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心理应激的过程模型解释不同的人应激是不一样的恋爱心理学原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登陆状态:
招生简章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形成.在人类,与世隔绝的老人比与社会有密切联系的老人其相对死亡率高.孕妇分娩时有丈夫在场则产程明显顺利,孕妇并发症相对低少,恢复较快.可见,社会支持对健康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心理应激的中介因素还有个性特征,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显然,心理中介因素是影响应激反应强度的因素,详见后叙.五,应激反应当个体觉察到应激源威胁后,就会引起生理与心理,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应激反应.(一)应激的心理反应1.应激的心理反应类型 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可分两类:积极的心理反应和消极的心理反应.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皮层唤醒和情绪唤醒;注意力的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的调整等.这些心理反应可以帮助人维持应激期间的心理平衡,准确地评定应激源的性质,作出符合理智的判断,恰当选择应对策略,有效地适应环境.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唤醒;包括过度焦虑,紧张,情绪过分波动,愤怒或忧郁等,行为上表现为攻击,逃避和退缩.这些反应又会造成人的认识紊乱和自我评价的降低,干扰人对现实的考察和对问题的有效解决,使人不能准确地评定应激源,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适当的行动,对应激源造成的心身变化不能有效地处理.2.心理应激反应的阶段性 当人们突然遭受急性应激事件,如遇到意外打击或听到噩耗时,就会产生急性心理应激反应,急性应激反应通常要经历3个阶段.(1)冲击阶段:发生在暴露于应激源后不久或当时.轻者,主要的心理反应为焦虑不安;如果应激反应严重或太突然,则会出现惊呆,麻木,手足无措,晕厥等一系列表现.(2)镇定阶段:此时当事人采取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控制焦虑,调节情绪,努力恢复心理平衡和认识功能,或争取家庭,亲友,同事的支持,使自己从应激冲动中安定下来.(3)解决阶段:当事人将注意力转向应激源,并设法处理,解决它.解决的方式可能会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策略提高应付能力,或改变应激环境的条件缓和应激影响,或避开应激源采取逃避行动,或直接面对应激源努力消除其影响.慢性应激心理反应的阶段性和强度一般没有急性应激那么明显和强烈,但二者有共同性.上述3个阶段的反应有不同又可以有重叠.3.应激的心理反应表现(1)认识反应:轻度的应激状态有助于增强感知,活跃思维,提高认识能力,但中度以上的应激则对认识产生不良影响.如感知过敏或歪曲,思维和言语的迟钝或混乱,注意的强化与分散,自知力下降,自我评价能力降低等.认识活动障碍的原因,一种是强烈的焦虑情绪和冲动行为破坏了人心理上的内稳态,另一种原因与不能恰当使用自我防御有关,妨碍或歪曲了对应激源的认识.(2)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应.①焦虑:是预料要发生某种不良后果时的一种紧张不安,是心理应激条件下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人们对应激的警觉状态,有利于人的认识能力充分施展.过强过久的焦虑会妨碍人的智能的发挥,不利于对应激源的应付.如在比赛场上过度焦虑的运动员往往发挥不出其训练水平;学生在考场上有"一紧张什么都想不起来"的情况;演讲时焦虑紧张使其原来有所准备的内容无法流畅表达.焦虑可以成为应激状态下造成失败和心理痛苦的原因.②恐惧:是面临危险或即将受到伤害时所产生的害怕感.通常伴有逃避倾向,即避免进入危险的境界或从威胁性环境逃走.轻度的恐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适度的危机感有助于促进积极的应对行为.例如,驶入危险地段的司机,由于害怕发生意外,才能更加注意行车安全.严重的恐惧能造成习得性失助(毫无行为反应,坐以待毙),或情绪释放(哭,喊,唱,跳,闹)等失控行为.③愤怒:多出现于一个人在追求某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受到挫折的情境.由于有目的的活动受阻,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排除障碍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愤怒时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均具有攻击性意义,有助于克服障碍.但过度愤怒则可丧失理智,失去自控而导致不良后果.愤怒情绪经过适当的疏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或化解,如处理不当则可激化,导致直接攻击行为或转向攻击行为的发生.如果愤怒的情绪既没有机会在攻击性行为中得以发泄,又未得到及时疏导化解,积结于心,对健康十分不利.④抑郁:指诸如悲观,失望,绝望和失助等一组消极低沉的情绪. 如愉快感丧失,自我感觉不良,对日常生活的兴趣缺乏,常有自责倾向,自我评价降低,多伴有睡眠和食欲障碍.研究表明,灾难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丧亡易产生抑郁反应;失恋,被诬陷,失业等也可形成抑郁.严重的抑郁者可萌生消极轻生念头,故对有抑郁情绪的人应当深入了解有无消极厌世观念,严密观察与抑郁有关的心理生理症状,防止意外发生.(3)行为反应:应激状态下机体的行为可表现为"战"或"逃",或不"战"不"逃"."战"是知难而上,去接近应激源,可以是与愤怒有关的拼搏与攻击行为;也可以是非攻击性的,表现为正视现实,分析研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逃"则是回避远离应激源的防御行为,多受避免伤害的安全动机驱使,与恐惧情绪有关.不"战"又不"逃"的行为称为退缩性反应,表现为归顺,依附,抑制与讨好,多与保存实力及安全的需要有关,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与社会学意义.总之,应激状态下产生的各种行为反应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限度内是有益的,但超越了一定范围与限度则应视为有害.(4)防御反应:是指在挫折和应激条件下,个体不自觉采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其目的在于避免精神上过分的痛苦,不快或不安,这种心理反应,大多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又称心理防御机制. 应激的生理反应 在应激的生理反应中,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应激源作用于人体时,中枢神经系统对应激信息接受,整合,传递至下丘脑.下丘脑通过兴奋交感一肾上腺髓质机制,引起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脑,骨胳肌的血液供应.同时,下丘脑还分泌神经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等,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机制,广泛影响体内各系统的功能,以利于机体进一步全面动员,从而更有效地适应外部刺激.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遇到一些有刺激性的生活事件,如考试,与陌生人会见,接受一项重要任务而造成紧张时,体内释放的肾上腺素会不断增加通向心,脑等器官的血流,提高机体感知能力,增加能量以便应付这些事件.同时,还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血压增高,胃肠分泌液减少,蠕动减慢,支气管痉孪及呼吸加快,尿频,出汗,手脚发冷,厌食,恶心,腹胀以及失眠多梦等等.直到人们适应了外界环境之后,这些生理反应才会逐渐消失而恢复常态.如果人们遇到一些意外灾祸或遭受重大失败挫折而面临紧急危难场面,承受强烈而持续的精神刺激时,将发生一系列更为显著的生理反应: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会引起心肌收缩,心动过速,糖原分解及血糖升高,代谢加速及耗氧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周围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血压升高,肾血流量减少;肾素分泌进一步加剧血压及水盐代谢变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对血压,血糖,水盐代谢,脂蛋白代谢,细胞膜稳定性,胃蛋白酶分泌以及脑电活动均产生显著影响.此外,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还会抑制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力,干扰抗体形成.总之,严重的应激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失衡以致于产生病理性改变.应激源(生物,理化,心理社会刺激)大 脑 下丘脑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 脑垂体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前叶 后叶 acth 抗利尿激素支气管扩张 皮肤 肾脏 周围血管心肌收缩 肾上腺皮质 水钠潴留心率 血压 苍白 肾素分泌 血管收缩 扩瞳,出汗 盐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代谢耗氧 发冷 血管紧张素 血压 钾排泄,钠再吸收 血 糖糖原分解 蛋白质分解 氮平衡失调 抑制炎症 血小板形成图5―2 应激反应中的生理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强度的因素应激反应的产生必须有引起它的应激源存在.但是有了应激源不一定必然产生应激反应.这是因为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既有刺激物本身的客观因素,例如刺激物本身的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与作用的方式等,同时也有刺激承受者(主体)个人的主观因素,例如主体的认知评价,个性特征,应对能力,身体素质,社会支持等,对应激反应产生与否有很大关系.客观因素 外界刺激必须达到足够的量,超出了主体所能忍受的心理能力才能使主体发生应激反应.1.应激事件的强度 这与应激事件的信息量大小有关,一个事件刺激的信息量很小,承受者可能不在乎;如果信息量很大就有可能造成应激状态.如丢失10元与丢失1000元,强度会有很大的不同;身上长了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其刺激强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2.应激事件作用时间长短 应激事件本身的强度虽然小,但如果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由于积累的作用,就可能造成应激状态.如家庭不和,夫妻闹别扭,同事之间闹意见等,强度可能很小,但事件作用的时间长,频率大,就可能成为严重的应激事件.3.应激事件发生的方式 事件发生的方式不同,在影响的强度上也会不一样,突如其来,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外界因素,刺激效应最大.反复出现,事先已经预料,做好了精神准备或自己已能控制的外界刺激,刺激效应较小.例如亲人的死亡发生得越是突然,影响就越大,缓慢死亡的影响就会小得多.因车祸或事故死亡,或因急病死亡都会给亲人带来重大的打击.而半身不遂长期瘫卧在床的病人,死亡以后给亲人带来的打击就会小一些.主观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应激事件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为什么有些人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发生疾病,而另一些人却在同样的应激环境中适应良好,并未发生健康问题呢 这说明个体对心理应激反应有很大的差异性.一般说来,决定应激反应强度的主观因素有以下几个:1.认知评价因素 认知评价与人的文化教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有一定关系.对同一类应激源可因个体对事物的认识,评价,体验,观念等不同而出现很大差异.如同是失恋这一事件,有的把它看作是重大挫折而伤心,失落,抑郁甚至轻生,有的却看作一种重新生活重新选择的机会,而不表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另外,认知评价也与抱负水平有关,如一个学生可能因为考试得80分而难过,而另一同学可能为得80分而欣喜,在认知评价中,以往的经验也起重要作用,如第一次作手术的病人心理应激反应要强得多,但如果以往手术有过痛苦的不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经验又会增强应激源的消极作用.2.个性特征因素 个性特征影响个体的适应能力.如初次离家到一个新的学校或工作环境,对于有良好个性特征的青年来说会产生愉快情绪,并调整机体各种功能适应新的环境.但对于顺从,依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不喜欢交往,胆怯羞涩的青年来说,却会精神高度紧张,不知所措,甚至产生神经症或躯体疾病.个性特征也决定人们对应激源的反应方式,如外倾的人在应激条件下往往表现发怒,狂欢,痛哭等强烈的外在表现,而内倾的人在应激条件下多表现抑郁,克制,冷静的内倾反应状态.3.应对能力因素 能合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恰当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才会有较好的适应状态.过高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对生活事件的变动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受挫失败,导致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反之,过低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缺少信心,则易受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更会引起精神紧张,增强应激反应,引起心理,生理功能的紊乱.4.身体素质因素 因遗传,营养条件,体育锻炼等造成个体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对应激的反应程度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生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对应激反应的承受力较弱.5.社会支持系统因素 主要指在应激状态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当人遇到不幸或处于危难时,家庭,亲朋,同事,组织,社会的支持和关心,理解,可以帮助其解脱困境,战胜应激;缺少或不能很好利用社会支持的人,同样的应激事件,反应的强度就比较大.应激的应对人类社会中应激源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正确地应对应激源,减少或免除不良应激对健康的影响,是既直接涉及个人,又关系整个社会的问题.对应激处境采取的对策不同,效果亦不同.国外已有许多专家提出了处理应激的技术,如mclean提出了三个步骤:①降低应激源的强度.②维护健康的技巧.③缓冲应激对健康的危害.flannery提出四种应对策略:①有自信心能控制应激源.②掌握所从事的任务,为了长远的利益敢于牺牲当前的利益.③注意饮食营养,定期体育锻炼,放松.④利用社会支持.slaby(1988)在"应激为你所用六十法"中提到有60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①基本观点:主要是认识应激的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并要争取为自己所用;其次,要善于组织,在危机中找机遇.②了解自己躯体的状况,如注意饮食,早期发现病症,及时治疗,注意休息,锻炼身体等.③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作现实的选择,制定好计划和努力的目标,认清自我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面对现实.④社会和人际关系,如懂一点为人处事之道,待人以仁,为人有礼,保持幽默感,灵活一些,不传闲话等.⑤处理工作的一些方法,如凡事要有一些准备,多与周围人交流,力争把事情办好;对可预见性的应激,设置些缓冲区,使用提高效率的现代技术等.⑥学会放松和静思.以上几点都可结合各人的情况,逐渐建立起自己对付应激的技巧.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社会风尚,国内有学者提出以下几条原则:1.树立应激的社会观念 从历史上看,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应激.人类正是在不断克服应激,战胜应激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对应激源的处理应抱积极地适应与干预的态度.追求所谓"无刺激的平静社会"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虽然应激是不可避免的,如有思想准备,在应激面前可提出适当可行的对策,主动去应对或处理.对无法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应激事件,如自然灾害,只要平时有过对应激处境的实践锻炼,就容易镇静下来,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2.主动参加社会锻炼 不断提高自己对应激的反应阈值水平.同一应激事件,不同的人反应不同,其区别之一就是个人素质与经验.而素质与经验通过锻炼是可以加强的.久经锻炼的人临危不俱,常能急中生智.相反,极少社会实际锻炼的人,娇生惯养,自我中心,遇事则常常急中丧智,惊慌失措,呆若木鸡.3.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应激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调节因素是主观上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评价,并会引起不同的反应.在社会支持网络中,就存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要真正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必须摆正个体与群体或社会的关系,这就取决于价值观的问题.个人应对应激的技巧是重要的,但离开群体,离开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应对社会应激处境,特别是重大的应激处境.4.提倡顾全大局 遇事要从大处着想,明辨是非.如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加强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是防止人际间矛盾激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处理家庭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或邻里关系时,尤应如此.5.注意自我调节,有张有弛 对于工作过于紧张,过于繁忙,或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及生活压力很大的人,都有必要自我调节,减轻负担,有意识,有计划地"减压",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这样不但能缓冲应激处境,还能提高工作效率.6.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调节作用 许多实例已证明,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人的应激反应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躯体与精神上的应激反应,减少或免除疾病的发生与发展.7.求助于医务人员 在应激反应过程中,自我调节不能满意时,出现一些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或者疾病先兆或疾病,此时应立即求医,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第二节 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和范围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等)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如偏头痛等).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器质性疾病.由于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心身疾病的定位可参考图5―3.
图5―3 心身疾病定位示意图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体完整的生命活动.机体通过心理和生理的统一活动,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保持人体的健康.显然,自然,社会,心理和生理四个方面的因素都与人体的各种疾病有关.但是,在不同的疾病中,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一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中,总是有某个或某些因素在起着主导作用.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主要或完全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个体的心理冲突,情绪紧张,或者因个体的不良习惯与人格特征,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持续紊乱,组织损害和结构改变的器质性躯体疾病.心身疾病与一般生理性躯体疾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病因与发病机理上;心身疾病也与神经症不同,神经症往往只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而很难找到具体的器质性病变.心身疾病的范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因素已占66.5%,而综合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心身疾病在临床各科疾病中,已达1/3左右,而且呈上升趋势.心身疾病广泛分布于全身各个系统,尤其多见于植物神经支配的器官与系统.然而,要十分准确地划分出心身疾病是很难的.一方面,过去被列入心身疾病名单的许多病人未必都符合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例如,不少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病因中就并无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另一方面,许多未列入心身疾病名单的疾病,其发病与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例如,近年来日益为人们重视的乙型肝炎病人中常常存在较多的心身或身心问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近年来有逐渐淡化心身疾病诊断的倾向,而倾向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具体的病人,从天人合一,心身相关的角度来分析,处理临床疾病问题.二,心身疾病的主要理论心身医学虽形成于近代,但早在2000多年前,心身统一的思想就出现在古代医学著作中.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关于"形神合一"的记载和论述,表明古人对于心理因素与疾病之间关系的重视."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内经》的这种论述不仅把有害的情绪因素和不健康的行为视作致病原因,而且还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疾病的整个过程和决定预后.而如果能做到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并重,便能"形与神俱",保持身心健康,得以延年益寿.可以说传统的祖国医学早就有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心身统一观.《素问?调经论》认为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作用的,即所谓"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即"形伤神,神伤形".祖国医学还强调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即"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以情胜情"等.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医生医治的不仅是病而且是病人,主张在治疗上必须注意人的性格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这些观点是心身医学最早的理论假设雏型.把心身医学作为一门系统和严密的科学来研究,并植根于大量实验研究之上,是从二十世纪开始的.不同时期的众多学者经过共同努力,才奠定了现代心身疾病的理论基础.目前有关心身疾病主要有如下三大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身"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海因洛茨(heinroth.j)于1918年提出的.而心身相关的早期研究建立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基础上.他认为心理冲突是被压抑的精神活动能量的来源,当这种能量通过生理渠道被释放时,就会对人体构成损害,从而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后来这种观点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 fg)的认同和发展.他认为心身疾病的发展有三个要素: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3,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心理冲突多产生于童年时代,常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而不表现出来.以后一旦遇到生活变故或社会因素的激发,这些冲突会重新出现.如果这些复现的心理冲突找不到恰当的出口疏泄,就会通过过度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而发放,从而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和它所支配的脆弱器官的损伤,如哮喘的发作常常是由于童年时与母亲的矛盾冲突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以后在某种应激源的激发下,试图消除这种被压抑的情绪时,病人不是以意识的行为,而是以植物神经的过度活动来疏泄,导致其脆弱器官 气管支气管的损伤和病变,于是,哮喘便发作了.这派学者认为,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冲突即可弄清发病机制.心理生理学说20世纪初,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躯体各器官都受大脑皮层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异常时可使内脏机能失调.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揭示了情绪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认为强烈的情绪反应(恐惧,愤怒等)会使动物产生"战斗或逃避"反应,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导致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改变.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反复地出现,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30年代加拿大学者塞里(selye.h)在他的应激适应学说中指出,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心理性因素作用于机体后,都会出现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人在进入应激衰竭期后,个体会出现焦虑,头痛,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而最后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50年代以后,美国的沃尔夫(wolff)等人在纽约大学经过30多年生理心理疾患研究实验后,提出了心理生理学理论.他们以坎农的情绪生理学说和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以及塞里的应激学说为基础,采用客观方法把生活中的应激与生理学反应联系起来,认为持久的生理变化可导致结构的改变.提出生活情景与情绪对躯体疾病有重要影响.一切外部应激源如社会的自然的文化的心理的因素,一切内部的易感因素,个体遗传学特点,易感性心理素质,个体人格特征,躯体病理生化改变均可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机体,通过主观认知评价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借助于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三个中介影响机体,产生疾病或促进康复.行为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勒,他提出了关于"内脏学习"理论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论是人类的某些生理机能(例如血糖增高或降低,腺体分泌能力的增强或减弱,肌肉的舒张与收缩等)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可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糖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如紧张性头痛,过度换气综合征,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症状的形成.行为学习理论对心身疾病产生机制提供了一种新解释,且为这类疾病的治疗开创了新途径.目前基于米勒的理论而提出的生物反馈疗法和其他行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身疾病治疗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一般躯体性疾病中,病因(如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常因与特定器官的亲和力而引起特定器官的病变.在心身疾病中,目前并未发现病因与特定器官的亲合,病变关系.同样的病因作用于不同的个体,可引起相同或不相同的心身疾病.显然,作为信号的心理社会刺激作用于机体后,经历了一个内在的加工过程,才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这个内在的加工过程是心身疾病发生的中间环节.正是这个中间环节即中介机制,将心理(精神)变化与生理变化联结在一起,从而导致了心因性的躯体疾病,即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可大致表示如下:中介机制 调节适应 健 康病 因 个体认知评价 心理反应 生理变化 (应激源信息) 个体先天或习得性心理,生理特征 失 调 心身疾病此处重点讨论心身疾病的中介机制.过去曾将中介机制划分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条途径,反映了研究初期的认识.近十年来,大量的跨学科的&&&[2]&&
【】【】【】【】【】
&[]&[]&[]&[]&[]&[]&[]&[]&[]&[]
全国客服①
全国客服②
全国客服③
最新心理书籍
最新心理视频
学校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写字楼乙幢27楼a座 客户服务 电话:025---
中华心理教育网 心理咨询师qq群号 ①: ②: 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中华心理教育网(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相关期刊文献推荐
相关会议文献推荐
相关硕士文献推荐
相关博士文献推荐医学杂志您现在的位置: >
> 心理应激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过程中的作用
心理应激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心理应激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过程中的作用》内容是由生活常识网()《医学杂志》频道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下面就跟着网《医学杂志》频道小编一起来阅读《心理应激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过程中的作用》。
*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本站原创编译
*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健康那些事儿网[]
* 本 文 标题:心理应激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过程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健康那些事儿精彩话题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非典”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干预
&&&&&&本期共收录文章17篇
  摘要该文介绍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急性流行期我国民众较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焦虑和恐惧、愤怒和怨恨以及抑郁等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应,描述了人们面对SARS威胁时的应对策略;探讨了当前影响民众心理反应的诸种因素,包括刺激事件或刺激情境的性质与特点,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评价,应对挑战的能力与应对方式,以及心理社会环境和人格特征等;指出了心理干预应当遵循的四个原则和多种形式,说明了6种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中国论文网 /6/view-1134271.htm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心理干预。   分类号R395.1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俗称“非典”)或称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发生,作为一种典型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激事件,已经在我国引起一些人较明显的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如果适度,对于我们应对SARS的挑战是有益的。然而,过度的、不适当的应激反应则是有害的:它们不仅会损害人们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功能,造成对许多疾病(包括SARS)的抗病能力的降低和易罹患性,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社会恐慌。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心理干预。   本文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应用心理应激和应对理论[1,2],结合我们的观察、调查、心理咨询和有关报道,讨论SARS流行期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影响民众心理反应的因素,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原则与措施。      1SARS急性流行期民众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应对      心理应激,俗称“精神压力”,通常被认为是由“必须应对至关重要的环境要求”这样的认识而引起的一种心身紧张状态[3]。心理应激一旦产生,便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紧张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被称作应激源。   SARS流行期民众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自我防御反应和生理反应四大类。      1.1情绪反应   面对SARS对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民众较常见的情绪反应有焦虑、愤怒、恐惧和抑郁,这些情绪反应又称为“情绪应激”。   1.1.1焦虑和恐惧   焦虑是一个人尚未接触应激源,危险或威胁尚较模糊时产生的情绪反应,一种以莫名的害怕、担心和紧张不安为特点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是心理应激条件下最常见的情绪反应。恐惧属于人与其他动物共有的原始情绪,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特定危险的逃避情绪。恐惧和焦虑有时候难以截然区分,因为这两种情绪的核心的内心体验是类似的,都是害怕。不同之处在于,焦虑的人往往说不清楚自己害怕什么,只是对未来感到担心;而恐惧的人往往能够明确说出自己害怕的具体事物,而且这个事物就在眼前。恐惧发生于身体安全和个人价值与信念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身体安全的威胁,多来自于躯体性刺激物,如躯体性疾病、动物和理化刺激物。对个人价值和信念的威胁多来自于社会性刺激物,如人际关系紧张、考试失败和不能晋升等。在这些情况下,一个人也可产生厌恶的情绪体验,伴随着回避或逃避行为和恶心呕吐等生理反应。   适度的焦虑和恐惧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促使人投入行动,以适当的方法应对环境挑战,从而对人适应环境是有益的。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则是有害的,因为它们会妨碍人准确地认识、分析和考察自己所面临的挑战与环境条件,从而难以作出符合理性的判断和决定。此外,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常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使人产生不适感,以为自己身体患病了;过于持久的焦虑和恐惧会进一步造成人对许多疾病的易感倾向。   SARS是一种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加之目前阶段人们对它的了解很有限和开始阶段许多医护人员受到感染,人们的安全需要受到严重威胁,自然会感到恐惧或产生焦虑反应。据较早发生SARS的我国香港地区调查,70%左右的民众有焦虑和恐惧情绪反应。内地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民众中,大多数人报告对于SARS感到焦虑或恐惧。恐惧和焦虑情绪反应在SARS病人和疑似病人中是相当普遍的,在奋战于抗击SARS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中也时有发生。例如,据报道,由于缺少适当的精神准备,一位在抗击SARS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回到驻地后一天要测量几十次体温;另一位医护人员“见到病人死亡时给吓坏了,嘴里反复念叨:‘坏了,我得非典了,我得非典了’”[4]。这些都是焦虑和恐惧的表现。此外,某些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例如,每天洗手上百次,仍然担心自己手上有SARS病毒)也同焦虑和恐惧有关。   1.1.2愤怒和怨恨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和其他动物的愤怒反应多见于面对挑战和威胁的情况。但对于现代人而言,愤怒多出现于一个人在追求某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受到挫折的情境。如果一个人认为目标是值得追求的,而障碍是不合理的、恶意的或有人故意设置的,便不仅会产生愤怒,而且会产生怨恨和敌意。这种情况在被染上SARS的病人和治疗受挫的病人中常常可以见到,在被隔离观察的人员中也可以见到。例如,一个SARS病人认为老天不公,为什么让自己染上SARS?在治疗期间经常对医护人员发脾气。一个被隔离在医学观察所的疑似病人变得冲动、易激惹,不服从管理,甚至逃离。愤怒和怨恨条件下,有时还会导致报复和攻击行为。   1.1.3抑郁   抑郁包括一组消极低沉的情绪,如悲观、悲哀、失望、无助、无望和绝望、淡漠等。悲观、悲哀常常是与“丧失”有关的情绪反应,所失去的是当事人所重视或追求的东西。例如患上SARS(失去健康),失去工作或晋升的机会,失去钱财,因隔离而失去行动的自由等。这类情绪反应的强度取决于当事人赋予所失去的事物的主观价值。失望意味着失去希望或所向往的奖励,故也同丧失有关;无望和绝望则是失望的进一步发展。无助是一种表现为消极被动、软弱、无所适从或无能为力的情绪状态,发生于一个人认为自己对问题情境已经失去控制能力并因此无力改变的情况下。同无望一样,无助在临床抑郁症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抑郁反应不仅见于SARS病人,也可见于工作于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普通群众。在SARS病人中,抑郁是除了焦虑和恐惧外最常见的情绪反应。目睹SARS病人的痛苦和死亡,不少医护人员因觉得自己束手无策而深感内疚、无助和悲哀。      1.2认知反应   当一个人面对紧张性环境要求时,他的警觉性会提高,感知功能活动加强,视、听觉敏锐,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思维变得活跃。这些积极的变化均有利于个体应对外界的挑战和威胁。然而,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特别是在强烈的情绪状态下,一个人的认知反应便可发生不利的变化。   愤怒、恐惧和抑郁情绪反应可以严重地损害人的认知功能,甚至造成认知功能障碍。因为他们破坏了人的心理平衡,而心理平衡是准确感知、记忆和逻辑思维的前提。有时候在这些情绪反应同认知功能障碍间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人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这些消极情绪也会同当事人消极的自我评价互为因果,或形成恶性循环。此时,一个人会觉得活着没有价值或意义,丧失了活动的能力和兴趣,甚至自恨、自责和自杀。这说明,情绪和认知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SARS急性流行期,一些人难以集中注意于工作和学习,记忆力减退。有人变得极为敏感和多疑,形成疑病倾向,成天疑神疑鬼的,总是怀疑别人身上携带SARS病毒,甚至丧失对人的基本信任。还有些人变得易于偏听、偏信,存在许多偏见,都是应激条件下认知功能受到损害的结果。
     1.3自我防御反应   借助于自我防御机制对环境挑战、对自己或自己的应对效果做出新的解释,以减轻应激所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痛苦,称作自我防御反应。这是除了行为应对反应外,减轻心理应激的另一类常用的方法。   自我防御机制是心理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泛指人对付体内外各种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的各种无意的心理手段[5]。   SARS流行期人们较常用的防御机制有:否认、投射、曲解、压抑、反向形成、合理化、转移和抵消机制。例如,一位SARS病人通过否认机制(即拒不承认自己患有SARS)来避免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对死亡的恐惧;一个出现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采用合理化机制,在内心中将这些症状解释为“感冒”,以避免使自己陷入恐慌之中;一个学生对于学校采取的隔离措施不理解,产生愤怒和怨恨情绪,为了减轻由这种情绪所造成的紧张或压力,他向同时被隔离的室友发脾气(转移机制)。   防御机制的适当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或消除心理痛苦,为人们赢得时间以便适应外界的挑战。但也必须看到,人们在此时只是借助于自欺或歪曲现实的方式看待眼前的问题;自我防御机制常会妨碍人准确地考察现实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正常人一般不会极端地或长期单独应用防御机制,而心理障碍者可能唯一地依赖防御机制,或毫无变通地只是采用某一机制(如否认)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防御机制的极端应用和发展会形成神经症和精神病症   状。      1.4生理反应   SARS流行期应激的生理反应既可以来自于SARS病毒的直接侵袭,也可以来自于心理应激或精神压力。前者见于SARS病人,后者不仅见于SARS病人,也可见于有较明显心理应激反应的正常人。应激下的生理反应通常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在应激条件下,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和控制着人的各种活动;身体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大脑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这些生理反应又通过反馈机制影响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尽可能从应激所造成的紊乱中恢复过来[6]。   1.4.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当机体遭受某些应激源的强烈侵袭时,这个系统的活动常有明显增强。Cannon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提出“应急反应”(emergency reaction)的模型来概括这一组生理反应。处于这种状态下,人和动物的心率、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和血压都增加;呼吸加深加快,每分钟通气量加大;脾脏缩小,皮肤与内脏血供减少,脑与肌血量增多;肝糖原加速分解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交感神经动员脂类,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与此同时,凝血时间缩短,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人和动物变得警觉、敏感。Cannon认为,这些生理反应似乎都是为人和动物做好准备,或者投入搏斗,或者从危险情境中逃脱。因为这些反应既为应对应激源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又可以使得人和动物不致由于损伤而过多的流血。由此他又将这一系列反应从行为的角度称为“或战或逃反应”(fight or flight reaction)[7]。   这一组生理反应通常见于一个人面临威胁或挑战而产生愤怒或恐惧情绪反应时,故目前不仅可见于SARS病人和一线的医护人员,也可见于一般的民众。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通常不能借助于骨骼肌的活动(搏斗或逃跑)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威胁和挑战,其结果,有害的代谢产物便蓄积在体内,长此以往便可能使人易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身疾病。   1.4.2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神经肽调节着腺垂体的活动,而肽能神经元的活动又受到脑内神经递质和体液中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多种代谢产物的调节和控制。腺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起着上连中枢神经系统、下接靶腺的桥梁作用。   肾上腺皮质在应激反应中发生明显变化。著名的应激问题的研究专家塞里(H. Selye)用“全身适应综合征”(GAS)来概括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活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他将GAS分成三个阶段:警戒反应阶段,抵抗阶段和衰竭阶段。他认为进入衰竭阶段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病感和疾病状态,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1.4.3免疫系统   在急性心理应激期间,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既可以表现为功能减退,也可以表现为功能活动增强。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的研究表明,大脑作为环境同免疫系统间的协调者,在调节机体对各种应激源的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强烈的情绪活动,特别是消极的情绪,通常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其结果便可降低人的抗病能力,特别是对于新的感染性疾病(例如SARS)的抵抗力。而适度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强有力的社会性支持则可增进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有益于健康[8]。上述各种生理反应机制是心理因素赖以造成人类对于许多躯体疾病罹患性的重要途径。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要想保持身体健康,不仅应当讲究生理卫生,而且应尽可能控制心理应激,加强心理保健。这一点,对于我们抗击SARS具有指导意义。      1.5应激的应对   面对应激所造成的精神压力和痛苦,大多数人不可能长期被动忍受而不采取任何措施予以摆脱。一个人努力处理应激性环境要求(应激源)及其影响的过程,被称作应对。著名的应激和应对问题的研究专家、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将人们在应激条件下的应对分成如下两类:注重于问题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和注重于情绪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9]。   1.5.1注重于问题的应对   指在应激条件下一个人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所面临的问题或应激源上,考察分析应激情境并设法改变或解决它。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对问题加以限定,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办法并对它们加以权衡,从中选出一种最值得一试的办法并付诸于行动以解决问题。例如,面对SARS疫情所造成的应激,一个人分析造成自己紧张的原因是发现一位室友发烧,于是便劝说他去医院看发热门诊。   一般而言,注重于问题的应对策略是积极的。但现实生活中,问题不是都能得到解决的。在主客观条件不具备时,当事人设法补充自己在有关知识、技能上的欠缺或调整自己的目标,等待合适的时机,或采取迂回的策略等,也可以看作是积极的注重于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SARS流行期服从新的安排(如隔离,教学计划的调整),努力学习和工作;消毒,测量体温,讲究卫生,尽可能减少到人群拥挤的封闭场所,不到疫区出差或旅游,寻求社会支持和医生的帮助、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等,都属于值得提倡的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   1.5.2注重于情绪的应对   指将应对的重点放到应激的情绪反应上,努力减轻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情绪痛苦的过程。注重于情绪的应对主要采用两种策略:认知的策略和行为的策略。   认知的策略又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类型。前者指当事人有意地重新评估应激情境以降低其威胁含义,从而减轻自己的消极情绪。例如,一个接触过SARS疑似病例的人,可能会理智地对自己说,“那个人除了咳嗽外没有别的症状,不可能是非典”,如此便减轻了自己的恐惧反应。后者指一个人无意识地采用某些认知手段从而使消极情绪的困扰得以摆脱,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边所说的“自我防御反应”。
  注重于情绪的行为应对策略包括从事文体活动(如倾听音乐,到操场打球),寻求朋友的情绪支持(如向朋友倾诉,寻求安慰和鼓励),象征性的活动,饮酒、吸烟和服用镇静药物等。此外,还有进食、洗浴、各种分心以及逃避和回避等方式。   在SARS流行期上述各种应对方式都可以见到,有些应对方式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甚至对个人和社会有危害的。例如,SARS病人逃避或回避隔离治疗便是一种对个人和社会均有害的应对方式。      2影响民众心理应激反应的因素      同样面对SARS的威胁,同样置身于令人紧张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人恐慌、悲哀乃至绝望,有的人则心情平静、应付自如。探讨影响人们心理反应的因素,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干预的对策和设计富有成效的干预方法。   影响人们心理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刺激事件或刺激情境的性质与特点,当事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认知评价,当事人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方式,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和当事人的人格特征。      2.1刺激事件或刺激情境的性质与特点   虽然积极的事件同消极的事件一样,都可引起心理应激,但心理反应的性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却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积极的生活事件较少会损害健康,而消极的生活事件则易引起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并进而造成心理痛苦和对各种疾病的易感状态。   此外,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新异性、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和可预见性(predictability)等,都会影响应激反应的强度。一般而言,愈是新异的、不可控制的或不可预见的事件,愈易于引起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那些极为严重的、突发的、不能预见到的不可控事件(如地震、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甚至可以掩盖个体差异的作用,以致遭此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均会产生极大的恐慌,随后产生疾病和病感。   就SARS流行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来说,它既是消极的,又是新异的(以前从未经历过)、难以控制的(开始时人们不知道它的病因,目前虽然已经确定了它的病因,但仍不完全知道它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理,因此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难以预测的(SARS会引起什么后果?何时能渡过难关?自己会不会受到感染?)。它包含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SARS流行引起一些人产生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例如前述的焦虑、恐惧乃至惊恐或恐慌)便可以理解了。      2.2对事物的态度和认识评价   人生中会遇到无数心理社会性事物,只有那些对人有意义的刺激物才能引起心理应激反应。某种事物对一个人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认识评价。正如著名哲学家Epictetus所说:“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判断。”著名的应激研究专家塞里曾对经常处于工作应激困扰中的经理们说过:“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它。”许多事物本身是中性的,无关紧要的;它们之所以引起心理应激,仅仅是由于人做出不利的估计和判断。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本来属于消极性质的事件,却可由于一个人对它做出积极的评价而不引起心理应激[10]。   前面已提到,不可控制或不可预见的事件对人健康威胁更大。实际上,真正威胁健康的主要不是“生活事件事实上不可控和不可预见”,而是人们认为它们“不可控”和“不可预见”。   采用“轭合控制”的实验说明,如果一个人相信应激源是可控的,即使他没有实施这种控制或者这种信念是错误的,也同样可减轻心理应激。另有研究发现,那些可控制性难以确知的消极事件,比已知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更富有紧张性,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这类事件所引起的不适将会变得多么严重、持续多久,也不知道自己将为此付出何种代价[11]。   具体到SARS来说,一些人的恐慌、惊恐和无望乃至绝望等严重的心理反应显然同他们将SARS视作不可控制的、无药可医的或不可治愈的和不可预测的严重传染病密切相关。另一个极端,在SARS疫区完全不采取预防措施,则可能同未认识到SARS的危害性和“听天由命”的观念有关。这一分析为我们对有类似心理问题的人们的心理干预指明了方向和突破口。      2.3适应应对能力与应对方式   对环境适应应对能力强的人,适应效果好,一般可较少受应激事件的消极影响。例如,在被隔离观察的学生中便可观察到这一因素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人的心理反应还同个人对自己应对效果的预期水平有关。预期(抱负)水平过高,尽管实际的应对效果不差,均会被当事人视作失败,从而产生悲观、自卑、失望、无助和愤怒等心理反应。   前面已经说过,应激的应对可以分为注重于问题的应对和注重于情绪的应对。一般而言,前者是“积极的”,后者被有些人看作是“消极的”。我们认为,不可绝对化地看待这个问题。事实上,大多数应对方式都可以有暂时的积极意义。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需要我们做的是,引导人们根据刺激物和环境特点及个人的情况灵活地选用各种防御和应对方式,矫正其作为个人人格特点的、缺乏变通的或极端的应对风格(例如回避型应对风格)[12]。      2.4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一个人赖以生活的心理或社会环境,既是心理应激的来源,又可为他摆脱心理应激的影响提供社会支持。当一个人由于心理应激而陷入困境时,社会支持能帮助他稳定情绪,重新面对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从而打破消极情绪同认知功能障碍(或自我评价降低)间的恶性循环。   所谓社会支持,主要是指来自于家庭、亲友和社会各方面(同事、党团组织、政府、各类团体和社区等)的情绪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援助。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能否及时地得到高质量的社会支持,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社会风尚、文化传统和社会支持网络,另一方面是当事人的个人特点,如性格。   SARS疫情在北京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并采取果断措施,将抗击SARS视为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医护人员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争上前线。这些举措和情况对于稳定群众情绪、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无疑起重要作用。   关于社会群体应激的研究表明,与他人一起分担应激情境(如共度灾难)时,应激情境的消极影响便会大大减弱[13]。这一点,对于我们现阶段的抗击SARS工作有一定启发意义。      2.5人格特征   人格是介于心理应激事件和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起重要调节和中介作用的基本的心理因素。之所以说它是“基本的”心理因素,是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认知评价,决定了一个人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身处危难之中时能够得到的社会性支持的质量。   例如,仅就对事物的态度和认知评价来说,具有“特质性焦虑”人格特征的人杯弓蛇影,惶惶然不可终日,容易把本来没有危害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从而便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而一个一向乐观、性格豪爽的人即使遭遇比较严重的生活事件(例如SARS的扩散),也不会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又如,依据健康信念(信念是人格倾向性的一个内容),可将人分成“内控论者”和“外控论者”。内控论者认为,一个人是否健康主要取决于他自己,外界的紧张性因素是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下的;而外控论者认为自己的健康是由命运、神灵或其他外界因素控制的。对于同一生活事件,内控论者倾向于看作是“可控的”,外控论者则倾向于看成是“不可控的”。研究发现,外控论者比内控论者难以适应生活变化。消极生活事件同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症状间的相关系数,外控论者显著高于内控论者,内向性格者高于外向性格者[14]。
     3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原则与措施      3.1目前阶段民众常见的心理问题   应当说,目前民众中出现的有些心理应激反应是正常的和有益的。如果没有对SARS的适度的焦虑和恐惧,人们就可能不会抛弃许多陋习,也不会象现在这样讲究卫生。因此,心理应激或精神压力不都是坏事。只有当心理应激反应过于强烈、过于持久或不适当的时候,它们才构成要加以处理的心理问题。目前阶段在一般群众中较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情绪困扰:包括过度的焦虑、恐惧或惊慌,愤怒、敌对和怨恨,烦躁、易激惹,过分忧虑、担忧,悲观、悲哀、无助、无望或淡漠等。严重者可产生“SARS恐怖症”等多种神经症性障碍和情感障碍。   (2)认知歪曲和损害:对SARS和一些防范措施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认识,认知功能损害以致影响对问题的逻辑分析和合理决策,偏听、偏信,敏感多疑,疑病倾向。   (3)行为问题:逃避责任、回避问题、有病不求医,对抗冲动和攻击行为,听信或传播谣言,迷信行为,冒失莽撞,我行我素,拒绝或违反隔离或医学留观制度,饮酒吸烟或滥用药物,隐瞒病情和接触史,拒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拒绝别人帮助,不讲卫生等。   (4)自我防御和应对方式上存在的心理问题:过分依赖防御机制或着重于情绪应对的策略,而不尝试面对或正面解决问题;毫无变通地采用某一种或少数几种防御机制或应对方法,不能依据问题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灵活地加以选择。      3.2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方针政策:要服从大局,维护众志成城抗击SARS的局面,不听信、不传播谣言。   (2)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一切措施都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否则会无的放矢。心理干预必须以临床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不同人所面对的问题及可能会产生的心理反应,及时开展心理预防,将心理问题在产生前便排除。   (4)思想教育、法律约束同多种心理干预方法相结合:目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思想认识问题和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此不能用心理干预代替思想教育,也不可单以思想教育来解决某些情绪和行为问题。两者结合,加上有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和约束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3.3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的形式、措施与方法   预防和心理干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专题讲座,报刊杂志专栏,板报,电视或电台采访,心理热线电话,心理剧,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   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有:   3.3.1宣传教育包括党和政府的有关举措和法规,例如政治、组织人事、经济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有力措施,有关SARS的法律(例如强制性诊治和隔离的规定及其理由);宣传全世界有关科学家协作攻关,在SARS研究中获得的新进展;宣传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3.3.2健康教育向群众提供SARS的科学知识,包括主要症状和病程以及科学的预防方法等;宣讲讲究卫生的意义和如何讲究卫生,介绍强身健体和心理保健的有效方法。   3.3.3向有情绪困扰者提供情绪支持采用的方法有:   (1)倾听述说,鼓励宣泄:善解人意地倾听可以帮助当事人宣泄紧张和痛苦的情绪,从而可以产生治疗效果。同时,耐心的倾听也可表达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有益于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2)积极的建议或暗示:通过言语和各种非言语手段,使来访者有意或无意地接受积极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认知和情绪状态、行为和生理活动发生有利于健康的变化。   (3)提供保证:以科学和事实为依据,告诉来访者他所担心的东西不会发生或只有很小的可能发生。应当注意,不能毫无根据地提供保证。   (4)安慰与鼓励:帮助人们放弃某些念头,调整个人的目标,并通过适当的努力实现它,以获得成就感和提高自信。   (5)解释与指导:同当事人共同探讨问题何以发生、为什么持续以及如何减轻情绪困扰(如文体活动,宣泄和分心策略等)。   (6)环境改变:考察环境在心理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寻找并利用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环境资源,消除造成和维持问题的环境因素。   3.3.4调整和重组当事人对事物的态度、信念和认识,进行认知干预一些人的适应不良行为和情绪反应往往同他们对SARS及其相关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和歪曲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关。因此可以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言语诘问法和现实检验法等认知干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到不合理信念和认知歪曲,建立合理信念和对问题的正确态度和认知。对于有明显焦虑和恐惧反应的人,认知干预的重点是让他们从内心接受“SARS是可以控制的和可以预测的疾病”这一信念。   3.3.5行为指导和矫正对于一些人的适应不良行为,可以依据行为学习理论,利用脱敏、冲击和消退等方法予以消除。同时,利用强化、良好行为的反馈、代币和示范等方法帮助当事人建立起适应行为,包括科学的防病行为和卫生习惯,恰当的应对方式等。   3.3.6正规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手段对于个别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甚至发生精神疾病的人,可通过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规范的心理治疗来处理,有时还需要采用医学手段(例如采用抗焦虑、抗抑郁和抗精神病药物)。      参考文献    1 Lazarus R S. Stress and Emotion: A New Synthesis. New York:Springer, 1999    2 Somefield M R and McCrae R R. 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advanc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 620~625    3 梁宝勇主编. 医学心理学.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62    4 赵宝起. 战斗日记 动魄惊心. 今晚报,
   5 Cramer P. Defense mechanisms in psychology today. American Psychologist, ): 637~646    6 Lovallo W R eds. Stress & Health.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0    7 Dobson C B. Stress The Hidden Adversary. England: International Medical Pub. 1983    8 Lovallo W R eds. Stress andHealth.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43    9 Lazarus R S and 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1984   10 Alloy L B, Acocella J & Bootzin R R. Abnormal Psychology: Current Perspective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1 Glass D C and Singer J E. Urban Stress:Experiment on Noise and Social Stressor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2   12 梁宝勇, 郭良才, 刘畅. 应付的概念模式与效果估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8~190   13 Nilson D C, Nilson L B, Olson R S.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 report for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Earthquake Safety Advisory Boards. Redlands, CA: Social Research Advisory & Policy Research Center. 1981   14 梁宝勇, 郭倩玉. 应付方式与人格.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7~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应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