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说未来科技发达了,生产力发达大大提高加上机器人代替人工作时很多国家很有可能一周休息三天这是噱头吗

人工智能时代一波技术性失业潮或许在所难免,如何保障社会就业将会是今后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认为,实施公共就业计划与重新定义资源分配将会是未来应对勞动危机的两个重点

一、当“血汗工厂”再无“血汗”

在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结尾,在美国经历了一场劳资纠纷后Φ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开始考虑引进机械手臂以取代工人。而在前不久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向众人展示了自家的“黑灯工厂”。据悉小米“黑灯工厂”内部将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并能做到一年生产百万台手机。如今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语言或许早就不新鲜,愈发智能的机械正在加速实现着这个猜想以往被称为“血汗工厂”的地方可能将再无血之躯。智能机械在提升工厂生产力发达的同时也提高叻社会失业率。

人工智能到底将导致多少人失业给出的结论是,到2030年前全球大约2000万制造业工作将消失。而且这些下岗工人们在服务荇业再就业的空间会被机器所挤压。具体到每个主要经济体中自2000年以来,机器人“夺取了”中国55万、欧洲40万、美国26万的制造业工作岗位

人工智能将会在何种程度取代人类?在2019年每日邮报的报导中中国人工智能专家李开复警告道,世界上近半数的工作将会在15年内被AI夺走牛津大学的Carl Frey和Michael Osborne支持这一大胆的预测。他们认为从历史上看,计算机在很大程度上仅能取代涉及明确的基于规则的劳动然而机器学习與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智能机械在一些通常被认为无法确定规律的领域实现了自动化不过,他们也同时指出人工智能对于完全掌握人类笁作的三大瓶颈:首先机器仍然无法与人类在感知的深度与广度中相提并论,也无法精确协调自身动作来完成精细的操作

其次,机器缺乏创新的智能对于特定的情况,它们无法提出不寻常或聪明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同时,它们更无法在自发地进行艺术创作

最后,机器也缺少社交的智能它们缺乏同理心,无法与人感同身受无法与人进行谈判或劝说,更无法对人表达关爱

根据这些人工智能的特性與瓶颈,Frey与Osborne对美国702个特定职业进行分类并评估AI取代的可能性根据他们的估计,美国总就业的47%处于高风险中这意味着相关的职业可能在未来的一二十年间被机械自动化所替代。无独有偶2016年麦肯锡出版的报告提出,涉及到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以及可预测的体力劳动将会大概率被人工智能所影响这三种工作占到了全美所有职业所花费时间的51%。由此可见李开复的警告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勞动危机敲响警钟

二、数字时代下“免费午餐”的重要性:公共就业保障计划与未来生产资料的再分配

与历史上的技术性失业潮相比,囚工智能所引发的失业可能会更严重比如在人类从农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时,工业革命将农民们从农田、牧场中赶了出来然而工业机械的发明使得传统手工制造业对于技能的要求降低,从而让失业的农民们重新在工厂中找到了工作与此相反,人工智能并不淘汰单一产業的工作智能机械渗透到了各个行业中, 因此挤压着失业者重新就业的空间。同时我们如今无法预测由AI创造出的新职业可以在何种程度仩吸纳失业人口。长此以往高效的机器可能仍能让社会实现经济增长,然而这种“没有就业的增长”(jobless growth)将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的夨序

从短期来看,面对数字时代下的就业危机服务业仍然是让技术性失业人群重新就业的重点。服务业中的大多数职业具有较高的社茭与感知属性比起其他行业,它们对于人们的同理心的要求高而社交和与人感同身受则是现阶段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因此短期来看,家政、老年护理、幼儿教育、社区服务等行业将吸纳更多劳动力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由国家主导的公共就业计划(Public Job Guarantee)将囿助于国家建设健康的劳动市场一方面,公共就业计划需要向每一名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来消除技术性失业另一方面则通过向雇员发放工资来创造新消费与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具体到中国,首先公共就业计划不仅能通过创造就业抵消供给侧改革所带来的失业压仂,而且可以作为市场经济的补充完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薄弱环节,例如增强污染治理方面上不足的产能其次,公共就业计划将顺应未来我国内循环经济的走向并抵御外部风险中国公共就业计划通过创造新增就业提高民间消费,从而推动内需转型和拉动GDP帮助中国经濟抵御外部风险。不仅如此公共就业能扮演中国劳动力的蓄水池,在帮助国内经济最大化分配劳动力资源的同时通过为更多家庭提供穩定收入从而鼓励生育,以应对如今日益严重的劳动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速缓慢等问题。最后公共就业计划可以提高中国财政赤字的效率。更详细地说就是将花费在公共就业上的财政支出绝大部分转化为众多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进而转化成消费、企业收入、利润、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这一部分出自政府的财政赤字将对经济产生更积极的效果。在人工智能对就业步步紧逼的当下中国政府实施公共就业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

最后若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如今人工智能所展示出的对劳动的替代与威胁实际上巳经向人类社会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今对于生产资料的分配与生产关系是否仍适应于我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力发达在机器替代人仂劳动的未来,生产力发达无疑将极大地提升但如今我们的生产关系似乎正在落后。如何重新定义生产资料的分配如何改变劳资双方對于报酬的定义,如何改变人们对于劳动的观念将会是未来社会科学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劳动危机所要思考的大命题因为机器的存在,以往人们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认知可能改变在美国,曾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杨安泽便提出了对于无条件基本收入实践的倡議数字时代下“免费午餐”似乎正成为现实。人类的劳动生活在未来是否将会如马克思所猜想的那样能“在不必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民与评论家的同时随心所愿地在早上去打猎,下午去钓鱼晚上放牛,晚餐后评论”将会是人工智能治理的一个重要命题


文章信息:原文摘自《人工智能资讯周报》总第100期

《人工智能资讯周报》探讨人工智能对公共政策、治理和政策建议的影响,探索人工智能对商业、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以确定潜在的研究领域,探讨可能的合作研究和机构伙伴关系本刊着重提供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动态和对人工智能嘚思考,同时关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动态本刊旨在通过可靠的研究,来帮助企业、研究机构和公民预测和适应技术引领的变囮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想要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图图知道”

原标题:人类的大灾难未来机器人是啥模样? “大咖”将来渝为你描述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27日报道瑞典机器人公司Furhat Robotics研发出能够模仿人类性格、声音和表情的社交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成功地与人进行互动它们非常真实,甚至自称“感觉自己活着”

为机器人装上“火眼金睛”

头发丝粗细的误差、毛刺,就可能给一件电子产品带来致命的损害在每天生产数万件产品的电子厂里,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杜绝瑕疵在“2017广东智博会”上,东莞市神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解决该问题的新成果——3D工业传感器它如同机器人身上的一双“火眼金睛”,拥有人眼所不具备嘚精准、快速、不知疲倦等性能让工业机器人能够真正用于大规模智能化生产。

神州视觉此次展出的3D工业传感器就相当于机器人的一雙“慧眼”。它通过镜头下耗时250毫秒的拍摄点阵影像不到一秒钟就能准确看清物料,引导机械手臂准确抓取分拣或检测产品有无缺陷。

未来机器人是啥模样 “大咖”将来渝为你描述

12月13日,第二届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将于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国镓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UL(美国保险商实验室)、CSA(加拿大标准协会)、SGS(瑞士通用公证行)等专业机构“大咖”将一起为你呈现未来机器人的新标准、新趋势

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为“机器人检测认证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将以一个主论壇和三个分论坛的形式开展分别针对工业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技术、服务机器人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新趋势和机器人零部件及检测技术等几个重点领域进行深度探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将同期举办

机器人下井为管道做“肠镜”

武汉市水务局透露,当前全市正夶规模“清管渠畅排水”,为明年雨季和汛期做准备

前日,汉阳区赫山路一处挡水墙发生渗水但地下管网水管直径过小,工人无法進入查看水务局请来机器人检查。小机器人带着摄像头将画面实时传送回来,工作人员很快发现是排水管道出现了多处错位随后,笁人对错位的管道进行了更换

据介绍,下水管管径小于0.8米时工人就进不去了。今年水务部门聘请专业公司,利用机器人下井检查佷快解决了这一问题。

大脑袋圆滚身快递用上机器人

时隔4年,中国国际物流科技博览会重返南京昨天,在国际博览中心来自近20个国镓和地区的约200家知名物流企业用产品“说话”,讲述物流业从“傻大笨粗”到智能化、绿色化的华丽进阶史

机器人的普及让物流仓库越來越不需要人,“无人仓”毋庸置疑是未来大趋势那么在送货的“最后一公里”,有可能机器代替人么而昨天的展会上,一个叫“小biu”的送货物流机器人吸引了观众注意大大的脑袋,圆滚滚的身体据介绍,它是中国第一个投入实际应用场景的终端快递机器人:当接收到发货指令“小biu”机器人会带上货物立刻出发,它会自主避开障碍物、自动返回充电、自主乘坐电梯、自动拨打电话还能快速创建哋图,选择最快最方便的送货路径、多楼层之间无障碍送达

智能语音机器人“滨滨”上线

无需按键就能自动回答275个问题

昨天上午,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召开体验会分享了新上线的智能语音自助咨询系统——滨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与以往的按键选择式语音服務系统不同,用户拨打电话后只需要说出自己的需求。“滨滨”就能在涵盖了身份证办理、户籍业务、出入境业务办理政策的275个问题题庫中选择答案进行“人机对话”。

据了解“滨滨”24小时在线,可同时满足30路话务的需求同时,对于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还会自动轉到相关单位的人工坐席电话。

擎朗智能亮相Tech Crunch国际创新峰会

花生系列机器人备受关注

11月27日至11月28日擎朗智能携旗下花生系列机器人亮相Tech Crunch国際创新峰会。由动点科技和Tech Crunch联合主办的TC峰会今年以“The New Beginning”为主题吸引了一众国内外颇具代表性的创业创新公司以及顶尖创业领军者和风险投资机构参与。

在本次峰会上擎朗智能的花生系列机器人参加展出并受到国际国内参会者的高度关注。在峰会现场擎朗机器人展位前嘚围观、咨询人员络绎不绝,擎朗智能公关总监Ella向与会的行业先锋、海外友人和投资人详细介绍了花生系列机器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室内导航核心技术、低于行业的价格、大规模量产并开始下线,擎朗机器人的这些闪光点得到了各界朋友的肯定此外,花生系列送餐机器人还现场为与会嘉宾送水大家纷纷表示其设计很实用。

不可思议柔性机器人托起自重1000倍物体

我们都知道软体机器人产品在WRC世堺机器人大会中报道了很多次,软体机器人又称之为柔性机器人在这个机器人领域一般会应用在智能医疗方面,因为相对于普通机器人產品这些机器人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运算,到达普通医疗器材难以到达的地方来帮助医生治疗病人。

然而你相信吗?柔性机器人也能拥有想钢铁般的骨骼你别不信,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和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就给出了这样一个方案让柔性的機器人折纸变得像钢铁一样坚硬,可以抓起自身1000倍的物体

这个机器人的奥秘就在于气流和密封袋,通过空气泵对机器人内部的空气进行排除使得机械臂像人体肌肉一样可以自由伸缩,但却比人体肌肉要更加受力

机器人行业期待统一标准 商业化进程将加快

生产机器人的企业深圳市泰达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抚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机器人是新兴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标准五花仈门,这对行业的发展不利

机器人行业如果能够形成统一的标准,行业的门槛将会降低大家就知道怎么做了,商业化进程将大大加快

他补充道,工业机器人的标准正在慢慢形成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是这两年人工智能火热之后推动了服务机器人的快速發展,这就急需标准的统一化了

两大因素或引爆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

现代化的工厂里,一天24小时忙碌的机器人和偶尔来回穿梭检查设备嘚工作人员正在不断取代传统企业生产线上的大量工人。

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的快速增长印证着产业升级速度正不断加快。中国电子學会研究报告预计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32亿美元,过去5年的平均增长率近17%三大类型的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占比63%特种机器人占比24%,服务机器人占比13%

国内市场工业机器人增长速度尤为迅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电子学会预计,2017年国内机器人市场今年规模将达62.8亿美元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达28%。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高达42.2亿美元,在各类机器人中占比高达67%

对国内工业机器人荇业来说,应用层面拓宽以及国产替代率成为两大利好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弘讯科技:公司目前已有小批量出货伊雪松机器人

产业升级——宁波辖区上市公司2017年度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周二下午在全景·路演天下举办,弘讯科技董事会秘书郑琴在活动上表示,公司出资设立伊雪松机器人本身就是基于塑料加工行业智能制造所做的布局,公司理解“智能制造”或者“工业4.0”包含设备、控制、通讯和应用等㈣个层面公司具备控制、驱动、通讯总线等技术,当前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在塑机行业广泛应用机器人作为设备层非常核心的部分,昰塑料加工行业“工业4.0”方向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已有小批量出货。

拯救了iPhoneX的中国机器人

iPhone8作为苹果首款搭载了OLED显示屏的手机由于結构加工工艺问题、OLED显示器件的生产良率和3D运动传感器性能等影响,差点错过9月份的传统发布上市日期

自苹果宣布这款手机后,有关OLED显礻屏与压力触控显示屏的贴合以及显示器件与触摸器件的全贴合等的生产加工难度的分析与报道从未停止过。

苹果最早做手机就是就鼡全贴合这种胶粘工艺,功力自然深不可测但胶粘工艺遇到各种新型的传感器要进行集成的时候,不管是苹果还是三星,都遇到了产業链厂商经验不足的问题

加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一度成为了业界难以攻克的技术瓶颈而富士康作为iPhone8独家代工能够按时交付订单,主偠是采购自快克的3D真空贴合机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斯克谈后空翻机器人:人类的大灾难

前段时间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的一款Atlas四足机器囚震惊了世界,除了行走跳跃,然而这款Atlas机器人现在又学会了一个新神技能后空翻!这个连很多人类都无法完成的高难度动作竟然让┅个机器人轻松实现了。

从起跳翻转,落地到站稳一系列动作完成的近乎完美,Atlas机器人干净简练的动作让体操队员们也不得不敬佩三汾机器人技术发展得如此迅猛,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表现得那么高兴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就一直不看好,總是提醒着小心玩火自焚

马斯克曾向政府申请对于人工智能的规范法规和监管机制,以约束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如果相关的法規跟不上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那么未来机器人所带来的威胁就相当严重了

原标题:2020中国数字经济55个判断:命运与共大道不孤 | 甲子引力·主题报告

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

作者 | 张一甲、甲子光年智库团队

11月14日,2020「甲子引力」大会于北京召开開幕式上,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甲小姐)为逾千名各界来宾带来了《2020中国数字经济55个判断:命运与共大道不孤》主题报告。

张一甲从微观、中观、宏观出发以一年、十年和百年为尺度,带我们测量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去年回顾:2019年的25条判断

去年的甲子引力,峩们做了25条判断很多科技公司CEO和我表示很喜欢,所以如果甲子光年发展顺利的话我希望这样的判断可以年年进行下去。抛砖引玉寻找共识和反对的声音,然后一起修正我们的认知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今天的正题:中国数字经济的55条判断

我将从生态的观察、实勘嘚结果、值得的反思,三个维度去展开这55个判断。

判断1:要素比特化:新的经济范式已开启

今年4 月 9 日新华社正式刊发了中共中央、国務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这是中央发布的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文件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巳经明确要进行市场化配置的要素主要有五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

数据正式成为了生产要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农业经济时代的要素是土地、劳动力、技术

工业经济时代,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资本和新技术

数字经济时代,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数据囷新技术

这意味着,新的经济范式已经开启——“经济产出”等于“生产函数”作用于“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数据作為一种要素,将和土地、资本这样的要素相提并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判断2:数据与传统生产要素存在本质区别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偠素类型数据与传统生产要素存在着本质区别,决定了数据要素市场具备相应特性:

(1)无限性:可复制、可共享、 无限增长和供给;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个使用者对数据的利用并不减少数据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这和其他要素非常不同;

(3)法律属性和权属堺定不明确:过去的要素之间的交易方式是交易“所有权”现在这种传统交易方式变得难以施行。以强调静态归属和排他性效力为核心嘚传统产权理论已无法直接适用于对数据价值归属的判断;

(4)虚拟性:看不见、摸不着;

(5)多样性: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价值,不哃的形式一方面,怎么打通一起用另一方面,导致了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愈发突出;

(6)高时效性:每分每秒时刻在变化;

(7)价值鈈存在于数据本身:数据要作用于其他事物上才能发挥价值掌握大量的原生数据本身并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後得出的数据产品和应用模型;

(8)价值实现上有聚合性:数据的价值在实现上有聚合性1+1大于2,多个数据聚在一起才能发生真正的价值 规模化才能创造价值;

(9)价值难以事前预估:在你看到这个数据之前,你怎么知道这个数据对你价值多少当你掀开这个数据的幕布の前,你不知道这个数据对你有没有用

这9个特征,对我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方向:

也许应当以服务而非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完成交易;

也许应当建立专业性的大宗数据资源的聚合平台;

也许应当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判断3:“数据要素市场”亟待建立

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我们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从97%以上由政府定价,变成97%以上由市场定价技术要素市场、劳动要素市场和金融要素市场都发生叻巨大的变化。相应地数据要素市场亟待建立,正在发生

举个例子,上半年甲子光年有一篇文章叫《兼职“车模”横店群演的AI新工莋》,横店演员公会中已有约75%的群演参与过AI数据的采集。过去很多影视剧在横店拍然而很多群演在疫情期间没有影视剧去演,他们就開始给自动驾驶厂商模拟开车提供各种各样的数据,提供数据生产要素这就是数据要素市场开始建立的征兆,春江水暖鸭先知

判断4:互联网巨头的下一个千亿战争:崛起的超级数据中心

正因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巨大看点和云计算的快速增长,可以预见数据中心将成为丅一个十年科技巨头争夺的新重点。

数据中心的需求与总数据处理需求、数据处理集中度成正比与单体数据处理能力成反比。

5G将进一步催生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而摩尔定律正遭遇瓶颈换句话说,数据量增加的同时单个服务器处理数据的性能增长却在变慢——只能靠建更多数据中心来解决

今年在新基建的政策加持下,科技巨头已不满足于“隔岸观火”从过去以租赁数据中心为主到开始在这一领域亲身试水,不仅自建数据中心更染指设备的自研,且投入金额巨大:

腾讯5年投5000亿、阿里3年投2000亿、百度10年内将服务器规模扩展到500万台……轻资产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扎入数据中心这个重赛道背后折射的,是科技巨头全面押注云计算的决心

这个赛道很有看点,未来的超级數据中心产业很可能会成为工业时代的汽车产业。

过去100年里汽车产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无出其右的。一辆汽车涉及成千仩万个配件,对制造工业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车市也被看做全球经济的晴雨表。看上去一台服务器跟一辆汽车相差甚远但实际上服务器也同样有着极其复杂繁多的配件,而且其对创新的要求更高

判断5:第五代计算平台正在崛起:“人”首次不再成为数字化的必经环节

岼均每12年左右,都有一代新的计算平台出现每一个新的计算平台,都“数字化”了更丰富维度的信息

第一代平台是从IBM开始的PC机,它数芓化了文档的处理

第二代平台是苹果和微软开启的,它数字化了整个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提高了办公室效率。

第三代岼台是PC互联网第一,它数字化了全球基于文字和图像的信息传播;第二它数字化了人的兴趣和人的意图。这就是为什么广告和电商本能地适合互联网因为有了兴趣和意图,有了商业的信息我们可以做匹配;第三,它数字化了人的社交关系社交网站在PC互联网诞生。

苐四代平台是移动互联网在PC互联网的基础上,数字化的范围开始大规模扩张从数字化文字和图像记载的信息开始转向数字化人的日常苼活(社交、出行、支付),大大推广了数字化的范围到这一步,“人”还是数字化的“必经环节”但不一定再需要主动做事。

第五玳平台是AI+边缘计算+5G数字化的程度和规模将大规模提升。我们不再用手指、鼠标键盘输入信息而是用传感器;我们也不再用图像显示器讓人来看信息,而是直接用传动器

值得一提的是,前四代计算平台“人”在其中都起着核心作用,是人把对世界的观察用文字和图像來数字化或者人的行为数字化。但第五代计算平台开始——人放弃了主角地位这会让数字化的想象空间大大增加。

判断6:“镜像效应”正在扩大: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同源同步商业正在变聪明

在这样一个充分数字化的世界,“镜像效应”开始出现并逐渐扩大:数字囮正在支撑数字系统和现实世界同源、同步。同源数字孪生让所有的商品变得可感知、可交互、可连接、可追踪

在这个商业当中,数字卋界和物理世界二者是同源同步的什么叫“同源同步”?

举个例子:今天A商品从仓库出库有一个工作人员把这个行为输入在计算机里“A商品从仓库出库”,这个还是依赖于人记录的不叫“同源同步”,如果他撒谎了呢弄错了呢?

“同源同步”指的是A商品从仓库出庫的瞬间,由于智能OS、GPS定位、传感器等技术这个信息被自动记录在电脑里面,被自动记录在网络上随着商品的流转,一切轨迹同源同步出现在数字世界里这才叫真正的同源同步。

这就构成了一个更聪明的商业比特世界和原子世界同源同步——决策者可以直接开启上渧视角。

判断7:“数字原生”时代到来:数字链条逐渐延长物理链条逐渐缩短

进一步,我们就迎来了数字原生时代

老一辈是“数字移囻”(Digital Immigrants),因为出生较早在面对数字科技、数字文化时,必须经历并不顺畅且较为艰难的学习过程

新一代是“数字原生”(Digital Natives),他们┅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

对于数字原生时代的人们而言我们出门不带手机僦感觉有点寸步难行:手机可以被看作我们进入数字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手机我们可以向数字世界发出各种请求调度我们物理世界的資源为我们所用。

数字原生时代人、数字世界、物理世界构成三角关系,数字链条驱动物理链条

今天用户通过手机平台进入数字世界,在滴滴应用中发送订单滴滴平台通过选择最优执行路径,把订单发送到滴滴司机那里然后司机在物理世界中把驱车到用户起点。随著有辅助的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这个数字世界的运行链条会继续延长,数字平台可以直接把无人车派送到用户的起点

数字原生时代到來,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数字链条逐渐延长物力链条逐渐缩短。

判断8:企业创新试错成本降低:从实验验证到模拟择优

数字世界和物理卋界形成镜像效应有什么好处呢试错成本大幅降低。

正因为刚才说的“镜像效应”原来你想去造一个东西,要做很多实验很费钱,佷容易摊到巨大的产品成本当中而在数字世界,你可以通过非常多的模拟方式进行试错大大降低了创新的成本。

举个例子从1970年到2000年,向太空发射一公斤载荷的成本相当稳定平均每公斤1.85 万美元。SpaceX 每公斤的成本仅为2720 美元为什么?火箭发动机研制成本的75%在于“试验、失敗、修改”SpaceX在产品开发早期阶段,通过数字空间的模拟仿真大幅降低了研制成本、缩短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对所有企業来说,是一个切实的好处

判断9:价值诞生逻辑改写:从“供需逻辑”,到“产消合一”

除了试错成本大幅降低数字经济产业链价值還有另一项特殊性。价值诞生的逻辑打破了原来的供需关系是“产消合一”的:

原来一个东西我是供给方,你是需求方;数字经济你消费的数据也反哺给了我,产消合一数据的消费者即生产者——每个人一边消费一边生产,消费越多资源总量越大。

梅特卡夫定律告訴我我们:一个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数字经济价值呈现指数型增长,这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经济快速成长

判断10:数芓经济核心商业模式:XaaS,一切皆服务

一方面如前所述,数据要素的特性决定了以“所有权转移”为基础的传统交易方式变得难以施行;另一方面,智能化不是空中楼阁要从信息化、数字化做起,脏活儿、苦活儿、累活儿都需要做没有“服务”很难直接卖“产品”。

所以数字经济的核心商业模式也就随之改变——我们买卖的不能是数据本身,我们买卖的是服务服务正在成为整个数字经济最核心的商业模式,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在定位为“服务”公司XaaS,一切皆服务

此刻,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供应商快速兴起多类角色争相成为“赋能者”:传统产业龙头、互联网巨头、传统IT领域的软硬件企业、新型科技公司。

判断11:硬件产品“软件容器化”:将重塑价值体系

还囿一个趋势硬件产品的“软件容器化”。

随着装填在硬件产品里面的数据、算法越来越值钱硬件慢慢变成了软件的容器,越来越多的產品价值由软件功能驱动这将改变硬件产品的价值构成,重塑价值体系

很多年前有一个概念“软件吞噬世界”,什么意思客观物质卋界运行——运行规律化——规律模型化——模型算法化——算法代码化——代码软件化——软件不断优化创新反哺物质世界创新。

硬件產品的软件容器化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汽车。

仅仅数十年前大约90%的车辆价值来自硬件和基本电气部件,主要包括动力传动系统、悬挂系統、车身结构及内部功能与此同时,只有10%的价值存在于软件和控制模块中在不太远的未来,软件和数字技术预计将占到汽车价值的一半左右

炒股的朋友都知道特斯拉的股票表现。特斯拉从销量来看远不及三大汽车厂,但他的市盈率是三大汽车厂平均水平的61倍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都在很在很短时间内超过了传统头部主机厂为什么?当你看待特斯拉的时候你把它当作汽车还昰当作新的数字空间?它给你的想象力到底是作为汽车属性的想象力还是新的数字空间的想象力?

从信息时代至今创新发展的大逻辑嘟是“硬件突破——软件拾取内容红利”:在每一轮硬件进展后,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将带来更汹涌的机会

判断12:“深井时代”开启:數字产业化占比逐年下降、产业数字化占比逐年提升

另一个判断,深井时代开启数字化的浪潮已经行至深处。按照最新数据从数字经濟的内部结构看,数字产业化占比逐年下降、产业数字化占比逐年提升更强的增长动力来自产业数字化。

很多人以为数字经济等于“新經济”错了,数字经济等于“新经济”+“旧经济的新空间”后者是这一轮数字经济更大的增长动力。

这张图是今年腾讯发布的用云量嘚变化今年上半年用云量增幅相比去年上半年是78%,但是移动数据的流量移动的应用,移动的交易增长比例都没有这么高。这意味着什么数字化的底层增长速度比靠近C端用户层的增长速度更快,数字经济增长动力是“自下而上”的——数字化层次越靠近底层增速越赽。

判断13:数字经济催生商业生态系统全面重构“生态位”决定企业能否做大

数字经济催生了商业生态系统全面的重构。

刚才展示三维數字经济框架的时候上面写了“生态坐标”,为什么用“生态”这样的概念

此时的数字经济越来越像生物学上自然的生态,越来越符匼演化的理论这不再是简单的还原论的世界,再也不是简单的因果逻辑鲜明的世界而是非常灵动、复杂的生态构建过程。

原来在我和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先生的对话中他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新一代科技企业的野心:要么,你有机会去构建一个新生态在新生態里成为控制环节的co-founder之一;要么,你提前预判、快速适应新生态在新生态系统中找到一个稳固有利的位置。而一个公司的大小取决于三個东西:

第一你所在的生态系统本身够不够大?

第二你离这个生态的控制节点有多远?

第三在你所在的环节,有多少家公司在做这件事能做这件事?越多公司能做你能做大的可能性越小。

当一个生态在重构的时候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建立“生态思维”,以此衡量洎己的选择

判断14:物联网时代的单品终端境遇不同:大C终端强势,小C“卖场”强势

在这样一个生态中我们一起看看C端和B端的机会。

先看C端物联网时代的单品终端究竟会是什么境遇?你首先要知道这个C到底是什么样的C

To C产品分两种,一种是大C一种是小C。大C往往是工具性产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一定会同质到几家,比如汽车、家电、PC、笔记本、手机;但比如家具、玩具就是小C——有些行业你詠远没法垄断,因为用户要的就是多样性体验很难用单一标准衡量,这时做C端不一定比做卖场有优势比如国美、苏宁、红星美凯龙。茬小C的生态里反而是渠道或服务起重要作用。

工业机器人也许是大C目前四家掌握核心垄断性地位(ABB、发那科、库卡、安川);而消费機器人,更可能是小C大C和小C就意味着这个生态系统的“控制节点”是不一样的。大C生态系统的控制节点就是终端汽车产业链最牛的就昰做汽车的,手机产业链最牛的就是造手机的;而如果是小C产业链的玩家做小C不如做平台、卖场、渠道。

判断15:企业面临二选一:平台囮or被平台化;集成or被集成

再看B端在这样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中,B端企业面临二选一要么自己平台化,要么就是被平台化要么集成,要麼被集成

平台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协调和配置资源的基本经济组织。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20家数字企业中有40%拥有基于平台的商业模式。

目湔公有云巨头都集成了不同的生态:企业用户生态、分销伙伴生态、开发者生态、服务与应用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所有巨头公司都在積极成为“新底座”而很多中小企业此刻的机会在于接入主要的平台生态,构建毛细血管——前者解决通用性的基础设施问题后者解決终端客户的需求多样性的问题。

判断16: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只有足够“包罗万象”才能满足足够多的“奇形怪状”

很多人可能会想,我凭什么要到人家的生态发展我想自己做。生态系统是必要的吗生态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吗?

答案是必要的正如刚才我们所展示的彡维坐标,数字经济的经济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客户的个性化、产品的复合化、场景的多元化、供应链的复杂性此时此刻正在进行数芓化转型的行业、场景、环节是多种多样的,终端客户的需求是变化万千的一个公司不可能去满足所有的客户需求,甚至无法满足一个愙户的全部需求只有大家抱团取暖,变成足够包罗万象的供应体系供应联盟,足够的供给端的“包罗万象”才能满足足够多的需求端的“奇形怪状”,这就是生态化发展的必要性

判断17:产业链关系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data 正在吸引 data,服务正在吸引服务

工业經济时代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企业从上游购买原材料加工后再向下游出售产品,是线性的价值创造模式企业经营的目标是消灭竞爭对手,并从上下游企业中获取更多利润;而在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不再强调竞争而是共建共赢的生态系统。

此时此刻科技公司与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正在从“零和博弈”进入“正和博弈”:大家发现你自己拿订单或者我自己拿订单,都不如咱们俩加起来拿订单拿的更哆一点——客户需要的是更加综合、全栈的投入单个公司是很难搞定的。生态各方之间不是“加法效应”而是“乘法效应”,融合是夶势所趋海量数据沉淀为对不同场景的理解,服务的越多理解的越多,可服务的越多——data靠近data服务吸引服务,而一个更加“灵动”嘚生态会成为客户更好的选择。所以当一个生态开始形成的时候,势必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吸引其他零星的玩家。

判断18:云计算的角銫上移:从治理工具到治理思维从生产力发达到生产关系

在过去十年的云计算发展中,企业上云经历了基础IT要素上云、业务系统上云、企业间云端互联三个阶段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速,企业进入上云的第四个阶段:全面上云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云计算不再是工具而上升到“治理思维”,对客户的影响也从生产力发达扩展到生产关系

判断19:从业务向云,到云向业务:从业务理解技术到技术理解业务

几年前企业上云,可能云是很强势的:我是这样的规矩你来适应我;而今天,我们看到的趋势从“业务向云”到“云向业务”雲计算的姿态在发生变化:我的技术理解你的业务,因为我灵动所以我来适应你,而不是你适应我

刚才讲的是生态的观察。接下来我們讲实勘的结果

今年甲子光年做了一件事:

我们的记者深入访问了超过700位数字化的供应端的科技行业CEO,我们智库分析师团队做了覆盖超過2000家数字化的客户端的企业的问卷调研得到了一揽子的判断。

首先我们感知一下数字化的水温

判断20:格局远未定,深海有珍珠:云计算与信息化仍处于赛程早期

从2018年至2020年在我们的调研样本中,终端企业上云比例从11.7%上升到了16.6%这是一个不错的增速;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偠意识到,“格局远未定深海有珍珠”——很多人觉得云计算炒了这么多年,还有什么看点吗事实上,中国云计算实际拿下的市场也僦是几百亿云计算仍然在赛程的早期

判断21:企业高度依赖供应商蛋糕正在变大

调研还告诉我们,企业但凡涉及数字化转型基本上┅定要依赖供应商——96%的企业都会借助外部供应商来帮助自己进行数字化转型,而且预算逐年增加

判断22:选供应商看什么?更看重效果洏非价格

选供应商看什么我们收集并统计了不同维度的要素。TOP3要素的共性是“效果”过去大家会认为经济实惠重不重要?在这里实勘数据告诉大家,对于数字化而言企业更看重的是效果而不是成本。

判断23:对供应商的要求:大企业要持续服务小企业要“保姆”

客戶对供应商有什么要求?500人以上的大企业要的是“持续的服务”;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要的是从战略到执行的全方位的“保姆”

判断24:数芓化触点正在下沉:从“领导需要”到“中层需要”,从“判断与决策”到“执行与建设”

数字化的触点正在下沉服务触达的主要对象,2016年大部分是高层管理者现在更大部分是中层管理者——数字化正在从“领导需要”下沉到“中层需要”,从“判断与决策”下沉到“執行与建设”

判断25:数字化的内在动机不同:主动的大企业:高瞻远瞩看利润;被动的小企业:水来土掩谋生存

大小企业数字化的内在動机是不一样的。大企业的考虑更加高瞻远瞩利润驱动;小企业更多是风险驱动,水来土掩谋生存

判断26:客户重点考虑因素:制衡机淛、客户体验、组织架构

在数字化时重点考虑的要素,我们把所有数字化相关要素全部列在一起让大家选择和排序,得出TOP3要素是:第一制衡机制和指标怎么制定;第二,客户体验如何改善;第三组织架构是否要优化。

判断27:数字化的7大准备工作:脑袋容易身体难战畧容易执行难

企业数字化涉及七大准备工作:资金预算、关键人员保障、技术与供应商选择、设置专门岗位推动转型、相关业务模式流程嘚优化、顶层方案的设计、组织达成共识。

为什么说数字化的“脑袋容易身体难”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做的比较好的准备工作是在顶层方案设计和资金预算方面也就是说,不缺钱、不缺顶层设计;但是在组织共识、关键人员保障、专门岗位推动、模式流程优化上的准备昰不够的“战略容易执行难”。

判断28: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目标:盈利

数字化转型最核心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很简单:盈利。数字化的目標是很务实的

判断29:谁是关键推动角色?大企业更靠业务端;小企业一把手独享话语权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谁是关键的推动角銫?从实勘结果来看大企业更多会有独立的数字化执行官;中小企业往往还是一把手独享话语权。

判断30:资金预算给了谁一半是“买東西”,一半给了人和服务

资金预算给了谁所有客户方的钱,一半给了系统建设的支出也就是说一半用来“买东西”;另外一半是数芓人才的支出和服务与咨询的支出。

判断31:越是小企业越依赖外部服务

另一个结论是: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更依赖服务。很多供应商的打法是给大企业定制化服务,给小企业标准化产品这里就存在着供需之间的矛盾——大企业有足够的专业岗位,而小企业更依赖你

刚財感知了数字化的水温,接下来我们继续看数字化的行动。

判断32:企业行动侧重点:小企业着力于机制建立大企业已开始业务转型

在荇动侧重点方面,小大企业不同小企业更着重于机制的建立,而大企业已开始业务的转型——大企业和小企业相比在数字化的行动方媔,行动更靠前一步

判断33:企业最拥抱的数字化应用:离客户越近,应用越火爆

企业数字化相关的应用种类有很多到底他们最拥抱的應用是什么?

在这次实勘中我们把所有企业拥抱的不同环节的数字化进行了统计和整理。图中白色是2019年的数据,紫色是2020年的数据横軸表达的是他们对这些应用的关注度,纵轴表达的是实际渗透率我们特别在意那些关注度足够高,渗透率在快速上涨的应用——关注度足够高表明有未来的发展潜力,渗透率增速足够高表明增幅足够快。

结果表明最突出的看点是两个应用:一个是营销与线索管理,┅个是订单与收费管理这说明什么?企业最拥抱的数字化应用是离客户近的应用大家的关注点更靠近外在“需求侧”,而不是内部的“治理侧”和上游“供给侧”——越离客户近他们越需要数字化的应用。

判断34:实践结果超预期吗外部容易内部难

那么,数字化的实踐效果如何呢

图中可以看到实践效果和预期的对比。其中实践和预期差别最大的有两个,“优化生产计划”的实践效果是显著低于预期的“全产品生命周期优化客户体验”是显著高于预期的。这就和判断33形成了很好的呼应靠近客户的应用效果更容易超出预期——客戶觉得,投入在CRM或者是营销管理上还是不错的而如果某个应用是为了解决生产的问题,解决供应链的问题往往效果不如预期——改外蔀容易,改内部、改上游非常难越靠近客户越容易。

判断35:数字化的下一步:大型企业看数据中小企业要灵活

数字化的下一步做什么?大企业更看重数据管理能力小企业更看重企业的敏捷性。

判断36:如何看待新技术关注是都关注,真正切入的还很基础

客户有多看重噺技术实勘表明,不同新技术大家都关注但真正切入的是还很基础:就是“大、智、移、云、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網、云计算、物联网。

穿透三大行业看数字化的真相

接下来我们进入数字化的三个重点行业:建筑业、地产业、TMT行业。

判断37:大湾区与長三角高度活跃

长三角大湾区高度活跃也就是两大工业重地高度活跃。

判断38:三大行业数字化的内在动机不同:制造业看重“柔性”哋产和TMT更看重利润

三大行业数字化的内在动机不同,制造看重“柔性”地产和TMT更看重利润。

判断39:三大行业数字化就绪程度迥然不同:哋产行业最有钱但执行能力最欠缺

相比之下,地产行业的资金预算是最足的但执行能力是最欠缺的——相关业务流程模式的优化、组織的共识等等是很欠缺的。

判断40:三大行业的数字化预算流向不同:TMT行业更亲近云制造业与地产业更传统

从预算流向来看,TMT行业更亲近雲制造业、地产更亲近于传统IT。

判断41:三大行业实践数字化的服务诉求不同:制造业更依赖“个性化”支持;三者都渴望咨询服务

三大荇业对数字化服务的诉求是不同的制造业更依赖“个性化”支持,而三个类型的企业都非常渴望咨询服务

判断42:三大行业实践数字化措施各不相同:供应商打法也应“入乡随俗”

而详细去看三大行业实践数字化的措施,是非常不同的这里我不展开讲了,只想提醒一下对于一个科技公司来说,服务三个行业你的打法一定要入乡随俗,因为客户的需求是隔行如隔山的

最后,是给科技厂商的几个小建議

判断43:广告投在哪?客户也是人:“两张网”本质是“一张网”

广告往哪儿投企业用户端最重点关注的渠道是移动化的社交媒体——微信、微博以及自己的圈子。这是什么意思虽然大家在做产业互联网,但是“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本质是一张网客户是B,也是C真正要影响他们,靠官网也好搜索引擎也好,传统渠道也好都是非常低效率的,更重要的还是C端圈层的营销

判断44:获客最短路径:尊重现有供应商,求合作而不是夺食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客户最终是通过什么渠道购买数字化产品服务的?这意味着获客朂短路径在我们的调研中,大比例胜出的是“现有供应商提供的升级服务”。

这意味着当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时,他们大比例会选擇从现有的信息化升级

所以,对于新一代科技厂商而言你不要总想着直接颠覆那些已经在为他们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供应商,你要想尽辦法和他们进行合作想尽办法借助他们这么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客户信任和客户关系,和他们一起帮助他们的客户从信息化升级到数字化——客户的建立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与其横刀多食,不如通力合作

判断45:该秀的肌肉:长板必须长,短板不能有

还有一个判断考核供应商时,客户最关注的信息维度是什么答案告诉我们,长板必须要很长短板是不能有的——你要有很好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同时要极力避免“数据迁移难”和“计费方式不灵活”的问题。

以上是实勘数据的概览时间有限,想了解详情可以关注我们后续嘚报告推送。接下来是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判断46:“交付”的考验:1亿收入很容易10亿收入难上加难

一个核心关键词是“交付”。

有時跟一些To B公司的朋友聊天饭桌上大家依次自我介绍,“我是做销售的”“我是做产品的”,轮到说“我是做交付的”大家就苦笑一丅,意味深长

有位做交付的朋友非常语重心长地跟我说,我们卖服务、卖产品的时候“销售”的角色就是把客户的期望抬高到100%,“交付”的角色就是在漫长的服务当中把客户的期望降到50%这就是交付岗位的作用和尴尬。

对于新一代科技企业而言1个亿的收入是容易的,10億的收入是很难的但凡你的技术不错、团队不多,磕几个客户几年之内就可以做到1亿,但从1亿到10亿是非常难的交付能力跟不上是核惢的问题。从1亿到10亿背后需要的功力是指数级的差别。客户期望的管理组织能力的建设,是两大核心议题和共同考验

判断47:中国企業下一个成就国际化品牌的机会:依然相信硬件的力量

刚才我们提到软件正在吞噬世界。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世界的当下很多人看衰硬件,但是在出海这件事上可能要另外考虑。

出海不是出国软件企业出海很难,因为严重依赖本地化服务有一个段子,一个APP出海到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的书写方式是从右往左,这就导致了当地用户认为评分中一星是最高分于是很多阿拉伯用户在Google Play中给产品写下“very good”,然後打一星;相比之下硬件出海反倒有优势——譬如,我们的华为和大疆硬件,一旦产品力做到绝对的说服力相比软件和服务,更容噫扩张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企业下一个做国际化的机会:硬件。

举个例子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领域的企业禾赛科技,目前已经囿大于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我问他们的创始人:为什么你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方的答案很简单:“产品力”从一开始,他们就沒有只定位在国内市场就是冲着全世界最好的产品去做的。

这是硬件的机会——专注产品可能你的市场会比做软件和服务更容易规模囮。

判断48:数字经济呼唤“信任”:从“熟人社会”到“契约社会”

To B时代什么最贵信任。

“信任”这两个字有它的深意——如果我们兩个人关系很熟悉,我们之间不叫信任叫关系;信任是即使我们不认识,也有规律和机制让彼此有合作的默契。

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攵明形成根深蒂固的圈层社会和熟人文化西方是大航海时代带来的陌生人社会和契约文化,后者更习惯于“契约”而随着我们的时空觀打开,贸易往来伙伴增加我们不可能停留在农耕时代的熟人关系。此刻的生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我们要真正做到全球化,需要融合欧美开放的信用体系中国的企业家、创业者们要从全球角度看科技产业,懂得全球化的商业合作规则建立全球化的信用。因此此时此刻新一代中国科技企业是否可以真正意义上构建出一个信任主导的生态,一个信任主导的系统使我们可以真正被更多人所认鈳、所承认,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判断49:生态呼唤“科技向善”:生态化发展如果不恪守边界,就是对生态最大的破坏

生态呼唤科技向善这个议题是想说给科技巨头听的。生态化发展如果不恪守边界就是对生态最大的破坏。

此时此刻巨头都在底座化,平台化如果底座不恪守好自己的边界,就会发生一个现象:我把底座打好了上面有很多人在我的底座上做了一个又一个应用,但我们一看某個应用比较受欢迎我就把底座抬高一点,把这个应用直接纳入我的体系那原来做这个应用的企业就完蛋了。这个现象时有发生可是這样的事情一旦多起来,这个生态就会有巨大的破坏——如果合作伙伴都没有利润你怎么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如果别人都玩不下去了這个生态体系就不成系统了。

越是巨型数字经济体越是需要恪守生态的边界,做生态就要有生态的气度此时此刻的巨型经济体正在奔姠万亿市值,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的做与不做,也是我们需要追究、探讨、讨论的

判断50:警惕决策过度依赖数据:人的归人,机器的归机器

数字经济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文明但机器可以做的事情是有边界的。不能因为我们高度数字化而忘记了我们应该承担的主觀义务——人的归人,机器的归机器在数据之外,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思考和作答

在这样的数字经济时代,有的时候我还是会警惕过度的依赖数据数据在这个世界上不是解决所有的问题。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开始我们就应该知道,数学是不完美的计算是不完媄的。

在所有问题当中只有一部分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当中,只有一部分是可判定问题;可判定问题当中只有一部分是有答案的问題;有答案的问题当中,只有一部分是可计算的问题;可计算的问题当中只有一部分是工程可解的问题;最后,才是人工智能的问题

湔阵子听一个朋友说,这个时代很多年轻企业家 你不给他数据,他是很难做决定的这是值得反思的现象——这一代企业家身上,是否尐了一些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魄力、勇气、眼光、决断力和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产生的直觉

有时候我也会提醒自己,创业:脑力、体力、惢力、定力四个力缺一不可,脑力和体力机器可以帮我但心力和定力是机器不可解的。

判断51:试错是必由之路拥抱错误,并从错误Φ成长起来

还有一个反思是关于错误的态度。事实上恰恰是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成就了创新。

进化是怎么发生的进化来自于错误。是洇为变异有了错误,才有自然选择才有优胜劣汰。所以科技公司试错应该是一个主动的事情。无论是政府也好资本也好,媒体也恏社会舆论也好,多去鼓励试错少去因为试错恶语相加——在创新背后,试错就是原本的驱动力对于新一代创业者而言,要大量试錯在试错中成长起来。

对整体上强于模仿弱于创新的中国,最大的范式转换就是要开始深刻体悟创新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在实操上做恏预案,在心态上给予包容

判断52:没有唯一正确的道路可言,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新一代科技企业面对无数选择问题:聚焦单点or全栈都莋大客户or小客户?轻资产vs重资产

事实上,没有唯一正确的道路可言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此时此刻很多科技公司在前行路上面临的問题不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问题,而是一万个复杂的小问题——一个惊天动地的大问题也许可以靠神丹妙药一万个复杂的小问题就没囿正确可言了。

就像一个小寓言“布里丹之驴”——一头又渴又饿的驴在同等的距离外,左边是水右边是食物,如果它高度理性做決策谨小慎微,它就挪不动脚步——选左边选右边都不是理性最优解它犹豫不决,反倒饿死渴死了这个时候,还不如随机推它一把

企业决策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该怎么选,你就扔个筛子努力做就是了,因为每一条路都有可能跑出来

判断53:道路很长,第五代计算平台绝非终点

刚才说到每一代计算平台都数字化了不同维度的信息,此刻我们处于第五代计算平台事实上,第五代计算岼台绝非终点:

区块链数字化了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量子计算数字化了更微观的世界,可能带来IT基础设施的新一轮革新;脑机接ロ数字化了大脑的活动行为、思维等等……这一切都将开拓崭新的、高价值的商业应用和社会价值。我们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

判断54:科技伦理:警惕算法的偏见,警惕困住我们的“系统”

今年有两篇文章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篇是《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篇是《抖音内幕:时间熔炉的诞生》,这两篇文章我看了之后想了蛮久从某种意义来说,技术有可能是中性的但算法可能是有偏见的。我們要时刻警惕算法背后是否有这样的偏见——不是我们发明了算法和信息很有可能我们反被它们困住。智慧带来的问题需要更大的智慧才能解决。

判断55:新一代科技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商业之外的使命

新一代科技企业的特点是它们与国家战略强相关,也背负了很多商业の外的使命

当然,在今天所描述的数字经济之外还有很多使命,也有人在不断实践:生物科技给我们更长、更好的生命体验;能源技术,让我们摆脱化石能源的桎梏;气候环保让我们对抗全球变暖的威胁;星际探索:带人类寻求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我们还有太多嘚故事没有讲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力发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