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樱丹路127弄还有一个什么名子

马樱丹还有一个什么名子_百度知道
马樱丹还有一个什么名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花美丽、臭草、五彩花、五雷丹,学名是Lantana camara L,我国各地庭园常栽培供观赏.)同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变色草等,客家人称之为绵鼻公花、臭金凤、五龙兰、如意草,别称五色梅马樱丹(学名、五色绣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花叫什么名字???
这花叫什么名字???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这是绣球花。
我刚刚百度了下,绣球花,,,样子有点像,但是好像不是哦
五色梅 &马鞭草科 & 马缨丹属五色梅,直立或半藤状灌木,高可达2米,有强烈臭气,全株被短毛。茎枝常有下弯钩刺。叶对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四季开花,花序腋生,花冠高脚碟状,4~5裂,有红、粉红、黄、橙黄、白等多种颜色,故名“五色梅”。核果球形,肉质,成熟时紫黑色。
马樱丹【马鞭草科】别名:五色梅。
属于外来入侵物种。&
是五色梅,有毒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花鸟鱼虫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11/6阿里山之恋(登奋起湖大冻山及隙顶二延平步道)
气象局说下周又有一波东北季风南下可能出现有与的天气
原本是昨天要上山的结果睡过头所以.......
今天特别4:30起床5:00出门"回阿里山"囉!
六点多清晨天刚亮依照习惯在山下吃个鸡肉饭当早餐补充体力
上了台18线阿里山公路过了触口后转入嘉130号乡道公田产业道路(节省点路程跟时间)
快到巃头时看到一旁的山景彷彿蓬莱仙岛般漂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云层沉在山谷间望那山头好像海岛般真美
青翠的满山茶园似乎还未苏醒般
赶工兴建中的阿弥陀佛寺倒真像南海上的古刹灵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到了石棹并没作停留因为今天的目的地是奋起湖的大冻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由石棹转169线往奋起湖接近的途中
看那奋起湖彷彿是山里的一座山城般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喜欢有点距离的眺望可以感觉到距离美
人与人是不是也如此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快到奋起湖前的消防队旁看到一大片盛开的野牡丹好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英文名称:
Common Melastoma
?学名: Melastoma candidum D. Don
Melastoma septemnervium Lour.
?科名: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野牡丹属(Melastoma)
?别名: 山石榴、不留行、王不留、王不留行、九螺仔花、大金香炉、山石榴、金石榴、金榭榴、埔笔仔、不留行、狗力仔头(以上为台湾习用名称);猪母草,地茄,豹牙郎木,活血丹、高脚山落苏,吞口巴、毡子杆、毛足杆,野石榴、金石榴、金鸡腿,猪牳稔、牛牳稔,红爆牙狼,倒罐草、高脚稔,大杜桥、水多年、高脚埔梨、大号天番炉。 Kahbatuka(泰雅);Katuru(排湾)
?原产地: 中国南方及台湾
?分布: 生于低海拔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开阔的灌草丛中。是常见的植物。
1. 园艺观赏用。2. 药用:是一种多用途的药用植物,能治疗肿毒、痢疾、胃病等,又能治关节炎、风湿、疮疥、肺痈、小儿发育不良等。性味:苦、涩、平。效用:全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散瘀止血,活血,解毒。治食积,泄泻,肝炎,跌打,痈肿,外伤出血,衄血,咳血,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产后腹痛,白带,乳汁不下,血栓性脉管炎,偿痈,毒蛇咬伤;果实:活血止血,通经下乳。治子宫出血,崩漏,痛经,闭经,难产,产后腹痛,乳汁不通;根:健脾止泻,止血活瘀。治消化不良,风湿跌打,食积腹痛,泻痢,便血,衄血,月经不调,风湿痹痛,头痛,跌打损伤。(台医资-野牡丹-p340)
茎钝四棱形或近圆柱形,高 0.5~1.5 公尺,具有多数枝条;枝条直立或斜上升,四角形,具有倒伏性粗毛及鳞片。
叶对生,卵形或广卵形,长 6~12 公分,宽 2~5 公分,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钝或略带心形,糙纸质,全缘,表面被倒伏性毛茸,背面则有绵毛;基出脉 7 条,叶脉于表面凹下而于背面隆起;叶柄长 0.8~1.5 公分,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伏毛。
花 3~7 枚,大型,显著,开放时径 4~6 公分,呈顶生或近似顶生的聚繖花序排列;花序很少超过 1 公分,被有粗毛;花柄粗壮,长 0.3~0.6 公分,有毛茸,花萼筒壶形,长 1~1.3 公分,密生绒毛,先端有裂片 5 枚;裂片披针状三角形,先端锐尖而略呈短尾状,外面有毛茸;花瓣 5 枚,紫红色,阔卵形,长 2.5~3.5 公分,宽 2~2.5 公分,先端钝而有尖突;雄蕊 10 枚,长短不一;长雄蕊的花药先端有短尖喙,基部向后延伸许多,而至于 2 枚瘤块间;花丝扁平;子房卵形或球形,下部与花萼相连,先端钝,被有粗毛,在花柱基部向内凹。花期 5~7 月。更多
?果实: 果实多少为肉质,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 1~1.5 公分,直径 0.8~1.2 公分,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细小,略呈肾形,镶于肉质胎座内。果期10~12月。
常绿小灌木,高 0.5~1.5 公尺,略作四方茎,嫩枝、叶片与萼筒密生倒伏状粗毛;叶对生,5-7 出脉。桃红五花瓣,硕大而明显,最最特别在雄蕊,10 根分两型,长短各一半,花丝具关节,上段成弯勾,是为一特色。果实为蒴果,用种子繁殖。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07:43来到奋起湖车站旁
看到像奶油蛋黄般的漂亮花朵忍不住停下来观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花色依照种植环境及阳光照射因素,有些花初开花时呈黄色,
成花后会变化为橙色,或橙色变红色,白色变粉红色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七变花、五色梅、五龙兰
Lantana camara L.
原产美洲,现亚热及热带地区普遍驯化
常绿灌木。茎、叶均具有刺激性恶臭,全株被粗毛。小枝方形,棱角上具有钩刺。
马樱丹是蝴蝶的蜜源植物,可吸引蝴蝶的造访,是营造蝶园的重要植物。也可作庭植添景或作绿篱,可盆栽观赏。
花期全年、夏秋盛开、花色众多
喜阳光,极强健,耐旱,耐热,耐寒
原产于南美洲,三百多年前由荷兰人引进,但对于生长环境要求不严,容易繁殖,所以已经摆脱控制,甚至取代台湾的原生植群,变成令人头痛的杂草,并且也对台湾本土植物的授粉机制产生严重的影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科属:马鞭草科
别名:五龙兰、五色梅、如意草、广叶美人樱、龙船花。
1.常绿半蔓性灌木,小枝四棱形,有逆向的倒钩刺,全株有刺激性怪味
2.叶对生,长卵形,锯齿缘,叶面和叶背有短硬毛。
3.四季开花,头状花序至繖房状花序,花色有粉红、橙红、黄红、紫红、橙黄 等,为产蜜植物。
4.果,球形,肉质核果,成熟时紫黑色。
5.花很漂亮,但是有毒!如果不小心吃到枝叶或没有成熟的果实,会造成慢性 肝中毒,有发烧、衰弱、呕吐、腹泻、步履不稳、呼吸急促、昏迷、黄疸。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马樱丹属于蔓状的常绿灌木,整株都有着短短的粗短的软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小茎呈棱角状,称为小枝方形,在棱角上有小倒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07:45大清早的游客还没那么多
正要迎接一天的开始的奋起湖车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08:04转往嘉155乡道来到大冻山登山口
星期假日摊贩一大早就在此等候生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冻山公有停车场(我看该改名公有露营区)
很多游客昨天晚上在这露营过夜隔天清早爬大冻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整理一下背包行囊后准备出发
大冻山登山口就在多林检查所斜对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冻山国家步道介绍说明
大冻山国家步道是一环状的步道,全长约5公里,其中还有三条支线与主线相通,只要照着林务局所设立的指示牌前进一定不会迷路的,并且可按照自己的体力进行活动。山顶设有景观台,天气晴朗时玉山、大塔山、曾文水库…等等明媚风光尽入眼里,也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步道登山口旁"大冻山国家步道"斗大的标志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冻山国家森林步道有四种行程可以依照个人体力时间选择
甲线:(长约5000公尺,需时约5小时)
多林检查所停车场 1.步道登山口 取右下 石板路--【20分钟】→2.岔路【左上往回头岭】取右线前进--【15分钟】→3.明月窟--【10分钟】→4.流星巖--【10分钟】→5.十八罗汉洞--【上坡 30分钟】→6.回头岭--【30分钟】→7.岔路(左可下往停车场】取右--【3分钟】→8.石狮像--【上坡 30分钟】→9.岔路凉亭【左下可至停车场】取直上--【上坡 20分钟)→10.岔路口【左下停车场树石盟 至停车场2000公尺】取右上--【上坡 15分钟】→11.大冻山景观坪--【下坡 7分钟】→12.岔路口【左下 石狮像停车场】取直下--【下坡 25分钟】→13.树石盟--【下坡 20分钟】→14.岔路 左后上往大冻山--【3分钟】→15.岔路【左往石狮像】--【下坡 20分钟】→16.步道登山口。
乙线:(长约3500公尺,需时约2.5小时)
1.→7.同甲线 7.岔路【又上往大冻山 石狮像】取左--【下坡10分钟】→8.岔路【右上往 树石盟 大冻山】取左下--【下坡20分钟】→9.步道登山口
丙线:(长约4000公尺,需时约3小时)
1.登山口--【上坡20分钟】→2.岔路【右往 石狮像】取左-【上坡10分钟】→3.岔路【左往树石盟 大冻山】取右--【上坡30分钟】→4.岔路【右往石狮像 顶湖)取左--【上坡10分钟】→5.岔路【左下 树石盟 登山口】取右--【上坡20分钟】→6.大冻山观景坪。下山与甲线同—75分—步道登山口。
丁线:(长约2500公尺,需时90分钟)
1.登山口--【15分钟】→2.岔路【右直进往明月窟、流星巖)取右--【上坡15分钟】→3.回头岭【右下十八罗汉洞】取左--【上坡30分钟】→4.岔路【右往石狮象、大冻山】取左--【下坡10分钟】→5.岔路【右上树石盟 大冻山】取左--【下坡20分钟】→6.登山口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08:06反正时间还早就走到哪算到哪吧!
半年前来过一次而今天就打算登山加上观赏沿途生态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冻山步道沿途景点介绍说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步道就由开始的石阶敲开序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学名Polygonum thunbergii Siebold & Zucc.、Polygonum biconvexum Hayata、Polygonum thunbergii Siebold & Zucc. f. biconvexum (Hayata) Liu、Polygonum thunbergii Sieb. & Zucc. forma biconvexum (Hayata) Liu, Ying & Lai
英文名Thunberg's Fleece Flower
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称水麻蓼、水犁避、水犁壁草、苦荞麦、刺犁壁、鹿蹄草、三角盐酸、藏氏蓼
原产于中国中北部与东北部地区、朝鲜、西伯利亚、日本
全株具星状毛,茎有棱,密生逆刺,基部匍匐生长,节上生根,叶互生具柄,叶戟形,中片椭圆形,先端钝尖,叶全缘,两面被白色粗毛,托叶抱茎短筒形,有时上部阔展成叶状,半月形,聚繖花序顶生,花上部紫红,下部白色,萼花瓣状,萼片五瓣,瘦果多凸透镜形或少数呈三棱形,具三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一早还没看到太阳出来
走在两侧满是竹林相伴感觉特别凉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戟叶蓼自生于台湾各地平野、山区到海拔一千数百公尺处,多见于废耕地、溪流两旁、道路两旁、森林边缘等水分供应充足的地方。一年生草本,冬季枯死,第二年春天在附近,由去年的种子再长出来,春末夏初开淡红色、白色小花,茎密生细小倒刺。嫩叶可食,但必须先行滚烫以去掉苦涩味,再煮成菜汤,若炒食必须使用较多的食油或者猪油,吃起来较为可口。若在森林中被蚊虫叮咬,可用本种的叶片擣烂,涂于发痒处以止痒,几乎原住民各族均有类似的使用方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过了石阶梯后接下来是石头缓坡
两旁除了戟叶蓼族群外还看到许多的车前草族群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曲茎马蓝(Strobilanthes flexicaulis Hayata)
灌木状草本。株高50 -100枝光滑,常成之字形弯曲,具狭翼。叶形变化极大:生于一般茎上的叶子,基部渐狭而具柄,长在开花茎上的叶子,叶形小,基部长成心形而近无柄,形成大叶包小叶的情形,相当特别。花成穗状排裂,蓝紫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中文名称:曲茎兰嵌马蓝
?学名: Strobilanthes glandulifera Hatusima
Parachampionella flexicaulis (Hayata) Hsieh & Huang
?科名: 爵床科(Acanthaceae)马蓝属(Baphicacanthus)
?别名: 曲茎马蓝、台东山兰
?原产地: 台湾固有植物。
?分布: 台湾中部和南部中海拔山区及兰屿森林中。
?用途: 尚未发现用途。
?茎: 半灌木状草本,高可达 1 公尺,光滑,多分枝,枝常呈之字形曲折,具狭翼。
?叶: 叶大小形状不一;普通枝上叶:单叶,对生,具长柄,柄长 1~3 公分;叶片长可达 18 公分,宽约 5 公分,长椭圆状卵形,叶基楔形,叶尖锐形,叶缘为锯齿缘;花枝上叶:单叶,对生,无叶柄或几无柄;叶片较小,卵形,近圆形或肾形,叶基常呈心形,叶缘不明显锯齿缘。
?花: 花序为集生穗状花序;苞片小,钝形;小苞片线形,常被腺毛;花萼长可达 1 公分,裂片线形;花冠长约 4 公分,蓝紫色,外侧光滑,里面下部被硬毛,瓣缘 5 裂,裂片圆形,微凹头;2 强雄蕊,较长花丝长约 0.7 公分,被逆向粗毛,较短者长约 0.2 公分,光滑;子房倒卵形,花柱长可达 3 公分,被短柔毛及腺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果实: 果实为蒴果,长约 2 公分,线状圆筒形;种子长椭圆状卵形,扁平,密被毛。
?特性: 半灌木状草本,高可达 1 公尺,光滑,多分枝,枝常呈之字形曲折,具狭翼。叶大小形状不一;普通枝上叶:单叶,对生,具长柄,柄长 1~3 公分;叶片长可达 18 公分,宽约 5 公分,长椭圆状卵形,叶基楔形,叶尖锐形,叶缘为锯齿缘;花枝上叶:单叶,对生,无叶柄或几无柄;叶片较小,卵形,近圆形或肾形,叶基常呈心形,叶缘不明显锯齿缘。花序为集生穗状花序;苞片小,钝形;小苞片线形,常被腺毛;花萼长可达 1 公分,裂片线形;花冠长约 4 公分,蓝紫色,外侧光滑,里面下部被硬毛,瓣缘 5 裂,裂片圆形,微凹头;2 强雄蕊,较长花丝长约 0.7 公分,被逆向粗毛,较短者长约 0.2 公分,光滑;子房倒卵形,花柱长可达 3 公分,被短柔毛及腺毛。果实为蒴果,长约 2 公分,线状圆筒形;种子长椭圆状卵形,扁平,密被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来到树根路(那盘根错节的树根看起来有种说不出来的美感像大自然的画布般)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枕木阶梯(林务局确实是有很用心在规划步道)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中文名称: 生根卷柏
?英文名称: Doederlein's Spikemoss
名: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
名: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卷柏属 ( Selaginella )
名: 深绿卷柏、石上柏、山扁柏、大叩菜、梭罗草、地梭罗、金龙草、龙鳞草、地侧柏、虾麻叶、锅巴草、岩青、岩扁柏、过路蜈蚣、大风尾草、地柏草。
?原产地: 日本、中国大陆、琉球、台湾
?分布: 台湾全岛低至中海拔山地,阴湿处或林阴地带。
途: 1. 药用:清热解毒、抗癌、止血。全草可治癌症及肝硬化。性味:全草:淡、凉、微涩。效用:全草:袪风,解热,消肿,止痛,活血,袪瘀,抗癌。治肺炎咳嗽,咽喉肿痛,气管炎,结膜炎,黄疸,肝炎,胆囊炎,乳腺炎,急性扁桃腺炎,肝硬化腹水,肺癌,鼻咽癌,肝癌。
?茎: 匍匐状生长,长约 20-40 公分,主轴侧生多回分枝,分枝处经常著生根支体。
?叶: 叶二型,侧叶和中叶各 2 行;侧叶在小枝上呈复瓦状排列,同枝的两侧紧靠斜展,卵状长圆形,长 0.3-0.5 公分,宽 0.15 - 0.2 公分,钝头,基部心形,叶缘内侧下方有微锯齿,外侧的中部以下几全缘,两侧上方均有疏锯齿;中叶 2 行,彼此以复瓦状交互排列直向枝端,卵状长圆形,长 0.22-0.25 公分,宽 0.1-0.12 公分,先端渐尖具短刺头,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中脉龙骨状向上隆起,前后中叶的中脉相接成狭脊状。
?果: 孢子囊穗常为2个并生于小枝顶端,长 0.3-0.8 公分,四棱形;孢子叶4列,交互复瓦状排列,卵状三角形,长约 0.15 公分,宽约 0.1 公分,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锯齿,龙骨状。孢子囊近球形,大孢子囊生于囊穗下部,小孢子囊生于中部以上,或有的囊穗全为小孢子囊。
?特征: 匍匐状生长,长约 20-40 公分,主轴侧生多回分枝,分枝处经常著生根支体。营养叶分中叶及侧叶两形,中叶侧叶长卵形,叶尖具有芒刺;侧叶向两侧平展,基部歪形,长 0.3-0.5公分宽 0.12-0.2 公分,营养叶上表面为深绿色,下表面则为灰绿色。孢子叶在枝端成四列之复瓦状排列,并形成穗状,长约 0.2-0.5 公分。生长在中低海拔林下腐植质丰富的阴湿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亮毛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亮毛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以前出游当然喜欢四处看看到处的风光
不过现在看的更细更深也更加感动了
瞧那攀爬在树上的植物(相信很多人经过也许不会看它一眼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步道路线图(步道内路线图设置完善不必担心迷路走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人工造林柳杉林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很像"寒梅"的叶子还没开花不敢肯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那地上布满了柳杉的树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郁郁森林风光无限只要我们用心去接触会有不同感受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骨碎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骨碎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见到阳光出现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肉穗野牡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肉穗野牡丹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步道旁的岩石可是生态热闹非凡一点也不寂寞
有生卷扁柏还有土马鬃(虽然有点像蜈蚣长长的不过很可爱也很漂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的蕨类植物共有600多种之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长长比对到我都有点眼花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看地上的树根可是前面那柳杉一路延伸长过来的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好啦!接下来是木头阶梯了步步高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起来很像抱着种子的新生植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刚刚已经介绍过的"曲茎兰嵌马蓝"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说!!是哪棵树又不把树根藏起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08:44来到中途的休息凉亭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哈哈!不好意思厕所没水暂停使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后面来登山的游客越来越多了
大老远就可以听到人声鼎沸的声响
我还是继续往上走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我有点后悔选择周日出游
还是喜欢星期一人少的那份清幽漫步
决定了以后还是选择人少的时候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阳光穿透下来照耀在步道上
随着海拔上升箭竹族群出现了
仔细观察各类植物也是有它们的地盘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那弯著背的老树像不像被一群淘气的蕨类孙子任意耍闹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阿里山舌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其实了解蕨类植物也是很有趣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冻山真是个植物生态宝库
让我一路走上来长长蹲在路边观赏植物
常常登山的游客好奇眼光投来看我
让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水鸭脚
英文名称: Formosana Begonia
名: Begonia formosana (Hayata) Masamune
Begonia laciniata auct. non Roxb.
Begonia laciniata Roxb. var. formosana Hayata
Begonia formosana (Hayata) Masamune f. formosana
名: 秋海棠科(Begoniaceae)秋海棠属(Begonia)
?别名: 水鸭脚秋海棠、台湾秋海棠
?原产地: 分布于琉球及台湾。
?分布: 生长于台湾全岛低至中海拔的山地约 200~1,500 公尺处,多见于森林下或路旁,较常见。
途: 1.观赏用:水鸭脚秋海棠是庭园观赏的优良绿化植物。2.食用:叶柄和茎吃起来有酸酸咸咸的味道和酢酱草极为类似,可为野外解渴的的求生植物,但植物中含有蚁酸,则不宜过量食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曲茎兰嵌马蓝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曲茎兰嵌马蓝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曲茎兰嵌马蓝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骨碎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水脚鸭
?茎: 草本,根茎匍匐,厚、肉质,光滑无毛;茎(花茎)常在开花时长出,带有叶片,直立或斜上升,略带肉质,绿色,长 20~30 公分,先端有分枝及开花。
?叶: 叶歪卵形至长椭圆形,长 12~20 公分,宽 7~12 公分,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歪心形,肉质,边缘粗锯齿至撕裂状;表面近似光滑无毛或略有毛茸的绿色,背面淡绿色;叶柄长 10~15 公分,光滑无毛;托叶三角状卵形,长 0.6~0.8 公分;茎生叶与根生叶相同,但较小。
?花: 花较大,开放时径 3~4 公分,粉红色至红色,雌雄同株,呈聚繖花序排列;花序长 8~10 公分,常呈叉状分枝;雄花:花被片 4 枚,排成二列,外列二枚较大,阔长椭圆形,长 2~2.5 公分,宽 2~2.2 公分,先端钝;内列二枚倒卵形,长 1.5~1.8 公分,宽 1~1.2 公分,先端钝;雄蕊多数,长 0.4~0.45 公分;花丝离生,长 0.2~0.25 公分;花样药长约 0.15 公分;雌花:花被片 4~5 枚,与雄花的花被片相似但较小;子房三室,花柱二枚,先端二岐,柱头弯曲如螺丝锥。
?果: 果实为蒴果,长 2.5~2.8 公分,宽 1~1.2 公分,有翅三枚;背面的翅较侧生的翅挺出许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厚、肉质,光滑无毛;茎(花茎)常在开花时长出,带有叶片,直立或斜上升,略带肉质,绿色,长 20~30 公分,先端有分枝及开花。叶歪卵形至长椭圆形,长 12~20 公分,宽 7~12 公分,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歪心形,肉质,边缘粗锯齿至撕裂状;表面近似光滑无毛或略有毛茸的绿色,背面淡绿色;叶柄长 10~15 公分,光滑无毛;托叶三角状卵形,长 0.6~0.8 公分;茎生叶与根生叶相同,但较小。花较大,开放时径 3~4 公分,粉红色至红色,雌雄同株,呈聚繖花序排列;花序长 8~10 公分,常呈叉状分枝;雄花:花被片 4 枚,排成二列,外列二枚较大,阔长椭圆形,长 2~2.5 公分,宽 2~2.2 公分,先端钝;内列二枚倒卵形,长 1.5~1.8 公分,宽 1~1.2 公分,先端钝;雄蕊多数,长 0.4~0.45 公分;花丝离生,长 0.2~0.25 公分;花药长约 0.15 公分;雌花:花被片 4~5 枚,与雄花的花被片相似但较小;子房三室,花柱二枚,先端二岐,柱头弯曲如螺丝锥。果实为蒴果,长 2.5~2.8 公分,宽 1~1.2 公分,有翅三枚;背面的翅较侧生的翅挺出许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这阵子当我漫步在这样的之字型步道时心中常常想着
虽然马路很宽很方便但是人与人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了不是吗?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科别 车前草科
学名 Plantago asiatica L.
茎 地下茎粗短,须根发达,根生。
叶 根生叶丛生,薄纸质,具长柄,卵形至阔椭圆形,先端圆或钝,全缘或波状缘。
花 由丛叶间抽出单一花茎,多数小花排列成穗状花序,花无柄,白色,花冠4裂,雄蕊4枚。
果 花后结小盖果,蒴果长卵状椭圆形,内含种子,扁平,黑褐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车前草的种类:
前草有两种:大车前草与车前草,它们长得型态不容易分辨,等开花结果后,大车前草盖果内的种子较大、较少(4~6粒);而车前草盖果内的种子较小较多。
车前草的药用:
1.具有利尿、解热、袪痰、抗菌等功效,是治疗泌尿道发炎或祛痰的良药。
2.全草煮汁饮服具利尿消肿、清肝泻热等作用,也是青草茶的最佳原料菜。
3.幼嫩的车前草,是可食用的野菜之一。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鳞柄铁角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鳞柄铁角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鳞柄铁角蕨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学名:Polytrichum commune Linn. ex Hedw.
科别:土马騣科/金发藓科.
别名:土马騣.大金发藓.金发藓.千年松.矮松树.眼丹药.小松柏.太阳针.土马棕。
产地:全境山野之阴湿土坡.森林沼泽.酸性土壤上或偶见庭园.花盆中自生。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全草)味苦.性凉。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解毒.补虚.通便。
用于:久热不退.盗汗.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肺痨.跌打损伤。外治:疮疖。
民间方例:※ 疮疖 : 鲜土马鬃适量.捣烂敷患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树抱石(感叹植物的生存韧性与坚毅精神)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来登山的游客有如车水马龙进香团越来越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09:10离大冻山距离剩下500公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曲茎兰嵌马蓝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路越是往上阳光露脸得越多了
栖身在树林底下两旁的箭竹依旧是生长茂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曲茎兰嵌马蓝(很想拍张漂亮的特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抵达大冻山观日峰之前,有一处天然箭竹林,
高低起伏的步道穿梭其间,形成一种神秘有趣的竹林隧道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第一次上大冻山的时候真的只想到要到山顶
所以很多的延途景致真的都没细细注意到
美景往往就在你身边溜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穿梭于柳杉林、竹林及阔叶天然林之间,蜿蜒深邃的山中小径,让踏出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今天上来大冻山的半途还遇到一对老大哥大姐住台南真巧
老夫妻俩手杵著木棍几乎每个星期都会上来大冻山除了下雨天
其实登山健身也不错啊!山上空气好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快到山顶了(路旁有一林务局的木屋机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两棵粗腰大树干像不像守门人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起来很像大叶楠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樟栎群丛林相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披在树枝上的苔藓植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沿途我跟着自己的步伐慢慢走,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景致外,更介此行走呼吸
,来充份感受森林浴所带来的芬多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已经可以听到人声鼎沸的山顶凉亭到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09:27到啦!大冻山海拔1976公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很多人会选择到阿里山看日出,与阿里山迅速跃升的二、三秒日出不同,位于嘉义县大冻山的日出,长达三、四分钟,可以好好欣赏破晓时分的耀眼光芒;站在海拔一千九百七十六公尺大冻山观日峰上的观景坪,三百六十度的宽广视野,只要天气好,更能遍览群山阿里山、玉山、大小塔山、草岭、新营等山峰的秀丽景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又是豔阳高照的好天气
我每回上来大冻山都运气不错都遇上晴朗的好天气
真是山神眷顾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前方芒草指向的是大塔山跟中塔山(我真的很喜爱塔山那气势磅礡的山势)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眺望群峰说明图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这观景平台上视野超棒可观玉山群峰及塔山群峰还有草岭等地区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来吉部落跟小塔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上月上大塔山观景平台远眺群峰
而今天我在大冻山望大塔山
那种感觉说不出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玉山主峰跟玉山北峰及玉山南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今天云层还蛮高的
右侧芒草所指的是玉山北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高的那支芒草所指的是大塔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凉亭里挤满了上山的山友游客
所以小弟一人只好就在外面晒太阳囉!
一路陪伴的登山杖走的慢没什么流汗所以一瓶水还没喝完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望着玉山群峰跟塔山群峰恨不得马上动身再投入群山的怀抱中
人家说登山会上瘾还真的耶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凉亭另一侧似乎另外有新的步道修整中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喔!原来往多林车站跟芙蓉山顶湖方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凉亭四周车前草生长茂盛很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冻山眺望群峰全景图(一)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冻山眺望群峰全景图(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休息后看到上来山顶的人潮是越来越多
于是决定不凑热闹下山吧!
来到往树石盟的岔路决定再到树石盟那边去看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上山容易下山苦啊!
还好有准备护膝可以减少膝盖的磨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一般人到大冻山可能时间关系吧!都直接上山下山
所以对这必须迂回绕行的路线就比较少人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由于比较少人打扰所以步道旁的植物生态显得更丰富更多元化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木头阶梯旁的守护枯木虽有点落寞但依然无怨无悔直直挺立着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喜欢这样独自一人行走的悠然自在可以无拘无束慢慢赏玩延途景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路旁长得细细长长的很像台湾露珠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拍不好真是伤脑筋啊!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石旁的视野缺口可以看到塔山群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再一张该可以看到了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回望刚刚下来经过的大巨石
常有人说一个人登山不无聊吗?
我若是只想着登顶征服想那可能登完顶就似乎完成目的了
但是若是你是抱着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话
那乐在其中又岂会感到无聊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蓬莱天南星
Arisaema taiwanense 蓬莱天南星
假茎高2-10cm。
叶单生,叶柄长于假茎;小叶7-15,放射状排列,倒披针形,先端具丝状长尾。
肉穗花序,外包以佛燄苞,佛燄苞顶端延伸为附属物。
雄花位在花序上部,雌花聚集在下部。
花序轴前1/2-1/3处膨大成棍棒状,表面具皱纹。
特有种,全岛中海拔山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圆球形的地下茎上长ㄧ片叶子,裂至7-15片不等,由圆形的叶柄撑出地上。
在热带或亚热带雨林,高温多热,缺乏充足日照的林下
叶型与叶片的配置高度发挥对光的吸收效率,尽可能地承接洒落在周围的所有光线
* 叶柄:掌状(放射状)叶的中心点到地下茎的部位。
* 假茎:叶柄包复花序柄的鞘状部分。
* 花序柄:花序基部到地下茎的部位。
蓬莱天南星:叶柄长于假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 管部:佛燄苞基部卷起。
* 簷部:佛燄苞上部张开并弯成90度。
* 先端:佛燄苞变细,形成丝状。
* 外表:有纵向紫褐色深浅分布的纹路。
天南星是一种产热植物
藉呼吸作用引发跳跃式电子传递
温度提高,气味分子扩散加速,吸引虫媒
单性花雌雄异株
开花时,由地下茎长出一个枝条(花枝),花枝由一个长柄(称花序柄)和上面长的花序(称佛燄花序)组成。
佛燄苞包着的花序有很粗的花序轴,可以有三段组成,基部长雌花,中段长雄花,前段无花(附属物)。
幼株ㄧ般只长(开)雄花,够大的植株才会长雌花。
雌雄花发育先后有时间差
雌花先熟,发出臭味,吸引虫媒
雄花晚熟,不会发出臭味,虫媒离开
也有可能因为自发授粉,遗传畸界度降低,导致适应力变差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栋山的生态保存的不错是个想要亲近大自然的好去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布勒德藤,别名野海棠,为野牡丹科金石榴属的直立或蔓性灌木常绿灌木,叶卵形或卵状心型,先端渐尖,长约2~8公分,圆基或心基,锯齿缘。花梗密被腺毛及多细胞毛。
布勒德藤其顶生桃红色小花,配合中间奇特可爱的黄色雄蕊,颇为特殊漂亮,外形与小金石榴非常相似。不过两者最易分别的特征是其叶片表面及背面皆复有稀疏白刺,而小今石榴则无。其茎有粗毛,为直立或攀缘性,带有紫色经略呈圆柱状。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林间的小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到刚刚下来的阶梯
我有点想念塔山步道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自然就像是老师般总是不断的介绍大自然给我们
不要浪费白来这是上一遭啊!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水脚鸭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水脚鸭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攀缘植物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树上的攀缘植物生机勃勃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10:32到了有名的树石盟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中文名:台湾云叶树
英文名:Bird-lime Tree
学名: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科别:云叶科
分布:分布于中央山脉海拔1,500~3,000m处之地区。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昆栏树(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Sieb & Zucc.)为高大的乔木,高度可达20公尺以上,是常绿阔叶树;叶片菱形或披针形,前半部锯齿缘,具有油亮光泽;花为顶生之总状花序;每年约4、5月份左右,昆栏树的嫩叶和花芽会同时绽放;6月以后,其型似车轮的蓇葖果开始成熟,并由绿色逐渐转为深褐色。在雾林带地区的昆栏树常和红桧、峦大杉、台湾杉等针叶树混生,伴随的阔叶树种则有(八角茴香科的)八角、樟科的桢楠属植物,以及壳斗科的柯属和栎属植物等。由于昆栏树在台湾特别喜好生长于雾林带,所以有一个很好听的别称,叫作“云叶”,或是“云叶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云叶树由巨石底下开始把它包复著如胶似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树石盟解说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的山地降雨量高,位于海拔约公尺的山区不仅潮湿,温凉的气候更形成云雾最浓的区域;这里孕育著许多重要的云雾植物,昆栏树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沿着中海拔的山区道路,常可见到它的踪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棕榈是属于棕榈科,常绿小乔木,株高3~ 8公尺 柱形,包以暗竭色纤维的叶鞘。叶具长柄,簇生干顶状,径可达8 0公分 ,掌状分裂,裂片线形、内折、具二尖裂; 叶柄长约 一公尺 ,两绿有刺,其下端两侧分别将茎干包围;4~5月开花,花小、黄白色、雌雄异株多数集生而作分岐之肉穗花序,外包有多数显著之大叶小苞形;
萼片,花瓣均为三枚,雄蕊六本;心皮三枚;核果,扁平心脏形,径约 一公分 ,秋天熟时,青黑色。
它以种子繁殖。11月自棕榈采取种子,装入麻袋内,春四月上旬播种,定植适期为4~6月,使用2~3年发育不佳,如必需栽,则应高植,以利排水。阴性树,少污染。在富含腐植质而排
水良好之地,不拘阴阳均可生长,寒性颇强,惟需择避风之地,施肥于三月沟施堆肥与鸡粪,保持十叶片而去除枯老叶。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本属植物根据记载,全世界约30种。分布于亚洲、澳洲、太平洋岛屿、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卡岛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台湾自生仅有一种,,即台东苏铁。苏铁干 中薄壁细胞含有多量淀粉可供食用,俗称西米(Sago)。因长得像棕梠树,英文俗称为Sago palm。 苏铁与台东苏铁最主要的辨别特征,在于苏铁的小叶边缘反卷,而台东苏铁的小叶边缘扁平不反卷。
两者是同一家族的︰属裸子植物(特征︰胚珠裸露,无良好的保护器官或构造)的苏铁目(C 俗名︰cycads)。被子植物(通常会有艳丽花朵的植物)的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会在一个类似“子宫”的组织构造(或器官)中生长,并受到保护。这种器官
称做“子房”;子房壁在种子成熟后发育为果皮和果肉(但有些被子植物的果肉则不明显)。 “Cycas”是源自于希腊文的椰子树名,因苏铁类植物常被误认为棕梠树或是蕨类植物。其实他们和后两者是没亲戚关系的。苏铁类植物的精子具有许多鞭毛,
这在现生的种子植物中相当独特。苏铁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的二叠记(约二亿八千万年前),在中生代的侏?纪(二亿到一亿五千万年前)达到他们家族兴旺的巅
峰。由化石的研究已确认苏铁类植物在过去无论在种类和分布上都比现在更多且广,目前则仅有小的族群在各大陆块上呈不连贯的分布。可说是古老的孑遗植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好奇特的弯曲树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来到竹林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柳杉:枝条稍上举,螺旋状随意分枝,排成圆柱状。叶是接近针状的凿形,长约1公分,稍柔软而不刺人,在枝条上螺旋状的依序著生成条柱状。毬果圆球形,长约2-3公分,组成的一片片果鳞盾牌状,果鳞前端有指头状突起,由毬果基部的5个到顶端的1个,中央也有扁平且常弯曲的突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松杉柏代表温带的亚洲东方常见的常绿裸子植物,杉类在中国传统上被认定是叶子条片状的一群,但这与西方植物学中杉科植物(Taxodiaceae)的范围不同,如冷杉、铁杉、云杉、油杉等都是松科的成员。杉木(Cunninghania 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是台湾可见的主要杉科植物,世界上只零星的残存于亚洲的东南部山区,分布狭隘,族群量不多,且大都单传一种存活于隔离的地区,属于孓遗的状态。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人工造林柳杉林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柳杉原产日本,为日本之主要造林树种,台湾亦引进大面积造林,面积达四万多公顷,植于海拔900~2,200m间,因最初乃自日本吉野地区引进,故民间多称之为吉野杉或日本杉。
心材因产地、品系以及含水率而有不同,从暗褐色至红褐色,边材黄白色,边心材明显,木理通直,木肌粗糙。
易干燥,干燥性能良好,少反翘或干裂。
手工刨削或机械刨削均容易,刨面粗糙,涂漆及吸著性良好。
耐蚁性良好,耐腐性中庸。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柳杉的毬果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来到岔路接上往大冻山观景台登的路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另外一条路径可以通往十八罗汉洞跟石狮象
我想改天再走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10:58下来到停车场囉!
满是游客还有一大群自行车友骑车兼爬山!真猛!!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由大冻山下来到奋起湖前
看到远处漂亮的云层好像有云海出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把镜头拉近点看像不像雪花棉花糖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难得大好晴天云海翻腾
让我一时起了童心来去追云海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追到巃头时看到云层从山谷窜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一转眼云层就把山头包了起来真是有趣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着云层乱窜
于是我赶紧再骑车跑到台18线跟公田产业道路的交会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那云层由公田的山谷整片杀出
那真是气象万千难得的景像啊!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由于刚刚觉得看不过瘾觉得我好像爬不够高
于是就又跑到隙顶来希望爬上二延平步道的观景台能够看到云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步道停车场旁窜升的云雾
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还真像小孩一样像追星族
只是我追的对像是云海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走在步道上我才想到我好像还没吃午餐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石竹林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茂盛的竹林隧道
很多由上山下来的游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二延平步道全长一公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200公尺的标识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竹林绿荫虽然已是大中午时分倒还不会太热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成长得好壮大的蕨类植物根一般树木一般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最自然的原生林
随着人类的文明与开发
越来越多的原生林遭到破坏殆尽
建设是困难的破坏却很容易期待大家能够共同保护珍贵的自然生态啊!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非洲凤仙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木造栈道一路沿着山崖边慢慢攀升风光跟视野都很不错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白花藿香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由山谷升起的汹涌云雾翻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二延平步道维护得很不错都有专人负责整理
也希望来访的山友留下脚步别留下垃圾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步道经过了竹林后来到茶园旁可以观赏翠绿的茶园风光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一边是竹林一边是由巨石驳坎所堆积而成的茶园真是风光明媚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阿里山的茶产业每年可是造就上亿的产值挺吓人的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当初整地出来的巨石用来当驳崁也是一种特色
更何况有些巨石上还可以发觉远古的化石
不彷可以来个化石探访之旅喔!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佛手茶介绍
品名称:重火炭焙高山佛手茶
茶叶种类:球型乌龙茶
茶叶产地:嘉义县
茶树品种:香橼种
佛手茶同金萱或翠玉茶一样,只是茶叶的别名。
佛手茶为香橼种,产于福建永春(更早之前发现于何地?就不知道了),香橼和武夷、铁观音或乌龙种,都一样有她们个别独特的风味,其制法不同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滋味表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佛手茶的茶园,叶片大小及厚度是一般茶叶三倍的佛手茶,乍看之下还以为是一丛丛长像低矮的柑橘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茶乡之旅说明介绍
 属小叶种,适合制造部分发酵的晚生种,由于本品种是一个极有历史并且被广泛种植的品种,是早期从大陆引进之品种,据了解大陆现在已无此品种,此树形稍小属于开张形,枝叶较密生,叶形长椭圆形,以叶部 5~6公分处最阔,叶肉稍厚,质柔软富弹性,叶色呈浓绿色而富光泽,叶脉色淡明显凹陷,幼芽呈紫色。由于制茶品质优异,全省各茶区均有栽培,适合制造包种茶,乌龙茶等。 本品种所制成的包种茶不但品质优良,且广受消费者喜好,故成为本省栽植面积最广的品种,可惜树势较弱,易患枯枝病且产量低。
白毫乌龙茶(东方美人茶)
 白毫乌龙茶为台湾最特殊之名茶,全世界仅台湾产制,其制茶原料采自受茶小绿叶蝉吸食之幼嫩茶芽,经手工搅拌控制发酵,使茶叶产生独特的蜜糖香或熟果香,主要生产于新竹县北埔、峨眉及苗栗县头屋、头份一代茶区。白毫乌龙茶以芽尖带白毫愈多愈高级而得名。其外观不重条索紧结,而以白毫显露,枝叶连理,白绿黄褐红相间,犹如朵花为其特色,水呈琥珀色,具熟果香、蜜糖香,滋味圆柔醇厚。
※ 椪风茶,是白毫乌龙,白毫乌龙不见得是椪风茶。中间的差异在 ”小绿子”是否有着园,如果没有经小绿子吸食,制造出来的只是纯白毫乌龙而非”椪风茶”,且椪风茶只有在“芒种”(4、5月间),前后采收者才算是正牌椪风茶。
 别名金萱、 27仔,试验代号- 2027,经过四十三年的选育后,才在民国七十年命名的新品种, 母本台农8号+父本硬枝红心之杂交后裔,茶改场成功育种的排列顺序第十二号。树型横张型,叶椭圆形,叶肉厚,叶色浓绿富光泽,芽绿中带紫,富茸毛,芽密度高,树势强,高产,采摘期长,抗枝枯病。适制包种茶及乌龙茶,属中生种。金萱的采收量比青心大冇和青心乌龙高百分之二十至五十 ,因此种植面积在稳定的增加中。由于树势强健,环境适应力强,高产,品质佳且广受消 费者欢迎,因此全省各茶区均有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阿里山茶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二延平步道沿途共设有三层凉亭可供休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路过第一层的凉亭喝口水后
见来此野餐的人蛮多的所以我就继续前进往上走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那寄生在树上的巢蕨真是无处不在啊!只是这里阳光那么大怎会呢?
后来想了一下就明白隙顶这里因为地理的关系一整天常常是笼罩在云雾里
所以溼气水气够厚茶叶品质好当然巢蕨也就受益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茶园里的巨石
茶农并未将巨石移除让整个看起来有种浑然天成的协调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茶园旁的柳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茶园那边是晴朗天气
而另一旁则是云雾由山谷上升来景象有趣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第二层的凉亭设有两座依旧是人满为患
所以我继续往最上层行走
来到木栈道阶梯爬升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似乎快要到二坪山顶了看到晴空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哈哈!看到上方的电信设施了吗?那里是最高凉亭观景台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路边的白花藿香蓟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希望在最上层的展望平台能看到美丽的云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上来到最上层一看有点无言
居然产业道路可以通到此处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喔!原来是气象局的雨量监测系统(还以为是大哥大基地台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二延平山步道景色怡人,沿途可俯瞰嘉南平原、仁义潭水库、兰潭水库及曾文水库风光,眺望玉山主峰及南北二峰,欣赏冬季霜雪皑皑的景色以及日出刹那跳跃的生命力。没有光害,没有空气污染,万里无云的夜晚,仰首撒满星斗的天空,俯视万家灯火的嘉南平原,天上人间满似亮晶的碎钻。云瀑、云海、夕阳、晚霞,还有大象山、仙井瀑布与大峭壁,都是丽景天成,雄伟毫迈,是上苍隐藏在这里的大自然瑰宝,岂可错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风吹起了云层像这里移动虽然没有壮观的云海欣赏
不过看到那白云的变换移动也是不错的啦!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气象局的观测系统旁的机房是无线电中继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二延平顶的高海拔1650公尺
如天气晴朗立足二延平顶景致可眺望嘉南平原甚可延伸至麦寮沿海海平面,俯瞰层层叠堮秀峰,参差互出视野辽阔,尺寸千里尽收眼里是许多艺术摄影者补捕捉大自然奇景的天堂乐园,就如日落冬夏各有其趣,夏日夕阳暮落海平面,冬日夕阳沉浮云海里。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二延平顶设有凉亭一座以及3处的观景平台
我独自一人独享贵宾级观景平台真好
隔壁两对也来自台南的夫妻在此野餐观景(今天遇到还蛮多台南的朋友上来阿里山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陪伴我一路的伙伴
休息补充点热量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山谷升起的云雾像龙卷风似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瞧!整个云层被风带到这里了
我的脸面迎着云打过来感觉过瘾啊!
休息够了心想有风气流不稳没云海看了所以决定下山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下来第二层的凉亭好些游客也都用餐休息结束下去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刚刚上来还见得到蓝天的茶园一转眼都是云层了(真是一日数变)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看云层往茶园压下来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回头仰望刚刚的最上层观景平台已经被云雾所吞噬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很像风藤的植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照不清楚真是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把叶子拍清楚点再来查资料囉!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台湾明萼草
学名Rungia taiwanensis Yamazaki
爵床科明萼草(孩儿草)属草本植物
台湾原生植物,茎略被短柔毛,单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穗状花序,花冠筒状唇形蓝色,下唇基部有浅蓝、白色条状纹,花蕊黄色,筒状花萼白色,具绒毛,蒴果。
“明萼草”与“台湾明萼草”的差异判断:“明萼草” 叶全缘,无花之苞片椭圆形,“台湾明萼草”叶疏齿缘,无花之苞片镰刀状披针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爵床科明萼草属在台湾有2种植物:明萼草与台湾明萼草。台湾明萼草产于中部南投及阿里山区,
两种明萼草除花色不同外,花形简直一模一样。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花序,无花之苞片镰刀状披针形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13:54下来到隙顶的停车场
看到漂亮的小黄花迎风招展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美丽的小黄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美丽的小黄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菊科
一年生草本,高1公尺以上,是栽培植物,清境农场、杉林溪、武陵农场、太平山均有归化的野野生族群,花期在8~10月(中高海拔),春~夏季(平地)。
大波斯菊的茎多分枝,叶对生,二回羽状复叶,小叶细线形。
大波斯菊头状花单生开于茎端,或排列成繖房状,总苞片2列,颜色有白、粉红、紫红......等多种品种。头状花有长柄,舌状花,中性,花色繁多。
大波斯菊瘦果线形,有喙,喙顶具芒刺2~4条。
别名:秋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大波斯菊原产于墨西哥,西元1911年引进台湾栽培,不久便在各地出现。
大波斯菊原产墨西哥,1799年时一位西班牙神父为它取名做COSMOS,是希腊文饰物或勳章的意思,但在英文里正好是宇宙。由于大波斯的适应和繁殖力都很强,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驯化成为野花了,倒也无愧宇宙之花的美誉。只是中文名称里的波斯颇令人费解,或许是辗转由波斯引进我国的吧!
大波斯菊看起来让人觉得很柔弱,其实它是满容易栽培的植物,阳光充足它就会长得很好,不需太肥沃土地,以播种繁殖为主,直播或育苗后移植都可以。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看了看时间草草在龙美用个餐后决定慢慢下山
路经中埔"吴凤公园"时想说都没进去晃一晃
就决定进去参观一番了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吴凤纪公园是国际建筑大师汉德宝教授精心规划,采闽南式建筑,地舖马齿石,回廊红柱八角亭,依山坡地高低起伏而走,墙上有圆形、甕形、八角形、多角形的开口,每一个开口依造型采用不同的材质装饰,任你穿越一道道的红墙,一部族群融合史也一幕幕的播放,虽今日历史的真实性引起争议,但我们相信融合的过程双方都有一番血泪。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吴凤公园位于台18号公路12K处,为阿里山风景区旅游资讯服务之前哨站,除了施设有旅游谘询服务台及多媒体放映室外,并将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所辖风景、观光建设、山区人文、特产品及未来愿景等精华浓缩呈现,特别是刻正进行的茶之道计划,更是内涵搭配实景,以特殊的展示手法表达阿里山世界第一等茶的美名;未来行经台18线,一处闽南古蹟式的造型物,将深深夺得您的青睐驻足!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紧临吴凤公园的中华民俗村有闽南式景观花园,且搭配欧式花园,园内设计古色古香。“崇仁”、“尚义”两馆陈列如雕刻、陶塑、捏面、彩绘、纸伞、蜡像及灯光音效表现吴凤舍身取义的故事为主。除了各景点外园区内不定期邀请内外表演团体驻演,如:四川变脸、逗趣魔术小丑杂耍、拉斯维加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吴凤公园的建筑之美也是值得细细欣赏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长得很美的琼麻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今天来这参观的游客还不少耶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院子里很有特色的景观树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阿里山风管处的风景区建设沿革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阿里山之美的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阿里山风景区10年纪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八角回廊中庭(吴凤像)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公园内以围墙区隔出许多空间,各空间以各种形状的门洞连接,当您由一区穿过门洞前忘另一区往往有别有洞天之感。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木马道介绍说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木马道-于西元1910年(日据时代明治43年)日本人在建造阿里山铁路-奋起湖路段,皆采取森林资源及铁轨枕木用料,起先在铁道的附近先以人工方式搬运,后来木料渐取渐远,且人工搬运的负荷太重,因此就想出利用木材废料舖在路上,一开始是木料拖拉,后来再以木材做成木车,上面可放较多木料,采以二人为一组(大部份为夫妻档),一人在前面拖,另一人在后面推,因此叫拖木马,也是台湾早期林业文化之一环。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草原游憩也是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园区后面还有一片大草原以及茂盛的树林,
草原上伫立着邹族原住民部落这种无壁面、茅草为顶的凉亭式建筑,具有凝聚族人情感作用,
游客在此可以亲自坐在凉亭建筑当中,除了稍作休息之外,也可以体验一下邹族原住民的生活。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吴凤公园环境整理的还不错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围墙旁整排的树颇有特色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吴凤公园入园参观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萝藦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地:澳洲
栽培介质需排水且透气性佳,可以蛇木屑混合栽培土及真珠石。栽培地点光线亦不宜过强,半日照或是有遮蔽的屋簷下、窗边均适宜。
植株具蔓性,可攀附或垂坠生长。叶色鲜绿带点银灰色,广卵形,宽约0.7~1公分,对生,先端尖突。春季会开出黄色或白色花朵,但花小不具观赏价值。
其耐旱性佳,栽培时需注意勿浇水过量,通常栽培失败多因浇水过量,使得根系及枝条腐坏而渐衰弱,建议可等介质干透后再一次浇透。若枝条显得杂乱时,可以修剪整理。生育适温约20~30℃,若气温低于10℃时需移至较温暖处,并降低浇水频率,避免寒害。3吋小盆栽经一段时间栽培后,建议可更换成较大的盆器栽种。
百万心耐旱性强,基质不能长期过湿,特别是雨季基质不能长期过湿,否则可能导致根系及枝条腐烂或长势衰弱,浇水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需肥量不大,每月 施用1次稀薄的液肥,浓度不可过高,否则易出现肥害。
若枝条显得杂乱时,可以修剪整理。生育适温约20~30℃,若气温低于10℃时需移至较温暖处,并降低浇水频率,避免寒害。3吋小盆栽经一段时间栽培后,建议可更换成较大的盆器栽种。
繁殖以扦插为主,春、夏季皆可进行,将枝条剪成每3~4节一段,斜插至排水良好的介质中,介质保持些微潮湿状态,约1周即可发根存活。需肥性不高,可每3个月施用一次好康多二号,另于春、夏季施用花宝二号或四号,稀释1,000倍,2~3周一次即可。
用途:盆栽、悬吊观赏植物。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粉红色的不知名小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黄色的兰花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充满闽南传统风味的建筑风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中埔乡休憩旅游景点介绍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放假日能够全家一同出游是很不错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在拍张吴凤公园的建筑美吧!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后记: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日子人人都爱
只是若没一点点的波折那人生岂不太过平淡无趣了
这阵子常常上山登山健行
从刚开始独自一人感到不安畏惧
到现在学习开始享受独处面对自我
生物来自大自然当然回归大自然是自在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也让我逐渐明白文明科技虽好虽便利
但是在大自然里只需要用最简单跟最单纯的心去感受
当然勇气是靠培养的
但是却非鲁莽与躁进的
唯有小心加上冷静面对
方能在追求自我的同时也能保护自己
感谢分享!
认识这么多植物种类
一般人大概也不知道,有这步道可走吧
看起来是个充实丰富的一天
阿 杜威 wrote:
气象局说下周又有一波...(恕删)
看着各为前贤..走登山步道..那种闲情逸致
会荼毒01的大众耶...不过真的好棒..又让我上了一课野外植物篇
咖啡华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coffeehwa/twblog
阿 杜威 wrote:
气象局说下周又有一波...(恕删)
受教了,那紫色花朵就是野牡丹啊!小弟登山路线中常会遇到。
竟然在禁止露营的大牌子后面搭帐篷,真是......
学起来!哈哈!!
大冻山其实算起来不像登山路径,而是观光路径,
奋起湖就是那么大,没事或整团游客都来这里走走登顶看山景,热闹的很!
上次去大栋山由您下来的路径往上走,下来时经凉亭往七星石那条路走,
可惜十八罗汉洞路径还没有修复,只好从中间切回停车场了!
下次去大栋山下山时再走您上去这条。
二延平的楼梯会不会太多啊!文明的建设!
还是土路比较原始、比较好走!
真羨慕大大,有空就往山里跑,
我们却被束缚在这浑浊的环境里!
现实就是如此,我们也就能往山里求得片刻宁静与自在了!
感谢分享!
我的Mobile01文章列表:/userinfo.php?id=1207627 有事欢迎私讯!
阿 杜威 wrote:
气象局说下周又有一波...(恕删)
杜大图文并茂.....不仅跟着神游山林间,更甚搞懂了一些草生植物.
reyea wrote:
感谢分享!认识这么多...(恕删)
感谢支持喔!
阿里山的美是多元化的
步道有短有长可依自己的体力时间选择
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喜欢阿里山喔!
咖啡华 wrote:
看着各为前贤..走登...(恕删)
咖啡大您开小弟玩笑啦!
最近有点对植物着迷
还希望大家不要嫌文冗长囉唆喔!
w00000 wrote:
受教了,那紫色花朵就...(恕删)
w大啊!虽然大冻山有点像观光路线
不过若不选择假日去的话倒也是不错的啦!
二延平虽不尽理想不过倒是赏景观云观星的好地方
小弟不才唯有寄情于山水享受点远离尘世的平静啦!+5
shenws wrote:
杜大图文并茂.......(恕删)
shenws大大客气囉!感谢支持不嫌弃
只是把一些常常野外会见到的一些植物
跟大伙儿分享别闲文长囉唆喔!
洋聪头 wrote:
第1.2张照片有闪到...(恕删)
洋聪头大大感谢您的支持
有心最重要词穷无所谓
您来访小弟就感激不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爱一个机会的名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