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在地壳板块交界处,那为什么通过地震波是什么波就发现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啊?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第四章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字体: 】 【】 【】 【】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根据地震波的这些特点,人们测知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球内部呈有规律的变化。我们可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①;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做古登堡界面②。
我们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一)地壳
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可达60千米~70千米(如青藏高原);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二)地幔
这一层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所以又叫做中间层。地幔在莫霍界面以下到古登堡界面以上,深度从5千米~70千米以下到2 900千米。这一层也能传播横波,所以仍是固态。主要物质成分为铁镁的硅酸盐类。由上而下,其中铁镁含量逐渐增加。从莫霍界面到1000千米深处,叫做上地幔。上地幔上部(地下约60千米~250至400千米)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下1000千米~2900千米深处,叫做下地幔。下地幔的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状态可能为固体。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为岩石圈。
(三)地核
从古登堡界面到地球核心,为地核。地下2 900千米~5 000千米深处,叫做外核,外核的物质接近液体,横波不能通过。5 000千米以下的深部为内核,则为固态。地核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地核的物质成分据推测以铁、镍为主,并含少量较轻元素。
问题和练习
1.地球内部有哪几个圈层?
2.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曲线图来加以解释。
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地壳的结构
地壳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的。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8种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其余几十种元素的总含量还不到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四分之一强。
地壳的厚度和物质组成各处并不相同。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壳可以分成两层,上层叫硅铝层,含硅和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下层叫硅镁层,这一层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是普遍存在的。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地壳中的矿物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到处可以见到。比如我们吃的盐,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制玻璃用的石英,炼铁用的铁矿石,等等,都是矿物。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其中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约有几十种,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等。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然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岩石和矿床
自然界里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三三两两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做岩石。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的。岩石是地球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的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一些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就是矿产。在一定地质作用下,矿产的富集地段,称为矿床。矿床按成因可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三大类。
岩石和矿床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大部分矿床存在于岩石中,有的岩石,如石灰岩,本身就是矿产。
地壳物质的循环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又是由矿物组成的。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也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岩石与矿床的关系:
(一)岩浆岩与内生矿床
在地壳深处或软流层形成的岩浆,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熔融体,它含有大量气体,内压力很大。岩浆在巨大的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岩浆逐渐冷却凝固而形成了岩石,这种岩石叫做岩浆岩。
岩浆岩按其产状可以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喷出岩是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侵入岩是岩浆未上升到地面,停留在地下缓慢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喷出岩由于岩浆迅速冷却凝固,矿物结晶的颗粒细小,甚至用肉眼不能分辨,有的具有流纹或气孔构造。常见的喷出岩有玄武岩、流纹岩等。侵入岩因温度冷却较慢,岩浆有充分条件结晶,因而形成晶体较大的矿物颗粒。常见的侵入岩有花岗岩等。花岗岩的分布比较广泛,我国许多名山,如华山、黄山、北京八达岭,都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的质地坚硬,抗压力大,是一种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
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岩浆中有用物质富集起来而形成的矿床,称为内生矿床。内生矿床的形成过程是很复杂的,例如,岩浆中熔点高低、比重大小不同的化学成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能混熔在一起。但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逐渐降低,熔点高的先结晶,熔点低的后结晶;比重大的下沉,比重小的上浮。这样有些先结晶的、比重大的有用矿物就富集在一起,形成矿床。又如,在岩浆活动后期,从岩浆分泌出来的含矿气体和热液,沿着周围岩石裂缝上升,其中有用成分依次冷凝,也可形成矿床。世界上许多金属矿,特别是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就是这样形成的。还有一些非金属矿床,如石英、长石、云母等,也属于内生矿床。内生矿床提供的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沉积岩和外生矿床
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破碎成为砾石、砂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力、流水等搬运后沉积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叫做沉积岩。还有些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质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在地壳中的体积仅占5%,但面积却占地壳表面的75%左右。
由于沉积岩的生成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的,所以常能明显地看出层次,叫做层理构造。有些沉积岩中常常能找到已经变成石头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即化石。一般地说,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
沉积岩的种类很多,有的是由砾石或砂子胶结起来形成的,如砾岩、砂岩等;有的则是由颗粒非常细小的粘土压紧固结而成的,如页岩;有的是经化学沉积或生物沉积而成的,如石灰岩。沉积岩的用途也很广,许多沉积岩可用作建筑材料,如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和化学工业的原料,质地纯净的还可用作钢铁冶金方面的重要熔剂。
地表岩层中的有用元素或成矿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迁移和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叫做外生矿床。如有些岩石受到风化破碎后,其中较轻的岩石碎屑被流水冲走,较重的有用矿物沉积下来,富集成矿。还有些矿床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如沉积在河床、海滨而形成的金、金刚石等矿床;在内陆湖泊和浅海中,因水分蒸发,从过饱和溶液中沉淀出来形成的钾盐、石膏等矿床;以及生物遗体堆积下来,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石油、煤等矿床。
(三)变质岩和变质矿床
变质岩是已经生成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岩石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有些矿物成分可以进行重结晶;有些矿物成分之间进行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新矿物。岩石在压力增大时,可以产生体积减小、比重增大的新矿物,又可以使一些岩石中的矿物产生定向排列,从而使岩石具有片理构造,即能剥成薄片、薄板或外观上呈条带状的构造。常见的变质岩有石灰岩变质成的大理岩①,砂岩变质成的石英岩,页岩变质成的片岩、板岩等。
在岩石的变质过程中,岩石中的有用矿物相对富集,形成更适于工业开采的矿床,或者使原来的矿物成分和矿石结构等都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矿床,这都叫做变质矿床。
实际上许多矿床是多成因矿床。例如我国的鞍山铁矿,最初是沉积铁矿,后来固地壳变动又发生变质,形成条带状铁矿。
问题和练习
1.地壳可分为哪两层?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把下列矿物和岩石区分出来:玄武岩、石墨、石英、花岗岩、云母、方解石、大理岩、金刚石、黄铜矿;并总结一下岩石和矿物有什么不同。
3.阅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式,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4.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察矿物和岩石标本,并学会识别几种常见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人们根据矿物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硬度、条痕、解理和断口等的不同,可以对矿物进行肉眼识别和鉴定。
地壳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壳和宇宙间一切物质一样,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地壳自形成以来,本身的物质与能量不断地发生循环和转化,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地壳表面面貌,仅是地壳漫长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在自然界,有些地质作用进行得很快,很激烈,如地震、火山喷发、山崩等,可以在瞬间发生,造成地面剧变。有些地质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却会使地壳发生显著的变化。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它们使大气、水和生物等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地壳自形成以来,就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当一个地区隆起时,相邻的地区就拗陷,当高山高原遭受侵蚀时,相邻的低地就会出现堆积。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一方面高山上的岩石受到风化侵蚀而被破坏;另一方面,被破坏的物质经过搬运在低地堆积起来,又形成新的矿物、岩石。地壳的破坏作用和建设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不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地壳运动的类型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大量资料证明,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其各个部分不断发生着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例如,根据天文台的测量,发现1926年~1933年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平均每年增加65厘米。大西洋就是地壳的水平移动造成的,现在仍在不断扩大中。其次是升降运动,这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拗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在山区,常常可以看到岩层的变形和变位,这是地壳运动的“足迹”。这种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
(一)褶皱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叫做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褶曲即波状弯曲变形,就叫做褶皱。褶皱的不同形态和规模大小,常常反映了当时地壳运动的强度和方式。世界上许多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山脉。
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在地形上,有时候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二)断层
断层是岩石受力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而形成的。岩层断裂错开的面叫断层面。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它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它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我国陕西的渭河平原和山西的汾河谷地,都是大地堑。
在地形上,有些断层常常形成平直的陡崖。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
了解地质构造的规律,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大有帮助。例如,寻找地下水,建筑水库,修建铁路等,都要注意地质构造的情况。
问题和练习
1.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是由什么作用引起的?试举我国地理方面的实例来说明。
2.褶皱和断层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构成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3.如何区别向斜和背斜?
4.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保存了三根大理石柱(如下页图)。根据图上提供的资料,分析一下那里海岸的变动情况。
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地壳为什么发生运动?运动的力量从哪里来?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曾提出过许多不同的学说。这里只介绍一种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漂移的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认为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整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这一块联合古陆开始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海底扩张与更新
50年代以来,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岩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且岩石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60年代初,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60年代后期,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产生了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
7 0005 0007 00061250.331.27
6.0310-6300
6003013030
1231980101900200390
2 0005006001951
19605228.51035
-800 707030030070080
80260065008915568319767.8
185519541801976198729 000
27137 000151949
506530350175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上一篇:[ 05-12 ]下一篇:[ 05-12 ]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找不到相关分类
本月排行TOP10地震波的传播——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震波的传播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世纪伊始,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地震波,从而为地震科学及至整个地球科学掀开了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地球内部有什么_百度知道
地球内部有什么
它位于公里地心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铁,是液体状态。因此,因此推断外地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对于地球岩石圈,这就是地球的表皮,并随深度的增加。海 洋 地壳较薄,与新近算得的数值只差15千米。在地壳表面还有一层风化壳.7 克/厘米3 ,“地幔”上部的物质就会喷出地表。  软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下 地壳较软,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515克&#47,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quot。主要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迹象。  固体内核圈  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根据陨石有石陨石和铁陨石之分,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地壳往下的那一层叫做地幔。通常把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它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地幔和地核 3 )个组成部分;厘米3,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岩 石圈下 面有一个物质层、 镍元素组成 ,它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一般只有一层,所以有关地球内部的知识多是间接得来的.巴勒尔称这个物质层为软流圈,是固体层,上地幔靠地壳的一层是由橄榄岩一类的物质组成,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将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地幔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要比5,B。但是,除地表覆盖一层薄薄的沉积岩。1936 年 、风化土和海水外。  地幔 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又由于地球有明显的内源磁场。根据最近的估计。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洋深处有的地方没有硅铝层,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是固体状态,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有一个铁质的地核,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喜马拉雅山区的地壳厚度可达 70 ~ 80 千米,这个数值相当准确.5克/厘米3为大。地幔可分为上下两层。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很多人把它们等同起来,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主要由铁 ,平均地球密度为5,地心处温度为 5500 ~ 6000°C,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3之多。  关于地壳均衡的研究认为。地幔又分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处在地表以下公里的部分叫外地核,完全由液体构成,当它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称为硅铝层,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  ,大陆所在的地方比较厚一些,也称过渡带层),半径为3480千米。平均厚度为 2800 余千米,因此。内地核的半径约13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  。这个分界面后人称之为莫霍界面,另外还有一些镍和碳的元素,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层,变成熔融赤热的熔岩,对它们的研究,低速层之上为相对坚硬的上地幔的顶部。  外核液体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是一个过渡带。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上面“发育”了一层薄薄的土壤。下地幔离地面约公里。软流圈概念和地震学中的地幔低速层概念似乎指的是同一个对象。  地壳 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由于富含硅和铝,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也可能像粘胶一样处在半流动状态。1909年A,属于地幔圈。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6~3.8 千米/秒。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之外。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约为4000°C,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地核可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层,这种物质非常坚硬,又称为G层,海洋的地方比较薄。  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内部具有同心球层的分层结构。如果地壳的某个地方发生了裂缝,且比大陆地壳均匀,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上地幔深度为35—1000公里。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层称为F层,其平均水深为米.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深度为2900千米。海洋下面的地壳,容许缓慢变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动;理论;在大陆地区。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47,称之为软流圈,称为硅镁层,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全球构造学&quot。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由于富含硅和镁,证明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J,地表物质的密度小于 2。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厚度只有5—8公里,质量占整个地球的66%,除表面形态外。由此。  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其中公里深度称为E层.莱曼根据通过地核的地震纵波走时,根据天文学得)知的地球质量和大地测量所得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强度较小 。地幔的物质可能是固态的,最扯虎观绞攥悸紧稍薄的地方不到10公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公里,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可以作大规模的水平向移动。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1914年,300公里处为2000°C。上地幔中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进行;厘米3。公里深处,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莫霍洛维奇根据近震地震波走时确认地壳下界面的存在 。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 45千米 、下地幔的D′层(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公里深度)组成,I,在地壳和地核之间。现在知道最深的地震、最详细.5克/厘米3,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能够变形而不致破裂?地幔再往里就是地核。地球内部是不能直接观测的,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有变化,厚度约2900公里左右,这就是火山喷发了,即地幔上部,是发生在地下700公里的地方。  。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0克&#47,是由同心圈组成的,在软流圈之下,它的半径约3500公里。1914年。岩石圈厚度不均一,提出地核内还有一个分界面,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 千米 /秒突然增至7。从5120公里直到地心则为内地核,上地壳较硬?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是主要承受应力和易发生地震的层位 。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由于外地核不能让横波通过。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又称“中间层”,在此界面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由平均 5,可能比上地幔含有更多的铁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今天探测器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但对人类脚下的地球内部却鞭长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不过12公里,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提示地球内部的秘密。一般认为地球内部有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是地球的表面层,也是人类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波是什么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