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拾陆年宋代至今多少年年

豆丁精品文档: 中国金银币 中国金银币礼品网 中国金银币收藏网 中国金银币网 中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国金银币介绍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广东新会县光绪式拾年征收钱粮执照_价格10元
广东新会县光绪式拾年征收钱粮执照
编号:se89
品种:收据/收条-收据/收条
属性:其他收据/收条,,清朝,,薄纸,,广东,,,,,
简介:约24.5*8.5cm,有折和皱折,有蛀虫孔和破损,有水渍斑,品相如图.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凯利书店】“收据/收条”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收据/收条 >> 广东新会县光绪式拾年征收钱粮执照_价格10元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价格(元)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4.5*宽25.7(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5.2*宽17.2(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4*宽15.7(cm)
装订:硬精装
开本:16开
材质:纸质
尺寸:长41.5*宽41.5(cm)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其它
尺寸:长13*宽19.8(cm)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装订:其它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3*宽20.7(cm)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尺寸:长26.5*宽18(cm)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尺寸:长26.5*宽18(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0.8*宽15.3(cm)
纸张:皮纸
刻印方式:木刻
尺寸:长23.2*宽14.2(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1.2*宽19.3(cm)
纸张:白棉纸
刻印方式:铅印
尺寸:长25.6*宽15.5(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9.5*宽21.5(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尺寸:长28.5*宽17.5*高8(cm)
材质:纸质
尺寸:长35.8*宽44.5(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尺寸:长21.9*宽12.3(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铅印
尺寸:长20*宽13(cm)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石印
尺寸:长26.9*宽15.8(cm)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石印
尺寸:长26.9*宽15.8(cm)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石印
尺寸:长17.5*宽10.3(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石印
尺寸:长12*宽17.5(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5*宽13(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5*宽13(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20*宽13.5(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5.5*宽13.8(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3.3*宽12.8(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9.3*宽13(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3.5*宽24.6(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25.5*宽13.8(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4.2*宽24.2(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23.2*宽13.7(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22.7*宽13.3(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21.5*宽12(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3*宽14.8(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21.5*宽12.2(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9*宽23.5(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6.5*宽21(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0.3*宽20.5(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1.5*宽21.3(cm)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钞写本
尺寸:长11*宽21.7(cm)中国稀见币种类及说明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国稀见币种类及说明
&&&&&&&&&&
中国稀见币种类及说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5:45:40
种类 年代 重量
大清金币 丁末年 一两大清金币 丙午年 一两袁世凯 飞龙 一两段祺瑞 和平 一两曹锟 文装 一两曹锟 武装 一两龙凤 民国十二年 一两孙文 共和纪念币 一两袁世凯 民八年 重二钱三分(拾元金)袁世凯 民八年 重四钱六分(念元金)袁世凯 洪宪纪念 重二钱三分(拾元金)倪世冲 民九年 重五钱孙文 双角版金 重二钱五分唐继尧 拾元金 重二钱三分唐继尧 五元金 重一钱一分滇字金 拾元金 重一钱八分滇字金 五元金 重九分饷金 新疆 重一钱饷金 新疆 重二钱黎元洪 民八年 重八钱袁世凯 民五年 重一钱一分徐世昌 民十年 重一两
种类   年间
袁世凯 共和开国纪念币袁世凯 洪宪时飞龙币徐世昌 仁寿同登纪念币段祺瑞 和平纪念币曹锟 武装督军时铸曹锟 宪法成立纪念孙中山 廿一年试铸孙中山 十六年试铸孙中山 十八年试铸黎元洪 光头像黎元洪 带帽像甘肃 民十七年冯玉祥时铸孙中山币贵州 汽车图民十年周西成时铸袁世凯 七分脸试铸币袁世凯 七分脸有洋文L.Giorgi袁世凯 飞龙有洋文L.Giorgi袁世凯 民国三年有洋文L.Giorgi湖南 赵恒惕时铸(三)新疆 壬子年造一两黎元洪 错版OE币龙凤 民十二年铸褚玉朴 民十六年铸光绪 北洋一两民国六、七年 迪化一两光绪 饷银一两光绪三十年 湖北一两光绪八年 吉林一两光绪 奉天一两光绪 广东一两大婚乙酉 光绪一元大婚乙酉 隆玉后宫装一元云南恭进 西太后像一两福建恭进 光绪像一两光绪 丁末年造一元宣统 $1小字币一元漳州军饷 曾国藩签字币一元长沙银饼 种类极多台湾银饼 道光年铸一元蒙古币 民国时期一元咸丰六年 上海王永盛铸一两宣统 反龙币一元台湾 (龙马)一两浙江 (西太后)一两平天冠 (袁世凯)一元光绪侧脸 四川铸一元宣统三年 长龙须一元福建 光绪元宝一元浙江 光绪元宝一元广东反版 光绪元宝一元唐继 一元江西 一元道光 一元** 一元山东 一两漳州军饷 左宗棠签字一元孙文币 十八年试铸有西文R.一元庚戌春季 云南造一元SUNGAREI 新疆一两张作霖 一元明命通宝 一元户部 光绪一两吉林 光绪十年一两上海工部局 纹银一两湖南 一元湖北(本省) 一元经正记 一两郁森盛 一两光绪 中字一两喀什 湘平一两饷银 一两
辅币光绪-四川造 五角大清-喀什 五钱唐继尧-共和 五角唐继尧-侧面 五角江南 五角饷银 五钱云南 五角饷银-喀什 五钱光绪-喀什 五钱倪世冲 五角饷银 四钱大清-宣统 五角袁世凯-民三年L.G 五角龙凤 二角黄花岗 二角蒙古 二角广西 二角广东-孙文像十三年 二角袁世凯 二角广东-十八年 二角孙文-开国纪念 二角宣统-小字 二角五分台湾 一角台省 一角光绪-丁末 一角光绪-丁末 二角光绪-丁末 五角光绪-中字 五钱宣统-小字 一角宣统-小字 五角广东-反版 一角广东-反版 二角广东-反版 五角宣统-宝藏 二钱大德-胶州镍币 五分京局 一角京局 二角洪宪-湖南造 一角SUNGAREI新疆 一钱浙江 五角户部 五钱户部 二钱户部 一钱户部 五分山西 双角孙中山 单角吉林 五钱吉林 三钱吉林 七钱吉林 一钱上海工部局 二钱西藏薄片银-光绪 一钱六分饷银 二钱饷银 一钱喀什 二钱光绪银圆 一钱宣统-反龙 五角袁世凯-镍币 五分
宣统 一厘宣统 五厘宣统 一分宣统 二分宣统 一文宣统 五文宣统 二十文中华铜币 十文共和L.G. 十文徐世昌 十文袁世凯 十文新疆-红钱 二十文甘肃 一百文甘肃 五十文四川 贰百文孙中山 拾文河南 壹百文河南 五十文京局 十文边铸-四川 十文军工 一分军工 二分
1 大清金币系逊清光绪叁拾叁年天津户部造币总厂铸造有丙午年造、丁末年造两种金币,重量壹两。 2 袁世凯金磅系中华民国捌年天津造币总厂铸造有拾圆及念圆贰种金币。拾圆金磅重量贰钱叁分,念圆金磅重量肆钱陆分。
3 洪宪纪元飞龙金磅系中华民国伍年前总统袁世凯氏变政称帝天津造币总厂所铸当拾圆小金磅壹种,重量贰钱伍分。
4 饷金系逊清光绪念捌年间自王树楠在新疆所铸造用以抵制俄元的重价居奇有壹钱贰钱两种,重量与面值同。
银圆:1 寿星壹圆银饼系道光拾捌年在台所湾铸造通行于福建省花纹粗劣成色不足故不久停铸,重量柒钱肆分。
2 漳州军饷银币系咸丰八年间曾军入闽在漳州所铸造之漳州军饷足纹通行银币后因成色减轻流通阻滞而停铸。
3 广东省造壹圆银币系逊清光绪拾陆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省首创柒钱叁分之光绪元宝银圆汉满文合壁通行于市成绩极佳后各省皆行仿铸此即中国龙纹币之嚆矢也。重量柒钱叁分。
4 浙江省龙纹银圆系逊清光绪拾陆年浙江造币厂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5 北洋壹两银币系逊清光绪叁拾壹年天津北洋银元总局底铸陆柒千枚未发行故甚希贵。重量与面值同。
6 庚戊春季云南壹圆银币系前清宣统贰年(庚戊)云南造币厂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7 福建省龙纹银圆系前清光绪拾陆年福建造币厂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8 云南壹圆龙纹银币系前清光绪卅叁年云南造币厂所铸造之普通银圆。重量柒钱贰分。
9 北洋壹圆龙纹银币系前清光绪贰拾叁年北洋机器厂所铸之普通银圆也。重量柒钱贰分。
10 光绪叁拾壹年天津造币总厂落成既开始铸造之壹圆银圆流通于市者极多。重量柒钱贰分。
11 大清银币系前清宣统叁年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有数种之龙纹此壹种俗称长龙须银币。重量柒钱贰分。
12 大清壹圆银币系前清宣统叁年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此龙尾向右故俗称(反龙)币。重量柒钱贰分。 13 漳州军饷银币系同治叁年秋左宗棠移师入漳州时所铸造之饷银流行于市极少。重量柒钱四分。
14 洪宪纪念币系中华民国伍年袁大总统变政改号洪宪纪元时天津造币总厂铸造之飞龙纪念银币。重量柒钱贰分。
15 徐世昌纪念币系中华民国拾年玖月徐大总统庆祝寿辰时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之仁寿同登纪念银币。重量柒钱贰分。
16 曹锟纪念币系中华民国拾贰年曹氏就任总统时宣布宪法时天津造币厂所铸造之宪法成立纪念银币。重量柒钱贰分。
17 段祺瑞纪念币系中华民国拾伍年段执政时期倡议全国和平统一故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和平)纪念币。重量柒钱贰分。
18 龙凤壹圆银币系中华民国拾贰年天津造币总厂徵选新币样底铸龙凤之壹圆新银币因含帝制色彩后未行采用。重量柒钱贰分。
19 宪法成立纪念币系中华民国拾壹年赵恒惕任湖南省省长时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20 贵州壹圆新银币系中华民国拾柒年贵州省前主席周西成氏所铸造是庆祝省道完成之纪念币。重量柒钱贰分。
21 孙总理甘肃省造壹圆新银币系中华民国拾伍年冯玉祥氏驻于甘肃省时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22 孙总理壹圆新银币系中华民国拾捌年杭州造币厂所试铸者伍种之浪纹。重量柒钱贰分。
23 民国叁年天津造币总厂雕刻师意大利人氏乔治铸造样币数种并有附注英国文字L.Giorgi者此壹种袁世凯侧脸银币未蒙采用故停铸。重量柒钱贰分。
24 大清银圆全套系前清宣统叁年四月宣布币制则例时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大清银币数种后值革命起义致未发行。壹圆:重量柒钱贰分 伍角:重量叁钱陆分 贰角半:重量壹钱捌分 壹角:重量柒分贰厘
25 户部银币全套系光绪念玖年天津户部总厂(即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之银两币后因流通阻滞而停铸。重量与面值同。
26 大清丁末银圆全套系前清光绪叁拾叁年天津造币总厂所试铸之大清银币数种此壹种未发行于市故所见极少。 伍角:重量叁钱陆分;贰角:重量壹钱肆分厘;壹角:重量柒分贰厘;
27 新疆银两币系前清光绪拾年间自左宗棠征西平定新疆后所铸造之饷银及通行于喀迪化及阿城等各地之各种银两辅币。
28 浙江省造伍角辅币系前清光绪拾陆年浙江造制厂所铸造。重量叁钱陆分。
29 四川省造光绪伍角银币系前清光绪叁拾肆年成都造币厂仿效印度卢比银币式铸造光绪肖像之银辅币叁种。伍角:重量叁钱贰分;贰角半:重量壹钱陆分;壹角:重量陆分肆厘;
30 唐继尧伍角辅币系中华民国元年云南省造币厂所铸造唐氏肖像侧脸纪念银币;重量叁钱陆分。
文章录入:张春&&&&责任编辑:zs&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钱币鉴定精要[整理]
&古代货币是我国历史中流存至今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实物资料。它直接反映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并涉及各个的军事、政治、历史、地理、文字、美学、金属冶炼、书法艺术等许多领域。在此将为古钱爱好者、判定时代辨别真伪提供必要的帮助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钱币概述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敏,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
根据的历史文献和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开始出现了“物物交换”的现象。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形态的渐次演变,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在漫长地交换过程中,于诸多的交换物中间逐步筛选出与交换相适应的货币形态。
到夏、商时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货币——贝,为以后的货币文化开创了先河。在殷商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都有记载,特别是出土大量铜仿贝、包金贝,证明我国在殷商时期已进入金属铸币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货币经济讯速发展的时代,西周晚期,随着领主经济的动摇,出现了独立的商业资本,在货币经济发展与金属铸币流通范围上亦相应扩大,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货币形态,形成了不同的流通区域。
北方的周、郑、晋、卫以农业为主并产生了由农具镈划演变而来的布币区,滨海的以渔牧业为主并由渔猎工具削演变而来的刀币区;南方以楚国为主沿袭贝币形制的蚁鼻钱区;此后,由于手工业的发燕尾服,并由手工业的工具纺轮演变而来的圜钱体系在周、韩、魏、赵、秦、齐、燕广大地区铸造和流通。
由于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各地区的商品交换逐步扩大,原来不同形制的货币流通范围亦逐步被突破,燕、赵则成为刀、布并行区。圆钱分东方系和西方系,东方系圆钱的特征为圆钱方孔,以“化”为货币单位;西方系圆钱的特征是由圆钱圆孔到圆钱方孔,以釿、两为货币单位。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悉刻六国货币,将圆钱方也的“半两”钱推行全国,成为全国统一的法定铸币形式。此后两千多年的我国货币,基本上皆
沿袭此种形制。
汉承秦制,仍铸行“半两”钱,吕后铸八铢半两,继而更铸“五分钱”,由于减重现象愈演愈列,文商时铸行四铢半两钱,直到武商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更铸五铢钱。由于五铢钱更能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成为中国铸行时间最长的货币,历经西汉、江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诸朝代,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才由铢、两货币改为按数计算的通宝制,五铢钱先后行用了700多年之久。
有隋,唐始,由于铸造技术由模铸法改进为母钱翻砂铸法,此后宋、辽、金、元、明、清皆沿袭此法。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加之历代上几次大的政治动乱,封建割据政权几经更迭,各自为政,私铸、盗铸钱之几屡禁不止,致使中国钱币从形制、版别、大小、数量及币村等方面形成的多样化和货币流通范围的区域性特点。
由于中国货币文化历史悠久,对东方货币文化亦有较大的影响,尤其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诸如朝鲜、越南、、琉球、爪哇及东南亚地区,不仅铸造自己的汉文钱,还仿铸中国历史的某些年号钱,并且从形制、币材等方面亦与中国钱币雷同。这样就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体系。
以历史古钱币为内涵的中国货币文化,它不仅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铸造技术进程,从以钱文为主的古钱币,还反映出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钱币的形制和
古代货币形制十分复杂,仅用作货币的的币材就不下几十种,如铜、铅、
铁、金、银、玉、龟、贝、牲畜、皮革、谷帛、纸张等。但沿袭几千年的
基本形态是方孔圆形铜钱,其标准式样是西汉元狩五铢、上林三官钱及唐
初开元通宝,轻重适中,重约4克,肉好皆有周郭。此外也有圆形圆孔、圆
形无孔、铲形、刀形、长方形(钱牌)、不规则椭圆形等形式。同一钱
形,又有大小、轻重、成分、质料、版别、钱面文字、钱背符号、有郭或
无郭、重轮、重好、四出、决文、传形等区别,有合背、合面、剪边、磨
边、对读、旋读、复文等不同情况,按钱币性质分,又有记重钱、记值
钱、年号钱、国号钱、记号钱、纪年钱、镇库钱、纪数钱、厌胜钱、庙宇
钱、撒帐钱、罗汉钱、对钱、母钱、祖钱、开炉钱、样钱等,这些情况又
时有两种以上并存现象,名目繁多,不胜枚举。至于钱币鉴定和文物考古
方面所定的专门分类,那就更多了。 铜钱最普通的形制是钱,即一文小钱,又称平钱,它是使用铜钱时代的最小货币单位,其约2.4—2.5厘米,重约3—4克,又有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甚至当百、当千大钱。
一些形制较为特殊的钱币,或为特殊用途,或出于私铸恶钱,或出于错范误铸,这就造成了一些正用币中较为珍稀的品种和非正用通货的纪念性钱币和宗教用钱币等,例如:
厌胜钱:也叫压胜钱,是一种具有避凶取吉含义的钱币,钱上有吉语、符咒、、动物、林木花草各种图案花纹,相当于一种护身符。
佩钱:广义地说也是一种厌胜钱,作佩带之用,一般有各种花纹、吉语、人名、官名等。
洗儿钱:贺人生育子女的赠钱。 撒帐钱:婚礼上分发的赏钱称为撒帐钱。
这些用于节日、婚娶、生育、新友间互相馈赠以及宫中庆功赏赐的特殊的纪念性钱币统称吉庆赏钱,区别于一般正式流通的正用钱。
供养钱:寺观内用作供品的钱币,一般藏于佛像腹中或悬于佛龛之旁。
雕母:铸钱前先用铜、锡、铅、牙木等材料雕成的第一枚钱币样品,又称祖钱、雕祖。
母钱:翻铸时作范型翻铸的铜钱。 铁范铜:以铁钱范型翻铸的铜钱。
铁母:铸铁钱的铜质母钱。 样钱:试铸及初铸的样版钱。
对钱:对品钱。钱文、轮郭、大小、厚薄、铜质等相同,惟采用不同的书体,但字形笔势仍互相吻合,又称和合钱,始于南唐,盛于两宋。
剪轮钱:周边被剪去或磨去的钱币。 綖环钱:铜钱剪去内圈只剩下外圈。
传形钱:钱文反写,文字地位也随之颠倒的错范钱,原在右者反在左,原在左者反在右。
合背钱:浇铸时误用两件面范造成正反两面都有相同钱文。  
中国古代钱的读法
唐以前,从春秋战国至秦汉钱文的读法基本依汉字书写习惯,由右向左读,如“半两”、“五铢”等,也有一些特殊的读法,比如从左至右、传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读。这种情况下双字钱文一般不容易误读。最容易读错的是多字钱文圜钱,大多依圆随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读。如“漆垣一釿”、“铢重 · 十二”等。
唐以后各代多以“通宝”、“元宝”作宝文,顺读、旋读并行,形成一定的结构,明以后建立了专以“通宝”为宝议、顺读的固定结构,其间的演化过程容易造成误读,如受唐“乾元重宝”的影响而将宋的“乾道元宝”误读为“乾元道宝”等等。只要掌握了各代钱文规律,即可避免这种错误。
顺读:按上下右左、先纵后横的顺序读,始见于新莽的“六泉”,至元明清占绝对优势,遂成定型。如“小泉值一”、“咸丰通宝”等比比皆是。
旋读:按上右下左顺时针方向旋读,宋钱中较多,元以后绝迹。如“大泉当千”、“大夏真兴”、“天福元宝”、“淳化元宝”等。
先纵后左横读:按上下左右顺序读,极为少见,有“乾亨重宝”,且“重宝”二字为传形,是汉以后所仅见。
右起先横后纵读:按右左上下顺序读,如“永安一百”、“太平天国”等。
左起先横后纵读:按左右上下读,仅见“永安一十”孤例。
此外,新莽时期所铸仿古布向十品的钱文是以上下两横列为序,先上列后下列由右向左读,如“么布一百”至“次布九百”、“大布黄千”等,是比较特殊的读法。
&&&古钱辨伪五法
导中国古钱币珍品稀少,因而身价就愈发显得高贵,于是仿纷纷出笼,令不少收藏者上当受骗。所以掌握鉴别古钱珍品真伪的基本功,是深入集币的必由之路。    较为常用的辨伪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沸水烧煮法。古钱上往往附着红绿锈,真钱的锈附着力比较强,所以凡是遇到锈色可疑的珍品,可以把它们放入水中烧煮30分钟左右,经烧煮后,锈脱离的是伪品,真品的锈不易脱离。    
二、缝衣钢针测试法。古钱的真锈不仅附着力强而且比较坚硬,把缝衣针尖头向下竖直下压,放手后,钢针会倒下去。如果是伪品,由于锈中掺入粘和剂之类的东西,具有轻微弹性,钢针不易倒下。    
三、辨声法。古钱币距今年代越久,声音越是沉闷,越近,声音越清脆。   
  四、观察铜色法。一般古钱的有红铜、青铜、黄铜之分。明代以前没有黄铜币,一旦发现,均可视为后铸品或伪品。明代以前的钱币大都由青铜铸成,青铜钱币容易断裂,黄铜钱币则不易断裂。  
五、比较版别法。中国古钱由手工铸造,即使用来铸钱的母钱也是手工雕刻而成,所以各枚钱币之间多少会有一些差别。如果发现一批珍品,它们的版别一模一样,甚至局部的缺陷也分毫不差,就要怀疑有作伪的可能。    
&&&上述是五种最常用的古钱珍品辨伪方法。近年市场上发现不少制作手段十分“高明”的伪品,例如,用两枚真钱,移花接木拼合成一种珍贵古钱;用现代微型磨床和微型铣床加工一枚真的普通品,使其变成另一种珍品……这些比较难鉴别,需要集藏者时时保持警惕,多接触钱币实物,不断积累鉴别古钱的实践经验,以免在集藏中蒙受损失。
银币真伪鉴别 大江南收藏
  随着集币热的不断升温,在一些较大的钱币交易市场上和银行的门市收兑业务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银币。为使投资银币者掌握一般的鉴别常识,现将几种常见的假银币的主要特征介绍如下:
铜版银币:它的形态、大小、图案完全与真银币相似,但它是以铜为主体,图案粗糙,在石头上磨一下,即出现铜的本质,敲击出来的声音尖亮而有哨声。
铜版银币:以铅充银,是外为银皮内夹铅质之银元。其花纹与正常银元无异,但声音较厚、发闷,阴沉而带嗒音,以火烤之,铜即流出。
夹版银币:它的外层包裹两层银皮,银层较厚,磨擦一下一般不易磨出痕迹。这种称夹心银元,是假银币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夹铜、铁、铜等多种成分,其声音实短,沉闷且无转音。
砂版银币:这种银币表面粗糙,图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以下,系翻砂版,用力向地上一砸,即刻碎裂,碎裂面呈浅灰色。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假“袁大头”银元多数属于这一种类。
洗版银币:亦称洗澡版,是将正常银元以硝酸蚀去一层银,以此窃去一部分银币,其特点是图案模糊或有浮白色,发音微慢,严格说来这也不算是真正的假银币,但重量有所减少,已不足25克,如作为一枚藏品来说,其品相已不完整,收藏也就大打折扣。
私版银币:是私人铸造的银元。袁大头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北洋造龙洋币均有之,这种伪钱主要是从台湾的钱币市场上贩运来的,民国时期在海南岛铸造,因此又称作琼版银币。其共同特点是,声音尖高,质量低劣,银的成色不足80%。
镀银银币:表面光滑,图案清晰,精细,成色也逼真,与真银币一模一样,表面镀银的,从形象上与成色上看是难以鉴别的。其重量一般是20至22克,虽然精工细做,但比重无法与真银平衡,所以只要称一下重量就能原形毕露。真银币虽然在流通过程中有所磨损,但不会低于25克(标准重量是26.6克)。
改版银币:这种银币一般收藏爱好者无法用肉眼鉴别,无论高声或测试银币成色,或看包装均是旧制。惟一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镜鉴别,细看每个字体和迹缝,是否留有刻刀痕迹,如有刻刀痕迹就是改刻的。这种做伪的方法是把真银币原有的字体用刀刻或挖掉,然后将特制银字粘贴上去冒充传世银币,牟取暴利。
&掌握了以上方法和技巧,收藏和投资早期银币就不会误入歧途,收藏者和投资者也就不人因为上当受骗而受经济上的损失了。
    ● 古钱币的收藏价值
古钱之价值,在成套而不在单枚.即成套之钱.为无价之宝,而单枚者,则值同蔽屣。比如从有钱之始,直至清末,所有历代所铸之钱。均能收集齐全。无一枚之缺.虽百万千万可值也。即不然,能将一朝一代之钱收齐.干元万元亦可售也。然若分散.则所值即不若斯高贵矣。即如元代之钱。共一百计四枚。如能齐全,最低可售一万二干四百元。即每枚可值百元之谱;但若分售,则每枚最多不过数角、数元而已。是成套与单枚,其价值至为悬殊也。盖成套者难收,单枚者易得;成套者历史材料之要件,币制发展之实情,人所国宝,单枚者,可有可无.嗜古者所独需。价值之悬殊,固有真理,非尽好事者为之也。今人每有以古钱何以值钱?何种古钱最为值钱等问题见询者,此盖未明此理也。虽然成套之古钱收集太难,既限于时间,复限于资力.嗜古钱者虽多。有此实力者从来能有几人?故收集单枚者亦大有人.盖均以慰情胜无也,其收集之钱,均以精美合式为条件,并非专以某一部份论也。如辽之天显、天赞最为值钱.每枚可值数干元之谱,然并非凡铜钱之有天显天资字样者,即可值若许之价,必也铜质温润,周圆孔方。边缘齐整,字迹清楚,锈色美丽,大小合度,确系真钱,与钱谱所载,书史所述,丝毫不爽者方可,否则即一疵可指,亦不值钱,非特不能值数干元也。谨将现世收藏家,收集古钱所出之价目,录示如下,
俾知古钱今日价值之梗概。
贞祐通宝、天显通宝、建炎元宝、乾亨元宝、保宁通宝、应历通宝、天赞通宝。以上每枚可值干元。
荣庆元宝、感天元宝、太平元宝、皇祐元宝、至宁元宝、大蜀通宝、德祐元宝、元康通宝、宝康重宝、统和通宝、天授通室、天成元宝、应天元宝、应历重宝。以上每枚可值五百元。
康定元宝、天朝通宝、宝正通宝、天兴宝会、天德通宝、长庆通宝、宝历通宝、开平元宝、龙德元宝、咸通玄宝、高昌吉利、通行泉货、圣宋通宝、永隆通宝、天德重宝、永平元宝、显庆重宝、招纳信宝、泰定通宝、皇庆元宝。以上每枚可值二百元。
乾兴元宝、应运元宝、宝庆元宝、开禧元宝、阜昌通宝、乾亨通宝、绍熙通宝、太定元宝、承安宝货、乾祐元宝、乾定元宝、保大元宝、熙宁通宝、端平重宝、延祐元宝、至正元宝、中统元宝、大唐镇库、赵宝重兴、绍定元宝、雍熙元宝。以上每枚可值壹百元。
永通泉货、庆圣元宝、延祐通宝、天德元宝、致和元宝、至治元宝、至元元宝、大齐通宝、元德通宝、至和重宝、建中通宝、统和元宝、阜昌重宝、庆政通宝、大宋通宝、靖康元宝、阜昌元宝、天府策宝、元贞通宝、元统通宝、至顺通宝。以上每枚可值五十元。
嘉定元宝、天统元宝、大历元宝、天祐元宝、皇庆通宝、开泰元宝、泰和通宝、致和通宝、明德元宝、大德通宝、崇宁元宝、龙风通宝、大历通宝、至治通宝、兴定元宝、建炎重宝、玄机通宝、景炎通宝、应感通宝。以上每枚可值二十元。
大治通宝、政平通宝、顺天大宝、天开通宝、天感元宝、靖康重宝、靖康通宝、宣和元宝、重和通宝、开和通宝、至大元宝、景顺通宝、宣和祐宝、重熙通宝、淳祐通宝、天端元宝、竟宁元宝、神策通宝、大有元宝、陈新公宝、绍丰元宝。以上每枚可值十元。
十元以下者,为数太多,不能枚举,故从略。  
  ● 中国稀见币种类及说明 金币 种类 年代 重量
大清金币 丁末年 一两大清金币 丙午年
一两袁世凯 飞龙 一两段祺瑞 和平 一两曹锟 文装 一两曹锟 武装
一两龙凤 民国十二年 一两孙文 共和纪念币 一两袁世凯 民八年
重二钱三分(拾元金)袁世凯 民八年 重四钱六分(念元金)袁世凯
洪宪纪念 重二钱三分(拾元金)倪世冲 民九年 重五钱孙文 双角版金
重二钱五分唐继尧 拾元金 重二钱三分唐继尧 五元金 重一钱一分滇字金
拾元金 重一钱八分滇字金 五元金 重九分饷金 新疆 重一钱饷金 新疆
重二钱黎元洪 民八年 重八钱袁世凯 民五年 重一钱一分徐世昌 民十年
重一两 银币 种类   年间 袁世凯 共和开国纪念币袁世凯
洪宪时飞龙币徐世昌 仁寿同登纪念币段祺瑞 和平纪念币曹锟
武装督军时铸曹锟 宪法成立纪念孙中山 廿一年试铸孙中山
十六年试铸孙中山 十八年试铸黎元洪 光头像黎元洪 带帽像甘肃
民十七年冯玉祥时铸孙中山币贵州 汽车图民十年周西成时铸袁世凯
七分脸试铸币袁世凯 七分脸有洋文L.Giorgi 袁世凯 飞龙有洋文L.Giorgi
袁世凯 民国三年有洋文L.Giorgi 湖南 赵恒惕时铸(三)新疆
壬子年造一两黎元洪 错版OE币龙凤 民十二年铸褚玉朴 民十六年铸光绪
北洋一两民国六、七年 迪化一两光绪 饷银一两光绪三十年
湖北一两光绪八年 吉林一两光绪 奉天一两光绪 广东一两大婚乙酉
光绪一元大婚乙酉 隆玉后宫装一元恭进
西太后像一两福建恭进 光绪像一两光绪 丁末年造一元宣统
$1小字币一元漳州军饷 曾国藩签字币一元长沙银饼 种类极多台湾银饼
道光年铸一元蒙古币 民国时期一元咸丰六年 王永盛铸一两宣统
反龙币一元台湾 (龙马)一两浙江 (西太后)一两平天冠
(袁世凯)一元光绪侧脸 四川铸一元宣统三年 长龙须一元福建
光绪元宝一元浙江 光绪元宝一元广东反版 一元唐继蕘
一元江西 一元道光 一元班禅 一元山东 一两漳州军饷
左宗棠签字一元孙文币 十八年试铸有西文R.一元庚戌春季 云南造一元
SUNGAREI 新疆一两张作霖 一元明命通宝 一元户部 光绪一两吉林
光绪十年一两上海工部局 纹银一两湖南 一元湖北(本省) 一元经正记
一两郁森盛 一两光绪 中字一两喀什 湘平一两饷银 一两 辅币光绪-四川造
五角大清-喀什 五钱唐继尧-共和 五角唐继尧-侧面 五角江南 五角饷银
五钱云南 五角饷银-喀什 五钱光绪-喀什 五钱倪世冲 五角饷银
四钱大清-宣统 五角袁世凯-民三年L.G 五角龙凤 二角黄花岗 二角蒙古
二角广西 二角广东-孙文像十三年 二角袁世凯 二角广东-十八年
二角孙文-开国纪念 二角宣统-小字 二角五分台湾 一角台省 一角光绪-丁末
一角光绪-丁末 二角光绪-丁末 五角光绪-中字 五钱宣统-小字
一角宣统-小字 五角广东-反版 一角广东-反版 二角广东-反版
五角宣统-宝藏 二钱大德-胶州镍币 五分京局 一角京局 二角洪宪-湖南造
一角 SUNGAREI新疆 一钱浙江 五角户部 五钱户部 二钱户部 一钱户部
五分山西 双角孙中山 单角吉林 五钱吉林 三钱吉林 七钱吉林
一钱上海工部局 二钱西藏薄片银-光绪 一钱六分饷银 二钱饷银 一钱喀什
二钱光绪银圆 一钱宣统-反龙 五角袁世凯-镍币 五分 铜币 宣统 一厘宣统
五厘宣统 一分宣统 二分宣统 一文宣统 五文宣统 二十文中华铜币
十文共和L.G. 十文徐世昌 十文袁世凯 十文新疆-红钱 二十文甘肃
一百文甘肃 五十文四川 贰百文孙中山 拾文河南 壹百文河南 五十文京局
十文边铸-四川 十文军工 一分军工 二分
大清金币系逊清光绪叁拾叁年天津户部造币总厂铸造有丙午年造、丁末年造两种金币,重量壹两。
袁世凯金磅系中华民国捌年天津造币总厂铸造有拾圆及念圆贰种金币。拾圆金磅重量贰钱叁分,念圆金磅重量肆钱陆分。
洪宪纪元飞龙金磅系中华民国伍年前总统袁世凯氏变政称帝天津造币总厂所铸当拾圆小金磅壹种,重量贰钱伍分。
饷金系逊清光绪念捌年间自王树楠在新疆所铸造用以抵制俄元的重价居奇有壹钱贰钱两种,重量与面值同。
寿星壹圆银饼系道光拾捌年在台所湾铸造通行于福建省花纹粗劣成色不足故不久停铸,重量柒钱肆分。
漳州军饷银币系咸丰八年间曾军入闽在漳州所铸造之漳州军饷足纹通行银币后因成色减轻流通阻滞而停铸。
壹圆银币系逊清光绪拾陆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省首创柒钱叁分之光绪元宝银圆汉满文合壁通行于市成绩极佳后各省皆行仿铸此即中国龙纹币之嚆矢也。重量柒钱叁分。
浙江省龙纹银圆系逊清光绪拾陆年浙江造币厂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北洋壹两银币系逊清光绪叁拾壹年天津北洋银元总局底铸陆柒千枚未发行故甚希贵。重量与面值同。
庚戊春季云南壹圆银币系前清宣统贰年(庚戊)云南造币厂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福建省龙纹银圆系前清光绪拾陆年福建造币厂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云南壹圆龙纹银币系前清光绪卅叁年云南造币厂所铸造之普通银圆。重量柒钱贰分。
北洋壹圆龙纹银币系前清光绪贰拾叁年北洋机器厂所铸之普通银圆也。重量柒钱贰分。
光绪叁拾壹年天津造币总厂落成既开始铸造之壹圆银圆流通于市者极多。重量柒钱贰分。
大清银币系前清宣统叁年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有数种之龙纹此壹种俗称长龙须银币。重量柒钱贰分。
大清壹圆银币系前清宣统叁年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此龙尾向右故俗称(反龙)币。重量柒钱贰分。
漳州军饷银币系同治叁年秋左宗棠移师入漳州时所铸造之饷银流行于市极少。重量柒钱四分。
洪宪纪念币系中华民国伍年袁大总统变政改号洪宪纪元时天津造币总厂铸造之飞龙纪念银币。重量柒钱贰分。
徐世昌纪念币系中华民国拾年玖月徐大总统庆祝寿辰时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之仁寿同登纪念银币。重量柒钱贰分。
曹锟纪念币系中华民国拾贰年曹氏就任总统时宣布宪法时天津造币厂所铸造之宪法成立纪念银币。重量柒钱贰分。
段祺瑞纪念币系中华民国拾伍年段执政时期倡议全国和平统一故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和平)纪念币。重量柒钱贰分。
龙凤壹圆银币系中华民国拾贰年天津造币总厂徵选新币样底铸龙凤之壹圆新银币因含帝制色彩后未行采用。重量柒钱贰分。
宪法成立纪念币系中华民国拾壹年赵恒惕任湖南省省长时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贵州壹圆新银币系中华民国拾柒年贵州省前主席周西成氏所铸造是庆祝省道完成之纪念币。重量柒钱贰分。
孙总理甘肃省造壹圆新银币系中华民国拾伍年冯玉祥氏驻于甘肃省时所铸造者。重量柒钱贰分。
孙总理壹圆新银币系中华民国拾捌年造币厂所试铸者伍种之浪纹。重量柒钱贰分。
民国叁年天津造币总厂雕刻师意大利人氏乔治铸造样币数种并有附注英国文字L.Giorgi者此壹种袁世凯侧脸银币未蒙采用故停铸。重量柒钱贰分。
大清银圆全套系前清宣统叁年四月宣布币制则例时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大清银币数种后值革命起义致未发行。壹圆:重量柒钱贰分
伍角:重量叁钱陆分 贰角半:重量壹钱捌分
壹角:重量柒分贰厘
户部银币全套系光绪念玖年天津户部总厂(即天津造币总厂)所铸造之银两币后因流通阻滞而停铸。重量与面值同。
大清丁末银圆全套系前清光绪叁拾叁年天津造币总厂所试铸之大清银币数种此壹种未发行于市故所见极少。
伍角:重量叁钱陆分;贰角:重量壹钱肆分厘;壹角:重量柒分贰厘;
新疆银两币系前清光绪拾年间自左宗棠征西平定新疆后所铸造之饷银及通行于喀迪化及阿城等各地之各种银两辅币。
浙江省造伍角辅币系前清光绪拾陆年浙江造制厂所铸造。重量叁钱陆分。
四川省造光绪伍角银币系前清光绪叁拾肆年成都造币厂仿效印度卢比银币式铸造光绪肖像之银辅币叁种。伍角:重量叁钱贰分;贰角半:重量壹钱陆分;壹角:重量陆分肆厘;
唐继尧伍角辅币系中华民国元年云南省造币厂所铸造唐氏肖像侧脸纪念银币;重量叁钱陆分。
[ 本帖最后由 西王賞功 于
20:42 编辑 ]
至音不閤衆聽,故伯牙絕絃;
至寶不同衆好,故汴和泣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年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