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有权利叫家长给老师的感谢信送东西或书本来学校吗

今日: 13876|昨日:
21712|帖子: 942357|会员: 2028566|欢迎新会员:
主题: 63312, 帖数:51940
主题: 54397, 帖数:88616
主题: 33877, 帖数:72395
主题: 78088, 帖数:84761
主题: 33335, 帖数:67297
主题: 51735, 帖数:73577
在线会员 - 总计 1102 人在线 -
400 会员,289 位游客- 最高记录是
Powered by> 推荐一篇好文章给LC的父母们: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
阅读 1145|回复 23
推荐一篇好文章给LC的父母们: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
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
  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情形就会大大不同。车库里不会堆满脚踏车、钉在夹板上的电动火车轨。锯木架和放在旁边的厚木块、钉子、铁锤、锯子,和未完成的“实验计划”,及兔子笼。我将可以把两部车子整齐地停在正确的位置,永远不会再被在一个滑板、一叠报纸(留待学校筹款活动时使用)或那袋开裂的兔子饲料绊倒。
  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厨房将出奇的干净。洗碗槽里不会再有脏盘子,垃圾清理器不会因为橡皮卷、纸杯而堵塞,冰箱里不会挤着九瓶牛奶,我们不会遗失果酱、番茄酱、花生酱、人造牛油和芥末酱的瓶盖。水罐会放妥、盛冰块的盘子不会整夜放在外面、果汁机内不会连续六小时劾着昨夜的麦芽糖、蜜糖。
  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我的爱委会有时间好好泡一次热水澡(不必被三次打扰而感到恐慌)、有时间涂指甲(她若喜欢的话还可以涂脚指甲),不必回答成串的问题、检查拼写,下午还可以去做头发,不必中途跑出来送生病的狗去看兽医,不必送因丢了东西而心情低落的孩子去矫正牙齿。
  有一天当孩子长大,那叫做“电话”的用具会真的可以用。它将不会像长在十几岁孩子的耳朵上似的。它会被放在那里……安静地、出人意料地没人使用!上面不会有口红、唾沫、蛋黄酱、粟米片屑和塞在那些洞里的牙笺。
  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汽车窗户外手指印、舌头舔过的地方、运动鞋印和狗的足迹(没人知道是怎样弄上去的)将会消失,车窗将因此大放光芒。汽车后座将不再是灾难现场,我们将不会坐在千斤顶或彩笔上面,水槽将不再空空如也。或不住冒蒸气(荣耀归神!),我不必再清扫狗的秽物。
  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我们的谈话将可恢复正常。你知道,就是所谓正常的说话方式,不必每句话都夹带着街头巷尾的俚语。“快点,我得赶时间卜’这类的话和用拳头打墙壁的声音不会出现在浴室门外,“该轮到我用了”,不必再找裁判来定夺。可以一口气看完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途不会被打断,而父母之间的讨论也不必躲在阁楼才能完成。
  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我们将不会缺少卫生纸。我的妻子不会遗失钥匙,我们不会忘记开冰箱的门,我不必再想尽法子分散对糖果贩卖机的注意…··战必须回答:“爸!在时速限制45哩的路上升到47哩算不算犯法?”…··城答应吻兔子一下才上床……或仿佛等待永恒似地等他们约会回家……或排队在晚餐桌上发言…··城忍受引自某个敬虔人物的批评。
  是的,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事情将大大不同。他们将—一离巢,家里将恢复秩序,甚至有点高雅。杯盘和餐具的碰撞声只会偶尔听见、火炉发出的劈啪声将在走廊引起回音、电话将出奇的安静。屋子将平静……安宁…树常清洁……空荡荡的……我们将不再等待‘这一天”,而是回顾昨日,心里想:“也许我们可以帮忙带孙子们,使这地方恢复些生气!”
攻略|必读|活动|看房|
别拿豆芽不当菜!!
再推荐一篇好文章给LC的抗日志士们(我也是啊):我在日本的五次感叹
我在日本的五次感叹
原作者:张 萌
一叹: 自己给自己打分,竟然不及格
1999年3月,我作为交流学生,被吉林大学选派到日本的千叶下业大学学习信息网络。这个学校所在的市川市,属于东京的卫星城,坐电车到东京市中心也不过30分钟的时间。刚到学校时我还不是十分懂得日语,只好硬着头皮听。我们班有120多名学生,除了我以外,还有来自沙特、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的学生。他们与我一样,也是硬着头皮听。不过,我很快就过了语言关,能够流利地用日语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这让其他外国学生不由得对我刮目相看。其实,日本的课程比我们国内的要浅不少。很多大学里的知识,我们在中学就学过。因此,学起来并不吃力。倒是他们的考试制度让我很感新奇。
日本的大学也是一个学期考两次。进考场前,大家什么都可以带。课本、词典、计算器,凡是你认为自己能够用得到的,尽可入囊。考试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拿出书本来查找公式。
但是,老师们出的试题大都是思考性的问题,书本上不可能找到答案。而平时的考试更怪。我到那里时间不长就碰上了这么一次考试。老师把试卷发给我们后,人就消失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找地方休息去了。所以,没有人给我们监考。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也不收试卷,而是直接在讲台上宣布答案。我们手里拿着自己的试卷,按他提供的标准答案给自己打分。最后,老师说,大家都说一说自己得了多少分。学生们一个接一个说: “80分”. “30分”, “50分”, “60分”,最少的得了十几分。而那些学生在公布自己分数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自然。当时我就想,自己给自己打分,如果有的学生多加上一点,老师岂能发现?后来,多次的经验告诉我,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几乎没有出现过学生多给自己打分的现象。我分析,日本学生诚实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老师在年终评定一个学生成绩的方式很灵活。他们有的采取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方式,即提交上一份沦文,以论文的质量评定你全年的学习情况,有的则是以平时的考试平均数和出勤情况来打分。而如果出现了作弊的情况,年终肯定就100%不及格了,甚至会对以后找千作造成影响。因此,平时不及格事小,从此被人不信任事大呀!用句中国话说,叫“丢不起那个人”,作弊冒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二叹:公共汽车晚点,给乘客发个证明
日本虽然和,中国是近邻,但在饮食习惯上和我们有很大差别。他们讲究清淡,不喜油腻,爱生食各种鱼类,尤其注意食物的美观。我到一个日本同学家做客时,见到他的父母端上一个盘子,里面放着特别精美的生鱼片,颜色鲜艳,红红绿绿的,而且摆放得错落有致,吃一口,却什么滋味也没有。话说回来,虽然没滋味,但营养还是很高的。日本全民注重减肥,他们认为肥胖是一切疾病的源泉,胖子在这个国家简直属于大逆不道。因此他们很注意营养结构是否合理,日本的家庭主妇都要会设计食谱,如果哪个男人发胖了,他的母亲会生气地去质问儿媳妇为什么没有照顾好自己的丈夫。
上面说的是吃,在出行方面,也是非常方便。日本有发达的地铁、电车线路,遍及整个国家的每个角落。他们的列车非常准时。比如,时刻表上标明,12点发车,每隔10分钟一趟,那肯定是铁板钉钉地按时发车。而且,交通部门每年年初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几千条线路的时间,并予以公布。手里拿着一本书,就可以走遍全日本。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日本经常出现台风、暴雨等天气,这些不可抗力,难免会影响到公共汽车的正常运行。刚到日本的第三天,我就遇到了一次汽车晚点。下车时,我看到列车员在给前面的乘客发卡片,轮到我的时候,手里也领到了一张。那是一张“晚点证明”,上面写着是哪一耥车,从几点开始运行,晚点了几分钟等等。这些乘客大多是上班族,到了自己的公司以后,把这张卡片交上去,就不会因迟到被扣掉薪水了。这也说明,大和民族是一个时间观念特别强的民族。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颇有感慨,日本的公共汽车都分高级车厢和普通车厢。从市川市到东京市中心一般票价是400~800日元,而高级车厢要上千日元。买完票后乘客自己去对号。高级车厢和一般车厢是通着的,中间隔一个敞开的门。买了普通车票的人,即使看到高级车厢里空着,也不会走进去。
三叹:无所不在的规矩
日本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严格遵守各种规矩。这些规矩包括约定俗成的规矩和各种法律法规。有一次,我到一幢大厦去办事。走到电梯口,见七八个人正静静地排在电梯口的一侧,另一侧一个人也没有。我想也没想,就站在了另一侧。电梯来了,我噌地一下蹿进去,而另几个日本人则鱼贯而入。以后,多次碰到这种情况,我才发现似乎有点不对劲。一问日本同学,才知道,另一侧是给有急事的人留的位置。我这时也才想起,为什么自己当初站在电梯另一侧时,看上去是那么显眼。原来是我没有遵守人家的规矩。
日本人遵守规矩似乎到了拘泥和无可变通的地步。有一次,一个母亲带着自己5岁的孩子开车上了高速公路,正碰上堵车,大家都把车停下等着。这时,孩子开始内急。但是,日本法律规定,司机及乘客不能在高速公路上下车,即使前面堵车,你也得呆在车里等待。这就是说,孩子不能下来小解。万般无奈,母亲拿了一个塑料袋,让自己的孩子把尿撒到里面,然后,开车带回自己家。这个消息一经媒体披露,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有的认为法律的制订应该更人性,让普通老百姓有回旋的余地,有的认为孩子的母亲这样做很好,是遵纪守法的典范。但是,竟然没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应该下车撒尿。
日本是一个金钱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并不亲密。但是他们重视别人对自已的看法。如果你对一个日本人说,你是一个不懂规矩的人,那简直就会要了他的命。他们就像蚂蚁一样,注重团队精神,靠“规矩”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迹。
四叹:被你撞了,还要对你说对不起
到达日本两个月后,师姐带我到一个商店买衣服。我试了一仵上衣后,觉得不是很合适,脱下来,交给售货员就跟着师姐走了。马上就要到学校时,我忽然发觉,自己的背包不见了,而我所有的证件,都在那个背包里。我顿时吓出了一身汗。还是师姐有经验,她劝我不要着急,回商店去看看,是不是落在试衣间里了。于是,我们又返了问来。导购小姐看见我和师姐回来,忙迎过来问:
“你们是不是找一个背包?”我们说是的。导购小姐告诉我:
“您后面那个试衣服的小姐已经把它交到楼下的办公室了。”我喜出望外,赶到办公室,向一位工作人员说明了来意。他既没有验看我的证件,也没有询问我的包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就把背包递给了我。还一个劲地给我鞠躬:
“实在对不起,耽误你的时间!”我有点奇怪,是我自己不小心丢的东西,怎么你还向我说对不起呢?日子一长,我才明白,日本人是多么的爱说对不起。
在国内没有学会骑自行车,没想到来日本后反而买了一辆,天天骑着上学、回家,既节省了车费,又锻炼了身体。但是,日本的自行车道是和人行道在一起的。初学骑车时,我的技术还不太过硬,一蹬上去,心里就慌。一次,我看见前面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走路,手一哆嗦,车子直冲她撞过去。结果,老太太倒在了地上,我连人带车也倒在地上。我心想,这回完了,非被人家赖上不可。没想到,老太太麻利地爬起来,连连给我鞠躬:
“对不起,我耽误你行路了。”这下把我弄得日瞪口呆。另外一次也是骑自行车,在拐弯的时候,撞到了一辆直行的面包车上,把人家的车门都给撞了一个大坑。司机下来,没有看自己的车,而是先奔过来问我: “你没事吧?”我说没事,他才回去检查自己的车门。然后给我鞠了个躬说:
“对不起,如果你觉得有什么不适,请按我的联系方式找我。”说着递给我一张名片。这都快把我给搞糊涂了,到底应该谁向谁道歉啊!
不过,现在,我也学会了道歉,其实,道歉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它会使很多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和温暖。
五叹:在外国,爱你的国家就是爱自己
那天,我在收音机里听一个谈话节日。主持人问—个嘉宾:
“你说,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手机使用者最多?”嘉宾很自信地说: “当然是我们日本了。”主持人说:
“不对,应该是中国,在这个国家有两亿多人使用手机!”主持人的话让嘉宾和所有正在听广播的人都愣住了。我身边的一个日本同学问我:
“他说的是真的吗?”我说,当然是真的了,我的父母就每人有一个手机,我的同龄人中很多人也都拥有手机。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普通日本人对现代中国有多么陌生。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我们教学楼中那个看门的老头看了申奥过程中中国代表团的表现,冲我连挑大拇指:
“中国人,太了不起了,英语说得那么好!”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过北京,那时见到满大街都是自行车。
相反,日本的精英阶层对中国了解比较多。因为这些专家、学者、政界要员和大公司的经理经常到中国来。我们上课时,一个教授说,现在日本经济不景气,中国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亚洲国家,将来你们还是到中国去找工作吧。不过,你们一定要学好中文,并且现在就得和中国人搞好关系。一些同学立刻开玩笑地说:
“我和张萌君是好朋友,将来到中国就找她了。”
他们的话让我很感自豪。在外国,你的国家强大,你才能受到足够的尊重。日本人对哪怕是一个美国乞丐都会毕恭毕敬,就是出于这种原因。
我在众多日本青年艳羡的目光中,接到了东京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在面试结束后闲聊时,我的导师问我:
“将来你想进哪个大公司啊?”作为全日本的最著名学府,东京大学的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会被抢订一空。我义无反顾地对导师说: “将来学成后我一定会回中国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呆住了,而我的眼睛却湿润了……
别拿豆芽不当菜!!
再推荐一篇好文章给LC的新父母们:吃饭教育
(美国) 沈 宁
中国人重视吃饭,民以食为天。中国家长爱孩子,更在吃饭上下功夫。头一条,就是让孩子多吃,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然后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见祖母端个碗,满院子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据我记得所见过的记载,喂孩子到最大年纪是十一岁,因为母亲太爱她的儿子。现在国内大多机关,中午也只一个钟头午餐时间,许多做父母的一到点,天大事也得放下,穿人山过车海,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只怕大人不在,孩子吃不饱。
除了多吃,还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饿,孩子碗里一口肉不能少。国家困难时期,好不容易买一毛钱肥肉,父母绝对舍不得自己享用,都要留给孩子,看着他咂嘴,父母心里甜如蜜。现在国家经济好了,吃穿不愁,什么都有,鸡鸭鱼肉早已吃腻,山珍海味也不新鲜,还能找什么好吃的给孩子呢?据说国内小学生就开始吃人参或燕窝等补品,真是好上加好,也不知小孩子是否消受得了。
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饮食,但远比不上中国父母。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更绝对想不到给孩子吃燕窝,美国大人也不吃燕窝。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也都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还不许多吃糖。可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而且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在学校吃午饭,没有家长回家给孩子做饭那一说。家庭贫穷的学生在学校领免费午餐,想吃什么吃什么,家长根本看不见。中产阶级的孩子则带饭到校,大多不过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加一块甜点。孩子怎么吃,丢掉多少,家长一无所知,也根本不问。
美国家庭吃饭,桌上摆几样菜,孩子说吃哪样,就吃哪样,说不吃哪样,就不吃那样。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有的美国家长会要求孩子吃一些,孩子坚持不吃,也就可以不吃。美国父母尽管也知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吃。美国孩子吃饭,一说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甚至离桌。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美国家长,孩子说过吃饱了之后,还会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好像孩子永远不会自己吃饱。
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饥,还是饱。如果明明没有饱,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就活该。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真尝到苦处,下一次他就不会重犯。美国人爱说,犯错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儿童教育学对这一认识尤其重视。
这一观念的基础,是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孩子不要吃青菜,就可以不吃青菜。孩子说吃饱了,就可以不再多吃一口。这要让中国家长看见,大概会认为美国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营养和饥饱,甚至是虐待儿女。
中国家长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事情,认为孩子年纪小,缺乏生活经验,没有能力做出选择,或者正确的选择,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那不对,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吃。孩子才吃一碗饭,就说饱了,不可能,他会饿,大人必须逼着他们再多吃。中国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三十岁才算成人,四十岁才不胡涂。小孩子懂得什么,哪里会有他自己的意愿。孩子想干什么,还不是瞎闹,依他们,都得营养不良,最后饿死。
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中国孩子从早到晚永远肚子饱饱的。美国孩子因为不吃青菜,营养要靠维他命补充,中国孩子营养在饭菜里都吃够了,要补的只有燕窝和人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自己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己是饥是饱。中国孩子从小懂得,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不要吃就说不要吃,吃饱了就说吃饱了,他们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也知道父母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中国的孩子从小知道,要骗父母是绝对做不到的,就算讲真话也不被信任。大人只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所以只有讨好大人,明明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明明吃饱了也说还要吃。
不论哪一国家,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每天至少要吃三顿饭。所以大人在饭桌上的行为,每天至少重复三次,在孩子身心所产生的烙印,自然比学校的功课还要深刻。学校每天不过一节算术,一节语文,历史或政治课还不每天上。星期六和日两天不上学,可是照样要吃饭,一顿不少。所以大人跟小孩一起吃饭的时候,实际是在不断地对孩子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切不可小看。
美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训练和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他们的独立思维和独立意志,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他们对诚实和信任的尊重。一日三餐,日日不断,而且直接作用于他们的身体感觉,饭桌教育远比上几节课,听几个演讲,巩固得多,有效得多。中国家长吃饭时的所作所为,在于让孩子明白,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他们也用不着自己知道这些,有大人关心他们,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他们只要听话,就饿不着肚子,营养充足,茁壮生长。
结果美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营养不良,目中无人,独往独来,横冲直撞,头破血流,最后能发明出新玩意,开大公司,当大老板,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尊老爱幼,谦虚谨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最后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优秀公民,人民代表,人家爱听什么就说什么。
不管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总而言之,吃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了求生手段,或者人间享受,或者民族文化标志等等之外,吃饭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儿童教育。这一点,应该引起中国家长们的注意。
虽然美国家长不管孩子吃什么,饱不饱,却管孩子怎么个吃法,所谓吃相。美国中上阶级家庭,管得特别严格,绝不放过一次过错。孩子从小自己吃饭,拿刀叉就得训练。美国人吃饭,不许端起盘子,放在嘴边,也绝对不允许进了嘴的东西,再吐出来。肉骨头,鸡鸭,鱼虾之类,不可以嘴里咬一口,再放骨头,或吐刺皮。孩子使刀叉,就得练到能够在盘中剥掉虾皮,只叉虾仁入口的水平。而且还不许在瓷盘上切出声响,砰的一刀,父母就瞪眼睛,孩子赶紧要道歉。
如此之难,好不容易吃在嘴里,却不能尽情享受。美国人吃饭,最要紧的一条规矩,是不许出声。所以绝对不允许张着嘴咀嚼,双唇作响。也不允许离嘴一寸远,大声吸面条,稀饭,鸡汤,茶或者酒。就是再烫再辣,也不可以发出吸溜吸溜的响动,只有受苦。更不许可含着满嘴饭菜,边咀嚼边讲话,那是美国人饭桌上的大忌。美国孩子从懂事那天起,就会记得嘴里有物不准讲话。他们见到大人有谁犯规,一定要指出,大人只好认错。
中国家长讲实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对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热热闹闹,咂嘴吸汤,剔牙打嗝,尽情尽兴。那种吃饭的乐趣和满足,跟美国人一起吃饭是绝对享受不到的。这又是中美两国人吃饭,以及吃饭教育上的一个不同之处。
别拿豆芽不当菜!!
再推荐一篇好文章给LC的学生家长们: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改革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改革
-------------------------------
日 11:17 中国青年报
不知何时,教育和教师成为整个社会瞩目的焦点,让我这个干了十几年教师的人感到莫大的欣慰。对教育的关注是我们这个社会进步的表现,无论是批评还是赞扬,都让我时时反省,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尽量少犯错误。
当然,关于教育的讨论更多地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很多观点直接冲击了目前流行的教育观。但是我发现,有些观点却显出对教育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
首先关于教育改革,很多人觉得教育改革好像触犯的是教师的利益,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当前最希望教育改革的一个是受教育者,一个就是教师群体。虽然改革可能会把教育推向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必然会加剧教师的危机意识,再想混日子恐怕是不可能了。那么为什么教师也希望改革呢?
主要是因为目前教育行业的一系列制度维护的不是一线教师的利益,而是一些教育管理部门的利益。单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每一年,学校要招很多高价生,在我们这个北京的普通中学里,中考成绩没上分数线的进来要交3万元,学校一年招新生200人左右,高价生有40人左右,光这笔收入就多达100多万。可是这笔钱究竟怎么用的?领导说教委要求大部分上缴,其余学校自己支配。交到教委的那笔钱,一般教委也会再用到学校的发展上。作为一线教师,我没有理由不相信领导的说法,但具体情况怎样,好像没有人明确告诉过我们。无论一年这笔收入有多少,我们的工资、福利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从理论上讲,学校的主人应该是教师,因为主要是教师的劳动使这个学校得以存在和发展。但事实上,教师在学校处于一种被领导管理和监督的地位。目前中学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校长管理和监督教师是理所当然的,关键在于这种管理和监督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出来。在学校里,教师被动地接受领导的管理,教师的意见对学校的发展影响很小,所以教师普遍对学校的“大事”反应冷淡。现在教育行业的改革其实已经使教师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小学教师已经开始下岗,初中教师开始过剩(这只是现象,至于教师是否真的多了,是另一个问题,暂不涉及),高中教师也已经实行聘任制,聘不上的有可能去教初中,或者转岗。一个教师要想在学校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有意思的是,所有的改革都没有触及学校二线职员和领导层。相反,领导的工资大幅增长。当教学目标没有达到时,教师要被扣工资(而不是奖金,因为没有什么奖金),领导则不受任何影响。改来改去,对教师的监督加强了,可是谁来监督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向谁负责?
所以,教师是希望改革的,但希望的是公平的改革,触及问题实质的改革。而且,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把教师当成学校的主人,而不是单纯被管理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有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教师收入的问题。有一阵子,教师被列入了高收入阶层,我们私下里对这个结论颇不理解。当然教师当中是有一些人的收入很高,但主要是靠常规工作之外的额外劳动,这种额外劳动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所以当然要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所以他们的收入是正当的,合理的,应该的。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他们的高收入部分主要是非常规收入,并不能代表教师这样一个特定职业阶层的收入。我们学校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学校,教师常规收入主要有这样几部分:国家财政拨款部分,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职务工资,这一部分是根据职称确定的;另一部分是根据工作量确定的,就我们学校来说,一节课的课时费是12~15元(根据所教年级和职称确定),一个教案8元,一个班的作业费语文这样的主科是30元(一般一名语文教师教两个班),历史这样的科目只有10元(一名历史教师一般教四个班)。第三部分就是一些杂项,微乎其微,对工资影响很少。全校的平均工资大概是2100元左右。在北京,这恐怕刚够小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目前完全没有福利分房,除了公积金外,每月的住房补贴从80到100多元不等。除了常规收入外,当然还有非常规收入。主要是晚自习和周末补课费,两个小时的晚自习以前是100元左右。由于教委明令禁止学校收晚自习费,可是为了保证学校成绩和在全区的排名,又必须上晚自习。所以,这笔钱现在已经改由学校出,当然发到教师手里的就很少了。周末补课目前也按要求取消,但高三和初三的学生如果不在学校补,就会到校外补,其花费更高,所以学校依然周末补课,但是必须打着校外补习学校的名义,而且学生自愿参加。周末补一节课80分钟,150元。这样算下来,这笔非常规收入有800到2000元不等。但是,能得到这笔收入的人占所有教师的比例大概只有10%,平均到所有教师身上,一个学校教师的平均月收入不会高于2500元。这样一个收入水平在北京仍然属于中等偏下。
第三个问题就是教育改革究竟触犯了谁的利益。对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希望有良好的管理,有效的指导,民主的氛围,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应该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和主要拥护者。但目前的教育改革似乎不但没有维护教师的利益,从根本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却引起了教师的普遍反感,这不能不引起制定改革措施的人的注意。如果单纯强调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而制度不得当的话,很可能进一步助长教育向功利的方向发展,教师将沦为名副其实的“服务者”(这也正是目前很多人强调的教师应该具有的意识)。试想一下,如果教师只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自己服务的目标,这样的教育还会有什么前途?目前的状况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育改革的政策时,很少触及教育行政部门自身的利益,教育改革总是先拿教师的利益开刀。难怪这些年教育行业年轻人流动得特别快,没干几年,就转行了。一个行业不能吸引年轻人补充新鲜血液,这个行业会快速、健康地发展吗?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为我所从事的行业而骄傲。但这些年深感教书育人越来越难。整个社会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但到了教育、教学的一线,却经常成了贩卖口号和新名词的虚文。一说素质教育,就是减轻课业负担,增加学生的课余活动,或者就是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关键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别拿豆芽不当菜!!
给LC爱哭的不爱哭的你推荐一篇好文章:打往天堂的电话
打往天堂的电话
一个春日的星期六下午,居民小区旁边的报刊亭里,报亭主人文叔正悠闲地翻阅着杂志。这时一个身穿红裙子、十五六岁模样的小女孩走到报亭前,她四处张望着,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看了看电话机,又悄悄地走开了,然而不多一会儿,又来到报亭前。
文叔叫住了她:“喂!小姑娘,你要买杂志吗?”
“不,叔叔,我……我想打电话……”“哦,那你打吧!”
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话筒,认真地拨着号码,电话终于打通了:“妈……妈妈!我是小菊,您好吗?我随叔叔来到了桐乡,上个月叔叔发工资了,他给了我50块钱,等我凑足了500块,就寄回去给弟弟交学费,再给爸爸买化肥。”小女孩想了一下,又说:“妈,叔叔的工厂里每天都可以吃上肉呢,我都吃胖了,妈妈你放心吧,我能够照顾自己的……”突然,小女孩的语调变了,不停地用手揩着眼泪,“妈,你的胃还经常疼吗?你那里的花开了吗?我好想家,想弟弟,想爸爸,也想你。妈,我真的真的好想你,做梦都经常梦到你呀!妈妈……”
女孩再也说不下去了,文叔爱怜地抬起头看着她,女孩慌忙放下话筒。“姑娘啊,想家了吧?别哭了,有机会就回家去看看爸爸妈妈。”“嗯,叔叔,电话费多少钱呀?”文叔习惯性地往柜台上的话机望去,天啊,他突然发现话机的电子显示屏上竟然没有收费显示,女孩的电话根本没有打通!“哎呀,姑娘,真对不起!你得重新打,刚才呀,你的电话没有接通……”
“嗯,我知道,叔叔!其实……其实我们家乡根本没有通电话。”文叔疑惑地问道:“那你刚才不是和你妈妈说话了吗?”小女孩终于哭出了声:“其实我也没有了妈妈,我妈妈死了已经四年多了……每次我看见叔叔和他的同伴给家里打电话,我真羡慕他们,我就是想和他们一样,也给妈妈打打电话,跟妈妈说说话……”听了小女孩这番话,文叔禁不住用手抹了抹老花镜后面的泪花:“好孩子别难过,刚才你说的话,你妈妈一定听到了,她也许正在看着你呢,有你这么懂事、这么孝顺的女儿,她一定会高兴的。”
从此,这个乡下小女孩和这城市的报亭主,就结下了一段“情缘”。每周六下午,文叔就在这里等候小女孩,让女孩借助一根电话线和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电话号码,实现了把人间和天堂、心灵与心灵连接起来的愿望。
(摘自《嘉兴日报》)
别拿豆芽不当菜!!
以上文章全部来自04-15期欢迎购买!!我不卖啊!
别拿豆芽不当菜!!
长时间地喧闹后重归平静,而你已经老了,虽然你烦这种喧闹很多年了,但你已不习惯平静。。。
夏时饶温和,避暑就清凉。比坐高阁下,延宾作名倡。弦歌随风厉,吐羽含征商。嘉肴重叠来,珍果在一傍。棊局纵横陈,博奕合双扬。巧拙更胜负,欢美乐人肠。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
您老出面办一个郦城的黑板报吧!!
我们这年代的人可没这福气!!现在独生子女造成的社会家庭的问题多了去了!
别拿豆芽不当菜!!
最喜欢的一句话:犯错误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
> 推荐一篇好文章给LC的父母们:有一天当孩子们长大
登录后您才能在本版发布信息!
热点楼盘论坛
热门楼盘推荐
社区热点社会星光大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对老师的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