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钢样要在全钢通风柜厨进行的原因是

欢迎 登录新浪中医频道
健康提示: [详情]
当前位置: &
通风病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
[文章摘要] 通风病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在骨科疾病中,痛风疾病造成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病情的加重。那么,痛风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听听权威专家是怎样介绍的。
&  通风病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在骨科疾病中,疾病造成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病情的加重。那么,痛风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听听权威专家是怎样介绍的。  通风病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以下就是权威专家介绍的痛风病的原因的详细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饮食  还有一些就是饮食也能够引起痛风的出现。某些食品代谢之后,食物中的部分衍生物可以引发原来积蓄在软组织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这时患者的会加重吗,还会并发关节炎并且加重关节炎。因此,不合适的饮食也是诱发痛风的主要原因之一,痛风患者的饮食应该在注意辨别。  2、遗传因素也是一方面,痛风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具有遗传性。患有痛风病的家族里,如果不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就很容易患上痛风。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酶,就不能把蛋白质分解。最后结晶成小晶体堆积在关节内,诱发疾病。  3、饮酒  专家说,痛风与饮酒是有关的。饮酒过度会诱发痛风,酒精在肝组织进行代谢时,会吹收水份,加强血浓度,导致接近饱和的尿酸,快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产生敏感反应形成炎症。所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喝酒,预防痛风。  4、职业原因:长时间的工作不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休息在忙碌中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饮食是导致痛风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风病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心里都是非常清楚的,大家在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患上痛风疾病的几率。要是患上痛风疾病,患者要及时采取治疗,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倘若大家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责任编辑:SINA001)
痛风以往在我国发病较少,属罕见病,许多人对该病不了解或知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我们难免会受到像痛风这种骨科疾病的伤害
痛风的常见并发症是什么呢?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那么痛风的常见并发症是什么呢?我们痛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下面的几点。<...
栏目导航:&&&&&&&&&&&&&&&&&&&&&&&&&&&&&&&&&&&&&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练习题及答案
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160;&#160;&#160;&#160; ]
A.B.C.D.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所属题型:单选题
试题难度系数:偏易
答案(找答案上)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化学试题“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化学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高考考点较多,为方便查找相关知识点,下面是沪江小编为您整理的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操作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从下往上&原则。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4.&固体先放&原则。
5.&液体后加&原则。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化学实验中的&七个关系&详细解释:
(1)先后关系
①向试管中装人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然后让试管直立,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向试管中放入块状固体时,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固体缓慢落到试管底。
②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先在滴瓶外面挤压胶头排出滴管内的空气,然后再伸入滴瓶内松手吸取液体。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然后称量。
④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先把仪器外壁擦干,然后再加热。
⑤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盛放药品的部位固定加热。
(2)左右关系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②连接实验装置时,应按从左到右(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拆除时顺序相反。
③橡胶塞和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时,左手拿橡胶塞或橡胶管,右手拿玻璃管(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给容器塞橡胶塞时,左手拿容器,右手拿塞子。
(3)上下关系
①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大约成45。角)。
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③手拿试剂瓶倾斜液体试剂时,应让标签向上对着手心。
(4)正倒关系
①取试剂瓶里的药品时,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
②用胶头滴管取完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正放 (保持胶头向上),而不能倒放或平放。
(5)多少关系
①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②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答积明了2/3。
③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蒸发皿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6)内外关系
①用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外焰加热。
②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悬空在试管口的止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
(7)高低关系
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可直接加热
(2)拿取试管时,用中指、食指、拇指夹住距试管口1/3 处:振荡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试骨的上端,使用腕力甩动试管底部。
(3)加热时要使用试管夹
(4)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使试管与桌面成45。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5)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6)加热前试管外壁擦干,加热时受热要均匀,不受碰到酒精灯的灯芯
(7)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1)用坩埚钳夹持,放在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加热
(2)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3)加热后不能直接放到实验桌上以免烫坏实验桌
(4)液体量多时可直接加热.量少或黏稠液体要垫石棉网加热
(1)可以直接加热
(2)不可连续高温使用,以免端头脱焊掉落
(3)用后洗净擦拭干净.防止反应物与燃烧匙反应或生锈
(1)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士均匀,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
(2)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搅拌时玻璃捧不能接触器壁,防止碰破烧杯
锥形瓶,烧瓶(圆底,平底)
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以防受热不均而炸裂
(1)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得少于1/4。量多受热易溢出,量少则酒精蒸气易引火爆炸
(2)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防止酒精溢出发生火灾
(3)应用外焰加热,外焰酒精充分燃烧,温度高
(4)熄灭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而且要反复盖两次,目的是防止火焰进入灯内引燃酒精失火,同时防止下次用时打不开
(1)不允许加热,防止受热破裂
(2)用于物质和气体的某些放热反应时,集气瓶内要放人少量水或细沙,以防止受热炸裂
(3)集气瓶和广口瓶外形相似,但磨口的部位不同,集气瓶磨砂在瓶口上表面,广口瓶磨砂在瓶口内侧
滴管,滴瓶
(1)瓶塞不能弄脏、弄乱,防止沾污试剂:
(2)盛放碱液改用胶塞:
(3)有色瓶盛见光易分解或不太稳定的试剂:
(4)滴瓶上的滴管专用,不可冲洗;
(1)使用前先调零:
(2)不能在托盘上直接放置药品,用称量纸或小烧杯称量;
(3)左物右码,添加砝码顺序应从大到小:
(4)用镊子取用砝码、拨游码
(1)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
(2)根据液体的量选择规格;
(3)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过滤时,要使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用水湿润滤纸并使之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能留有气泡
(2)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避免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分液漏斗的下端不必插入液面以下
(1)铁圈、铁夹方向应与铁架台底盘同侧;
(2)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3)夹持玻璃仪器时,勿过松或过紧,应以恰好使玻璃仪器不能移动,以防仪器脱落或夹碎
(1)夹在试管中上部;
(2)从试管底部套入、取出;
(3)拇指不要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1)尖端向上平放在实验台上;
(2)温度高时应放往石棉网网上
(1)水不要加满,防止实验时有水溢出
(2)防止打碎,不能加热
(1)每次用完及时用纸擦干净
(2)保持洁净、干燥
(1)搅拌时切勿撞击器壁,以免碰破容器;
(2)注意随时洗涤、擦净;
(3)过滤或转移液体时,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防止液体洒出或溅出
不能与水接触,防止石棉脱落或铁丝生锈
刷洗试管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坏容器
(1)温度计不允许测量超过它的最高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不能当搅拌器使用,以防水银球破裂
(3)刚刚测量过高温的温度计不可以立即用冷水冲洗,以防骤冷破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粉需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量筒读数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沾污。
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蘸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
化学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
使用酒精灯时烫伤
立即用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烫伤膏
使用玻璃管时划伤手指
立即进行消毒再包扎处理
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
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浓硫酸飞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误服氯化钡溶液
立即喝大量鲜牛奶或鸡蛋清
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
实验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1)防倒流倒:吸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底部要略高于管口,如用KClO3和MnO2、KMnO4制取氧气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容易发生倒吸,要注意熄灯顺序。
(2)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3)防暴沸:加热液体或蒸馏时常在加热的装置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4)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5)防腐蚀:强酸、强碱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皮肤上沾有强酸、强碱要用水冲洗,再涂抹3%一5%NaHCO3 溶液、硼酸,
(6)防中毒:在制取或使用有毒气体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注意尾气处理。如用CO还原Fe2O3、CuO要处理好尾气.
(7)防炸裂: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因此:
①试管加热时先要预热;
②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③注意防止倒吸。
(8)防堵塞: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9)防污染:
①已取出的未用完的试剂一般不放回原瓶(块状固体。如钠、白磷除外);
②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伸入瓶内,不接触试管壁;
③取用试剂时试剂瓶盖倒放子桌面上;
④药匙和胶头滴管尽可能专用(或洗净、擦干后再取其他药品);
⑤废液及时处理。
(10)防意外:
(1)中毒事故防止和处理一氧化碳中毒时应迅速离开所处房间,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误食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银盐等)应立即服用生蛋白或生牛奶。
(2)火灾处理
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②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③会用干粉及泡沫火火器;
④拔打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 &120&,也可拨&110&求助;
⑤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
切记多个&不能&
1.使用胶头滴管&四不能&:不能接触容器内壁,不能平放和倒拿,不能随意放置,未清洗的滴管不能吸取别的试剂。
2.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性滴定管不能装酸性溶液及氧化性溶液。
3.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互用。
4.烧瓶、烧杯、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
5.药品不能入口或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Na、K、白磷等危险品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计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8.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9.量筒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溶液。
10.酒精灯的使用不能用灯,不可用嘴吹灯,燃着时不可加酒精。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时,定容摇匀后液体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加蒸馏水。
12.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
13.用试管加热液体,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14.进行焰色反应选用材料本身不能带有颜色,最好选用铂丝或无锈铁丝。
15.浓硫酸与其液体(水、稀硫酸、乙醇、苯等)混合时,不能将其他液体倒入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其它溶液中,以免出现液体飞溅等危险。
&数据&归类
1.托盘天平的准确度为0.1g;在测定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为保证加热过程中使结晶水全部失去,实验中需加热、称量、再加热、再称量,直到最后两次称量不超过0.1g。
2.滴定管的准确度为0.01mL。
3.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少于容积的1/3,也不能多于2/3。
4.试管在加热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且要与桌面成45&角。用试管夹夹试管时应夹在离管口1/3处。
5.烧杯、烧瓶加热时,盛液体量均在容积的1/3~2/3处,蒸发皿加热液体时,盛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2/3。
6.液体取用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mL。
7.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烧杯、玻璃棒要洗2~3次,用烧杯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时,一般加到距离刻度线和1~2mL处,再用胶头滴管定容。
8.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一般在2~3滴。
9.用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不能含有小数;任何水溶液,H + 或OH - 的浓度均不能为&0&,而是大于&0&。
10.滴定管的&0&刻度在滴定管的上部(但不是最上端),在量取液体体积时,液面不一定要在&0&刻度,得要要&0&刻度以下;滴定管读数时装液或放液后,需观察1~2分钟才能观察液面高度。
11.量杯、量筒、容量瓶没有&0&刻度;温度计&0&刻度在温度计的中下部。
12.托盘天平中的零刻度在标尺的最左边,天平在使用时要调&0&,使用后要回&0&。
13.实验记录中的一切非&0&数字均是有效数字。
14.焰色反应完毕,要把铂丝放在盐酸中浸渍2~3分钟,再用蒸馏水洗净,保存在试管中,使它洁净不沾污垢。
15.需恒温但不高于100℃,可用水浴加热。如溶解度的测定、苯与混合酸的反应、酚酞树脂的制备、银镜反应的发生等。
注意特征&标志&
1.仪器洗净的标志:以其内壁附有均匀水珠,不挂水珠,也不成股流下。
2.中和滴定终点的标志:滴入最后一滴液体溶液颜色发生突变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3.容量瓶不漏水的标志:加入一定量的水用食指摁住瓶塞,倒立观察,然后将容量立正,并将瓶塞旋转180&年塞紧,再倒立,均无液体渗出。
4.容量瓶、量筒、移液管、滴定管中液面达到刻度线的标志:平视时,液面凹面与视线相齐。
5.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收集满的标志:用湿润的试纸靠近瓶口,试纸变色。
6.天平平衡的标志: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大小&关系明确
1.试剂保存在某液体中,试剂密度应大于液体密度(如锂可保存在液态石蜡中而不能保存在煤油中)
2.称量时先估计出其质量,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去游码时次序相反。
3.使用干燥管干燥气体时(或除杂时),气体的流量应是从大管进从小管出(即大进小出)。
4.溶解气体时,溶解度较小者(SO2、H2S等)可把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而溶解度较大者(NH3、HCl等)需在导管末端接一倒扣的三角漏斗,让漏斗边缘稍接触液面,以防止倒吸。
5.药匙两端为大小两匙,取药品多时用大匙,少时用小匙。
6.装入干燥管内的药品颗粒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时干燥管效果不好,太小时气体不通畅。
7.固体药品要保存在广口试剂瓶中,液体药品要保存在细口试剂瓶中。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4【成才之路】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章&第1节&第1课时(数理化网&2014高考)&&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成才之路?化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必修1从实验学化学第一章1.1.1 集合的概念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章1.1.1 集合的概念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过滤和蒸发第一章1.1.1 集合的概念新情境?激趣入题方法警示探究新知识?预习探究新思维?名师讲堂新提升?达标作业新视点?专家博客新考题?随堂自测化学科学从它诞生之日就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可以说是化学的灵魂,人们在长时间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发展和丰富了化学知识,发现并合成了许多物质,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理论基础。同时在一次次化学实验事故中,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警示我们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化学实验,提醒初学者重视实验安全,对人对己对科学负责。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名字是和炸药联系在一起的。19世纪的西方,由于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稳定的炸药。身为机械工程师的诺贝尔了解到这种状况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各种炸药的实验中去。1864年的一天,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实验室飞上了天,地上炸出了一个大坑,弥漫的烟雾掩盖了一切。遍体鳞伤的诺贝尔高喊着“我成功了”,从瓦砾中走出来,这时他发明了“雷管”。又经过了多次实验,才研制出了安全的固体炸药,其爆炸力比原来提高了5倍,这种炸药被人们称为黄色炸药。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和平,诺贝尔临终时立下遗嘱,把他遗产的一部分用于科学研究,另一部分设立“诺贝尔科学奖金”。每年的12月10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里灯火辉煌,座无虚席。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就在这里隆重举行,以表彰全世界对科学技术和人类和平有重大贡献的人们。诺贝尔为科学不惜献身的精神固然值得我们学习,然而在现有的先进的实验条件下,在进入实验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人们在确保实验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呢?实验室规则安全措施正确的操作方法污染物废弃物固体液体固体物质溶解蒸发过量NaOHMg2+过量Na2CO3Ca2+、Ba2+●自主探究1.对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除选择好检验试剂、了解化学原理之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什么问题?请以课本中的粗盐提纯为例加以分析。2.(1)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按下表所示顺序,应加入什么试剂?(2)加入你选择的试剂除掉杂质后,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再把它们除去。●思维导图化学实验安全●细品教材1.进行化学实验时的注意事项无论是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这是实验顺利进行和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在确保实验安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遵守实验室规则――实验安全的前提为确保实验能安全进行,实验室都有相应的规则。在进入化学实验室时,应该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安全规则。在遵守其规则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实验并保证实验的安全性。(2)了解安全措施――实验安全的保障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报警电话等。一些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一些易燃易爆的实验要在较安全的地方进行,做实验时必须严格按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以免发生危险。(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安全的根本常见的基本操作有:药品的保存和取用、称量和量取、加热和冷却、过滤和蒸发、分液和萃取、仪器的洗涤和干燥及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每一步操作对于实验的结果和实验现象的准确性都十分重要。所以,做实验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①固体药品一般有毒或有腐蚀性,因此,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正确的取用操作是:a.向试管里装粉末状药品,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b.向试管里装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该先把试管横放,再用镊子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试管口,然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②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有时用玻璃棒蘸取;取用准确体积的液体时,可以用滴定管或移液管(精度0.01mL);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以直接倾倒。③灯焰常分为焰心、内焰和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把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在外焰部分,且不要让受热仪器底部与灯芯接触。④受热仪器分为直接加热和垫石棉网加热两种。试管应用试管夹夹持;烧瓶、烧杯等加热应先在铁环、三脚架上垫石棉网再放稳;坩埚应放在泥三角上。⑤开始加热时应使仪器均匀受热,否则仪器会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⑥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a.调零:称量前,放置平稳,把游码拨回零刻度,调节天平平衡。b.放物:任何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遵循“左物右码”。c.加码:加砝码要用镊子,“先大后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先加砝码后加称量物;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时,先放称量物后加砝码。温馨提示: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只能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托盘天平遵循杠杆原理,m(物)=m(砝码)+m(游码)。若“物码”放反,则实际称得物质的质量为m(物)=m(砝码)-m(游码)。⑦量筒的使用方法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进行,不能用于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仰视读数偏小,量取的体积偏大,俯视则相反;选择量筒的规格要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相匹配。温馨提示:量筒的精确度依量程而定,一般为0.1mL,且量筒属于粗量仪器,只能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没有零刻度,读数下小上大,使用时选用比所量取体积稍大的量筒。(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有害气体、废液、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1)分类(2)标志3.实验室事故预防实验操作时,加强“七防意识”,防止事故发生。温馨提示:①为防腐蚀或中毒,实验室中做到“三不”,即不能用手直接拿药品,不能用鼻子直接闻物质的气味,不能用口品尝药品。②为防受伤,实验中不能用手握住试管加热;蒸发皿和坩埚加热后要用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4.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典例剖析(2014?试题调研)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解析】 选项A,有些药品如液体药品从试剂瓶中取出后可能已被污染,所以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选项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以防爆炸,B选项符合题意;选项C,如果制取气体的装置漏气,可能很难收集到要制取的气体;选项D,滴管的交叉使用,会造成试剂间的混合。【答案】 B●活学巧练1.(2014?试题调研)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时可用水扑灭B.将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浓硫酸E.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F.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G.在通风橱中制备有毒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析】 少量酒精失火应用湿抹布盖灭,大量酒精失火可用沙子盖灭,水与酒精互溶,若用水会加大着火面积;将CO中毒者移至通风处,可使其吸入新鲜空气,缓解体内组织缺氧;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氢气再加热,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失火;制取有毒或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时,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不过有毒物质必须进行处理,否则会污染空气。【答案】 BC●思维导图过滤与蒸发 粗盐的提纯●细品教材1.物质分离提纯的重要方法――过滤和蒸发(1)过滤①概念:把不溶于某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②适用范围:固体与液体的分离。③装置:④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具体操作,在贴之前,用少量蒸馏水润湿后再贴,并用干净玻璃棒轻轻碾平);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简记:杯靠棒,棒靠纸,颈靠壁)(2)蒸发①原理加热使液体挥发,从而减少溶液中的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方法。蒸发可用于浓缩溶液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②装置③操作要点A.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2/3。B.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发生飞溅。C.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溶剂。D.对热不稳定的物质可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间接加热。(3)加入试剂顺序的三种方案。①BaCl2D→NaOHD→Na2CO3D→HCl②NaOHD→BaCl2D→Na2CO3D→HCl③BaCl2D→Na2CO3D→NaOHD→HCl(4)原理。温馨提示:在实际进行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时,除要考虑所加试剂外,还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试剂的用量(一般要过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3.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离方法日常生活中与物质的分离的基本原理相同或相近的事例有好多,现列举一些如下。过滤:做豆腐是把豆子磨成豆糊,加热时用布袋滤出豆渣,得到豆浆,点卤后形成豆腐脑,再用细布包裹滤水压成豆腐。这里就有两次过滤的过程。蒸发:洗过的衣服在晾晒时就是水分的蒸发过程。厨房中炒菜、熬、煮食物都有蒸发的过程存在,“熬”的过程最为明显。萃取:洗衣服时有大的油斑不易洗掉,用棉团蘸上汽油擦一擦就洗去了,这实际上应用了萃取的原理。蒸馏:蒸馒头或馏食品时都是蒸馏的过程,当然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进行物质的分离,而是利用水蒸气带出的热量使食物熟化或加热。自然水中都含有亚硝酸盐,蒸馏过程中随水的蒸发而浓度增大,饮用这样的水对人体有害,所以长时间蒸煮食物后的水不能饮用。雨水实际上是一种蒸馏水,但由于其与大气接触,溶有了一些气体和杂质,甚至有好多细菌存在,使得初降雨水很不干净。●典例剖析(2013?福州八中高一期末)为除去粗盐中的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第①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步加入的试剂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步加入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⑤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填名称)。【答案】 (1)溶解 BaCl2(2)Na2CO3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3)漏斗【点拨】 常见离子的检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活学巧练2.(2014?试题调研)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1)D的名称是________。(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________。(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中多次利用仪器B________(填仪器名称)和仪器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且该仪器使用了________次。【解析】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过滤操作中的“二低”是: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在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使用次数较多的是烧杯和玻璃棒,其中三种操作中均使用了玻璃棒。【答案】 (1)蒸发皿(2)蒸发(3)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上沿(4)烧杯 F 31.(2013?焦作高一期末)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有乙醇的包装箱应用的图标是( )【解析】 乙醇属于易燃液体。【答案】 D2.(2013?桐城十中高一期末)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烧瓶 B.烧杯 C.试管 D.量筒【解析】 物质盛放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等容器内,用火焰直接加热;给烧杯、烧瓶或锥形瓶中的液体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也可把受热容器放在水浴、砂浴里加热;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集气瓶、洗气瓶、量筒等。【答案】 C3.(2014?试题调研)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②④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 ①由于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混合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玻璃棒(或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散热,该装置缺少玻璃棒搅拌,所示操作错误;②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使少量气体飘入鼻中,所示操作正确;③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与试管内壁接触,图示操作会导致胶头滴管内的液体被污染,错误;④根据过滤操作判断,所示操作正确;⑤图示为易燃品标识;⑥图示为腐蚀品标识。综合上述②④正确。【答案】 C【点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可通过相应的图示来考查,做题时首先观察图示表示的是哪种基本操作,然后联想这些操作的基本要点和不规范操作时可能带来的事故,最后确定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化学实验,要能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对于下列实验要特别注意实验安全:①存在多种危险性的实验;②在要求较高的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实验。4.(2013?嘉峪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 过滤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引流;蒸发和溶解过程中都使用玻璃棒搅拌;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要使用玻璃棒引流。【答案】 D5.(2013?临汾高一检测)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③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解析】 除杂时,除杂试剂要过量,但过量试剂在后续操作中必须能除去。所以,加入BaCl2溶液必须在加入Na2CO3溶液之前,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除去Mg2+,此时溶液中的Ca2+、Mg2+、SO都能化成了沉淀,然后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最后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答案】 A怎样学好高中化学新教材亲爱的同学,如今你已经是一名高中学生了。面对高中较少的课时,繁重的学习任务,年轻的化学老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新教材呢?1.处理好初中与高中的三个衔接(1)知识衔接考虑到初、高中的过渡,刚进入高一学习化学时,课本通常会安排一些简单的内容,将原来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新知识的框架之中,将已学知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2)心理衔接进入高中后,学习的外部环境和课本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刚开始容易产生一些畏惧情绪,这很正常,但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稳定好情绪,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3)方法衔接初、高中化学学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都重视双基、重视实验等,但随着所学内容的加深,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也逐渐增强,同学们必须把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转化为记忆和逻辑思维并重的学习方法。2.给高一新生学习化学的四点建议(1)抓好课前预习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对欲学习的知识做好心理准备,能够带着问题听课,增强听课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概括起来课前预习就是“读、划、写、记”。读就是诵读课文,归纳课文含义;划就是要划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写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写下来,带着疑问听课;记就是把重要的概念、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等记住。正如古人所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2)掌握听讲方法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紧跟老师的讲解思路,积极思考;再次要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注意理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此外,还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地记好笔记。课堂笔记应记纲要、思路、要点和问题,并及时做好笔记整理,处理好听、看、想、记的关系。(3)做好课后复习通过复习可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巧,并且通过归纳、整理将知识系统化,使知识真正被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知识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4)学会归纳小结在学习一个章节或一个阶段后要进行小结,小结要揭示和突出已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和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知识网络;小结应力求用简明、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可编写提纲或摘记要点,其中图表法尤其值得提倡。3.要求高中学生一定做到的几点(1)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表及杂志、网络等资源,帮助理解和记忆课本知识。(2)重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3)通过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联系、承上启下、温故知新,建立好系统全面的化学知识网络。(4)通过精选习题的训练,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提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重视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技能。(6)高中化学的学习须持之以恒、稳扎稳打、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7)要多形式、多渠道地自主学习。既要在课堂上听好课、记好笔记,又要在课余或课外,联系实际,独立学习。(8)要有活跃地问题意识,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才能寻因求果,知其所以然。(9)将学习中的错误记录在案,找出原因,以防再犯,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学习方法。总之,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索,勇于攀登,尽快找到开启化学殿堂的金钥匙,早日走进奥妙神奇的化学世界,去欣赏它的无限风光。阳光总在风雨后,高中化学更精彩。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禧厨宝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