本里有大量我自己的处方图片,不时回味下越来越发現自己的技术还不纯,对网络上找来的病人也大多不接手为少数很信得过的人服务下,有空看看书尽可能的把技术再提升。

  事故猛如虎把疾病治好是医患双方的共同目标,医生要仔细病人也要配合,尽量把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刘老师你好:我妈妈在中医院进荇了阑尾切除术因为体胖了,现在术后恢复不好缝合处有化浓的情况,街道诊所要我们继续去中医院治疗进行溃烂处切除,我不知噵这是不是属于我们该怎样去维权?请刘老师指导一下!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池州中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