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地图纳雍县穷

勺窝乡介绍_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勺窝乡地名网
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勺窝乡
行政代码:行政级别:乡长途区号:0857
辖区面积:71.41km2人口:约2.4万人人口密度:336人/km2邮政编码:553300 车牌号码:贵F隶属政区: 驻地:黄河坝 勺窝乡相关网站:
  勺窝乡位于县城西南面,乡政府驻地黄河坝距县城约18公里,东经105度11分至105度18分,北纬26度42分至26度98分,东与雍熙镇相邻,南接W岭镇,西抵猪场乡自新一带,北连龙场镇,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9.8公里,总面积为71.41平方公里。
勺窝乡彝语译成汉族是杉木的意思,现勺窝乡辖撤并建并的巴雍、杓可、法地、勺窝四个老乡区域,据有关资料考证,1941年前为大定府管辖,后划归纳雍。1958年初步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勺窝与杨家营合并成立了田坝人民公社,法地、杓可、巴率合并成幸福人民公社;1984年组建为乡级人民政府,1991年撤并建,以勺窝、法地、杓可、巴雍合并建立勺窝乡人民政府,乡政府驻地为黄河坝,辖23个行政村,163个村民小组,112个自然村寨,居住民族有汉、穿青、彝、蒙古、菜、布依、回族等,至94年底5708户,23700人。
该乡地处高中山缓丘河谷地带,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平均为1750米左右,乡境内有六大山峰,最高山峰为大尖山,海拔2271米,两条河流,灌溉良田2500亩(只在勺窝境内),三大矿泉,即小箐沟矿泉、牛鼻子洞矿泉、银厂沟矿泉,一大瀑布,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有优美的自然风景。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2.2度,年降雨量1150毫米,无霜期245天。全乡以农业为主,有耕地16658亩,其中稻田5225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还盛产马铃薯,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农作物玉米和水稻年产量为4618吨,有耕牛3880头,马86匹,生猪出栏4553头。
文教卫生较为发展,有公办小学6所,其中带帽初中3所,公办教师108人,在校学生3485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88.5%,有卫生院1所,卫生员7人,卫生所4个,卫生员18人,卫生室20个,卫生员25人。
交通运输发展也较快,纳水公路从乡境内南部横穿5公里,为寨乐乡的煤炭提供了较方便的外运条件。乡级公路从W岭起,到巴雍终,全长约24公里,还分支到法地5公里。
矿产资源有无烟煤、铜矿、铅锌矿、硫铁矿等。
乡境内荒山较多,适宜畜牧业、林业的发展,全乡有4个乡级林场,15个联户林场,总面积4298亩,3356工程项目办造林17185.7亩。
境内风景点“吊水岩瀑布”落差250米,素有纳雍黄果树瀑布之美称。
1999年,该乡以煤炭生产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总人口24826人,总耕地17649亩;农业总产值650万元;林业总产值143.9万元;牧业产值450.65万元;工业总产值2237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898万元。
  勺窝乡下辖村民委员会
  (共计23个)
中心、水沟、勺窝、湖坝、沙土、大土、黄河、五一、汗齐脚、鱼塘坎、香车河、高石坎、没天地、糯谷珠、老营、大岭岗、雾井、压落箐、大冲口、群新、卢营、对门坡、挖煤沟以下地名与勺窝乡面积相当:
勺窝乡区划 210 黄河村
220 大冲口村
220 岭岗村
210 大土寨村
220 对门坡村
220 汗齐脚村
220 湖坝村
220 老营村
220 六营村
210 没天地村
220 糯谷珠村
220 群兴村
210 沙土村
220 勺窝村
220 水沟村
220 高石坎村
220 五一村
220 务井村
210 香车河村
210 压落村
220 鱼塘坎村
210 中心村
220 挖煤沟村
百度推广 勺窝乡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勺窝乡怎么看? ---说两句吧!
16楼 网友于 21:11:57发表:我们穷人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几简不怎么好的房子,如果房子都快没了?我们的水已经被煤矿上采煤的时候,挖掉下去了。这让我们没有了水种水稻,只能买着吃。0大队煤矿没人说句话。我们的房屋也是因为开采煤矿房屋开裂。我们的树被煤矿上坎了五十多棵,我们的地还被矿上占用修路。这些事我们只能……………苦的都是咱们这些穷人!
15楼 网友于 20:58:58发表:我们穷人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几简不怎么好的房子,如果房子都快没了?我们的水已经被煤矿上采煤的时候,挖掉下去了。这让我们没有了水种水稻,只能买着吃。0大队煤矿没人说句话。我们的房屋也是因为开采煤矿房屋开裂。我们的树被煤矿上坎了五十多棵,我们的地还被矿上占用修路。这些事我们只能
14楼 网友于 16:43:13发表:国家要发展,乡镇要发展,村民是要作出-定牺牲的,土地,房屋,等,我想大家不要怨0,自已该打工打工,找事做,生活会好的,我和你们-样,0修大街,土地征了-亩半,只4000块-亩,修到纳雍的公路田征了,没钱自已填上80块,理解吧!要发展,要生活过得好!靠谁没用,你如果勤快些,去挖煤,每天能挣150块以上,现在你发现不,前几年,背菜上黄河坝街上卖不出去,现在你背-背白莱-会就卖完,
13楼 网友于 20:14:05发表:全0的是-,我加家房子被煤矿挖空了。现在要塌了。0。0是0的全部是-,老板给你0几个览钱,你0就不管老子们死活了。 的 真你0的太-了。你0的叫什么0。叫你0个逼府。你们会早报应的
12楼 网友于 20:12:42发表:全0的是-。00
11楼 网友于 20:10:14发表:全0的是-。00
10楼 网友于 20:09:09发表:全0的是-,我加家房子被煤矿挖空了。现在要塌了。0。0是0的全部是-,老板给你0几个览钱,你0就不管老子们死活了。真你0的太-了。你0的叫什么0。叫你0个逼府。你们会早报应的
9楼 网友于 23:00:59发表:正常,这个年头就这样!别说你哪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勺窝乡的汗齐脚村也一样没处理呀!我刚刚查了一下0网,居然没有一点动静!
8楼 网友于 23:00:40发表:很正常,这个年头就这样!别说你哪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勺窝乡的汗齐脚村也一样没处理呀!我刚刚查了一下0网,居然没有一点动静!
7楼 网友于 22:57:04发表:很正常,这个年头就这样!别说你哪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勺窝乡的汗齐脚村也一样没处理呀!我刚刚查了一下0网,居然没有一点动静!
6楼 网友于 7:59:50发表:现在-的黑很,只管自己的任务,不管效果,中心村催打房的时候多积极的,现在房子打了却不给地修房子,真是没天理,很多人由于没房住就把房子修在危地上,大队长徐兴发借赔房那个机会赚了不少,直接进城买房,哪管我们这些村民的死活
5楼 网友于 7:52:38发表:我们中心村的房屋撤了却不给地重修,村干部强行让把房屋撤了,说好撤了给地修房子,可现在几乎很多人都住着撤剩的那一间屋,村干部真是太,,,
4楼 网友于 23:09:36发表:勺窝乡再几年发展的到是很快,旦是因为修路压了多少田地,有的连祖坟都挖掉可是一个钱也哪不到,
3楼 网友于 0:27:12发表:说的好,因为开踩煤矿导致房开裂,0让农民搬迁却不给补偿款,征了地还得自己花钱盖房,他们为了 升官那管老百姓死活。现在的勺窝乡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唉、子孙后代可怎么办。
2楼 网友于 23:20:28发表:还有长田煤矿死了那么多人,谁来为他们负责?
1楼 网友于 21:43:40发表:勺窝乡在近些年来发展很快.比如说:煤矿.公路、等等这些。但是在发展的同时,0有没有考虑到老百姓损失。2010年修了一条通往龙场的公路,压了不少的田地,有的农民基本有一半的田地被压.却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补贴.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全国地名搜索
纳雍县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女人也能撑起一片天――纳雍县羊场乡奢嘎村驻村工作队长曹琴香驻村二三事
&您现在的位置:&&&&&&&&&&&&&
女人也能撑起一片天――纳雍县羊场乡奢嘎村驻村工作队长曹琴香驻村二三事
作者:杨艳 张茂&&&&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40&&&&更新时间:&&&&责任编辑:杨虎
  说起曹琴香,奢嘎村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女干部厉害,如果能让她再驻上三年,奢嘎将大变样呀”。
  今年1月,按照组织安排,毕节市人大信访办副主任曹琴香和她的队员们到离纳雍县城还有91公里的羊场乡奢嘎村驻村开展工作,带上铺盖、衣服、炊具,一行人便“风风火火”下了村。奢嘎村贫穷、落后,少数民数较多,开展工作较为费劲,曹琴香驻村后,凭着自己的一张嘴、一双手、一双脚,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渐渐地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群众堆里的“领头雁”
  初冬的早晨,人们还刚从暖和的被子里钻出来的时候,从村的东头到西头,看见一群人有时拿着扫帚,有的提着桶,在沿着马路捡垃圾,在人家居住密集的四周扫垃圾,一看看去,便能看出有一个身穿黑衣服,围着红色围巾的妇女和大家有说有笑,她就是奢嘎村的驻村干部曹琴香,和她一起打扫的,有她的驻村队员,也有周边的老百姓。
  “刚开始,她来我们家动员把卫生搞好的时候,我认为农村比不上大城市,脏点怕哪样,再说一天忙得很,哪个有时间浪费这里头,可看见他们一天弯倒到处扫,我心里头也开始过意不去,再说扫了看着干净、住着舒服,现在,我也带头把自家屋内和周边的卫生搞好,不说出力嘛,至少不给他们添乱。”说到自己过去的想法,湾子组曾加飞有点不好意思。今天,她正是主动来打扫村办公室,正拎着一垃圾往外走。
  初来奢嘎村,该村“脏、乱、差”较为严重,绝大多数人家的垃圾乱扔乱倒,院落四园到处是垃圾,风一吹来便在空中“四处摇曳”,曹琴香和她的队员们便利用“夜访农家”的时机,动员老百姓们把卫生搞好,但没有成效,看来动口不行,还得动手做示范了,于是她便在每天早晨去村委会办公楼门前及周边农户家房前屋后打扫卫生,用实际行动改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如今,成效非常明显,已在全村组建了一只“大扫除”队伍,在全村营造了“爱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使得整个村子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现在的奢嘎村,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两个硬化”中的“碾压机”
  “3月28日市里召开美丽乡村建设部署会议后,我们立即召开筹备会议进行研究,并于4月1日带着6个市直驻村工作组及村干部20人到大方县星宿乡龙山村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回来后,立即召开座谈会,商议两硬化启动事宜。”曹琴香说。
  自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铺开以来,伴着一双灰白色的布鞋,曹琴香的步子就没有停过,一边做老百姓的宣传发动工作,一边还要协调砂石水泥的购买和运输,刚开始,全村有一半多的老百姓不愿意做,原因就是怕自己出钱,怕没劳动力修不了,曹琴香便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分析“两硬化”工程的益处,凭借着她的“三寸不烂”之舌把村民们感化,硬是让外出务工的接二连三赶回来加入“两硬化”的队伍中来。
  “开始的时候我不想做,家里就我一个老头子想做也做不了,曹主任走我家来做了几次工作呢,我想了久觉得她说的是对的,还是喊我家儿子们回来做,怕过了这个村就没得这个店了。”瓦房组付修伦说。
  “我家丈夫前两个月突然去世,我一个人要带孩子,又要做农活,无法去做院坝硬化,曹大姐找车拉了2吨水泥,5方砂给我,还召集一些邻居帮我,我很感谢她。”提到曹大姐,何家寨组龙华妹至今还感动得热泪盈眶。
  据悉,在“两硬化”工程实施中期,由于从奢嘎至羊场的路段被山塌下来封住了,水泥、砂石无法运过来,曹琴香便杵着木棍,和她的队员们相互搀扶着,从山塌的地方“爬”了过去,找乡政府协调此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从赫章县古达乡拉来砂石,不但没有因此拖全乡的后腿,完成进度还走在全乡的前列。10月底,奢嘎村全面完成20000米连户路和10000平米的院坝硬化。
  四处跑项目的“女超人”
  “我家以前也养了一些黑山羊,但规模不大,自从曹大姐他们来了后,为我们争取养羊项目,现在我家有50多只黑山羊,很高兴我们有这样的好干部,我会像曹大姐说的,建立专业养羊合作社,带动老百姓养羊,让大家都富裕起来。”汪家坪子组杨友平就是奢嘎村第一家养羊的农户,刚开始,他不懂得防疫知识,通过曹琴香他们送书、送光碟,多次讲解如何让羊安全过冬的常识,手把手教如何照顾小羊羔。目前,他家的小羊们正茁壮成长。
  “协调到项目才是开始,如何实施,如何做好后续管理那也是关键。”曹琴香说。今年6月份,种下不到几个月的核桃树苗病虫害较为严重,眼看很多树苗倒地,曹琴香不得不厚着脸皮,到市、县林业局协调了4台喷药机子,70件杀虫剂,亲自组织农户10余名对遭病虫害核桃苗进行集中喷杀。
  12月9日中午,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新的村委办公室搬迁了,5名村干部和35名党员、组干、群众代表在这里欢呼雀跃,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修了这么宽敞、漂亮的办公楼,这座办公楼房内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支书、主任办公室、远程教育工作室等,室内办公设备齐全。当天,曹琴香和她的队员们又从毕节购买了价值6000多元的电脑和打印(复印)机作为新办公室的办公用品。
  “正月间,曹主任为我们村争取了2100亩核桃种植项目并在正月初六就亲自带领群众栽种核桃树苗,在春耕备耕时节,她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给河边组村民协调到4000公斤洋芋种、300公斤玉米种子、2吨化肥;协调了6万元给奢嘎小学进行校园绿化,4万元购买课桌,合计有30多万的村办公室建设,都是千辛万苦跑来的。真的很感谢她了。”奢嘎村支书杨孝枪说。
  目前,曹琴香为羊场乡争取到的项目资金457万元,落户到奢嘎村的就有110余万元。
  边访边讲的“宣传员”
  “曹主任他们讲的还要听得懂点,她经常给我们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使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沙坡组杨孝勋真诚地说。回忆起每次到村民组开展宣传工作,曹琴香说:“我们一天要跑十多户农户,早上天刚亮就出门,晚上天黑了才回来。几天下来,脚走得酸痛,嘴巴都说干,晚上回到住处,腿象断了似的,那真叫一个累哪!”
  就这样,曹琴香和她的工作队员、村支两委在一起,积极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宣传、夜访农家宣传等方式,广泛地向群众就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党的方针政策进行解读宣传。现在,村内有大批的人家开始养牛、养羊,种植经果林,涌现出像朱俊义等一批批创业带富能手。
  据了解,今年10月份,曹琴香利用赶集的时机,在羊场乡麻嘎街上集中开展法制及“同步小康”政策宣传活动,活动围绕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收集相关宣传资料,发放《百万妇女携手共建美丽乡》、《毕节市全面小康创建10条》、《农业机械安全操作保养手册》、《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贵州省电动自行车宣传提示》等18种宣传资料共5546份,约1000余名群众参与活动。
  日前,工作组向群众共发放了“连心卡”300余张,张贴各类宣传标语、喷绘40余条(幅),走访了群众400余户1500余人。
  矛盾纠纷的“和事佬”
  “苗族寨里的工作是最难做的,通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用汉语和陌生人主动交流的,如果是到他们家做工作,不管男女,首先得喝下半碗包谷酒,不然,他们是不会搭理你的。”说起做“苗寨”的工作,曹琴香至今还心有余悸。
  “我们家有哪样事都找曹大姐的,包括一些家庭矛盾都找她,她都认真劝导我们。”河边组宋帮朝不好意思地说。
  5月15日,姑开乡到羊场乡政府路口因山石垮塌导致输电线路中断,抢修电缆经过奢嘎村部分老百姓的地里,当时正是洋芋、玉米长得正茂盛的季节,全村有50多名老百姓来闹事,不让电工队施工,曹琴香和村支两商议后,立即赶到闹事地点,一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边给供电部门协商青苗补偿的问题,其间,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把矛盾化解了。
  6月11日,一台履带式挖机从凹梳小学路口经奢戛村从一事一议公路(3公里)到麻嘎街上,毁坏路面和挡土墙多处,30余群众已将挖机拦下,村民情绪十分激动。曹琴香立即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到现场查看公路损坏情况,并连夜赶到纳雍县城,向县委、政府相关领导和部门作了详细汇报,得到县领导的关心和重视,立即安排县教育局、交通局的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来到现场,对损毁路面进行实地查看和评估,协助乡、村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及时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曹琴香及驻村工作组积极参与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为构建和谐村寨起到积极作用。近一年来,本村村民无一人到乡、县及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及部门上访。村民们都称她“和事佬”。
  家人眼中的“不孝女”
  “八妹,你快回来,妈妈快不行了。”这是10月24日中午,曹琴香的四姐打来的电话,放下电话,她觉得天都塌下来了,难怪这几天眼皮一直跳得厉害,这一天,成了她一辈子最深刻的记忆。但因村里面有重要的会议,曹琴香无法走开,赶到毕节时,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
  “当时我很火冒,觉得她很过份,母亲临走之前就是想见她一眼,但她扑在工作上,连老人去世也不来看一下......。”说到这事,曹琴香四姐很伤心。
  直至今日曹琴香,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对母亲的亏欠,每当说起母亲,她的眼圈都是红红的,她常常从手机里翻出一张自己和家人陪母亲渡过的最后一个生日的照片发呆。喃喃地说:“我还没来得及洗出这张照片给母亲看,她就走了,对不起,妈妈......”。
  转眼一年的驻村工作就要结束了,曹琴香任然在村里忙个不停,在奢嘎村的最后这点时间,她一直在和群众交心谈心,引导群众如何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思量着如何再帮助奢嘎村的老百姓多干点事,如何让群众发家致富起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中共毕节地委组织部主办 建议分辨率:&&页面执行时间:62.50毫秒乌蒙新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03版:重点
第01版 封面导读
第02版 报眼
第03版 重点
大义纳雍苗族男子一肝两肾救三人 大爱嵊州市民自发募捐助好人家乡
特约记者 周春荣
嵊州市人民医院团委书记马一飞给学生们发糖
熊国丽表达感谢之情
播下的情,收获的爱 11月2日,毕节市纳雍县猪场乡水箐村承明希望小学。来自浙江嵊州“爱心公社”的爱心捐助团带来海之义,回报山之情——简短又简朴的捐赠仪式,以别样的方式传递爱、延续爱、倡导爱…… “情”是水箐村民李德学的家人以捐献不可逆脑死亡伤者李德学人体器官播下的情,时间在将近5个月之前。 “义”是爱心公社“社员们”用物质还原的心意,时间在秋末,心意在微寒中释放着温暖——在一切感激都无法表达感激的情况下,爱心公社“社员们”以电脑、冬装、书包、水壶等实物形态的捐赠,启迪水箐小学学生们以成绩回报自己家乡,以爱心营造社会和谐。 捐赠物资包括浙江丹鲁依服饰提供的121件巧可巧克冬装(价值2万元),嵊州市人民医院提供的1台电脑、1台复印打印一体机、1台投影仪、130本《新华字典》、140个书包、140个水壶、140个文具盒、部分体育器材(价值3万元)。 捐赠仪式上,嵊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主任、总编钱树军慷慨陈词——爱心公社的爱心人士代表之所以千里迢迢赶到水箐,就是因为水箐村的一位苗族同胞感动了嵊州人民。 “纳雍人有大义,嵊州人有大爱。我们今天带着爱心公社爱心人士的重托看望山里孩子来了,物资虽然有限,但爱心无限。希望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懂文化的人,在不远的将来回报祖国、建设家乡;希望小朋友们学会感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爱传播得更广泛、更久远,成为萧规曹随的爱心接力!” 嵊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任孟飞说,她们到遥远的猪场山村,目的就是传递爱、回报爱、倡导爱,在社会的公序良俗中诠释爱与和谐,让爱牵手每一个人,连起你我他,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大厦添砖加瓦…… 嵊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俞六安是经历李德学家人大爱无疆行动洗礼的医界专家,他在捐赠仪式上动容地说,几个月前,发生在嵊州的一个伟大的善举,让嵊州人民知道了“纳雍”两个字,知道了是穷乡僻壤的纳雍人李德学在油尽灯枯之际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黔予之桃,浙还之李 投桃报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时间拨回6月10日,地点回到嵊州—— 6月10日下午3点半,嵊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47岁的猪场乡苗族农妇杨文秀泪流满面,轻轻抚摸着丈夫李德学的脸,作生离死别的最后告慰。几分钟后,李德学被推进手术室,捐出肝和两个肾。 李德学与其妻子杨文秀去年年底到嵊州市甘霖镇柳岸村一家砖窑厂打工,上初中的儿子李江和年过八旬的双亲留守家中。 5月27日晚8时许,厄运猝不及防,一辆摩托车撞碎了李德学一家人平静的生活,走在路上的李德学被撞成颅脑重伤。6月8日上午,抢救中的李德学出现休克、自主呼吸消失等症状,医生初步诊断为脑死亡,已无抢救价值,但其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良好,适合捐献。 医生将李德学的病情告知其家属,杨文秀与在嵊州打工的女儿女婿及其他亲人商量,同时打电话与李德学父母沟通,商量是否捐献李德学的器官。 “如果他的器官能挽救另外3个人的生命,这也是做好事。”杨文秀说,“李德学平时心肠好,如果他知道他救了3个人的命,他也会同意的。” 随后,杨文秀和在嵊州打工的女儿女婿等填写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并签字同意。 按器官捐献法律程序,必须征得全部直系亲属签字同意才行。李德学父母和大女儿、儿子生活在老家水箐,得亲自上门找他们签字确认。嵊州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杜海斌与《今日嵊州》记者金斌于是带着有关手续火速前往猪场乡水箐村。 杜海斌与鑫斌联系到相关媒体后,再辗转联系到李德学家人——6月10日7点40分,杜海斌、金斌赶到猪场乡政府,拿出《身故后人体器官捐赠告知书》,政府帮助接到政府驻地的李德学的四位亲人郑重签下了名字。 6月10日下午16点45分,嵊州。器官摘取手术完成,李德学的肝和两个肾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杭州,3台移植手术先后启动——李德学捐出的肝脏、双肾,将让3位患者获得重生。 猪场乡水箐村苗族同胞李德学投之以桃,嵊州人民报之以李——6月10日,李德学捐献器官当天,毕节市人民医院青年志愿者得知杨文秀一家生活困难,当即组织了一次捐助活动。 嵊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任孟飞女回忆说,捐款活动中,曾经的器官捐献受益者梁斌两次捐了款。 6年多前,50出头的梁斌患尿毒症,两肾功能衰竭后,却幸运地得到肾移植。梁斌向嵊州市人民医院向李德学家人捐款时说:“我至今仍不知道是谁给了我肾源。今天,我到人民医院检查,听到了李德学一家的事,尽管我家经济条件也不好,但我也要尽自己一点心意。” 李德学遗体告别仪式当天,梁斌又带着前一天才到手的一个月退休工资赶到殡仪馆捐赠,“捐款只是了却自己的心愿”。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为苗族同胞做些什么?”全程报道李德学器官捐献的记者金斌常常思忖。 近5个月之后,当初曾经前往猪场乡的金斌等嵊州传媒爱心公社“社员”又发起了“情暖纳雍·助学行动”。金斌说,又到了冬季,不知道水箐的孩子穿得暖不暖和,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课外书看,所以,嵊州市红十字会、嵊州市人民医院、嵊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发起了这一活动。 水箐村苗族同胞李德学投之以桃,嵊州市红十字会、嵊州市人民医院、嵊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报之以李,演绎了一出山情海义爱相连的故事。 绵绵手足情,爱心无止境 一个农民家庭的成员们,在亲人身故后无偿捐赠器官,这是一件多么感人的事情。 李德学之子李江回忆说,他爸爸出事前半个月,还从嵊州打电话回家,问他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没想到,这竟然“是爸爸和自己的最后一次通话”。 11月2日,李江面对前往水箐村看望他们一家的嵊州市红十字会、嵊州市人民医院、嵊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所有人等,说:“我爸爸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了三个人的新生,我很骄傲。” “没有了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夜里哭,我以为自己很坚强,能够安慰她,但我做不到。”说着说着,19岁的大男孩李江哭了,“妈妈夜里哭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是在想,爸爸虽然去世了,但因为捐献了器官,他又以另一种形式活着,他的生命还在延续……” 猪场乡是贵州省2011年获得“和谐贵州十佳乡镇”的少数民族乡、滚山珠之乡,民风淳朴,人民勤劳,曾经得到过外界不少好心人的帮助,其中,深圳爱心人士承明就捐资30万元在水箐修建了承明希望小学,让水箐苗寨的学生得以就近入学。 承明希望小学覆盖8个苗族村民组,有三个年级121名学生。孩子们领到红色的巧可巧克冬装,立即穿到身上,脸上的笑容很灿烂。三年级学生熊国丽代表全体同学,向嵊州爱心公社的叔叔阿姨们表达了真诚的两个字:感谢。 “长长帮扶路,绵绵手足情,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参与爱心公社捐赠仪式的猪场乡乡长朱迎春说,爱心公社“情暖纳雍·助学行动”带来的不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精神动力,“滋润了每一块心田”。 据了解,嵊州“爱心公社”还将通过《今日嵊州》、嵊州新闻网、新浪及腾讯嵊州新闻网官方微博,继续在该城实施为水箐村孩子捐献一本课外书的募捐活动,将李德学家人的大义和善举以回报的方式传递和延续。
乌蒙新报数字报刊 地址:毕节市天河路2巷3号
毕节日报社、六盘水日报社主办 邮编:551700 电话0
所有内容为毕节日报社、六盘水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提供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省毕节市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