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散能治八正散治疗慢性尿道炎吗?

Posted 《圣济总录》卷十一

篇首语: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药方八味散治疗什么呢?八味散功能主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称:药方防风胜湿汤治疗什么呢?防风胜湿汤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加葱白2个,水煎服。[br]疹因风寒不起,加麻黄;因水湿,加苍术。

名称:药方丁香汤治疗什么呢?丁香汤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名称:药方固真丸治疗什么呢?固真丸功能主治

植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名称:药方八味散治疗什么呢?八味散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涂之;湿则干敷。

车前子(包)、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木通、大黄、炙甘草各9g。

方以瞿麦、篇蓄、木通、滑石、车前子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为主药;配以大黄、山栀子清泻肝胆三焦膀胱湿热,以增强泻火解毒之力,甘草甘缓止痛,和中保胃。全方合用则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小便淋痛之病证。

本方具有抗菌、消炎,利尿显著作用。

中医临床运用以小便淋痛,舌苔黄腻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于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潴留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至癃闭不通,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乳糜尿(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加白花蛇舌草30g为主治方。

2.急性膀胱炎(湿热壅滞型)治宜清热解毒利水。

以本方加大黄12g(后下)、芒硝10g(冲服)、乌药、青皮、陈皮各10g,石韦、茜草、白茅根各15g为主治方。

3.肾盂肾炎(湿热型)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以本方加台乌药12g,木通、灯心草各6g为主治方。

若发热重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2g。少腹疼痛者,加白芍、川楝子各12g。尿液混浊者,加泽泻、萆薢各12g。尿血者,加白茅根30g,大、小蓟各15g。4.急性肾功能衰竭(湿热蕴结型)治宜清热利湿。

以本方去木通为主治方。

若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者,加天花粉10g,玄参15g,地骨皮12g。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12g,陈皮9g。舌苔厚腻者,加苍术12g,黄柏9g。5.肾结核(下焦湿热型)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以本方去山栀子,合滋肾通关丸(川黄柏、知母各7g,肉桂心3g),加桑寄生9g,怀牛膝6g为主治方。

若盗汗甚者,加生地20g,地骨皮9g。大便秘结难下者,加枳实、制大黄(后下)各8g。尿血者,加小蓟30g,藕节15g.

6.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热相结,流注下焦型)治宜清热解毒,利尿渗湿。以本方去山栀子、大黄,加荔枝草15g,生地、白茅根各10g为主治方。若发热重者,加金银花、半枝莲。咽喉肿痛者,加玄参、蒲公英。恶心呕吐者,加竹茹、黄芩。小便色红者,加小蓟、藕节。小便不利者,加益母草、石韦。7.泌尿道感染(湿热蕴结,流注膀胱型)治宜清热化湿,通淋利尿。

以本方去木通、大黄、加金银花15g,竹叶、生薏苡仁各10g,台乌药6g为主治方。

若热重者,加大青叶、黄柏。阴伤口渴甚者,加生地、天花粉。腹胀脘满,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枳实。小便涩痛者,加冬葵子、石韦。尿血者,加侧柏叶、白茅根。尿黄混浊者,加土茯苓、萆薢。

8.尿路结石症(下焦湿热,煎熬成石型)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以本方去山栀子、木通、大黄、加金钱草、海金砂(包)、冬葵子、石韦各15g,泽泻、牛膝各10g为主治方。

若发热者,加金银花、蒲公英。少腹胀痛者,加枳壳、台乌药。小便灼痛而频急者,加黄柏、木通。尿血者,加琥珀粉(另吞)、生地。

9.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通淋。

以本方去滑石、大黄,加金银花、连翘各15g,黄芩、灯心草各10g为主治方。

10.淋病(下焦湿毒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

以本方去山栀子,加忍冬藤20g,野菊花、土茯苓、败酱草各15g为主治方。

11.产后尿潴留(气滞型)治宜理气、行水、利尿。

以本方加:枳壳、槟榔、冬葵子为主治方。

12.肾积水(湿热蕴滞型)治宜清利湿热,通窍利尿。

以本方加减:半枝莲30g,萹蓄、瞿麦、虎杖、川牛膝、黄柏各15g,滑石、车前子(包)、枳壳各10g,生大黄(后下)、台乌药各6g,琥珀粉2g(分冲)为主治方。

若感染明显者,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蚤休。若痛剧,瘀象明显,舌有瘀斑瘀点者,加生蒲黄、王不留行、穿山甲。

13.血尿(下焦湿热型)治宜清利湿热,凉血活血。

以本方去萹蓄、滑石、山栀子,加小蓟30g,生薏苡仁、生地各20g,泽泻、生蒲黄、天花粉各10g,赤芍15g为主治方。

若热盛,发热甚者,加蒲公英、连翘、白花蛇舌草、黄柏。血热较甚,兼见血块者,加三七粉(冲)、侧柏叶、白茅根。脓尿加蚤休、败酱草。若尿道剧痛,加琥珀粉(冲)、海金沙。若癃闭不通者,加制乳香、穿山甲。若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后下)。

14.前列腺炎(湿热壅阻型)治宜清利湿热,利尿通淋。

以本方去木通、山栀子,加土茯苓30g,生地20g,泽泻、黄柏各10g,龙葵15g,赤芍12g为主治方。

若高热寒战,口渴引饮,烦躁不安者,加生石膏、知母、蒲公英。若疼痛剧烈者,加川楝子、制乳香、琥珀粉。若排尿困难者,加沉香、穿山甲。若血尿者,加大小蓟、白茅根。若大便干结,改用生大黄。

15.前列腺增生症(湿热下注型)治宜清利湿热,通利小便。

以本方去滑石、山栀子,加生地20g,生薏苡仁、土茯苓各15g,台乌药、黄柏、冬瓜仁各10g,琥珀粉4g(分冲)、肉桂3g为主治方。

若口苦口粘者,加柴胡、黄芩。若口干少津者,加麦冬。若腰痛,加牛膝。若尿痛,加海金沙。若血尿,加地榆。若尿脓,加蒲公英。若小便不通,加沉香、穿山甲。

16.月经间期出血(湿热挟瘀,蕴阻胞宫型)治宜清热化湿,祛瘀止血。以本方加减:败酱草30g,瞿麦、萹蓄、车前子、赤芍、川楝子、玄胡索、黄柏、薏苡仁各12g,木通3g,马齿苋20g为主治方。

1.热毒盛,高热,寒战者加柴胡、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解毒。

2.尿中带血者加旱莲草、白茅根、茜草、大小蓟等凉血止血。

3.尿路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砂、琥珀等通淋化石。

4.腹痛甚者加白芍以止痛。

5.小腹作胀者加台乌药、青皮理气。

6.日久气滞血瘀者加红花、赤芍以行气化瘀。

7.腰膝酸软、头昏无力者加怀牛膝、川续断等补肾壮腰。

8.小便混浊如米油水者加石菖蒲、萆薢以祛湿。

木通散(《医宗金鉴》)

加黄芩、赤芍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略同。

1、尿频--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案
张琪医案:曾治一少妇,小便频数夜间尤甚,一夜10余次,色清,尿检全阴,肾功亦正常,服补肾温阳益气固涩之品皆无效。来门诊求治,除尿频数外,周身疼痛,腰脊背紧束感畏寒,舌白脉浮,结合前法无效分析为外邪束表,太阳经脉不利。膀胱与肾为表里,肾阳式微,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宜宣肺温肾阳佐以固摄法。麻黄10克、细辛5克、附子片15克、桑蛸20克、益智仁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甘草10克。服上方6剂,尿频大减,夜间减为3次,全身舒适畏寒亦减,继用上方调治服10余剂而愈。
按:用宣肺温肾阳固摄法治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取效,我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桑螵蛸散联合用之,麻黄直入足太阳膀胱及手太阴肺经。以宣通阳气,附子温助肾阳,壮命火,肾阳衰非附子不足以温助肾阳,肺气不宣非麻黄不足以宣肺气,肺为水之上源,外合皮毛,功能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如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水液不得输布,下注膀胱,故小便频数。麻黄、附子一宣通肺气,一温阳散寒,肺肾合治再加用固摄之桑螵蛸散,故小便频可愈。
2、尿频--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案
丁德芳治某男性,66岁。自述半年来,夜间小便频数,一夜达10~14次之多,晨起6~8时,小便7~8次。兼有头晕头痛,腰背发紧,舌苔薄白,脉沉缓,测血压20/12kPa,其他无异常发现。间断治疗,大抵为补肾固摄之药,治疗2月,疗效甚微。刻诊,患者除尿频外,并无明显肾虚之症,据尿频和头痛、腰背发紧同见,诊为太阳经脉不利,膀胱气化失司,试用麻黄汤加减治疗: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桑螵蛸30克,甘草6克,3剂。1剂服后,全身有微热感,小便次数反而增多。2剂服后约2小时,全身烘热,微汗,一夜间小便7~8次。3剂后,夜间小便1次,晨起6~8时间小便2次,1日共6~7次,头痛、头晕、腰背发紧亦愈,续以原方2剂,以资巩固,随访1年余,小便正常。老年尿频,若不具备气虚或肾虚见证而具备头痛、腰背发紧、腰痛,或咳喘症者,应考虑为邪气束表,.太阳经脉不利所致。[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4):19]
3、尿频--寒邪外束,肺气失宣案
李鸿翔治某患者,女,43岁。患者初因外感咳嗽,治未彻底,反复发作已年余。近半年来每咳嗽较剧时即小便失禁,常常一日更衣数次,颇为苦恼。询其痰少而难咯吐,气短而似喘息,时或自汗恶风,苔薄而白,脉细弱。胸透及心电图均正常。证属久咳伤损肺气,气化失常,无能调控水道。新咳宜乎宣散,久咳当予补益。炙黄芪30克,南沙参15克,百部24克,百合15克,炙冬花15克,紫河车10克,五味子6克,升麻9克,沉香6克,5剂。药后咳嗽大减,小便已不失禁,仍守前方加白术10克,防风6克,生姜3片,红枣5枚,连服15帖而愈。[来源:陕西中医1984;(8):22]
4、尿频--寒热混杂,肾阳虚,膀胱热案
张琪医案:某青年,小便频数夜间10余次,不能入睡,腰酸痛少腹寒畏冷;小便色赤,有灼热感,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诊断前列腺炎,诸治乏效,属于寒热交错之小便频数者,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热郁,肾经寒湿,尿频而少腹痛,睾丸寒冷,腰酸痛,妇女则多带下,小便黄灼热,尿急痛等,我用大黄附子汤一面温肾阳祛寒湿,一面清泄膀胱热邪,收效颇佳。方如下:大黄7克、附子10克、益智15克、橘核20克、小茴15克、瞿麦15克、甘草10克。妙在大黄与附子合用,温与清并举。此方除治小便频数外,亦治前列腺炎、外疝等,凡符合上述寒热交错病机者皆有效。予上方服3剂,尿频大减,继服6剂,腰痛少腹冷等亦明显减轻,小便夜间减为2次,继续调治而愈。
5、《尿频病案集锦》尿频--虚火上浮案
俞长荣医案:某男,小便频数已两年,屡治不效。近来每日小便竟多达30余次,淋沥失禁)溲色黄赤,伴大便努责时津液自出,唇红赤,舌质红,中有小裂痕,舌根苔薄白而滑,脉沉弦滑。本例小便频数失禁,据《张氏医通》引王节斋曰:“盖火邪妄动,水不能宁”,此说可从;伴滑精,乃火扰精关所致;唇舌红,脉数,都可作为火动佐证。然病已两载,且舌虽红而润,苔薄白而滑,可知此火并非实火,乃是龙火妄动。故于大队阴药中,少佐肉桂引火归原。处方:熟地、玄参、莲子、天冬、知母、黄柏、竹叶、肉桂、甘草。本方增减服15剂获愈。
6、尿频--便燥,内热迫津案
张琪医案:关某,男,79岁,大便秘,1周1行,而小便频数无度,不饮水舌燥脉滑。嘱其以大黄2.5克,泡水饮之,日3~4次,连用1个月,大便日1行,小便次数大减,日4~5次,精神旺盛,食欲进,体力恢复,诸症消除而愈。
按:此类大便秘而小便频者,《金匮要略》谓:“溲数则便坚”。小便愈数则大便愈坚,大便愈坚则水不留肠中以濡润而下趋膀胱,临证观察凡此类病人,小便频数,频频登厕,不能自控,化验尿并无异常,而大便秘结,数日不行。二便一结一频相互影响,此类病人多见舌干苔燥,手足心热,脉滑或沉实等。当今随着人民生活之提高,膏粱厚味胃肠积热者甚多,服大黄后大便通调则胃热除,小便频亦随之而减,近来不少报道大黄有延缓衰老之效,所谓欲长生肠中清,乃针对胃肠热便秘立论,若脾胃虚弱则决不可用。
7、尿频--便燥,内热迫津案
刘弼臣治某患儿,男,3岁。素食肥甘,1月来忽小便频数,日十数行,且伴有纳呆,口渴欲饮,便秘,夜寐不安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胃阴不足,气化失常。治宜清养胃阴以益气化功能,选益胃汤加减: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山药15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五味子6克,川楝子6克,山楂10克,生谷芽各10克。药后诸症消失,食纳大增,川楝子加入养阴药中疏肝气调胃肠,从而加速了升降功能的恢复。[来源:中医杂志1991;(7):12]
8、尿频--肾阴不足,虚火妄动,扰及膀胱案
张琪医案:钱某,女,24岁,小便频数,一夜间频频登厕不能入睡,汤水不敢下咽,凡温阳固摄诸治罔效,诊其舌红无苔,口干少津,辨证乃属肾阴亏耗,心肾失交,遂以滋补心肾阴液,以潜阳收敛固摄之品。当归15克、生地20克、天冬15克、玄参15克、柏子仁20克、炒枣仁20克、红参15克、丹参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女贞子15克、杞子15克、桑蛸15克、益智15克、甘草10克。1992年9月19日复诊,服上方12剂,尿频大减,夜间仅2次,睡眠亦好转,舌红润。继服上方以巩固疗效,随访而愈。
按:除肾阳虚尿频外,亦有肾阴虚而尿频者,临床表现夜间少寐,小便频数,此类乃属心肾不交。心主火,肾主水,心火下煦于肾,肾水上济于心,心肾相交坎离相济,何病之有?若心肾阴亏无以制约虚阳亢奋,则不寐尿频,此类病人多见脉象虚数,舌红口干,小便频数,入夜尤甚。
9、尿频--肾虚阴亏,膀胱不约案
董廷瑶治某患儿,女,8岁。一年来小便频数,色黄,夜眠遗尿,二足无力,纳谷一般,舌红无苔。证属肾虚阴亏,膀胱不约。治以滋阴补肾,兼以止涩。处方:生地黄12克,怀山药12克,萸肉6克,菟丝子9克,覆盆子9克,五味子1·8克,龙骨9克,牡蛎24克,盐水炒桑螵蛸9克,缩泉丸9克(包),7剂。二诊:尿数已瘥,遗尿仍作,二足还感虚弱,纳和舌净,肾虚未复,再以原方出入,上方去桑螵蛸、缩泉丸,加乌梅6克,金樱子9克,芡实9克,7剂。三诊:尿频已和,遗尿大减,二足渐觉有力。前方尚合,原方再进7剂,诊后药未尽剂,遗尿已止。[来源:《幼科刍言》P-188]
10、尿频--肾虚不固案
[病案]李某某,男,6岁。1987年9月15日因“尿频尿急5月余”来诊。患儿于今年4月初开始出现尿频、尿急,但无尿痛,每日排尿20~30余次,每次尿量少。尤以吃绿豆、芋头或五花茶后病情加重,吃人参蜂王浆后则小便频数次数稍减。病势缠绵,反复难愈。曾在广州多家大医院诊治,初疑为“尿道炎”,作尿常规、尿培养等多项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为“小儿神经性尿频”,用过多种药物,未见明显效果,遂转我院请黎老诊治,证见患儿面色咣白,小便频数短少,不欲饮水,胃纳较差,四末稍凉,大便微溏,精神疲倦,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缓。
[辨证]尿频证(肾阳虚弱,下元不固,兼有湿浊未化)。[治法]益肾助阳固摄,兼以利水化湿。
[方药]益智仁10克,桑螵蛸10克,菟丝子20克,五味子8克,熟地黄10克,覆盆子10克,枸杞子l0克,泽泻l0克,茯苓10克,乌药8克,韭子10克,石菖蒲8克。3剂,每日1剂,复煎,分3次服用。9月18日复诊:服药后小便次数明显减少,量多而长,胃纳转佳,四末转暖,然面色仍较咣白,大便稍溏,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缓。证有转机,仍守原法,依前方去熟地黄、乌药,加补骨脂12克、白术12克,再进7剂。9月25日三诊:家长诉服完上方后尿频、尿急症状基本控制,惟神倦、面色苍白,大便时有不成形。黎老于是以四君子汤合水陆二仙丹(芡实,金樱子),调理善后,巩固疗效。此后随访病情半年,未再复发。
[按语]小儿尿频分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为湿热下注,小便不利,治宜清热利湿、通利膀胱;虚证为肾气虚弱、下元不固,治宜益肾固摄,温补为主,正如清·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曰:“小儿之多小便由阳气尚微,不能约束,宜以温补。本病患儿尿频、尿急5月有余,小便无痛,食绿豆、芋头、五花茶等寒凉之物后,病情更甚。且见面色恍白,四末稍凉,不欲饮水,大便微溏,舌淡苔白略腻,脉细缓。可知为肾气虚弱、下元不固,兼有湿浊之证,故取益智仁、桑螵蛸、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熟地黄、补骨脂、韭子等益肾助阳,固摄小便,再加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水化浊,全方具有益肾助阳、固摄小便、分清利湿的作用。由于本病辨证准确,药合病机,故能使数月宿恙霍然而愈。
11、尿频--阴阳两虚案
张琪医案:1993年7月15日治一赵某,男,78岁,小便频数,小便不爽,夜间时遗尿,头昏健忘,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经CT检查脑萎缩,前列腺增生,下肢静脉曲张,脉象左右沉无力,舌淡。根据上述脉证辨证,为肾阴阳两虚,兼下肢络阻,宜八味肾气丸、通关丸加通络消肿之剂治之。熟地20克、山萸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肉桂10克、附子10克、益智15克、知母10克、黄柏7.0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丹参15克、牛膝10克、苍术15克、苡仁30克、甘草10克。8月31日复诊服上方20剂,小便频大好,排尿亦通畅,下肢肿全消,静脉色转润,曲张亦明显见轻,继宜上方化裁加鸡血藤20克,继服20剂小便日行3~5次,下肢静脉曲张亦明显好转。先后共服40剂,收到良好疗效。
12、尿频--阴阳两虚案
王瑞道治一女性患者,4l岁。有子宫肌瘤,近半年崩漏交作,遂行子宫切除术。术后半月因夫妻不睦,情志抑郁,旋觉脐下悸动有气上冲或下迫,多由情绪激动诱发,气上冲则心烦,胸闷,咽部梗阻,口干舌涩;气下迫则少腹坠胀,大便窘迫排解不畅难得快意,小便尿意频作,尿量少而涩痛灼热,夜间反复便溺4~5次而影响睡眠。昼则心烦意乱,口干频饮,饥不欲食。近10日内,多次查尿常规:尿糖(一),红细胞(一),偶尔有白细胞或脓球少许。测体温,高时达37.5C。曾服氟哌酸及中药导赤、八正散类皆取效不显。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两睑泡暗红,舌质深红少苔,舌尖赤点密布,脉象细数,尺部尤弱。证属:精血亏损,真阴元阳生化无源,任、督脉阴阳失调,冲和失司。治以育阴扶阳、交通任督、交泰心肾为法。处方:黄连3克,肉桂3克,阿胶10克(烊),枸杞子10克,百合15克,生枣仁15克,肉苁蓉15克,金樱子10克,甘草5克,水煎分服,停服西药。复诊:药进5剂,夜能安睡4个小时许,昼亦情绪安宁。每遇情志激惹,虽便溺频作,但能控制,脐下悸,气上冲下迫感势减,原方加焦山栀、淫羊藿各10克,守方再服20剂获愈。[来源:中医杂志】993;(6):337]
13、尿频--心气不足,脾阳不振案
龚自贤治某患儿,男,l0岁。遗尿7年,每夜1~2次,伴见烦渴思饮,食欲不佳,尿频短不畅,日十数行,常不到下课时即须小便,强忍不尿则小腹坠胀作痛,形体消瘦,舌苔白腻,脉滑数,为脾虚中阳不运,膀胱气化失常。治宜健脾除湿,和中利尿,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50克,炙甘草6克,大枣l0个,花粉18克,瞿麦12克,车前草30克,服5剂。服1剂后,每次尿量增多,尿次减少,夜仍尿床1次。服2剂,夜不遗尿,且连续3天未再遗尿,此数年来未有之幸事。更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5剂善其后,隔日1剂,半年后随访,遗尿之证已愈。[来源:《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二集P.1172]
14、尿频--心气不足,心肾不交案
王玉润治某患儿,男,8岁。尿频尿急半年余,从无尿痛,夜寐不安,睡中起床而走,惊恐哭闹,醒后全忘,寐则盗汗,舌苔薄,脉滑数。病系心肾不足,治以养心宁神,补益肾气,甘麦大枣汤加味。甘草9克,小麦30克,红枣30克,珍珠母30克,夜交藤30克,茯神9克,远志9克,磁石30克(先煎),五味子6克,菟丝子15克。
二诊:服上方后,尿频略有好转,约半小时左右1次,服原方7剂。
三诊:尿频尿急已有好转,上课时已不解小溲,尿常规正常,再守原意加培补脾肾之品。党参12克,补骨脂15克,珍珠母30克,磁石30克(先煎),五味子9克,夜交藤30克,甘草9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
四诊:尿频尿急大有好转,纳可,口气秽臭,苔薄腻,脉细滑。原法加胡黄连的苦降清胃中湿热,炙甘草9克,小麦30克,红枣20克,五味子6克,菟丝子15克,远志9克,珍珠母30克(先煎),夜交藤30克,胡黄连4.5克。
五诊:服药以来,症情好转,小便次数明显减少,上课已不解溲,夜寐亦安,盗汗尚多,口气秽臭已消,原有夜游一症已月余未发,再予前法巩固之。炙甘草9克,小麦30克,红枣30克,糯稻根30克,菟丝子15克,远志9克,茯苓9克,五味子6克(打),北秫米30克。
本例患儿的尿频,尿急,既不是湿热、心火等实证,也不是虚证中单纯的肾气不足,而应考虑到是属于心肾不足所致,故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来源:《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P.328]
15、尿频--阳虚水泛,气化失常案
陈瑞春治某患者,女,65岁,退休干部。病者身体瘦小,有冠心病史,下肢轻度浮肿,小便每晚4~5次,并有自遗现象,除外糖尿病。小便常规检查正常,肌酐、尿素氮均在正常值范围,自觉精神稍差,饮食正常,每天尿量稍偏多,晚间少则3~5次,多则7~8次,影响睡眠。脉缓弱,舌体胖嫩,苔白滑,拟用五苓散加味:茯苓15克,芡实20克,白术15克,猪苓10克,肉桂10克,益智仁10克。水煎日服1剂,分2次服。服2剂后,夜尿减至1~2次,服完10剂夜尿每晚1次,不再自遗,临床痊愈。继之以金匮肾气丸巩固,随访半年,病未复发。五苓散有化气利水之功,深入言之,这种“化气利水”的作用,可以说是“对因治疗”的双向调节的结果。如前所述的病例,有遗尿、多尿和尿意频急的不同,然其用五苓散化气利水的机理则是一致的。《来源:中医杂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正散治疗慢性尿道炎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