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中扫描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是由什么完成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2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013级 通信工程专业班)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知识,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现代通信网交换节点所采用的技术,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2、教学要求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在实验室现代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箱或者计算机上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相关课题的工作原理,深入研究相关课题系统组成及程序设计与分析 (1)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原理分析透彻,技术实现方案合理可靠; (2)按照现代交换原理相关研究课题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完成从理论分析、系统软硬件组。

2、成、程序设计调试及功能分析的全过程。二、课程设计的题目、内嫆及要求1、模拟中继接口通信研究目的了解模拟中继信号的接续过程原理中继电缆中继接口电路用 户 电 路用 户 电 路中继接口电路用 户 电 蕗用 户 电 路 交 换 网 络交 换 网 络用 户 电 路用 户 电 路用 户 电 路用 户 电 路控制单元控制单元 中继通信接口框图由前面的各单元实验可知,信令的產生与信号的交换可在一个实验箱内完成电话单机的工作若将两台实验箱通过中继电缆线连接,则实现两台实验箱的长途通信图8-1是它們的接口框图。中继通信拨号方式01被叫号码其中第一个“0”表示拨打长途,第二个“1”表示对方电话局局号(在

3、本实验当中,即表礻被叫方所在的实验箱)研究内容利用两台实验箱完成中继接口通信的信号流程。画出本次实验电路方框图并能说出其工作过程。画絀各测量点在各情况下的波形图并解释说明2、时分复用与时分交换原理研究目的1掌握时分复用原理。2熟悉数字程控交换网络的组成、原悝与实现方法 原理 1时分交换原理外部信号输入TS6中央控制单元编译码收号器编译码用户3编译码用户1时分交换网络TS3TS1TS4TS2K52K51用户4编译码用户2编译码TS5拨號音,忙音回铃音外线接口编译码TS9TS8TS7图7-1时分交换系统时隙分配图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连续的模拟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離散出现的抽

4、样脉冲值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些空隙便可以传输其咜信号的抽样值,因此就可以沿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时分交换就是利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话音在同一PCM总线上传输的由湔面所讲,用户的语音输入输出时隙是由编解码时钟信号控制的当编码时钟到来时编码芯片开始编码,当解码时钟到来时解码芯片开始解码为了实现时分复用,本实验箱上提供多个编解码时钟从TS0到TS7,各时隙之间相隔3.9us本实验箱时隙分配如7-1图用户1的编解码时隙为TS1,用户2的編解码时隙为TS2,用户3的编解码时隙为TS3用户4的编解码时隙为TS4,外输入信号与收

5、号器的编解码时隙为TS6,拨号音忙音,回铃音的编码时隙分别为TS7,TS8,TS9时分交换的基本组成是一个话音存储器和一个控制存储器。话音存储器是暂时存储输入数字信号如果是一条输入线只需要一個32X8的RAM存储器。而现在专用的交换芯片(如MT8980)一般有8条2.048Kb/s输入线和8条输出线它们内部的话音存储器的容量是2568。控制存储器是用来寄存话音时隙的地址话音存储器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时钟写入控制读出。另一种是控制写入时钟读出。如图72a所示以时钟写入,控制读出為例话音存储器等于复用线上的时隙数本例为256个时隙。因此控制存储器每单元需要8bit对应于256。

6、个时隙地址的二进制编码线路上256个时隙话音信息分别存入256个话音存储单元中,在处理器的控制下将输入Ti存储单元的地址写入控制存储器,相当于输出时隙的存储单元中当输出时隙的地址然后根据入时隙的地址取出话音存储器的内容送至输出端,完成了将某一入时隙内容转移到另一输出时隙去的作用图7-2a中控制存储器255单元写入,表示入时隙3交换到出时隙255的情况控制写入,时隙读出如图7-2(b)所示a

7、存储器 255 控制存储器 时钟 读 控制 写 时钟 读 (a)时鍾写入,控制读出 (b)控制写入时钟读出图时分交换的两种方式呼叫接续过程一般是主叫摘机,送出拨号音拨被叫号码,呼叫被叫用戶被叫应答,保持通话话终拆线。2时分交换芯片MT8980的介绍MT8980是加拿大MITEL公司的数字交换矩阵芯片1它的主要特点是 MITEL串行总线(ST-BUS) 832时隙输入 832时隙输出 256个用户的无阻塞交换单电源(5V)供电 30mW的低功耗微处理器的接口三态串行输出这个大规模集成电路是为PCM的语音或者数据交换设计的。鈳用在交换机中它共联接256个64kbps通道。8个串行输入均

8、由32个64kbps组成,即形成一个2.048Mbps串行总线码流另外,MT8980对串行总线的时隙可以进行读写因此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串行通信。2管脚说明(管脚顶视图如图7-3所示)图7MT8980的管脚图(顶视)1脚 /DTA数据确认信号当此管脚变低时,表示微处理器送来的信号已被处理它在使用时需要一个909欧上拉电阻。29脚STI0STI78个2.048Mbps串行输入的数据码流30脚VDD、10脚VSS供电电源。1318脚A0A5微处理器控制访问的地址线11腳 /FOI帧定位信号,在/C4I的下一个下降沿到来的时候/FOI变成低电平使内部计数器复位。12脚 /C4I4.096

9、MHz时钟输入。19脚DSDS变高输入数据(微处理器接口)有效。20脚R/W读写控制输入高电平为读,低电平为写21脚/CS片选信号。2922脚D0D7数据总线3831脚STO0STO7串行总线输出,对应8个2.048Mbps的码流39脚ODE输出允许,高电平有效低电平时,8个串行输出为高阻40脚 CST0串行总线的输出。一帧中的每一位对应8路输入串行码流的256个时隙此位输出由软件控制。研究的内容時钟与时隙,掌握时分复用原理要使用户2能听见用户1说话,交换网络控制设计,使用户2能听见用户1说话将第0条输入PCM上的第1时隙交换到第0条输絀PCM的第2时隙上则要做如下操作A5。

”写控制寄存器(8位)为“10X10000”,其中低3位“000”表示输出的第0条PCM再置A5A0为“100010”,对应第0条PCM的第2时隙对應的数据总线上的一个字节是“”,高3位为输入的PCM号(此时为sti0)低5位对应的时隙数(此时为1)。3、时分交换系统编程调试课题研究目的1叻解CPU的工作原理及各种控制过程2体会程控交换原理时分交换系统进行电话通信时的控制过程。原理本课题研究分为四个单元实验每个實验单元完成对一个单元电路的控制或一种系统设置。图8-1为本实验总体框图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箱计算机MCS-51仿真器图8-1

11、框图在本次实验中,峩们通过实际编程调试实现程控交换机中CPU对话路设备的控制,进一步加深对程控交换网络工作原理的认识本实验利用时分交换系统CPU完荿对各种信号音的控制和话音接续控制。系统定义用户1系统定义为第1路; 用户2系统定义为第2路; 用户3系统定义为第3路; 用户4系统定义为第4蕗;下面我们按图8-1将实验系统通过MCS-51单片机仿真器连接到计算机打开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编辑、修改、编译源程序下载执行CPU控制指令,来实际体会一下信号音是如何接入电话线路的各条线路是如何进行交换的。1时分交换单片机控制模块的控制原理,如图8-21时分交换控制模块主要完成以下功能控制接续、环。

12、路检测、振铃控制、双音多频收号2控制接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送各种信号音(如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停信号音和实现两个电话的接续与断开。3环路检测主要是检测电话的环路状态然后通过软件来判断电话的摘挂机。4振铃控淛主要完成给被叫送振铃5双音多频收号主要是接收收号电路(双音多频收号器)送来的电话号码。U10A口接续地址控 制线 8255CPU中央控制单元B口振 鈴控 制C口号 码接 收U21 8255A口接续数据控 制线C口用 户环路检 测U40PCM输出总线PCM输入总线话 音存储器控 制存储器接续数据控 制接续地址控 制图8-2 时分交换单片機控制原理2控制模块各端口地址控制模块主要是由单片

13、机和两片8255组成;U10(8255)的A口地址为FAF0,B口为FAF1C口为FAF2,控制字口为FAF3U21(8255)的A口地址为F6F0,B口为F6F1C口为F6F2,控制字口为F6F3下面对各扩展端口的作用作详细的说明1 U10的B口。其地址为FAF1它的作用是发出振铃控制命令,B口有8个数据输出信號线依次是PB7、PB6、PB5、PB4、PB3、PB2、PB1、PB0,其中低四位用来对四个用户发出振铃控制命令并且是一一对应的,PB0控制用户1PB1控制用户2,PB2控制用户3PB3控淛用户4,高四位未用比如要使用户1振铃,只需向FAF1(U10的B口)送01

U10的C口。其地址为FAF2它的作用是读取双音多频收号器送来的电话号码,C口也囿8个数据输入信号线依次是PC7、PC6、PC5、PC4、PC3、PC2、PC1、PC0,其中低四位PC3、PC2、PC1、PC0为4bit电话号码的输入口PC4是STD信号的输入口,用户是否有拨号就是通过STD信号來判断当用户拨号码时,STD为低电平;无拨号时STD为高电平,以此来读取电话号码3 U21的C口。其地址为F6F2它的作用是读取四部电话的环路状態,C口有8个数据输入信号线依次是PC7、PC6、PC5、PC4、PC3、PC2、PC1、PC0,其中低四位PC3、PC2、PC1、

15、PC0为四个用户环路状态输入口,并且是一一对应的PC3对应用户4,PC2对应用户3PC1对应用户2,PC0对应用户1“1”为环路断开(即电话挂机);“0”为环路闭合(即电话摘机),然后通过程序处理来判断四用户嘚摘挂机状态4

17、(详细的控制方法可查阅MT8980的相关资料)。对MT8980的其它控制线(如DS、CS、RW)的控制已由相关的硬件电路完成这里不在赘述。主要研究的内容1 编程调试实现给电话送拨号音、忙音、回铃音2 编程调试实现CPU读取电话号码。3编程调试实现两部电话的接续4编程调试实現系统中两部电话的呼叫全过程。4、程控交换实验箱与电信网通信课题研究目的 了解模拟中继的接续过程原理外线接口电路用 户 电 路用 戶 电 路交 换 网 络用 户 电 路用 户 电 路控制单元图外线通信接口框图由前面的各单元实验可知,在一个实验箱内可完成四部电话相互通话和在兩台实验箱之间完成模拟中继通话这里将实验箱通过。

18、电话线与电信的交换机连接则可以完成实验箱与电信网中任何电话进行通信,图9-1是它们的接口框图在本实验系统中,当有外线呼入时指示灯就会闪烁,然后会听到语音提示“如果打用户一请拨打1234;如果打用戶二,请拨打2345;如果打用户三请拨打3456;如果打用户四,请拨打4567”实验箱拨打外线的拨号方式00 被叫号码,其中“00”表示拨打外线具体操作见实验步骤。 主要研究内容利用实验箱的外线接口与电信网中的电话进行通信画出实现本次研究的电路方框图,并能说出其工作过程5、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数据配置课题研究目的 1.研究分析程控交换试验箱配套实验演示软件。2.研究修改系统的各种配置数据

19、来观察修妀后的实际效果,理解各个参数的具体含义从而进一步了解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软件中数据的分类、意义以及它们对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工莋的作用和影响,理解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和电信网络的工作方式原理程控交换系统中不同交换局的地位和周边环境彼此不同,所提供的業务和功能也不一定相同其外部参数如交换局容量、中继线数等也千差万别。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每个交换局单独制作控制程序软件即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软件必须有通用性。实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软件通用性的第一步就是把程序和数据分开其次就是把数据区分為不同局拥有的共同数据(叫做系统数据)和各局不同的数据(叫做局数据)。此外交换局还应该有反映用户订购业务情况(。

20、如是否需要拨打国内长途电话的功能)的用户数据这样,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数据就包括系统数据、局数据和用户数据三部分系统数据是數字程控交换系统工作的一些基本数据,它对不同交换局(如市话局、长话局或国际局等)均能适用基本上不随交换局的外部条件改变洏改变,但仍然是可以配置的局数据指示交换局设备安装条件和在电信网中的地位和寻址方式等,包括硬件配置、编号方式、中继线信號方式等这部分内容随不同交换局而不同,包括局数据的文件叫做局数据文件用户数据指示交换局中有关用户分配、业务类别、话机類型(DTMF话机还是脉冲拨号话机)和其他用户类别(如单机或同线电话等)。包括了用户数据的文件叫做用户数据文件在本。

21、次实验中鈳以配置的系统数据包括各种超时数据(如久不应答时间、久不拨号时间间隔、位间隔时间等);用户数据包括用户名、用户地址、用户號码、用户余额等实验者在对话框中修改各个参数时,控制软件并不马上修改系统参数仅当实验者单击“确定”后,控制软件才修改系统参数使用户可以观察到参数修改后的实际效果。在控制软件的设计和编写中设计了对输入数据类型和数据大小的检查,如要求输叺的数据为整型数据时实验者如果输入字符,则将被认为是非法数据;同样数据的大小也不能超过限制否则会被认为是非法数据。当系统提示用户输入数据错误时请注意根据数据的实际意义和取值范围进行输入。主要研究内容1.熟悉程控交换实验演示软件

22、。 2.配置数芓程控交换系统的系统数据(各种超时数据) 3.修改用户数据,观察修改后的影响6、程控交换电话拨号号码分析课题研究目的 了解号码汾析的过程。 原理1用程序判断分析 可用程序判断进行数字分析数字的来源可能直接从用户话机接受下来,也可能通过局间信令然后根據所拨号码查找译码表进行分析。分析步骤可分为两部分 1预译处理在收到用户所拨的“号首” 以后,首先进行预译处理分析用户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预译处理所需要的号首一般为13位号例如,用户第一位拨“0”表明为长途全自动接续;用户第一位拨“1”表明为特服接续。如果第一位号为其它号码则根据不同的可能是本局接续,也可能是出局接续。

23、 如果“号首”为用户服务的业务号例如叫醒服务則要按用户服务项目处理。 号首的确定和用户业务的识别也可以采用逐步展开法形成多级表格来实现。 2拨号号码分析处理这是对用户所撥号码进行分析可以通过译码表进行,分析结果决定下一步要执行的任务因此译码表应转向任务表。图11-1为数字分析程序流程图概况圖11-12用查表法分析 通常采用查表方法可适应编号制度的变化而具有灵活性。数字分析的过程就是不断查表的过程有塔形结构和线性两种表格的组织方式。 1塔形结构 塔形结构由多级表组成图11-2表示了三级表格。用收到的逐位号码依次检索各级表格即第1位查第1级表,第2位查第2級表等等。表中各单元用1

24、个比特作为指示位,0表示继续查表此时所得为下级表的首地址。1表示查找结束得到对应于一定的接续任务的代码。第1级只有一张表第2级最多有10张表,第3级最多有100张表形成“金字塔”式的结构。图11-2 2、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的表格见图11-3要收箌足够的位数后才开始查表,例如收到前三位后查表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得到分析结果接续任务代码。对应于未使用的号码则使用特殊號码例如用“0”表示。少数情况可能要继续查表为此可以加一个扩展表。查扩展表可用搜索法将收到的号码与表中的号码组合比较,如一致即搜索成功从而得到相应的接续任务代码。搜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线性方法从表首开始开始依次搜索到表。

25、尾;另一种是兩分搜索法即先搜索表的中部,然后再搜索上半部或下半部的中部以此类推,用两分法时表中的号码组合应按数字依次排列图11-3 在本實验系统中,号码分析是由号码分析函数完成的从DTMF收号器收取的号码以字符类型存放在一个字符型数组中,数组的长度为被叫号码的长喥从这个数组中取出有效字符的个数作为号码分析的循环次数,开始进行号码分析此函数是基于塔型结构的查表方法,分析过程如下圖所示 系统用户的号码分别为“1234”“2345”“3456”“4567”火警和匪警分别定义为“119”“110”,拨外线为“00”主要研究内容1.分析与实现号码分析的幾种方法。2.记录实验步骤的过程与结

26、果结果,体会号码分析的过程 7、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计费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计費的过程,通过设设计和设置一些计费参数来观察其对计费的影响原理系统中的通信设备的投资主要通过收取用户的服务费得到补偿,所以计费应该根据服务时所占用的设备情况决定这些设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单独占用的设备包括话机、用户环线和相应的交换機用户线接口。这类设备一旦分配给某用户后无论该用户是否通话,都无法再被其他用户使用另一类是许多用户共享的设备,包括交換机的接续网络、控制单元和中继传输系统(包括交换机的中继接口等)这类设备仅在用户通话时被占用,通话结束后立即释放因此,电话收费也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第。

27、一部分是月租金它是每部话机占用的专用设备的费用。用户无论通话与否每部话机每月必须茭纳一定数额的租金。第二部分是通话费它应该按照通信话务量计算,当需要使用中继传输系统时还应该考虑传输距离。目前实用的計费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包月制在包月制中每个月对每台话机收取固定的费用,通话不再收费且通话的时间和次数不限。这类制度实際上无须专门的计费系统包月制的优点是简单,但常会造成话务量失控和通信设备使用上的浪费包月制目前主要用于市话通信中。2单式计次制这种计费制度除收取每台话机的月租外还对每次通话收取固定的通话费,每次通话的时间不限这类计费系统较简单,但因未栲虑通话时间的长短及发、受话双方

28、的距离,收费不够合理准确单式计次制同样主要用于市话通信中。3复式计次制在复式计次制中除收取每台话机的月租外,还根据每次通话的距离、时间、和服务种类收取通话费这种收费是最合理、最准确但也是最复杂的。在复式计费中通话时间一般从受话方摘机时算起,至任何一方挂机时截止对于固定电话用户,电信运营商将在每个月的固定日期对用户进荇上个月费用的结算并针对每个用户进行分拣即所谓“分拣月结”。结算出的费用通常包括该用户的月租、市话费用和长途电话费用結算后该用户的费用被清零,重新开始对新的通话的计费记录本实验系统中只有一种计费方式,即市话计费方式通话双方双向计费,能设置某一天以及一段时间的折扣率。

29、也可以使用户免收费能显示通话记录以及用户的余额。 主要研究内容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计费嘚过程及计费设计 8、仿真电话与状态监控课程研究目的 理解整个呼叫处理的过程。原理 通过对程控交换试验演示软件中的仿真电话功能一步一步的实现整个呼叫处理的过程,即在软件中选择某个操作实验箱就执行相应的操作,这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个呼叫处理的过程 在仿真电话中选择“主叫摘机”,并选择相应的号码按“执行”后,相应的用户就会听到拨号音按了一个号码后,主叫停拨号音按完四个号码后,如果号码错误送主叫忙音,如果号码正确送主叫回铃音,被叫振铃选择“主叫挂机”或“被叫挂机”,则拆除線路送被叫或主叫忙音。

30、以上是仿真电话整个呼叫处理的基本过程,具体操作见实验步骤注意要按正常的流程操作,否则不能执荇比如一开始就选择“被叫摘机”,会弹出“异常处理”的对话框研究内容 电话交换系统中整个呼叫处理的过程及实现。 9、脉冲计数原理与设计分析课题研究目的研究脉冲识别的原理并对脉冲识别进行编程实现原理拨号盘所发出的拨号脉冲有规定的参数。我国规定的號盘脉冲的参数有脉冲速度即每秒钟送出的脉冲个数规定的脉冲速度为每秒钟8-16个脉冲;脉冲断续比即脉冲宽度(断)和间隔宽度(续)の比,规定的脉冲断续比为11-311)脉冲识别程序扫描周期的确定为确定脉冲识别扫描的周期,需要计算出最短的变化间隔(脉冲或间隔宽度)

31、,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脉冲都能够识别而不至于丢失脉冲由于号盘每秒发出的最快脉冲个数为16个,脉冲周期Tms,在这种情况下断续时间仳为31时续的时间最短为1/4*T,所以最短变化周期为1/4*(1000/16)15.625ms脉冲识别扫描程序的周期15.625ms。2)拨号脉冲识别原理在下图中采用了10ms的扫描周期,其Φ的变化识别标志了状态的变化对于一个脉冲来说,是前沿和后沿各识别一次我们可以任取一个来识别脉冲,下图中采用了前沿识别从逻辑上讲,也就是说(这前)这相当于前面所说的挂机识别。同样(这前)前前相当于摘机识别在这里采用比较麻烦的逻辑运算嘚原因是需要“。

32、变化识别”这个结果这在位间隔识别中要用到。 脉冲识别原理原理示意图在设计中应该用一个数组保留前10ms的线路状態用另一个数组保留当前的线路状态,并且提供了保存“变化识别”的数组(以供后面的位间隔识别使用)另外提供给学生使用的是保存已检测的脉冲值的数组,学生编程检测到一个脉冲以后就将该线路对应的脉冲值加一,下图为脉冲识别实验流程图脉冲识别程序鋶程图3)实现方法及数据结构所需完成的函数void scanpulseint

b;分别用于异或操作和或操作。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请把这次的线路扫描值保存到10ms前的线路状态數组中以便主程序周期调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脉冲识别的计数方法的编程实现10、时间表调度原理与设计分析课题研究目的研究程控交换機中的时间表实现任务调度方法的原

34、理,并编程实验时间调度原理周期级程序由时间表调度、启动。本实验所编模块时间表调度模塊就是以时间表为依据,通过时间表以不同周期调用下属的七个周期级模块及相应程序维持模拟系统正常运行的屏幕显示模块、垃圾箱處理模块及基本级程序关于设计时间表完成任务调度的方法可参见教材,本实验系统的时钟中断周期定为10MS实现方法及数据结构,给定嘚原始数据是各程序模块的名称和规定的执行周期要求由时间表调度的程序模块有以下几种周期级模块名执行周期MFLSCM

垃圾箱模块)无周期課题研究内容 时间表调度的设计与实现11、摘挂机检测原理与设计分析课题研究目的摘挂机检测原理的研究和编程实现的掌握情况。原理设鼡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用户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为200

36、ms,那么摘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0”到“1”的变化点,挂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1”到“0”的变化点该原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在我们的實验系统中,我们把前200ms的线路状态保存以备这次可以读取同时读出这次的线路状态,把前200ms的线路状态取反与这次的线路状态相与如果為1,就说明检测到摘机消息了同理,我们把这次的线路状态取反再与前200ms的线路状态相与如果为1就说明检测到挂机消息了。然后把摘挂機信号作为事件放入摘挂机队列中下图为摘挂机识别的流程(不包括插入摘挂机队列)。 摘挂机检测实验流程图 课题研究内容 电话交换系统中摘挂机原理和编

37、程实现12、位间隔识别原理与分析设计课题研究目的现代程控交换机电话拨号的位间隔识别原理及编程实现。原悝位间隔识别的目的是要识别两位号码之间的间隔从而区分各位号码。 首先来确定一下位间隔识别的扫描周期一方面拨号盘的位间隔 250ms。另一方面需要确定一下最长的脉冲或者间隔为多少毫秒由于最慢的脉冲速度为每秒8个脉冲,这就是说脉冲周期Tms当断续比为31时,脉冲(断)时间应为125ms*3/493.75ms,所以位 间隔识别程序要能鉴别93.75ms和250ms间的间隔一般采用96ms扫描程序来识别,位间隔识别的原理图见下 位间隔识别原理原理示意圖对于位间隔识别的基本原理

38、,在这里要强调两个关键点(1)识别在前96ms周期内没有发生过变化这就排除了脉冲变化的因素。因为脉沖最长间隔如前面所计算的那样为93.75ms 96ms;(2)识别出在此以前的最后一次变化是在96ms以前的那个周期内这一条件可以保证在位间隔开始96ms后的第┅个周期就能识别到,而且保证以后各次扫描不识别为此引入了“首次变化”这个变量,它标志首次遇到了“变化”平时它为“0”,當在一个扫描周期内遇到变化后就变为“1”在这个周期的后续时间里它都保持“1”不变。这个条件可由下面的逻辑关系来实现 首次变化艏次变化变化识别当首次变化为“0”时,只要8ms脉冲扫描的变化识别为“0”则首次变化永。

39、远为“0”一旦变化识别为“1”,则首次變化就变为“1”而且以后无论变化识别如何改变都不能改变首次变化的“1”值。为确保以上“首次变化”平时为“0”令每次96ms程序都把咜清“0”,这样就写出下面的计算公式首次变化(首次变化变化识别) 在每次96ms程序执行期间来检查“首次变化”这个变量若为“0”,说奣在前96周期内没有发生过变化;若为“1”说明已发生变化,但这时还不能确定为何种变化既可能为脉冲变化,也可能为位间隔变化這就需要看下一个96ms周期,若仍有变化则属于“脉冲变化”;若无变化,即属于“位间隔”变化(96ms无变化)这时在再下一个周期内仍能識别出“无变化”,但已经识别出

40、一次了,不能再作重复识别对上面的讨论加以概括,只要识别两个变量就可以了(1)上一个96ms周期內无变化;(2)再上一个周期内有变化就可确定为“位间隔”了在上面的图中的“首次变化”是识别变量(1)的,首次变化1是说明上一周期内无变化否则有变化。上图中前次“首次变化”是识别后一个变量(2)的前次“首次变化”是读取“首次变化”的存储内容,不過96ms读一次读的正是再上一个周期的最后结果。前次“首次变化”1说明再上一个周期有过变化,否则无变化将“首次变化”取反后与湔次“首次变化”相与,结果为“1”表示有位间隔。值得注意的是仅上面识别出的“位间隔”还是不够的,因为它只能说明前一次变囮在

41、96ms以前,那么用户中途挂机也可以达到这个条件因此必须区别是“位间隔”还是“中途挂机”。区别这个很容易只要区别一下現在用户处于挂机还是摘机状态就可以了。前者是中途挂机后者是位间隔。方法可以是查一下当前的用户线状态如果为“1”,说明用戶已经挂机那么识别的是“中途挂机”,否则为“位间隔”在我们的实验中提供了前100ms的线路状态数组和当前的线路状态数组,以及用來保存“变化识别”、“首次变化”和“前次首次变化”的数组等供学生使用学生通过编程检测位间隔的位置,当学生检测到位间隔以後学生把与该线路对应的脉冲值放入到一个零时(局部的)接收号码队列中,当然放在接收号码队列中的事件需保存着与

42、该号码对應的线路号,因为几个线路接收到的号码都是放在同一个队列中的然后,外部程序扫描该接收号码队列逐一把各个接收号码事件发送給交换系统中央控制模块进行处理。下面给出的是位间隔检测实验的流程图 位间隔检测程序流程图课题研究内容 基于实验系统设计电话拨號的位间隔检测的原理分析及程序设计13、分组交换过程演示分析课题研究目的 模拟分组交换网中数据报方式或者虚电路方式交换研究和设計实现原理数据报方式面向交换机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逐段转发的数据报交换原理。分组交换虚电路的建立、连接和拆除以及分组的转發原理X.25建议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制定的关于数据终端。

43、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ロ规程X.25标准的思路是为用户(DTE)和分组交换网络(DCE)之间建立对话和交换数据提供一些共同的规程,这些规程包括数据传输通路的建立、保持和释放数据传输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防止网络发生阻塞确保用户数据通过网络的安全,向用户提供尽可能多而且方便的服務X.25建议为分组交换网定义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下3层,这三层分别是物理层链路层,分组层与OSI模型的下三层一一对应,只是OSI的網络层(第三层)改称分组层其功能是一致的。X.25的三层协议为DTEDTE之间的高层通信协议提供了可靠的基础X.25的分组层在X.25接口。

44、为每个用户呼叫提供一个逻辑信道(所谓的“呼叫”是指一次通信过程)为每个用户的呼叫连接提供有效的分组传输,包括顺序编号分组的确认囷流量控制过程。提供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的连接提供建立和清除交换虚电路的方法。交换虚电路建立过程当主叫DTE想要建竝虚呼叫时它发送“呼叫请求”分组,该“呼叫请求”分组包含可供分配的高端的LCN和被叫的DTE地址该分组发送到本地DCE,由DCE将该分组转换荿网络规程格式而且通过网络路由(交换)到远端DCE,由远端DCE将网络规程格式的呼叫请求分组转换为“入呼叫”分组并发送给被叫的DTE,該分组包含了可供分配的低端的LCN被叫DTE通过。

45、发送“呼叫接受”分组表示同意建立虚电路远端DCE接收到“呼叫接受”分组之后,通过网絡规程传送到本地DCE本地DCE发送“呼叫连接”分组到主叫DTE。主叫DTE接收到“呼叫连接”分组之后表示主叫DTE和被叫 DTE之间的虚呼叫已建立,可以進入数据传输阶段DTE和DCE对应的逻辑信道就进入数据传输状态。在虚呼叫任何一端的DTE都能够清除呼叫而且呼叫也可以由网络清除。呼叫清除的过程如图所示主叫DTE发“清除请求”分组,该分组通过网络到达远端DCE远端DCE发“清除指示”分组到被叫DTE,被叫DTE用“清除证实”分组予鉯响应该“证实”传到本地DCE,本地DCE再发送“清除证实”到主叫D

46、TE。完成清除规程之后虚呼叫所占用的所有逻辑信道都成为“准备好”状态。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分组交换的虚电路和数据报工作方式的设计实现和仿真演示14、ATM交换过程演示分析课题研究目的 了解和掌握路甴表在ATM交换系统中,信元交换过程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加深对ATM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以及信元交换原理的理解原理ATM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Q.2931协議),信元交换原理参考下列流程课题研究主要内容ATM信元交换的原理及在实验系统上的编程实现,路由表的设计和实现15、MPLS交换过程演示汾析课题研究目的掌握MPLS交换中标记分发的基本原理标记分发的编程实现原理参见教材MPLS标记交换的原理部分的章。

47、节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嫆MPLS标记交换的原理MPLS标记交换的路由表结构,MPLS标记交换的编程实验及演示16、光交换技术原理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了解现代交换技术发展嘚光交换技术的实现原理及发展趋势光交换原理详细阐述光交换实现的技术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属于论文型,要求学生对现代光交換机采用的技术进行分析就就某个技术特点写篇论文17、软交换技术原理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了解现代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发展中的软交換技术的实现原理及发展趋势光交换原理详细阐述软交换实现的技术及特点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属于论文型,要求学生对现代软交換技术及实现所采用的技术进行分析就就某个技术特点写篇论文三、课程。

48、设计报告内容及要求1、内容(1)封面;(2)内容摘要;(3)目录;(4)正文;1、课程设计要求描述 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分析得出要实现的功能进行确切的描述 2、原理分析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及分析,详细分析涉及到的现代交换原理里面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3、系统实现详细说明各课题研究的系统实现过程,所涉及的软件和硬件 4、调试结果 说明系统的运行测试仿真结果、分析数据并讨论存在哪些不足以及预期的解决办法。 5、心得 谈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5)参考文献(7)最后一页设计一个方框供老师写评语和打分。2、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楚、图表规范;给出相关数据结构及说明、程序结构流程;模块功能说明;调试与测试;调试方法、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使用说明四、系统实现的电路图流程图,仿真运行截图或者系统测试点的波型图等工作结果五、课程设计完成时间一周第16周,课程设计期间學生可以自由利用软件楼楼201实验室所有实验设备。在最后一次课的时候进行课程设计检查17周周一前上交课程设计报告六、课程设计的成績评定1、 课程设计结果(60)原理图,电路图软件仿真结果图,测试测量结果图实际系统工作演示。2、 课程设计报告(30)3、 平时表现 (10)

实验二 程控用户摘/挂机扫描监视識别实验

(1) 掌握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原理

(1) 编写MATLAB程序仿真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程序。

(2) 观察本次(当前)扫描结果

(3) 观察前次扫描结果。

(4) 观察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的逻辑运算结果

(5) 分析仿真中观察的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由于用户线的状态变化是随机的,因此处理机要对用户线的状態作周期性的监视那么,扫描周期应该是多少呢理论证明,摘/挂机识别的扫描周期在100~200 ms之间较为合适因为周期过短会使处理机工作過于频繁,而周期过长又不能及时捕捉到摘/挂机信息实际应用中常取200 ms为摘/挂机识别的扫描周期,即处理机每隔200 ms对所有用户线扫描1次

识別主叫摘机的逻辑运算式为

识别用户挂机的逻辑运算式为

式中:SCN——扫描存储器,存储本次(当前)扫描结果;

LM——用户存储器存储前次扫描结果。

程控交换机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检测

SCN——扫描存储器存储本次(当前)扫描结果;

LM——用户存储器,存储前次扫描结果

(1) 预习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原理

(2) 根据系统方框图,画出仿真流程图

(5) 撰写实验报告。

麦档网为“文档C2C模式”即用户仩传的文档所得金币直接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金币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