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小溪的小溪并不是因为大海在山下就停止唱歌。仿写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考作文创新技法全汇总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应当“神形兼备”。“神”,也就是作文的神髓,体现为文章的真情实感以及思想性、启发性,是决定文章优劣的根本。“形”,则更多体现为“技法”,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技法”的运用往往能使文章锦上添花。 中国论文网 /9/view-847266.htm  在马上就要迎来中考的今天,我们特别为同学们归纳总结了中考作文创新的各种技法,从文体、选材、立意、视角、结构、语言、题目、开头、结尾九个方面,盘点历年中考优秀作文的制胜妙招。临阵磨枪,不快也亮,愿我们此次的中考特辑,能够成为同学们考场上的神兵!      ◆ 文体   如何写出“五新级”作文      话题作文常说文体不限。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任意选择文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   除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童话、寓言、故事新编、日记体、分镜头式、书信式、短剧式、广告式、求证式、访谈式、诊断书、诉讼状、庭审记、光盘式等形式。   比如话题“走近名人”,有一位同学就用书信体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致萧何丞相的一封信》,列举了萧何一生的业绩:“作为西汉王朝的第一位丞相,您参与了汉高祖的重大政治活动,您多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高祖皇帝几次失败困窘之时,您都及时作了补救;您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大批秘籍图书,为楚汉战争打下了基础;在汉高祖入王汉中时,提出抚民择将、平定三秦、东向争天的正确战略构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还有多少个像您这样尽职尽责的相爷?还有多少个能认识韩信的相爷?还有多少个能救汉高祖于危难之中的相爷呢?当我们想起您的时候,我们无颜以对。”此文一出,在芸芸众作文中显得新颖而别致,老师也欣喜地为它打了最高分。   (浙江省绍兴县钱清镇中学徐国林)      把握文体内涵拒写“四不像”作文      不管哪种文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例特征。在落笔前,采用哪种形式创新就一定要弄清这种文体的体例特征,准确把握它的内涵,不仅要求形似,更要求神似,不能随心所欲。   如采用戏剧式在背景介绍、人物对话、舞台说明、矛盾冲突等方面一定要契合剧本的特点。有的考生对戏剧的写法非常生疏,全文只有人物对话,没有矛盾冲突;缺少时间、地点、场景等背景的必要交代;缺少对人物神情、动作、心理活动的具体说明,人物对白中插入了不少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与记叙文混为一谈。这样“四不像”的创新文体能给阅卷老师好印象吗?   作为考生,考场上文体创新要能十拿九稳,平时就要对自己感兴趣的文体,认真研究、仔细磨炼三四种。总之,要打有准备之仗,而不是看到了作文题后的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就大胆创新。而一旦到了考场,对作文题一番审视之后,就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选择最符合题意、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规矩去写。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体裁没有优劣之分,适合文题、适合你发挥的才是最恰当的。   可以说,把握文体内涵,拒写“四不像”作文是降低作文创新风险、提高作文成功率的制胜法宝。   (湖北省宜都外国语学校 周远喜)      ◆ 选材   巧编创让内容“趣”起来      如果对已有形象或已有故事进行改造,再穿插某些现代生活的内容,文章定会趣味盎然,更显精辟深刻,这就是编创故事法。《歌坛巨星孟姜女》风风火火闯九州,登台演出,签名售带,形象代言,自传写真;《李白上网》寻“梦中情人”;《众说纷纭话英雄》,秦始皇、康熙爷、诸葛亮等各路英豪大评说……文学、寓言、历史、神话,博古通今,各展风采。拥有如此丰富耳熟能详的材料,怎能不信手拈来,个性生发?创编故事又怎能不出人意料,妙趣横生?   在创编的基础上还可以文体出新。比如《关于诸葛亮职称报告的回函》,采用官方语言回复诸葛亮的职称报告,煞是有趣:   你曾设计过“木牛流马”,但不懂外语,难以划入工程技术类;唯有“七擒孟获”,你竟让孟获彻底心服口服,思想政治工作可谓做到家了,称得上是位优秀政工人员。本想把你靠入政工系列,可查来查去你却没有文凭。奉劝老先生不如去参加个速成班之类,只需交上几百元的培训费,及格是不成问题的。   你要求评中级职称,其中一条是有三篇论文,不知你是否在刊物上发表过?如果没有付梓,可将前后《出师表》和给周瑜吊孝时的祭文权作充数吧!还有连续工龄一事,千万注意,可将卧龙岗躬耕那段时间计算在内,否则年限不够。   你还要做好刘备的工作,当初,他求你出山送了多少礼物?如今你托他办事不妨送几个金元宝。别怕说这是行贿,正常交往是允许的。   极富调侃的语调借古讽今,将现实生活中的或荒诞、或怪异、或丑恶的种种现象形诸笔端,给人以耳目一新、似曾相识之感。此外,电视剧脚本、广告分镜头、新闻采访稿、网上聊天室等行文形式,独辟蹊径,个性独具,适当的时候也不妨一试!   (广东省深圳市上步中学汪 明)      除了“编创”、“故事新编”外,中考作文时,我们还应该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宝贝”都挖出来:或许是自己料想不到却充满睿智的只言片语,或许是一则能让你捧腹的小幽默、小笑话,抑或是那些曾经震撼你心灵的、到达你内心最深处可是并没有太多人看到过听到过的小故事……如果能在考试中用上,那些珍贵的素材真的能让你的作文脱颖而出哟!   (本刊编辑)      ◆ 立意      材料作文:红杏出墙人无我有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考作文,怎样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哈姆雷特”呢?   材料作文所供材料的寓意往往是多立面、非单一的。当众多考生由于从众心理支配,落入人云亦云的窠臼时,你独出心裁的构思就会收到“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奇妙效果。   2003年云南中考作文题提供了这样一则材料:   一个女孩趴在卧室的窗台上,她看见邻居正在埋葬一条小狗。这条小狗很可爱,小女孩平时常和它嬉戏。看见小狗悲惨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便把小女孩带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从这个窗口望出去,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玫瑰园。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境顿时开朗起来。老人慈祥地对小女孩说:“孩子,你开错了窗。”   在上述材料后提出下列要求:“小女孩是不是开错了窗?请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写一篇文章。”   不少考生都认为这小女孩“开错了窗”,把文章的主旨定位在“应用乐观的眼睛看世界,否则满眼都是悲惨和伤感”上,结果大同小异,缺少创意。有位考生独辟蹊径,认为“两扇窗子都没有开错”,当代少年的感情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既要用乐观的心态欣赏窗外的阳光,又要以同情的目光关注窗外的不幸;既要乐其所当乐,又要悲其所当悲。失去了对弱小者、不幸者的关爱、同情乃至哀伤,这样的感情世界是不完整的、缺少人文色彩的。这位考生发人所未发,其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曹津源)      ◆ 视角      借物“语” 传人“情”   很寻常的材料能写出令人叫绝的考场作文吗?能!到底有怎样的制胜妙招呢?有一种方法很简单――人与物的转换。先来读下面的文章――      俺是一只驴,今年十八岁。俺大说俺已经是成年驴了,俺为此兴奋得两宿没睡好觉,俺终于可以独立了。   回想俺成长的经历,俺真是不寒而栗呀!俺还有个同胞的兄弟,名字叫马驴,听起来真他妈别扭。可是名副其实,他长得的确马不像马,驴不像驴,很对不起观众。本来长得丑并不是他的错,这俺可以理解,但他却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出来吓人,这让俺无法忍受!偏偏俺大,不知哪根神经出问题了,从小到大都袒护着他。
  小时候,一有拉磨的活,俺大就让俺冲锋在前。俺拉着磨转呀转呀,累得死去活来,活来死去,刚想休息一会儿,俺大却在后面伸着蹄子,红着眼睛说:“你小子敢偷懒,老子踹死你!快拉,要不中午一根草也别想吃!”你说说,有他那样当大的吗?啊!可俺那兄弟呢,却在一旁闲站着,嘴里叼着几根草,幸灾乐祸地看着俺。俺大却一脸笑意地向嘴里哼着小曲的他问着“冷不冷,热不热,渴不渴,饿不饿”之类的问题!唉,羡煞旁驴呀!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俺含着泪水向俺大说:“大,我要上学!”俺大沉默着拉着磨盘,一圈,两圈……   最后,俺大指着家里仅有的一捆稻草说:“孩子呀,家里只能供养一个驴娃念书呀!让你兄弟上吧,你再等等!”俺看出了俺大很为难,于是俺不哭了,俺牙一咬:等!俺就拉着磨,看着俺兄弟背着书包进进出出地过日子。一直等到今天,俺都十八岁了,却连扁担长的“一”字都不认识!唉,苦命的俺啊!俺打心眼里恨俺大!   今天,俺去找俺表叔――邻村的一匹中年马拉家常,俺告诉俺表叔,俺要走了,要永远离开俺大!因为俺成年了,不想再受这鸟气了!   马表叔看着俺,很久才说:“娃儿呀,别恨你大呀!其实你兄弟并不是你大亲生的!你兄弟是一头骡子,难道你没看出来?他是你二叔和你马表姑的孩子呀!你大为了对得起你早逝的二叔,宁愿苦了你――他的亲娃儿呀!”   这话犹如晴天霹雳,震醒了俺!原来俺的童年因为俺与俺大血缘关系才变得非常痛苦!原来俺上不成学正因为俺大是亲大呀!   “大――”俺哭着向家奔跑。   (河南高考满分作文《因为俺是俺大亲生的》)      这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写的是一个父亲不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对待两个不同身份的孩子,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受苦,却把父爱给了收养的孤儿。这个故事虽动人却很寻常,但一经作者转换成“驴”的故事,就显得妙趣横生,耐人寻味了。文章以“驴间”故事,叙人间真情,本文的形式和写作的角度很是独特。   倘若在你的作文里,也同上文一样驴能“语”,墙、黑板、头发甚至诱惑、失败都被人格化,都能一语道破人“情”,那你的作文将会闪烁耀眼的光芒。   巧借物语传人情是思维的转换,是一种写作机智和灵性的闪烁,而不是一种机械的替换。   一、它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认真把握和深刻思考的基础之上。例文中要对“血缘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有准确的理解,要熟悉家庭生活中关于亲子情感的事件,没有这样的前提,转换就是一句空话。   二、必须找准“人”与“物”之间的转换关系。例文中以“驴”作为“人”的转换物,恰与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表现相契合,若选“狗”、“猫”、“兔”之类的动物就不合适了。   三、必须考虑到“物”与“人”的双重属性。例文中的“驴”既要有该动物的独特属性,又要有人的属性,二者不可分离,须有机结合。   (河北省东光二中彭连芳)      多主体视角      多主体视角,是指从几个不同主体的视角切入话题,多角度地表现话题的不同侧面。由于从不同侧面来展开话题,从不同视角中得出不同的结论,能使文章更加客观、全面,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请看例文――      一主编   今天,我又一次收到了那个叫陈胜的男孩的来信,来信的内容依然是那篇名为《妈妈的爱》的并不完美的作文。   我开始猜测,这个男孩恐怕不是为了稿费,而是为了表达他对妈妈的感激啊!   钦佩之余,我破例对陈胜的作文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全面的润色,并破例发表在我们最新一期的《真情》杂志上。   二陈胜   我又一次将我的那篇《妈妈的爱》的作文寄给了《真情》杂志社。我想这一次也许会被选用的。这样,我就会让妈妈开开心心,一扫爸爸去世后留在她心里的悲伤。   为了表达我对妈妈的感激,这已经是我第21次寄信了。但愿编辑老师能够理解一个孩子对妈妈的真爱!   三妈妈   自从陈胜的爸爸去世后,陈胜变得懂事多了。前些天,他竟然说要给我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这个孩子,该不会把吃饭的钱省下来给我买礼物吧?不行,陈胜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今天放学我一定得问问他!   四陈胜   “陈胜,《真情》杂志社给你来信了。”传达室的李大爷对刚要走进校门的我喊道。   “这不,”李大爷递给我一个大信封,“大爷几时骗过你?给!”   接过邮包,我急切地拆开来一看:里面是两本《真情》杂志,还有一份稿件录用通知书。   看到这,我心里的高兴劲就甭提了。   终于可以兑现给妈妈的诺言了!   五妈妈   这孩子,怎么还没进门就大呼大叫的?让我赶快去看看。   还没等我走出房门,儿子已经跑到了我的跟前。只见他气喘吁吁地说:“妈妈,快看!这,就是我给你的特别的礼物!”他边说边从书包里取出一个拆了封的大信封。我打开一看,才知道这是儿子写的作文《妈妈的爱》的稿件录用通知书和样书。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紧紧地将儿子搂在了怀里……   六主编   “主编,你瞧,这个月我们收到四百多封关于《妈妈的爱》的读者来信,真是不可思议啊!”一位正在处理杂志社来信的编辑激动地对我说。   我没有应答,却默默地在我的“编辑手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也许不经意中,一点点的爱意就会催发一个爱的春天。”   (刘芬《爱的春天》)      这篇作文,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多主体视角”法,让文中同一事件的不同当事人共同出面,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完成对整个事件的叙述,在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很好的效果,使作文具有了一种交响乐般的美感,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山东省莱西市孙受中学王海燕)      视角换位      视角换位,是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切入来写。这种换位思考,“言对方行为,吐自己心声”,达到讴歌或鞭策的目的,构思新颖,真诚自然,深切感人。   运用角色换位,主要通过对错位后“角色”的亲历亲感的描绘来写出新意。同时,要注意从正面立意,如果把自己错位成躺在别人的成就上睡大觉而不思进取的“懒虫”,或模拟大款成天吃喝玩乐,成为社会的“寄生虫”,就会产生消极影响。   请看下文――      母亲躺在医院的床上,双目紧闭,嘴唇乌紫。她中风的脑子迷迷糊糊的。已经三天了,前两天,母亲的床前是没有人的,而今天,她的三个子女破天荒地都到齐了。老大一脸横肉,倚着床,盯着母亲,眼里是一种攫取的光。小弟小妹各怀心事,都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声音叫道:“3号床,准备记忆移植。”顿时,三个人几乎同时一跃而起,他们三个将要被移入母亲的记忆。原因很简单,眼看着母亲快不行了,他们私下开始讨论分遗产的事,但由于母亲突然中风,什么话也没留下,加上三人以前从未照顾过母亲,对母亲的财产谁也不知底,于是……   “记忆移植完毕。”一个声音叫道。三个人睁开眼,立即在大脑里开始了搜寻……   一间阴暗的小屋,潮湿、肮脏……沾满油渍的锅台,落灰的橱顶……这不是母亲的家吗?这样陌生,却又那么熟悉。老大心想:当自己被冤入狱时,是母亲四处奔走,解救了他;又是在这间屋里,他休养了一年;然后,自己找了媚子当老婆,媚子逼着他抢占了母亲的堂屋,把母亲赶进了这间破房;从此,自己就再没有踏进过这门槛。   小妹开始了“回忆”:腹部的痉挛,剧痛袭来,一个血糊糊的孩子,可这孩子的双眼被血糊了个严实,睁不开;有人低下头,在孩子眼上一口一口地吮,吮了九九八十一天,血淤散尽后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不是我吗?妈说过我小时闭着眼睁不开,原来是这样。小妹的心一阵抽搐,正是这双眼睛,给了母亲多少白眼。
  小弟脑海中闪出这样一幅图景:在自己家里,媳妇在大桌上吃得有滋有味,母亲却在门边的一张小凳上,手里捧着一个洋铁碗,媳妇不时用刀子般的眼光剜着母亲……这大约是去年冬天,母亲来我们家住的那些日子,我忙得顾不着家,原来小蓓是这样对母亲的。难怪有天回家看见母亲在擦眼泪,我问她,她却说没什么。   三个人都在“回忆”中泪眼朦胧。他们同样都“回忆”到了一个大包裹,土里土气的,没见过。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打开老屋的门,找到那个包裹,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包里是一双双崭新的保暖鞋,大大小小,红红蓝蓝。他们用哽咽的声音数着:“一双,两双,三双……”   (考场作文《伤心儿女》)      本篇佳作创造性地运用了“视角换位”这个方法:三个不孝儿女在母亲重病住院时毫不过问,可在母亲弥留之际,却想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摸清母亲留下的家底。然而,当“我”与“母亲”的身份互换后,在母亲的记忆中,看到的却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和母亲的忍辱负重。与“母亲”角色的换位,涤荡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于是,儿女们的灵魂也获得了升华。   (山东省莱西市孙受中学王海燕)      ◆ 结构   运用小标题   串冰糖葫芦式结构      冰糖葫芦式结构――小标题结构,不失为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捷径,这方面成功的范例,也屡见报端。笔者将这种结构法归纳为以下八种。   一、时间串联法。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   (一)将几则材料浓缩于一日之中。如《一日三餐交响曲》的小标题“晨曲”、“午唱”、“暮歌”,通过一日三餐的喜与忧,表现学生丰富生活的一方面。   (二)将材料分化在一个人的一生之中,由大的时间段剪辑而成。如获奖环保主题作品《画家的一生》,其小标题分别为“公元1989年”、“公元2015年”、“公元2024年”、“公元2047年”,作者选取画家一生中四幅画作为内容,暗示性地表现了环保主题,构思新颖独特,令人眼前一亮,其也当之无愧地荣获一等奖。   (三)将材料分化在四季之中。如表现交友的文章,小标题拟为“春”、“夏”、“秋”、“冬”,以季节的特点暗示友情的发展、变化。内容虽旧,但一定会吸引不少眼球。   (四)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如一篇习作以“五月二十日 阴”、“五月二十二日 雨”、“五月二十四日 狂风暴雨”为小标题,以日记的形式、天气的变化,写出了考试后的苦闷与彷徨。这些比之那些平铺直叙的文章,高明之处不言而喻了。   二、空间排列法。即按不同空间地点安排材料。材料可按由主到次、由近到远、由实到虚等方式排列。如《“神六”中国之骄傲》一文,小标题拟为“荧光屏前”、“发射场上”、“太空中”、“发射指挥大厅”……   三、并列组接法。就是把材料用分镜头的方式组接起来的方法。如《我的欢乐》一文,有的同学就用了如下小标题:“静思之乐”、“鏖战之乐”。一静一动相映成趣,显示出欢乐的内涵。又如学生习作《幽默的校园生活》,小标题为“猪题与猪蹄”、“都是电话惹的祸”、“雨后的玩笑”、“站着睡觉”。这些文章都通过不同侧面的几件事来表现生活的主题,条理清晰,内涵丰富,小标题则给平淡的文章添了几分光彩。   四、具象串联法。用具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组织材料。如反映学校生活《新学期:Do.Re.Mi》:小标题“Do多”,写作业多;“Re赖”,写课外活动被占用;“Mi迷”,写班上来了竞争对手。《眼中的世界》一文中,作者分别以“橘红”、“新绿”、“雪白”、“水蓝”为小标题,为我们描绘了十四岁的少女被爱、智慧、梦想和勇气装饰的天空。而也有同学曾以“多边形”、“正方形”、“圆形”为小标题,写校园由没有围墙的“多边形”到有模有样的“正方形”,到现在师生共建绿色足球场的“圆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热爱母校、感恩母校的思想感情。   当然,小标题的结构形式还远不止这些,作者掌握的信息越多,文学素养越高,小标题结构的艺术水平就越高。   (江苏省兴化市唐刘初中冯国清)      必须强调的是,小标题结构决不仅仅是类似素材的简单叠加,不同小标题下的内容应是紧密关联、角度不同、层层递进的。仅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的作文,即使用了再多花哨的小标题,也不能得高分。   (本刊编辑)      ◆ 语 言   仿古 仿文言文      首先请看杭州市余杭区参加2005年浙江省新课程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唯一一篇满分作文――      余忆童稚时,尝辟书房一角,置文房四宝,习书法于其中。自名曰:“乐书斋”。解曰:余好习字而乐在其中也。并自题一匾,悬于墙头,书“道法自然”、“乐在其中”一联置于两侧。   从此,常端坐桌前,铺纸研墨,大行操练。虽烈日炎炎,暑气蒸房,汗流浃背;或三九寒冬,北风呼啸,手指僵劲不能动,亦勤于苦练,日不间断,卒有所成。然余并非苦练,只因乐在其中而不知心困手乏也。   既迁新居,而学业又日渐繁重,“乐书斋”乃名存实亡。但余暇时,仍思旧时之乐。遂执笔习数字,以寻往昔之乐在其中之感。   因余乐在习字中,故生活之趣亦丰富多彩。   既迁新居,设一厅,置一钢琴,美名曰:“乐音房。”虽未题字,但亦觉乐在其中。   余忆幼时为从父母之命,踏上学琴之路。学满三年,终觉黑白之键,蝌蚪音符,枯燥而乏味,遂弃之。父大怒,欲劈之以烧柴,然吾心怜之,乃留琴蒙尘。   不想新居之中,灯光柔和,琴键仿佛跳动,心头一痒,乃坐琴旁,拾旧艺,陶醉于其中。闻乐音清耳而泻出于两手之间,心乐之,遂迷于琴。   至此每遇心中苦闷抑或心情舒畅之时,便往琴旁,坐以奏一曲,变苦为乐,使乐至甚也。   而临考之时,书本寒心,忽记琴,复弹奏,觉乐在其中而胸中紧张之感亦烟消云散。   今作文,遇此题,心中之乐音畅然流出,恨不能飞奔家中,复奏一曲,以示吾之乐也。   习字,弹琴,此乃余人生中之二乐事也。若问为何如此之乐,只因其中有乐而乐在其中也。   (《其中有乐而乐在其中》)      这是一篇以“乐在其中”为话题的考场作文,作者撷取了自己生活中的两大爱好――习字与弹琴,写出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的真实感情。全篇以文言的形式写成,可见小作者古文功底之扎实,而全文文言运用的简洁、优雅、老练,更是让人拍手称赞。   近些年来,中考、高考作文中都有考生写文言文而获得满分。一时间,有不少学生跃跃欲试,也想通过写“文言文”来获取高分。殊不知,中考作文写“文言文”亦是把“双刃剑”,它或许能给你带来高分,但一个不小心,反而会弄巧成拙!   对于文言文写作的评判标准,我们是建筑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文章反映出的学生的文言文功底如何;二是用现代文议论文标准来衡量,文章实质内容如何。想在考场上写文言文,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光靠课本上的几篇文言文远远不够。学习文言文,要从小开始下功夫,需要大量的积累,需要形成文言的语感,不是知道一点儿文言语法、词语就能写出文言文的。学写文言文,学习成本不低,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非常之多,如果学生本人又不太喜欢文言文,只是为了拿高分去啃文言文,那是极其痛苦的事。对于文言文功底并不扎实的学生来说,贸然涉足只会令自己失去高分。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钱燕瀛)      巧用排比展示文采      排比,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辞格,写作中巧用排比,定会为文章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几年来,排比在中考优秀作文中备受人们的青睐。下面我以近两年中考满分作文为例,谈谈几种排比句的使用。
  一、陈述式排比和说理式排比   这两种排比形式运用得较多,可以说,是排笔句的“入门句式”。陈述式排比使得语言诗化,说理式排比使议论富有说服力。例:   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美丽的文学梦……   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美妙的名人梦……   花季中,我正做着一个五彩的教师梦……   (湖北省荆州市考生《把梦想带给花季》)      山间的小溪,并不因为大海在山下就停止歌唱;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在身边就含羞躲藏;空中的小鸟,并不因为雄鹰在头顶就害怕飞翔;篱旁的野菊,并不因为玫瑰在园中而不敢开放。   (江西省考生《我平凡,但我自信》)   二、比喻式排比和比拟式排比   比喻、比拟与排比都是修辞方法,几个相似的比喻句或比拟句连用就构成了排比句。比喻和比拟的加入,使得排比更加一泻而出,清润了眼睛,造就了文势。例:   把微笑带给生活,有如阳光普照大地的粲然,清风抚摸树林的温暖,夕阳燃烧天堂的炽热,浪花冲刷礁石的激情……   (广西益州市考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   (湖北省荆州市考生《把爱心带给他人》)   三、引言式排比   这里的引言是指引用名言警句、古诗文等,通过引用构成排比。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之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之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之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之美。   (辽宁省考生《走进四季》)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然“人比黄花瘦”,但也有高歌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我喜欢有超世之才又临惊泰然的苏轼,虽渴望“雄姿英发”的伟业,但更渗透了“淡妆浓抹”的自然和谐;我喜欢嫉恶如仇而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情。   这种引言式的排比,运用起来最难,却也使得文章文采飞扬,意味隽永,读来如行云流水,可谓“佳句可人”。   (河北省东光二中彭连芳)      ◆ 题 目      怎样写题记      近几年来,有许多同学在学着写题记,那么,如何写出精妙的题记来呢?我们不妨从中考的满分作文里去找找门道。   一、揭示主题   用题记来点明主旨,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有明确的把握。对于比较含蓄的散文,尤其需要这种点题方式,它能够让阅卷老师对文章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如2003年江苏常州考生《花开花落》的题记是这样的: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同时存在。   文章写大多数的花儿选择在春天绽放,可面对死亡却无人为之高唱挽歌;而菊花选择万物凋零的秋天悄然开放,即使光泽已逝,风采不再,秋风也为之吟唱,小女孩也会为之默默祈祷。题记紧扣内容,对文章的主旨给予了明确的提示,因此读者对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就不会出现偏差了。   2004年南京考生的《乱世中的美景》是写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写李清照的坎坷命运,写坎坷命运成就了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作者在题记中这样写道:   愁,造就了乱世中最美的风景。   这个题记虽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但是比喻所揭示的题旨还是不难看出的。   二、阐述话题   作文时,需要在话题与文章之间架构一道桥梁,打通文章与话题的联系。在题记中对话题进行一番自己的阐述,写出自己对话题的理解,这无疑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江苏省淮安市考生《“鼓励”自传》的题记中这样阐述话题:   鼓励,是学海中劈波斩浪的桨;鼓励,是人生中相互依持的拐杖――总在汹涌波涛中给予你无穷力量,总在低谷中增强你的自信!   作者借助比喻,阐述了自己对话题“鼓励”的理解,同时又点明了题旨,可谓一箭双雕。   三、渲染铺垫   在许多题记中,或引用格言警句,或运用诗词名句,或借助比喻起兴,描写铺排,渲染气氛。如成都考生在《暗地的孩子》的题记中就采用了描写的方法进行渲染:   我是暗地的孩子,拥有冷漠如兽的神情,眼神游离地走在落叶凋零的秋天,在倾斜的墙脚,肆意到孤独的风景,没有一只鸟飞过观望破碎的图画……   江苏盐城考生《乡村让我陶醉》的题记则采用了铺排的手法进行渲染:   乡村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乡村是一个静寂的地方,乡村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乡村是一个纯朴的地方……   四、交代陈述   以题记的形式对文题作简要的交代,或者说明写作的意图,或者陈述寄托的对象,或者交代写作的背景。   如2004年江苏南通考生的《神曲》的题记为: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卫士――   文章以但丁《神曲》的“地狱”、“炼狱”、“天堂”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写海洋从被污染到重新回归纯净,赞颂了海洋的环保卫士为此作出的努力。显然,题记交代的就是文章的赞誉对象。   五、设置悬念   有时候,题记也可以在制造悬念方面展示它的功能。   如2004年南通市一考生在《听,蜗牛不再哭泣》一文中写下这样的题记:   葡萄架上,一只蜗牛寂寞地哭泣,同伴们也许早就尝到了葡萄的甜美,可它究竟还要走多远呢?   蜗牛为什么要哭泣?蜗牛为什么要走那么远?这样的悬念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2003年湖北宜昌考生的《浸在“赞”海中的树》一文的题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雪花随着时间降落了又融化;玫瑰伴着时间绽开了又凋谢,凋谢了又绽放;而不同时间里的人,他的思想又会怎么样呢?是否也会变换?   题记的写法还有很多,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不妨一试。但切记题记决不能牵强附会、冗长乏味。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题记,运用与否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它主要用在记叙文里,议论文、说明文用得很少。文必“题记”,用得太滥,弄巧成拙便不妙了。   (浙江省景宁县城北中学张志盛)      ◆ 开 头      巧设悬念增加波澜      一、剪辑一个精彩的片段   考场作文,你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把你作文精彩的片段展示在文章的开头,力求让开头就钩住读者。请看2005年湖北宜昌中考满分作文《“极地”挑战》的首段:   “快点!站好!右边第三个,手指贴紧裤缝!”“你――站出来,出来站还站不好,就给我站一个下午!”那位教官正对着我前面的那几个男生凶巴巴地训话。   就三两句,就迅速地粘上读者,让读者只有乖乖地看下去。   二、提出一个思考的话题   这是最俗套的具有一定悬念的作文开头,然而大众之美也是一种美。当然,如果问题提得具有思考性,能产生视角的冲击力,或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同样也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请欣赏2005年满分作文《魅力是什么?》的开头:   魅力是什么?   我带着这道千年的难题,穿越时空隧道,飘飘悠悠地来到了春秋战国,我要叩问孔子,叩问屈原,看看他们如何回答这个千古难题。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三言两语就留下悬念,同时,文字也给人厚重之感。其实,在文章开头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样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三、亮出一个重要的物件   不少文章巧妙地选择了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个线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或是物。如果在文章开头,能让这个物带着神秘“闪亮”登场,同样能让人心驰神往。请欣赏:   “号外!号外!林萧的女朋友来信了,里面还有照片哩。”   静谧的午休就这样被打破。马明的声音本来就特别,加上他刻意地捏起了公鸭嗓子,格外具有杀伤力。几个小子,早已按捺不住,冲出来就想抢信。就连睡觉特别香的几个家伙睡眼蒙?就在喊:“什么事?什么事这么刺激?”
  你肯定也被这神秘的信件拽着,急切想知道它是什么,里面有没有玉照?你可以猜想,文章就这样一路悬念地下去,让人欲罢不能。   四、设定一个典型的环境   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直接把故事场景精心描绘一番,或者精心营造一个或凄凉、或优美、或静谧的氛围,巧妙地将读者置身于这个环境中,同样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请品味2005年满分作文《雨夜花茶》的开头:   窗外,雨打芭蕉;窗内,一灯如豆。一杯清茶,捧一本好书,独守一次静谧的夜。   开头仅用两句话,就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引人入胜。粘住阅卷者的眼球,就成功了一半。再看另一篇满分作文《乌江水?霸王情?》的开头:   乌江水的澎湃涛声依旧清晰可辨,它不停地翻滚着,不停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无尽的霸王情……   项君之力拔山兮,孤水无奈草萋萋,垓下虽败威尤在,何故弃骓哭虞姬?   精心设计的氛围,巧妙地将读者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古战场,让读者思绪飞扬。   五、放出一个奇特的声音   实际上就是“先声夺人”之法,特别是那些奇特的、恐怖的、微弱的、异样的声音,往往能产生摄人心魄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读下去。   “臣乃今日请处囊之中耳。”一声遥远的绝响穿透两千年的时空,从天际传来――这便是毛遂自荐。   先声夺人,一下子将读者的思绪拉入历史的深处,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文章的主题。   (湖北省宜都外国语学校周远喜)      事实上,和题目、开头有关的技法还有许多,由于篇幅限制不再赘述。同学们想更详尽地了解,可以参阅《七招妙法 先声夺人》(吴培光,2006年4月刊),《为“成功的一半”配把钥匙――中考作文开头技法例谈》(王?,2006年3月刊)等往期的本刊内容。   (本刊编辑)      ◆ 结尾      结尾留韵:   曲终人散尽,江上数峰青      正如蒙娜丽莎的微笑,笑而不语,令人浮想联翩,相比起直白浅露的结尾,为读者留置玩味遐想空间的结尾则更让人青睐。      一、悬念法   一考生写《停电》:自习课突然停电,顿时宁静被打破,教室里一片欢呼,有人哼着曲子,有人有了诗情;突然电灯闪了一下,同学们又声声哀叹;电灯挣扎了几下,还是停了,教室里又恢复了欢快的氛围;这时猛见班主任站在门口……   如果让有些同学来写结尾,可能会写成这样:   班主任在门口站了一会,急急掏出手机:“喂,林主任吗?我一班的电灯不亮了。”   可是,这个考生却在文末写道:   班主任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转身下楼。   如此写法,曲终却留有悬念:班主任到底去哪里了?是叫电工,还是有意让同学们放松一下?还是去买蜡烛?……余音盘桓,令人流连,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二、景化法   作文中,以景收束全文,让读者在对此景物的品味中,感受潜 在的丰富情感与其寄寓的丰富思想。如小小说《二婆》,写二婆老了,终日拄着拐杖,在门前的石板路上走来走去,儿媳的儿媳对她翻着白眼。一日曾孙小石头病了,一家子都守在医院。二婆跌跌撞撞赶去。曾孙笑嘻嘻地依在孙媳怀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团团围着他,谁也没对二婆看上一眼。二婆好没趣,好心酸,颤巍巍回到家,一卧不起。儿子得知说;“该不会是装病吧?”孙子得知说:“老不死的死掉算了。”……二婆撒手西归,眼睛睁得大大的。文章结尾写道:   窗外,夕阳正好,只可惜已近黄昏。   这个结尾将作者的情感与意思明白地表达出来,可韵味顿失,不如将“只可惜已近黄昏”删去。以美景衬哀情,景中濡情,情感更见浓郁,意蕴更臻隽永,有着令人回味的艺术价值。      三、设问法   结尾设问,不把自己的审美取向直接道出,而是启发人们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与警策。   一考生写《百元假钞的自述》,写自己诞生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在市场上,人们发现“我”是假钞,满怀愤怒,但都为不让自己损失,总想方设法任“我”流通:   当你看到我的自述时,我仍在市场上游荡着,背着沉重的罪恶感,我一直在想老师的那句话:“诚信是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了更多的财富,最终也将成为最贫穷的人。”   文末若写成:   嘿,我多么希望社会人们的觉醒,不再让我在市场上游荡,以卸我心之重荷。   这样一来,则使文章韵味顿失,没有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这位考生是这样结尾的:   可是谁来救我呢?   作者巧妙地以设问结尾,耐人寻味,引人思索:怎样才能杜绝假钞,寻回诚信?是店主,是消费者?还是银行,是老师?或是其他什么人?让读者带着期盼与希冀去审视社会,内省自身,文章也就有了强劲的艺术力度。   (福建省武平一中石修银)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下奉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