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写一份遗书?谢谢大家了

有的人的十七岁,在教室里刷高考题,有的人的十七岁,在绿茵操场上弹吉他,也有的人的十七岁,在保卫祖国的战场上倒下。

十七岁的李庆轩,是一个入伍八个月就上被称为“炼狱之战”的老山轮战战场的新兵,他倒在了那里,用年轻的鲜血为更多人的十七岁换来和平。

越战打响到部队进入战场

自1974年开始,越方不断在中国边境挑衅袭扰,气焰十分嚣张,他们的武装人员甚至对手无寸铁的农民、学生、老人和幼儿下手。

河口中学14岁的学生钱卫东被抓走关押六天,右手打断、腹部踢伤,最后扔进南溪河里,广西靖西县3个外出放牛的儿童被越方埋设的地雷炸得一死两伤。

中国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破坏,许多村民不得已躲到山洞中居住。

新中国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中为越南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战后又积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让农夫与蛇的故事一遍又一遍重现。

“委屈已不能求全,忍耐已经被当作软弱可欺”,中方经过反复考虑,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进行了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自卫还击作战结束后,越军又在中越边境上挑衅,1979年趁中国边防部队后撤,越军122团侵占麻栗坡老山地区。

后又增派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旅、五个炮兵营的兵力支持该团,他们借助老山山高林密的地形优势,在主峰上修筑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工事,铺满地雷,形成一个有利于越军的既可攻又可守的防御体系。

越军一位师长甚至嚣张地狂言:“老山防御可以抵挡住昆明军区的进攻,中国军队要想攻下老山,就必须用尸体扑着上来。”

忍无可忍,中国军队再次被迫还击,1984年4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展开收复老山地区的战斗,到1985年春寒料峭的3月,已经是老山轮战的第二年。

根据总参命令,济南军区陆军46军138师进入文山县集结驻训,1985年5月30日济南军区67军进入战区接替南京军区第1军所属部队防务,师长金仁燮,政委杜铁环,46军138师在67军编成内参战。

李庆轩就这样上战场了。他出生在山东省单县莱河镇贾楼村一户普通农家,单纯的环境造就了这么一位朴实、善良、勇敢的男孩。

对,李庆轩是1968年1月出生的,1985年1月入伍时刚刚17岁,上战场时还未成年满18岁,为了能入伍参军,他故意把年龄说大了两岁。

那个年代国家边境并不安稳,战事久未停歇,有勇气去参军就意味着有勇气做好牺牲的准备,何况李庆轩入伍的1985年1月,那已经是老山轮战的第二年。

刚入伍两个月,李庆轩就背着背包,跟着济南军区陆军46军138师来到了云南文山集训,他被分在414团3机连,是个新得不能再新的的小战士

小战士没有出过远门,第一次出门就来到了西南边陲距离家乡这么遥远的地方,这里都是他家乡没有的风貌,深山、密林、比人还高的草、还有热情的文山少数民族姑娘。

借住在老乡家里的战士们知道,这些活泼可爱的姑娘对自己唱的是表达爱意的歌,可是,他们的心已经被战士装满,再放不下个人的儿女情长了。

为了她们的家园能早日恢复安详、为了她们的笑颜能永远绽放,他们只能迈着坚毅的步伐踏上保卫祖国边疆的战场。

本来,李庆轩是不用参军到老山的,但他虚报两岁参军入伍了。

本来,李庆轩是不用上一线真实面对枪林弹雨的,但他申请从414团3营机枪连调到被作为重要作战部队进行强化训练的步兵7连。

为什么这么做,他早写在入伍后的日记里:“我是一个兵,扛枪为人民;平时多流汗,练好真本领;战时敢流血,卫国敢捐身!”

盘龙江以东的395高地地形极其复杂,越军盘踞其上囤积大量的武器弹药,防御系统极其顽固,中国军队防线上的几个阵地被其牢牢控制在掌心,仿佛一把悬在头顶的剑,随时都会掉下来。

在138师决意将之拔除以缓解防线压力时,这次拔点作战行动的任务就落在了李庆轩所在的步兵414团7连身上。

并且,在414团7连制定的作战计划中,李庆轩所在的5班担任主攻,负责395高地。重中之重的任务落在了李庆轩和他的战友们肩上,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能够上战场保卫国家、被委以重任而自豪。

但每一个人心里也像明镜那般亮堂,他们是最可能倒在战场上、再也回不了家的人。

出击前夕,战士们收到了一套崭新的军服、两盒烟、六块巧克力糖,拍照留念,写遗书,一系列准备做好,照片与遗书被放进了个人档案袋之后,士兵们就要出发了。

李庆轩把发的东西和遗书用红纸小心翼翼包好,他舍不得尝一口,大概是想,如果机会活着回来,就为庆祝胜利打开尝一口,然后寄回家给爸爸妈妈也尝尝,如果没有机会回来……反正,一定会胜利的!

9月22日22点30分,夜色漆黑,阵雨泥泞,作战队员负重30多公斤开始前行运动,李庆轩与队友们一步步爬,乱石利峰贴身而过,新发的军装也被划得破破烂烂的,有的人连皮肉都被割开,鲜血淋漓。

夜里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走悬崖还得万分小心,要么是深不见底的石缝,要么就闯进雷区。

用了六个小时,所有单位突破天气、地势等等困难艰险,顺利地秘密占领了越军阵地前几十米的冲击出发阵地。

李庆轩与战友们是主攻,他们摸到了与越军仅仅隔着一条战壕的地方,在与危险一墙之隔的地方静静等候着进攻时间的到来。

9月23日清晨6点15分,火箭炮的呼啸声令所有战士血脉喷张,5班的突击队员不顾一切地往395高地冲击,越军的炮火同样疯了似的向战士们打来。

他们的炮团指挥网被中方无线电通讯营干扰了,无法精确命中炮击,使得他们用炮火覆盖了整个山地,高射机枪不断地射击,以此对395高地进行火力封锁

5班被压制得动弹不得之际,已经腿部负伤、血流不止的李庆轩冲出战壕跃上去,发射两枚火箭弹,越方的两个火力点全被摧毁,毙敌4名,缴获火箭筒一具。

在李庆轩的前面是他的同班战友汪海洋,安徽太和县人,1965年9月出生,正好是过20岁生日的月份,比他大两岁多,也比他早入伍两年,在他面前已经有个小兄长的样子了。

可在其他年长的战友眼里,他们都是“小李”、“小汪”,那么年轻,那么鲜活和勇敢。汪海洋前面的队友被敌人的手雷炸伤了,小汪冒着炮火爬过去帮助他包扎,“轰”的一声,敌人的手雷在汪海洋身边爆炸了。

他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住战友,然后从血泊中屹立起来,端枪向敌人扫射。见到汪海洋全身是血。

李庆轩又像刚才汪海洋掩护队友那样跑到了小汪身边,掏出急救包帮他包扎伤口,暗堡的丢人在这时又扔来三枚手雷,为了不让已经身负重伤的汪海洋再受重创,李庆轩用身躯挡住弹片,被炸得血肉模糊。

战友们爬到李庆轩身边,确认他是否还有生命迹象,只见无数弹片将七天前发的崭新衣服割得褴褛,血水浸染了李庆轩的前襟和裤管。

解开衣扣,年轻的身体上是无数弹片割开的血口,伤口的血都已经凝固了。两只手,一只断了,一只剩下一小点儿,右腿也断了,肠子都流出来了。

汪海洋倒下了,李庆轩倒下了,那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这片土地上,战友们流着泪往前冲,要为战友报仇,要为祖国报仇。

最终,在所有战士们的舍生忘死下,攻占395高地成为老山轮战中的经典战斗,6处阵地被攻克,116名越军被击毙,7连以牺牲11名战士为代价创造了这个经典。

汪海洋是这11名烈士中的一位,李庆轩也是这11名烈士中的一位,并且,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年仅17岁。

战争结束后,17岁的李庆轩烈士的遗书被缓缓展开,红布包着他舍不得尝的巧克力糖、两条烟和遗书,十三个字,像十三颗子弹一样射进每一个人的心脏:

谢谢您来收拾我的东西 请抽烟 李庆轩 85年9月16号

流血,不怕的,特别是为祖国和人民流血,那是光荣;流泪,是这群连流血都不怕的男人最怕的一件事,太伤心了。

战友们都把17岁的李庆轩当亲弟弟看待,合照让他站在最前排,他们最喜欢看他笑,好像所有烦恼都一瞬间烟消云散。

他们都知道,班里这个可爱活泼的小伙子原本是可以不上战场的,虽然年纪小,但他比所有人都勇敢。

他敢上战场,他争着要上战场,他不怕牺牲,只是当他真的不会再站起来对着大家笑的时候,战友们才发现自己比他本人更怕他牺牲,真的像失去亲人那般难过,眼泪止不住的流。

直面死亡之时,他依旧那么单纯、懂事和善良,如果没有战争,他会坐在学堂里念书,他会长成一个优秀善良的大人……

三十年后,战友们到烈士陵园为李庆轩扫墓,当年强壮英勇的年轻战士们已被岁月染白了双鬓,只有李庆轩,永远地定格在了年轻的十七岁。

战友们来到他的家乡探望,家门上的红漆已经斑驳,土墙上也有了几大条触目惊心的裂纹,老物件全都落了灰尘,已经认不出原来的颜色。

或许他离家之前那扇大门还是鲜艳的红色,或许他离家之前父母还是满头青丝,如今一切都已经老去,只有他那颗舍生忘死、为国奉献的单纯的心,永远年轻,永远鲜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嘱应该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