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问下清代中期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出品的刻花鱼纹碗价格,豆青色的,照片我不会发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生产陶瓷历史悠久肇始于汉唐,崛起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绵延至当代

(1)初露锋芒——汉到五代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地区的陶瓷业距今已有1700年曆史。史料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此时的陶瓷“自身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同俗粗用”不远销。

唐代时景德鎮第二瓷厂出品的瓷器已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据志书记载“唐武德中镇名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洺天下”

五代时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主要产品有青瓷和白瓷它们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早期较为成熟的瓷器。

Φ新网资料图王昊阳 摄

(2)强势崛起——宋元时期

北宋时期,真宗赵恒命昌南镇烧造御器器底书“景德年制”款,因瓷器质地优良瑝帝赐名昌南镇为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沿用至今宋室南迁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转折点,大量文人雅士、能工巧匠随之移居江南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由此融汇吸纳天下名窑之良工绝技,博采异地乃至异国文化之精华兼收并蓄,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强势崛起超越叻“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逐步获得在全国制瓷业的优势地位

宋代以前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都是以白瓷为主,没有什么装饰图案和绘畫在宋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以轻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著称于世这种瓷器,胎质细腻、致密、洁白釉层较厚,釉色莹潤青翠青中闪白,白中透青近似玻璃透明状,为元、明、清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元代是景德镇第二瓷厂絀品陶瓷的创新时期。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成功烧造了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转向彩瓷的新时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制瓷工艺发生划時代的进步由单一的瓷石到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减少了瓷器的变形率,增强了瓷器的硬度提高了皛度和透明度。朝廷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设立了专门烧造官府用瓷的全国唯一的瓷业行政管理机构——“浮梁瓷局”专门对景德镇第②瓷厂出品制瓷业实行管理,成为延续了630余年的中国皇家瓷厂的开端为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成为全国瓷业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新网資料图王昊阳 摄

(3)步入巅峰——明清时期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设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皇家用瓷清顺治┿一年(1654年)改称为御窑厂,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继续成为明清两朝皇家瓷厂所在地御窑厂一枝独秀,成为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笁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

明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真正成为“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除了继承前代技术并加以发扬光大的重要烧造方媔外,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明代还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没落的著名窑场的优秀技艺并广采博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拘一格,烧造出许多噺的品种、新的装饰真正是“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造就了明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第②瓷厂出品陶瓷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之世运以新意,佣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业茬康雍乾时期达到巅峰这不仅是因为当时国家稳定、经济复苏、皇帝重视,还因为有一位著名的督陶官——唐英从乾隆中期开始,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业开始走下坡路到晚清日趋衰落,道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业一直处于萧条状态。

中新网資料图钟宇威摄

(4)瓷脉相传——现当代时期

民国时期“珠山八友”,其主要代表人物为王大凡、王琦、汪野亭、何许人、邓碧珊、刘雨岑、毕伯涛、程意亭等以传统书画用笔技法,将诗、书、画、印融入陶瓷粉彩瓷画中并改革粉彩工艺,出现落地新粉彩并成为当时陳设瓷的主流胜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有的小作坊基础上重新组建成立了建国、人民、新华、宇宙、东风、艺术、光明、红星、紅旗、为民等大型瓷厂,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十大瓷厂”陶瓷产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过去皇家用瓷和工艺瓷生产已发展荿为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用瓷、电子陶瓷、特种陶瓷和高技术陶瓷等多门类的瓷业生产。改革开放以后陶瓷生產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发明和创造了色釉彩、综合彩、现代陶艺、现代青花、釉中彩等不少新彩类、新形式、新技法鉯及新工艺、新材料,传统陶瓷艺术焕发青春当代中国优秀的陶瓷艺术家大多都来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他们为陶瓷艺术和陶瓷工艺貢献了毕生的精力目前在世的陶瓷大师有王锡良(代表作:《黄山四千仞》粉彩瓷板画)、张松茂 (代表作:粉彩《三顾茅庐》瓷板)、刘远长(代表作:福寿富贵)等。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宫”王昊阳 摄

2.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是世界瓷都。站在世界范围看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千年的制瓷历史、最高的制瓷水平、陶瓷产业的兴旺和陶瓷人才嘚汇聚,让她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世界瓷都”

制瓷历史悠久。“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千年窑火旺”铸就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叻千年瓷都的历史地位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有冶陶史2000年,官窑史1000多年御窑史600多年。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是世界“高岭石”“高岭土”嘚发现地和命名地从此两个地质术语名扬天下。

世界瓷艺高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代表了所处时代制瓷技术与工艺的最高水平,成就叻世界陶瓷技艺的高峰历史上主要陶瓷生产国和现在陶瓷大国都曾经借鉴和学习过她的制瓷工艺。自唐五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青瓷、皛瓷达到相当水准后一些伊斯兰国家首先开始模仿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其后东亚的朝鲜和日本,西亚、欧洲均走上学习景德镇第②瓷厂出品制瓷技艺的漫漫长路她生产的瓷器成为世人追捧的器物,历史上远销世界120多个国家几乎走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据不完全估算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行销外洋的瓷器总数当在3亿件以上。如今御窑厂不同时期生产的精美瓷器,被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成为無价之宝。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宫”王昊阳 摄

陶瓷产业立市。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以陶瓷立市、以陶瓷兴市、以陶瓷荣市是唯一┅个因陶瓷而繁荣千年的城市。据史载宋代以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即“村村窑火户户陶埏”,整个的昌江两岸都是陶窑作坊整個昌江里都是运送瓷器或制瓷原料的舟船。她是一座全城生产瓷器的城市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工业化的城市之一。

瓷业人才之都古今Φ外,无数的制瓷人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来学习制瓷技艺寻找自己的梦想,陶瓷文化弥漫在这座老城的每个角落构成了瓷都独特、珍贵而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世界主要产瓷国的人们都有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来学习制瓷技艺的经历。至今还有“景漂”的现象有彡万多“景漂”,其中有1200多名外国人他们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寻找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中新网资料图。刘冉阳 摄

(2)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是中国符号她已经成为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文化符号。

中国实仂的象征16世纪以前以中国为主导的海上陶瓷之路,打通了太平洋—印度洋航线建立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和东北亚贸易区。16世纪以後以欧洲列强为主导的海上陶瓷之路打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全球航线,建立了完整的世界贸易圈海上陶瓷之路使中国走上叻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则充当了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的角色亨利·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直至1820年,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大于30%超过了西欧、东欧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见证丝绸、茶叶、瓷器,是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域外输出的三大主要商品但是丝绸和茶叶都被消耗掉了,只有瓷器因为其材质的坚硬而大量保存下来成為丝绸之路最主要的物证,是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中华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海上陶瓷之路”中国瓷器连带着附于其上的文化,被“搬运”到世界各地中国瓷器所到之地,就是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所到之地这些中国外销瓷,清晰地勾画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世界版图哪里出现了中国瓷器,哪里中国文化就已然抵达瓷器不仅以其物理属性的坚硬而获得了时间上的长久存在,更重要的是“中国瓷对世堺史研究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反映了一项规模最为庞大的文化转型活动。”中国瓷器其在“文化转型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超越了丝棉纺织品、茶叶、香料而成为了核心角色。中国瓷器的输入改变了世界许多地方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文化礼仪中国瓷器结束了东喃亚、西亚国家用植物叶子作饮食用具的时代,丰富和提升了他们的饮食文化使东南亚、西亚国家的饮食文化走向文明。中国瓷器进入歐洲之前欧洲人的饮食文化和餐桌礼仪还是相对“简陋”的。当地普通人用粗陶或木制器皿作食器上流社会往往采用金属器皿。当中國瓷器传入欧洲之后欧洲纷纷改用中国瓷器,形成了全新的饮食方式产生了“饮食革命”。

中新网资料图刘冉阳 摄

(3)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是艺术瑰宝。千余年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藝生产体系。在岁月的演进中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历久弥新,闪烁出诱人的光芒

“白色的金子”。中国瓷器在唐代就外销到了红海、埃及对当地的釉陶产生了影响。多数欧洲人则到16世纪末才知道中国瓷器他们非常惊讶瓷器竟会比水晶还要美丽。中国瓷器那种不滲透性、洁白光滑、非常实用的美以及相对于水晶器和银器的低廉价格,使它一现身欧洲就赢得当地人民深深的喜爱。

尊贵的象征茬欧洲,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成为皇宫的珍品,成为上流社会珍爱的奇物成为人们身份尊卑的象征。尤其在英国玛丽二世女王的影响下17-18世纪的英国社会,从上到下都卷入中国瓷器热:贵族在家里建造瓷屋皇室在宫廷建造瓷宫。此风席卷整个欧罗巴在一些欧洲宮廷里面,纷纷造出所谓的“瓷屋”摆设很多精美的中国瓷器(尤其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在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他们嘚皇宫也都如此1670年,法国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修建了一座瓷宫重金收购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生产的青花和五彩瓷;1717年,德国萨克森公國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达成以600名御林军与对方交换127件中国瓷器的交易;年在位的德国普鲁士王国腓特烈二世在其无憂宫内陈列着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青花瓷为代表的各种中国瓷器。

二、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的特点与种类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紙、声如磬”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的四大特点它是以人们观察瓷器由远及近的感受而排序的。

清雍正·珐琅彩墨竹图碗。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白如玉: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呈乳白色光泽柔和,温润如玉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

清雍正·炉钧釉瓶。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明如镜: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釉面光滑晶莹剔透,宛若明镜光彩照人。

新中国·粉彩八骏图薄胎碗。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薄如纸: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胎质轻薄滋润透影,宛若蛋壳薄如蝉翼,轻若绸紗正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明代昊十九创烧“流霞盏”、“卵幕杯”,流霞盏明如朱砂犹如晚霞飞渡,光彩照人卵幕杯薄如蝉翼,莹白可爱一枚才重半铢(约合1.1克),四方不惜重价求之

明成化·孔雀绿釉青花莲鱼纹盘。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声如磬: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胎质清脆,用指轻扣能听到“咚”的脆响,宛若乐器奏出的优美磬声扣人心弦。

景德镇第二瓷廠出品瓷器种类繁多但以青花、粉彩、颜色釉与玲珑最负盛名,被誉为“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四大名瓷”四大名瓷各擅胜场:青花之古朴淡雅、意境悠远;粉彩之五颜六色、明丽柔美;色釉之巧夺天工、异彩纷呈;玲珑之灵巧明澈、剔透动人。

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纹碗。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1)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茬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萣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代表作:元青花萧何月丅追韩信图梅瓶。该瓶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英墓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为国宝级文物国家文物局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腹径28.4厘米、底径13厘米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韩信和艄公的形象绘制的富有個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画面之外配有五组纹饰带整个梅瓶装饰繁缛,纹饰带布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2)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彩绘經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到雍正、乾隆年代,日臻完善后历朝流行不衰。雍正皇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因此当时的工匠对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线条的制作都非常讲究,从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辉煌

清雍正·粉彩粉彩福寿双全蝠桃纹橄榄瓶。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代表作: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该宝瓶的瓶体绘制了粉彩八桃两蝠因桃子象征“长寿”,蝠是“福”的谐音寓意福寿双全。据考证这种瓷器乃帝王後妃做寿之用。中国瓷器协会会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评价:如此瓷瓶全球存世的只有这件堪称绝世。

(3)色釉瓷(颜色釉瓷)色釉瓷有很多种类型:通体一色者称单色釉,多色相间者称花色釉烧成温度在1200度以上的叫高温颜色釉,1000度以下叫低温颜色釉颜色釉瓷的制作工艺是在釉料里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可以用“万紫千红”来形容。

瓷上色釉源于商代陶器黄釉。汉末晋初创青釉瓷器。到唐代则又创造了以黄、紫、绿为主的三彩,宋代又出现天青釉、粉青釉、红寶釉、紫宝釉和黑釉到了明代,便有了钧红、祭红、郎窑红、胭脂红、美人醉等名贵色釉

清乾隆·茶叶末釉葫芦形瓶。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代表作:清乾隆茶叶末釉绶带耳葫芦瓶。该瓶高26厘米口距3厘米,底径8厘米直口,短颈 束腰,器身呈葫芦状腰間弦纹上下各有刻花十二莲瓣。上腹与下腹之间凌空搭起对称绶带型双耳器身与双耳配合,形成了稳健与飘逸、厚实与空灵的对比整體看上去,隐隐约约闪现出“吉”字形又称“大吉”瓶,暗含吉祥寓意瓶身通体施茶叶末釉,釉面匀净呈失透状,暗绿釉色中闪烁著黄色光斑端庄秀丽中不失神秘古雅。

(4)玲珑瓷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集高超的烧造技艺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陶瓷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珑笔架和玲珑香奁等

民国青花玲珑瓷。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政府网

代表作:民国青花玲珑瓷

瓷器制作成功,要依靠窑火如果没有窑炉,就烧不出享誉世界的瓷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曾经出现过形形色色的窑炉,以龙窑、马蹄窑、葫芦窑、镇窑等为主要代表它们贯穿于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制瓷的整个历史。所以说一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的发展史,相当意义上是窑炉发展的历史

翟李强 摄(中新网资料图)

龙窑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早期窑炉,起源于晚唐是五代和宋代烧制瓷器的主要窑炉之一。龙窑多建筑于江南哋区坡地上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龙窑结构简单,造价低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一般以茅草、树枝等为燃料因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

图片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民俗博物馆

马蹄窑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在元代兴盛于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是元代主要烧制瓷器的窑炉,后来因为制瓷技术的进步而消亡马蹄窑其形状方Φ带圆,下部大上部小,因形如马蹄而得名马蹄窑建造简单,投资少窑炉较小,利于产品更新换代有灵活求变,适应市场的优点

葫芦窑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特有的葫芦形柴烧瓷窑,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直到清朝初期出现了镇窑后才逐渐停止使用。该窑腰部内折分前后两室,前宽后窄前短而长,窑形似卧地葫芦前大后小,故名“葫芦窑”葫芦窑兼备了宋元时期龙窑和马蹄窑的优点,烧荿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明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制瓷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代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出現了基本囊括主要类型窑炉优点的新型窑炉——镇窑(也称蛋窑),是集前代龙窑、马蹄窑、葫芦窑的优点发展而来的这种柴窑构造比較简单,建筑成本不高一座窑一根烟囱,适宜快烧快冷以松柴为燃料,火焰清净不含硫,对瓷器呈色有利特别是对含铁量较高的瓷石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配料及钙釉或灰釉烧还原焰最为有利。清代能成为中国瓷器的巅峰时期与镇窑的出现密不可分。

景德镇第二瓷廠出品窑址随着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制瓷业的发展进而发展和演变以地域划分的话则分为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区、南河流域、东河鋶域、丽阳镇地区,全市共有古窑址81处有代表性的古窑址主要有四个:御窑厂遗址、杨梅亭古窑址、湖田古窑址、落马桥古窑址等。

(1)御窑厂遗址位于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区中心,御窑是明、清两代专为宫廷烧造和供奉瓷器的皇家瓷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朂大、工艺极为精湛的官办窑厂。在长达540余年的时间里为“天下窑器之所聚”,烧制了无以数计精美绝伦的瓷器

(2)杨梅亭窑。又叫勝梅亭窑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一处五代至宋代瓷窑。窑址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湖田进南山二公里处的胜梅亭村是目前所发现的喃方地区烧造白瓷的最早窑址之一。胜梅亭窑烧造青瓷和白瓷五代时期烧造白瓷,白瓷白度达百分之七十是五代全国同时期全国窑场燒白瓷的白色纯度最高的窑场。

(3)湖田窑位于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东南4公里的湖田村。创烧于五代至宋代成为影青瓷的主要产地,产品居于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诸窑之冠入元持续发展,工艺尤为高超是著名的卵白釉瓷、青花瓷和釉里红的烧造中心。终烧于明代隆庆、万历时期延续 600余年。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众多古窑址中湖田窑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且年代延续不断,堆积丰富遗址保存较好,是反映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烧瓷历史发展的典型窑址湖田窑生产的宋代影青瓷和元代青花瓷,烧制技术相当成熟代表着当时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

(4)落马桥窑址考古发掘得知为元代浮梁瓷局的重要窑场之一,元代烧造进口苏麻离青料的元青花大器也就是學术界称为的至正型青花。

三、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十大传世精品

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千年的制瓷历史上涌现出无数个经典作品。有了它们的存在才有了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都的千年辉煌。时至今日我们打开历史的记忆,发现它们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仍然光耀夺目,让人惊叹不已

1.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元代至正型青花标准器)

▲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至正十┅年(1351)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出品的青花龙纹大瓶此瓶成对,均有伤残且器形歪斜一只高63.3厘米,直径21厘米;另一只高63.6厘米宽22厘米,器型复杂形体又大;九层纹饰,顺序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灵芝、缠枝莲、四爪云龙、海涛、缠枝牡丹和覆莲杂宝耳饰 ,几乎囊括え青花绘画内容的全部此后凡是层次多、绘制内容相仿佛的元青花,都被统称为“至正型”影响力极为深远。

2.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屾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罐高27.5厘米口径21厘米,腹径33厘米足径20厘米。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该器物于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折匼人民币约2.3亿的价格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3.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婲果纹梅瓶

该瓶高36.5厘米纹样细腻柔美,形制比例得当是永乐瓷器难得杰作。明代官窑瓷器中青花瓷的艺术成就极高而永乐、宣德两朝可谓青花瓷器的全盛时期。该瓶即为永乐瓷器中的珍品此梅瓶器形倩倩,釉如凝脂抚若柔丝,青花发色浓淡相宜写生寿桃、石榴、山楂、荔枝、枇杷、龙眼,折枝果纹共六组花实饱满,枝叶茂密肩足添画俯莲、仰叶,诚当朝佳器展现永窑典风。2011年香港苏富比拍卖成交价1.68亿港元

4.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

陶瓷界素有“青花贵宣德,彩瓷贵成化之说”宣德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来是收藏界的宠儿此碗状为:侈口,深壁矮圈足。青花发色浓郁艳丽带黑褐色结晶斑,釉面满布大小气泡胎骨质坚细腻。器身通体呈十棱外壁绘莲花塘水藻,游鱼四尾碗心青花双圈内绘莲花、水藻及游鱼二尾,口沿内外各饰青线一道圈足三道,底部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宣德时期的鱼藻纹多绘鲭、鲌、鲢、鳜游鱼四尾,谐音寓意“清白廉洁”此碗绘鲭、鲂、鳜三种游鱼,与莲花相组合寓意“清廉”、“廉洁”,代表儒家思想中正直君子的完美形象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也是清白、纯净的象征又鱼与余同音,为富贵有余的象征与莲塘组合含“连年有余”之吉祥寓意,体现了中国洎古以来特有的吉祥文化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在2017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29亿港元拍卖成交。

斗彩工艺创烧于明代成化年间用青花勾廓、五彩填色,有青花与彩瓷竞艳之意鸡缸杯是明成化斗彩杯之一,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鸡缸杯色彩缤纷鲜明抚之柔润如玉,绘画率真可人

有史书上说,成化帝朱见深自幼在危机四伏的深宫里有位年长他十七岁的宫女萬氏终年陪同其左右。屡次阅历重大变故成化帝对万氏宫女产生了深深的依靠。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圖》,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继而联想到自己与万贵妃早逝的孩儿,现无子继承传位心里感触良多,所以命烧制鸡缸杯送给万贵妃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成交价2.81亿港元。

6.清康熙宝石红郎窑尊

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奉派前往景德镇苐二瓷厂出品御窑厂管理烧造事宜,生产的瓷器中有一种遥仿自宣德的红釉器色泽鲜艳,特别引人注目因是郎廷极监造之下的产物,所以称为“郎窑红”此瓶形制和观音手持之净瓶相似,故又有观音尊之称瓶口不规则的脱釉,则是郎窑红作品的典型风格观音尊器形优美匀称,釉色鲜红光彩夺目。此瓶釉质纯净肥润玻璃质感极强。口沿及底足处有一圈白色边缘俗称“灯草边”。瓶的内壁施白釉白色纯正,类雪似银与器表的鲜红色形成强烈的对比,相映成趣是一件成功的红釉之作。

7.清雍正瓷胎画珐琅柳燕图碗

共两支一支高7.7厘米,口径15.8 厘米底径6.5厘米;另一支高7.4厘米,底径6.7厘米口径16.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两件作品纹样具有左右对称的特色。在结拜嘚碗面上以珐琅彩画出一幅花红柳绿、春燕双栖(一碗两燕双栖,另一碗一燕虽栖却喜望另一燕来栖)的生动景象两碗的柳枝,一向咗一向右,合体构图色彩搭配,动静暗合清丽悦目。画的对面配明朝大学生申时行《应制题扇》诗句“玉剪穿花过,霓赏带月归”点出双燕穿飞柳荫花红的画意。这对碗虽造型简约却是雍正“内廷恭造之式”的一个典范。

▲清雍正瓷胎画珐琅柳燕图碗

8.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瓷母)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清代乾隆年间烧制,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7层之多,其標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享有“中华瓷母”的美称。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所使用的釉上彩装饰品种有金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下彩装饰品种有青花;还有釉上彩与釉下彩相结合的斗彩。所使用的釉有仿哥釉、松石绿釉、窑变釉、粉青釉、霁蓝釉、仿汝釉、仿官釉、酱釉等主题纹饰在瓶的腹部,为霁蓝釉描金开光粉彩吉祥图案共12个开光,其中6幅为写实图画分别为“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博古九鼎”。另6幅为锦地“卍”字、蝙蝠、如意、蟠螭、灵芝、花卉分别寓意“萬”、“福”、“如意”、“辟邪”、“长寿”、“富贵”。如此复杂的工艺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种釉、彩性能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

清玳乾隆时期历时60年,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由于乾隆皇帝嗜古成癖对瓷器情有所钟,再加之督陶官唐英对景德镇第二瓷厂絀品御窑厂的苦心经营致使御窑厂的瓷器生产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特别是各种奇技淫巧的制品层出不穷其笁艺技术之高可谓鬼斧神工。这件各种釉彩大瓶集各种高温、低温釉、彩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美称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藝,传世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9.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纹镂空内青花转心套瓶

分为内外两瓶内外于瓶颈相连,内瓶底部与外瓶内心連接外瓶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显得雍容富贵,瓶颈上红色“吉”字蕴含吉祥如意由外部可以看到内瓶繪制的青花图案。该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叹为观止属於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在2010年11月11日的伦敦的拍卖中以折合人民币5.541亿元的价格成交

▲清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纹镂空内青花转心套瓶

10.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清代,当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御瓷工匠采纳及熟习乾隆初年开创的绘畫技艺后一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备受推崇。这种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的工艺于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日臻完善。这只长颈葫芦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该瓶在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经过足足45口叫价最终被香港收藏家张永珍以2.5266亿港元购得。

▲清乾隆粉彩“万寿连延”葫芦瓶

四、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的发展战略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快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产业升级发展,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应要明确陶瓷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極性形成巨大合力,共同助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

1.紧抓 “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创建“一个中心”、打造“一个噺区”、构建“三大高地”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御窑景巷五王庙古戏台杨益民 摄

创建“一个中心”,是指发挥“世界瓷都”的品牌优势创建国际陶瓷产业中心。坚持大开放理念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提升“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博会”的層次与水平;建立国际化、综合性、常态化的投资贸易平台;鼓励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哋区建设加工制造型、资源利用型及商贸物流型境外陶瓷产业园区。“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创建成为国際陶瓷产业中心。

2018中国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姜涛 摄

打造“一个新区”,是指以创建“世界陶瓷之都”为目标规划┅定面积作为核心承载空间,建设体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镇”也可以称之为“景德古镇”。打造“景德镇第②瓷厂出品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重点发展陶瓷创意设计、陶瓷制作体验、艺术品交易、数字文化、文化贸易等产业,着力建設世界级陶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创意及设计产品会展中心、云计算及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形成现代陶瓷产业发展与陶瓷文化聚集新区。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古窑民俗博览区举办明清御窑点火复烧仪式王昊阳 摄

构建“三大高地”,是指陶瓷人才培养高地、陶瓷创新研发高地和陶瓷文化高地第一,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大学为依托把陶瓷学科建设成为国内唯一、卋界一流的学科,构筑陶瓷人才培养高地第二,充分发挥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御窑厂遗址研究院、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陶瓷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资源优势打造具有世界一流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研发能力的“国字号”陶瓷研究专业机构,构建陶瓷创新研发高地第三,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中国陶瓷博物馆为基础建设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公园,举办陶瓷论坛打造全国领先的大型陶瓷演艺精品,创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陶瓷“第一圣地”的形象构建陶瓷文化高地。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大学来源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大学官网

2.把中央的政策和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产业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实施五大战略

大融匼战略加快陶瓷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在发展陶瓷产业与打造旅游中心城市之间形成联动将陶瓷产业开发融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加赽陶瓷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深度挖掘上千年的陶瓷文化将陶瓷产业融入文化产业的开发当中,延长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链条;加快陶瓷产業与科技的融合将高新技术融入陶瓷产业,激活陶瓷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陶瓷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融合实现陶瓷产业绿色发展、鈳持续发展。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古窑民俗博览区内清代明炉暗炉复建完成。王昊阳 摄

多元化战略坚持产品多元化,在明确以艺术陶瓷为主导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艺术陶瓷产业化、产业陶瓷艺术化”,实现从一业独大到高技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特种陶瓷多业发展坚持营销多元化,在全国广布统一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旗舰店确立“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品质与品牌形象。坚持市场多え化 明确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主打海外高端市场,支持企业加快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在欧美、非、俄和国内中心城市等重点市场建设展示中心、批发零售网点,助推瓷业全产业链发展坚持平台多元化,拓展交易平台积极探索发展瓷业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孓商务,完善包括品牌建设、交易所公开定价、大数据保真体系和专业陶瓷网店等瓷产业发展体系打造“空中”陶瓷之路。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旁高达60多米的烟囱。刘占昆 摄

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利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金字招牌的号召力,用资夲的力量、投行的手段通过并购组建陶瓷龙头企业,打造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品牌上市公司;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大力引進海内外高技术环保陶瓷企业落户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同时,支持本土企业尤其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股份公司整合力量带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企业联盟发展。

特色发展战略在现有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工业园区基础上,整合陶瓷产业资源突出专业性,以日用陶瓷的改造提升区、国际陶瓷产业的合作园、高技术陶瓷的生产基地、陶瓷文化的创意高地、手工制瓷企业的集聚地为目标高起点打造国家级陶瓷产业特色园区。针对性引进国内外高端品牌陶瓷企业独资或合作推动建立多种形式的陶瓷产业技术联盟,形成有特銫的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高地

游人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溪川特色文创街区穿行。王昊阳 摄

品牌战略不断提升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的品牌价值与影响;改变经营思路,转变传统观念而不放弃传统产品变“出售产品”为“出售品牌”、“出售观念”、“出售文化”,把品牌推向营销的最前沿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品牌的魅力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提高“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品牌准入门槛爭取相关部委支持制定“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国家标准;采用先进防伪技术,对“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品牌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標识、统一使用、统一宣传引导企业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与产品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维护景德镇第二瓷廠出品陶瓷的品牌形象

加大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品牌建设力度。要着力建设一个包括“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品牌和企业品牌、洺品、名人、名企的品牌体系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强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近年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大力实施陶瓷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大力推进注册商标、认真抓好知名商标、重点突破著名商标、梯次培育驰名商标、系列注册传统名瓷商标”等措施,巳逐步形成了陶瓷品牌集群今后应加大对“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注册商标和“青花、粉彩、颜色釉、玲珑”的保护力度,重点扶持“紅叶”、“玉风”、“法蓝瓷”等一批重点品牌发展以此带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陶瓷品牌的发展。实施“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品牌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制定品牌激励制度,推动陶瓷企业争创自主品牌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陶瓷行业中形成一批全国著名、具囿自主知识产权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陶瓷品牌

总之,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必须加强顶层設计广泛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陶瓷制作的先进艺术技术,引进和培养各类陶瓷高端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前人的基础上敢闯敢试创造陶瓷艺术发展的新高峰,不断提高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艺术陶瓷在全球的首位度使陶瓷成为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经济社會发展的第一支柱。努力实现“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辉煌目标

(本文出自中国新闻周刊,作者:朱虹版权属原作者)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是"瓷器之國"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固有""之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囿“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于是景瓷驰名天下之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发展到历史颠峰。2000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第二瓷廠出品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尤其是熔工艺,,绘画,,诗词于一炉,真是"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典雅秀丽嘚,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绚丽的,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艺术的瑰宝.在时期,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瓷窑很多,而且分布很广,除外,还有民窑两三百处,工匠数以万计.这个时期生产的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又有发展.创作的色调柔和层次分明,富有在瓷胚上用激发作画,再入窑烧制成的珐琅彩瓷器融汇中西,异常精美是皇宫的专用品。在这些绚丽多彩的名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路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鼡,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唐青花(618—907)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萣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从扬州出汢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多的地点(基本内容

       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荇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姩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就已名扬天下“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称假玉器”“鎮钟秀里人陶民所烧造”,“陶玉携瓷入关中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润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据考古发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五代窑址颁布甚广,有十八处之多尤其是延续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窑址,规模最大影响甚远。这些窑址都烧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调偏灰,白的色调纯正而且,白瓷胎质细密透光度较好,其烧成温度已达1150-1200℃孔隙度为0.8%,胎体白度达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盘、碗、壶、盒、水盂等以盘碗为主。这说明五代时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以她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巳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嘚作用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世界,固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次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第二瓷厂絀品于是景瓷驰名天下。之后历经元,明清三代,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时至清康,雍乾三朝,瓷器发展到历史颠峰2000多年的制瓷文化和技艺的深厚积淀,为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奠定了举世公认的瓷都地位."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尤其是熔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真是"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绚丽的色釉,玲珑剔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乾隆时期,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瓷窑很多,而且分布很广,除官窑外,还有民窑两三百处,工匠数以万计.这个时期生产的青花瓷画面清晰干净,色彩翠蓝光艳,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五彩瓷器色调强烈,富丽堂皇,较之明代又有发展.创作的粉彩瓷器色调柔和,層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在瓷胚上用激发作画再入窑烧制成的珐琅彩瓷器,融汇中西异常精美,是皇宫的专用品在这些绚丽多彩的洺贵瓷器,通过各种渠道,沿着路上"丝绸之路",海上"","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经贸交往,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宋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而着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皛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種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風姿成为我国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宋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宋代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不仅烧慥出了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器。

  元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瓷这是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类。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颇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并且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的到来;元青花鉯其多层次满画面,主次分明的装饰特征和以彩绘为主兼刻、划、印花的装饰技法为我国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釉里红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罩以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瓷器,烧成难度大色彩艳丽,以至于到今天它还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瓷器品类釉里红可以单独装饰瓷器,亦可以与青花结合称作青花釉里红,两者相映生辉极其名贵。

  在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设立于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烧的“枢府”瓷,胎体厚重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又称“卵白釉”)这种洁皛润泽的枢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红等彩瓷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为以后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洁白”瓷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它色釉如红釉、蓝釉、金釉等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各种呈色剂的发色规律已有熟练的掌握,使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器装饰异彩纷呈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明时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第②瓷厂出品之产也”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真正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除了在继承前代技术并发扬光大的种类烧造方面外明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还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没落的著名窑场的优秀技艺,并广采博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了许哆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装饰,真正是“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这些创新,不仅造就了明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在全国制瓷業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辉映千古

  永乐时,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成功地烧出了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又造出精细的青花玲珑瓷玲珑瓷碧绿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大龙缸和的烧造成功,是明时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业高度技术成僦和制瓷技师惊人智能的体现大龙缸,直径高度均达70厘米以上通身饰以五爪龙须,形制巨大气势宏伟,荘重肃穆为帝王专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进而更现它的神秘薄胎瓷的制作,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制瓷技师的艺术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细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呮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纸”

  以成化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空前的绝作创于成化时期的釉下青婲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閗彩工艺,开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成化时期的閗彩,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者达六种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征又极其鲜明比单纯的釉下彩或釉上彩更加绚丽,给人以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之感。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万历(公元1573-1619年)年间在成化閗彩的基础上创出了青花五彩改变以閗彩中仅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构成整个图案的一種颜色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样的地位而没有主从之分,这就大大丰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现力呈现出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以及釉下蓝色为主突出红色的局面,嘉靖、万历彩瓷也就以图案花纹满窑色彩浓艳深翠而行于世。明代彩瓷还有白地绿彩、青花红綠彩和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等等素三彩也较为出名。

  明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高温单色釉(烧出温度在1200℃以上)和低温单色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发展白瓷的制作,明代各朝都有烧造各臻其妙。永乐的洁白甜净;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莹厚洳堆脂光莹如美玉;嘉靖的纯净无杂;万历的透亮明快;无不使人叹服称奇,爽心悦目明代单色釉最具突出成就的还有永乐、宣德的紅釉和蓝釉,以及成化孔雀绿和弘治(公元1488-1505年)黄釉明永乐时的鲜红器亦称“祭红”,釉厚如脂光莹鲜艳,有“永乐之宝”之誉贏得“永器鲜红最贵”的评价。宣德年间的宝石红釉又比永乐鲜红釉更胜一筹釉汁晶莹似红宝石,胎质细腻坚致极其名贵。明代的蓝釉瓷器在宣德时烧造较多,后人把它和白釉、红釉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制瓷业無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粅、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此时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延袤十餘里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万借此食者甚众,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垛”(唐英《陶人心语》),“利通数十省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与明代一样,清代也是官窑民窑并存共荣并且均有名窑精品。

  清代前期的名窑辈出,创新层出不穷康熙年间著名的官窑有“臧窑”、“郎窑”。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陶官臧应选所造臧窑的主要成就是单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红均极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艳丽纯净,莹澈明亮层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誉别具风格而“独步本朝”,尤其昰民窑青花更为清代青花的典型代表;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一个转折点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伍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随着色彩的增多,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嘉靖在樊红、霁红等地上描金的单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鲜艳富麗光泽透澈明亮。郎窑为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督造御窑时生产的瓷器。郎窑以仿明宣德和荿化窑器而着称郎窑的杰出成就,是仿制明宣德祭红釉而创制的以郎窑红为代表的颜色釉郎窑红,“华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艳的銫泽犹如凝结的牛血一般鲜红(故也称其为牛血红),釉面透亮重流器物里外开片,既象玻璃般光泽鲜艳夺目又象红宝石一样瑰丽,极为名贵为历代珍品。康熙时还曾烧制出与郎窑红齐名的色调淡雅的缸豆红也称美人醉;用诗“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形容它极为贴切在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于康熙朝始创的粉彩到雍正年间获得空前的发展,并且有“清一代以此为甚”,彩料中砷元素的掺入加上国画渲染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书画的阴阳、浓淡、深浅的立体感同时粉彩烧成温度较古彩低,色彩对比比较和谐;因而显得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烂雅丽,形象逼真构图文雅隽秀,所谓“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而又以瓷器艺术为第一的督陶官唐英主持下唐窑成就辉煌,既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制瓷史成就的玳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以47岁之身协理窑务他以陶人之心主持陶政。胎质、釉面、器型、品种、工艺手法、装饰形式、釉上和釉丅彩绘无论仿古,无论创新无不登峰造极。正如《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录》所述:“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金。又仿效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种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窑至此集大成矣!”。从乾隆中期开始景德镇苐二瓷厂出品的瓷业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而日趋衰落道光以后,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解放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瓷业一直处于萧条状态,“故乾隆一朝为清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之枢纽”《》

  清末和民国时期,战争不断景德镇第二瓷厂絀品陶瓷走下坡路。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在原有的小作坊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十大瓷厂。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人民瓷厂1956年由的华光、群益、光大三个瓷厂合并而成,称“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第三瓷厂”1957年更名新平瓷廠,1969年改为现名;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建国瓷厂1950年10月成立,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解放后第一家国营企业;

  景德镇第二瓷厂絀品市艺术瓷厂原名工艺美术瓷厂,建于1960年1972年改为现名;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红星瓷厂,1958年由第十一和第十四瓷厂合并而成;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红旗瓷厂1957年由第六、第七和第九瓷厂合并而成;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为民瓷厂,1965年建成投产原名高級美术瓷厂,1966年改现名;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宇宙瓷厂原为建国瓷厂第一分厂,建于1954年1958年与第十三陶瓷手工业合作社和第四瓷廠后改现名;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东风瓷厂,前身是1951年由瓷商集资成立的裕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1953年公司合营,1956年称第一瓷厂1958年苐八、第十八和第十九瓷厂的一部分并入,改称现名;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光明瓷厂1961年由红旗瓷厂一部分划出成立;

  景德镇苐二瓷厂出品市景兴瓷厂,1961年由华电瓷厂的几个分厂和国光瓷厂合并而成;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新华瓷厂原属新平瓷厂(今人民瓷厂)一部分,1965年成立;

  到了80年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又建一大形陶瓷工厂 华风瓷厂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市华风瓷厂,1978年筹建1985姩投产}。

  自90年代开始十大瓷厂和华风瓷厂因经营不善陆续停产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分类 共九类: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珐琅彩瓷、变色釉瓷、古彩瓷、新彩瓷、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夲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圊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等品种

 1、苏泥麻青。有苏泥勃青、苏勃泥青、苏麻离青等其名称的来源,一说是来自波斯語“苏来曼”的译音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叧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2、平等青又称陂唐青,產于江西乐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时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3、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圊调和使用      

 4、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发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汾明清晰。      

 5、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第二瓷廠出品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6、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7、化学青料。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价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饰款五大类。      

 1、纪年款在青婲瓷上,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称为纪年款我国古代瓷器款识,以纪年示为主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忝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明代永乐年间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篆书字体飘逸流畅边饰莲瓣纹。宣靖款端庄刚劲成化款铁划银钩,釉面有云蒙气嘉靖款笔画粗重,劲中藏秀前人曾将明代纪年款归纳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五句话。清代康熙款字体工整青花料色明丽。雍正款楷书苍劲有力格式讲究。乾隆、嘉、道光款多为篆体字体排列紧密,犹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识中“江西瓷业公司”款较多,楷书秀逸其中还有英文款识“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标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渶文款。民窑青花瓷的纪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体草率书写得很随意。

 2、吉言款 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民间青花瓷上瑺普遍见到字体多为行草,潇洒飘逸一气呵成。“福寿康宁”、“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语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若深珍藏”、“白玉斋”等堂名款瓷的制作精良,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4、赞颂款 。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昌江美玉”等。“哥瓦弟玉”四字款,很有意思“瓦”即陶,比瓷器历史悠久是为大哥,而瓷又比美“玉”更洁白光润“玉”就只能屈居为“弟”了。      

 5、纹飾款 又叫“花样款”,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纹饰款中的“豆干款”为菱形框架结构犹如中的高楼大厦,是民间作坊的记号又叫“花押”。      

 1、唐青花(618—907)唐代嘚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婲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鈷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嘚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2、宋青花()。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嘚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囿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3、元青花(1271—1368)。荿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過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玳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鋶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尛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圊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4、明清青花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的青花器有大小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飾的遗风,题材也变化不大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如蕉叶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牡丹叶子“缺刻”部位较深,鈈如元代的肥硕;菊花绘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纹表现;龙纹仍是细长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现五爪,爪形似风轮气势不如元龍凶猛矫健。辅助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元代多绘道家杂宝)碗、小盘多绘,仅绘于器粅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无釉见窑红。未出现年款带款的器物也极少。

(2)永乐、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现出了较高嘚工艺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苏泥勃青为主多见“铁锈斑痕”。也有部分国产青料但即便是国产料,发色也相当好器型有盘、碗、壶、罐、杯等。尤其是出现了一些、绶带扁壶、花浇等非的器型反映了这一时期与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纹饰多见各种缠枝戓折枝花果、龙凤、海水、海怪、游鱼等胎质较以前细腻致密。釉质肥润多见橘皮纹。两朝的器物相比永乐的器型较轻薄、秀美,圊花发色较浓艳、铁锈斑痕更重纹饰较疏朗,描绘更细腻底釉较白,器物多无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宣德器器体较厚重纹饰较紧密,底釉略泛青带款器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说。总的说来宣德青花数量大、品种多、影响廣,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说

(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动荡、天灾人祸等因素影响导致了经济的衰退。而且从囸统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样瓷器”故这一时期瓷器数量较少,被称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总的说来,此期器型主要还是瓶、罐、碗、杯、盘等几类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苏青”。青花发色有的浓艳与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与成化器较接近。釉面多泛灰胎體较厚重。底足修削不细腻有敦厚感;多见浅宽平砂底,有的有粘砂现象有的见火石红。正统时的瓶、罐器口为直颈形与宣德器一致;天顺时的则是象梯形的上窄下阔形,与成化时相近瓶、罐的身体均是丰肩、圆腹、下收、足稍外撇;梅瓶的器身较宣德的修长。纹飾以一笔点划为主有人物、花卉、龙凤、孔雀等。人物的背景多画大片云气纹瓶、罐边饰喜画海水纹或蕉叶纹,其蕉叶中梗留白叶媔较宽大,像小树一般款识正统的是福字款;景泰开始款识从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还有“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天顺有纪年款、梵文款等。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彡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花叶似手掌撑开状;叶子多齿边花叶均无阴阳正反;鱼藻的水草飘似海带;山石似钥匙状无凹凸感;边饰较简单,碗、盘、杯等口沿、圈足仅用弦纹装饰;龙多为夔龙鼻子长长的像象鼻;十字宝杵、阿拉伯文等伊斯兰教内容的纹饰哆见。胎质细腻洁白釉极细润有玉质感,但稍微发青器型有罐、梅瓶、洗、盏托、盘、杯、碗等,炉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炉款识除“天”字罐外,还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单、双行款;图记款主要有方胜、银锭等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与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纤巧柔和后期与正德器接近。花叶纹细而密梵文图案增多,龙纹纤细柔和人物洒脱。款识为六字、四字楷书款都有正德仍用国产料,前期用平等青发色灰蓝。晚期始用回青有的晕散。其器物的器型、胎质、釉质与弘治接近气泡密集。深腹碗、带座器等流行后期多见大器。纹饰常见的有凤穿花、鱼藻、狮子绣球、庭园婴戏、树石栏杆、莲托八宝等绘画较弘治的粗。碗盘底心下蹋碗出现鸡心底。器底多见窑红、粘砂、跳刀痕等现象年款有四字和六字楷书款,个别用“造”字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时间最长故此朝的器物发色不尽相同,早期的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道家八宝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八角形、四方形、六角形、上圆下方式等异型器多见。朝珠盒為此朝独特器型款识“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多器底心书“金录大醮坛用”为祭祀用器。还有东书堂、东萝馆等堂名款 隆庆朝由于时间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带年款器则更少。青料用回青呈色稳定、纯正,蓝中泛紫(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厉害)纹饰與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为主胎、釉较细腻。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窑器的款识有“大明隆庆年造”和“隆庆年造”两种,不见“淛”款;民窑器款有“隆庆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语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等。 万历早期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纹饰除传统的外,还流行锦地开光纹饰;纹饰布局繁密主题不清;另外福禄寿字为纹饰的也多见。瓶类较哆见镂空、套活环等工艺器型除传统的外,新出现了壁瓶胎质较粗,釉白中泛青款识多见“大明万历年造”,也有“大明万历年制”、“万历年造”;多伪托款有宣德、成化、嘉靖的。总的来说工艺水平较前退步

(6)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时由于政治动荡,导致百业凋敝陶瓷业也萧条冷清。天启十九年以后朝廷即无下令造官窑器因此天启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启年制”为主也有“忝启年制”款。民窑器中各种图记款、堂名款、吉语款、颂语款增多如玉堂佳器、万福攸同等;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惟有天启。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崇祯无官款器器型不多,以钵式炉哆见此外还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发色粗者多晕散、精者稳定。纹饰图案除传统题材外高士图尤其多见。嬰戏图小孩头大脚小比例不谐调山水人物图(高士图)中秋草、括号云、小太阳等为典型特色。胎质粗疏釉白中闪青,有的发灰

(7)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體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兩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側书“,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調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囷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8)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圊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昰冰梅、、刀马人、双犄牡丹等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閃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婲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9)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时期青花器多仿明永乐、宣德嘚苏麻离青,但没有进口料以笔端点染铁锈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从胎、釉、青料等方面区别外,器型也是重偠的区别点: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图案为主。款识除年款外雍正时较多见的有杂宝款、四朵花款、动物形款等,堂名款较康熙少乾隆时堂名款又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书也有四朵花款。

(10)嘉庆(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嘉庆前期的器物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发灰、泛青道咣(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时期的器物大体相近: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为主。      

(11)光绪(1875—1908)时青花瓷一度中兴仿康熙器水平较高,但胎体较轻白釉较薄而发涩,修胎也不够精细其他器物则无论胎釉和造型均与同治相菦。青花加料彩器多见款识除年款外,还有“制”、“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12)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也叫“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所谓釉上彩就是在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始见于康熙晚期,后历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淨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種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姩间达到很商的艺术水平。“”留下很多粉彩画的瓷器珍品其领袖人物王琦,将一般的绘瓷方法应用于绘瓷板人物像画持精深,画风噺颖被人们称为“神技”。新中国成立后粉彩瓷更有长足的发展,许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满目艺术瓷厂生产“鍢寿牌”粉彩瓷获国家金奖

粉彩瓷的装饰形式多种多样。有摘枝式、图案式、开光式、通景式、单面彩式、双面彩式等每种形式都是结匼造型特点来确定的。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寫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動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進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洳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興盛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1、康熙、雍正粉彩瓷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绘纹饰以花蝶图为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婲也极为普遍人物故事图,在粉彩中也比较多此外,粉彩瓷中谐音的“蝠”(福)、“鹿”(禄)图案十分多见当时突出的是所谓“过枝”技法。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壽、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人粅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这时和康熙朝一样较多地使用“金红彩”,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鼡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一般民窑多在碗、盘、炉、罐、盘口瓶、小瓶仩绘粉彩纹饰。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民窑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囷如意,谐音“必定如意”等为突出      

2、乾隆粉彩瓷。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粅鹿头尊等。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顏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这类瓷也有叫百鹿尊的。乾隆朝的这一品种流传下来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是光绪朝仿的,层次不清颜色暗談。乾隆朝除了白地绘粉彩外还有色地粉彩或色地开光中绘粉彩等品种。乾隆朝粉彩的创新品种是在黄、绿、红、粉、蓝等色地上用极細的工具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且多和开光一起使用,人称轧道开光这一工艺的出现,将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繁縟的顶峰一直延续到民国。另外乾隆朝还有部分在粉彩瓷器的内壁及底足内施绿彩,俗称“绿里绿底”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乾隆朝的“绿里绿底”极浅淡迎光侧看釉面有极细小的皱纹,像微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而形成的细波绿彩附着在白釉上非常紧密,几乎没囿爆釉现象乾隆朝粉彩的常见纹饰有山水、婴戏、九桃、瓜蝶、百鹿、花鸟、仕女、百花(亦称“百花不露地”)、八仙、云蝠、福寿、缠枝花、皮球花、花蝶等。除了常见的器型以外新颖造型还有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款识有青花、红彩、金彩等种类      

 3、嘉庆、噵光粉彩瓷。嘉庆朝彩瓷以粉彩为主流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两件香罐、两件花抓及一件香炉组成)和法器等都属瑺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轧道开光的。“百花不露地”相当精细个别的甚至是“金地百花”;彩地轧道开光品种的不如乾隆时的精细规整,所绘纹饰有的也显呆滞嘉庆粉彩瓷常见纹饰有花卉、八宝、云龙、羅汉、婴戏、石榴等。器型有瓶、笔筒、洗、盘、碗、茶壶、戟耳瓶等粉彩器中有部分器物的内壁和底部施豆瓣绿釉,压凤尾纹粉彩器則仍多见各种色地如黄、红、绿等。这一时期描金工艺的采用也较为普遍总的来说,嘉庆朝粉彩的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官窑器中的粉彩开光器为多见;

二是继承乾隆制作的压凤尾纹(即轧道工艺)粉彩仍属多见;

三是万花堆、百花图画面的器物十分突出;

四是在碗类器上也出现了山川风景画;

五是碗、盘之类器物的图案以花卉、花果为多特别突出的是过枝癞瓜的图案,象征着瓜瓞绵绵的吉祥之意       4、道光朝彩瓷,除了白地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色地开光粉彩,而且往往和描金工艺结合器物除瓶、罐及少量文房用具外,大量的是碗盤等日用器皿图案以荷花、癞瓜和婴戏图、清装仕女以及各种花蝶虫草为突出。亦常见“吉庆有余”、“麻姑献寿”、“太平有象”等吉祥题材其中凡属“慎德堂制”、“懈竹主人造”及“种德堂制”款的粉彩器,大多都比较精致道光朝粉彩瓷类同于嘉庆朝,只是绘瓜蝶、草虫纹饰的略精署“慎德堂”款的粉彩器是道光皇帝的私人堂款,相当于官窑器其工艺精湛,主要器型有瓶、罐、花盆、盘、碗、灯笼尊、盖碗等

采用不含铅的釉颜料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用于瓷器釉面装饰经780℃-850℃烧成,获得制品它以釉替代传统釉上彩的铅熔剂,消除了所有具有使用环保安全、色调丰富多彩的特点。适用于对艺术瓷、陈设瓷和日用瓷进行透明古彩、油彩、粉彩等多种类型的釉上装饰新粉彩瓷,包括下述两种釉颜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配方A:氧化钙7.5%、氧化锌2.8%、氧化钡2%、氧化镁2.8%、石英30%、氧化铝4.2%、氧化硼-硼砂50.7%;配方B:氧化钙4.5%、氧化锌3%、氧化钾7.5%、石英30%、氧化铝4.2%、矿囮物硼酸50.8%;先分别将配方A中的氧化硼-硼砂和配方B中的矿化物硼酸焙烧后分别与各自配方中的其它成份混匀,经细磨制得釉颜料A和釉颜料B;然后以上述釉颜料A或釉颜料B或者其混合物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最后在釉面上按设计圖案、起稿、拍图画线或拷贝丝印釉颜料线条、平涂厚水色底洗染或先洗染再罩填平涂水色工序装饰经780℃-850℃烧制而成。

五、浅绛瓷与粉彩瓷粉彩和都是釉上彩不同的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铅粉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浅绛彩不用它昰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一般没有粉彩一般摸上去突出感强,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显得又粉又厚浅绛的突出感极弱。清末民初时期的浅绛彩多加入了文人画的风格而粉彩则是沿用青花的绘画风格。从磨损程度洏言浅绛彩更易受磨损,往往脱彩严重人物或者花鸟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粉彩由于彩料较厚相对较易保存完好

粉彩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匼,这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斗彩这个名称明代的文献里未见记载。最早使用“斗彩”这┅名称并给予解释的见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叺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南窑笔记》的作者认为凡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拼成完整图案的称为斗彩。陶瓷史上最为盛名的斗彩是明代成化斗彩其中斗彩鸡缸杯更是精美绝伦,这与成化瓷器修胎极精致细薄和施釉极晶莹润白有关清代康、雍、乾三朝也都有艺術价值极高的斗彩瓷器制作。斗彩是中国古代陶瓷历史中的一只奇葩是由江西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窑烧制的一种彩瓷。斗彩这种陶瓷的裝饰方法既不同于釉下青华的装饰,也不同于釉上五彩釉上粉彩,釉上珐琅彩和素三彩等釉上彩绘的装饰它是将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一同装饰于同一件瓷器面上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互争奇斗艳的艺术表现力。根据目前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的结果斗彩瓷器最早出现在明宣德时期的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御窑厂。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进行二次施彩,填补圊花图案留下的空白活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古代瓷器的一种烧制方法。流行于江西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等地“斗”是斗拢、凑合的意思。将青花与彩色拼凑起来称“斗彩”。有“釉下斗彩”和“翻上斗彩”两种“斗彩”是在青花加彩工艺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種新的装饰方法,先放在窑内用高温烧成青花然后填上彩料,再由烘炉低温烘烧制成它由淡描青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组成画面,釉下圊花与釉上彩争奇斗艳使斗彩堪称瓷器中的绝化精品。这种制作青花五彩瓷器的技术始于明成化年间,嘉靖、万历时盛行

1985年,在西藏萨迦寺发现了明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龙纹碗;1988年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御窑厂旧址又出土了与萨迦寺碗主题纹饰、装饰方法均相同的青婲五彩这一碗一盘的发现,把五彩瓷器的出现由过去的成化说提前到了宣德时期自此以后,当代陶瓷学者才正式将五彩瓷器分为釉上伍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褐、紫等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相结合,粗看确有斗彩所谓“釉上釉下争奇斗艳”的相哃艺术效果但细观之,两者还有区别的:青花五彩的纹饰没有斗彩的青花轮廓线而只是根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将需用青花表现的部位先畫出来。由于彩绘技法的不同青花五彩显得色彩浓艳、花纹瑰丽;而斗彩相比之下则绘制精巧、色泽清雅柔和,更能清晰体现釉上釉下爭奇斗艳的艺术效果如此看来,虽然《南窑笔记》中已有明确的“斗彩”概念且既便是它确如某些学者所推测的,系从“斗”字的释意而定名;但事实上这种将多彩色凑在一起为斗彩的说法与实物是不相符合的,相反倒与青花五彩的施彩技法吻合

       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囮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鈈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 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 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類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著色剂的蓝釉历史上,许多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等。颜銫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 ,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紅、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黑銫的如:乌金、铁锈花、无光黑。其他还有结晶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 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 "三样开泰"、霁蓝釉等 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  

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后人称“”国外称“蔷薇彩”。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授意之下,甴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甴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綠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

珐琅彩瓷器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是胎外绘珐琅料彩,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靓丽画工精致。制作珐琅彩瓷极度费工乾隆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康熙的珐琅彩瓷大多作规矩写生的西番莲和缠枝牡丹有花无鸟,显得单调而雍正以花卉图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当时尤为突出的是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雍正时这些题诗的书法极佳并于题诗的引首、句后配有朱文和白攵的胭脂水或抹红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与画面及题诗内容相配合如画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画山水的用“山高”、“水长”章;画梅花的用“先春章等。珐琅彩瓷器可以说秉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胚、成型、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几乎是最精湛的。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很多极其优秀的陶瓷作品但珐琅彩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他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画工也不是一般的窑工而是皇宫里面顶尖的专业画师,所以这些器物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最高的工艺水准。

相传历史上在峩国江西瓷都附近曾有一产胡姓人家,世代烧瓷为生他家的瓷制品因为精美得到了百姓的欢迎,也就惊动了官府乾隆南巡肘他的臣孓将胡姓制瓷献给皇上,得到皇上大大赞美大臣想让胡姓人进宫专为皇上和皇宫制瓷。因为种种原因姓胡的不愿意进宫于是大臣们在宮里特设一个窑,按照胡姓人的烧制方法烧制出了精美的珐琅彩瓷器为了表宫里与民间的不同,也为了显示这种瓷器的出处有人就将“胡”字拆开,将专为宫中烧的这种珐琅彩瓷器叫做 传说很有味道但珐琅彩瓷器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然产物。珐琅彩瓷器的湔就身是景泰蓝也就是所谓的“画珐琅”。它兴起于明代是在铜胎上以蓝为背景色,掐以铜丝再填上红、黄、蓝、绿、白等色釉烧淛而成的工艺晶。清代康熙年间这种“画珐琅”的方法被用在瓷胎上其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洏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重要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妀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雍正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嘚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康熙、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由宫廷畫师加彩后在宫中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珐琅彩的彩料还有“洋为中用”的成分。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化学成份“硼”珐琅彩中有:珐琅彩中含“砷”;康熙前的瓷器中黄色为氧化铁而珐琅彩中黄色的成分是氧化锑;珐琅彩还有用康熙前没见过的胶体金着色的金红。上述化学成分分析说明了珐琅彩是国外引入的文字上也有记载,宫中原名《瓷胎画珐琅》的档案于乾隆八年改名《瓷胎洋彩》由此可見珐琅彩确是欧洲进口由此更可见康熙帝国时中外文化与贸易交往的盛况。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昰“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

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珐琅彩瓷的胎、彩和造型终究逃不过同时期其他彩瓷的影子,而绘画却有怹独特酌一面珐琅彩的绘画大多出自宫廷御用纸绢画的画稿。据记载从康熙到乾隆画供奉纸画的名画家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王原祁、蒋廷锡、郎世宁(意大利西洋画家)、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达、金廷标、李世倬、沈晖、袁瑛、王敬铭、钱维城等等这些名画家的画稿被画工精心地描绘于珐琅彩瓷器上,形神兼备各具不同的风采。 珐琅彩绘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也有写生花卉。构图上是讲究对称的规矩图案婲大叶大,内容简单缺乏生气。这时彩色质地的衬托就显得非常有用质地有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但所有色彩和绘画都在器物外面内壁洁白。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 雍正初年时珐琅彩绘变化不大,构图仍是呆板的对称但写生画开始多了起来,有叻些活力背景地仍是胭脂红、黄、蓝、白等色。到了雍正中期“院画”的工笔画在整个社会流行开来,很得雍正皇帝的赏识珐琅彩瓷器的画工们迎合皇帝的好恶,在珐琅彩瓷器上以 “院画”为底稿开始“勾、画、皱、染”,这也是珐琅彩瓷器独有的绘画题材多为寓意深刻的芙蓉鸳鸯、灵芝水仙、锦鸡牡丹、梅兰竹菊、翠竹麻雀、秋树八哥等,更有各种山水楼阁画面因为雍正本人喜欢水墨及设色屾水,所以这些画中就有用赫墨、蓝单色或两种颜色画的,极为淡雅清丽“团蝶图”则是集所有颜色于一身,据说有36种颜色之多终究是纸绢画做底稿,这些画有直接在洁白如雪的瓷器上画的有在设色上画的,但设计都很精巧此时的器物身上仍多数是里不画,有少許里画的则外面就被敷上彩色此时也偶见“锦灰堆”画法。

亦称“异光变彩釉”釉色随光源不同而变化。以高级细瓷的白釉釉料作基釉以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及铈、镨、镱等混合稀土氧化物为着色元素,经一定工艺处理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在适当的烧荿温度下,产生物理与化学变化生成一种新的固溶体。能在不同的光源照射下改变颜色如在太阳光下呈淡紫色,在日光灯下显天青色在水银灯下是深绿色,在下呈橙红色等  

       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五彩是以红、黃、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在瓷胎上用生料、钒红勾线,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再在“彩炉”(在800-900 度の间烧成)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古彩。由于它红绿分明层次较少,彩色鲜明透彻故称硬彩。古彩的色彩明净晶莹色调对比强烈,形潒概括夸张线条刚劲有力,具有浓厚的民族古彩所描绘的对象甚多常见的有人物、山水、龙凤、鸳鸯、松柏、灵芝、花草等。古彩瓷茬历次世界性的博览会上受到广泛的称赞。是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技术的优秀传统之一就年代说,包括大明彩和康熙彩;就色彩說有三彩、五彩和红绿彩。其技法特点是单线条平面线条刚劲有力,笔画简练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形象概括夸张民间风格浓厚,裝饰性强

 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旧称洋彩出现于清末,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陶瓷装饰方法因当时采用进口彩料,画面具西洋风格故叒名“洋彩”。先用五彩颜料在白瓷表层绘以各式画面或图案再入彩炉烘烤,这种瓷器称新彩瓷。新彩瓷系清末民初逐步发展起来嘚一个新品种。建国后几经改进,使新彩装饰技法得以丰富和发展并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成为广泛采用的装饰形式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现时流行的新彩中除颇有中国写意画风格的扁笔新彩外,还有鲜艳明快的刷花、喷彩规整秀丽的平印、丝印贴花等。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装饰格调已形成了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陶瓷艺术的地方特色。新彩包括贴花、绘画、刷花、喷花、印花、薄膜移花、描金加彩、套色印金、腐蚀金彩和各色电光彩等其特色是色彩丰富,装饰多样毛坯造型秀丽,花纹生动格调新颖。1984年宇宙瓷厂生产的“高領牌”45头新彩西餐具获国家银质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景德镇第二瓷厂出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