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蛋鸡100天产蛋90%一周掉到60掉发是什么原因因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影响高产蛋鸡产蛋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405&&
更新时间: 9:18:52
  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1 产蛋高峰期不高或维持时间短的原因
  1.1 育雏期发生肾型传支或衣原体感染在育雏期发生肾型传支后产蛋鸡的卵泡发育正常而输卵管发育严重异常、缺失,导致无法排卵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实例:原平县养殖户赵某,饲养了3100只海兰褐蛋鸡,150日龄时产蛋率已达到65%,至200日龄时产蛋率不到70%,但鸡群状况良好,后通过剖检发现不产蛋鸡的卵泡发育正常,但输卵管变短且较严重,鸡只偏肥;而同批次张某的7300只鸡产蛋率已达90%,经查询得知该鸡群在18日龄时发生过严重的肾型传支,前后死亡157只,但育成期一切正常。多年来因雏鸡发生肾型传支而导致产蛋上不了高峰的情况已不少见,针对这种情况,让其逐只检查,挑出不产蛋鸡共淘汰673只,同时日粮中添加 200mg/KgVE,加强管理,并定期检淘无饲养价值的鸡只。15日后回访,鸡群的产蛋率达92%。
  1.2 育雏、育成期发生法氏囊病或内脏型痛风病由此,导致尿酸蓄积和尿酸盐沉积,开产后产蛋鸡虽没有输卵管缺失现象,但可影响生殖功能,导致产蛋性能低下。
  1.3 育成阶段发生喉气管炎等这可导致鸡群产蛋性能较差,高峰推迟10~20天。实例:临汾养殖户陈某,饲养4300只海兰褐蛋鸡,至180日龄产蛋率仅为80%,且徘徊不前已有一周左右,而同批次养殖户郭某5400只鸡产蛋率已达95%。经查询,该鸡群42日龄进行传染性喉气管炎免疫时正逢天气突变,免疫不良反应较大,导致喉气管炎发生,后经治疗,15天后基本控制,但整个育成期仍有呼吸道症状,导致发育滞后。后让其淘汰弱小残鸡83只,罗红霉素十地米十速补14饮水5天,同时饲料中添加200mg/kgVE,并改善鸡舍环境及管理。15天后回访,产蛋率已至92%。
  l.4 初产蛋鸡水样腹泻初产蛋鸡代谢旺盛,肠道对饲料变化非常敏感,而产蛋期饲料和育成期饲料比较无论是营养水平还是原料成分上都有很大区别,如石粉、贝壳粉的突然增加,粗纤维含量的突然减少。另外,杂饼(粕)含量过高、豆饼过生等因素均可引起拉稀,不仅引起产蛋率较低且长期迂回不前,如果时间稍长,由于肠道粘膜损失而导致进一步的细菌感染,会使机体状况更加恶化。实例:长治市养鸡户陶某,饲养海兰捣蛋鸡6300只,至180日龄时产蛋率仍在78%右,经现场观察,采食、精神状况均正常,但饮水增多,且明显可以听到拉稀声,鸡肛门周围羽毛潮湿者较多,剖检鸡只各脏器均正常,但肠道内水样透明内容物较多,肠壁较薄,缺乏弹性。后查其饲料,育成期饲料中软皮达15%,而产蛋期饲料没有新皮,且豆饼生味较重(自制豆饼),杂饼的含量超标,立即调整配方,改换豆饼,10天后回访,粪便正常,产蛋率已升至94%。  1.5 产蛋期寄生虫病的影响近几年来笼养蛋鸡的绦虫病、蛔虫病已成为养鸡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实例:汾阳东龙观村陈某养蛋鸡3000只,200日龄时产蛋率一直保持在75%左右,鸡群采食量正常,精神状况良好,也无病死鸡出现,但产蛋率不上升,同时出现渐进性消瘦,经剖检后发现小肠内有大量的绦虫,后使用丙硫苯咪哩驱虫。15天后回访,产蛋率已逐渐上升,至240日龄时上升至对%。
  1.6 育雏、育成阶段的均匀度鸡群的均匀度好、群内体重差异小说明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也能同期化,开产时间一致,产蛋高峰也高。
  1.7 育雏、育成阶段的体重体重过小、过大、过肥的鸡,性机能较差,产蛋持续蛋异常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性较差。据有关资料报道,尤其是35日龄体重和开产前的体重不达标,蛋鸡开产后就推迟达到产蛋高峰,而且全期的产蛋量就低。
  1.8 其他蛋鸡高峰期饲喂的时间、方式不固定,饲喂量不足而导致低产。
  2 产蛋率异常下降的原因
  2.1 疾病
  2.1.1 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禽脑脊髓炎、淋巴白血病、鸡痘、马立克氏病。目前发生较多的病主要有新城疫、传支、产蛋下降综合征,但由于现代蛋鸡基本上都已免疫,故出现的征状都是非典型的。例如,非典型新城疫鸡只死亡率很低,剖检后病理特征不明显,但产蛋率下降幅度很大,达到20%-30%,且持续时间长,达1月左右。
  2.1.2 细菌性疾病主要有败血霉形体、传染性鼻炎、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尤其是耳炎及支原体引起的产蛋缓慢下降,此类疾病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病程长,发展缓慢,由于疾病的发展逐步影响采食量及生殖系统,在一个饲养管理比较好的鸡群中表现为产蛋率的持续缓慢下降。
  2.2 营养由于饲料霉变或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质量低劣所致的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的事例,屡见不鲜。
  2.3 环境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间、减少光照强度等都有可能使产蛋率突然下降;通风严重不足,如密闭式鸡舍天气酷热又遇停电,未及时打开应急窗;或已打开而天气很热停电时间又长,还有连续几天天气闷热,舍内形成高温高湿环境;或气温突然变高或变低,使鸡群采食量普遍下降,产蛋量也随之显著下降。
  2.4 饲养管理由于饲养管理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连续几天喂料不足;突然更换饲料或饲粮成分、质量发生显著变化,例如:饲粮中鱼粉含盐量过高,或熟豆饼突然换成生豆饼等,由于适口性差而采食量下降,或引起消化障碍而产蛋突然下降;由于管道堵塞、水槽漏水或检修不良而造成的供水障碍,导致缺水;异常的声响,陌生人、畜的出现,新奇的颜色使鸡群突然受惊;饲养人员或作业程序发生变动等;疫苗接种或驱虫对鸡群的惊扰、应激及引起的副作用。例如:产蛋鸡群应用球虫药引起产蛋缓慢下降,几乎所有治疗球虫的药物对产蛋性能均有影响,故产蛋鸡群要慎用球虫药。 2.5 蛋鸡休产日同期化在产蛋处于相对平衡的时期或状态下,如果体产的鸡在某一天突然增多,就呈现出产蛋量突然下降现象。这不是由于外界条件所造成的,也不是鸡群健康状况或产蛋强度有何变化,只不过是休产日同期化的鸡数暂时增多而形成产蛋率假下降的现象。因此,这种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3 对策认真询问病史,查询报表。从进雏到发生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计算只鸡日采食量、了解饲料情况。亲自到鸡场观察鸡群状况。了解饮水、温度、通风、环境卫生等各个环节,真正找出导致产蛋异常的真实原因。真实了解鸡群的发育状况。通过抽测体重、逐只翻肛检查绝产鸡的数量来了解鸡只的产蛋情况,淘汰无饲养价值的鸡,并对绝产鸡进行解剖,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对于病原性的原因,应根据解剖症状,结合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学来综合判断,确诊后再进行对症治疗。
关于影响高产蛋鸡产蛋的原因及对策文章的相关文章
?&&??&&??&&??&&??&&?
文章录入:zhaojing&&&&责任编辑:zhaojing&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站立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
??????????
论坛新鲜贴
中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网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中国畜牧业协会
中国畜禽资源信息网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所
中国家禽业信息网(CPIN:China poultry information net) 联系电话:6 9版权所有 1998-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页¥2.002页¥1.001页¥0.501页¥0.502页¥1.00 2页¥1.002页¥2.0010页免费6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8页免费11页免费6页免费3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
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等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
你可能喜欢你现在的位置: &&&&&&&&&正文
河北省昌黎县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3&&&&更新时间:
商品蛋鸡规模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疾病、外界因素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给蛋鸡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经常发生,在实践中,常有产蛋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的情况,产蛋率突然下降就是异常情况,除了外界因素、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某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在鸡群中传播的先期症状之一,如不及时诊治,不仅会因减少产蛋而直接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将会造成较大甚至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主要的原因及对策有:  
1.环境应激及对策  
1.1常见的环境应激&& 持续高温(超过30℃)或低温(5℃以下),闷热,湿度过高,机体难以适应而影响产蛋。  
 1.1.2 通风不良&& 舍内氨气浓度过大,刺激损伤呼吸道粘膜造成应激,影响产蛋。  
 1.1.3 光照&&& 光照能刺激性腺激素分泌,所以对产蛋鸡产蛋性能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产蛋期光照时间一般采用16h,光照强度10~20lx。  
 1.1.4 饮水不足& 水是鸡蛋重要组成成分和保证鸡体生命不可却少的物质,突然断水或较长时间饮水供应不足,均可造成产蛋率下降。  
 1.1.5 免疫接种&& 即所谓免疫应激,在免疫接种后,有的出现精神不振、食欲短缺,有的可出现产蛋率下降。  
 1.1.6 其他&& 强烈声响、惊吓、扑捉、突然停电熄灯、操作程序发生较大变化等因素造成应激综合症,亦可导致产蛋率突然下降。  
因各种环境因素的应激所致产蛋率突然下降时,剖检资料表明:母鸡的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1.2对策&& 注意夏季防暑降温(如安装排风扇、湿帘系统等),饲喂抗热应激添加剂(如电解多维、热益舒、小苏打等)和冬季防寒保温;加强舍内空气流通,以保证空气新鲜;根据当地日照长短,适当补充人工光照以保持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供给充足、清洁饮水,保持环境安静,尽量避免因惊吓等造成的应激;产蛋鸡的免疫接种应在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接种途径等方面多加注意,以减少应急。  
2.因素  
&&& 突然更换不同厂家的、日粮中组成成分突然改变或发霉变质均可引起产蛋下降。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和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变化。  
&&& 对策:在产蛋期不要轻易更换和改变组成成分,若需要更换应逐渐过渡进行。应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严禁饲喂霉变。  
3.药物不良反应  
&&& 某些药物对产蛋鸡生产性能有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产蛋率明显下降。如磺胺类药物、金霉素、丙硫苯咪唑等药物用于产蛋鸡群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产蛋下降。有资料表明,用磺胺二甲嘧啶3~5d可导致产蛋率下降10%一20%,而用金霉素以100X10―6拌料饲喂5d,产蛋率下降20%~30%,用丙硫苯咪唑(30mg/kg体重)进行驱虫后,产蛋率可下降30%左右。  
对策:防治疾病时,应注意对产蛋鸡群合理用药,尽量避开对产蛋率影响大的药物。选用安全、有效对产蛋率无影响或影响轻微的药物。  
4.疾病因素  
&&& 多种疾病可致鸡群产蛋率下降,但在流行病学、症状和剖检上又各有其特点和不同之处。  
4.1新城疫(ND)& 由新城疫病毒引起。无季节性,不分品种和年龄均易感。产蛋鸡群较多见非典型ND,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且病变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产蛋率下降(20%~40%,可持续1~2个月)和腹泻,少数伴有呼吸道症状。剖见时常见卵泡充血和卵黄性腹炎,盲肠扁桃体和直肠粘膜出血。典型ND则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超过90%,产蛋率锐减(下降50%~90%),甚至接近停产。呼吸时发出特殊的“呜-呜”声,嗉囊积水积气,拉绿色粪便,特殊的神经症状(扭头、歪颈、转圈等)和腺胃出血、肠道出血、溃疡,卵泡严重出血或卵子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3】。  
对策:一旦发病尽快用属于Ⅳ系的一些毒株疫苗(N79、Clone-30、V4、La Sota等)3~4倍量紧急免疫接种可减少死亡。必要时用抗ND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肌注也能控制本病发展,待疫情稳定后再用疫苗接种。  
4.2禽流感(A1)& 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本病的特点是病毒具有多型性(亚型多、各亚型毒力差异大)、易变性(病毒可通过基因重排、基因置换使其抗原性和致病性发生变异)和临诊症状多样性。本病无季节性,不分品种和年龄均可发病。临床症状变化很大,与病毒毒力、有无混合感染、年龄等因素有关;强毒株所致高致病性AI传播快(3―5d全群感染发病)、病程短(1一2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90%一100%;产蛋率大幅下降(50%一70%以上)甚至停产;病鸡不食,呼吸道症状明显,冠、髯发紫,头部肿大,震颤或共济失调,脚鳞有紫色出血斑。剖检时有全身败血症病变,头部、颜面部皮下胶样或出血性水肿,腺胃出血、胰脏有出血、坏死,明显的卵黄性腹膜炎和卵子严重充血。弱毒株所致低致病AI则有消化道、呼吸道一般症状,产蛋率下降15%一35%左右,且可持续3―6周;软壳蛋、畸形蛋增多、蛋壳色泽变浅;死亡率0一15%左右。剖检时较为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内有脓样或干酪样物)和卵黄性腹膜炎。  
&&& 对策: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用于当地毒株血清型一致的灭火疫苗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对低致病性AI用金刚烷胺有一定效果,抗菌类药物可控制细菌继发感染。  
4.3传染性支气管炎(IB)&&& 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产蛋鸡群发生本病时,常先有突然发生、迅速传播至大部分鸡出现的明显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气、呼吸音等,约一周后上述症状减轻,但随之出现产蛋率明显下降(下降20%~50%)【4】,且可维持2~4周左右,蛋壳褪色变浅、畸形蛋、沙壳蛋增多;蛋清稀薄如水;母鸡很少发生死亡。  
&&& 对策:可选用中西药结合抗病毒和对症疗法。  
4.4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产蛋鸡群发生ILT时,除产蛋率下降10%~60%(多为20%一30%左右),可持续4―8周左右外,最突出的症状是病鸡有特殊的伸颈张口吸气姿势,强烈的咳嗽至咳出带血的痰或血凝块(丝)【8】:急性病程5―10d,死亡率达10%一30%左右。剖检时可见喉头、气管有出血、溃疡或干酪样物。  
&&& 对策:可选用中西药结合抗病毒和对症疗法。  
4.5传染性鼻炎(IC)& 由又鸡副嗜血杆菌引起。发病率较高,传播较快。病鸡颜面部及眼睑明显肿胀,有时可见肉髯和下颌肿胀。流鼻液、甩头,鼻孔周围有鼻液痂痕。产蛋率下降10%一40%不等,若无并发症一般不发生死亡或很少死亡【8】。剖检时可见鼻腔、眶下窦有脓性或干酪样物;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器官均无病变。  
&&& 对策:已有疫苗用于本病预防。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和多种抗生素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但应注意用够时间和疗程(一般不少于7d),否责可能复发。  
4.6减蛋综合征(EDS-76) 由腺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引起。本病多见于刚产蛋或刚进入产蛋高峰期的青年母鸡群;母鸡无任何临床症状;产蛋率突然下降10%一40%不等【6】。若在产蛋高峰期之前发生本病则无产蛋高峰期出现。产蛋下降可持续4―12周左右。畸形蛋、薄壳蛋、软壳蛋增加,蛋壳色泽变浅【9】。剖检时可见卵巢、输卵管萎缩、变小或有输卵管炎;其他内脏器官均无病变。  
&&& 对策:尚无特效药物治疗。110―120日龄时用灭活苗免疫接种对预防本病有良好效果。  
4.7鸡痘(POX)& 由禽痘病毒引起。产蛋鸡群发生鸡痘时产蛋率下降10%一40%不等,并可持续4―8周左右,但一般无畸形蛋、软壳蛋增多或蛋壳褪色变浅的情况。鸡群的食欲、精神、粪便基本正常。皮肤型鸡痘在鸡冠、肉髯等处有特征性丘疹样结节一痘庖,一般不引起死亡;毡腿型则在口腔、咽喉有黄白色干酪样假膜附着,呼吸时有“嘎嘎”声,严重时可因假膜脱落堵塞气管而窒息死亡。剖检时皮肤型可见局部痘庖;粘膜型除可见口腔、咽喉的黄白色假膜外,有的在气管粘膜亦可见痘斑(庖)。其他内脏器官均无病变。  
&&& 对策: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已有疫苗刺种用于本病预防。病毒灵、病毒唑以及中药“鸡痘散”等可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  
4.8大肠杆菌病(E.C0l)&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产蛋鸡主要表现为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鸡群产蛋率下降,畸形蛋、沙壳蛋增多。病鸡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鹅状,产重者可发生死亡。剖检时可见卵泡严重充血、变形和严重的卵黄性腹膜炎,腹腔内有污黄色干酪样物,甚至器官之间广泛粘连;输卵管内有脓样或干酪样物或畸形蛋。  
&&& 对策: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某些抗生素对治疗本病有较好效果。但大肠杆菌易产生耐药性,故最好先做药敏试验,再选用高敏药物使用。改善饲养、卫生状况和用与当地流行血清型一致的灭活苗免疫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两个重要方面。  
4.9弯杆菌性肝炎(CH)& 由空肠弯杆菌引起。多见于青年产蛋鸡群;产蛋率明显下降达25%一35%,可持续1至数周;蛋外观无异常;个别鸡突然死亡,死亡率2%一5%左右。剖检时见肝脏肿大,有特征性星状或菜花样黄白色坏死区,被膜下常有出血,甚至肝破裂出血,以致腹腔中有血凝块。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器官无病变。  
&&& 对策: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治疗时,可选用氟苯尼考、氟哌酸、庆大霉素、金霉素、甲硝唑等药物,最好进行药敏试验后确定用药。  
4.10马立克氏病(MD) 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产蛋鸡群发生MD时较多见伸颈型和内脏型,而皮肤型和眼型较少见。多在90~160日龄发生,180日龄以后发病的情况也有发生。一旦发病,病鸡基本停止产蛋。神经型病鸡肢体麻痹,呈现特殊的“劈叉”姿势;内脏型病鸡则呈贫血状、极度消瘦、病程较长,终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100%。剖检时,神经型可见患侧坐骨神经、腰荐有经肿大;内脏型则在卵巢、肝、脾、心脏、腺胃、肺等处形成肿瘤,尤其肝、脾、肾因肿瘤组织增生致使器官明显肿大可达数倍。  
&&& 对策: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病,淘汰病鸡,按章处理疫苗预防本病。  
4.11禽脑脊髓炎(AE)& 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主要侵害幼龄鸡(多见于1―2周龄),以共济失调和全颈部震颤为主要特征。产蛋鸡感染可出现暂时性产量下降(产蛋率下降5%~10%左右,持续l一2周后可恢复原产量水平,但采食量、粪便、呼吸等基本正常,亦无神经症状,蛋壳色泽无异常,一般无死亡;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及其他内脏无异常。  
&&& 对策: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用于防止继发感染,现已有疫苗用于本病预防,12日龄用冻干苗,开产前甩油乳灭活苗免疫接种。  
4.12白冠病& 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国内发现的有卡氏和沙氏两种住白细胞虫。本病季节性明显,气温20℃以上时,是本病媒介库蜢和带蚋活动繁殖猖獗的时期,也是本病发病严重的季节。产蛋鸡群发病后,产蛋率下降10%一40%不等;病鸡鸡冠苍白,血液稀薄;拉绿色稀粪;死前咳血;产蛋鸡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一5%,剖检时可见胸肌、腿肌、肠系膜、腹腔浆膜、胰脏等处有针头至粟粒大小的红褐色点状结节(巨型裂殖体),有的肾脏严重出血导致腹腔内积有血凝块。  
&&& 对策:预防和治疗均可甩泰灭净、强力启冠灵、中药自头翁散等。  
4.13脂肪肝综合征(FLS)& 因蛋鸡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点是鸡群外观体况良好,吃料正常甚至增加,呼吸、粪便亦无异常。体重普遍超标或过度肥胖。产蛋率明显下降,从80%一85%突然下降到40%一55%左右。有的突然死亡,且多为休况良好者,死亡率一般不超过3%。剖检时可见鸡体内有多量脂肪沉积;肝肿大,黄色,易破碎如泥而有油腻感;有的肝脏破裂出血,在腹腔内形成血凝块。  
&&& 对策:日粮中适量添加氯化胆碱、VE和肌醇;调整日粮配方;降低能量摄入和适当限饲。  
4.14 输卵管囊肿& 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据报道,大肠杆菌病、衣原体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后遗症、激素分泌紊乱等均可引起本病;多见于初产鸡,群。一旦发生本病,产蛋率明显下降(10%一30%)或不出现产蛋高峰期。鸡群食欲、精神、呼吸、粪便等均无异常。病鸡产蛋停止,腹部膨大下垂,触之柔软有波动感。剖检时可见输卵管壁薄如纸,因大量积液呈透明水囊状,积液可达400―500m1以上。  
&&& 对策:淘汰病鸡;中适量添加抗菌类药物。  
4.15 产蛋疲劳症& 多见于笼养鸡群,主要发生于产蛋高峰期或高产母鸡。因中缺钙和VD3以及钙磷比例不当所致。鸡的精神、吃料量、呼吸、粪便等均基本正常,一般无死亡。但出现蛋重减少,产蛋下降,薄壳蛋、破损蛋增多,而蛋壳色泽、蛋清品质未见异常。剖检时卵巢、输卵管和其他内脏无异常。  
&&& 对策:注意日粮中含钙量、钙磷比例及VD3水平,适当添加电解多维、中药激蛋散等,可使鸡群补充营养,恢复体力,促进排卵,增加产蛋。  
所有频道&&&
技术指导员
科技示范户
技术明白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掉发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