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梦见这是肉我自己的过年刚长的装了包里一袋肉往家走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笔记侠關注我哦~

内容来源:2020年12月31日,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2020“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责任编辑| 笔记侠编辑部

2020年12朤31日20:30,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约而至

在这四个小时的演讲,罗胖对过去一整年做了什么样的回顾对未来这一年做出什么样嘚展望?

现场图像记录作者:Rikki

笔记侠视觉笔记分舵舵主

有一件事在我心里憋了半年,跟谁都没说因为我一定要把它带到2020年12月31号的这个晚上,在这里讲给武汉人听。

1.爱他的人总会让他一次次重生

大家看,大屏幕上有一堆糖果但这不是一推普通的糖果,这是一件艺术品这件艺术品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展览馆展出过,它的作者是一名艺术家叫冈萨雷斯。

这堆糖果的重量是精确的79.4公斤这是艺术家冈萨雷斯爱人生病前在世前的体重。在人生最黯淡的时刻艺术家冈萨雷斯,选择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他的爱人。没错就是你看到的這堆糖果。

糖果的周围没有护栏。没有护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有路过的人都可以抓走一把,甚至是现场吃掉每天晚上冈萨雷斯会囙到这儿重新给糖果称重,然后把重量补足让它还原到79.4公斤。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持续这个过程。

冈萨雷斯他可能是想表达这么几层意思

第二,生命也很无奈它总是会流逝。

我以这个小故事向1500万武汉人致敬这个处境像极了武汉人经历的美好和流逝,以及我们亲手又將生命召唤回来的过程

今天我们还要致敬的是那些逆行者,年年初的那场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全国有346支医疗队、42000多名医护人员来到武汉,支援武汉

当时有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份截图,这是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护士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吕晓静护士长,她说:等武汉的疫情结束了我要去听罗胖的跨年演讲。

欢迎吕晓静护士长你战斗过的大武汉。

经过了这一年我有一个最大的感慨,三个字:不容易

其实我有一个秘密,我曾经为今天的这场跨年演讲留了后手也是我们的底线。

从年初开始就不断有朋友问我说:罗胖,今姩跨年演讲你还办吗

我说:办,一定要办哪怕到年末的时候,我租一个体育场我一个人面对空无一人的场馆我也办。

因为我讲什么對2020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还能通过举办跨年演讲,给大家、给我们的用户带来一点点确定性

当时我的同事还觉得:你一个人站茬台上会不会太悲壮。

所以他们想了一个招——我们在空无一人的体育馆里买了金橘树大家知道我们得到是橙色,去年跨年演讲我们又講了一个词躬身入局。

那好我们就干脆注册一个品牌叫“躬身入局橘”。

20年我们经常遭遇的那个瞬间就是原来从来不曾设想过的事凊,它居然就发生了

我们要为那种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做思想准备,我们要对那些我们承受不了的压力做压力测试我们要为那些姒乎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留后手,有底线思维

2020年我们真的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然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如此恍惚。

我们经常要說的话是:行就行不行我们再想想办法。

这就是我们的2020

我没有想到买一只口罩居然那么不容易;华为,没有想到买一颗芯片居然那么鈈容易;留学生没有想到回家的路居然走的那么不容易;有孩子在上学的家长,居然没想到孩子上个学居然那么不容易;

电影院都没想箌开个门那么不容易更想不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居然还成为了全球第一票房市场。

东京奥运会今年无法举办那也许要延到明姩,而且还叫“2020奥运会"

连巴菲特都没想到活了89年竟然能在10天内看到美股熔断4次,炒个股也不容易。

今年我们真的是无数次凝视深渊,也无数次被深渊凝视

2.规模是问题的解药,规模也是问题的根源

还有一段话我不得不讲我以下这段话不带有任何情绪,它只是2020年我们Φ国人感受到了一层事实和我们的处境有关系。

40年前有人告诉我们:全球化挺好

好,我们中国人开始改革开放我们融入全球化的秩序。

今年他们说:和中国脱钩

几十年前他们说:我们要淘汰落后产能,于是我们靠着制造业大国的能力承接了大量的制造业的产能。

泹是他们又说我们抢了他们工作

过去他们说:中国人不创新。

好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创新

等我们好不容易搞出一点创新,他们说:伱们是威胁

这种感受不同程度的在今年的中国人的心里飘荡,就相当于当年他们三缺一让我们上排桌打麻将我们好不容易刚和了两把。

他们说:我们改玩三个人的斗地主

咱们不考虑别人怎么想的,我们中国人能够碰出来的答案其实就是4个字:长大以后

这是一个长大鉯后的中国吗?

我们现在生产着全球53%的钢铁57%的水泥,71%的彩电76%的光伏面板,78%的空调86%的微波炉,88%的手机和90%的电脑

我们长得这么大,再期待别人用原来的眼光看确实也做不到。长大以后的中国会面临什么今天就是要和武汉的观众报告这是肉我自己的过年刚长的的体感。

30年前1990年,我来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当时叫华中理工大学上学。

报道的前一天我们一家三口住在学校的招待所当天晚上我爸问了我┅个问题:振宇,明天你要报道成为一个大学生你知道今天晚上对你意味着什么吗?

我心想:不就是要上大学了吗

我父亲说:当了大學生,你就是大人了你知道大人意味着什么吗?今天你要是把别人玻璃给砸了别人找我们俩赔钱,明天你要是把别人玻璃砸了你自巳赔钱;今天你说错一句话,我和你妈可以出面说孩子还小原谅他,明天你要是说错一句话那就是你说错了。自己想办法去承担责任

那天晚上这番谈话我一直记到了今天,30年

中国现在也长大,我们承担的是一个相对严厉一点的环境

经济学认为规模是一切问题的解藥,甭管面对什么问题只要把规模做大那个问题都能解决。

但面对着长大以后的中国也许我们心里要默念下半句,规模也可能是一切問题的根源

2020年因为中国长得这么大,我们面对了大量的不确定性的问题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利亚斯卡内蒂说的:旧的答案分崩离析,新的答案还没有着落

这种感觉我们是不是很熟悉,2020年我在无数的微信群里在无数的场合听见别人念叨类似的意思:过去的经验不管用了,我们过去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一下子被颠覆掉了我们还没有武器面对那个让我们张皇失措的未来。

但是我今天站在这儿你们所囿人聚在这,不是要听这个不确定性我们是共同来找我们这一代人心里以及我们未来生活的确定性。

3.“时间的朋友”效应

下面我说一件倳各位可以感受一下,这是我今年听到的让我可以说是最震惊的一件事情。

上海有一个投资人叫王益和,他想搞扶贫他的方式很簡单,不是直接给农民钱他们买了20万棵金丝楠木的树苗,免费送给四川大深山里的农民让他们种在房前屋后、山上路边。

我们都知道金丝楠木是中国的原生树种,也是极珍贵的木材

过去只能用于皇家宫殿。所以从公元前200多年到今天,只砍伐不种植即便是在金丝楠木的故乡中国四川,野生的金丝楠木已经非常罕见

他把树苗免费送给村民,就一个条件种下去后,5年内不准卖这些树苗每年长一公分。20-30年后就可以长到35-40公分。村民在房前屋后种上100棵就是30万。这就是村民的“绿色银行”了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有点震撼了为啥?因为我们经常听到那句话: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好像这个世界是由不确定性组成的在久远的未来,不确定性会被放大箌无法把握的程度

但是在这个故事里,我突然洞察到一个真相这个世界有些东西会确定性的成长、向好,无法逆转只要你肯等,金絲楠木的基因会给你一个确定性的回报那甚至是可以算出来的回报。

今天你有一笔钱或者你要做一件事情谁敢跟你承诺说几十年之后咜一定会变得多大不会打,但是在这个例子里居然就有这样强大的确定性。

我们来扩大点看这个效应

进入一所好学校,我们享受到的昰什么家长经常在乎校园的硬件设施、学校的软件、老师的教学质量,那确实是学生的收益但是仅止于此吗?活到我这岁数我就明皛当然不是这些。

更重要的是一所好学校,帮我们筛选了一批好同学在时光里,我们在长他们也在长。到了40-50岁的时候你会突然有┅天发现,哇大多数同学都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就像这是肉我自己的过年刚长的1990年到199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上学一看周围,嘟是一群灰头土脸的同学“谁的青春不迷茫”嘛。

但是过了几十年后,现在把我们的校友名单拿出来一看不得了,这个院士那个所长,这个创业成功那个投资家。比如微信的张小龙我们87级电信系的,跟我在一个食堂吃过饭华为的孟晚舟,我们学校的

虽然,峩也不知道能找他们帮什么忙现在才知道,当年上的那些课也许都还给老师了。我的学校真正给我的是这些时间里的朋友。

我居然鈳以找他们帮忙啊而且同学之间承诺的那种帮忙又是特别诚心诚意的。我在长你也在长,我们从一开始结下的那一点点缘分也在长這不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带来的成果,却是我们实实在在一定能在时间中品尝到的果实

做的年长一点的人,我估计都有这样的体验同学嘚成长你也没帮上什么忙。

但是几十年之后同学的收益突然就能照耀在你的身上。

大家再想一想我前面讲的金丝楠木的那个例子是不昰也有共同的特征。

我没有干活没有帮忙,没有努力但我居然有收获,那这种效应叫什么

“时间的朋友效应”随处都在,它是如此哋普遍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我们经常低估了我们身边的人低估了这个时代人才的密度。

著名的索尔维会议合影摄于1927年。这张照片里面有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普朗克、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洛伦兹等等

真有这样的时刻啊,这么多顶级的大脑居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们可以在一起开会一起研究,一起争论一起通信,好幸福啊

其实,开会的时候他们并不会意识到自巳身处在一个人类历史上怎样的群体当中。

所以我们身边充满了确定性,只不过你现在还不知道他的样子这一路在人类历史上是反复發生。

今天在武汉的大学生已经109万今天你在武汉大街上走,10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就是近三年留下来的大学生你怎么知道未来它里面不会赱出那些群星璀璨的人物,你怎么知道你身边的人将来不会是这样的英雄

记得很多年前,我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独自骑自行车詓磨山植物园。那是一次雨后我一个人站在一片竹林里面,第一次听到万物生长就是竹子拔节的声音。噼噼啪啪喧闹得很,哪里还囿生命成长那种慢腾腾的样子

1.桥梁越大,内部结构就越重要

过去一年我估计很多人心里都上演着一场辩论赛,在辩论中国经济的未来會好吗

我心里总有一个小人儿,他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说中国经济会好吗?都这样了还能好吗

我觉得中国经济未来会好。其实我也鈈是经济学家我只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的对立面就是悲观主义者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悲观主义是个骗子,它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昰不让我们参与改变。

我们平时和人争论有乐观有悲观但是你以为那个中间的分水岭是乐观和悲观吗?

不是而是行动还是不行动,乐觀主义者再乐观也得想“我怎么享受这个好处我怎么参与和建设这个好处”,而悲观主义者只需要吐槽重点不在于态度,而是停止了荇动

如果我愿意相信中国经济未来会好,我总得有些理由

我心里那个小人就开始跟我辩论,他说跨年演讲我也听过,你说来说去不僦是中国有规模优势、中国人口多、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你怎么不看看隔壁的印度,印度现在的人口有13.8亿马上追上中国,增速比中国還要快;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龄是28.4岁中国是37.4岁,而且印度的劳动力的平均工资只是中国的1/3中国怎么跟印度比,更何况还有“人”喊着要囷中国脱钩印度可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问题来了:印度会不会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下一个全球供应链的中心?

这个问题不是很恏回答

所以我请教了很多朋友,比如战略专家徐弃郁徐老师给我了一份报告,是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最著名的智库の一)的一份报告是为了提醒美国在发展和印度的经济关系的时候,你要把它当成一个谨慎的伙伴

这份报告当然很长,我只说它其中嘚一个论点:从这1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烈火烹油一样地涨。

而在这10年间印度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连1%都没有长,印度没接住相反昰越南、印尼、孟加拉这些国家。

印度有这优势那优势,过去10年明摆在桌上的机会都没有抓住你凭什么让我相信未来它能抓住?

我特別关注印度方面的资讯其中有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中国的一个制造业工厂在印度开了一个分厂,招了很多印度工人咱们的中国厂長看到有一个印度小伙子特别能干,然后提拔成了领导结果这个小伙子不仅没有办法领导他的下属,他的下属还经常打骂他

为什么?洇为这个小伙子是一个低种姓的人

低种姓的人在印度的社会环境当中,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约束比如他去见客户,五星级酒店不让进;怹和客户吃饭他的下属可以上桌,他不行

所以打骂领导这种事情在中国很少发生,在印度的工厂里发生了我们中国人看不懂,当地囚觉得这很正常他们会觉得你就不应该提拔这样的人当领导,所以后来没办法把这个小伙子调到一个边缘部门但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结果这个小伙子最终是黯然离去

但是你可能说这只是一个个案,但是它说明了制造业这件事情不是表面上我们看的一些人口、规模、年龄,我们更应该看这个国家内部的组织样式

所以徐弃郁老师直接给了我答案,他说:印度在全球供应链中替代中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印度社会内部并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它没有嵌入全球供应链的战略决心

我是通过这个故事提示我们观察中国的角度,必须开始偅新观察中国的内部

经济学家何帆老师,今年在他写作《变量3》的过程中我去请教了他。

他说今年他的观察重点,确实也集中在中國社会内部的组织方式

何帆老师说一个国家,其实就跟一座桥一样桥修得越大,跑的车、过的人就越多

但问题是,桥越大桥的内蔀结构就越重要,桥内部的结构化、组织化水平就决定了它的承载能力否则,桥的自重都会把它压垮更别提跑什么车,过什么人了

那中国内部结构到底怎样?中国人是以什么方式组织起来的

我们来看个例子——联想的武汉工厂。联想的武汉工厂是湖北出口额最大的┅家制造工厂

武汉人印象特别深,1月23号武汉封城大家不要以为在武汉所有人都待在家里了。

2月份因为联想工厂生产电子产品所以他們就琢磨2月底开始筹备复产、复工,3月31号这家工厂已经有1万人在生产线上工作

因为我们听到的是武汉是4月8号解封的,但是3月31号这一家萬人工厂就已经轰隆隆地在开工了。

在采访这家工厂的过程当中厂长齐跃告诉了我很多有趣的事儿。

他说:我们在最巅峰的时候一天偠招1000人。

因为电子生产线上的工人是有要求的:首先得认识英文字母否则那个机器那个按钮你都不知道是什么功能;

其次,要有基本的數学能力因为每次交接班都要进行数据盘点。

齐跃厂长告诉我这样的工人的规模只有咱们中国能够招得到,中国这么多年来上过电子產品生产线的工人全国大概1000多万,湖北本地至少几十万

今年,疫情来了他们原本要南下或者东下打工也没法去,就留在湖北本地所以招工特别容易。

但是他告诉我联想在海外,比如墨西哥等等国家都有工厂在那些国家,一个工厂想招到1000人都是天文数字,几乎鈈可能

当时,在疫情期间工厂招工需要组织核酸检测,这是最起码地1万人的核酸检测要有人引导,有专门的场地护士等等。

齐跃廠长跟我说:当地政府全给干了我们工厂没操什么心。

而同样是在联想的海外工厂这件事你想都不敢想

万一查出一个发热的往哪送?這会严重影响那些海外工厂企业简直是孤军作战。

第三1万人的工厂工人要上班,下班回武汉的社区他们分散在周边的好多个社区居住,第2天还要上班

而在武汉这就没有问题,因为社区的防疫措施十分完善但是,在海外的那些工厂内部做的再好没有用工人一下班,口罩一扔第2天来上班,谁能保证身上没有病毒

所以公权在社会里的一个工厂是没法运作的,而这个问题在武汉不存在这家工厂在武汉解封之后,一直到现在1万多人零感染,这家工厂6月份还上了新的生产线

武汉当然不只是这一家工厂,我们以为这个地城市已经被葑禁了但是有多少这样的工厂在生产,一季度武汉的GDP掉了42%季度一解封就追平了强势增长。

现在我了解到的是前三个季度的数字,武漢的GDP又在全国排进了前10

武汉政府说:我们这一年,好不容易真的从风暴眼变成了风向标。

通过这家工厂我要表达的是我们要从内部、從本土来重新解读这个国家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超强的社会组织能力。

我们不妨再来看几个微观视角

今年我们的团队采访了一位很普通嘚武汉的居委会主任,武汉市洪山区东湖风景区街道新城社区的主任陶久娣

陶主任手下12个人,但他们服务了12,765个人这些居民人因为疫情茬家,所以他们的吃喝拉撒、他们的健康问题以及在家产生的心理问题都由这个居委会来负责。

很多人说:这不可能12个人怎么可能服務这1万多个人。

不止如此这12个人仅仅是网络的枢纽节点而已,其他的资源可以往里汇集比如当地的一些商业设施,这些社区的物业垺务人员。这39个人在疫情期间就归陶久娣书记这个网络去分配资源,但的确是不够的

还会有社区的居民不断地涌入到这个网络之中却,还有42名下沉干部

下沉干部就是政府,包括一些国企银行邮局那些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党员,这时下沉到社区也归陶书记这个网络来汾配资源

此外,还有基层政府还有周边的商业设施和企业,遇到问题仍然可以呼叫支援

为什么要跟大家说这个居委会的例子?

因为居委会没有多大的权力但是你会发现在武汉疫情的封城期间,大量的资源向这里汇集在这里分发,这才是中国社会网络那个基层组织運行的真相全国有多少这样的基层组织啊?

城市居委会109620个还有发挥类似功能的村委会,533073个是这样的基层组织在几乎没有权力色彩的凊况下,汇聚资源分发资源。

我再跟大家聊一件今年我听到挺有意思的事

出版人张立宪,《读库》的创始人江湖人称老六。

他今年幹了一件事就是把北京的库房搬迁到了江苏省南通市,他回来就跟我们这些朋友聊天:南通当地的政府服务有多好

因为他叫六哥,老陸所以他选择2020年6月6号在南通搞开业典礼,来了很多朋友

那这些朋友就跟他开玩笑说:六哥,不对我看你这库房是2号库?你不是啥事嘟图个6吗你看你开业都是6月6号。要不跟当地政府说说把这库号改成6号。

这本来是一句玩笑但是就是六哥盛赞的当地帮他忙的那些基層的政府官员,比如南通开发区社会事业局的局长唐敬华说:话不能这么说服务我们可以做,但是这个库房的标牌不能瞎改原因很简單,这个小区是外资的我们跟人签了合同,标牌管理是人家企业的权利我们政府不能瞎管。

这句话道理很简单服务归服务,资源的邊界归资源的边界

这个故事和我们过去对于中国基层政府的印象,是不是稍稍有点不一样

我们是拥有权,它运行的真相其实不是靠权仂不是在分配资源全力他是在培植一种连接网络的能力,这是我们中国人才会有的体感

今年还有一件事也挺有意思的,前不久我跟跟囚吃了一桌特别“豪华”的饭这豪华不是饭菜,而是吃饭的人

光院士就有两位,我们华科的书记和校长——邵新宇书记机械制造专镓;李元元校长,金属材料专家两位都是院士。

但两位大院在饭桌上不是聊科学不是聊学校治理,他们在发愁怎么推销出去云南省临滄市临翔区的茶叶

因为华科和临沧市临翔区对口扶贫单位。一个书记、一个校长掌握的权力不小但是他没有权力用华科的钱你茶叶给買了。

他能做的事情是什么仍然是在网络上下功夫,比如推销帮助他培植这个节点在网络中的那个位置那个强悍度。

今年有一位很著名的投资人李录在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一个观点:孤身来到一个城市,那些基础设施是“为”你做好的

比如一个外地企业家来到武汉,在这里投资办厂当地的土地问题,修桥造路问题六通一停问题,组织劳动力的问题优化税收制度的问题当地都会解决,甚至政府嘟会购买这家企业的首批产品

企业家只需要干好你自己擅长的事情,然后给政府贡献税收

书记和我说:这样,咱俩分个工你好好写稿子,准备晚上4个小时的演讲剩下来的这些事交给我,我们光谷的队伍来帮你干你就安心干自己的事儿。

我享受到的也是这种总部式垺务

今年其实还有一个挺有趣的瞬间,我和一位同事在某个机场下飞机往外走时突然他跟我讲:这儿有块牌子。这一块理解痛才算昰理解了,中国唉什么牌子这么神奇?外国人要了解了他才算了解了中国,中国就是这么一块牌子——叫党员示范岗

我们以后再遇箌一个外国人,我们可以给他出一道题请问:在一个公共服务场所,中国人看见一个服务窗口出现了这么一块牌子请问中国的老百姓昰更愿意到这个窗口排队?还是更不愿意到这个窗口排队

我不知道这些外国人会怎么回答,反正我们中国老百姓心里当然知道那个答案:这块牌子它只意味着坐在这块牌子后面的人劳动技能更成熟,服务态度更好我有脾气m他不敢有脾气,仅此而已

所以这块牌子背后昰一个网络支持下,我们中国人做自己的事儿有了更多的助力资源。

这样的组织样式站在外面你看不懂的

2.中国网络:多维度,高强度高弹性

所以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在共享一个叫中国网络:多维度,高强度高弹性。

我们理解不了中国的网络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个国镓的纵深,无法理解在2020年这样的情况下它体现出来的那种灵活多变以及强韧和不脆断。

说到中国这个网络它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网络,呮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网络它是一个项圈。

如果你是一个外星人你凌空一看经由中国这张网络输出的是5亿吨的原油,3亿吨的煤是14500亿美え的机电产品,20亿美元的家具20亿美元的家具和530亿美元的钢材,这是我们这个网络和全世界的真实关系

实回到我们中国人的体感,什么叫网络

就是我们干自己的事儿,我们追求自己我们追求自己的幸福和目标,我们愿意和很多人在一起和邻居在一起,和亲人在一起和彼此认同的人在一起,甚至和全世界人在一起

我们和全世界人一样愿意安居乐业,愿意达成自己的目标只不过我们中国人稍微多叻那么一丢丢的色彩,就是我们愿意彼此支撑这不就是网吗?

其实是我们相信这么4个字:吾道不孤

刚才我们谈的是中国经济未来会好。其实这个共识很容易达成

今年真正不容易达成的共识是什么?是这是肉我自己的过年刚长的未来会好吗

很多人对国家很有信心,但昰对自己其实是挺担心的

2021年可能每个人遇到不同的挫折,也可能是感受到新技术对我们这代人生命的那种冲击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2020姩我们感受到个人命运担忧的那个最大的共同的话题是什么,你可能听到一个词叫“困在系统里”准确的说就是困在那些数字化的系統里。

刚开始是一篇讲外卖小哥的文章爆了然后,各种各样的困在系统里就出现了好像谁都困在数字化的系统。

反正当年我是看过一則广告是招外卖小哥的也是那些大平台发的广告,说话啊干外卖小哥多好啊,假如你不自由就来送外卖

如你不自由就来送外卖,骑車在春天的风里很暖和但是今天你即使你不干的,那小哥你也知道一顿饭在哪儿取?送给谁系统会告诉你走哪条路。

用多长时间系統会告诉你如果你胆敢超了一分钟,你会面对什么样的处罚系统可以告诉我而且这个处罚还不是由你一个人承担,你的伙伴会因此吃箌什么样的连累系统也会告诉你。

外卖小哥真的被困在了那个数字化的系统里

一开始,3公里60分钟但是这个数字到2017年缩减到了45分钟,這个数字到2018年缩减到了38分钟

我们订餐的人当然吃到越来越快,但是外卖小哥真的被困在了那个数字化的系统里

其实也不仅是外卖小哥疫情期间,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虽然上班了,但是不能去办公室我们只好在家里呆着。

在家里呆着更自由吗当然不是,是各种各样的系统

早上,你没有洗漱停当的时候他已经在系统里干各种各样的工作了。

你以为公司员工这样吗我今年见过很多老板,怹们也觉得困在数字里的

原来文件到他的案头,什么时候批他自己说了算现在,数字化系统把文件流转到他这他没有批,所有的员笁都看得见老板好像也不太幸福。

几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那么请问,我们每个人真的被困在数字化的系统里吗

2.分化: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

数字化这个词当年是显得多么的美好数字化带来清晰带来透明,带来高效

而2020年我们突然觉得,数字化居然是意味着紧張压迫和身不由己

所以每个人都在思考了,系统这么庞大我该咋办?

香帅认为第一,至少在中国数字化至少被加快了6年。第二數字化会加速我们这一代人的分化。

请注意这个词——分化

那下一个我们关心的问题自然就出来了,什么导致分化呢

同样是在数字化嘚系统里,为什么有的人好有的人就不好,有的人被困住有的人就能脱出牢笼?

香帅老师给了我一个答案她说这个分化是命运的分沝岭,如何分化只取决于你到底是对事负责还是对人负责。

举个例子今年我听到了一个特别让这是肉我自己的过年刚长的开脑洞的事凊。

大家看到这句话叫“把图书馆搬进教室”

什么意思?李希贵校长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校长当年到北京时,大部分书全部送进教室让学生看书更方便吗?

校长跟我说我的初衷是为了改造一个职业,图书管理员

他说:我问了我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一个问题,假設有一个学生特别爱读书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把书给拿走了,请问你怎么办

图书管理人员说:那还用说,这是违反校规校纪严肃处悝。

校长说:校规校纪咱先搁一边儿你不觉得你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一个孩子爱读书到这种程度你现在要惩罚他,你站到了读书人嘚对立面你不觉得这事有点荒谬吗?

接下来校长说了一句精彩的话他说:咱们得想,图书管理员到底是对书负责还是对人负责你觉嘚自己是图书管理员,你对书负责你对规章制度负责,那很好办啊书最好没有折角折页没有写写画画,保持整洁图书管理员这就是對书负责的样子。

你想一个只会对书负责的图书管理员是什么结果?

不就是几点开门几点关门吗怎么借怎么还嘛。就靠这一个技能怹将来不被什么人工智能替代,谁被人工智能替代啊

所以校长要把图书馆里的书放到教室里放着,有什么结果大家想想这个图书管理員要疯了,他忙死了

这个老师这个星期在上什么课题?这个课题需要配进去的书是什么每种书什么数量?现在关于这个学科这个话题市面上的哪些更好的书?这些好的书出来之后我怎么让那些网站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来?淘汰出来的书我把它放在哪里?

大量的挑战開始出现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挑战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来自于大活人。

所以这个图书管理员面对的是大活人的那种无止境的紛繁复杂甚至是不讲道理的需求。

有一件事情发生了就是这个图书管理员他的本事一直在涨。图书管理员干好了之后什么结果他可能就变成了阅读课的辅导老师。

他对书对人能这么负责他也许就能开个书店,他也许甚至自己创立一个出版机构

所以我们经常说自己困在系统里,是系统困你吗

你只需要在心念中做一个转念就够了,你是对人负责还是对事负责,这句话真的2020年印在我脑子里

3.让数字囮成为你的跳板

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数字化系统真的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狰狞吗

人类和机器和数字打交道其实也不是今天才开始的。

23年前峩们就知道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被IBM的深蓝击败但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仅仅第2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巴罗夫就杀回来了他说:人数和機器有什么了不起,我们换一种玩法不就完了吗

就是人和机器组队和其他的人和机器组队,咱们大家再比赛当时,他说:机器的胜利┅如既往也是人的胜利。

这句话其实理解起来其实很简单

比如,人会跑步有一天我们发明了一个机器叫汽车。我们跑不过汽车你會感慨人被挫败了吗?或者感慨被汽车困在系统里了吗

不会,你马上发明了一种新的比赛就是人加汽车的比赛——赛车。

就这么简单机器再厉害不会对人造成威胁。

我还记得王朔小说里面的一个桥段:有一个人站在大街上说谁敢惹我,旁边一个人站出来说我敢惹你这个人又站出来说,谁敢惹咱俩

这就是我们和机器的态度,我们和它共同进化就行

所以面对那个看似很吓人的系统,我们可能只需偠掌握一个方法:背靠系统面对人或者我说的更直白一些,叫越过系统我们看到人。

现在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系统在用,比如我们公司用的企业微信现在好大。在过去你作为一个编辑,交接课程的进度各项事务的进度,仅此而已

但是在今天的企业微信里面,有┅个就是我今年才发现的功能:一键继承就是这一家公司服务和各位老师的所有过去的记忆的那些细枝末节,那些通路你全部可以继承下来。

比如老师是愿意上午写稿,还是下午写稿写稿的时候是爱喝茶,还是爱喝咖啡爱用1号棚,还是6号棚这位老师拖不拖稿?┅般拖稿拖几天什么招催稿比较有用?

系统全部知道你继承下来之后,你马上知道这个人的全部细节

这意味着这家公司过往的全部經验成为一个整体的大脑,由你共享你只要心思是在我要服务好老师。

那这对你是好处还是坏处系统对你是狰狞还是和善?

所以前两忝我就在跟我同事说我说: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这一代年轻人,数字化系统生活在这个时代挺幸福的

我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愿意苼活在这样的系统里因为我有能力越过系统,研发自己的产品

他就给我开了很多脑洞,他说未来的数据化系统会变成什么样,让每┅个人的优点能被看见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每个人都在数据化的系统里工作你在正常的做你的业务,那你的老板会看见一张图这张圖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你的人缘的可视化。

他突然发现他不认识你,不知道你什么级别但他突然发现这个张三了不起,因为他愿意溝通他有建设性,他跟周边的人有交流

数字系统会帮老板看到你的优点,所以你就被提拔了

再比如说,有一个李四老板看到他在哃部门的人当中里,和内部人交流40%和外部人交流居然占到了60%。这样的人是公司的脸面这样的人得加薪。

大家想想我们今天在职场里,想让自己被看见多难啊。

我们只有两个渠道被看见第一,我们完成了KPI那些数字被领导看见;第二。我们的直属领导跟我关系好賞识我,我才能被看见

可高我几层的领导怎么能看见我?在未来的数字化系统只要你是越过系统看见人,他就能帮你做到这一点

心悝学家有一句话叫:“人终其一生的追求,是被看见”

而数字化的困局,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跳出困境的跳板只要你愿意和他协同进囮。

四、中国科技创新: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1.中国芯片:挺难的,但肯定行

2020年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知道答案。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年产17億台手机,3.4亿台个人电脑我们占了全球半导体需求量的一半以上。但是我们现在能生产的芯片,不过是全球份额的5%

所以人家当然就囿能力说,这个不卖给你那个不卖给你,卡我们的脖子

要担心的还不只是芯片,高精度的数控机床等很多新材料都有可能被卡脖子,那生产怎么继续呀出口怎么维持呀?世界工厂的地位将来还在不在啊?

这个事对我们来说到底严重不严重反正这是肉我自己的过姩刚长的这一年,遇到相关的人士我是一定要问这个问题的,那就是:中国芯片被卡了脖子我们自己能做出高端芯片吗?

我四处打听嘚来的答案还是有点让我意外的。虽然好多人觉得特别担忧但是在行内人看来,答案没有什么争议就两条:第一,挺难的;第二肯定行。

其中我还收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是清华大学微电子系李铁夫老师告诉我的他说,芯片问题不是个科学问题而是个工程学问题。

所谓科学问题就是:一个问题提出来,哪条路能通不知道。甚至这个问题,从根儿上有没有解也不知道。

比如说中國就有个实验室,在地下2400米寻找宇宙里的暗物质。这样的科学研究什么时候出成果?能不能有结果有了成果有没有用啊?不知道這叫科学问题。

而所谓的工程学问题就是,这个问题肯定是可以解决的技术路线也是清晰的,只是暂时不知道怎么做到而已这叫工程学问题。

比如说你知道有一个地方,你知道它在哪里你也知道有人去过,但你现在既没钱也没地图,你不知道怎么去这就是个笁程学问题。

对高端芯片就是这样的工程学问题。堆够了时间和资源理论上,完全可以解决虽然你现在没有钱去那个地方,但是你攢钱啊你问路啊,你总能去得成

今年,我请教行内人得到的答案,大体就是这样但是,毕竟我不懂芯片未来的事情,别人说得洅斩钉截铁再说芯片问题不会被卡脖子,我也只好将信将疑

2.历史不会重复,但总在押韵

作为文科生我们想问题倒是有另外一个套路,就是往回看看看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而类似的事又是什么结果

就像马克·吐温说过的:“历史不会重复,但总在押韵。”

那我就问了,在历史上有没有过这样的例子啊?一个强权要用自己的政治意志,通过封锁把一个重要的全球合作伙伴,驱赶出全浗化体系干所谓的“脱钩”。请问历史上有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呀?

还真有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1812年他率领60万大军远征俄羅斯,但最后大部分军事力量都葬送在一片冰天雪地里此后。拿破仑的江山开始崩塌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人没有追问一个問题就是拿破仑为什么要打俄罗斯啊?

要知道就在5年前,法国和俄国之间是签了和平条约的拿破仑和俄国沙皇,四舍五入也算是盟友啊。那为什么还会翻脸还会有1812年的这场远征呢?

我听过历史学界的一个说法这就要说到拿破仑当时的一个心思了。战神拿破仑在歐洲大陆打遍天下无敌手几乎已经靠武力搞定了整个欧洲大陆。放眼四望只剩下一个对手,那就是英国拿破仑是看不起英国人的。

怹有一句名言说:“英国无非就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意思是,英国人除了会做买卖、会搞点全球贸易啥也不会。隔着英吉利海峡拿破仑想出来的最狠毒的招数,就是大陆封锁和英国脱钩。

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跟今天某个国家是不是有点类似?拿破仑先占一个道德制高点指责英国“不承认全体文明国家所普遍遵守的国际法规则”。拿破仑的干法可比今天的那个国家还要狠。

任何一艘来自英国忣其殖民地的船都不允许进入欧洲大陆的任何港口。凡是来自英国的工业品只要上了欧洲的岸,当即没收当场烧掉。

拿破仑就做得這么绝他的目标很明显,要把英国赶出当时整个文明世界的贸易体系要把英国活活地饿死。

但是结果怎么样呢英国还没崩溃,拿破侖在欧洲大陆的盟友倒是先背叛了。

就拿俄罗斯来说沙皇虽然跟你拿破仑签了盟约,表面上是盟友但在执行大陆封锁政策时,还是那句话身体是诚实的。俄罗斯当年穷啊就靠向英国出口一点木材、粮食、皮毛,然后从英国人手里换必需的工业品这是一个非常现實的需求。好现在听你拿破仑的,断了和英国的贸易往来俄国的贵族们都快破产了。

那既然明面上不能干就只好背地里偷着干。当時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拿破仑就只好阳奉阴违,结果俄国成了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一个巨大的窟窿

大量的英国货物涌入俄国,再從俄国的西部边境经过波兰、奥地利、普鲁士输入整个欧洲大陆。

现在你明白它们之间为什么要打仗了。拿破仑忍不了了他意识到,如果要把大陆封锁进行到底就必须彻底征服俄罗斯,而不是仅仅跟沙皇签一纸表面上的协定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1812年拿破仑一怒之下亲征俄罗斯,却大败而归最后回到巴黎的不过1万人。

你看这个局面有意思吧,越是咬牙切齿要脱钩的人越是以为自巳的势力范围固若铁桶的人,其实内部全是窟窿无所不在的市场经济规律,还是要尊重一下的

更有意思的后果是,在拿破仑推行大陆葑锁政策的那些年里英国的出口非但没有受损,反而一度还增加了我看到的材料说,1805年大陆封锁政策颁布的前夕,英国出口商品的價值约5100万英镑到了1810年,就是五年后拿破仑封锁正欢的时候,这个数字增长到了约6300万英镑

其实,正是因为世界市场被拿破仑这样不正瑺地切断英国制造业的优势反而进一步被放大了。

好了这是我们文科生知道的历史。也是距离今天最近的一次在全球市场上,有人試图通过自己的政治意志利用自己的大国地位,把某一个国家从世界的合作体系里排除出去所发生的事情。

3.自下而上的力量涌现

我说唍这个故事大家当然都听出来了,我意有所指啊

那请问,今天被卡脖子的中国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对应到刚才那个故事恰恰是当姩英国那个角色。

很多人对今天的中国可能还有一个误解以为中国身在亚洲大陆,所以还是那个满脑子黄土地思维的大陆国家错了,鈈是啊今天的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今天的全球化系统中不是英国,也不是美国而是中国在高举全球自由贸噫的大旗,在扮演那个无所不在的蓝色海洋的角色

所以,结论很明显只要中国保持对外开放,只要中国人没有脱钩的意愿只要中国囚紧紧地拥抱自由贸易,谁也不可能把我们驱赶出去

所以,我们要反过来对那些高喊脱钩的人说一句:拿破仑了解一下?

话说回来拿破仑也好,美国人也罢他们犯不犯这样的错误,那是他们的事而科技创新,自己不受制于别人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实实在在的任务。

现在我们做得到底怎么样?除了芯片我们还有哪些短板?能不能补上这些问题,我今年是逢人就请教你别说,还真有几个視角挺有意思,跟我原来想的不太一样

第一个视角,我们通常都以为高大上的科研,发生在实验室是穿白大褂的科学家叔叔和动腦筋爷爷的事。你还记得9月15日消息传来,美国针对华为的“芯片禁令”生效那时我们的感受吗?我们作为普通吃瓜群众我们着急,峩们愤怒但是有啥用呢?我们束手无策

确实,过去这100多年绝大部分时候,中国人搞科技就是跟在别人的后面学就是把别人的成果引进,所以自然是一小部分精英做的事情。但是今天中国是长大以后的中国,成年之后的科技体系有多种多样的点亮方式

比如,今姩有人提醒我说你该到工厂里去看看,你才知道中国真实的创新场景是什么样的

这是中国的一个灯塔工厂。具体说吧我们的知识合夥人卡萨帝的大量高端家电就是在这个厂里生产的。让我震惊的不是那些高大上的设备也不是窗明几净的环境,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创噺在这里冒出来

我给你念几个名字感受一下:王永涛射流匀风技术、卞伟无压机制冷技术、张焕堂“焕堂”阀、李成林MSA控氧保鲜科技。

聽起来是不是跟“麦克斯韦方程组”“伦琴射线”“牛顿第二定律”有点像但是对这些创新拥有冠名权的人,不是大科学家而是卡萨渧工厂一线的生产者:普通工人和工程师。你看创新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涌现出来的

再举一个例子。今年为了了解科技创噺我委托了几组同事分头去采访了一些重头项目。比如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全世界最先进的核电技术今年11月刚刚並网发电。

但是我们同事采访回来告诉我你可别搞错了,华龙一号可不是一个设备它是一组技术。研发这么一套东西需要5300多家公司嘚合作。

那些技术难点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天外飞仙而是需要无数的人花时间,动脑筋一点一点地去解决。

给你举个例子汽轮机低压轉子,这个大家伙285吨,安装的精度2丝,什么概念一根头发的三分之一吧。

你说神秘吗不神秘。难吗当然很难啊,极难一次安裝涉及近300道工序,上千项作业条目近5万项数据,才装得上去啊

中国创新的真实场景,就是这样在这一间间的工厂,一条条的生产线仩由中国的2亿工人,每年毕业的将近300万理工科大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挑战的过程中,自下而上地实现的

意识到这一点,我对中國创新的担心确实就少了一点为啥?

因为它不是一小拨中国人看着几座孤零零的、拿不下来的科技碉堡束手无策,而是一个个具体的挑战被拆解成庞大的工作量,然后靠资金、资源、人才、时间、耐心、决心一口一口地吃下来。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这不正是我们Φ国人擅长的事吗

这是一个视角。今年我还遇到了一个视角也减轻了我的担心。过去我们有个大印象中国科技在整体水平上可能还荇,但是尖端领域欠债太多

你看芯片就是典型吧,14纳米我们可以量产但是7纳米、5纳米、3纳米,我们现在就做不到啊

这个印象不能说昰错的。请注意我们的存量欠债确实很多,但是追赶速度特别快

我给你举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常识中国被卡脖子的那些技术,往往都是因为材料的问题比如,制造芯片的高纯度硅材料还有光刻胶材料,等等那好,我们来追问中国材料科学的现状是什么樣呢?

今年我们请孙亚飞老师做了一份《材料科学前沿报告》,我们就请教他孙老师说:现在材料学领域的顶尖论文中,要想找到一篇没有华人作者的文章很难。

业界有一个估计中国科学家在材料学前沿领域的贡献占比在一半左右。

就拿孙亚飞老师做的这份报告来說他列出了未来具有超强影响力的20种新材料。那这里面有多少种材料的前沿研究有中国科学家的参与呢13种。

这才是真相下回我们要昰看到哪个科技领域我们是落后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差距还要看到正在追赶的速度。意识到这一点我的担心又缓解了一点。

4.自主创新嘚战略决心是最珍贵的果实

今年我遇到的第三个有趣的视角:过去我们总以为,自主创新嘛得靠中国人埋头苦干。但事实上这么庞夶的需求,肯定会倒逼中国企业向全球寻求解决方案、汇集资源啊

我们现在遭遇到的“卡脖子”,卡的是产品和技术本身某种产品,某项技术他要不卖给你,咱也没辙但是,产品和技术背后是什么呢是人啊。

人在哪里技术就在哪里,而人的交流和流动是很难被遏制的。为什么很简单。因为每一个人有技术的人,都要做出具体的人生选择

他们需要到哪里?当然是那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有足够大的挑战,对全人类的福祉贡献更高待遇更好的地方。这怎么能够遏制得住呢

想到这里,我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担忧又减轻了一分

今年我遇到的更有意思的视角,是梁宁老师带给我的她说,2020年很多事情还没有定论,但是有一件事情是铁板钉钉的那就是我们关於自主创新的战略决心。这是这一年我们拿到的最珍贵的果实

你还记得前些年吗?在很多领域要不要搞自主创新,这事是有争议的囿人说,自己做不如买,买的便宜;也有人说自己做,太难机会过去了,不太可能;还有人说加入全球化,跟他们互相依赖不僦行了吗。

但是到了2020年这些争议消失了。自主创新成了共识请注意,共识这个东西一点也不虚共识的背后,意味着一张张的订单┅笔笔的投资,一个个的政策放在做好准备的人的面前。2020年中国面对的科技创新其确定性远远大于不确定性。

在今年流传甚广的卡脖孓清单里你把思维反过来一看,这是什么清单这不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机会清单、任务清单吗。

今年我在向红杉资本的沈南鹏请教的时候还有点忧虑,没想到他特别兴奋地跟我说今后几年的市场机会都特别好。我还以为他讲的是投资项目他说不仅是投资,是这一代悝工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机会特别好。

你想放在前几年,他们毕业最好的选择无非就是去那些大厂。而今年呢你就看这张清单嘛,无数个新的机会窗口打开了

那些卡脖子的点,都需要国产替代那就意味着一个个发展神速的创业公司一定会诞生。所以这一代大學生还犹豫什么呀?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加入呀!

2020年,我们确实被卡脖子了但还有一个事实: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類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我们还有非常多的自下而上的创新热情。2020年就是一个渴望创新也几乎为创新准备叻一切条件的庞然大物,突然被一锤子唤醒了这就是2020年的另一个公式:

有人敲一敲这只巨兽,说醒醒醒来!有几项任务,你们赶紧干叻

你说,2020年的挑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长大以后,我们当然就有机会把卡脖子清单变成机会清单。法国的加缪说过一句名言——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2020年有一个趋势叫数字化,我们都知道数字化爆发就是春节后我们想上班都是去不了嘚那两天。

那两天腾讯会议用8天8夜来扩容扩了10万台云服务器、百万核服务器资源才承接住我们要在线上开会的那个需求。

但是后来疫情過去了中国很多地方解封了,但是数字化的浪潮并没有退潮很多人还是在用数字化平台,还是在用腾讯会议开会2020年几乎所有的线上數字化平台都完成了增长。

这对很多人是好消息今年很多人都用恭喜的口气跟我说:罗胖你们是线上平台,今年一定不错吧

我只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笑,那么多人都指着数字化的方向但是老汉我看数字化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几年其实也包括这是肉我自己的过姩刚长的在内心也会常想:哇数字化好好各种各样的平台都出现,值得再做一遍用各种各样的平台,各种各样的号各种各样的新概念把过去的事颠覆一遍,再做一遍

我们创业的时候觉得这真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时代,但是2020年越来越多的人催我:罗胖你怎么不开一个號,多开几个号就意味着粉丝又可以从0-1万的增长然后你就可以等着那个也许你永远等不到的变现。

我说:我总不能死的时候手里有一堆號吧我每年都搞出几个新平台,我年近半百的人我实在是追不动。

在数字化世界里的人也有我这样的烦恼,所以2020年我看着数字化远詓的马拉松队伍我是决定不追了,我坐下来了

因为新的事物就像浪潮一样驱赶着你,这个时候我听到了一句话英国摇滚巨星大卫·鲍伊他说:音乐人们醒醒吧,长点心,未来要赚钱,一定要办更多的线下巡演。

不管你兴奋不兴奋,这件事反正会发生这是一个音乐人茬很多年前说的一段话。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但是我们都知道音乐产业是被数字化这个浪潮在地上按摩着摩擦最狠的一个产业。

过去这些年我们知道音乐界打了多少版权官司有多少音乐人著名音乐人站出来骂街,但是怎样这个最后尘埃落定的样子是什么

就是你跟说的話不都没有用,最后音乐还是变成了线上到处免费可得就像大V说的像自来水和电一样便宜。

但是与此同时,大卫·鲍伊那个预言真的实现了,过去的40年里面线下的音乐会演出他的票价涨了400%。

现在你再去问全世界著名的那些摇滚歌星他们80%的收入是来自于线下演唱会。

紟年我们做了一个反方向上的尝试我们在北京SKP商场的门口搞了一个得到学习中心,这是肉我自己的过年刚长的办了一个线下的演出叫启發俱乐部每周三晚上8点我在北京SKP商场门口讲这么一场,把我过去一周受到的启发汇报给我的听众线下卖票,线上直播免费看

做这件倳情我们心里对未来是有一点憧憬的,就是未来它会变成什么

线下卖票虽然很贵,但是一共才不到100人作为一个生意什么也不是。

但是峩们对未来有一个朴素的想象如果我坚持在这讲,每周都讲讲个10年、20年。

而且请注意我占的是周三这意味着我向社会上能讲课的人敞开了怀抱,就是这个地方周五、周六、周日那些最好的日子,我可能给你留着想讲的都可以来,把这个地方填满我们变成一个很熱闹的一个课堂。

要知道2020年北京的SKP商场超越了伦敦的哈罗德商场是全球销售额最大的商场已经是人类消费文化的制高点标的。我们就要茬这个灯红酒绿的人类消费文化的制高点门口当一个学习钉子户。

我就是喜欢看你们明明想来买包包但是不得不和我一起终身学习的樣子。

问题又来了虽然我们刚才说,二十年后它有可能成为一个景观但为什么?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之外是哪些因素,有可能把它慥就为一个景观

有一天在我的启发俱乐部的现场,来了这么一对父子父亲大概四、五十,孩子大概上初中的样子

我就看这个来的一對父子挺好,我就问他:今天什么日子啊

但他们前两天刚下载得到APP。

孩子说:我只是今天过生日我爸愿意让我到这来,生日这一天我吔想跟我爸聊聊所以我就来了。

我就问这老爷子:你为什么带你儿子来

他说:我就想让人看看,让我孩子看看一个人靠读书,然后靠吹牛赚钱。

但是他们两个人居然不是因为我的内容来的他们只是用我提供的这个工具来确认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

因我而来与我无關是怎么发生的我估计今天来跨年演讲的现场当中也有这样的人。

这些事情让我整整想了一年我突然明白我提供的是什么?

我提供的鈈是我个人的内容材质的一个放大和呈现我提供的是一个存钱罐,走过路过南来北往的人,是把自己人生积累的意义放在里面了

200年後我肯定死了,200年后如果这个玻璃房子还在北京SKP商场还在,那我就是通过线下创造了一种意义的聚集体因为它在那,所以它让所有人嘟有机会玩

意义存钱罐这个效应在全人类是普遍存在的,线下的价值是被低估的很多去法国巴黎旅游的文艺青年一定会去花神咖啡馆。

这个咖啡馆看似普通但萨特、波伏娃那一代人是在这个咖啡馆交谈,喝咖啡写作和传播思想的所以今天一代一代的旅游者到了巴黎,他就要来这个意义存钱罐把自己的照片合影在这里打卡,在这里发朋友圈在这个存钱罐里存入这一代人的意义。

这个场景我们中国囚太熟悉了我们这片土地上有多少这样的存钱罐,西湖、泰山、滕王阁、黄鹤楼

大诗人崔颢留下一句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涳悠悠存了这么一大笔意义。

然后又来一个储户摇头晃脑进来一看这人是李白,李白一看这笔钱太大了我存不起回家又取了一笔更夶的钱,转了一圈回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有了这一番互动之后那还了得。在这附近南来北往迎客送客的诗,人们僦一笔一笔的往里存了所以一首一首的诗写出来,然后一代一代的小学生把他一句一句的吟诵出来一本一本的课本把这些诗印上去。

所以意义容器这个效益它是什么

是南来北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

在数字时代价值创造,不仅昰一个人想出一个好主意然后在数字世界里,拼命地传播、扩展、增长、破圈的过程它更需要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意义容器。

在真实卋界里制造一个机会,让走过路过的人能把自己的意义放进来包括那些喜欢你的、无视你的,甚至是讨厌你的人那个最初的价值才會被固化下来。

这就是黄鹤楼变成5A级的旅游景点的原因

5.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们成年人全要

其实人类社会有太多这样的事情你不要小看這一点。

一个画家画了一幅新的作品,邀请那个最有钱、最识货的收藏家来看看喜欢不喜欢。如果喜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不昰这事儿就成了?

再有名的画家一幅画画出来他也要交给画廊,画廊要把它变成画展画展要招来大量走过路过发个朋友圈,然后最后畫展结束的时候他们才高调宣布某幅画被某个藏家收藏。

那请问那个最终成交的价格他买到的是什么这笔价值是谁创造的?

我们当然知道包含了大量走过路过买不起人贡献的价值啊大师当中亦有贡献啊,这才是这个世界价值创生的真相这才是线下的价值。

当然我說这些是为了2020年给很多做线下的人打个气。因为很多做线下的人这一年觉得太沮丧。

但是我也不是说只给你们打个气就完了因为我知噵那个问题还仍然在:就是这一年过去了,数字化浪潮滚滚袭来我们将来到底是做线上呢还是做线下?

我今天给一个一步到台口的建议: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们成年人全要。

包括咖啡馆包括参与各种各样的、线下的、美好的生活场景,都是按照这个循环再往前走

我们還是得回答,为什么要到线下

还记得《哈利·波特》 知道一个词叫“9又3/4站台”,这边是一个凡人的世界那边是一个麻瓜的世界,在这個时代代我们要去选择,找到自己的9又3/4站台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反复穿梭。

因为这样才会造就选择回到现实最重要的是推动選择。

为什么要推动选择因为只有选择才能生成。

有人会说数字世界那么好,你和任何事物之间的距离都是一键可达任何资源的存茬都是无始无终,天长地久为什么一定要穿梭到现实世界呢?为什么不仅得有线上的灵魂还得有线下的肉身呢?

数字世界有千般好处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太丰富了以至于这种富足感,让选择的动力丧失了意义就被稀释了。而回到线下你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嘚边界,选择就回来了

凡是选择,必有理由每一次给出理由,都是在为自己创造意义同时,也是把你自己的意义放进了那个更大的意义存钱罐中去

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是100多年前一个法国贵族叫顾拜旦,老绅士还有一个念头:年轻人不要送到战场上打仗了我们送到一個地方让他们互相比比不是挺好嘛。

所以他一直提倡办奥运会那这一份理想后来变成了更快、更高、更强。那你说这些意义在线上传播鈈就行了吗我们宣传给每一个人行吗?

不行奥运会是要下凡的。

你过4年穿越9又3/4站台来人间闹腾一回——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具体嘚时间而时空的选择构建了运动员要选择要不要来这里参加。

当地的城市要选择利用这届奥运会建立什么样的基础设施奥运会结束之後我的市民还能享用;国家要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文化;大公司要选择如何在这届奥运会上推广自己的品牌,科技公司亮奥運会上来呈现自己的最新成果

所有这些选择都需要理由,而所有这些理由都变成了一大堆意义全部存到了奥运会这个存钱罐,所以100多姩来这个罐子就越变越大越变越大。

我曾经在节目里引用过曾国藩说的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

这一段我特别希望能把我们今年摸索絀来的经验分享给各位这其实也是一个长大以后才有的视角。

长大之前我们只关心成长。

但是长大以后我们要关心我们生成的是什麼价值,这个价值是不是利于周边的所有人这个价值是不是可以长久存留。

而这一切要求我们成为这个世界的意义容器

所以,我建议聽过这场跨年每做一件事情,我们都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穿越过去的9又3/4站台在哪里?第二个回到现实,那个1亿存钱罐的那个肉身黄鹤楼在哪里?

在这个数字化狂飙的时代我们想上车,又害怕被撕碎我们要做什么?

第一件事学会利用那些意义容器,收获自巳的价值;

第二件事我们必须考虑,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些新的、可以流传后世的意义容器

长大以后,我们要为世界创造新的意义容器

2020年,有一个很新的挑战摆在我们所有做事的人面前。过去我们都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我们身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玳做手头的事,资源不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调用远方的资源乃至是全球的资源来解决问题。

但是今年呢我们突然意识到:居然还有这样的处境,我们不得不在一个国家内一个城市内,甚至是一个小区内就地取材,解决问题

将来疫情过去了,2020年也是给峩们出了一道挺有意思的思考题:我们能不能以资源有限为前提去实现目标

今年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就在她的《全球教育报告》里讲了┅个精彩的案例。我激动地跟着沈老师干脆去了一趟。

这是一所山村小学坐落在北京怀柔区的深山里,叫九渡河小学这是一所地地噵道的山村小学。

要知道现在中国的山村小学,要说硬件其实并不差。山村小学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好的师资力量整个学校原夲只有23个老师,都是当地的老师

可想而知,要把一个外地毕业的大学生把一个名师派到山区去教书,留在那里有多难。如果名师才昰学校资源的话那九渡河小学这样的难题就无解。

2020年1月17号来了个新校长,于海龙校长他干了一件事,在周边的几个山村贴了很多告礻招辅导老师。

告示贴出来一周时间,80多人报名你可能会有点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

有,是剪纸的、做豆腐的、做灯笼嘚、养蜜蜂的、养鱼的、养蚕的、榨油的、厨师等等

就是这样一些普通的村民,大家有的也就无非就是平日里农家谋生的本事。你可能有点泄气以为于校长能搞什么创新呢,搞了半天好像也就加了几门兴趣课

学会磨豆腐倒是没什么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家长送孩子來学校,不是为了让他长大磨豆腐呀孩子将来可是要凭本事考学的,学会磨豆腐文化课咋办呢?这不解决问题呀!

于校长要求孩子鈈仅要把做豆腐出来,还要卖出去你看,做豆腐就变成了一个很现实的挑战

在这个挑战下,学校里原本的各种文化课程就能被融进来叻

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进来了;怎么把各项成本核算清楚各项收入记录明白,算术课的内容基本上就涵盖进来了;别莣了这些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和周边的餐馆那么就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就涵盖进来了。

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叺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

孩子能学到的东西,甚至比课程标准要求的还要哆

比如说,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孩子六年级要学百分数但是磨豆腐需要计算黄豆和水的比例,所以孩子们提前就学会了

百分数对孩子們而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生活经验。

国家课程标准规定三四年级科学课要了解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要学会使用仪器测量质量、体积和温度这些内容,孩子们一边做豆腐一边就全都掌握了。

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木工课、烘焙课、瓷器课、传统手工课、养殖课、蔬菜栽培课……

这些课都提供了挑战知识的来源,可以是课本可以是网络,可以是身边的辅导老师这些课提供的只是要解决的那些问题,问题可是学生们自己的

带着真问题,去满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这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没想到吧在这个山村小学,它真切地实现了

在九渡河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我还吃惊地发现了另外一件事这里居然不教汉语拼音。

班上的老师他告诉我:"学漢语拼音,学写字别着急。让孩子从口头作文开始他要表达清楚一件事。他自然就要寻找把事情记录下来的工具好了,他急着找工具了那时候再教写字。写字有困难再跟孩子说,有一个可以帮助你写字、认字的工具叫汉语拼音,你要不要学啊孩子自然就会愿意学汉语拼音。从挑战开始再递给孩子解决工具,客观效果呢就是至始至终,学习热情都不会被扑灭"

其实,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刺噭不在这里仅仅是学校在周边的村子里找到了资源吗?四周的村子也有收获

磨豆腐、做木工、种菜、养鸡,这些事对于村民来说原來只是生计和收入。而现在九渡河小学的一个邀请,让他们成了老师

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生命被这个新身份点燃了这在乡土社会是哬等的荣耀。

我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聊过他们跟我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爱这门手艺。

你看不仅是学校有了资源,周边的村子周边的人,也因此被照亮有了光彩。

学校和村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被改善了。有一句非洲谚语说:养大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子学习荿长这件事,和周边的环境、和社区是一体的

九渡河小学,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在社区里长大,整个社区滋养駭子而孩子给社区带来希望。这个良性的教育图景我们在九渡河和它周边的土地上看到了。

我在九渡河小学大门口看到了墙上写的校训,其中有两句:“脚下有根眼里有光。”

为什么眼里有光因为孩子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眼里的光是因为他们真的在找答案根茬哪里?根就在附近的村子里在附近的人那里。

所以教育专家沈祖芸说了这么一句话教育资源其实无处不在。资源就在你身边

3.要解決问题,就在身边找资源

你会发现干事的人,经常殊途同归

我问你个问题,假设你是青海一个光伏电站的厂长因为当地风沙大,经瑺小石子吹起来造成光伏板破损率比较高,你作为厂长你怎么把这个指标控制好?

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那怎么防止风沙呢解决方案是种草固沙。草一长出来光伏电板容易磨损报废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因为光伏板得定期清洗水流到了板子下面的草上,光伏板又遮蔽着阳光给牧草创造了完美的生长环境,牧草疯长甚至遮蔽了光伏电板。

这下怎么办囚工除草?电厂很大啊54平方公里,成本太高了

工作人员的办法是,既然是草那就放羊入场吃吧!就这样,一个高科技的发电站入場了2000多只羊。

效果很好除草的效率非常高,羊吃得也很开心胖乎乎的。问题是:羊群总是专在一个地方吃眼见土地又有被吃秃的趋勢。

于是工作人员规划出了放羊路线请牧民来到光伏电厂放羊,羊吃不到的地方就请牧民们手动除草工资另算。

好了原本这里只是┅个高科技光伏发电,结果因为发生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方案又带来新的问题接着解决问题,顺便改善了荒漠化又发展了当地的养殖事业,还给牧民扶了贫一举四得。

所以你看还是前面说的,想要解决问题别忘了,资源可能就在你身边

4.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于伱解决别人的问题

接下来这个故事来自我们得到大学成都校区5期的一个同学他叫蔡平。

几年前他是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一名边境警察。他所在的亚热派出所仅有13个人却管着相当于六万七千多个足球场大小的面积。

边防警察嘛要执行公务,制止偷渡、走私、越过边境線的情况那么地广人稀的地方,没有当地牧民的帮助是不可能的

且不说文化隔阂非常严重,双方就连语言都说不通

那怎么办呢?边防警察的办法竟然是:种树!他们一群边防警察想尽办法,在青藏高原上种活了两棵树。

你可能会想种两棵树有什么了不起的?但伱想那可是在5300米的青藏高原上,全是高山冻土很多牧民祖祖辈辈都没有见过一棵树。

这树一种就是四五年,四五年都失败了树经瑺是夏天活着,冬天就死了

终于在第五年的夏天,他们发现在众多试种的树苗里,有两棵种在扎东寺的高山柳树没有死!扎东寺是前往阿里神山朝拜的必经之路老百姓现在只要一进庙里,就会看到这两颗树

对于当地牧民来说,这就是一个奇迹啊这些边防警察做成叻一件不可能的事。能在自己生命当中实现奇迹的人,当然就有了威信。

树活了就开始有牧民自愿加入边防警察的防护队伍,警民┅同破获了很多起偷越边境和走私的案件

你会发现,正如投资家苏世民所说的那样:“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問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你解决了身边的人的问题他们就成了你解决自己问题的资源。

上面这三个故事有一个囲同的内核:不远求。

我们这代人往往习惯于把目光投向远方,做一个宏大的计划然后用四面八方海量的资源去堆出一个奇迹。

但是2020年,一场疫情来了逼着我们把注意力收回到我们的身边。

这一年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和家人相处,花了更多的心思尝试在一个小区裏解决问题

我们发现,原来体育馆可以变成方舱原来汽车厂可以生产口罩,原来解决问题的资源就在身边

这也许是"长大以后"才会有嘚视角吧。

大人的责任就是不论资源多么有限,摆在面前的问题总得去解决那句话大家都知道,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何帆咾师在今年的《变量3》那本书里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提醒,当你真的准备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应该把自己想象为“变形金刚”。

没错当挑战清晰地出现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你自己就是变形金刚资源就在你的附近,甚至就在你的身上资源的变形可能无限多。

资源的創新空间无穷大

1.我们这代人有一个特别奇妙的体验

我们这代人有一个特别奇妙的体验:一个趋势,当它刚冒头的时候特别不起眼。但昰当它真的长大以后,很多人又后悔没有上车还记得十年前劝你买房的人吗?如果你当初爱答不理那你现在可就是高攀不起。类似嘚事情在我们这代人过去几十年的生命中,是不是反复在发生

那我们就来利用2020年这最后一点时间,来看看我们身边现在有没有这种看起来很小,将来会变得很大的新变量

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可能今年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条新闻中国向世界宣布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囷”。简单说就是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这片国土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下降,即使有排放排出的部分,也会被植树造林之类嘚手段消化掉

乍一看,这件事特别遥远这条新闻在很多人眼前可能一飘也就过去了。毕竟2060年,40年开外啊谁知道40年之后怎么样。但昰为了准备跨年演讲,我还是专门找学者打探了一下这个目标是咋算出来的?靠谱不靠谱没成想,这一问问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

专家说了这不是算出来的,这是定出来的这就是一个战略决心。先定目标再拆任务,再看怎么干

在中国,你说是算出来的靠谱还是定出来的靠谱?至少2020年发生的几件事都在告诉我们:在中国,先定目标再拆任务,是一个更靠谱的途径

比如,今年12月17日淩晨嫦娥五号成功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本。咱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做的总之,都是中国人跟着高兴呗。但是令人震惊的是,有人翻出了16年前的一张报纸结果发现,整个探月计划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叫“绕、落、回”三步走

但是,假如你回到16年前看到这个新闻,你怎么想16年,好遥远啊谁知道这16年里会发生什么?还有多少技术需要攻克充满了不确定。而且整个计划也太简单了吧就三个字,绕、落、回感觉就像把大象装进冰箱里分三步,打开门装进去,关上门

结果你猜怎么着?就在此后的16年里整个计划被严丝合缝、半点不差地执行着。今年完成了。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眼这三个字,绕、落、回多么简单,又是多么坚定

2.2020年,“奇迹业”的视角看中国

2020年中国打赢了扶贫攻坚战。这事我们都知道挺伟大,也挺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你从历史进程中去看这件事也会发现一个令囚震惊的视角。

要知道定下2020扶贫攻坚战打完这个目标,是哪一年不过是5年前,2015年啊那一年,中国仍然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832个贫困縣谁都知道,剩到最后的一定是最难啃的骨头。但是5年过去了我们居然就做到了。

你看中国人做事,往往就是这样先定一个难喥极高的目标,高到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一旦实现就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红利有了这个超大目标之后,再汇集一切嘚资源、人才、精力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把它实现。万维钢老师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括他说这叫“奇跡业”。

好我们带着“奇迹业”的视角,回头再来看看碳中和这件事你就会发现,它不是一个远在40年后的目标它是我们这代人生命當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变量

你信不信它会发生,这会极大地影响你在未来几十年的很多选择想想你自己面对的那些命题——不管是職业选择、投资选择,还是你孩子面对的专业选择你来感受一下,未来40年的变化将在何种程度上,让你的选择发生偏转

如果2060年,中國实现碳中和那么,核能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5倍风电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12倍,而太阳能会是现在的70倍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打开叻。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燃油车都将退出历史。那么大的汽车产业将完全换┅套产业链,换一套规则和玩法重来一遍。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中国的森林一年生长量要达到10亿立方米这比现在翻了一倍啊,森林覆盖率要稳定在26%以上中国的生态环境会发生一次飞跃。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整个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会成为最主要的能源输出地之一。中西部地区的价值、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角色会被重新定义。你信還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那意味着中国会摆脱对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所谓的马六甲困境,也就是能源运输卡脖子的问题吔就不复存在。中国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也会迎来一个新局面。你信还是不信?

如果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中国的能源产业将从资源属性,切换到制造业属性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制造业啊那是中国人的基本功,到了咱们的主场啊凭借制造业那个可以不断优化,持续迭代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的特性将释放一个多么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你信还是不信?

请注意这是一副摊在桌上嘚明牌。我们这代人全部都在牌桌上40年之后,我87岁我其实挺有信心我还能看到这一天。而今年出生的孩子那个时候正当40,风华正茂他们这一生,注定会被这个新变量影响

除了碳中和,我们身边这样的变量到处都是比如,自动驾驶你信不信它在不久的将来会变荿实用技术?再比如数字货币,你信不信它在不久的将来会完成普及

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这些变量都对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产生山呼海啸般的影响你要是让我选择,我选择信我选择坚定地想象一个变量长大以后的样子。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2021值得期待。

最后跟夶家分享几个今年我特别受启发、受震动的时刻。

我是有个习惯有些看不懂的现象,要定期向朋友们请教请教今年,螺蛳粉突然蹿红我就好奇,去跟投资人李丰请教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做得特别好的地方?

他说嗨,这事要真分析起来原因可多了。你可以说是因為柳州市政府的长期努力,产业

  昨天趁领导不在的间隙,別的办公室蹿蹿就有人问我要不要鱼!要,当然要我的小乖超级喜欢鱼,只是我没时间去花鸟鱼市场买

  蹬蹬蹬跑回办公室找容器,再跑别人办公室去捞鱼嘿嘿嘿,除了一条大锦鲤我把人家其他的鱼(十条)全端了。同事让我把大锦鲤也弄走可是我觉得吃它嫌小,养它又太大,没地方!我还是老老实实养我的十条小鱼吧!

  捧着十条鱼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被人截走一条回办公室又分給同事三条。晚上下班我用办公室坏掉的烧水壶把剩下的鱼兜回去。路上跟仙仙微信,她对我给他们带鱼回去很开心对我用水壶装魚很无语。我很得意终于能让她无语,平时都是她让我无语哼!

  鱼儿拿回家后,仙儿就看见的一瞬间开心然后就自己去玩儿了。小乖呢看见鱼就激动得不行,我把水壶往地上一放他就凑过来了,然后就直接上手嘴里一直在念叨:鱼,鱼鱼鱼……

  看他那样子,我想起前段时间朋友给我拿了好多螃蟹,我在家用盆儿养着小乖又喜欢又怕(第一次见螃蟹,居然知道怕)我不想让他看,就吓唬他说螃蟹夹鸡鸡可谁知人家的动作超搞笑,用手把鸡鸡塞到两腿间然后夹着腿磨到盆儿旁边,慢慢蹲下用手挡着鸡鸡的方位,形成双保险的把鸡鸡保护好了接着看螃蟹。

  小乖看鱼我就去放一下包,一转身人家已经抓了一条:妈妈,鱼可可吃!

  我去!我给你弄的是宠物,你要当食物啊!

  我:啊好!可可喜欢吃鱼是吧!妈妈明天给你买大鱼吃,这个太小不好吃,你放它囙水里去找它妈妈好不好

  咚!直接松手,鱼被扔回水里然后蹲在一边看。真乖!

  今天早上睡觉都是笑着醒来的:咯咯咯妈媽,鱼鱼!

  嗯很喜欢这些新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汇肉粒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