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牛的人今年死了安葬向什么汽车方向盘打死是几圈最好

在中国丧葬习俗中一般要求死者下葬时头朝向哪个方向?为什么?谢谢~~~~_百度知道
在中国丧葬习俗中一般要求死者下葬时头朝向哪个方向?为什么?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北方为上位各地区应该有所不同、西北,因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但是我想大部分应该是朝北方或东北
所经历见到的是:头北脚南。
是朝西北方或北方。
当然是头朝北啦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5
本站专注于:、及十二生肖、十二星座等在线项目,倾力为网友提供优质体验。骨灰安放墓地啥时间好。我儿子去世己三年。骨灰盒一直寄放,想下葬不知什么时候买墓地好。安放什么时候_百度知道
骨灰安放墓地啥时间好。我儿子去世己三年。骨灰盒一直寄放,想下葬不知什么时候买墓地好。安放什么时候
。是否有讲究。谢了
甲山庚或庚山甲向。若安放墓地应选择坐东朝西或坐西朝东的方向,戌在西偏北30度、下葬时间最好在清明节前完成、东西向有、今年东西方向大利,辰在东偏南30度。3,乙山辛或辛山乙向1;2。5,卯山酉或酉山卯向、午。4,太岁当头:今年南北不利,冲煞狗,南北方向不利、总体来说、未,今年犯太岁,两个天干丙、今年申子辰合化为水,正南方向五煞当头。供参考,正北水旺冲煞正南三个地支巳、龙年。6,东西大利、丁
其他类似问题
骨灰盒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没那么多讲究
对兄弟什么的有讲究吧。快回答呀
清明节。。?
什么时候都可以吗,要不要请风水先生。快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杨根来教授就殡葬问题接受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采访
&&&& 2012年“清明节”即将来临,殡葬问题特别是殡葬服务价格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著名的殡葬研究专家、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学教授杨根来和往年一样,再次成为“焦点人物”,近日接受多家媒体采访,纵谈清明节、殡葬、殡葬服务、殡葬改革等热点问题。
&&&& 日下午接受《监察日报》电话专访,谈墓地价格问题。
&&&& 日,应“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之邀请,做客“新闻天天谈”,就殡葬服务价格问题接受采访。
&&& 日下午,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邀请,就殡葬用品市场管理和殡葬服务价格问题接受专题采访,该节目在2012年清明节期间(日)在“焦点访谈”播出。
&&&&& 【点击观看】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焦点访谈):在中国传统节俗中,既是节气又兼节日的只有清明。每年的这一时刻,都引发着人们的追思与怀念。按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会为逝去的亲人准备殡葬用品,近年来,殡葬用品的市场越来越大,价格也节节攀升,像骨灰盒,动辄上万元。很多人难以承受。那么,殡葬用品的价格怎么形成的,各个环节的利润又是多少呢?清明节前,记者来到天津一家殡葬用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
  寿衣利润可达七、八倍甚至十几倍
  记者来到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殡葬用品批发地是天津市武清区的六道口村调查,记者看到在村子道路的两旁,挨家挨户都是殡葬用品的商铺。这些商铺的老板们都说干殡葬用品这一行一本万利,利润高,只赚不赔。
  以寿衣店为例,据记者了解,他们出售的寿衣都是自己加工生产的,房子是自己的,生产成本就是布料和手工。一套最低档的寿衣他们的批发价是90元,而到了市场上则可以买到800元—1300元不等。高档一点的批发价是280元左右,到了市场上则能买到2800左右。而每家商户都还有压箱底的“好货”,这是专门留给那些有高档需求,出手又大方的顾客的,这个价格就更是不菲了。
  据介绍,六道口村经营寿衣等殡葬用品已经有二十多年,产品发往全国各地,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居多。
  记者又来到北京某医院门口的寿衣店了解情况,据店铺老板介绍,他自己就是天津武清人,寿衣也都是从本地进来的,记者也发现,该店所销售的寿衣与六道口村制作的样式材质完全相同,而它在当地的批发价仅仅185元,但是在北京却可以买到2600元。通过调查记者得出结论,寿衣在产地和销售地的价格差可达到七、八倍到十几倍。
  骨灰盒利润可达几十倍
  但是在从业者眼里,这寿衣还不算赚钱,骨灰盒利润更高。
  记者看到,在天津武清六道口村的另一家殡葬用品店最便宜的骨灰盒批发价30多块钱,最高的1000多块。最便宜的骨灰盒是由树脂做成,拉到外地市场可以买到二三百元,甚至四五百。记者还看到一种声称是取材优质风车木,俗称非洲黑檀的骨灰盒,标价一千多,拉到外地价格可以买到五六千元。据老板介绍,这种非洲黑檀盒子是从河南、浙江等地进的货。可记者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所谓的檀木材质只是写在了这张印刷的小卡片上,此外,并没有鉴定证书或其他任何相关证明。但这并不妨碍把它卖个好价钱。老板坦言,这关于在于忽悠,越忽悠卖得越高。
  记者了解到六道口村的骨灰盒越是标价高就越好卖。仅这琳琅满目的高档骨灰盒就有白玉、汉玉、红木、黑檀、紫檀、鸡翅木等几十上百种。那么这些高档的货,到底是什么材质的,其实谁也说不清楚,全是凭盒子里的这张标签卡,标什么是什么。
  以一款号称鸡翅木的骨灰盒为例,在批发市场上买450元,而零售环节却卖到了15900元,利润高达十几倍。
  殡葬用品行业亟待规范
  除了基本的殡葬用品寿衣、骨灰盒之外,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殡葬用品层出不穷,如:别墅、汽车、冰箱、彩电、麻将、象棋琳琅满目,还有时下里流行的iPhone、iPad都卖断了货,别看都是些小东西,可利润也不少。
  据专家介绍,现在民政部和其他有关机构正在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他认为,有了这个依据大家才能共同来遵守,才能有评判的标准;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也要进行积极地干预和必要地管理,这需要方方面面共同来配合。
  目前,殡葬用品的生产缺乏行业标准,产品的材质和价格也没有统一规范,市场监管也有待完善。殡葬行业虽然特殊,但提供的也是公共服务,它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政府对殡葬行业的管理,也应该等同于其他行业,要有完善的行业标准和严格的监管机制,形成透明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让这项特殊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民。
(杨根来)
&【2011年清明节】
&&& 【相关链接】2011年“清明节”即将来临,殡葬问题特别是公墓价格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热点。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著名的殡葬研究专家杨根来教授接受媒体采访,纵谈殡葬改革问题。
&&& 日,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属的五洲传媒中心和广东卫视联合打造的“聚焦中国”之邀,就殡葬问题特别是公墓价格展开“舌战”。
[点击下载]
&&&&&& 日下午,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之邀,再次就殡葬问题特别是公墓价格谈“一家之言”。
&&&&& 日,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杨根来教授接受应“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做客“新闻天天谈”就殡葬问题接受采访。
4月8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杨根来、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杨宝祥两位教授接受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首席评论”之邀,再次就殡葬问题发表专家评论。
[点击下载]
杨根来、杨宝祥两位教授接受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首席评论”之邀,再次就殡葬问题发表专家评论
来源: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时间:
&&&&&& 4月8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杨根来、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杨宝祥两位教授接受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首席评论”之邀,再次就殡葬问题发表专家评论。
&[点击下载]
广东卫视《聚焦中国》节目:
&&& 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杨宝祥教授3月26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1):尽快实现选择性殡葬服务价格监督
【点击下载】
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部主任杨宝祥教授3月26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2):
【点击下载】
墓地价格飞涨百姓“死不起” 多头监管恐南辕北辙
编辑:梁晶晶 稿件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 日 10:22
&&& 一片“涨”声之中,有一类平时甚少出现于公众视野的商品,涨势异军突起,格外惹人注目——墓地。
  以上海为例。2008年售价为3万元的墓地,如今已涨到8万元,两年多的时间价格飙升167%;在北京,普通墓地价格都在2万元以上,1万元出头的墓穴已基本售完,最低报价也在9800元,而去年的最低报价仅六七千元。
  二线城市的价位也令人咋舌。长春的普通墓地,均价在2万元以上,相当于长春2010年底商品房均价的3倍。
  更引起热议的是,如此高价买下的墓地,使用期限仅20年。今年清明节前后,多地陵园启动对超过20年期限的墓地续收管理费的工作。最终,民政部官员出面解释称,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50年或70年,所谓“20年”不是墓地使用年限,而是指护墓费以20年为一个缴费周期。
  不过,无论墓地的最终使用期限是多少年,公众在高价买下墓穴20年后,必须再按一定比例缴纳费用,则是不争的事实。“死不起”成为老百姓在清明节期间的自我调侃,其中不乏对政府部门监管不严、经营垄断的指责。
  在中国,“入土为安,入墓为贵”,乃是人们对殡葬最传统的认识。在不少人看来,安葬属于基本需求,使每一公民能享有起码的“阴宅”保障,是政府不应推脱的责任。然而,现实是公益性墓地与经营性墓地定位不明、监管缺位;与此相伴的,是“小产权墓”泛滥、炒卖行为横行与墓葬价格飞涨。
  墓地为何昂贵
  从古至今,土葬是中国人的归宿。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总理周恩来等领导人发起的火葬倡议,拉开中国殡葬改革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全国平均火化率达到五成左右。
  火化后的骨灰如何安放?除少量在骨灰堂等设施内长期保存,大多数家属都选择墓地安葬。为了解决乱埋散葬、滥用城市用地等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公墓在中国逐步发展。
  1992年,民政部发布《公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经营性公墓的墓穴管理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的意见》(下称1998年《意见》),再次对墓穴面积和使用年限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
  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教授杨根来告诉财新《新世纪(22.83,0.02,0.09%)》记者,设定20年,是考虑到20年为一代人。据他了解的情况,若不是家族群葬,一般的祭奠以两三代人为主。而当前,无主坟、无主灰的情况已经出现。如在南京殡仪馆,约有占总量三分之一的存放骨灰,已有五年无人缴纳管理费并无人祭祀。
  财新《新世纪》记者从北京多个陵园了解到,20年期满后,一般是按照当初购置墓地总价款的5%-10%缴纳管理费。对不续费的墓穴,不同陵园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将其集中管理,移至骨灰架上,有的则可能一撒了之。
  这不少人难以接受。在大多数人看来,死后长眠之地,应是永久的墓地,20年的周期让人“死不安稳”。然而,在业界看来,墓地本身就是过渡性的。
  “公墓过渡论”,正是当前业界的主流思想。民政部一位部属学者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殡葬事业的第一次改革,是从保留遗体到不保留遗体;第二次改革,则是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1998年《意见》早已明确提出,“火化区的公墓是现阶段处理骨灰的过渡形式,不是我国殡葬改革的方向”。
  上述学者介绍,骨灰有安葬、安放和寄存三种方式。除了墓地安葬,可以用骨灰墙、骨灰廊来安放,也可以寄存在殡仪馆内。墓地并不是骨灰处理的惟一手段。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定位中,墓葬也非基本需求,而是选择性消费。
  在“过渡论”指导下,公墓未被纳入基本保障范畴,定价由市场决定。供应方面,政府停批、限批新的公墓,并有意通过市场手段调节公墓用量;需求方面,政府施政重点则放在建设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和新型公墓形态上,并通过补贴等,引导公众生态化处理骨灰。
  然而,墓葬形式的转变并未有效推广。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墓葬仍是首选。以上海为例,约80%依然是“入土为安”的墓葬,约19%是节地特征的壁葬、室内葬等,海葬则刚超过1%。
  供应收紧,需求却不能分流,公墓价格节节攀升。近两年,趁人工费、工料费上涨之势,涨幅更是惊人。有限的供给,成为多年来屡禁不止的“炒墓”背景。不少老人早早买好“活人墓”,更有投机者看好市场预期,囤积、传销、炒买炒卖现象频现,因诈骗、墓园倒闭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亦有发生。
  错位的双轨制
  在此背景下,除了呼吁政府严厉打击炒卖行为,建立“经济适用坟”,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墓地的呼声也日益强烈。
  如今,在墓地市场,也并非只有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公墓。和“阳宅”中商品房、保障房的区分类似,“阴宅”中也有经营性墓地、公益性墓地之分。但根据现有法规,其定位却以城乡为界。
  具体而言,所谓公益性公墓,是为农村村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墓地。其前身,即为农村常见的“乱坟岗”。为了节约用地,政府倡导各村修建自己的公益性墓地,将本村亡民集中安葬,不得收费,也未明确使用年限,但严禁对外经营。城市的居民,就只能安葬在经营性公墓里。经营性公墓实行有偿服务,属于第三产业。根据2009年的公墓清理整顿数据,全国现有经营性公墓1403个,占地从几亩到几千亩不等,经营主体则涵盖国有、集体、中外合资、联营、民营等多种形式。
  据了解,经营性公墓的土地来源颇为复杂。其中很大一部分由民政系统自办的公墓,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政府划拨土地而建立;有的公墓是企业与集体联办,村集体以土地出资;而一些民办公墓,则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得,具体还有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区分。
  因为土地来源不同,经营性公墓在成本上有着巨大差异。民政部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工业大学学者王国华介绍,一类是事业单位将墓地承包给私人,一边收取管理费,一边继续享有财政拨款;另一类是与审批部门有关系,得以在低廉的林地、集体农地上建立民营、联营公墓。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说,此类公墓经营成本低,利润并不通过财政与公众分享,纯属私人暴利。
  有学者提出,与“阳宅”中建立在划拨土地之上的保障房相似,划拨土地建设的公墓应该体现出公益性。而财新《新世纪》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土地性质的差异,并不会反映到公墓对外服务定价中。
  因而,在现有的政策格局下,城市居民并没有保障性公墓。与“阳宅”市场的发展相似,在需求与利润的两相刺激下,以“公益”之名行牟利之实的“小产权墓”也在城乡接合部盛行。
  按规定,“公益性墓地”只能安葬本村居民。而事实上,不少农村的公益性墓地都在对外出售墓位,甚至在网上大肆宣传。与经营性墓地相比,此类公益性墓地价格更低,有的甚至便宜一半有余。在财新《新世纪》记者以购墓者的身份询问时,销售方不仅强调墓地是“永久产权”,且不必理会凭死亡证明购墓的要求,仅凭身份证即可。
  上述民政部学者表示,此种“小产权墓”泛滥,将严重冲击公墓市场秩序。杨根来进一步指出,“小产权墓”不受法律保护,且处在监管空白下,给墓地的使用经营带来很多潜在的纠纷。
  民政部对农村公益性墓地从事经营行为进行过多番整顿,却始终难以根治。杨根来分析,这一方面源于市场的庞大需求,另一方面在于公益性公墓低成本运作,利润空间更大。更何况,主管部门的监管并不到位,除了人力投入不足,更缺乏管理手段。
  由此,价格低廉的“小产权墓”以违法的方式体现着其公益性,而绝大多数城市居民,只能从经营性公墓的市场上获得20年使用期限的高价墓。
  何以“死有所葬”
  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下,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殡葬保障,一直是学界、业界讨论的话题。
  据了解,自2006年起,《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即被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但在屡次征求意见后,至2011年反而从国务院“力争年内完成的项目”,退为“需要积极研究论证的项目”。一位民政部部属学者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殡葬管理条例》难产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界定殡葬领域的基本需求和选择性需求。政府的公共服务究竟应该覆盖哪些项目、标准如何,迟迟难以达成共识。
  目前,政府对城市居民并非没有殡葬补贴政策。根据2011年《殡葬绿皮书》,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10个省(市)52个地市134个县(区)实施了不同内容的殡葬惠民政策,包括对辖区居民减免或补贴基本殡葬费用、对城乡困难群众免除基本殡葬费用、对公益生态节地葬法施行补贴。
  此外,除了面向农村居民的公益性公墓,不少地方政府也开始建设面向城市居民的非营利性公墓。但这些公墓,并非传统的墓葬。
  如2009年,北京设立了首个市级公益性公墓——长青园骨灰林基地。它提供“公益性立体骨灰安葬服务”,即骨灰墙业务。每个单格骨灰格位统一收取3000元,服务期20年。对重点优抚对象和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对象实行免费,所需费用由市财政负担;其他市民每个格位由市财政补贴1000元,由市民个人负担2000元。
  上述民政部学者表示,政府正是希望通过补贴和保障,引导人们更多采取生态化的葬式。例如在安徽省铜陵市,对葬入经营性公墓生态墓区的,给予丧户500元-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或奖励;选择骨灰海撒的,免去其海撒仪式中的相关费用,并一次性奖励500元。
  《殡葬绿皮书》显示,生态葬法的推广效果与财政补贴力度呈正相关关系。上海市经过大幅提高海葬补贴标准后,近年来海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海葬数已由当初不到死亡人数的0.2%,升至现在的逾1%。而在北京,骨灰海撒实行免费,2010年骨灰海撒数量达到896份,比2009年增加3倍。
  不过,骨灰墙、树葬、花葬、海撒等方式,离真正为公众所接受仍有时日,更需要有力措施予以倡导。杨根来表示,在引导人们分流墓葬需求的同时,对现有的公墓仍然要加强监管。公墓经营的市场趋利,往往会迎合、诱导人们的厚葬需求。
  如当前盛行的艺术墓,在杨根来看来,通过增建附属建筑抬高价格的做法,必然违规占地,其发展方向也与殡葬改革相背离。价格、土地、民政部门的多头监管,往往放任了违规行为。
  上述民政部学者反思,在当前的过渡阶段,政策倡导者与普通公众的沟通十分不足。尤其在殡葬领域,究竟哪些做法是封建迷信,哪些是传统文化、孝道思想,很难区分。殡葬制度改革,政策设计背后乃是人们生死观念的转变。厚养薄葬,是更值得倡导的价值取向。
治理殡葬乱收费:该出手了 13:35:43&&来源:光明日报
&&& [提要]&“骨灰盒比电视机贵”、“坟墓比房子贵”、“活得起,死不起”……近年来,殡葬暴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杨根来认为,目前,我国的殡葬管理体制还存在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企不分、政事不分。
  “骨灰盒比电视机贵”、“坟墓比房子贵”、“活得起,死不起”……近年来,殡葬暴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殡葬暴利有几何
  “我们这里墓地的价格是每平方米7万元,墓地是青石材质地的价格,如果是花岗岩质地的则要8万元,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你需要等‘五一’后来买。”3月29日,到北京一家公墓咨询的张女士听到业务厅工作人员的介绍,感到难以接受:“这个价格比北京的商品价格都贵了很多,我们普通百姓到
  陕西魏先生反映,“以二三十元的价格批发进来的骨灰盒,居然卖到两三千元,而成本2000元上下的玉雕的骨灰盒竟卖到3万元,用鲜花作成的花圈分别卖到200元,300元,600元,如果用鲜花簇拥遗体则要花到4800元。用鲜花布置灵堂则要花到2万元。仅仅半小时的遗体告别仪式,便花去了3万多元。”
  殡葬行业乱收费已经引起了很多百姓的不满。
  从2003年开始,殡葬业已经连续数次入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除了乱收费,殡葬业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公墓市场的混乱。
  对此,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外发布了《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提出我国殡葬业存在着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基本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适应、市场化服务不规范、用品销售市场监管不健全等问题。据披露,目前全国共有公益性公墓23万个,经营性公墓1500多个;全国除个别地区外,其他省份经营性公墓都在20个以上。在这些经营性公墓中,经营主体有国家、有集体、有个体;投资渠道有内资、有外资;体制上有公有制、私有制,还有股份制;有经民政部门批准的,有经个别领导违规批准的,还有未经审批违法私建的。
  “许多乱批乱建的公墓,乱占耕地,管理较差。有的公墓的经营者,大肆炒卖骨灰盒价位,全国各地先后出现多起骨灰盒价位传销事件,给殡葬市场造成了混乱,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稳定。”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杨根来说。
  殡葬管理人员孙文灿说,价格公开不规范是殡葬行业最大的问题。一些地方殡葬管理机构与殡葬服务单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造成监管责任难以落实;在一些服务单位打印的项目自选单中,由政府定价的遗体火化等基本服务项目与政府指导价的灵堂租用等服务项目,以及花圈、骨灰盒等市场定价的选择性服务项目不加区分,故意误导百姓消费。
  体制问题导致管理缺位
  近年来,反“殡葬暴利”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殡葬业乱收费的根源究竟何在?
  “殡葬行业的暴利问题包含行业落后的问题、体制的问题、政策的问题,还有传统观念的问题,当然也有我们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国华说。
  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殡葬行业经历了从全额拨款到差额拨款直到自收自支的过程。作为事业单位,它直接介入行业的经营和管理;而作为产业,它又是公益事业,担负着国家殡葬改革的重任。我国在殡葬体制改革方面,近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对殡葬市场也有所放开。然而,相当数量的地方民政部门将“准入审批权”转化为“经营独占权”,使得殡葬业的垄断坚冰仍未打破。虽然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已明确了各地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但其自身的管理框架和管理层次仍存在问题。目前,虽然殡葬管理处与殡仪馆分开设置,但这种分开仅限于形式,实质上没有分开,殡葬管理部门仍然享受着殡仪馆的经济利益。政企不分的体制,使殡葬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强化了卖方市场。
  杨根来认为,目前,我国的殡葬管理体制还存在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殡葬管理单位大多数是事业单位,不仅代表政府对殡葬行业进行管理和规范,同时还承担文明办丧等殡葬改革任务,并进行殡葬经营,集管理、执法、经营于一身。这种三位一体的特殊运作模式,形成殡葬业垄断的局面,造成殡葬暴利的事实。
  “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的主管部门,但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民政部门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虽然一些地方也成立了殡葬管理处等专门机构,但全国绝大多数地方还是由社会事务管理部门监管,而承担大量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往往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管理殡葬工作,以致出现管理‘不到位’、‘缺位’甚至‘错位’的现象。”杨根来说。
  法规不健全造成监督缺失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党委书记朱勇指出,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在殡葬管理上确实存在错位和缺位并存的问题,解决错位问题的关键是要积极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在殡葬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切实担负起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监督殡葬服务的职能;而解决缺位问题的关键是要完善政策法规,建立执法队伍,加强市场监管。
  据了解,1997年《殡葬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殡葬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随后,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出台了地方性殡葬管理法规或规章。与此同时,民政部就公墓管理、殡葬服务和殡仪馆建设等,制定了一些专门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的殡葬法规体系。但在这方面也并不完善,随着形势的发展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专家指出,有的公墓的管理者,明知道公益性公墓不准向市民销售,但由于利益的趋使再加上管理监督的缺失使其违规操作成为可能。比如南京现有“公益性公墓”180多处,以每处墓穴一两万元计算,当地村民仅用20%,剩下的如全部违规出售,一个墓穴定价7000元,收入就是100亿元。由于卖墓地有暴利,一些林场也打着“认养林木”的幌子,做起墓地买卖。如此种种违规操作凸显了我国殡葬业价格管理的不规范及监督缺失。
  “总体来讲,殡葬管理法规体系不配套,不利于殡葬事务的具体管理。”杨根来说,现行殡葬法规中效力最高的《殡葬管理条例》,只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其规定都过于原则,并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规定已经落后于我国殡葬业现状,新的法规又没有及时出台。全国没有一部完整的殡葬法,导致目前管理执法缺少有力依据。
  多举措解开殡葬暴利怪圈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必须根治殡葬暴利,要采取全方位举措,从打破垄断,健全法制,倡导新殡葬方式等方面进行治理。
  对此,民政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理顺殡葬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殡葬价格和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形成政府领导、民政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如河北的迁安市、唐山市的丰南区、河南的栾川县已实行“政府买单”的基本殡葬服务。基本殡葬服务通过政府定价,采取非营利的公共服务。对于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服务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满足群众最基本的丧葬需求。
  破除垄断,引入市场竞争体制还不足以从根本上遏制暴利。没有法制,竞争还有可能发展为恶性竞争,或走向价格同盟。因此,加强对殡葬行业的管理,健全法制迫在眉睫。
&&&&&&&&&&&&&&&&&&&&&&&&&&&&&&&&&&&&&&&&&&&&&&&&&&&&&&&&&&&&&&&&&&&&& 来源:光明日报
杨根来:殡葬改革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10:40 & 新京报&&
杨根来 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几个部门虽然都在管殡葬,但是到底怎么去管,部门之间到底怎么联合,都没有明确,多龙治水,最后还是一团糟。
比如,公益性墓地是不允许搞经营,不允许收费的,但现在经营性公墓要收费,公益性公墓也有个别的人暗度陈仓。
丧葬习俗的改革太难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丧葬越来越豁达了,像网络祭奠、骨灰洒海,还有很多人说将来花葬、树葬都很好。
但是殡葬改革并不是讲一些课或者谈笑风生地说说,真正到实施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丧葬习俗得到解决的话,所谓的行业暴利也就迎刃而解了。
收费高不高要分环节看
新京报:日前,有媒体报道,北京八达岭陵园的墓地价格分别是1万~3万元、3万~5万元和5万元以上,这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的合法陵园。园方认为“很便宜了”,而不少网友认为是“天价”。这种反差您怎么看?
杨根来:这三个层级的价格形成的价格体系,让网友感觉到是天价,我个人认为它不能算高,实际上这和我们说的“殡葬行业的费用过高”是没有直接联系的。
但是,为什么这么高的价格还“不能算高”呢?因为墓地是稀缺资源,目前修建坟墓特别是公墓只是过渡措施,而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就为殡葬改革指明了方向:不保留遗体、实行火化,不保留骨灰、不建坟墓。
墓地是占用土地的,无论占用林地还是耕地,这和殡葬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新京报:也就是说,这种价格,反映了墓地的稀缺性?
杨根来:对,正是因为墓地不是殡葬改革方向,只是多样化处理骨灰的一种形式,所以对于满足这种需求的行为,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是符合价格调整体系的。毕竟不是方向嘛。
如果一个人去世以后非要放在墓地,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但是中国如此,国外也是如此,西欧、日本把骨灰存放在墓地里面要付出高额维护费或者管理费。中国墓地现在价格越来越高,而且将来还要更高。
当然,也因为殡葬消费更多是“情感消费”,而非“价值消费”,这种潜在的消费心理也助长了相关价格的攀升。
新京报:那您认为北京的殡葬行业费用过高吗?
杨根来:殡葬要弄清一个关系,殡葬行业和殡葬事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业是大概念,凡是人去世以后到殡仪馆、公墓的所有消费都称之为“殡葬消费”,整个为逝者服务的服务体系叫做“殡葬行业”。
在殡仪馆之前,人去世以后医院要管,去世以后到太平间,出了太平间到殡仪馆,这一时段是传统殡葬服务的“空当”,实际上这块也是行业里面消费量比较大的。这一块过去是垄断,现在除接运遗体火化、骨灰存放等服务项目是政府监管以外,其他基本上都“放开了”。除了接运、火化和墓地建设这三项在政府控制之列,其他基本上是可选择的殡葬服务,都是社会化服务。
另外,目前国家对殡葬价格管理是三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是对接运、火化和骨灰寄存这三类进行政府定价,定得很低,非常适合上世纪80年代水平,90年代就没有调过,最近几年都没有调;第二种类型是政府指导价,比如防腐整容、遗体接运过程中追悼服务出租场地这类的,场地追悼厅可以用一个小的,来的人多用一百人或者三百人,使用不同的地方,费用自然不同,这是政府指导价;第三种类型是像花圈、寿衣、骨灰盒之类,这是市场定价,政府基本上放开。
从北京市的实际情况看,在殡葬事业单位的实际消费并不算太高。但是要买高档次的骨灰盒和高价位的墓地,价格自然就高了不少。
新京报:您认为殡葬费的标准应该多少合适?
杨根来:这个标准没法一概而论,一方面每个人对殡葬都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另一个方面殡葬费用的概念也比较大。
目前的殡葬费用里,有一部分不是殡葬事业单位的服务体系所在,而是很多中介组织充斥其中,比如医院太平间大多都有承包制度,这一部分的费用并不少,包括花圈、寿衣店、棺材等这些都有相关祭奠物品,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产业群或者产业链,而且这个产业链占领了老百姓殡葬消费这个方面很大一块比例。
殡葬方面的立法非常滞后
新京报:墓地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消费者自愿选择,有评论认为,“殡葬的暴利从这儿开始的”。您怎么看?
杨根来:我不敢苟同暴利是从公墓开始的,但是公墓确实引起了这个问题。因为它毕竟是稀缺资源,与价格是不成正比的。但是,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殡葬不可能像其他行业一样全部市场化运作,让社会各种各样的人员都来经营,特别是公墓和殡仪馆。国外也是这样的做法,并不是说谁都可以参与。
新京报:民政部对公墓的审批有什么硬条件,什么程序?
杨根来:民政部门审批公墓是一个行政许可项目。
公墓审批首先要符合当地殡葬发展规划和公墓建设规划,然后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民政部门认为这个机构符合当地规划以后,可能给它出具许可证,然后凭这个许可证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当然之前要发改委、规划部门一个审批,它的批准立项土地征好了。这是公墓审批的程序。
新京报:在公墓问题上,民政部门和当地的规划、建设、物价等部门有怎样的联系和协调?
杨根来:事实上,只要是与公墓有关的政府部门都在管,比如公墓审批需要用地,需要规划部门、国土部门、工商部门、价格部门、建设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来协调,因为公墓是一个企业,是按照企业性经营机构来运作的。民政部门管理公墓多是事业性机构,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或者个别公墓私企化。
目前一千多家公墓就是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民政部门直接管直接办,直管、直属、直隶这些事业性机构,当然也是以准商业性机构来经营的。另外一种就是其他有关部门经营的,比如说土地部门、建设部门或者说村委会或者民政局。
新京报:这一块法律上没有明确吗?
杨根来:这方面立法非常滞后。像英国和法国,在二三百年前就有《火葬法》,有一套很健全的法规体系,还有其他国家,法规都规定得非常详细。
我们的法规逐渐地调整,最早1985年的条例只有十多条不到一千字,1997年的条例虽然有30多条,但是所有的文字加在一起三千多字,规定得非常朦胧,不便于操作。就像有关部门虽然都在管殡葬,但是到底怎么去管,部门之间到底怎么联合,都没有明确。多龙治水,最后还是一团糟。
比如,公益性墓地是不允许搞经营,不允许收费的。现在的问题是经营性公墓要收费,公益性公墓也有个别的人暗度陈仓,也在出租一些所谓的墓地。
政府的错位要主动归位
新京报:您曾说过,“民政部门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既是政策法规制定者和监督者,又是产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做法,阻碍了殡葬改革的进程。”那么如何打破这种行政弊病?
杨根来:其实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在这方面开始有所作为,比如北京市,已经开始进行职能划分,民政部门就是代表政府管理的,民政局专门成立一个殡葬管理处,代表政府对行业实行政策和行政监督,包括履行执法。经营机构有专门经营机构,叫北京市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北京市殡葬管理处),这个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经营性的机构,一些公墓、殡仪馆和殡仪服务都是由它负责经营,按照事业单位,或者企业法人独立运作,民政部门对它进行监管。
新京报:该怎么改革才能消除“殡葬暴利”?
杨根来:对“暴利”这个词,我是有自己评判的,因为殡葬改革和殡葬暴利不完全是正比关系,并不是说改革了就一定没有暴利了。
实际上,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把民众对殡葬服务业的需求合理划分。比如,基本的殡葬需求,我们要进行保障,要保证它的公益性;对于一些可选择的服务,就由市场来做。政府要做的,是搞好规划。
新京报:一直以来没有规划吗?
杨根来:实际上过去也曾经有过规划,但是规划很不到位,也是比较盲目。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公墓热,就是公墓利润太高,而政府的监管不到位。要是真正控制好的话,也不会出现这些“阴宅比阳宅还要贵”的现象。
我觉得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监管,事前就应该把好“审批关”,不要等到事后再去补救,不然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难以控制。
新京报:民政部门应该怎么做?
杨根来:民政部门在这个方面要豁达一点,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一定要履行应尽的管理职责。
错位和越位的东西主动归位,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责就是制定规划、建立标准、行业准入、市场监管和社会服务。
新京报:“殡葬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这对破除行业暴利有用吗?
杨根来:改革是必须要坚持的。殡葬改革,我觉得现在进入了一个十字路口,大家对于改革的认识还有一些模糊。因为殡葬改革有三个基本要素,一个是改革土葬,对土葬那种形式要改革,北京市火葬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土葬改革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但是,骨灰盒土葬、二次埋葬的问题很麻烦,有些还占了土地,还弄了棺材,这是和殡葬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
第二个就是火葬改革,就是火化率提升的问题,这就包括优质火化服务的问题。目前全国火化率到2006年的时候是最高,达到了52%,然后又降了,目前在48%左右徘徊,而且最近两三年都上不来。“十一五”规划里曾说殡葬火化率达到56%,现在是达不到了,目前是48.4%。
第三个就是改革丧葬习俗,丧葬习俗的改革太难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丧葬越来越豁达了,像网络祭奠、骨灰洒海。还有很多人说,将来花葬、树葬都很好,这些的主体是年轻人。但是殡葬改革并不是讲一些课或者谈笑风生地说说,真正到实施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观念的改变是非常漫长的过程。
这三个问题得到解决的话,所谓的行业暴利自然而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报时事访谈员 高明勇
北京墓地价格9年上涨15倍 无奈转战河北买墓
11:5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 (“网事”赖臻、李志勇)清明将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的车流逐渐多了起来。由于北京墓地价格一再飙高,很多北京人开始去周边的河北等地购买墓地。“活在北京,葬在河北”现象在清明节前引起网民关注。
  【核心网事】网曝北京市民到河北买墓成“热”
  清明节降至,关于“北京市民到外地买墓地”的各种消息引起网民关注。
  网友发帖称,相当一部分北京人开始转移目标,打起河北、天津等地墓地的主意。除交通便利的因素外,价格成为他们“舍近求远”的最大理由。在河北省的世界华侨陵园,一半以上的墓地是北京人购买,而怀来县的中华永久公墓刚在北京组织了百余人的考察团,购买墓地会有相应折扣。
  一位北京市民在涿州一家公墓预订了标价9800元的墓地,她说北京范围内已经找不到比这里更便宜的墓地了。网友“和好端端一起成长”在微博里表达了实际体验,“为姥爷扫墓,发现在北京不但居不易,也死不起了,陵园已经没有低于2万元的墓地,我们家2003年买的至今涨了15倍。。”
  “上涨是让我们好好工作,油价上涨是让我们好好节约,肉价上涨是让我们好好减肥,墓地上涨是让我们好好活着……”“清明时节雨纷纷,一问墓价欲断魂”网友“Fox小新”说,“路拓了,房还在;房拆了,家还在;家没了,人还在;人变了,心还在;墓不在,真不在了。”
  【记者调查】一河之隔价高3倍
  北京东部通燕高速附近的潮白河,两岸各有一座陵园。一座是京东卧龙陵园隶属于河北省,一座是通惠陵园归北京市管理。两座陵园相距只有大约12公里,但是墓地的标价却是天壤之别。
  在卧龙陵园里,40多岁的周先生正在父亲墓前烧纸。他说,这个墓穴是2011年春天买的,7000多块。而同样来自北京的高先生,2012年1月买了一块和周先生同样的墓地,价格已经涨到9000元。
  而这已经是很便宜的了。记者调查发现,面积大小、结构设计、石材用料等都差不多的墓地,在通惠陵园的价格则为3.6万元,并且数量所剩无几,都是位于较差位置上的。
  在卧龙陵园,记者看到里面还有几片树和一个薄膜大棚。“等不够用时,这些肯定都要拆,整墓地不比种这些玩意挣钱啊?”一位自称诸葛店村村民的人告诉记者,“这是大队的地,诸葛店及周围三个村的骨灰都要放到这里,不知什么时候被承包出去了。”
  在陵园咨询处,一位自称来自北京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地的老板同样来自北京,当询问老板是否还有其他产业时,他回答:“就这一片墓地还不够啊?”
  面对北京市庞大的需求,把公益性墓地当经营性墓地卖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调查发现,在河北省民政厅公布的名单中,三河市京东卧龙陵园、天堂公墓、涿州市西皋庄公墓、易县世界华侨陵园都存在公益性公墓私自出售的违规行为。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公益性公墓是为农村村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共墓地,不对外、不允许开展经营活动。而经营性公墓是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建立经营性公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或民政部批准。
  【延伸阅读】加强法制让生者逝者都“安稳”
  “一些地方故意将公益性公墓做大规模,少部分被当地村民消化,剩下的违规向城镇居民销售。一些林场、耕地也打着各种幌子做起墓地生意。”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杨宝祥说,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平均有930多万人口死亡,选择经营性公墓安葬的仅有10%。
  北京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他们了解,近些年,确实有一部分北京市民前往周边河北地区购买墓地,以与之相邻的大兴、房山、通州的居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公益性墓地就像小产权房一样,是农村居民享用的一种福利,一旦土地被征用,本地村民会享受到一定补偿,而埋葬于此的城镇户口逝者,权益很难受到法律保障。很多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大产权”和“小产权”的区别。听到“公益性墓地”的介绍,还以为是政府给普通百姓建的经济适用型墓地。即使知道,往往销售人员的一句“死者为大,谁也不会随便动死人地方”,就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坦承,“小产权”墓大行其道,凸显了我国殡葬业价格管理的不规范及监督缺失。因此,要加紧修订《殡葬管理条例》,并创造条件尽快制定殡葬法。
  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学教授杨根来表示,1997年颁布实施了《殡葬管理条例》是现行殡葬法规中效力最高的,却只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其规定都过于原则,并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有些规定已经落后于我国殡葬业现状,完善速度也没有跟上,导致目前管理执法缺少有力依据,像由耕地或变更用途的土地建造的墓地,都亟待规范,绝不是一取缔了之那么简单。
学者:公墓当“地产”经营 不暴利才怪
10:47 来源:山东商报  浏览:249 &&
  今年清明节期间,殡葬暴利再度成为社会热点,清明节当天,民政部发布的《殡葬绿皮书》也承认在丧葬用品销售方面的“暴利”现象的确存在。目前,对殡葬行业“天价墓”、“活人墓”等现象的讨论,在清明结束后直至今日仍未散去。
  4月14日,一场主题为“一抔黄土万两金——我国殡葬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的座谈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贵宾室展开,来自多所知名高校及民政部相关系统的专家学者们,对殡葬行业的种种乱象进行了声讨,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火化率在一些地方成为“硬指标”
  作为本次座谈会的主讲人,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开门见山地表示:“许多地方对1997年起施行的《殡葬管理条例》的目标和内容存在一定的曲解,其实并非火化率越高越好。”
  “由于火化与中国传统的墓葬方式不吻合,强制推行火葬,并不一定能达到节约的目的。”早在2009年,金锦萍曾先后到黑龙江、贵州、上海等地就殡葬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现实中不少地区在片面追求火化率,对火葬区和非火葬区的划分也‘一刀切’,而不考虑公众的实际需要,间接提高了一些地区的殡葬成本。”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的赞同。何兵还表示,由于国人秉承“入土为安”的观念,就算火化后,不少丧属依然会选择购置墓穴、棺材等来安放骨灰,导致殡葬成本“不降反升”。
  金锦萍在调研中发现,政府出于节约殡葬土地和木材、避免群体性卫生事件等考虑,火化率在一些地方成了“硬指标”,结果可能是劳民伤财。她举例介绍说,“我在贵州调研时遇到一个比较夸张的情况,一户人家的亲人死后被强制要求火葬,但最近的火葬场距离这家也有100多公里,来回路费、火葬费加起来,是得不偿失的。”
  “墓地老板哪个不是开着奔驰宝马?”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问墓价欲断魂”,在座谈会开始之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改编”的诗句,引来一片笑声。从2003年开始,殡葬业已经连续数次入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根据金锦萍的调研结果,殡葬行业的“暴利”现象的确存在,“大体来看,丧葬用品、公墓是主要的暴利环节。”
  金锦萍介绍说,由于丧属在办理此类消费时有非理性、快速性、刚性的特点,因此商家容易利用信息不对称、丧属“孝心”等因素,形成哀乐花圈、寿衣灵柩、墓地灵塔等非必要服务的虚高价格,让丧属为“暴利”部分埋单。
  “更让人觉得暴利的,是接下来的‘葬’环节。”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的另一个头衔,是民政部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在座谈会上他摊开双手反问道:“现在做墓地的老板们,哪个不是开着奔驰宝马?”
  “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催生乱象
  记者了解到,《殡葬管理条例》授予了民政部门在殡葬服务领域的行政审批权,但一些地方民政部门将“准入审批权”转化为“经营独占权”,殡仪馆和民政部门长期职能不分,利用垄断的火化权进行捆绑搭售、赚取“暴利”之举也就屡禁不止。
  “现在我们殡葬行业的体制,一套人马几块牌子,民政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仲裁者。”这是金锦萍在调研中发现的怪象。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杨根来也认为,目前,中国的殡葬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这阻碍了殡葬业的正常运转。
  此前杨根来曾指出,目前中国多数地区仍然保留着殡葬管理处(所)及其事业单位建制,该机构受政府的委托,承担殡葬执法等工作。民政部门既是管理机构,又是经营服务实体。比如,有的民政局局长兼任殡仪馆馆长或公墓的董事长、总经理,有些局长甚至是殡仪馆和公墓的法定代表人。(记者冀强)
&3月16日,北京八宝山殡仪馆,身着制服的殡仪员正在玻璃屋里等候丧葬家属,他们将陪伴每位取骨灰盒的家属步出殡仪馆前广场。 中新社&&
 还有几天就是清明节了,多年来饱受诟病的“殡葬垄断”、“殡葬暴利”等问题再度进入中国公众视野。目前的中国,一方面是政府大力提倡“文明、节俭、绿色丧葬”;另一方面则是殡葬市场上天价用品、天价葬礼的暴利链条始终横行……
&&&& 殡葬业正成中国“暴利冠军”
&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在祭祀、怀念故人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殡葬业在中国近年来异军突起,俨然成为最“有利可图”的行业。
& 中国民政部殡葬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编撰的中国首部《殡葬绿皮书》近日发布。
绿皮书称,据民政部的统计,2008年中国死亡人口934.8万人,如果按照每具遗体2000元消费计算,中国每年丧葬消费额近200亿元(人民币,下同)。
& 民政部当日还公布了对各地殡仪馆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调查结果,样本集中在各地的中等殡仪馆。五项殡葬服务项目包括: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骨灰盒。结果显示,五项殡葬费用在全国平均值为1045元。但是这个数字与公众感受相差甚远。
& 北京《新京报》报道,根据《北京市殡葬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一览表》,殡葬行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共计66项。涉及遗体冷藏、遗体接运、存放、火化、整容、租用告别厅等。
&& 而在北京各陵园,现墓穴价格较低的为1万元左右,高的可达二三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较高价的骨灰盒可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
&& 《天津日报》记者在一次调查中则发现,一个批发价不到260元的骨灰盒,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居然卖到了1.6万元,差价接近70倍。  新疆乌鲁木齐一家殡葬用品店则用白石头粉碎后加工而成的骨灰盒,成本不超过20元,卖出的价格却高达6680元。
&& 央视报道,一方面,殡葬服务市场需求巨大,但另一方面,殡葬业屡被爆出“暴利”。自2003年始,殡葬业已连续数次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列,其利润率最高达10倍到20倍,甚至远远高于房地产业。
&& 畸形的高价,让民众直言“死不起”,称这是继“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后的又一座“民生大山”。
官商不分 权力垄断生暴利
& 作为一个人“生老病死”的人生必经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殡葬业是如何产生如此暴利的呢?
&& 北京《法制晚报》报道,绿皮书作者之一、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翟媛媛分析,目前,作为殡葬管理机构的大多数是政事不分的事业机构,集管理、执法、经营于一身,这种特殊运作模式形成殡葬业垄断的局面,造成殡葬暴利的事实。
&& 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杨根来则指出,中国殡葬业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
&& 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殡葬事业机构3669个,殡葬职工7.1万人。与其他事业机构一样,殡葬行业原来是财政全额拨款,直到目前的“自收自支”。
&& 杨根来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重庆、昆明、北京和广州等地的殡葬管理体制完成了行政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离。但目前中国多数地区仍然保留着殡葬管理处(所)及其事业机构建制,该机构受政府的委托,承担殡葬执法等工作。
&& 他介绍,目前殡葬服务机构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殡葬管理处(所)代表民政机构对殡葬服务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殡葬管理处与殡仪馆(火葬场)分开设置,但实质上并没有分开,殡葬管理机构仍然掌握着殡仪馆的收益。
&& 二是殡葬管理处(所)与殡葬服务机构合一。所谓“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是管理机构,又是经营服务实体。比如,有的民政局局长兼任殡仪馆馆长或公墓的董事长、总经理,有些局长甚至是殡仪馆和公墓的法定代表人。
&& 这就造成,一方面许多殡仪馆和火葬场都实行了自收自支,但实际上仍然摆脱不了行政干预,在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上并没有自主权;另一方面,由于殡葬管理处和民政机构下设的殡葬服务机构是利益共同体,当它面向市场时,对参与殡葬服务市场竞争的经营机构会区别对待,造成某种行政性垄断。
&& 墓地价格飙升& “炒墓族”悄兴起
&& “买房子难,没想到死了买块墓地也不轻松啊。”兰州市民金先生近日打算为刚去世的父亲选一块墓地,将骨灰葬在那里,可在市内几个墓地打听了一圈,发现最便宜的一块墓地也要5000元,甚至有面积3平方米的墓地卖到几十万元,平均价格为房价的几倍。
&& 综合香港《大公报》、兰州《鑫报》等报道,相比房地产市场价格节节攀升,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城市周边公墓的价格也在暴涨,其升势丝毫不逊色于楼市,按平米单价计算,坟价在不经意间已经超过了房价。
&&& 据悉,在北京最便宜的墓穴为树葬,一平方米价格单穴3000元。一般墓地均在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最贵的则高达近百万。现在北京大兴区离陵园不远的房价是每平方米1.2万元,而墓地的价格已超过了楼价。
&& 万安公墓一名从事墓葬行业的相关人士介绍:“前几年,该处平米墓地价格多在5000元到6000元左右,可是这两年水涨船高,就在去年已经涨到了三万多,今年最便宜的墓穴至少五万元,涨幅约80%,其中最贵的70多万元,赶上买套房的价了。”
&& 而墓地价格的一路上扬,甚至让“炒墓族”悄然兴起。
&& 一位许姓退休教师最近也加入了“炒墓一族”。他原本是打算提前给自己买一块墓地,在朋友的介绍下,购买了一陵园的墓地。随后,该墓地价格连续飞涨,他觉得非常划算,于是又在两年内连续购入该陵园3块墓地进行投资。
&& 据悉,不少陵园都默许“炒墓族”的存在。
&& 一位销售人员透露,墓地需求旺盛,而且墓地卖完了,后来的客户只能从先买的客户手里买。厚葬弥补不孝& 不如生前“厚养”
&& 除了垄断因素和不良商家肆意提价外,“死不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缘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 《重庆日报》报道,这几天,在传统墓区,许多人在墓碑前叩头。而在青草、绿树和鲜花相映的草坪葬、树葬区,只有几个人前往祭拜。生态墓葬区的冷清与传统公墓区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 重庆龙台山陵园负责人李恒阳介绍,陵园从几年前就推出了树葬和草坪葬等生态葬,也做了不少宣传,可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墓葬。目前,每年卖出的生态葬穴位仅占传统墓地的5%。
&& “很多人都认为老人去世后要风光大葬才算孝顺,这就是生态葬遇冷的症结。”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认为,许多市民传统的殡葬观念没有转变,不少人认为树葬、草坪葬与传统的丧葬习俗相比,过于简陋,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 这是中国的一种陋习:很多人在老人生前并不孝顺,但老人过世后却积极厚葬,以显孝心。
&& 上海《文汇报》报道,张先生前不久参加了一位老邻居的风光葬礼。但他并不羡慕,因为邻居生前子女都不愿赡养;老人还没过世时,几个子女就为房产大打出手了。
&& 还有一位陈先生平时虐待老母出了名,老母死后却挥金如土,又是请和尚做道场,又是高价购买墓地。
&& 上海市人大代表柏万青处理过的纠纷事件中,有1/3与不孝敬老人有关,“有些人等老人去世后才知道亲情可贵,于是靠‘厚葬’来弥补自己过去的不孝,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 一位接受采访的市民则认为,“一些人在父母生前‘孝义’缺失,‘厚葬’的排场不过是虚荣心。”
&& 官方推火化 民间坚持“入土为安”
&& 中国1997年制定的《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已从国务院一档立法计划退为二档。2006年至2009年,其一直被列入国务院一档立法计划。
&& 北京《法制日报》报道,为何“难产”?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郜风涛曾公开表示:“有关方面对是否应该继续强制遗体火化,强制火化是否应当财政埋单,政府在殡葬管理中管到哪、管什么,经营性公墓如何管理等,都存在较大争议。”
&& 2007年《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布之后,短短20天,国务院法制办就收到社会各界来信来函超过1000件、建议1万余条。修改草案由于保留了原条例“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便利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的规定,成为最大焦点,广受诟病,争议至今。
&& 张存义被封为河南民间反对强火化第一人。这位河南省濮阳林科所的高级工程师,因为太执著,曾被一位民政机构官员误以为神经病。
&& 他近日对媒体表示:“老百姓想的都是入土为安啊。强制火化有什么好处?不节能也不环保,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 他列举了一些数字:中国已建火化厂、殡仪馆不下2800个,已建县以上骨灰安放公墓(不含骨灰堂)约600处。按每处占地60亩计算,至少20.4万亩地被占用了,这还没有算上偷偷装棺二次葬、经营性公墓所占土地。
& 火化一具遗体,需要柴油10到15公斤,电25度左右,向大气排放黑烟30分钟左右。火葬制度施行以来,到2008年5月底,中国共火化遗体达8077.7万具,耗电20.2亿度,耗油约10亿公斤,并且污染大气。
&& 并且,拿中原地区农村举例,土葬一位逝者一般开支5000元,城市居民约7000元。经火化,就得增加开支约2000元,而且市民还要另掏骨灰安放费。
&& 张存义说:“强制火化与国情与民心不符,农村地区偷偷土葬的,有的还被逼取尸火化,民愤大啊。”
&& 反对强制火化,并不意味着就要“与活人争地”。张存义力荐生态葬,就是不留坟头、不立石碑、不影响耕作、上面植树的深埋。
&& 广东酝酿殡葬低保 严防“死不起”
&& 广东省民政厅近日透露,广东正酝酿出台全省统一的惠民殡葬政策,积极推动殡葬服务均等化,建立“殡葬低保”制度,防止贫困弱势群体出现“死不起”的情况。
广州《南方日报》报道,据介绍,目前广州、深圳、珠海香洲区和佛山南海区已出台了重点救助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实行公共财政埋单。广州市自4月1日起实施《广州市困难群众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试行办法》,对低保、低收入人员实行全免,对外地低保、低收入及其他困难民众实行减半收费。
& 深圳市3月29日推出一系列殡葬服务惠民和便民措施。成立由专家、网民和市殡葬管理所代表组成的殡葬用品招标采购小组,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供应商。所有殡葬用品明码实价,允许民众自带花圈、骨灰盒、寿衣和墓碑等殡葬用品。实行低保对象在市殡仪馆享受免费的400元服务、免费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火化盒等6项服务。
北京则在去年出台了三项政策,包括给予京籍居民5000元丧葬补贴,建设首个城市公益性公墓,以及骨灰撒海由政府买单等。
&民政部的报告显示,中国多数省(区、市)都实施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惠民殡葬政策,各地惠民殡葬政策的覆盖人群约为1.32亿人。
】【】 【】
【相关报道】
版权所有、主办:
维护管理:民政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邮编:100721
总机:(010)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向盘打死有异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