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是第二大的大陆,是的只有10%的世界人口分布图为什么人口比大陆的规模小

当前位置: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A.人口由发..
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B.定居人口减少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本题考查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二战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是: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A.人口由发..”主要考查你对&&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问题及其影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1、概念:又称人口在生产类型,反应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人口增长处于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2、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的历程: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
&人口的自然增长涉及概念:1.人口: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2.人口出生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人口出生率=同期存活婴儿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 100%3.人口死亡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内平均人口数x 100%4.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n数之比,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世界人口的历史轨迹:1、 人类社会初期:特点:十分缓慢原因: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2、产业革命后:特点:速度加快原因:生产力发展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长3、“二战”后:特点:迅速增长原因:科技进步、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人口增长随时间的不均匀性:
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中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途径:
1、人口老龄化
(1)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人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人现代型。
(2)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关键是分析出生率、死亡率为什么都降低。)
(3)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4)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2、人口增长过快
(1)产生的原因: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主要分析为什么死亡率下降,也可加人出生率高的原因。)
(2)带来的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3)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1)简述: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6,2005年1%抽样调查为118.58,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出生人口性别比已严重失调。
(2)危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而且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势必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3)产生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为的技术干预等。(另外,战争可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小,重工业发展可使其增高,轻工业发展可使其降低等。)
(4)对策: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宜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世界人口图示优点及示例: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A.人口由发..”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5972206018167426207847155826206062为什么近年来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那么快?
为什么近年来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那么快?
在最近几十年以来,非洲人口翻了几番。虽然非洲已经独立了,但非洲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又低,人们甚至还吃不饱,流行病又非常厉害,为什么人口还能增长得那么快?
非洲人口迅速增长有其社会与经济原因。
首先,非洲人口的迅速增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结果。非洲国家独立后,人民免遭殖民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奴役,人身安全受到国家保护。同时,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流行疾病逐渐得到控制,死亡率明显下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死亡率从1950年的29.3%下降到l988年的16‰。该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也逐渐提高,从1965年的4l岁提高到1988年的50.5岁。
第二,非洲的落后生产方式、农业村社制度和多寥制的大家庭是人口高出生率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因素。长期以来,非洲人都认为增加人口是扩大简单物质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加之非洲目前仍是传统自然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因而人们普遍地追求早生多生。在非洲许多地区,由于传统的延长妇女生育间隔期(如妇女在生育后几年之内要禁欲)的习俗逐渐遭到破坏,也是生育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⑨
第三,非洲的民族传统习惯和文化宗教的影购。非洲有早婚习俗。祟尚多子女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非洲大部分妇女结婚年龄在13~18岁,而且生育期较长和生育率较高。198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6.7。⑩少数国家如卢旺达、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和乌干达等国均在7—8之间,大大超过3.6的世界平均水平.
其他回答 (5)
思想落后,觉得多生点自己有保障,可以增加劳动力。
那是因为他就像我们旧中国一样想:只要人多了,力量大起来了,才会有幸福~~!
所以就拼命的从事做人运动,所以人就多了
非洲的人口压力和人口政策
李起陵 苏泽玉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人口的迅速发展已给这个人类星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认为: “人口问题是国际发展战略的—个中心问题”,宣布每年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以期唤起全世界对人口问题的密切关注。据统计,90年代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十年,每年将增加9000万至1亿人口,其中9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非洲人口增长速度为世界之冠,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正在引起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视。本文试图论述非洲人口迅速发展的特点与原因,以及产生的严重后果,同时介绍非洲国家在解决入口问题上的政策与措施.
一、非洲的人口增长及其特点
非洲国家独立以来,人口增长很快。据统计,1961年非洲人口只有2.56亿,组占世界人口的8.3%.1990年非洲人口猛增到6.61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2%.在近3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了1.58倍,即翻了一番半,而世界人口是37年翻一番。非洲人口增长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非洲人口增长目前处于三高过程,即高出生率、高死仁率和高增长率。在非洲人口的增长过程中,曾经历了缓慢增长、下降和停滞、回升增长和迅速增长四个时期.在殖民主义入侵以前漫长的若千万年间,非洲大陆人口处于缓慢增长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的250多年间是趋于下降和停滞时期.据估计,当时非洲人口从1亿下降到9000万,其原因是殖民主义的暴力征服、野蛮统治和奴隶贩卖.19世纪以后人口开始逐渐回升,1900年达1.3亿左右.非洲国家独立后,特别是70、80年代以来进入人口迅速增长时期,出生率高是主要原因.198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粗出生率为47‰,不少国家在50‰以上,同年世界的平均水平只有28‰,①近期以来,非洲的人口粗死亡率相对有所下降,但仍居世界首位.198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人口粗死亡率为1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0‰。②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年上升,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人口从1965年一1980年平均增长率为2.7%.增长到年的3.2%,而同期世界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和1.8%。③近年来,有不少非洲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以上,如肯尼亚、多哥和科特迪瓦都是3.6%,赞比亚达到3.7%.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纳菲埃o沙迪克女士说,在全世界人口增长以每23年翻一番的40个国家中,有22个在非洲,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恰恰是最不发达和最贫穷的国家.④
非洲目前正处于人口发展过程的第一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增长率阶段。它还必然要经历人口发展过程的第二阶段,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前还将会有一个更高的增长阶段。世界银行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高峰已经过去了20年,预计人口增长高峰还将持续20年。⑤据美同《人口与发展评论》杂志的分析,非洲人口增长目前正处于顶峰阶殴.1965一l988年,非洲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9%.预计年,非洲人口增长将达到顶峰,其平均增长率可能为3.1%,年,非洲人口增长开始逐渐下降,其平均增长率为2.4%。⑥据人口学家预测,到2000年,非洲人口将达到8.8亿;21世纪末,非洲人口基本上可以稳定下来,当时的人口将为20亿左右,约为现在人口的3倍多.
(二)非洲人口的年龄结构年轻化和抚养率高.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1988年非洲14岁以下的末成年人口占总人口的46.9%,65岁以上占2.9%,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占50.2%。非洲现布基本上是年轻型的人口结构,它的被抚养的人口比重相当高。l988年非洲劳动适龄人口对未成年和老年人口的抚养率为99%,(亦即100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要负担99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入)。有些国家达到100%以上,肯尼亚高达117%,而同期世界的平均水平为72%。如果加上大量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非洲的抚养率还要高得多.
(三)非洲人口的地域分布很不平衡。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约占非洲总面积一半的沙漠和严重沙漠化地区,以及广大赤道森林地区人烟稀少,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2人或2—10人。在非洲的沿海、高地、高原地区、尼罗河河谷地区和人海口三角洲区域的人口密度—般在每平方公里200人以上,局部地区达到500一10000人。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现已出现耕地紧张的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有14个国家耕地不足,除了耕作技术原始的原因外,人口的迅速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非洲的城市化程度尽管较低,促其发展速度很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从1950年的3000万增加到1988年的1.8亿,约占总人口的28%。非洲城市人口的增长率相当高(自然增长加机械增长),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增长率为5.8%,年为6.2%⑦,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2.7%和4.9%.而且,非洲国家的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几个大城市里。据统计,1980年有41%的城市居民居住在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而l960年时只有6%。1960年在非洲只有2座城市人口超过50万人,现在则有19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00年,非洲将有60座超百万人口的城市⑧,非洲国家首都的人口发展更快,如内罗毕、拉各斯,金沙萨、卢萨卡和达累斯萨拉姆等城市,年间年均增长率在9%以上。城市人口的高速增长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如环境、就业、生活、医疗和治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非洲人口迅速增长有其社会与经济原因。
首先,非洲人口的迅速增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结果。非洲国家独立后,人民免遭殖民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奴役,人身安全受到国家保护。同时,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流行疾病逐渐得到控制,死亡率明显下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死亡率从1950年的29.3%下降到l988年的16‰。该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也逐渐提高,从1965年的4l岁提高到1988年的50.5岁。
第二,非洲的落后生产方式、农业村社制度和多寥制的大家庭是人口高出生率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因素。长期以来,非洲人都认为增加人口是扩大简单物质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加之非洲目前仍是传统自然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因而人们普遍地追求早生多生。在非洲许多地区,由于传统的延长妇女生育间隔期(如妇女在生育后几年之内要禁欲)的习俗逐渐遭到破坏,也是生育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⑨
第三,非洲的民族传统习惯和文化宗教的影购。非洲有早婚习俗。祟尚多子女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非洲大部分妇女结婚年龄在13~18岁,而且生育期较长和生育率较高。198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6.7。⑩少数国家如卢旺达、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和乌干达等国均在7—8之间,大大超过3.6的世界平均水平.
二、非洲人口迅速增长的严重后果
非洲是世界上社会经济发展最缓慢、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陆。当前非洲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很不相适应,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同人口增长率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严重后果。
(一)非洲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60年代以来,非洲人口平均增长率螺旋式上升,从60年代的2.4%增长到80年代的3%左右,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却十分缓慢,有时甚至呈停滞或下降趋势.据世界银行1989年统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除南非外)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年的4.8%。 下降到年的o.8%。(11)在这期间,尽管有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同人口增长持平,也有少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略快于人口增长,但仍然不能改变人口快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构成沉重压力的现实。非洲国家人均国民收入本来就很低,而且还在逐年下降。年非洲人均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平均每年下降3.6%,l989年人均收入又下降了o.3%,非洲2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只有237美元。(12)
(二)非洲人口的迅速增长影响了国内资本积累和生产投资。70年代以来,非洲国家经济日益恶化,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其原因很多,而人口负担沉重就是重变原因之—。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国家的财力物力难以应付不断增加的人口负担,产出不敷消费,资本积累更无从谈起。非洲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和维持国家正常开支,多年来一直依赖于内外部筹措资金,这造成了越来越沉重的债务负担。迄至1989年外债总额已达2500亿美元,相当于非洲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93.3%和全非出口额的3倍。1990年非洲外债高达2720亿美元.非洲国家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相当大一部分要用来偿付外债本息,因此,不得不减少必要的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放慢经济发展速度。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国内投资额不断下降,1965年一1980年国内投资年均增长率为9.1%,年下降到7.3%(13),有些国家的国内投资额下降得更为厉害。尼日利亚年平均增长率为14.7%,而年年均下降至一14.5%,同一时期,科特迪瓦从年均增长率为l0.7%下降到一11.4%.
(三)非洲的农业和粮食生产远远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非洲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基本上仍是靠天吃饭。60年代,农业增长率尚能维持与人口同步增长,但自70年代以后一直呈下降趋势。70年代非洲农业年均增长率只有1.3%,而同期人口年均增长率为2.7%。80年代(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的年均增长率为1.8%,而人口增长率为3.2%.由于农业生产不景气,非洲国家的粮食生产状况也日益恶化,粮食自给串不断下降。1975年非洲国家的粮食自给率为94%,1979年下降到89%(14).目前仅为80%左右。估计到本世纪末,非洲国家粮食自给率将下降到60%左右。(15)因此,非洲国家的粮食形势十分严峻,根据联合国1986年估计,在非洲55个国家中,粮食不足、严重缺粮和极端缺粮的国家达45个之多。非洲国家每年要花费几十亿美元进口粮食,即使如此,撒哈拉以南地区仍有1.2亿左右的人口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到2000年,全非洲人口将达到近10亿,届时如果非洲农业生产没有大的改善,人口与粮食供应之间的巨大差距必将产生严重后果。人口迅速增长还导致入均耕地不断减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非洲的耕地和牧场约占陆地面积的32%左右。(16)1950年到l980年间,非洲耕地从1.36亿公顷扩大到1.8亿公顷,即增加32.4%,而同期人口则增长80%。垦荒废度远远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因此人均占有耕地从o.51公顷下降到o.38公顷。(17)人口迅速增长加剧了对土地等资源的需求,致使整个地区因毁林造田、刀耕火种和伐木为薪而引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一些地区因过度放牧而造成草场退化,这些都是导致非洲土地沙漠化和耕地逐渐减少的直接原因。非洲沙漠每年以8一10公里的速度南移,每年被沙漠化的农业耕地约600万公顷。在非洲大陆,由于一些地区有昏睡病(锥虫病)和河盲症(蟠尾丝虫病)等疫病,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约有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适宜开发为可耕地。现在有一些非洲国家可供使用的土地已接近极限.
(四)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非洲的经济增长同人口增长速度不相适应的直接后果是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化。据世界银行估计,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目前已有60%的人口(约2.7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以1980年美元计算,人均国民收入不足135美元为贫穷者),预计到1995年将有89%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由于经济困难,非洲的失业现象十分严重,城乡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逐年增加,失业率从80年代初的5.3%上升到1937年的l 3%,城市失业率从10%上升到30%,就业不充分率达40%至50%.非洲农业发展缓慢便农村中的贫困状况日益严重,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引起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化过程迅速发展。各国大城市畸形发展,城市首位度(18)不断增大,最大城市往往是第二大城市规模的两倍以上,有的大城市
拥有全国人口的1/3以上。城市人口、特别是大都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给城市的住房、就业、商品性应、交通运输、社会治安、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
三.非洲国家纳人口政策
观在许多非洲国家开始认识到入口增长过快是一个严重问题,他们正在重视对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的控制工作,并考虑要逐步地降低出生率,以使人口增长适应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一)政策与措施。非洲国家为了讨论和交流人口与发展问题,先后于1981年、1984年和1986年召开了三次全非人口与发展会议。1984年1月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在联合国帮助下召开了第二次非洲人口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乞力马扎罗人口行动纲领》,要求“各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努力降低目前的高出生率和总生育率水平”,同时强调指出: “应把人口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平衡问题,作为加速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来考虑”.(19)1986年5月在内罗毕召开了第三次全非人口与发展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全非人口与发展会议委员会”,作为控制人口发展的常没机构,会议要求各国政府制订有效的人口政策,积极推行家庭生育计划,
现在多数非洲国家政府都已建立了全国人口委员会,或全国计划生育委员会,或全国人口教育中心,或国家生育间隔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名称不一酌专门机构,负责领导和推动控制人口工作.到目前为止,非洲已有3/4的国家制订了初步的人口政策,或实行家庭计划生育方案.(20)有少数国家提出人口增长的控制目标,例如,突尼斯、津巴布韦、毛里求斯、博茨瓦纳、加纳、尼日利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都提出降低人口出生率计划.突尼斯政府在执行人口政策方面的成绩比较显著.它在法律上规定女17岁、男2l岁方能结婚,废除一夫多妻制,并在全国推行家庭生育计划工作。因此,突尼斯的人口增长率相对比较低,年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5%,近年为2.2%,同期入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7%。律巴布韦1982年制订了50年分阶段的人口增长控制目标,争取将人口增长率从当时的2.8%降到2032年的1.4%.津巴布韦政府在各社会区建立了家庭生育计划推广中心.分期培训人员和向农民提供有关服务。肯尼亚和加纳政府同国际开发署合作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积极争取和鼓励私人公司参与这项工作.肯尼亚已有60乡家私公司参与推广计划生育工作.毛里求斯、塞舌尔和留尼汪三个海岛,人口控制工作也做得比较好,毛里求斯的人口增长率从70年代平均1、6%下降到80年代初的1%左右,其他两个海岛的人口增长率平均为2%左右。
非洲各国在人口政策中大致采取了下列几方面措施: (1)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有关计划生育知识; (2)推行家庭生育计划和家庭服务工作; (3)在法律上提高最低结婚年龄: (4)号召和鼓励延长生育间隔时间; (5)关心妇女和儿童的卫生与健康,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6)重视农村发展,增加农业投资,稳定农村经济,防止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到目前为止,人口政策执行比较好,人口增长率确有明显下降的国家,在北非只有突尼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毛里求斯、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这三个国家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人口增长率分别从1%、 3.4%、3.7%下降到0.8%、2.6%、2.7%,它们从1965年到每个家庭平均拥有7—8个孩子下降到l988年的5—6个孩子和5个孩子以下。(21)
(二)团难颇多,主张各异.非洲国家在执行人口政策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同时也存在各种不同看法与主张。在执行人口政策和推行家庭生育计划的国家中,真正采取行政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措施去贯彻执行人口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国家为数很少,多数国家由于种种原团,其人口政策贯彻不力,计划缺乏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往往流于形式,成效甚微。这些国家政府认为,当前国家面临着许多困难问题,这些问题比起人口问题要紧迫和重要得多,例如,经济财政困难、通货膨胀、失业、饥荒、政治不稳定和边界纠纷等问题,因此暂时无暇顾及人口问题.同时由于财政困难,许多国家政府感到控制出生率和控制人口过速增长,是一个难以应付的问题.
非洲国家在对人口问题上的看法和主张也不完全一致.现在多数非洲国家政府都意识到人口过快增长是一个严重问题,并表示不能忽视人口增长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主张人口增长应同经济增长相适应,人口政策应与发展政策相协调,应把人口政策作为统一的国家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有少数非洲国家政府认为,他们的人口密度小,主张“鼓励人口增长”。中非共和国前国家元首科林巴说: “为了取得充分的经济增长,并靠自己的努力维持经济发展,这样高的人口增长率又是不可少的”。(22)这些国家大多数是非洲内陆国家和人口密度不大的国家,例如马里、中非共和国、布基纳法家和毛里塔尼亚等国.这些国家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都比较小,同时劳动力大量外流到邻国谋生,国内劳动力不足。马里前总统特拉奥雷认为:“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开发自己丰富的人力资源。(23)有些非洲国家认为他们的人口问题不严重,不需要任何人口政策,对人口增长采取随其自然与放任自流的态度。他们认为在非洲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一定的人口规模和庞大的劳动力队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中,对劳动力的需求更为迫切.在这些国家中,他们更多的强调减少死亡率和发病率,而不是强调降低出生率。在一些部族矛盾复杂、斗争尖锐的国家里,一些部族及其首领本能地认为部族人口的多寡,是衡量各部族在政治经济上势力强弱的标志之一,因此,他们积极主张发展本部族人口。
(三)努力探索解决途径.非洲人口问题如何解决,这是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和难以应付的问题。非洲地区幅员辽阔,国家众多,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人口政策和措施也都不一样。因此,寻求非洲人口问题的解决途径,是一个相当复杂和长期的探索道程。
近年来,西方—些国家和国际机构对解决非洲人口问题也提出一些方案,如世界银行认为,非洲的贫穷是因为其人口增长太快, “非洲要想从长期的贫困中解脱出来,就必须降低人口增长率”。(24)但是.非洲人不能完全同意这种简单的结论,他们认为非洲的长期贫困是殖民主义长期统治掠夺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造成的,要摆脱贫困首先是要发展经济。许多非洲领导人在向1984年墨西哥第二届国际人口会议的祝词中都表明了这种观点。莫桑比克前总统萨莫拉的祝词说:“在我国人口年增长率比经济增长率高好几倍,这虽是一个人口问题,但主要是社会和经济发展问题,这是我们继承了畸形的和混乱的殖民地经济造成的结果”。(25)布基纳法索前国家元首桑卡拉在祝词中说: “人口问题是同建立一种新的、更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问题分不开的.”(26)还有一些国家认为非洲人口问题的产生在于其经济不发达。几内亚总统孔戴说: “不能只在计划生育.伦理学或死亡率等简单的公式中寻找解决办法,而要从根除不发达的根源方面寻找解决办法。(27)
从非洲的国情出发,笔者认为,非洲人口问题的产生是有其历史和社会根源的,是长期殖民统治的剥削造成其生产力发展缓慢,经济极端落后的结果。独立以来其社会经济虽然有研发展,但是,由于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和其他种种原因,致使其贫穷落后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因此,非洲只有以加违发展经济为中心,采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政策,才能逐渐解决其人口问题.
当然,我们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可以忽略甚至否定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必要性.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必须相适应是一条人口发展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劳动人口数量与质量,要与物质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相适应,也就是要与生产资料生产祁消费资料的生产相适应.
非洲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对人口迅速增长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特别是在今天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在世界经济集团化不断发展,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资金流向转移的形势下,非洲有被进一步推向世界经济边缘的危险,非洲比以往更需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寻求发展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非洲国家既要反对西方国家推卸责任,把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归咎于人口增长大快等不符合实际的论调,同时,也要注意人口增长大快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切实采取措施实现人口适度增长。当前非洲国家在控制人口过速增长和加速经济发展方面的任务相当艰巨,有待非洲国家进一步作出努力.
非洲人口74800万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大陆。 非洲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大部分民族处于部族状态。部族数量之多,非洲可称世界之最。有的资料说非洲的部族数量可达3000个,最保守的数字也有250个,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数字差别,是因为一些部族之间区别不大,既可分为多个部族,又可视为一个部族。每个部族都有各自的特征,包括风俗习惯。总体讲,各部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领地”,彼此之间可以友好相处,至少可以做到和平共处。但也有少数地区,部族之间矛盾根源很深,彼此势不两立,冲突和格斗不断,有时上升到部族战争,双方死伤以万人计,有时死伤竟超过百万。 非洲人口增长堪称世界之最。这个情况正在严重影响着非洲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粮食、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交通、社会治安带来许多难题。 在年间,非洲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大大超过世界人口1.7%的年均增长率),平均每年净增人口为1700万。据统计,1950年非洲人口仅有2.2亿,1980年即达4.3亿,在30年间大约翻了一番。到1990年底,非洲大陆人口已达到6亿,大约是1950年的2.8倍。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00年非洲人口将接近8亿,到2025年将达到16亿。 非洲人生育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据统计,非洲妇女的平均生育率为6.5个,而拉丁美洲妇女则生4个,亚洲3个,发达国家2个。肯尼亚妇女平均每人生8个孩子。 同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趋于老龄化形成鲜明对比,非洲国家的人口构成呈现低龄化趋势。据统计,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非洲总人数的50%,有些国家甚至高达70%,60岁上的人仅占非洲总人口数的5%。在今后十几年,随着更多的妇女进入育龄期,非洲将始终保持生育高峰,人口增长率将居高不下。 在非洲,除搏茨瓦纳、埃及、突尼斯、塞舌尔等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都高于经济增长率,致使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目前,非洲大陆约有1/3人生活在联合国划定的贫困线以下,28个国家被列为世界最穷国家。 人口的迅速增长还导致非洲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非洲人均占有可耕地面积由1965年的0.5公顷下降到1987年的0.3公顷。人口不断增长,对木料及燃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非洲每年约有380万公顷森林被毁,约占非洲大陆森林总面积的1.8%。由于乱砍滥伐、过度种植和随意放牧等原因,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反常,旱涝灾害不断出现,失去植被保护的地面不断扩展,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据估计,撒哈拉大沙漠每年以六七千米的速度向南扩展。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预计,从1975年到2000年,仅水土流失一项就将使非洲粮食产量下降25%,越来越多的人将处于饥饿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将近50%的非洲人享受不到任何医疗服务,大约55%的人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35%的儿童营养不足。1990年,70%的非洲人至少得过一种疾病,目前,非洲人均寿命为53岁,是世界最低的。 现有的教育设施也远远不能满足人口猛增的需求。据统计,35%的国家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40%,整个非洲有20%的男孩和38%的女孩无法进入小学,中学的失学率更高。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最近估计,非洲大陆约有3.6亿文盲,占非洲总人口的60%,占全世界文盲总数的40%。 由于耕地减少,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带来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在过去的20年中,内罗毕、阿比让、达累斯萨拉姆等非洲城市的人口增长了7倍。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人口比1950年增加了16倍。据非洲经济发展中心预测,到2000年非洲国家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将达60个,而1950年只有1个。 城市人口极度膨胀使失业状况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水电、卫生、教育、商业以及其他设施无法满足要求。80年代以来,非洲失业率一直在40%左右,由于失业严重,抢劫、偷盗等犯罪活动猖獗,以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自50~60年代非洲国家相继独立以来,许多非洲国家对人口发展情况不明,任其盲目发展。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没有普及计划生育,没有广泛宣传节育知识。利比亚、加蓬等国家甚至还鼓励提高生育率,这些都是造成今天非洲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 总的说来,造成非洲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危害最大的是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种种旧观念:孩子越多,财富越多;男孩比女孩更宝贵,另外多妻制、早婚、未婚先育、性关系混乱等陋习也促使人口迅速增长,可见要解决非洲人口问题,一是政府高度重视,二是非洲人要更新观念.
非洲穷啊,越穷越生!一个家庭十来个孩子不奇怪,我们生多了罚款!新中国刚成立我们才多少人?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人口分布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