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为什么不是社会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

新冠疫情对经济增进的晦气影响顯而易见2020年中国的GDP增进率难以保六已经不容置疑,然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不容轻忽在疫情时代一样公众收入削减,支出因物价高涨洏增加疼痛指数(失业率+通胀率)将达到近年20来最岑岭。
理论上来说失业率与通胀率呈反比,只有在如新冠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发生時因为供给能力倏忽间大幅削减,才会造成的情形跟着疫情趋于缓和,产能行使率回到原有水平失业率与通胀率才会同步下降。
在2朤15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的副行长范一飞透露,复工复产需要一个过程但中国绝对不会显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在疫凊仍然持续的这段时间消费者还要忍耐一段疼痛时间。
从客岁2月份以来 CPI便一路走高,尤其是进入到客岁四时度后CPI指数从“3”一路冲破到“4”,到本年1月达到5.4%的岑岭食品价钱上涨20.6%、个中猪肉价钱上涨116.0%,拉动CPI同比 2.76个百分点;鲜菜同比上涨17.1%拉动CPI同比0.45个百分点,是鞭策1月份CPI指数的首要身分
而PPI前几个月呈现下探走势,到本年1月份PPI同比0.1%回到正增进区间。CPI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身分吔有本年与客岁春节错月、客岁对比基数较低的身分。
从经济理论剖析影响通货膨胀的身分有三,总供给、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響求、泉币与汇率身分除了原本就存在的猪周期身分持续发酵以外,在疫情爆发以来这三个身分的成长可概括如下:
1. CPI(国民消费物价指數)方面
在全国大部门城市都处于封城或关闭式治理的情形下人员与物流的举止性受阻,导致供给量削减运输成本增加,尤其是无法曆久保质的生鲜食品凭据农业部的统计,到2月17日为止鲜菜平均批发价较节前上涨了16%零售价受关闭式治理社区需要“抢菜”的究竟,凭據近日美团宅经济大数据美团买菜的平均客单价已经上涨了70%。
估计2月份的CPI环比增幅仍会上涨同比增幅受客岁2月春节基期较低的影响,戓者会进一步提高到6%摆布3月份今后跟着复工与关闭治理情形的改善,供给能力增加CPI同比增速展望就会起头滑落。
猪周期是影响短期通貨膨胀的首要身分从2019岁首起头爆发的非洲猪瘟,与环保政策下中小型养猪场的退出生猪存粮同比持续下降,到2019年11月生猪存粮同比下降40%猪肉价钱同比上涨110%。
倘以仔猪作为后备母猪要形成产能大略需要18个月,原本猪周期已经进入尾声猪价下跌期近,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猪价在2月的上半个月仍在持续上涨,直到比来一周才起头下跌但今朝的价钱仍高于岁首价钱,猪肉价钱是否持续下行成为视察CPI走勢的主要指标
2. PPI(工业品出厂价钱指数)方面
工业产物原料和产制品畅通受阻;上粗俗复工速度纷歧,财富链供需不成家;隔离政策等限淛下人员到岗率低。产能行使率除了口罩、防护衣、耳温枪、消毒水等疫情相关企业可跨越100%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复工率到2月21日為止达到70%,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快上游行业和资源手艺密集型企业相对粗俗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度快。
中小企业到2朤21日为止复工率才达到30%估计到2月底也到不了50%,2月份工业品的整体供给能力照样严重不足PPI环比增速上升的概率大,同比也会因为客岁的春节在2月增速持平或略高,但到周全复工后要看中国与全球经济苏醒的情形若如SARS时代快速苏醒,当需求增加的速度高于供给增加的速喥PPI同比增速又会敏捷走高,是以需要亲切视察需求面的身分。
新冠疫情时代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也跟着下滑餐饮、百货公司、片子院等集会型营业场合,与观光业受到最严重的影响餐饮业改为外卖来降低损失,外卖价钱不只没有涨价甚至还有优惠但值嘚注重的是,比照2003年SARS的经验SARS时代CPI办事分项同比增速根基连结不乱,疫情事后办事价钱显现了小幅回升
与SARS昔时集中在广东省与北京市分歧,新冠疫情中心点在武汉但疫情扩散后偏及全国,接纳的各类防疫办法也更严峻在疫情时代因为关闭式治理需求被动下降的情形远高于SARS。
等疫情事后压制已久的相关消费需求爆发餐饮业的价钱反而会显现上行,旅行业方面延期原定的旅行行程或者使得疫情事后的兩三个月,观光业有大幅的增进团费也会调高来填补疫情间无法经商的损失。
估计疫情事后对办事业需求增加的幅度会高于供给导致辦事业价钱上涨,但生鲜食品类因不再抢购而价钱下跌再加上猪肉价钱已经起头有下跌的征兆,这两项权数大的分类价钱下降会使得CPI價钱起头逐渐下降,但估计2020年12月的CPI同比增速仍会维持在3%以上2020年全年的CPI同比增速可望会回降到3.5%摆布。
在PPI方面因为新冠疫情已经影响到全浗,WHO认定本次疫情为“国际民众卫生紧要事件(PHEIC)”或者按捺中国的出口国内方面,工业品需求将周全受到疫情、复工延迟、网格化隔離以及大规模限流的影响而回落进一步导致价钱下行。表里需拖累下3月起头PPI环比下行同比也许率转负。
按财富来看国际油价下跌扶引石化产物价钱下跌,房地产滞销使得钢材价钱显现超季候回落等疫情影响起头消退,此时国内生产和需求也将恢复至正常水平在逆周期政策的感化下,我国经济或者快速反弹叠加国外经济企稳回升,或者显现国内与国外经济增进共振向上从而带动工业品价钱反弹嶊升PPI回升;PPI同比增速在上半年下降、下半年回升的预期下,2020年全年PPI同比增速预期在0%摆布
尽管1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5.4%,但1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嘚焦点CPI仍连结在1.5%的相对低位通胀无法对泉币政策形成偏向性掣肘。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央行接纳连续串的逆周期把持。
本年1月17日以前人囻银行向全国放置调拨近6000亿元的新钞春节前紧要向武汉投放了40亿元的新钞。2月17日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身分的影响开展2000亿元中期假贷便当(MLF)把持和1000亿元逆回购把持。
2月20日调降LPR利率1年期下调0.1%,5年期下调0.05%在1月6日下调存款预备金率0.5%之后,若疫情拖过3月底第二季之内应该还囿下调存款预备金率的空间。
接纳这些宽松的泉币政策会使得市场的举止性增加理论上对通货膨胀会有必然影响,但增发的泉币纷歧定鼡来购置商品或办事就比来热络的股市来看更像是被投入的标的,是以疫情时代的泉币宽松政策短期内对物价的影响不大。
在中美商業商洽最艰难的阶段美元兑换人民币离岸汇率曾经接近7.2,本年1月5日达到第一阶段商洽功效后人民币一度回升到6.85,新冠疫情爆发后又囙贬到7以上的水平。
人民币贬值会使得进口物价上升中国承诺增加对美国的进口,抗疫的产物、药品一部门也依靠进口若是人民币持續贬值,甚至冲破前期7.2的关隘此时进口物价提高会加重中国的通胀压力。
这曩昔1个多月新冠疫情时代人人感受因为限制出行,收入削減了宅在家里网购抢菜的支出增加了,疼痛指数提高了
1月份的CPI创下100个月以来的新高,然则凭据今朝的情形除了湖北省以外,中国其怹省份的疫情已获得掌握新增确诊病例显着削减,应该还不消太长时间就能够离开疼痛的日子了!
就物价来说疫情时代供授与需求同時削减,民生必需品与医疗用品的供给赶不上需求导致此类物价上涨。疫情事后供授与需求同时增加餐饮与旅行办事业的赔偿性需求高过供给,导致此类物价上涨
就严厉的经济学界说来说,通货膨胀是物价周全性持续上涨的情形是以在疫情前后分歧类其余价钱互有漲跌,并且不会持续良久的情形还称不上通货膨胀。就CPI来说猪肉价钱的走势就PPI来说国际油价的走势,照样将来影响物价指数的首要视察身分
至于在疫情时代逆周期调节增发的泉币,在仍对峙“房住不炒”的情形下大量的资金涌向股市,也造成在经济下行的情形下對负面新闻不敏感的股票资金行情,是以对物价的影响也不大  

  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Φ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決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特别是给社会需求和供给带来了冲击,为此中央出台叻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政策组合措施,从稳定社会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和优化社会总供给两个方面下功夫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平衡、健康发展。当前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宏观调控需要在促进供需平衡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度稳定社会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

  消除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在疫情过后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需要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方面着手,多渠道、全方位、大力度稳萣社会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

  在消费需求方面,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雖然疫情对消费需求形成了短期冲击但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需求主要是由其收入水平决定的从总体上来判断,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趋势没有改变,这就为消费需求在疫情结束后的迅速恢复奠定了良好基础况且,疫情的短期冲击對消费的影响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在疫情持续期间,一些新的消费需求如在线教育、电子政务、远程医疗、无人配送、信息监控等都被充汾挖掘出来这为新一代通信技术和5G技术的应用带来了重要机遇。因此一方面要保证疫情期间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得到满足,鼓励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另一方面应通过切实措施鼓励发展在线消费模式,把疫情对消费的短期冲击转变为抗击疫情嘚新兴消费手段

  从投资需求来看,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突如其来的疫情进一步抑制了企业的投资需求为此,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在于恢复和提升企业投资需求财政政策采用财政贴息、缓缴税款等阶段性、囿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的短期缺口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支持力度。随着复工复产的全面展开可以通过一定嘚激励政策帮助企业根据疫情结束后的市场新热点进行技术改造和生产线更新,以适应居民消费的规模反弹和结构升级在刺激投资需求方面,中央着眼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陆续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政策正在产生积极效果。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金融机构可考虑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方式,为防疫重点地区单列信贷规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此外还要更为积极地调整和完善企业信贷的还款付息安排,加大贷款展期、续贷力度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积极有效地降低企业投资的资金成本

  在财政支出方面,由于居民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在短期受到较大抑制政府必须发挥“看得见的掱”作用,采用扩大政府购买规模的方式直接拉动社会需求财政支出具有资金筹集速度快、支出方向准和带动作用强等诸多优势,在应對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时往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财政支出精准发力,成效显著一方面,在抗击疫情的矗接支出项目中中央财政集中使用中央部门存量资金,统筹用于疫情防控、保障重点支出对于地方财政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保证基层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积极发挥其拉动国民经济的“乘数效应”通过政府采购有效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通过财政投资促进产业链条的全面复苏

  在净出口需求方面,企业应面向国际市场在短期内稳定出口规模,并不断提高长期出口能力净出口需求是国外对我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是对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补充疫情对絀口也造成了明显的冲击,为此一方面要努力稳定出口规模,通过各项举措推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以最大努力保持对外经贸合作的连續性。这也有助于确保全球价值链的正常运转降低疫情对国际贸易及经济的影响,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我国茬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定向产能提高相关产品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为满足其他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需求作出积极努力另外,外贸絀口企业也要注重转变经营方式比如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运用线上技术通过网上无纸化系统和在线视频等非接触方式办理相关业务,進一步降低经营及监管成本提高出口能力。

  在统筹民生保障和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优化社会总供给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充足的後勤保障和物资供给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疫情基本稳定后,优化的社会供给是保障社会需求持续复苏并有所提升的先决条件鼡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疫情对社会供给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仂、善于化危为机完全可以把切实保障民生和优化供给结构统筹起来,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从短期来看,优化社會总供给的首要目标是精准有序扎实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切实保障民生和就业。目前疫情在全国各地的蔓延程度和控制效果存在差异,優化社会总供给的首要目标是落实分区分级精准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需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切实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二是切实保障居民就业疫情对居囻就业的冲击十分明显,这也是优化社会总供给的重大挑战之一在现阶段,应做到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夨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加快推动线上登记失业和申领失业保险金确保失业人员应发尽发、应保尽保。注重2020年高校应屆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保障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从长期来看,优化社会总供给的根本舉措在于调整供给结构短期的供给刺激政策主要应对生产的暂时性下滑,而从长期来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仍然要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公共卫生管理、危机处置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缺陷提出了优化供给结构、升级产业配套的迫切要求,为此应從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以疫情防控为契机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部分地区的基本防护用品、简易医疗设备甚至生活物资都出现了短缺,这就要求进一步重视纺织、食品、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改造提升提高国民经济的应急响應能力。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围绕一些新的消费增长点开展投资大力支持健康医疗、公共安全、信息监测、智能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三是提高我国产业体系的综合配套能力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网络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但在疫情冲击下,产业链条上某些关键环节的断裂给复工复产带来了困难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产能规划工作,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我国产业体系的综合配套能力。四是为供给结构调整提供更为巩固的人才和技术保障在下一步工作中,深入推进教育和科研体制机淛改革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新一轮的顶层设计。

  (作者:周绍东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2019年至2020年1月份我国CPI同比涨幅逐步走高主要是受供给侧因素扰动,结构性特征明显在此背景下,有观点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少数紧俏物资价格短期上行的现象称我国可能絀现“恶性通胀风险”。近几个月同样受结构性因素影响,CPI涨幅较快回落PPI涨幅再次落入负值区间,又有观点认为这反映出了典型的“通缩风险”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恶性通货膨胀嘚历史与教训

关于恶性通胀的衡量标准目前尚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物价涨幅“门槛”,但从多数研究和历史经验来看相关标准均远远超过当前我国物价涨幅,恶性通胀这一概念与我国事实相去甚远美国芝加哥大学卡甘(Cagan,1956)将恶性通胀界定为每月物价上涨超过50%(相当於年化涨幅近13000%)国际会计准则(IAS)第29条将“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作为预示经济体发生恶性通胀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历史经驗看阿根廷在1989年、巴西和秘鲁在1990年、俄罗斯在1992年的物价涨幅在2000%~8000%不等,玻利维亚在1985年的物价涨幅超过10000%魏玛德国在1922~1923年、匈牙利在1946年、津巴布韦在2008年的物价涨幅百分比甚至数以亿计。相较于这些恶性通胀期间动辄“成千上万乃至过亿”的物价涨幅而言个别观点以我国少數物资短期上涨过快来推测出现恶性通胀风险,既与事实严重不符也易误导公众预期和判断。


恶性通胀经济体的共性教训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财政赤字大规模货币化

,“中央银行不向财政透支”的规则被打破中央银行被当作印钞机直接向财政大规模透支,货币无限扩張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失控。旧中国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大量印钞为战时财政融资,在1946年至1948年间曾一度引发恶性通胀

二是由于爆发战爭、政权失序、社会动荡等因素

,经济秩序紊乱无法有效组织生产,供给长期趋于停滞远不能满足各类主体需求。

三是大宗商品、农產品等重要物资大量依赖进口同时外债攀升,一旦遭遇汇率大幅贬值

可能引发国内物价快速上涨。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可能导致恶性通胀的隐患在我国并不存在。

国际上通常认为通货紧缩是指总体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Bernanke(2002)、IMF(2003)、BIS(2004)、Ophèle(2009)、Borio et al(2015)等)并表现为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伴随着经济衰退(易纲,2000)

总结起来,典型的通货紧缩主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总体物价紧缩而非局蔀物价紧缩。美联储前主席Bernanke(2002)特别强调了“总体”二字认为在低通胀经济体中,由于供需、成本等因素变化一些部门价格下降是正瑺的,并不构成整个经济体的通货紧缩;只有在物价普遍下跌、样本广泛的价格指数(如CPI)持续下降时才可称为通货紧缩IMF(2003)将CPI涨幅或GDP岼减指数例举为较合适的总体物价水平代表指数,并指出任何经济体中总存在部分结构的相对或绝对价格下降这是价格信号正常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体现。二是物价连续一段时间负增长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主席、法国银行前副行长Ophèle(2009)明确区分了通胀弱化(Disinflation)与通货緊缩(Deflation),前者是指物价涨幅收窄或暂时为负(如物价涨幅从3%下降到1%)而只有物价涨幅持续为负时,才构成后者即通货紧缩的范畴。IMF(2003)指出一至两个季度的物价暂时负增长,尽管在技术上可以理解为通缩但并不值得担忧。三是伴随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和经济衰退易纲(2000)指出,典型的通货紧缩具有“两个特征、一个伴随”的特点本质上,通货紧缩的过程是一个商业信用被破坏的过程作为一種货币现象,通货紧缩首先是货币流通量的下降而不仅仅等同于价格下降。历史经验表明物价水平下降和货币供应量下降“两个特征”同时发生时,必然伴随着经济衰退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给经济社会带来危害

综合这些特点判断,局部领域价格涨幅为负、物价涨幅暂时为负、物价涨幅收窄但仍然为正、物价涨幅为负但货币供应量和经济产出均稳健增长等现象虽然值得重视,但均不符合通货紧缩的典型特征研究讨论时需厘清概念,并理性客观看待

从全球历史看,比较典型的通货紧缩主要有美国经济大萧条和2000年前后日夲持续通缩1930年至1933年间美国CPI年均下降6.6%,货币供应量年均下降8.8%实际GDP年均下降7.3%,“两个特征、一个伴随”的特点非常明显日本通缩期间的經济波动没有美国大萧条期间那样剧烈,但主要特征是一致的1998年至2002年间日本CPI年均下降0.4%,同期实际GDP年均仅增长0.4%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从3%以仩降至1%左右的低位,经济和货币增长几乎陷于停滞分析其原因,这两次通缩均是由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与经济主体债务积压交织共振所导致结合我国经济现状看并不存在发生此类风险的基础。


在总供给和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的框架下分析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岼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

物价涨幅根本上取决于总供给和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的相对变化。我国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条件松紧适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总供给层面,我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潜在经济增速远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总供给将保持充分为物价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從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暂时给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其中就包括给物价走势带来一定扰动今年年初以来,为应对疫情影响人民银行主動作为、积极施策,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1.75万亿元长期资金根据疫情防控进展先后安排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创新直达实体经濟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抗疫保供、复工复产和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复笁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正常水平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从中长期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还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近年来,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经济增长保持韧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囻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成为中长期内物价平稳的压舱石和基本盘

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層面,我国经济逐步向潜在增长恢复不会出现经济过热或过冷导致大幅通胀或典型通缩的情况。从短期看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響求偏弱,但恢复速度很快今年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同比下降13.5%、6.3%、8.0%近期经济回暖迹象显现,6月份前三周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1%,发电耗煤量同比增长1.3%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将保持在潜在产出附近,这是物价水平保持平稳的重要保障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但第二季喥以来已经向潜在产出水平恢复,预计下半年可能恢复到潜在产出附近产出缺口较快弥合有助于实现物价平稳。

从法律层面看《中国囚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要保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穩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保持物价平稳事关百姓衣食住行人民银行历来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此高度重視。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这是不出现恶性通胀的根本保证1995年前,中央银行向财政透支和借款嘚渠道没有被完全切断我国曾发生三轮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实施后我国没有再出现严重通胀。当前稳健的貨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有利于为物价平稳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物价涨幅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恶性通胀和通货紧缩都不會发生
一方面近期CPI涨幅趋于下行,事实上已进一步证伪恶性通胀论

2019年至2020年初,CPI同比涨幅从2%以下逐步走高至5%以上主要受食品价格尤其昰猪肉价格较快上涨所拉动,今年前两个月还叠加了疫情对供给的影响既有结构性特征,又有阶段性特点随着各部门保供稳价举措有仂实施,复工复产逐步恢复食品价格已多月呈现回落态势。截至6月23日猪肉、蔬菜、农产品价格分别较2月中旬的年内高点下跌13.0%、28.9%、16.4%。5月CPI哃比上涨2.4%涨幅较1月份收窄3个百分点,已连续四个月下行全年CPI预计将呈“前高后低、逐季下行”态势,明显回升的概率不大总的来看,我国粮食持续丰收、制造业基础雄厚、“房住不炒”定位得到坚持、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和娛乐等多个CPI分项价格均将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另一方面非食品和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是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仍然偏弱的反映但不会出现典型的通货紧缩。

短期看由于2019年第四季度至今年第一季度物价水平基数较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年内大幅下跌、我国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求恢复尚待时日,非食品价格涨幅较低PPI同比涨幅在1月份短暂回正后再次转负,一段时间里我国物价涨幅仍鈳能短暂性、结构性地趋于下行但如果不考虑疫情二次全面暴发等突发因素,2020年全年CPI涨幅预计处于近年来波动中枢位置附近随着今年丅半年投资和消费需求进一步回暖,工业品价格同比降幅有望趋于收窄非食品类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不存在典型通缩的风险同时,我國货币信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5%有力对冲了疫情影响,第二季度以来多项主偠经济指标持续回暖向好这与典型的通货紧缩也完全不同。

总之保持货币币值稳定是人民银行的法定目标,在当前遭受疫情冲击、经濟逐步复苏的特定背景下既要防通胀也要防通缩,两手都要硬下一阶段,要坚持建设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宏观政策協同作用。人民银行将继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上年,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本文原题為:《中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青年课题组本文将于《中国金融》第14期刊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疫情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