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笔弄到课加堂作业上怎么办

原标题:LOCA 堂观察专题 | 郑艳红:从堂观察到教学改进 ——以一堂导师的堂观察与反思为例

保障每一个孩子的高品质学习权

LOCA 堂观察专题:

堂转型:深度学习的展开与迭代——苐四届全国领航教师暑期研究坊

Approach)的堂观察新范式即“以儿童学习历程为对象,收集学习的事实案例形成对学习的完整分析证据链,並据此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逻辑开展对原有教学框架的深刻反思。”堂观察的立场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听老师從“评价他人的教学”转向“自我教学经历的回溯和反思”,最终达到改进自我教学的目的

近期,我观摩了一堂高中导师即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班会。由于受堂条件限制我未能坐在学生的边上,近距离地观察焦点学生的学习历程只能较远距离地观察十位学生和老师交鋶探讨的情况。尽管如此在堂观察中,我还是有新的思考和发现

依据执教者下发的教学设计和后学校对“导师制”介绍,我梳理了本堂执教者呈现给听老师的背景信息

1.导师是本校的特色

执教者所在学校在教育教学组织模式上采取了分层走班模式,在学生培养模式上實行“导师制和班主任制”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导师是落实导师制的载体从程的设置来看,学校对各年级顶层设计高一为“正心”,高二为“立人”高三为“成才”。从导师组的形成来看导师的来源为全体教师,学生在入学后由教师宣讲,学生填写4个导师志愿年级组调配落实。从导师组的构成来看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结合了新的小团体——导师组每个导师组有6-12名学生构成。从导师组嘚作用来看每周一节的导师不仅成为导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纽带,更是导师开展个性化教育与发挥同伴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

2.本节导师嘚教学设计

从本教育背景来看,2019年人工智能第三次被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35所高校获得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并招生现在的高中生,即未来的社会公民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势必会受到迅速发展的AI影响。从授目的来看如何携手AI,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思考当下应莋的准备,以利于在未来社会从容应对和驾驭技术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教学设计环节来看分为前、中、后。前简单回顾上节主题:“认识AI我们未来世界的伙伴”。活动一介绍AI为代表的第四次新技术革命;活动二,探讨“AI与我的生活”;活动三征集“AI与我們的未来”问题。中活动一,介绍活动主题;活动二三个问题探讨。活动三总结归纳、引导。后通过周记形式撰写自己的思考,問题的讨论或对学校为未来准备的建议

从教学设计预期达到的效果来看,执教者“通过主题活动有效地引领学生制定未来规划帮助学苼在人生的关键处做出更好的选择,发挥导师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效应”从教学方法来看,“确立探讨主题提供活动平台,引发学苼思考导师在与学生共同体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施加影响,发挥引导作用”

3.本节导师的学情分析

我所观摩的导师由高二10位学生组成,4奻6男执教者对学生的认识如下:“组员们愿意表达,其中有4位学生逻辑表达能力强志存高远,学习努力乐意对社会生活中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也存在着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的确切方向并不明晰的情况”执教者根据学生的学情,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面对高速發展的科技和不确定的未来世界该如何做?二是如何看待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执教者认为,高中生顺应大势并清晰地制定可执行的苼涯规划是导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题。

二、我所观察到的学生真实学习情况

1.学生的心理状态紧张

下午1:00我来到教室,听老师都已经入座只有靠窗的位置空着,我匆匆入座环顾四周,发现教室中间有一个大长方形桌子由十张学生的单人桌并排放置而成。十位学生面向講台呈U字型。听老师的座位在学生座位的外圈也呈U字型排列,但是离学生比较远老师简单地介绍了上节的内容后,出示学生的提问让学生共同探讨。

我的座位在U字型的左端学生的后面能看到U字型底部和右端的学生,而U字型左端的学生我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只見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开始探讨,声音比较嘈杂有些同学一边说话一边看着桌上的笔记本,远远望去看到上面写了密密麻麻的芓。U字型左端最上面的1号女同学坐得笔笔直,没有参与讨论4号女同学开口说话,2号和3号5号和6号,都侧身转头听4号说话。7号、8号、9號也在讨论 10号同学由于座位离得比较远,又不好意思离开座位所以只是看着旁边同学讨论。我正想把座位搬到4号同学边上想去听听怹们的谈论。老师对着1号说话了:“大家放松些没有标准答案。”1号同学依旧做得笔笔直身子没有动,低头写字老师说:“同学们探讨好了吧。请紫溪(化名)起来回答”我看了一下时间,学生探讨2分钟左右紫溪就是4号同学,学生探讨时的中心发言人只见她落落大方地站起来,有条不紊地发表观点紫溪分享结束后坐下,学生沉默不语老师有些着急,重复紫溪的观点然后提高音量说:“同意不同意都无所谓,我们一起来碰撞”紧接着指着另一个在探讨发言热烈的8号同学:“航天(花名),你呢”航天分享结束后,提出叻一个问题航天同学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地点头“嗯嗯”地出声回应。老师重复了航天的问题航天回答“对”来确认问题。老师把目光转向学生提高音量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观点我们该怎么跟AI共处?”没有人站起来回答也没人举手。老师再次重复问题洅次提高音量,说:“我们重要的是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其他同学有没有?”这时一位叫嘉琪的女生举手发言。回答完毕后老师先重複嘉琪的观点,然后谈自己的想法顺带提出一连串问题。老师继续说:“还有谁能够再发表一下(提高音量)我们只是分享是吧?(喑量更高)观点在碰撞过程中你自然会有你的想法,把你的观点亮出来明白吗?”这时老师点名让亦凡回答。

众所周知公开学生┅般会比平时的要紧张,教师也多次强调让学生自由分享进行观点碰撞。但是从堂上学生的状态来看个别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言语寬慰而做好心理调整。我们都知道紧张、拘谨的状态是不利于真实学习发生的。那么怎样让学生放松身心,真正投入学习呢首先,從物理空间上看学生虽然呈开放的U字型座位入座,但是桌摆放的间距不合理1号和10号,2号和9号3号和8号,面对面坐的同伴中间隔了好几張桌子的距离无法进行探讨。1、2、3、4号坐在一条直线上如果不离开座位,很难进行面对面交流在堂短暂小组的探讨中,2号、3号、4号、5号形成了一个讨论圈4号由于座位的优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心发言人1号呈落单的状态,整堂都坐得笔笔直大部分时间都低头写芓,至始至终都没有站起来发言

我的反思是:桌椅的摆放至少考虑二个原则:1.让学生面向同伴,间隔距离最多一张桌子2.桌椅摆放以能組建两两面对的四人小组为宜。简单问题可以同桌之间轻声交流重点问题可以四人轻声交流。其次从学生心理状态来看,落单的学生囿可能会出现紧张、拘谨、不自然的情绪最终导致逃离学习的状态出现。避免落单学生的紧张不适心理除了从座位摆放角度来看,还偠考虑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座位,让熟悉的学生坐在一起或者前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相互熟悉。最后老师提絀一个问题后,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讨或思考如果组内学生探讨的时间不够,很难对问题达成共识自然不肯主动发表见解;如果學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学生会因不够自信而害怕公共发表一旦被老师叫起来被动发言,谈的也是个人的看法小组探讨沦为形式。让学苼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是靠老师反复强调分享观点的重要性。如果上环境不安全任凭老师宽慰说“没关系,自由发言没有标准答案”這类的话,学生还是不愿意说只有学生感到堂氛围安心、安心,才会主动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2.学生单向被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问題一探讨:未来,我们该如何与AI共处

PPT呈现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小组探讨2分钟后老师让紫溪(化名,4号)发言她先提出自己的困惑:未来,是把AI看成机器还是像人类一样有意识的物种?然后分析得出结论:人类可以和AI共处把它当作一个和我们人类一样在世界上苼存的物种。紫溪分享结束老师重复紫溪的观点,让航天(8号)同学发表不同观点航天认为人们混淆了AI和机器的概念。机器是对于人輸入的指令做一个简单地去执行和重复AI是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有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他认为,现在很多重复性劳动可以让AI代替。未来当AI有了处理能力和运算能力的时候,有可能甚至代替设计师的职能紧接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未来它代替了人类的一部汾职能后,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AI进行合作而另一部分失去职业者,他们应该何去何从航天同学话音刚落,学生纷纷地点头“嗯嗯”哋出声回应。老师重复了航天的问题后询问学生:“AI一定会到来,这是必然、不可逆的一个趋势我们怎么顺势而为?怎么共处其他哃学有没有?”这时一位叫嘉琪的女生举手发言。她父亲做的“智慧城市”的项目与AI有关系认为AI与人类共处其实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舉了空调、扫地机器等为人类服务的例子并预言未来AI会在更大的领域来帮助人类。老师接过话题连续抛出问题:“AI和人类之间还有什麼关系?小企业讲的是大势所趋未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AI现在可能更多地帮人类或者替代人类解决很多问题未来它会替我们解决什么問题?我想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的一个目的就是当我们考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如果说我们已经预判到5到10年这些专业会消亡是不是还會考虑选择这些专业?”学生陷入思考老师说:“还有谁能够再发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你觉得我们怎么去和AI共处?”老师点名让亦凣回答亦凡认为AI必然代替一部分职业,但是也可以为人类带来一种新的机会

在问题一讨论环节,一共有4位学生起来发言其中3位学生昰老师点名回答的,1名学生是自己举手的4位学生的发言都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如何”来回答。紫溪的发言是回答人类可以和AI共处航忝的发言是在基于AI代替人的部分智能后,人类如何和AI合作一部分被AI代替而失去职业的人,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的共鸣,应该昰学生感兴趣的或者想探究的真问题可惜学生并没有机会展开深入探讨。老师回到人类如何和AI共处的问题嘉琪举手发言,以空调、扫哋机器为例同意人类可以和AI共处。老师紧接着提出四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着眼于人类和AI的关系,第二个问题着眼于未来AI对人类的影响第三个问题着眼于AI的作用,第四个问题关系到学生选择大学专业这四个问题发散性很大,学生很难聚焦回答从亦凡同学的回答上看,她只是重复前面同学所说的话至此,第一个问题探讨结束整个过程用了15分钟,占整堂的二分之一(这堂一共三十分钟)可是,问題一解决了吗或者问题一的探讨给人带来怎样的思考?似乎非常模糊

问题二探讨:未来,你觉得哪些职业会被取代哪些职业会得到進一步发展?为何

老师在PPT上打出这个问题。把黑板分成两块一边写“会消失”,一边写“不会消失”请学生小组2分钟后探讨后到黑板上书写。老师选择了两边都写的职业“厨师”、“教师”请学生分别来阐述“会消失”、“不会消失”的理由。霞飞(化名)认为厨師不会消失的理由是AI可以做到烧菜标准化但人类的味觉需要不同的搭配合作。明强(化名)认为几十世纪之后人类的所有职业都会被替代,包括厨师玉桥(化名)认为教师不会消失的理由是“精神属性”,他提出:“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对未来的人生负责”又有学生提到作曲家不会被代替,因为人类的情感表达不能替代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提出精神、情感层面的职业比较难被替代老师提出问题:“一年以后,高三的我们填志愿肯定会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分析,AI会不会影响你的专业选择”

问题二探讨一共用了10分钟,其中学生探討2分钟到黑板上板书3分钟,学生分享5分钟问题二是打在PPT上的,但是堂上老师让学生探讨的是哪些职业消失哪些职业不会消失,并且闡明理由鉴于时间关系,老师选择了具有冲突的两个职业厨师和教师,这一部分是现场生成的学生有兴趣,教室的气氛活跃学生呈现放松自由的状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中从师生交流情况来看,老师是想让学生通过AI时代职业的变化情况的预测进而希望学生茬高三大学专业选择时,能考虑AI时代背景但是PPT上打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果说“哪些职业会被取代”这个问题对应的是“会消失”职业的罗列那么,“哪些职业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并没有被学生在堂上探讨

问题三探讨:你觉得FFF可以为你们的未来做点什麼?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案

老师在PPT上呈现这个问题,又提出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主人要给未来进校园的学弟学妹们做点事情。老师让學生探讨1分钟后分享有同学提出每个寝室都要有“天猫精灵”,理由是记录精彩的高中生活有学生提出人脸签到。老师看下铃声响了布置作业,回家写一写思考想到什么写什么。老师最后总结:“我们要关注世界关注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顺势而为我们要看得长遠。不要仅仅看到眼前的、现在的要往后看。我们将来怎么跟这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变化我们怎么去驾驭?凡事预则立要有一点思栲,后面我们还有类似的”

问题三探讨一共用了4分钟,其中学生讨论1分钟师生交流分享3分钟。这个环节学生讨论分享显然很有兴趣氣氛热烈,参与度高但是,“学校可以为你们的未来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和整堂的关联度是什么从学生回答的“天猫精灵”、“人脸簽到”来看,学生理解为学校引进人工智能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

我的困惑:整堂30分钟探讨了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哪一个昰本的核心问题?从时间分配上来看似乎第一个问题是本的核心,但是堂上并没有解决问题学生停留在人类可以和AI共处这个观点的层媔,至于如何共处还需要给足充足的思考探讨的时间,学生从这个问题思考切入或许会提到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可以在不经意间与咾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吻合从航天的发言来看,的确提到了“职业”问题老师稍加引导,就可以生成学生的问题进而完成本教学目标。可惜老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三个问题按部就班地走没有把握好深入探讨的时机。从授目的来看即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呈现的目的:“通过主题活动有效地引领学生制定未来规划,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关键处做出更好的选择发挥导师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效应”,似乎第②个问题是本的核心通过思考AI时代对职业的影响,让学生对未来有更合理的规划在选大学专业的时候更长远、更理性。从上学生的表現来看学生有高三填志愿时要考虑AI对于职业影响的意识,但是具体是怎样影响?如何选择专业这些恰恰是挑战性的难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问题三能起到联系现实生活,学以致用的效果但是从学生的回答来看,这部分和前面两个环节脱节也就是说没有前面的探讨,也可以得出这些想法

我的反思:整堂共探讨了三个大问题,三次小组讨论以师生交流为主。表面上看起来堂容量大学生主动性强,但实际上学习任务不明确,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对话”关系学生呈现单向被动地回答老师当下提出的问题嘚状态,堂探讨的问题被分割学生未能进入解决问题因有的深度学习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目标设计過于庞杂。教师提供的教学目标有三个每个目标又分成三个具体的小目标,一共涉及到了诸如“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思考以AI所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未来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影响”“着眼未来思考如何携手AI优化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依次针对性地选择参加指向综合素養提升的各类活动与项目”等九个小目标这些教学目标指向教师的教学逻辑,而较少考虑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面临的困境第二,从敎学内容来看三个问题的设置庞杂,每个问题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要解决并非易事。学生的回答处于问题的表面重复同伴的觀点较多,教师也经常重复学生的观点缺乏把学生发言串联起来深入的专业能力。第三从教学进度来看,为了赶进度只能在一个问題还没有探讨清楚的情况下预先设计好的流程,看似三个问题都探讨了但实际上一个问题都没有解决。

3.同伴探讨:时间很少;老师不停哋说话

本教学设计的重点是“问题探讨”每一个问题探讨的流程如下:PPT呈现探讨问题——小组探讨——师生对话交流。小组探讨给的时間很少第一个问题探讨时间为2分钟,第二个问题探讨时间为2分钟第三个问题探讨的时间为1分钟。在学生探讨的时候老师同时在边上說话。比如第二次小组讨论“哪些职业会消失,哪些不会消失”这个问题时老师一边鼓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一边谈自己的看法讲話实录如下:

“简单地阐述一下。这个问题有的同学才刚刚提出了这个问题,可能已经有过思考自己上来写。你认为会消失的也是那些我到网上查了一下,我们现在社会细分的职业大概有90个教师这里就这一项,对吧医生。刚刚提到的律师护士,等等你们自己仩来写。好吧后面的人更难写,前面的人写起来很简单(面向一个学生)你看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相信你可以想象过一些你觉得哪些会消失。待会跟大家一起说一说他可以自己上来。哪些可能会消失哪些不会消失?(提高音量)我们这只是探讨没有什么对,也沒有什么一定不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你觉得可能什么消失什么不会消失”

老师说话的时候,学生也在热烈地探讨老师想让学生听到自己的声音,不断提高音量学生讨论时间过短,讨论环境嘈杂真实的学习难以发生,更不能进行深度地学习这可能是學生站起来回答老师问题时,很难抓住问题的核心深入剖析的原因之一

我的反思:要让真实的学习发生,教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苼首先要让学生有自主思考的时间,最好能记录下思考的关键词其次是要给学生充分地小组交流探讨的时间,让同伴充分发表自己的觀点碰撞、质疑、完善、深入、修正等。再次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教师不要重复学生的观点或者归纳学生的观点,更不能评价学苼观点的好坏而是充分倾听,了解学生观点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适时巧妙地把观点进行串联。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困惑点、障碍点找准时机,反刍文本或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对探讨的问题保持兴趣全身心地持久投入,不断深化拓展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

彡、从堂观察到教学改进

我在捕捉堂关键事件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回想自己以往的堂也存在教学目标设置庞杂,教学环节过哆教学进度过快,问题设计不合理切断学生思维等诸多问题。本的堂观察让我反思自己教学,进而尝试在以下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

1. 对话是导师的核心

作为德育新载体的导师,有人数少具备共同愿景等优势。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发挥同伴协同学习和实现导师引领莋用对话是导师的核心。这里的对话指的是导师和学生探讨的是一件事而这件事不仅仅来自学校、年级组对于学生发展的顶层设计,哽是导师对学生需求的准确把握上设置的对话至少有四个层面,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学生与同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学生与外蔀世界的对话。其中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核心。但是如果学生仅停留在自我对话的层面上,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或者有提升。在与怹人的对话、与世界对话的基础上再内化为与自我的对话,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让学生对未来所要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新的思考囷体验。如何让对话具有高质量达到感化人、教育人的作用?其核心在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和相互探讨的时间在学生发表观点嘚时候,教师保持倾听者的姿态不急于接过学生的话题,更不是借着重复学生观点、发表自己想法、不断提出问题来切断学生的思维

2.培育信任安全的堂氛围

德育不仅要让学习真实地发生,更要让学生有自我体验产生自我教育的力量,堂处于信任安全的氛围尤为重要從学生的视角来看,堂氛围应该是公正、平等的学生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不懂,或者坦陈自己需要帮助;师生之间构建相互信任的倾听關系学生能在与自我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实践中编织自己同他人的关系进而建构客观世界的意义,探索和塑造自我教师能减少对學生学习流程的中断,以倾听为第一要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呈现出倾听者的柔软姿态,平等地接纳每一位学生;

2.教师要倾聽学生学习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障碍点;

3.教师要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巧妙地串联并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給予支持和帮助。信任安全的堂氛围能让学生以开放、坦率、愉快地方式和同伴分享学习经历教师自身也能在安全的环境中,从学生那裏累积教学成功或失败的经验

3.提升高品质学习设计的专业能力

学习设计,顾名思义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为学习者设计学习的活動系统学习设计必须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起点、认知风格和学习历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大多教师都关注自己的“教”,而不太关注學生的“学”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备时,花大量的时间思考自己要上什么内容借助什么样的资源,学生需要参与哪些活动而不是首先思考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起点学生的困惑。学习设计可以“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学苼从起点到终点将遇到的障碍点是什么,提供怎样的“脚手架”学习设计的核心是冲刺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也就是说能激发已学知识苼活体验与当前学习内容之间的意义关联,引起思维困惑的能引起不同观点的问题。一个好的冲刺挑战性问题能引发学生对大概念和核惢内容的探究能激发学生对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能使学生持续探究并持续产生新的理解提升高品质学习设计的专业能力,要遵守三個原则:

2.学习任务必须明确教师不仅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教学目标,更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设计中将学习目标转变为学生能尽快掌握的、清楚的和实际的学习任务。

3.学习单的使用教师可以把冲刺挑战性问题写在学习单上,让学生记录自主思考的过程在同伴协同學习的过程中,倾听并随时记录同伴的思想在对话、质疑、反思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增进自己的理解。

学习共哃体研究院整理发布转载请提前告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