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给客人倒第三杯茶经典语录是什么意思

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所谓“茶七酒八”是指主人给客人倒_檀香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223贴子:
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所谓“茶七酒八”是指主人给客人倒
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
所谓“茶七酒八”是指主人给客人倒茶斟酒时,茶杯、酒杯满到七八分的程度。主若以茶待客,则以倒七分为敬,不宜过满。
1、倒七分满则茶水也不至于烫着客人或洒到桌子及衣物上。
2、需要一遍遍品,一壶茶要平均倒好几杯,所以不可能一杯倒得太多。
3、品茶时,不仅喝茶汤,还要看汤色、闻茶香,茶水太满品鉴起来不方便。
4、茶水倒得七分满留得三分人情在,“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浅茶,在轻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谊来。
5、茶杯倒七分茶水,茶水的面距离杯口有一定空间,茶水的清沁芳香就不容易失散。在饮茶前,能闻到浓郁的茶香。
七分,是对生活的一种分寸上的把握。
留一点吧,留一点点情意,留一点点余闲,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行事把握分寸,说话留有余地,待人宽容之心,处世淡泊从容,明白“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道理。
人生如白驹过隙、草露风灯,短暂得就像这片片茶叶。我们不应该刻意地去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我们应该活得实在、活得真切、活得淳朴、活得坦然。
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不必为追求短暂的大红大紫而穷尽一生,其实人生如茶味一样清淡略带苦涩实为最佳。
如果,如果我们肯给自己多一份宽松,在追名求利的空当儿抬头看一看蓝天白云,也回头望一望青山绿水,那么,我们的心便不会那么年轻的时候就已变得衰老坚硬,抱怨牢骚也不会纵横地写在脸上,而让我们失去了真诚的笑容。
相关的贴子40646465相关的图贴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酒桌上主人不给你倒洒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酒桌上主人不给你倒洒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也许是关心很熟不需要吧,也许是身份上🈶差异
不想让你喝
有可能忘记了
主人不懂招待客人的礼数 或者主人不待见你
其他类似问题
酒桌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杯茶的主要人物_百度知道
三杯茶的主要人物
提问者采纳
该书记述了一场惊心动魄之旅。在那里养病过程中葛瑞格 摩顿森 《三杯茶》的故事看起来很符合美国人的口味,不幸失败,他立誓一定要回来,又迷了路。主要作者是一位探险家葛瑞格,他筋疲力尽?摩顿森:1993年,摩顿森跟随登山同伴尝试攀登世界第二高峰——巴基斯坦的K2山峰,他注意到该村的84个孩子坐在门外,在空荡荡的山区里无遮无蔽,在那里恢复了健康,流落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偏远地区,用小木棍在泥地里扒拉着识字上课,饥渴交加。摩顿森离开村子时,幸而得到巴基斯坦村民的搭救。这村子穷到连一天花一美元雇名教师都做不到,为恩人们建所学校,与他合作的是知名记者大卫·奥利弗瑞林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三杯茶的相关知识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倒茶先给客人倒还是主人?_百度知道
倒茶先给客人倒还是主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先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家最后。
先给客人倒哦!!
先给客人倒哦!!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从清规中看禅寺吃茶的意义与作用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 14:46:31 阅读:423次 双击自动滚屏
从清规中看禅寺吃茶的意义与作用(一)
  讲禅和茶,是现代人的时尚,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人们谈到茶就会联想到禅,谈到禅就联想到茶,禅和茶紧紧联系在一起。“茶”和“禅”的结合,茶已不是简简单单的茶,而被赋予禅的精神,提升到文化的、精神的层面,使茶更具有魅力。“禅”和“茶”的结合,令通常认为高深的“禅”,在日常生活中,在生活的当下,也可以体会得到。“禅茶一味”,不是佛教刚传入中国就有的,它发展的过程非常漫长,是对印度佛教思想的理解、吸收和消化,是中国特色佛教的缩影,也是了解汉传佛教的较好契入点,是佛教在中国生存、调整的最佳方式之一。汉传佛教,他的精神没有离开佛教的根本教义,只是结合中国的本土文化,盛开出美丽的花朵,别具风韵,脱俗而不怪异。
  在禅寺里,僧人喝茶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而是提升到修行的层面。禅也不是一种枯坐,而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寻兔角。”《中论》中说:“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二谛思想,中道观。吃茶是禅寺里僧人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修行之一,在许多清规中都有具体规定。当然,“茶”能引起禅师的高度重视,这和茶自身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同时茶也是供佛及待人接客的佳物。那么如何令现实生活中充满禅机、如何将禅的精神落实在日用事中,这才是“禅茶一味”的目的所在。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禅和茶之间的关系,笔者就禅寺规约中对茶的三种功用,进行简单的探讨,来认识禅寺吃茶的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从戒律到清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禅宗,不但不与佛教本义相违背,而是更好的对佛教内涵的发挥。清规虽然不是佛陀制定,但其精神和佛陀的本怀没有区别,都用来规范僧众的身心。
  二、从清规中看茶在禅寺中的功用,简单介绍禅寺清规中茶的三种功能。在落实这些具体事物时,茶已经融入禅的精神,吃茶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三、禅茶不二。寺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茶是生活的缩影。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禅茶的精神,迎接我们每天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完善我们的人格,这是探讨“禅茶一味”的价值与意义。笔者生活在丛林中,愿就茶禅的关系,同大家交流与分享。
  一、从戒律到清规
  佛陀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之后,通过不懈的努力把自己觉悟的真理告诉大家,让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到这无上的法喜。追随佛陀出家,分享佛陀生活的艺术,这样的一个群体,就是僧团。如在佛经中经常读到“僧千二百五十人”,就是那时长期追随佛陀修行的团体。由于佛教不断发展,僧团规模越来越大,僧团内部的管理制度亟需完善。僧团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精神食粮,通过听闻佛陀讲法,同修之间法益交流,以及自己努力修行来解答内心的困惑,以达到和佛陀一样的觉悟。二是物质食粮,在现实世界生活,必须要解决滋养色身的问题,僧团需要供养。印度出家僧众自己不从事生产,以托钵乞食维持色身。但僧团日益扩大,若没有足够的社会声誉,谁肯供养这个群体呢?我这里不是说僧人出家是为了供养,但是为了社会大众能认可僧团,欢喜地供养僧众,佛陀必须要制定戒律,完善僧团内部的管理和建设,令社会大众对僧团有信任感。有了戒律的保障,佛教才能健康地发展,佛法才能得到传播,僧众才能安心办道。因此印度佛教的戒律必须要符合印度文化的大背景,遵循印度世俗文化,这也是体现佛教真俗二谛圆融的思想。
  佛法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最初佛教影响还不大,不但被时人误解,还遭到外道的排挤。人们会把佛教与神仙方术等视。到了魏晋时期,依靠西来圣僧和中土大德们的弘传,佛教才在中国土壤上扎下一点根。此时的佛教还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因为没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只依附于上层贵族和士大夫们的护持,所以道安法师讲“不依国主,法事难立”,可以想见当时佛教势力的微薄。而到了南北朝之际,中国佛教的命运大大改观,首先从义理上能得以相对正确地理解,而且经过大德高僧的努力,在教制上也发展出一些比较符合中国佛教的制度,和印度佛教是不完全相同的。到了隋唐时期,各个宗派的建立,使汉传佛教达到顶峰。不过此时对僧众的身心规范仍是采用佛陀在印度制定的、适合印度文化特色的佛教制度(戒律),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则仅为辅助,来充实制度建设、僧团管理及政教关系。
  另外各宗义理过于繁琐,对修行阶次作出繁杂细密的规定,使人感到真正达到解脱遥遥无期,即使有深厚文化素养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及时间,也无法阅读大量的佛经,所以此时的佛教只停留在少数士大夫和有地位的僧人之间。禅宗的诞生,可以说是对这种状况的突破,是一次革命。我们知道,佛教不是一般的世间学问,很多僧人不满足于知识,而是怀着很强的出离心和慈悲心,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思索,学习佛法是为解答他们的困惑。禅宗的创始,就是本着这个理念,对佛法真义的一次回归。本着佛陀四依的精神,不拘泥于教条和带有宗教色彩的框框,提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印心”,打破已有的常规,创立禅寺。终于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爱戴,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令中国佛教的命运得以延续。这么多出家僧众要生活,同时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复制佛陀根据印度文化背景所制定的戒律,是行不通的。因此,随着禅宗的诞生及不断发展,在不脱离戒律和佛法的精神之下,清规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土的出家僧众身心有了恰当的规范,佛教才能在中国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佛教传入中国一千多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及外护的努力,到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时,才产生出一套较完善的符合禅寺的规章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清规”。
  百丈立“清规”原因及意义,《宋高僧传》卷十载曰:
  后檀信请居新吴界,有山峻极可千尺许,号百丈屿。海(怀海)既居之,禅客无远不至,堂室隘矣!且曰:吾行大乘法,岂宜以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邪!或曰:《瑜伽论》、《璎珞经》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随乎?海曰:吾于大小乘中,博约折中,设规务归于善焉。乃创意不循律制,别立禅居。
  宋翰林学士杨亿《古清规序》也记云:
  百丈大智禅师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列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故常尔介怀。乃曰:佛祖之道,欲延布化元,冀来际不泯者,岂当与诸部阿笈摩教为随行耶。或曰:《瑜伽论》、《璎珞经》是大乘戒律,胡不依随哉?师曰: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于是创意,别立禅居。
  别立禅居,是因为禅宗居于律院之中,禅宗的说法、住持,未合规度。从达磨大师少室山传禅开始,到六祖慧能大师的时候,禅宗已经蔚为壮观了。最初,禅者虽则依寺而住,但实际多是离寺而居,达磨大师即是在山洞之中面壁修禅,其他如佛窟惟则开始是在天台山的岩洞里修行,鸟窠道林则是在一棵大树上修行,石头希迁则是在寺院外面的一块大石头上结庵而住。随着国家对僧团的管理加强以及律宗的迅速发展,禅僧一度被要求在律寺之中居住。然而,律宗的修行生活,对于禅者的心性来说,似乎成了一种障碍,因此禅师们有必要在律寺之外,另建立符合禅者修行说法的道场。
  清规的建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百丈清规的创制是承六祖慧能“若欲修行,不由在寺”的主张,由栖息山林、岩石、阿兰若而别立禅居,既而独创禅规的结果;第二,百丈清规的创制也意在检束僧人德行,改变丛林龙蛇混迹、凡圣同居的局面;第三,百丈清规的创制是中国僧众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演化的结果;第四,清规的建立精神,不拘泥于大小乘,但吸收大小乘戒律精神,又超越大小乘,符合当时的时节因缘,契理契机。 
  “清规”是指禅寺的组织规程及寺众(清众)日常生活之规则。即禅门中关于大众行、住、坐、卧等威仪所定之僧制,为丛林众僧所必须遵守的仪则。清,清净大海众之略称;规,规矩准绳之意。又以所立之仪轨能清净大众,故称清规。禅宗自达磨东来后三百年中,禅僧多依住律院或岩穴、树下,尚未营建禅院,因此也没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制度。到四祖道信禅师时,禅僧才开始有自己固定的修道场所。至百丈怀海禅师,依大小乘经律,制定丛林规矩,撰《清规》二卷,广为流行,世称《古规》、《古清规》、《百丈清规》,此为禅家清规之始。此后,天下丛林皆依此清规为寺院生活之仪则。 (待续)
  茶具有清火提神、静心轻身的保健作用,早在远古时代,其功效就已被发现,此后又得到更深入的认识和详细的记载。《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官修《唐本草》中写道:“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喝令人少睡……苦茶下气,消宿食。”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也谈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可见,作为日常养身保健的饮品,茶正好有助于摄心入定,所以茶与禅结合是极其自然的事。由于吃茶有利于修行,它亦成为寺院每天不可缺少的饮品。唐封演《封氏见闻录》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举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此可见,民间的饮茶风俗源出于僧人的坐禅饮茶助修。吃茶有助修行,同时修行也离不开吃茶,故清规中将坐禅饮茶列为宗门规式。
  多田侑史《数寄:日本茶道的世界》(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中曾说到佛教中茶的功用性质,共有三种:一、宗教性祀礼仪之茶;二、寺院、僧侣间内外接待礼仪之茶;三、为解大众之饥渴所施之茶。虽然说佛教的概念比禅宽泛得多,但是在诸清规中确实可以看出禅寺中的茶有这三种功用。藉由这三种功用,我们可大致了解禅寺的吃茶制度。
(一)茶是禅寺中最好的供品。
  佛寺每天要向佛菩萨上供,是离不开茶的,佛前必须有三杯茶。同时佛门中有十种最好的供品,其中就有茶,且还居于首位。十大供品,是指茶、食、宝(珠宝)、珠(念珠)、衣(袈裟)、香、花、灯、渡(水)、果,在福建等传统佛教保留比较完整的地方,现还经常举行这种“十供”的大型佛事,仪轨还留存在民间。寺院普遍举行的瑜伽焰口中也有这样的经文。每届初一、十五及佛诞日,寺院会举行上供仪式,僧众所唱的香赞《虔诚》有“蒙山雀舌茶奉献”句,“蒙山雀舌”是指今四川雅安的蒙山茶,在宋代为宫廷贡品;以最好的茶来供养三宝,以表僧人内心对三宝的虔诚。可以看出,茶被尊为供佛的至品。
(二)茶是禅寺中最好的待客品。
《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六详细说明了方丈和尚请大众吃茶的规矩:
  凡方丈请斋(或请茶),堂中首众,预表堂云:“日方丈和尚请斋(或请茶),诸师各具威仪。外诸寮执事,集至客堂,候侍者请会齐。”堂师照执次序,同上方丈排立,住持临座。维那云:“众师顶礼和尚。”毕,分次序座。各具威仪,勿得言语。杯盘碗箸,不得作声。斋毕(或茶毕),若住持有说,听毕,一齐起立出位,向上排立。那云:“众师礼谢和尚。”礼毕,各回本处。又两序,为内外纲维。大众领袖,互相体重,纲领振矣。凡结制、解制、冬至、除夕、元旦等大节,住持当请方丈斋,及犒劳两序,新旧茶汤,点果五色。……
  方丈请斋请茶,事非一端,此只言节序,普请序执之规也。或新安单,或新请执,或别有事,均有斋茶之设。大约住持之待众也,慎以择之,诚以推之。各执之匡主也。忠以襄之,和以商之,即有意见不同,总以理长则就,唯冀利益于常住而已。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逢寺院有大的节日,寺院住持为了犒劳大众、团结上下、和谐寺院生活,会请大众吃斋或者吃茶。
  同时僧众还经常受各处的宴请喝茶,为了不失礼数,也定下规约。如《禅苑清规》规定知客的职责:“官员、檀越、尊宿及诸方名德之人入院,先令行者告报堂头(方丈和尚),然后知客引上,并照管人客,安下去处。如寻常人客,只就客位茶汤。”可见,在寺院里以茶待客是非常平常的事。除了客堂里的知客师,丈室里的侍者师也要负责以茶来招待大家。《禅苑清规》中的“侍者文”规定:“煎点茶汤,各依时节;往还来宾,咸得欢心……内外侍者,虽为分司列职,常须合同,供给茶汤,勿分彼此。如夜间珍重,粥前问讯,即当禀问来日或今日有煎茶汤及处置之事。”
《禅苑清规》中的“赴茶汤”还规定:
  院门特为茶汤,礼数殷重,受请之人,不宜慢易。既受请已,须知先赴某处,次赴某处,后赴某处。闻鼓板声,及时先到,明记坐位照牌,免致仓皇错乱。如赴堂头茶汤,大众集,侍者问讯请入,随首座依位而立。住持人揖,乃收袈裟,安祥就座。弃鞋不得参差,收足不得令椅子作声。正身端坐,不得背靠椅子。袈裟覆膝,坐具垂面前,俨然叉手,朝揖主人。……
  吃茶不得吹茶,不得掉盏,不得呼呻(一作呷)作声。取放盏橐(托),不得敲磕。如先放盏者,盘后安之,以次挨排,不得错乱。左手请茶药擎之,候行遍相揖罢方吃。不得张口掷入,亦不得咬令作声。茶罢离位,安祥下足问讯讫,随大众出。……
  可以看出,僧人受他人之请吃茶时,也有一套很严格的规矩,既不失出家人的本色,也随顺世间的礼俗,修行和生活并不矛盾。可惜这些礼仪现只保留在极少数寺院,普遍已经看不到了。笔者曾经接触过日本茶道,其吃茶仪式多为“禅苑清规”的体现,也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每逢正月初一、元宵节、中秋节、除夕夜,寺院都会举行“普茶”,这些仪式在清规中都有规定。可以说,茶是寺院中最好的待客之物。
(三)茶是禅寺中最好的饮用品。
  修行没有身体便无从说起,但是也不能过分迷恋色身。出家僧众严格要求不能有个人主义,甚至是佛、方丈也不能例外,只有依清规戒律、佛教教义来办事,即所谓“依法不依人”。每年冬季禅七的开头,维那师或者是堂头和尚、班首师父一再要强调的,就是依规矩办事。佛教认为,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有自我的存在,同时世界上也没有一个能主宰我们的神我。一切事物生起和消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其原因的。修行首要的就是打破自我,因此禅寺的很多清规是本着这种思想而定。吃只有在五观堂和禅堂内与大家一起吃,住也没有个人的空间,而是睡广单(通铺)。虽说这个色身是假的,但是要借假修真,所以禅寺里有严格规定,常住每天要供养在禅堂用功的师父,一天之中要“三茶(每天要喝三次茶)四饭(一次不能吃得太饱,不利禅坐)两点心(其中包括水)”,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修行。吃饭或被认为是疗饥疮,所以晚餐在寺院里叫做“药食”。一天多次吃喝不是出于对衣食的追求,而是滋养色身的必要。冬季每天早晨要吃姜片和开水,夏季早晨要吃盐开水,这些都有利于养身,以助修行。不然一所大寺常住僧众百余人,没有考虑到僧众的健康,大众师父们是无法安心修行的。
  寺院的理念就是大众好好用功办道,不要分心,故丛林里有这么一句话:“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常住师父只管修行,除了修行就是修行,没有任何事可以打他们的闲岔。为了贯彻这种精神,清规中规定寺院的各个执事要负责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高F寺四寮规约》中有关“茶头”一职:“茶头之难当,如黄连之难吃无二也。水开不足者不如人意,要开水只有热水又不如人意,要热水不烫者不如人意……烧茶,要用茶水以前即烧,不用时不烧。”(《客堂规约》,南华寺印本,第44页。)规定非常详细,可见茶头不好当,责任重大,没有护持奉献的精神是办不到的。在这一群执事当中,开悟者很多,有名的“沩山典座,雪峰饭头”就是干这些苦役出身,六祖也是如此。
  在禅寺每天的坐禅中,吃茶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云居仪规》中说在早四支香、午板香、养息香等最重要的打坐中,必须要吃茶。就拿午板香来说,由于刚吃过午饭,大众容易犯困,所以必须要吃茶来提神。
  ……挂二板一钟,吃二板茶,散香师卓过散香,将散香四六分拿好,靠在佛前香炉西边,上拿杯篮子进堂。先散香桌上(放)五个杯子,和尚(方丈)的茶水用小盘托,有悦众送。如果和尚不在堂,只散三个杯子。次由西顺序散,脚站丁字步,右手拿杯篮,走三块砖。接杯人,用右手接茶,如要半杯,或多或少即抬杯轻碰下壶嘴即可。双手托杯,双龙吸珠式,搁在两脚上。散毕提壶,走三块砖。凡做公事,都要卷袖子,倒好后,水壶放香桌对面二块白砖中间。接茶人用右手接茶,左手吃茶,须一次吃完才放下。双手托杯龙吸珠式,置于双腿上。散香师倒第二巡茶,慢慢走,有人再要,伸手就斟。当值师有倒第三巡,茶壶放中间。杯篮子东边紧靠杯篮,茶吃毕,大众师将杯子放于第二块砖缝上,听维那师卓杯子。散香师先收香桌上杯子,放杯篮子内,后由西顺序将杯子收起来。收杯时,长褂向左撩起,脚站丁字步,当执师拿手巾抹香桌水后,收东边杯子。……(《云居仪规》,第134页。)
  这是禅寺喝茶的一般仪式。这种仪式,大家训练有素,同时还要求在喝茶时不要忘记本参话头。为了让大家对禅堂的喝茶以至禅寺生活有更好的了解,仍举云居山寺院禅七期间的作息为例,如下表:
(禅堂)七期每支香行坐时间表
早四点一刻起床
止静开静时间
五点半止静六点一刻开静
闻梆声过早堂
七点三刻止静八点三刻开静
行大行 二板开示
九点一刻止静十点开静
站板开示 开静吃点心
十点半止静十一点开静
闻梆声开静 过午堂
十二点一刻止静一点一刻开静
行大行 二板吃茶 静中警策 开静吃汤
二点止静二点三刻开静
站板开示 开静吃点心
三点一刻止静四点开静
站板开示 开静后养息
六点止静七点半开静
五点半起香 二板吃茶 开静吃包子
八点一刻止静九点开静
站板警策开示 开静吃茶 开大静
九点半止静十点半开静
站板开示 静中警策 开静吃豆浆
十一点止静十一二十分钟开静
站板开示 开静吃水果
十一点三刻开静行坐二十五分钟
听三板开静 放养息
(《云居仪规》,第185页)
  从云居山真如寺的一天作息可以看到,除了静坐的时间之外,大众全部要在禅堂内跟着圈子,跑香行禅,班首讲开示,大众听闻佛法。时间安排得如此紧迫,打坐时又不能睡觉(如若睡觉就会有监香师父来打香板),没有足够的营养是不够的;同时打坐也容易上火,必须要多喝水,不然十个禅七两个多月的时间,体能也是不足以坚持下来的。因此吃茶是每个大众所必需的。这些规定有其科学性,同时又是很好的养身方法。这些方便的设置,值得我们去品味寻思。
三、茶禅不二
  学佛者追求圣道,为了这一目标,多少人付出艰辛的努力,精勤修行,局外人是难于理解和想象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明白修学的方法,用禅宗的话讲就是一定要有很高见地。如百丈大师对弟子黄檗禅师说:“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受。”(《古尊宿语录》)有了见地以后,那就要强调功夫了。没有功夫就不会有很高见地,而没有正确的见地做引导,亦难有何功夫,其实就是要解行并重、所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行。没有见地,只喊修行,那是盲修瞎练;只说见地,不去实修,那是在说食,不能充饥。所以学佛修行,功夫和见地恰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为了澄清这个理路,禅师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告示大家。
  以茶与禅为喻:茶可以说是生活的缩影,用二谛的思想来说,茶属于世俗谛。而禅是不可言说的,但它确实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它是离言绝相、离四句绝百非的,可以说是第一义谛。如果没有第一义谛、没有禅,我们没有办法解脱,更不用说成佛。在佛教中讲二谛圆融、真俗不二,因而禅与茶也就可以结合起来。
僧人把茶供奉给佛菩萨,以表自己的感恩心;以茶来供养客人,以表待客之道,以表佛教提倡的平等心;以茶来滋养色身,辅助修行,以表平常心。茶遍及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在茶的基础上融入禅的精神,这不是最好的修行吗?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修行脱离实际,那就无从说起。见地不离功夫,功夫不离见地。如何做到这两者的结合,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以假修真的中道观
  寺院中最密集的修行生活体现在禅七。从上文云居山的禅七禅堂作息表可以看出,僧人修行是动静结合的,修行的精进超出常人的想象,如果没有足够的体能是打不起精神的。印度的戒律规定出家人过午不食,这种修行方法是不符合中国禅寺的实际的。因此,禅寺通过一套清规,吃茶和点心,以便大众保持充沛的体能,更好地修行。
  在平常人的眼里,修行是不吃不喝的,那是一种错误认识。当然出家生活是寻回久已失落的心,背尘合觉,并不是贪图物质的享受。如果色身不存,就没有办法修行,要借我们五蕴假合的色身来修清净法身。如经中讲:“佛法难闻,人身难得。”色身是修行最好的工具。尤其在六道中,只有人才能够修行。佛经中说一切皆空,但如果一味执著于空,那就是堕落断灭;若一味贪著色身,那就是执著常见,都有悖于佛法的精神。所以《中论》中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大正藏〉第30册,第33页。)其实中道观就是正确地看待事物,就是离了断常二见。虽说色身有坏灭的一天,但在还没有坏的今天,它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是修行圣道的工具。喝茶不但滋养色身,同时可以提神,利于大众用功办道。
(二)茶禅一味的不二思想
  “茶禅一味”的提法最早是出自宋代圆悟克勤禅师的《碧岩录》。这一说法,也不是克勤禅师的独创,其实就是佛教中“不二”思想的显现――这一思想在《维摩诘经》三十二位菩萨的讨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修禅不离吃茶,吃茶即是修行。
  还很多人认为,修行就要脱离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和修行没有半点关系。如果这样,赵州和尚就不会叫弟子“吃茶去”了,而虚云老和尚也不会在高F寺吃茶时开悟了。修行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从“吃茶去”公案来看,其中就包括佛法和世俗的礼仪。就上文所述禅寺里茶的三种功用来说,前两种――供佛和请客,好像和佛法的第一义谛没有丝毫关系,那么在清规中对如何站位、如何喝茶等一系列的礼节,为什么规定得那么详细?没有必要吗?不然。中国是礼仪大国,一切事物都有规矩。虽说在空性面前凡圣平等,但是在现实中还是要有尊卑贵贱老幼的区别,因此也要考虑到礼仪等问题,故“第一义谛,不坏世俗谛,佛法不坏世间”。可以说,吃茶这一事,已经把所有的人生道理包含在内,只要我们能吃好这杯茶,就可说是会了生活的艺术,就是最好的修行。禅茶一味,吃茶和参禅不是对立的,能会此,就能充分体会了佛教的不二思想;这同时也是修行的入手处、前往圣道的明灯。
(三)道在日用中的生活禅
  “吃茶去”公案产生于唐代的赵州,现在净慧老法师又在赵州提倡生活禅,这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其实,茶和禅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以禅的精神融入生活、在生活中透禅机。换言之,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禅的精神?只有通过功夫和见地两者的结合才能做到。
  《华严经-净行品》的经文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都回归到佛道、利益众生之上。因此修行并非有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方方面面。如马祖道一禅师所说: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古尊宿语录》)
  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内心保持平静(无造作、无取舍)、平等(无断常、无凡圣),而不是刻意修行禅法。禅宗很多祖师修道也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行持,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谈禅也好,说茶也罢,谈的说的其实并不是具体的禅或茶,但是又没有脱离禅和茶,这样不局限地理解禅和茶会更好。故有人说,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什么样的人泡出什么样的茶。由此可见,茶和你并没有什么区别:在茶的基础上融入禅的精神,那才是真正的茶人生活。生活中有禅,才是真正的生活禅。
(四)真俗不二的“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提法,为当代太虚大师所首创,得到很多大德的呼应,现在更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指导方针。我们要清楚,人间佛教不是低俗佛教。佛教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误入歧途,针对“学佛是把幸福寄托在来世,佛教只是为死人超度,为活人祈福”而忽视佛法的内在精神、脱离佛法指导人生的现实功用 ,所以要提倡人间佛教。
  佛法在世间,佛陀在人间成佛。在人世间,吃茶待客,处处都能显现佛法礼义圆明的内涵。如果脱离现实,就不明佛法。因此在人世间喝健康的茶,有健康的身体;并用禅的精神、禅的超脱、禅的圆融、禅的自在来处理现实生活的各种问题,就会生活得有价值、有质量、有品味。如果说佛法对现实人生没有益处,那么佛法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佛教的伟大和魅力,就是让大家通过修习佛法,在现实生活中过得更幸福、美满、和谐。在清规中,我们没有看到修行要脱离现实生活,而恰是在现实生活中修行。
  人间佛教是摒弃世俗佛教的:如果内心没有对佛法正道的追求,还是渴望名利的世界,用佛教之名,不行佛教之实,使很多人无法识别,那是欺世。当今的世界,人们面临种种压力,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要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佛法,应用佛法精神来指导生活,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真义。不要寄托在来世,不要寄托以山林,就在当下,就在现实,方为真现实。
  很多人为了摆脱烦恼的束缚、追求圣道、得大解脱而进入禅的世界。其实禅并没有时空界限,更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人人可以享受的高级精神营养品,只是太多的人没有静心思惟而已。僧人们安住在禅的世界里,借用茶为媒介,享受着禅的精神。茶本身的魅力不用说,又融入禅的精神,而被称为“茶道”,这使得茶在诸多文化领域里显得独具魅力。
  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是期望引领大家享受茶、禅世界的风光,并把茶、禅的精神带到生活中去,使我们的生活更安详、更和谐。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佛法的无知,以及寺院里一些僧人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教在今天离人们非常遥远。其实佛法并不那么高深,也不玄妙,而是一种生活之道,是艺术的生活。
  有人讲21世纪是佛教的世纪,我对此有所保留。我认为21世纪是需要佛法的世纪。现在世界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恐怖主义,霸权主义,民族主义,贫富差距,人们缺少安全感,离理想和谐的社会和身心都有距离。所以我国领导人提出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这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的声音。因此,我们佛教界也依这个理念去实践,深入地探索佛法内在的精神,以便将佛法的精神带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让人人都能享受到佛法的清凉。那就要充分理解禅和茶的精神,体达禅茶一味的境界,真正“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西安秀秀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秀秀茶书院)移与: 微信公众平台帐号:xiuxiu市区地址:西安市雁塔区子一路紫薇大BA3031室终南山居地址:终南山紫阁峪千竹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杯茶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