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银手镯(链)是双龙头的,龙头很精致栩栩如生,手镯(链)是很细的丝绕圈英文而成,挂钩上有925字

转:雷山苗族服饰艺术源流苗族服饰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源流苗族服饰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在东经107°55&~108°22&和北纬26°02&~26°34&之间,东邻台江、剑河、榕江三县,南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西连丹寨县,北靠凯里市。雷公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全境,最高峰黄羊山海拔1278.8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相对高差1694.8米,境内山峦重叠,谷深壑幽。
雷山这片地方,南北朝时南朝齐置丹南县。唐代天宝三年(744年),置罗恭县,属应州。宋代属肇庆府羁縻州。元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代至清初无建置,苗族内部自理,称“管外苗族地区”。清雍正七年(1728年),清政府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雷山置丹江厅。民国3年(1914年),丹江厅改称丹江县。民国37年(1948年)10月,设雷山县。现雷山县辖四镇五乡,即丹江镇、西江镇、永乐镇、郎德镇、望丰乡、大塘乡、桃江乡、达地乡、方祥乡,共157个行政村14.6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85%。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乡被誉为“歌舞之乡”。黔东南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雷山则是这个海洋的中心。这里,苗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十分典型。
县境内苗族喜欢聚居,2百户以上的苗族村寨有19个,其中:西江千户苗寨1061户。100—200户的有91个。苗族的节日甚多,一年四季都有节日。春暖花开的季节有游坡节,活动内容以爬坡、游方、对歌、赛马、斗鸟为主。夏秋季有卯节,活动内容以游方、对歌、斗牛、斗鸟为主。冬季十月、十一月有仰节以及十二年一度的祭鼓节,活动以走亲戚、杀猪、打糍粑、祭祀、接客喝酒串寨,游方、对歌、吹芦笙、敲鼓、跳圆形舞蹈为主。所有这些节日,人们都着民族服饰盛装,鲜艳夺目壮观,无形中形成了服饰艺术展览与比赛的盛会,而节日中的芦笙、木鼓、铜鼓舞蹈与礼仪,又是雷山苗族服饰盛装得以展示的条件,形成了追求服饰艺术美的动力,从而构成了苗族服饰艺术生长和传承的民族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
一、服饰型式及分布区域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按杨正文著《苗族服饰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一书归类有长裙、短裙两类。长裙类清水江型丹江式(或称西江式、巴拉河式)、黄平式和月亮山型雅灰式。短裙类雷公山型大塘式和舟溪式。此外,还有不穿裙的丹都型龙泉式。
清水江型丹江式以本县丹江镇、西江镇为标本地。主要分布在本县的丹江镇、西江镇、郎德镇、方祥乡全部苗寨,望丰乡、大塘乡的大部份村寨,永乐镇、桃江乡的部份村寨亦有分布,总人口10.34万人,占全县苗族总人口的85.3%。周边凯里市三棵树绝大部份村寨,鸭塘、舟溪的部份村寨,台江县台盘、排羊、南宫的大部份村寨,剑河县太拥的部份村寨,榕江县的小丹江、丹寨县的孔庆亦有分布。合计总人口30万人,雷山占35%。该式女装有便服与盛装之分。穿便装时头挽髻,髻后戴木梳,插银簪,青年女子喜以缎带花悬在银簪一端为饰。上衣为小领右衽紧袖短衣,衣袖,襟、肩以宽3厘米的绣花带装饰,穿时衣外罩一刺绣胸巾,下端与衣摆平。下装为直统裤。过去衣料多为蓝靛染的紫黑土布,现多为灯蕊绒或其它布料。中年妇女喜用白色提花毛巾包头,老年妇女或用蜡染或用土黑布围头。盛装上为交襟大领衣,领向后倾,衣袖、襟、衣领、肩为装饰部位,图案为双头龙或飞凤、蝴蝶、宗庙等。当地苗语称“欧贝”,意为“雄衣”。下装为直统多褶裙,裙褶呈凹凸交错,绣有青蛙、花卉等。脚穿圆口绣花布鞋。盛装还配有大量银饰。头饰有银角、银凤、银箍、耳环、银梳。项饰有麻花项圈、平纹项圈。胸饰有压领、银链。衣饰有银片、银铨和银坠。手饰有手镯等。该式亦为苗族服饰中银饰最多的服饰之一。锁绣、辫绣为该式的工艺特色。相对而言,便装为劳动服、笙舞服;盛装则为礼服、鼓舞服。
清水江型黄平式以黄平县谷陇乡为标本地。主要分布在本县的丹江镇,人口较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从凯里、黄平等地迁居的苗族服饰。该式服装在黄平县境内及与黄平县交界的凯里、台江、施秉、福泉等县(市)的部分乡(镇)亦有大量的分布,人口多于本县人口数。头饰,女孩长到七八岁时开始剪去围部头发留蓄顶发,到十五六岁时便蓄长发。姑娘绾髻,耳旁留髻发。戴平顶多褶花帽,外缠三角形手巾。帽子表面由整块挑花布或刺绣或织锦拼构而成,圆且硬,不易变形,呈紫红色。已婚妇女,渐由帽变为包头帕,生育后全改包头帕,即用若干块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布料,按固定样式重叠包于头部,用一块80厘米长的染成紫红色的布巾对角折叠包在最外一层,头顶露出一蓬梳理整齐的头发,耳旁留有整齐的髻发,木梳插于发间。银簪一端露于发外,作固定头帕和装饰用。近年来,不论包头帕或戴帽,都以一张手巾或细毛线织成的四方巾折成三角形包在表层。上装为交襟中长招衣,衣领后倾且低,袖口宽大而短,穿时袖翻至肘部。便装用天蓝色、黑色布料,无花饰。盛装用自染土布或染成紫金色的绸缎为料。姑娘和少妇的上衣衣背镶嵌繁多的挑花或刺绣图案纹样,用青、红、黄、蓝、紫、绿等色丝线绣成四方形的花朵。方形之上,是横向三组挑花布接在后衣领,与方形下摆的五组挑花布形成对称。方形的左右各有三组对称的条形挑花布接至腰身。衣领及胸襟为一组“蚕娘图”。两襟配有织花带作系衣用。下装为百褶裙,裙由裙腰、裙身和裙边组成。裙腰青黑色,周长约80厘米。裙身布料长13至18米,宽60厘米,染成紫红色。裙边宽15至20厘米,以人形花纹、圆点花、浮萍花和鸟翅花纹饰之。裙长至脚踝。秋冬包红色裹腿。盛装时裙外系围腰。礼服(或最盛装)则穿银衣、银围巾、银凤冠、银簪、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钏、银戒子、银铨、银腰带等。该式为苗族银饰最多的种类之一。数纱绣、挑花为该式的工艺特色。
月亮山型雅灰式以丹寨县雅灰乡为标本地,主要分布在本县的达地乡,人口较少。该式在丹寨县雅灰、榕江县平永和三都县都江等乡镇亦有分布,人口多于本县人口数。穿著该式服饰之妇女头绾云髻,便服插木梳。穿盛装则插银梳、银花、银钗和银角,银角呈山字形,似古代战叉,银梳背挂5条银链,垂于脑后。颈戴一个正方形银牌,3至5条麻花纹项圈。上装为紧袖对襟圆领衣,衣料为青色斗纹亮布,袖口周围用白布镶饰。便装衣肩、衣袖、衣背和后衣摆为装饰部位,纹样多为彩色丝片贴成和平绣成异形鸟、蝶纹。盛装,特别是鼓社节仪式服饰则满身绣饰鸟纹,故又称“百鸟衣”。内穿胸兜,兜巾上部刺绣,腰侧挂银链条。下装为细褶多褶长裙,衣紫黑色,用动物血浆染成亮色,质挺硬。裙前为一棱形满绣裙帕,绣饰图案与上衣相同。腿套布筒,用织带束紧。传统穿绣花鞋,现多穿高帮胶鞋。丝片贴花、平绣为该式主要工艺特色。
短裙类雷公山型大塘式以本县大塘乡为该式标本地。主要分布在本县的大塘乡、桃江乡、望丰乡、永乐镇的部份村寨,人口为&&&
1.1万人,占全县苗族人口的9.1%,相邻丹寨县排调镇亦有分布,合计总人口为1.6万人,本县占68.8%。它与榕江县两汪乡的的超短裙服饰有所不同。穿著该式服装的妇女头挽云髻,髻后插银梳,髻右插银钗,佩耳环。盛装头饰戴银簪,插银凤银花。上装为宽袖对襟敞领织锦衣,衣领后倾露背颈。穿盛装时衣背钉缀银片。腰系织锦花带。下装内穿紧身小脚裤,外穿超短裙,前后系围巾,巾长盖膝,巾缘挑花。盛装则不穿紧身裤,改为织花或挑花绑腿,外穿多条短裙,前围织锦围巾,后系绣花或织锦飘带数条。脚穿绣花布鞋。整个一身色彩斑斓。盛装银饰还有麻花项圈、银压领、手镯等。该式服装尚存古式,古式上衣除胸襟大块织锦装饰外,衣背有多层贴花和蜡染花,领饰翻垂为饰,衣身布料用牛血等浆染成光亮色,年久龟裂,十分古朴。织锦为该式主要工艺特色。
雷公山型舟溪式以凯里市舟溪乡为标本地。主要分布在本县望丰乡的公统、干益、丰塘、小鸟的村,人口为0.35万人,占全县苗族人口的2.9%。相邻的凯里市舟溪、鸭塘、麻江县的下司、丹寨县的南皋亦有分布。该式服饰结构与大塘式极为相似。妇女挽云髻于头顶,额前压发成半月形角棱为缘。插银钗于髻右,髻后插木梳。穿盛装时插银梳。额发有银带压饰,银带两端束于脑后,并拴以银饰飘带垂于背。髻前插竹苔套银链,髻顶插银角。颈戴银项圈3至7围。上装为青色土布宽袖半袖对襟衣,两襟钉有3至5颗布扣、铜扣于胸。穿着时衣袖反卷,戴袖统。盛装多以紫缎为料,衣襟用彩色自染丝片贴花及马尾绣装饰,衣背、衣肩钉银圆泡及银片装饰。腰束织锦腰带。夏装穿短裙,盛装则多条裙叠穿,裙外系前后围巾,前围巾绣满水车纹、指甲花、牛角花等纹饰。穿布脚筒或绑腿,脚穿刺绣花鞋。盛装银饰还有手镯、压领等。丝片贴花、马尾绣为该式主要工艺特色。
不穿裙的丹都型龙泉式。分布在本县达地乡和永乐镇的高庄、草坪,该服饰主要分布在丹寨龙泉及与之交界的都匀、三都相邻乡镇。穿着该式服饰的妇女婚前挽髻于头顶,婚后发髻蓬松下榻。便装包黑色头帕,并在后方别一枚银蝴蝶为饰。穿盛装时,头上插银花,喜戴项圈、手镯。姑娘着青色大襟衣,衣长及膝。已婚妇女穿枇杷襟右衽上衣,襟边镶贴色布,衣短不遮腹,系前后两片围裙,腰系花带或银链。下穿宽脚裤,裤上与上衣等齐,扎绑腿。脚穿云纹圆口布鞋。织锦是该式的主要工艺特色。
二、典型服饰
鉴于雷山苗族服饰艺术中,着清水江型丹江式、雷公山型大塘式、舟溪式位居全县人口比例前列,在其服饰人口中占绝对多数,纹饰造型独特,艺术精湛,特别是丹江式形式多样,图案古朴,内涵丰富,盛装银饰,靓丽冠天下。故以这三种服饰艺术作为较详细的说明。
便装。男上装一般为左衽上衣和对襟上衣以及左衽长衫三类,以对襟上衣为最普遍。下装一般为裤脚宽盈尺的大脚长裤。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衣和圆领胸前交叉上装两类,下装为各式百褶裙和长裤。
对襟男上装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组成。衣襟订五至十一颗布扣,左襟为扣眼,右襟为扣子。上衣前摆平直,后摆呈弧形;右、右腋下摆开叉。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与之匹配;下装一般为家织布大裤脚长裤。现代青壮年多穿中山装,部分青年喜着西装。
男便装下装一般为无直裆大裤脚桶裤,裤脚宽盈尺,裤脚与裤腿一致,由左、右前、后片四片组成,制作简便。
从前,女子穿着裙子,无内裤也无长裤。1919年前后,西江人梁聚五和侯教之两位先生,深感苗族妇女衣着有过于复杂和简陋之处,长裙着地,不便于劳作,于是设计一种新颖便装,为右衽上装,着裤,即以托肩绣花的大襟小领短衣、长裤和外束与衣等长的绣花围腰,为后来人们所接受。
女便装上装一般为右衽上装和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两类。右衽上装结构与男上装中的左衽上装大体一致,唯方向相反。无领胸前交叉式上装称为雄衣,是传统的苗族女装,无纽扣,以布带束腰。苗族妇女便装,颜色一般为青、兰色。
现雷山着长裙的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精绣花鸟、花草、蝴蝶、谷穗图案花边或购买现成花边,它是太阳图腾彩虹图象,蟒蛇图腾披肩挂袖的表现。由两条宽平相等的布条线包边,同宽的四条布线交叉压成的连续瓜纹图案花边,称为“笙压服”或“芦笙服”,即为女子芦笙舞服。围绣花鸟围腰,系银质围腰练,下装着西装长裤,挽高髻于顶,着耳环,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头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插银花、塑料花等饰物。老年妇女上装多穿右衽上衣或无领交叉式上衣,下穿长及脚踝青素百褶裙,围与裙长围腰。老年妇女上装饰物,颜色喜尚青、兰色,包青兰色头帕。
苗族男装盛装为左衽长衫外套马褂,外观与便装相同,质地一般为绸缎、真丝等,颜色多为青、兰、紫色,各地无异。
在芦笙舞蹈艺术之乡南猛,男子在吹奏高排芦笙时,必须佩带用黑线绣有五条模格的蟠旗式白色围腰帕。五条横格花纹有所不同,它们表示五条大江大河。蟠旗为帐祭,与芦笙舞蹈相结合,是为祭奠在开发与迁离五条大江大河中牺牲与逝世的先民。南猛芦笙舞蹈是为先民猎狩、垦荒征战、迁徙生活的艺术再现。
盛装。清水江型丹江式女子盛装是由雄衣和有衽上衣发展演变而成。上装有两层,内层为家机染青布,外层为紫色、兰色绸缎。衣袖、衣边及手背上均用挑、绉等绣法绣成龙、虎、羊等动物图案。龙图案手背上部为两条相向,下部为一条盘居,图案原始古朴、简洁。颜色为红、兰、绿、黄等色,沿托肩镶长方形花草图案,袖口宽大,为无扣交叉大领衣。穿时,袖、肩缀满各种图案的银花片。下着青色家机布长绉裙。大部分外罩24条红底绣有花、鸟、虫、鱼、蚌、蛙、龙、凤图案的花飘带,象征二十四节气。每条飘带过去由三段,现在改由五节段图案组成。24条花飘带组成五条大江大河,是先民居地与横渡江河的印记,分别代表黄河(苗语:欧纺,即黄水河)、淮河(苗语:欧略,即浑水河)、长江(苗语:欧夯,即深水河)、赣江(苗语:欧赣,即鸭群河)与湘江(苗语:欧香,即稻香河)。头戴银角,颈系压领、项圈,再饰以银头花、银梳银泡、银插针、银手镯、银锁、耳环、戒子等。脚穿绣花船形鞋。在着凤鹅围腰时、褶裙不套花带。
苗族男装盛装为左衽长衫外套马褂,外观与便装相同,质地一般为绸缎、真丝等,颜色多为青、兰、紫色,各地无异。
在芦笙舞蹈艺术之乡南猛,男子在吹奏高排芦笙时,必须佩带用黑线绣有五条模格的蟠旗式白色围腰帕。五条横格花纹有所不同,它们表示五条大江大河。蟠旗为帐祭,与芦笙舞蹈相结合,是为祭奠在开发与迁离五条大江大河中牺牲与逝世的先民。南猛芦笙舞蹈是为先民猎狩、垦荒征战、迁徙生活的艺术再现。
雷公山型大塘式超短褶裙,这部分穿短裙的苗族妇女,尤其喜爱编织宽彩带,刺绣图案多为几何形纹样,拴于裙子的前后,这种彩带最宽的有到5厘米,从腰拖到脚,并且在裙的前沿,也拴上一块半长彩色绣片,人称出山的锦鸡,指的就是这部分苗族。因为她们的氏族以锦鸡为图腾。锦鸡即脊鸟
宇鸟,是为蝴蝶妈妈孵蛋白的巨鸟。居住的环境,常见锦鸡出没,有的甚至捕来家里驯养。由于图腾潜意识的作用,久而久之,便访照锦鸡的毛色和尾翼,织成彩带,披挂在自己的裙上。
此外还有片裙,以前后两片系于腰部,后腰拴宽花片,前腰稍窄。
飘带裙是在彩带裙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飘带是分节段,单根绣制,上窄下宽,下端形似剑头,每根花带都统一绣着一色花纹,有向日葵花、牵牛花、云纹花、辣子花,中间为各种蛇虫飞鸟,上端为火焰花或鸟羽花。把每根带连起来就是一笼锦绣围裙,当姑娘们在舞场上飞步旋转的时候,这里变成了一片奔腾澎湃的海洋。
盛装是祭典与喜庆的礼服,也是鼓舞的服饰,穿着显得庄重肃穆。
雄衣。雄衣,苗语叫(ub&
bad)“乌贝”,汉意译为“雄衣”,即是男人穿的衣服之意。其特征是无领、无纽扣,对襟开,以布带、围腰束之。衽上缀有花边、绣袖,其花纹有勇士搏斗,双牛牴角,以及各种鸟禽、猛兽,有的还绣着人、兽、龙、鸟、花草及几何形图案。同在一个画面上,借以传承苗族先民与鸟兽同居、茹毛饮血的痕迹,与征战的历程。
雄衣在母系氏族社会里是男人出嫁的装饰衣,后来因为女人不能开荒、御敌,为生男子守家偷嫁。男女改换了嫁娶,雄衣也就由男装变成女装。苗族姑娘出嫁后仍坐娘家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源于此古老的习俗和社会历史变革。
女孩服。是姑娘还在幼年时代,母亲精心为其打扮的衣饰,但多注重帽饰。帽饰有带尾的狗头帽、平顶盖耳帽两种类型。带尾狗头帽前沿钉有九个银佛盘坐,双耳上为两个圆形银花,象征太阳和月亮。后为九个带练响铃,顶上绣着花鸟。到十岁以后,就改挽发髻,着素装。素装一般齐膝、右衽,有的全素,或青或篮,有的镶有绣织花边,甚为潇洒。
榱衣。是过去的雨衣。有棕片线织和棕丝编织两种。旧时穷苦人家,也作被盖使用。
背带。雷山苗族背带由背帕和两条捆带组成。分为简便背带和彩背带两种。简便背带无花边,或只有左右,或只有左右及下花边,背芯无图案。彩背带图案丰富,大多数是上下左右及肩捆带部位均绣有花边。背带芯为龙鱼、龙凤鸟、蝴蝶、蝴蝶与凤鸟、凤鸟朝阳、天方地园、八卦图形、石榴花草等图案,艳丽夺目。
花带。花带有手织和机织。手织较窄,机织较宽。最窄的只有指头宽,最宽如手掌。至于花色有龙纹花、蛇纹花、勾手花、连环花、辣子花、小米花、睡“8”花等;色彩为黑白、红白、绿红、紫白以及全红、全绿、全紫等。
女人用花带主要是作裙上的飘带,缠拴小腿,有的也作头部装饰。男人则作提包、背包的提带、裤带、腰带和伞带。
鞋。分为布鞋、草鞋、木鞋三种,具有民族特色。
用麻线扎布为衣,鞋帮按脚型开大口接近脚指,脚腕关节处大缀一指宽绑带。从外形上看,鞋尖底略往上翘,象一叶小舟,故称船鞋。
浪花船头鞋是苗族姑娘在未出嫁前,阿妈就为她们精心制作数对船头鞋,又称“元宝鞋”或“云纹鞋”、“浪花鞋”。这种鞋像一只小游船,前高后平,多以绿色作底,少有红色,鞋跟与鞋头为浪花纹,有如一只装饰非凡的彩船,在碧绿的波浪里游弋。
鸡冠船鞋是在麻线扎布底船鞋的基础上,在鞋前脚指布顶上方缀织鸡冠而得名。有的鞋鼻梁像大象向上内卷的鼻圈,故也称为鼻梁鞋或老人鞋。称老人鞋,因多系老妇妪,平时穿着,死后亦用作寿鞋安葬而得名。有的无脚后跟护邦,鞋口缀几何形花边,鸡冠或鼻梁两侧有的织绣素白花,有的套上银饰。据传,从前先祖住在东方河湖海滩涂地带,来往多用舟楫。故老人穿着船鞋,死后灵魂回归老家与祖宗团聚,过江过河跨湖划舟代步才能方便。
鱼、虾、蝴蝶、石榴在传统民俗文化里就涵盖有繁殖、多子、群居、兴旺的意义。在苗族服饰里,蝴蝶造型纹样被赋予特定的意义,这缘于苗族古歌中枫木生蝴蝶,蝴蝶生下十二个蛋,其中一个孵出人类始祖姜央,故而人类得以繁衍,是苗族崇拜蝴蝶图腾氏族母系祖先的真实写照。因此,她们刺绣的图案总是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各种动与静的形体和几何纹样的有机结合,展现了一种明快活泼而又朴实纯真的艺术情趣。
雷山苗族服饰,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历来是用自纺自织自制蓝淀染料自染的麻棉布和丝绸布为面料。
(一)纹饰。雷山苗族服饰纹,题材源于在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源于自然环境的写实和古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写竟。其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1、几何纹;2、动物纹;3、植物纹。
几何纹是人类最古老的纹饰之一。它在服饰上出现是在人类掌握了纺织技术时就开始了。苗族服饰中的几何纹饰包含有X纹(水车纹)、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雷纹、回纹、井字纹以及几何化的自然物象太阳纹、铜鼓纹、星纹、卷草纹、八角花等。几何纹的运用主要是以挑花、织花、织锦及贴花、蜡染等工艺来完成。动物纹造型也十分奇特,特别是其独有手法的运用,使动物纹饰变形夸张,更显出独有的韵味和魅力,它包含有牛、龙、象、虎、狮、鹿、狗、兔、鼠、鸡、凤、雉、山雀、猫头鹰、鱼、龟、蝴蝶、蜜蜂、虾等动物纹饰和人。植物纹饰包含有菊、荷、石榴、葫芦、向日葵、鸡冠花、蕨菜、辣椒花、折枝等及山野中水中无法叫出名的花卉植物。动植物纹饰表现技术可以说囊括了所有能掌握之织、染、绣、贴、补等工艺。
在雷山苗族服饰艺术中,出现频率最多,运用广泛的纹饰造型有龙纹、鱼纹、风纹、鸟纹、蝴蝶纹、角纹、漩涡纹、几何纹和花草纹等。
龙纹龙是一种虚钉的物象,它是远古社会自然崇拜的产物。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图腾与吉祥物的化身,具有多种神的功能。既能兴云布雨,又能降福消灾,衍化生育,人们把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寄托龙神的庇佑。因此,在服饰里是运用得最多的图案。艺术化反映的是螭图腾氏族联姻结盟繁衍人类的过程。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中的龙纹古朴典雅,动物原型组合十分明显,集中在盛装的肩袖图案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蛇龙。龙头蛇身,龙身修长,有卷花纹或鳞甲,身体一边长有须鳍,往往呈盘绕状,周围配有蝴蝶、石榴及花卉等。为衣袖主题纹饰之一。
蜈蚣龙。蜈蚣头,龙身修长纤细,从头至脚都长满须鳍,代表蜈蚣的足,有时双头,有时又是鱼身等。为衣袖主题纹饰之一。
叶龙。或龙头或蚕头,龙身修长纤细,近似蜈蚣龙,亦有双身,身体两边长满须鳍,形如山中幽谷生长的野蕨叶。为衣袖纹饰主题之一。
鱼龙。龙头,圆睁粗犷的两眼似金鱼眼状,鱼身鱼尾,全身鳞甲,两足形似鸡足,周边配以花草纹,有的则体肥而短,无足。苗族妇女们解释是鱼变龙。
狮龙。狮身龙鳞,角羽状。有蚩尤乘坐狮龙图案。
飞龙。龙头虾身、鸟身、蚕身、鱼身或叶龙之身,展开两翼,周围配以花卉或动物等。为衣袖主要纹饰之一。
水龙。或称标准型龙,与汉族龙相似,龙头蛇身,有鳞甲,有三爪或四爪,极少五爪,周围为漩涡纹、鱼、虾等。经常用于银饰和衣袖以及花边上。
蚕龙。张嘴的龙头,龙舌依稀可见,龙身是蚕身,有肢节。羽条形龙尾。有时后半身变形为方孔钱纹。肥壮波浪形体,有两足、四足等,足形有的像鸡爪,有的则以花形表示。
当两龙头相亲,龙尾相交相连,有的内延到龙头中间形成攀天柱时,有似蚩尤二字中的“蚩”字上半部份,具有文字符号。有的则在双龙抢宝之宝圆圈内,绣有婴儿怀胎图,体现生殖健康崇拜。
鱼纹以浮雕鱼纹银片,鱼形银坠等造型作装饰配件,衣袖上的鱼纹亦是纹饰主题之一。
鸟纹大量使用在衣袖上,往往以一展翅飞鸟为中心图案,周围配以花卉、蝴蝶之类的纹饰。鸟形象的龙头,顶上有冠,两眼圆睁。身躯圆壮,中间有若干圆、椭圆构成穗状象征鸟羽,两翅展开在鸟身两侧,两翅上部均有穗形尾,整体似鸡非鸡、似鸟非鸟。以鸟冠为主要的首饰之一。冠上的鸟拖着三片长长的尾羽,有人说是脊鸟宇鸟,当地苗族中有的称为“弄卡欧”,实为脊鸟
令鸟。有的称为野雉,鸟纹中有公鸡、天鹅、野雉、燕子、凤凰纹的大量运用。
蝴蝶纹极为丰富,主要表现蝴蝶始祖主题,其造型除部分写实外,用拼图技法构图,使人们在大框架上看出是蝴蝶造型,细部则多是一个完整的物象纹饰。如长有须鳍的头,圆形的身体内是一个完整的宗庙建筑,两翅的外沿以粗线条勾画成形,内则是折枝花卉装点象征蝶羽;有的则是宗庙建筑作蝶头蝶须,朝庙者成了蝶身,两条弯曲的翅则全是花叶组成,如此等等。图纹怪异但十分具有装饰效果。此外还有平绣的几何形蝶纹饰。
日由中央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家馆举办的“首届西江·苗族赛装会”评为一等奖的服装,就是一件由六根纱线织成的凌形几何图家机布料,袖口肩甲为蝴蝶图案,多种绣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件雄衣盛装上衣。
几何纹有“X”、“十”、“井”形纹和几何形动物纹饰有龙鸟、龙狮、蝴蝶、人马图、饕餮等;几何形植物纹饰有四角花、八角花、树、团花、蕨叶纹等;几何纹中更多的还有四字纹、菱形纹、锯齿纹等。几何形动物纹饰多用锁绣。
角纹有水牛角、羊角和鹿角等,以水牛角为主,其它动物极少出现。角纹基本上是写实性的,是水牛角、羊角和鹿角的纹饰化,以水牛角银饰最为典型。
植物纹在便装的衣袖、衣襟纹饰以折枝花卉为主,盛装多以石榴、桃花等花卉纹与龙、蝶、蜜蜂等配图。也有以花卉为主要纹饰的。
云波纹(或漩涡纹)在苗族纹饰中更多的是运用在主题纹饰的边缘,作装饰和配花,特别是蜡染图案的运用。
此外,人物纹也是十分突出的。银饰上的人骑战马头箍呈浮雕状,栩栩如生。盛装衣袖上就有大量鱼祭的庙宇人物图。它是苗族先民在东方居住时建有宗庙和鼓楼的反应。此外,还有男女祼体及交媾抽象图纹。值得注意的纹饰是文字符号纹,形似象形文字。清代遗存的雷公坪苗文碑之文字亦与之相似。也许有这种以文字绣于衣的习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出现苗族姑娘将英文单词绣于衣上的现象。
(二)构图技法。雷山苗族服饰纹造型技法讲求对称构图,讲求节奏感,虚幻与具象、囿定与自由、写实与写意,常常交织在一起。构图技法有拼接组织技法、环形透视法、X光透视法、工艺造型技法等。
拼接组合技法。一幅蝶纹或龙纹衣袖,其身、翅、尾、头等都是由宗庙、人物、花卉等若干组完整或片段纹饰拼接而成,达到远视为岭、近视为山的效果,其寓意也是双重的,故事中有故事,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
环形透视法。不论是刺绣、织锦或蜡染,整个画面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作一非平面性的排列,层次分明,粗细匀称,显示出高超的造型技能。
X光透视法。以简明的线条勾画出龙、鱼、虫的背、肋骨、内脏和脉络走向,更有韵味的是有时他们不满足于写实的摹拟,以花卉或虫须等象征性地点缀其中,完全脱离了写实摹拟的羁束,达到美化的装饰效果。
工艺造型技法。运用主要是表现为挑花、织锦方面以经纬线走向为局限。这种造型技法任由思维任意驰聘,图纹总是呈几何形状。
雷山苗族服饰的色彩十分丰富,衣料偏重蓝、青、黑等深色,而衣服的不同部位色彩却包含了所有的色谱。以衣袖绣片为例,至少用有桃红、朱红、银灰、果绿、紫罗兰、桔黄、藏青、金黄等颜色丝线,但在具体搭配时巧妙运色,加上紫青色的地布,同样让视觉产生以果绿为主的一种印象,并在绣片上任意钉上金黄色的微细金属亮片,使绣片在强光下光泽闪烁。再以这样的绣片镶在青黑色的衣服上,穿著时以黑红相间的飘带裙和华丽的银饰相搭配,青、果绿、银白、红数色和谐过渡,显得端庄典雅。
(三)剪纸。雷山苗族剪纸用构皮纸为料纸,以素描构图,剪、刻并举为基本手法。是刺绣的底样、蓝本和第一道工序,也作独立的装饰品或宗教与巫术符号标志等。
构图组合主要有中心式、中心对称式、整体式、左右式、花边式、米字式等。
构图形式主要有龙蟒构图、花鸟虫鱼构图、桃梨形构图、蝴蝶构图等。
雷山苗族的剪纸风格始终保持着粗犷、憨厚、朴素的地方特色。其造型生动有趣,题材广泛,构思巧妙,内涵丰富。入图多采用比喻、暗示、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表情达意。
(四)刺绣。刺绣是雷山苗族服饰的传统民间工艺。艺术大师刘海粟评价苗族刺绣工艺是“缕云裁月,苗女巧夺天工,苏绣、湘绣比之,难以免俗”。这当然也包含雷山苗族刺绣在内。
雷山苗族刺绣,具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巧。以构图的美观性,造型的独特性和色彩的丰富性而具有自己的特色。常以暖色调为底,饰以各种不同明度与纯度的冷色调图纹。或在冷色调底上,饰以不同明度与纯度的暖色调图纹。采用红、绿、青等色彩为主色,在主色之外小面积地调以其它辅助色彩,具有高度反差,强烈对比的效果。也有低度反差,微妙变化的效应。既有强烈、明快、艳丽的特点,也有协调、含蓄、微妙的特色。
雷山苗族刺绣多作衣裙、围裙、背带、也有作门帘、被面、枕头、帐帘等的装饰。其刺绣针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平绣是在布底上用五彩线绣出各种花纹图案。刺绣时,事先不在布上绘制图案。而是根据布的颜色或经纬线,直接在布上用彩色棉、丝线绣出一行行长形、方形、圆形,然后在其中绣入各种动植物花纹图案,经过细针密线,绣出绚丽精美的图形。
辫绣与绉绣有两道工序。先将八九根以至十余根丝线,吊在特制的木架上,每根线都悬有坠子,用手编成长丝辫待用。在底布(一般都用缎子)绘就大型花纹。然后将丝辫沿着花辫边缘,由外向内密铺,随铺随绉凸出,不现辫纹,呈现浮雕状,并用同色丝线缝牢。
这种做工非常精致,费工较多。一般来说,制一对衣袖花需两个多月的时间,所以这种刺绣方法一般都只用在盛装上。
绒绣也用丝辫,纺织丝辫和绘花样同绉绣。在铺丝辫于花样时,只将丝辫略挤,使之不现丝辫纹理,也不凸出如绉绣,宛如以平绒剪贴一样,故称绒绣。
结绣有两种。一种是在底布由反面向插针,换结再抽针,单行上前,纹略呈鱼鳞形,用于边框等。另一种是在底布由反面向正面插针、换结、抽针。所换之结成颗粒,多用于绣大花朵的花蕊顶端等。
堆花是用各色绫子剪成小三角形,再把下两角向内折成带尾的小三角,然后把它平铺在布上,后面的一个压住前面一个的大半,随压随缝,便堆叠成多彩的花纹图案。
缠绣是将染色的蚕丝片剪成葵花大小的等腰三角形贴在缎子底布上,再用两颗各穿有线的针来绣,即甲针向乙针缠线,乙针被缠好线后便向下刺,回针上来后,它又来为甲针缠线,两颗针互换着绣,就形成各种美观和谐的图案。
锁绣有双针法和单针法两种。双针法即在刺绣时双针双线同运,所用绣线一粗一细,粗线作扣,细线穿扣扎紧,反复运针,形成图案。单针法则只以一针一线运作,每插入一针作一个扣,针从扣中插入,形成一环紧扣一环的纹路。
破线绣是将普通的丝线破开分绺进行刺绣的方法。它实际上不是运针法,而是运线法,在中国四大名绣中均有运用。将丝线破成8至12股不等的细丝穿针刺绣。所以绣出的画面十分平整细腻。破线绣多数以平绣针法刺绣。
钉线绣是先将一根棉线、麻线或丝线、马尾鬃用丝线包缠起来,然后将之钉在布上构成图纹或作补边完成构图。打籽绣框架就是钉线绣的一种。
锡绣是一种用料的方法,其针法与钉线绣相同。这种技法用特制的锡箔剪成宽1.5厘米左右的条状,并将边卷合,然后用线钉在绣布上,间有刺绣,形成黑地银花的绣片。
挑花绣先不起样,数纱挑刺,采取反面挑花正面看的手法。由于对比色、相关色组合在一幅图案上,给人一种跳跃、活泼的感观。
挑花图案主要装饰在袖口、领边上,取材于生活中的花鸟虫鱼类,构图别致、色彩艳丽、和谐大方。
雷山苗族妇女在刺绣时,除部分地区使用绣夹绷撑绣布外,绝大部分地区不用辅助工具。他们往往选好绣布后,先以粘剂把绣布贴合在衬布上,压平绣布,然后直接手持绣布进行刺绣,再将绣出的绣片镶饰在衣裙的相关部位上。
不论是制作绣片还是制作成衣,其技法是综合运用的。它以家机布为基础,多种布料、多种纹饰、多种绣法组合而成的艺术珍品。正因为这些技法的熟练运用和色彩的天才搭配,才使苗族服饰呈现出无穷的魅力。
过去,雷山苗族姑娘在十一二岁时就开始学习刺绣工艺技术,她们个个都是绣花刺凤的高手。在刺绣过程中,她们常常将生活中的树木花草、山水禽兽加以综合、夸张,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去改造刺绣物的原型。刺绣中造型多为夸张得体、风格独特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等。
有的凭借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不需起草素描就信手绣出;有的先在布面上画好图案而后绣之;有的用剪纸贴在缎面上进行刺绣。
(五)织绵。雷山苗族织锦有通经断纬法和通经通纬法两称,前者运用较为广泛。在色彩搭配上分素、彩两种。其纹样为几何纹样或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和人物等纹样。色彩强烈对比而又谐调统一是织锦艺术的突出特点。
织锦的色彩配置,或在素底上织彩,或在彩底上织素。大胆地运用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色,并巧妙地运用复线、金银线,取得极为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织锦的另一艺术特点是运用传统的数纱技法,采用打散结构将诸多的形体用几何纹表现出来。
织锦图案粗看为规整的几何纹,细看则是无数变形的动物组合。在诸多的变形动物中,往往以寓意吉祥的一、二个动物图案作主轴心,间配其它动物作衬。织绵一般为正面织线,反而观赏,构图匀称,布局严谨,繁而不乱。
织锦有机织有机织和编织两种。机织即用织布机织锦,与一般织布的设备有所不同。织平布只用两个综线,而织锦用的综线至少是五个。每个综线都联着一块踩板,脚踏踩板,牵动综线而将经纱交错上下分开。每次只能踩两块,依次进行,或周而复始,或踩毕倒回。机织的花纹要简单一些,不如挑织的多样,并且都是左右对称,千篇一律,一般多用于织锦带。编织即以手代替挑板或综线来交错上下分开经线的纺织方法,只能用于宽一寸以下而经线较粗的锦带。一些少女在上山干活或放牧时,将牵好的经线卷好、上筘(短筘),随身携带,在空闲时,即以一端系于小树上,一端系于腰带,手拣经线而引进纬线。编织的花纹同机织一样。
苗锦中最精者首推舟溪式丝锦,以细丝为经纬纱,在卧式织机上凭借储存在每一位织锦者大脑中的纹样,借助竹片挑纱和脚踩蹑接动经纱,然后投梭拉筘,织出的锦细腻有光泽,手感轻柔,色彩淡雅,图案有飞鹭、浮萍、游鱼、八角花、寿字纹、几何纹、菱纹等。该锦用丝之细,达到每平方厘米经纱60根、纬纱90根的水平,即约达到38升的水平。
银饰。雷山苗族银饰又分为男饰和女饰,儿童饰三个类别。
男饰较简单,有银项圈、银项链、银锁、手箍、手镯、头花、头簪、戒指、烟盒、牙签、帽顶、扣珠等。
女饰风格各异,品种繁多,头饰有银牛角、银凤冠、银扇、银抹额、银马排头围、银插花、银插针、银簪、银雀花、银笄、银花梳、银耳环、银耳柱、银耳坠等;胸饰有银项链、银项圈、银排圈、银压领、银胸牌、银锁等;背饰有银背吊、银背牌、银背鼓等;衣饰有银衣花、银泡、银铃、银缀、银围腰、银腰吊、银披肩、银袖吊、银扣子等;银手饰有银手镯、银手钏、银戒指等;脚饰有银脚圈、银脚铃、银鞋花、银鞋鼻冠等。即使是同一品种,也往往有若干种造型。如银项链就有双龙抢宝项链、六方项链、四方项链、八字项链、响铃项链等;又如衣片有方形的、三角形的、园形的、棱形的等,多取几何、人兽、雀鸟、水族图形;再如头饰,常用牛角造型配以龙凤、蝴蝶、花草、太阳纹饰。
儿童饰主要有太阳花、银铃、银项圈、银项链、银泡、银鼓面、银罗汉、麒麟、饕餮等。其中,有的属巫术目的,如保命项圈、保命手圈等。
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特别是女盛装,银饰成为必不可少的配件。
银饰制作工艺和品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工艺精湛,工序复杂,成品美观。这类银饰主要有银冠、银凤、空花手镯、银线编织手镯、发髻银索等。银性软而延伸性强,可拉成马尾样的细丝。纺织手镯、戒指、发髻索等银饰,就是用这种细银丝作成。
银角,弓形,似水牛角,用厚薄不一的银片做成,大的两翼伸展宽度达80厘米,高约70厘米,银片最宽处达14厘米,两角逐渐收窄。角正面装饰有精细的浅浮雕双龙戏珠图案,鱼、凤等吉祥物和花草纹。二角顶尖有小插头,用于插羽毛和扎彩线。两角间后是银扇,实为半圆形太阳及放射的光芒,也有两角间是一至数棵枫树状挂鸟蛋结构的,是为东方阳鸟族图腾崇拜的遗迹。银角插于头顶发髻或三叉形架上,高耸壮观。
银马排头围(银箍),捆在头上,常和银角、银凤同时并用,形似银帽。因其是一块长约45厘米,宽18厘米的马饰带,故也称小马带。带为两层结构,固定成一块,两层间空离3至4厘米,里层无饰,宽4厘米左右,上缘焊接12束长柄小花卉,每束5朵,高出外层的花饰。外层为一条镂空骑马并压制花纹的银片,长宽略大于里层。骑马朝中间相向而行,一边六匹,外层下缘挂锥形银吊,上连花朵和小草,和里层的花束相互组成花丛。正前方置一朵盛开的向日葵,实用于表示太阳。看来是羲和氏观测日月,制定太阳历,后有图腾神话为六马分别驱驾日月飞行,是其雕型艺术的再现。
银凤鸟,用银片及银丝制成立体,细头尖嘴,收腹修身,两翼张开,长尾舒展,双脚合并,插于连接银马排头围的三叉架上。也有银凤鸟和银蝴蝶组合结构。飞蝶头顶上的触须用极细的银丝缠成簧状,嘴衔吊穗。稍有晃动,银凤鸟、银蝴蝶便在银马排头围的花丛上前后飘舞扑朔,栩栩如生。
空花手镯:以银丝纡作小花瓣,焊接若干花瓣合在一起成团花,再以若干团花焊接在一起成为花簇,另用薄银片制成手指大的小盅,盅的外底焊一小银珠如乳头状。将四根银签纡成手镯样,再将花簇、银盅覆于银签上,焊接成为手镯。
银线纺织手镯:先将细银丝三或四根绞成银线,共若干根,以之编为六棱手镯,纹呈正倒相叠的“人”字形,中空。
银绳:以极细银丝编作四棱,每面宽约一分,纹呈正、倒“人”字形,长约两丈,颇柔软。以之挽于髻外,使发髻能承受银角,以银绳挽髻。
第二类:做工细致,种类繁多,流行面宽,但工序不如第一类复杂,技艺也略逊一筹。常见的成品有:钻花空心手镯、胸牌、镶花银链、泡花项圈、吊铃钻花项圈、细银项链、银泡、银铃、钻花戒指等。
钻花空心手镯:将薄银片钻细致花纹作手镯外环,另一片不钻花纹作内环,各卷如笕,镶合焊接,再纡成手镯。
胸牌:又称亚里,是悬于胸前形似月亮或太湖形状的银牌。用一块银片,以模型压成花纹雏坯,细钻花纹。其下沿焊接许多银链,每根银链的下端焊接银铃、银喇叭等若干件。银牌上沿焊接一根较粗且长的银链,戴在脖子上。
镶花银链:一般作套在脖子上的围腰链。是由多枚约一厘米见方的小银块,以银丝串联而成,小银块的两面都有花纹。
泡花项圈:以数根方形,每方宽约一分的长银条各循回纡成数十个圆圈,交叉互扣,即成长条泡花。最后将长条泡花纡成项圈,两端用细银丝缠牢,顶端一作环,一为钩,佩戴时互扣。
钻花系铃项圈:将银片制作项圈圆形,置于模子压成二龙戏珠等花纹,再钻龙的鳞、须、鳍、爪等纹样,使之清晰可辨。项圈前沿一般钻通十七孔以穿短银链。孔数可略多略少,但须单数。银链下端系有银铃、银花、银片等。
银泡:这是银衣的主要饰件,形式有二:一为大型银泡,将有杯口大的圆银片放入模型中压成有盘龙等的花纹,钻明花纹,镂空。二为小银泡,圆形,压如钹形。两者的边缘都锥有银眼,钉于衣上。
银铃:银铃为球形,如樱桃粒大,由两开薄银片制成半圆再镶接而成,内置一粒小铁沙,铃下开有衔口,上焊接小银链。银铃可单独缀于衣上,或作其他大银饰的附件。
第三类:工艺较简,艺术性差,但需银量大。这类银饰有项圈、项链、手镯、耳柱、耳环、戒指等,都不附银制小件。
项圈:有螺旋形、圆棒形等。螺旋形大项圈的制法是先将纹银捶作四方长条,中间大,两端渐小,剩余的两端为圆棒形。四方形的这一截,每方都要钻一长槽,然后冷扭为螺旋形,纡为圆圈。不及10两重的小项圈,也捶作四方,但一般不钻槽,也扭作螺旋形,四方形部分纡作圆圈。佩戴时扣于颈后。还有一种项圈是将四棵粗如筷子的圆形银签并在一起,扭如搓绳,两端各合捶为一,一端纡为环,一端纡为钩,以便佩戴。圆形项圈有全圆、半圆两种,都需银较少。全圆将银条捶成圆棍形,有钻简单花的,也有不钻花的,两端都作环和钩如上述。半圆项圈是以两开银片压成雏坯合焊而成,中空,内为扁平,外呈半筒。
项链:项链有大、中、小几种,制法相同,为环扣形。一般是20环,不钻花纹,也不附有其它小银件。20世纪初叶至50年代,少数富有之家的项链有重达百两的,个别人家竟达120两。再佩戴几根中、小型银链、若干项圈、手镯、戒指、银冠、银衣、耳柱等,全部重量可达300两左右。耳柱各地大小不一,形式也不一样,有的钻有简单花纹,有的全为素净。
银饰一般重量为:银角重1公斤,银花重0.35公斤,银圈片重0.6公斤,银雀重0.02公斤,银梳0.01公斤,银耳环一对重0.15公斤,银项圈分纽项和花项两种,各重1公斤,亚领重0.5公斤,银衣片共15片重0.75公斤,衣肩银泡36个重0.75公斤,衣角银片15片重0.75公斤,衣袖银片24张,重0.75公斤,带裙银角花24朵,重0.25公斤,银衣花链13朵重0.25公斤,银手镯园式、纽式、花式、4只重1公斤,围腰牌1个重0.05公斤,头簪1根重0.05公斤,围腰链1根重0.15公斤,银花片重0.025公斤。
银衣是苗族服饰与银饰的结合,是苗族女子盛装的重要部位。银衣即是把制作好的银饰缝订在最好的花衣上。银衣的银饰由几十块四方形、长方形、半圆形而又捶压有人物、龙凤、雀鸟等浮雕纹样的银片、银泡组成。一般都要在衣摆下端的银片,银泡挂缀银铃和各种形状不一的小银片。其中,一件典型的银衣,由近百件银片、银泡组成,分置于衣背、前后衣摆、衣肩和袖口等部位。衣背由10块单独银饰片组合成圈形的画面,中央一块叫“麻略”(即鼓纹)图形,直径15厘米,周围排列罗汉、罗盘、蝉、鸟、鱼、花等,形近物像,近圆,直径7厘米左右,前后摆为方形,三角形各8片,每块均吊3至5颗银铃。肩袖沿花边排列1至2行大小不一的银泡,全衣净银重1000克左右。结合银扇、亚领及肩部银饰图案看,它是上古先民天文历法文明的载体。
苗族银饰加工历史悠久,技术性强,其工具有:风箱、钳锅、锤子、钳子、焊灯、钻子、砧铁、剪刀等等。风箱与铁工风箱类似,外形较小,活寨压风。制作工艺有熔、炼、锻、抽、拉、钻、凿、焊、镀、铿、刻、铸、压、磨、扭、扎等。首先将银子放入耐火泥烧制而成的银窝,然后将其架在炭火上加热。为使火更旺,银匠右手不停地拉风箱吹火。加热到溶化成银液后,根据需要将银水注入大小长短不同的银槽(石)。变冷凝固,将其倒出来,放在铁墩上,用铁锤打成银片或银条后,开始造型。造型在拉丝、压型、剪花等。拉丝是根据所需银丝的大小及形状,在铁制拉丝板上的众多孔中选择适当的孔,然后将银条的一头穿进拉丝板孔中,用拉丝大铁夹将银条从孔中拉出,便成与孔形粗细的银丝。压型是将银片夹在所需银花样式的凸凹两块锡模型间,按紧,放在铁墩上,用铁锤在其上锤几锤,银片上便呈现出所需的模型上的花样。但这种花还是比较粗造的花纹,要想搞得更精细,还得要雕刻。此外,剪花也属造型的一种。首先将打成的银片剪成各种式样的银花,再把镊子镊成各种花样。当这一切就绪,就进入雕刻阶段。雕刻时,将银片固定在松花板上,根据花样的需要选用各种不同齿的小钻子,一般有几十把,用雕刻锤在其上敲击就形成各种与小钻齿一样的花。这些花有圆、半圆等多种式样。固定在松花板的目的是避免银子在雕花时被钻子穿通。因为松花板是以松香为主,并适当混合桐油、猪油、细砂熬制而成,具有可塑性。在松花板上雕刻完毕,还要将银片、银花、银丝一一用牛胶粘合起来,粘紧后置于盛有明矾水的铜锅中煮,明矾量要达到饱和,煮一会儿用铜刷洗净,一件白花花的银饰就出来了。
加工大块面银饰如银角、背牌等饰品时,先将铁子置于钳锅内熔化,倒在锯末面、米糠等物面上,待稍冷却后锻打,经过反复锻打,待银片薄如纸张时将银片稍稍加温,灌进石蜡、黄蜡模板上,用钻子、锤子轻轻钻出所需花纹,然后比照图纸剪下就成了栩栩如生的银角。加工泡花型项圈等饰物时,先将银子熔后铸成条状,经反复锻打至筷子般粗细时,将银条穿进有各种规格的抽丝板里抽拉,使银条经过抽丝孔的挤压,逐渐变小变长,直到所需规格为止。抽好丝后,将银丝按设计要求扭扎在一起,经焊接后即成。焊接时,将需要焊接的饰品洗净,剪下一小块焊锡熔化即成。当代苗族银饰加工尚未出现分工作坊,工序再多的银饰品大多是一人完成。银饰加工所用炭质多为杉枝炭,据说硬杂木炭火性烈,打制品大多是一人完成。银饰加工所用炭质多为杉枝炭。硬杂木炭火性烈,打制产品脆而色泽不鲜。杉枝炭火性适中,打制成品柔软,富有弹性而色泽鲜艳。
雷山苗族银饰大多出自雷公山区素有“银饰艺术之乡”的控拜、麻料、乌高三个自然寨苗族银匠之手。
纺织。纺织原属家庭织作业范畴,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组成部分,是过去雷山苗族衣服用料的重要来源,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工具有单绽纺车、脚踏织布机、棱子等,纺织业多为妇女农闲手工,技术靠母女、婆媳相传,是社会劳动,妇女几乎每人都能操作。8根纱凌形几何纹凸版家机布,代表苗族妇女的织布技术水平。因纺纱布费工费时,每个劳力一天只能纺纱三两,织布一丈二,且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益低。现妇女衣料大多不用家织布,只是做裙子用一些,故已多数不再从事纺纱织布。折叠百褶裙是苗族妇女的独特手工工艺,将染好的布料用13—17厘米宽篾片箍在长约1.5米左右、内中掏空的圆木桶上,洒上水,然后用双手将布料在篾箍内一层层折叠,每折好一褶,用浸水的扫帚将水洒在上面,用小手锤轻轻锤打,待晒干后再叠一褶,如是直至最后完工,颇费时间,一个女劳动力一天仅叠30米褶。
印染是过去雷山苗族手工业的重要内容。雷山苗族从前印染主要是蓝靛浸染。
蓝靛的种植。蓝靛在每年农历二月便开始种植了。所种植的蓝靛都是用头一年保存下来的蓝靛杆或根种植的。种植蓝靛的土有一定的选择,一般土较厚为佳。在土中挖好每一个深约13厘米的坑,坑与坑之间隔24厘米左右。然后把蓝靛杆或根的根部插入土中,大约留10厘米长露在外面,以后便去薅,并施肥3次左右。到农历九月就长成了。这时就可以把其枝叶一并剪下来用。只留15厘米左右的杆或根备次年用。这些杆和根的保存方法:一头插在土里,另一头露在外面。用稻草盖好后又撮泥土盖上,使它达到防冻的目的,次年二月再挖出来裁。
蓝靛的制作。把剪下来的蓝靛枝叶浸泡在盛有水的木桶里。20公斤蓝靛枝叶大约需要175公斤水。大约七、八天,蓝靛腐烂后,把枝叶捞出来扔掉,余下的是绿茵茵的蓝靛水。在蓝靛水中加入适当的石灰水。50公斤水约需45克石灰。然后用水瓢搅动大约半个小时,搅均后,出现许多泡泡,这时停止搅动,让其沉淀后把清水滤出,便是蓝靛。
蓝靛水蒸发干后,将其置于坛中密封,随时取用。
染布。浸染工序一般为配料、浸染、漂洗等。用适量的热水和适量的植物灰混合。60公斤水约需5公斤草木灰,过滤出水放在一个木桶里,待灰水稍冷后放入适量的蓝靛和适量的酒,60公斤灰水约需0.25公斤蓝靛和0.25公斤辣酒,搅均,半个月左右就可把布匹放进去染。染布一般是半小时捞上来滴水一次,滴完水,又放进去染。一般一天能染上8次。早上4次,晚上4次,中午不染。连染几天,当布开始发蓝时就拿去洗。此后,每染一天就要清洗一次,并要晒干。洗的目的是使布色更均匀和避免渣质的腐蚀。染一匹布需数十次,直到颜色相当青为止。为使所染的布形成程度不同的青颜色,可选择不同的树木叶汁加入蓝靛液中。染毕,还要清洗一次就可缝制衣服了。
蜡染工艺被现代印染学称为“蜡防染色”。苗族用以“防染”的材料有蜂蜡、虫蜡、枫脂和牛油等。枫脂染是一种十分古老的防染工艺,是蜡染的前身。不论是蜡染或是枫脂染,其技法一样,先用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即染,去蜡则现花。它是绘蜡与浸染相结合,古今如此。在画蜡前,苗族妇女选好布料,用磨芋或白芨汁在布上均匀涂沫,干后再用光滑牛骨或卵石将布面磨光磨平,为画蜡作好准备。用小铁锅、铜锅或耐烧的溶器置于碳火上,加入黄蜡(蜂蜡)、白蜡(虫蜡)或枫脂,待蜡溶化成液体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牛油,然后以蜡刀沾蜡汁在布上描绘所要之图案。苗族妇女绘画蜡均不用事先画稿,凭手拈来,至多在画蜡前用指甲在布上轻划出大片的图样,然后大胆运笔,只见蜡刀在洁白的布中自由挥动,一幅幅传承千年的纹样就跃然布上。画好蜡的布通常固定在平台或竹圈上,防止画蜡部分折叠以免蜡裂出现冰纹。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被许多美术家称之为“蜡染之魂”并为许多现代画家着意追求的冰纹,在苗族妇女的眼里是蜡染的孬品,是极力避免出现的。将画好的布匹投入备制好染液的染缸里浸染一定的时间,然后取出来晾晒,让其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再投入缸中浸染,其间如上述浸染工艺一样经上浆等工序反复数次。最后将染好的的布投入锅中加清水煮,捞出清洗、洒干,蜡化即花现,即得到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的蜡染布了。
雷山苗族蜡染有以几何图案为基调,并以此图案构成多种严谨的田园花、城界花、耙齿花、虎爪花、鸡冠花、铜鼓花、蕨叶花和小米花等。再用这些花纹面料缝成衣服、披风等。
但有更多以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样版,在布面上进行作画。她们或传承先民们穴居野处、人兽同堂的图景,或富于浪漫的想象,在鱼的鳍尾上,绽开着美丽的鲜花,鸟的羽翼上挂着硕大的鲜果,蜂、蝶在花间飞舞,野兽在林间出没。其中,习惯传承的“@”图案,苗语叫“gob&
wob”(戈窝)或“窝妥”,染成面料,作姑娘出嫁的嫁衣以及中年以上妇女走亲、赶场的常服。这一图案,一般都用于双臂、双肩、胸前和背部。一般为黑底白花。也有用作床单、帐帘和包单、桌布的。
这一图案的含意是:一为鸟图腾,是为鸟的眼睛的艺术化造型;二为水牯牛的毛旋,因为水牛在苗民的心目中是龙的化身,牛龙显示高贵和富有,因而也就是富贵的象征;三为八卦图形曲线复合组图,表示自然规律中的八卦组合演变规律;四为群女围着笙鼓起圆舞,因此它的走向是逆时钟的,寓意顺应自然的哲理。是用象征性图案这一模糊语言反映苗族图腾崇拜及历史过程;五为缅怀祖先跋山涉水沿河西迁时,历经无数险滩恶浪所留下来的“漩涡”印记。它实为由鸟的眼睛图象演化而成,具有多种物象表现的模糊艺术图案。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有蜡染工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期大部分地区基本消失。现西江、控拜一带有一批后起之秀掌握此门技艺,但蜡染图案有了创新,产量很少。现存的蜡染服饰。大部分系从外地市场购入。
此外,雷山苗族服饰艺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原有印染,扎染工艺,现已消失。
四、基本特征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从文化人类学、美学的角度分析,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历史记忆的载体。图腾崇拜记忆,如太阳、月亮、水牛、枫木、蝴蝶、脊鸟宇鸟、天鹅、燕子等,祖先崇拜记忆,如蝴蝶祖母、姜央公、蚩尤;先民居地记忆,如五条大江大河(黄河、淮河、长江、赣江、湘江)、太湖等;生殖崇拜,如葫芦、鱼等;此外,还有古文字符号残留所有这些,都能找到图纹载体。
(二)民间信仰文化的展现。由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场合形成的巫文化信仰,如抽象的龙图纹、鼓纹等。
(三)亚族群的文化符号。长裙、中裙、短裙首先成为雷山苗族界定亚族群或支系的一种符号。服饰的色彩,款式造型的特点成为支系的标志。如长裙苗族的银角,短裙苗族的彩带。其次是苗族群体内界定社会角色的重要标志。如女孩服、出嫁衣、老年装等。社会角色的复杂化是服饰内容丰富的主要社会基础。
(四)女性文化与族群文化的统一。苗族妇女不仅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生产者,而且是苗族服饰的主要消费者,她们把男子原来出嫁的“雄衣”穿在身上,套“铠甲”演变成为银饰盛装,是编织与高举雷山苗族服饰文化艺术的旗手。
(五)穿着实用与美感的统一。造型结构讲究实用,注重背饰,图纹与色彩呈现美感,群体与个性和谐,银饰盛装靓丽冠天下。
五、主要价值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在苗族服饰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苗族优秀服饰艺术的遗存。其价值主要有三点:
(一)学术研究价值。清代《黔记》、《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有“九股苗”、“黑苗”记载,系指当时居住巴拉河流域的苗族。《苗蛮图册》图十七为黔苗图,绘有四男吹笙。人人均手持芦笙作边吹边舞状,头椎髻,内穿长袖素色衣,外穿面满纹饰背心,腰束绣片制成的飘带,宽脚裤、长及膝,绑腿赤足并注明黑苗在丹江等。丹江即今雷山,是对雷山苗族当时服饰的描述。1989年华梅著《中国服装史·修订本》,提到苗族服饰,其文字、其附图与雷山苗族服饰大同小异,实际是描写雷山苗族服饰的概括和描绘。1996年李廷贵等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1997年杨昌鸟&&
国著《苗族服饰》(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1998年杨正文著《苗族服饰文化》,宛志贤主编《苗族盛装》、《苗族银饰》、《苗族剪纸》、《苗族织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席克定著《苗族妇女服装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对雷山苗族服饰,都把它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特别是杨正文著《苗族服饰文化》一文,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和精辟独到的论述。黔东南苗族特别是雷山苗族长期在山区中生活,与内地汉族来往较少,有着自己的服饰文化意识。席克定《苗族妇女服装研究》关于苗族对襟装源于汉族服装,产生大致在宋至明代的观点以及服装是苗族婚姻集团标志的观点,本人不敢赞同。
(二)穿着实用价值。服饰艺术的多样化,是人们生产生活身心要求多样性的表现。雷山苗族服饰有长裙、中裙、短裙三种服饰,每种服饰又可分为便装、盛装或儿童装、中年装、老年装等类型。便装便于生产劳动,盛装宜于走亲串戚,参加节日集会,银饰有利身体健康,满足民族身心要求,体现了民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旅游观赏价值。雷山苗族服饰有自己的艺术特色,银饰盛装与宫庭服饰相比毫不逊色。苗族的芦笙、铜鼓舞蹈,吹敲者,舞者,着民族服饰,才能体现出它的民族特色和气魄。迎客送往,唱歌敬酒,必须着民族服饰才能体现苗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使远方来客终身难忘。二OO四年,中国民族博物馆把雷山苗族服饰带到法国、新加坡等国展出,都获得了赞誉,获得了成功。凡有苗族服饰盛装出现的场合,多见雷山苗族的银角头饰。在一些远离雷山的旅游景点,也见有着雷山清水江型丹江式苗族盛装迎客女。而盛装舞蹈,则常给游人展示,给予其服饰美的享受。从这个角度讲,未来社会乡村旅游观光方兴未艾,它需要雷山苗族服饰艺术,它离不开雷山苗族服饰艺术。
(四)民族经济价值。雷山苗族服饰艺术由于它自身华丽壮观的特点,已走出雷山,在全国各地,甚至在欧美市场也有销售。虽然说这种销量在目前来说微不足道,但也给生产者、经营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是雷山苗族人民享受祖先传承下来的致富门路。如果加大宣传力度,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形成产业化,其结果带来民族经济的繁荣。
六、历史渊源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是苗族服饰艺术的精华和典型代表。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民族。雷山苗族服饰艺术伴随着人类服饰的产生,苗族先民群体的形成而形成与发展。
苗族服饰艺术,从布料考察,是由早期树叶蔓遮体,兽皮裹身,葛藤、苎麻植物纤维织布,到与养蚕巢丝织布到植棉纺纱织布并存后,再到现代以棉布和丝绸布料作为衣服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染料上考察,是由早期的泥矿物染,植物叶枫木脂蓝靛与动物脂染并存,发展到当今化学药物染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从饰物上考察,是由早期的动物壳甲骨与羽毛饰,硬皮护身与玉饰、金属铠甲演变而形成今天的银饰盛装靓丽冠天下。在苗族服饰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图腾崇拜纹身与巫文化观念,族源、战争与迁徙,功利、情感与创造,神话、传说与故事,族群意识与本体,超越、整合与认同,形成了现代雷山苗族服饰艺术的形式、风格与特征。
查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载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人牛角头饰(第38页图82),山西侯马牛村出土的春秋丝条束腰、齐膝直裾短衣男子陶范的服饰(第39页图23下左),傅洛阳金村韩墓出土银人服饰(第41页图10),故宫博物院藏战国青铜壶上采桑妇女、射手、乐人服饰(第70页图31),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素纱绵衣、串花凤纹绣绵衣(第85页图34、图35),对龙凤纹大串花绣绢绵衣(第87页图36),小凌纹绛地锦绵衣(第88页图39),
衣(第91页图42),长纱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信期绣锦缘绵衣、印花敷彩纱绵袍(第155页图82)结构有相同之处。华梅著《中国服装史·修订本》(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第二版),雷山苗族服饰上装与周代传世玉雕佩韦韦毕&&&
的男子服饰(第12页图11和图12),春秋战国的胡服(第24页图23和图24),四川成都出土镶嵌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纹饰局部图中女子穿着的曲裾服、长裙(第19页图31和图32),秦汉长沙与王堆旷土的素纱禅衣和印花敷彩绛红纱曲裾锦袍(第28页图58,第29页图60),亦有相似之处。而与魏晋以后宫庭服饰明显不同。
通过今天的苗族纺织工艺与楚墓出土的实物工艺的比较研究,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实质上就是一种同质文化的承继关系。
雷山苗族的服饰与周代服饰有渊源关系,从历史上周太王长子太伯次子仲雍,让继承权给季历,逃奔到梅里(江苏无锡东南),有苗族千余家来归附。太伯仲雍断发文身,相继做苗族君长,国号吴。由此看来,周国君姬姓,相传是帝喾后裔弃的子孙。帝喾系东夷族被推选担任华夏联盟的盟主。吴国苗族与东夷族有渊源关系。故两者当时在语言与生活习俗、服饰文化多少有相同之处。否则语言等不通,不可能被苗族拥戴为君主。
首先,从麻质物上说,长沙战国楚幕出土的苎麻布达到了17升的精细度,说明当时楚国织麻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以麻布与丝绸作为殉葬物,不能否认具有某种宗教信仰的含义。虽然这种组织麻技术受到丝织业的发达和后来棉织业的兴起所冲击,荆楚地区的麻织业出现衰落,但这种麻织业随着苗族的迁徙至今仍保留在西南各省苗族之中。《淮南子·齐俗》说:“三苗髽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越人剃发。”所谓“髽首”就是用麻掺发挽髻于头两侧。古人以苗民用麻掺发这个明显特征区别于羌人、中原人和越人。一说明苗人种麻用麻的普遍,二说明用麻是苗人的标志。
其次,从组带上说,苗族纺织与楚国纺织也是一脉相承的同质文化关系。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组带,印证了《禹贡》“荆州产玄纁玑组”的记载,也说明丝带组是荆楚地区的传统产品。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组带有三种:一种是用于装饰衣物用的丝织狭带;另一种是用于手套和棺内包裹在身体上有“千金”两字的丝带和麻带;还有一种是鱼尾纹的捆简状组带。编织组带在苗族纺织中十分普遍,用编织花带专用机或织锦机纺织成宽窄不一、品种繁多的带子在每一个苗族支系中都存在。尤其以湘西凤凰,贵州台江、黄平、雷山等地织的花带纹图最为丰富,有菱形纹、鱼纹、几何纹及刺绣、蜡染等共同成为苗族图案的组件。其次,这些组带多使用为头带、腰带、飘带等。
再其次,从纺织工艺上说明,苗族织布、织锦工艺技术与楚墓出土的织物工艺同样也是承继的关系。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印花敷彩黄纱绵袍、印花敷彩饰红纱袍、香囊底部起毛锦以及红青矩纹锦和菱纹罗绮的织法与现存的苗族特色斗纹布、花椒布、鱼翅布和各式苗锦织法极为相似。正因为相同或相似的织造方法才会出现雷同的纹样。其次是缂丝工艺的运用。所谓缂丝,就是“通经断纬”的一种织造工艺。其特点是纬丝不像一般织物那样贯穿整个幅画,而只织入所需的色彩的一段,由纬丝起花。
雷山苗族自称“敢闹”,服饰有各种各样的鸟图案银饰,不尽相同,对鸟的取名称呼也不相同。服饰银饰装饰鸟毛的多少也不相同。居达地也蒙等都柳江流域的苗族有百鸟衣盛装。是年节和鼓藏节必须穿戴的礼服。特别是鼓藏节,鼓藏头必须穿,其它男子穿的也特别的多。九黎部落联盟以太昊、少昊部落为主体结成。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少昊之末。少昊是一个鸟图腾部落。江苏连云港将军山崖画,史家研究确认是少昊部落祭天图画的遗迹,其图画人像,与今天雷山苗族巫文化祭礼中剪的纸人夹在竹箭一模一样。此外,雷山苗族在历史上长期使用二十八宿配十二生肖作为历法。而史家研究最早用二十八宿纪年始于少昊。因此,雷山苗族有太昊、少昊部落的后裔,百鸟衣源于太昊螭图腾氏族,少昊,是太昊螭图腾氏族、少昊礼服和盛装的继承和发展。
雷山苗族有雄衣,是中老年妇女走亲访友和节日穿着的礼服。雄衣是由苗语意译得名,是为男子穿着的出嫁服。最初是用兽皮简单加工而成。后领下倾且向后有一“凹”字形硬块便于向后仰头是为证据。据传说,在母系氏族社会时,男子穿着此式衣服出嫁。后来,由于多次的外族入侵,女子御敌不力,战不胜敌人,便召男子回来抵抗,把敌人打败,为保卫家园渐渐地男子住了下来。而女子由于不能保卫母亲,保卫家园,偷穿男子的出嫁服外嫁他乡,渐成习俗,母系氏族社会被瓦解,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今雷山苗族妇女喜穿雄衣,未婚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喜欢夜间偷亲出嫁,就是这一些重大历史变革的文化沉积。
雄衣、百鸟衣有蟠龙图案。蟠龙图案多见于商朝青铜器的装饰图案之中。飘带裙则源由原始人类的树叶作裙演变而成。
雷山苗族服饰裙子有长裙、中裙与短裙之差别。据笔者研究认为,长裙在洪荒时代居住于高地平地,短裙居住在水乡沼泽地带,中裙则居住在两者之间。这与当时的氏族力量相联系而形成的。为了方便生产、生活,特别在突然涨大水时,穿中短裙更有利于逃命的需要。在西迁过程中,进入山地坐乡随俗,或者是为了部落内部团结的需要,短裙苗族特别是今天着超短裙苗族的先民,有改穿长裙或说在“嘎九南刚”地方过鼓藏节参加盛大的祭祖舞蹈时穿长裙。但穿后很不习惯,有的拖鸡屎来家,结果仍按祖俗改穿短裙至今。先民在东方海滨平原、沿河两岸居住,为防涨水,其住房其粮仓应是干栏式建筑,住人干栏与藏粮干栏须分开,以减少上游洪峰漂物的冲挂。住人层与藏粮层须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才不被水淹水冲。迁到山区后,住楼与粮仓分开修建,且粮仓脚下一般不装封修圈牲畜,虽说是为了防火防鼠,但乃是水乡粮仓建筑的遗俗。大塘乡新桥村有水上粮仓,是上古水乡水上粮仓的复原。这是超短裙苗族着超短裙的又一个证据。
雷山苗族银饰和其他地方的苗族一样,大量使用银饰在明代及其以后。但按《苗族古歌·运金运银》等描述,其源流十分久远。
拙作《试论良诸文化消失与苗族迁徙的关系》(连载《黔东南社会科学》期、2005年1期)一文指出黔东南苗族从长江中下游西迁始于夏禹洪水之时,苗族银饰源于良诸文化,是由玉饰在缺玉少金的巫文化环境下发展演变而成。这是当然是雷山苗族银饰发展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另一方面,据《龙鱼河图》记载:“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造五兵,使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述异记》记载蚩尤形象为“铜头铁额,食铁后,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这里描写的是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史家一致认定发生在五千多年前。“铜头铁额”,是说作为苗族先民的蚩尤兵卒身披铠甲,英勇善战。“耳鬓如剑戟,头有角”,则头部戴铠甲,形似牛角帽。这与今天雷山苗族的牛角银饰盛装穿戴十分相似。这场战争最后蚩尤部族战败了,许多男子战死沙场。担负繁殖后代,振兴民族的史命又落到了妇女的身上。于是又有妇女身披战袍,作为节日祭祖,教育子孙后代而代代相传沿袭下来。事实上,1728年雍正皇帝开辟苗疆以前,雷山苗族先民的男子在节日仍穿戴银饰盛装,以后逐渐减少,至今,在雷山苗年节和鼓藏节,报德地方乃有少数男子,特别是老年男子穿戴银饰盛装。所以,银饰盛装也是由铠甲发展演变而来,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从上述可以看到雷山苗族服饰源系中华上古文明,文化沉积内涵十分丰富。
七、濒危状况
雷山苗族服饰艺术,在当前商品经济与民族同化大潮冲击下,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进步中的褪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变迁速度加剧了,并呈现出三方面的变迁态势:(1)传统生活装的礼服化。(2)服饰材料的非本土化。(3)传统工艺技术衰落。
第一种变迁态势具体表现为人民日常生活少穿或不穿过去一直以为自豪的作为支系标志的民族服饰,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上购回的大众化的成衣。这方面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传统服饰仅成为人们在节日、庆典、宗教、丧葬、婚礼等仪式上穿着的礼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生活装的礼服化。第二种变迁态势具体表现为衣料、绣线、染料等大多为外地泊来品。灯芯绒、平绒布不仅取代了自织的斗纹布、花椒布、平纹布等成为人们用以制作盛装的材料,而且成了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术语。阴丹蓝等宽幅工业布取代传统蓝靛染的窄幅自织青色布,成为苗放女子们夏天常用的衣料。传统自缫丝、抽丝和染色的绣花用丝线也多为上海、杭州等地厂家生产的丝线取代。本地自产布料、丝线等使用率大为降低,甚至逐渐消失。伴随着第二种变迁态势出现的同时,第三种变迁态势也出现了。由于成品棉纱、布坯、布料、丝线、毛线、晴伦线、化学染料及缝纫机等的大量涌入,充斥着他们的生活。传统的棉花种植、种桑养蚕、纺纱、缫丝、织布、染料种植与制剂、染布的活动减少了,过去他们赖以生存的种棉、养蚕、纺、织、染、绣等工艺逐渐衰微,以致在绝大部分村寨消失。苗族妇女们或从市场上购回成品纱织成传统的斗纹布、花椒布,或购回丝线织成锦,或干脆购回布坯自染,染料也多为从市场购回之化学染料。相当多的村寨之纺车、织机、染缸等工具已经搁之杰阁或辟成染薪。具有精湛手艺的一代人渐渐老去,新的一代人对工艺完全陌生,以致后继无人。用服饰专家在田野中搜集到的村民自己的语言更能生动地表现现代苗族服饰工艺变迁的状况,他们说:“挑花绣朵,五十年代,人人都会;七十年代,中年人会;九十年代,老年人会。”
来自商品市场的冲击,新材料的大量运用,就是形式仅存并逐渐礼服化的苗族服饰风格与过去比较已呈现出如下变化;第一,装饰造型扩张,装饰部位扩大。具体表现为纹饰造型线条由细变粗、画面膨胀,银角越做越大,头箍花形亦比以前更加粗大。第二,用色更加鲜艳,甚至有配色失调之嫌。由于大量化学染料和化学色布色线的运用,其光亮度较过去植物染高,使苗族服饰普遍鲜艳,色彩增强。而化学染色色度与苗族妇女们传统色感有所差异,因此,表现在用色上、配色上较过去生硬,失去了和谐美感。第三,工艺粗糙。具体表现以毛线、晴伦线等作为织锦、刺绣用线,使锦面、绣面等失去以往丝线带来的平整光滑和柔软度。同时表现为由市场牵动的剪纸纹样甚至到传统服饰的商品化,导致了相邻的苗族亚族群服饰其它民放服饰风格、工艺风格的交互影响,走向趋同。如侗族采用苗族头花与银角就是典型的一例。
(二)价值坐标的倾斜
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的改变是促使苗族服饰礼服化、加速苗族服饰工艺变迁的内部动因。
传统苗族服饰过去的职能开始失去,或者说已经减弱,在青年人观念中尤其如此。首先,传统苗族服饰赖以生存的社会评价系统功能已经减弱。具体表现为织、染、绣工艺不再是衡量女性最重要的指标。人们发现,只要能挣钱,有货币商品就能从市场换回任何必需的生活品,包括全家衣物。只要勤劳,有能力、善持家事,把家庭的其他经济营运好了,家庭富裕了,就是妇女能力的表现。由于苗族社会已经与主流社会融为一体,接受现代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一定相应社会位置或谋得更能轻松便捷的生活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学习成绩好坏,能否再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不仅承示着将来个人的社会位置和生活技能的获得,也是苗族社会普遍接受的作为评价子女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社会评价已承认在传统工艺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冲突时,主动让位给学校教育。疏于传统工艺技术的教育是青年一代对传统女红生疏或技艺粗糙的直接原因。当然,这些变化是十分微妙的,有时很难把两者截然分开。其次,苗族服饰的族群标志功能减弱。虽然,传统服饰仍不失为族群或亚族群的标志,但此时仅是文化象征,不再是人们生活中非穿不可的族群符号。这是导致苗族服饰礼服化的原因。第三,传统功苗族服饰实用功能减弱。苗族服饰是艺术品,但它首先是生活用品。作为生活用品,要求它具有舒适、方便等性能。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更希望一种舒适、省时、简洁、方便的妆扮。这时传统苗族服饰在长期的慢节奏生活条件下积习而成的一些缺点突出地表现出来,如宽大的厚实的衣裳,妆扮繁杂的发式等,制作与穿著均耗费许多时间,也不轻便,自然与人们现有的生活节奏产生矛盾。因此,人们逐渐将之舍弃,选择那些从市场购回的简洁轻便的成衣。对于那些进入现代学校、城镇或迁移他乡做工的人们而言,置身于一个全新文化生活环境,这个对苗族服饰而言是全新的服饰文化环境,若此时仍一身苗族服饰打扮,不仅与生活节奏不同步,而且与生活环境不和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自然舍弃之。从这一意义上说,学校、城镇或异乡成为苗族人丢弃苗族服饰最早的地方。
价值观的改变,自然影响到苗族妇女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感觉,反过来会影响她们对苗族服饰艺术的创造。过去人们认同其美,创造其美,相当重要的因素是建构在其实用功利目的之上,视其形式美与实用性和谐,视其意味美与生活环境和谐,视其女红之美为女性之美,是与人们在较为自然的农业社会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相吻合。而今,这种价值坐标倾斜了,也根本动摇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感受。特别是对制作苗族服饰、穿着苗族服饰的苗族妇女而言,更是把功利目的放在首要的位置。这在青年一代表现十分突出。她们不再像她们的长辈那样心安理得、无怨无悔,虔诚地花费时间、投入精力、付出情感从事传统的女红技艺的学习与制作。
(三)文化时空移位与氛围消失
学校、城镇、异乡成为促使苗族服饰消亡的地方,实际上就是由于这些地方的文化氛围与原生的苗族文化氛围不同,与苗族服饰生存的空间和文化土壤有异。苗族服饰在这些地方显得异质突也,给穿著者以压力,不符合“从众”的群体文化心理。苗族给出苗族服饰广阔的发育与发展空间,包括提供了节日、庆典等展示的时空和氛围。然而,90年代以后,这种文化氛围不同了,出现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民间文化由参与性文化逐渐褪变为观赏性文化,传统的节日、娱乐内容经过商业性开发,现出时空移位与仪式化趋势。造成苗族社区这种影响苗族服饰变迁的文化氛围改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现代学校教育和民工迁移促成了一代苗族群体文化的仪式化和观赏化。经过学校教育的苗放青年一代,由于疏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对女红技艺陌生,而且对诸如苗族传统的情歌、山歌、芦笙、舞蹈及其他技能也十分陌生。由失去传统文化技艺的青年人组成群体主体的社区,低级语言文件氛围削弱是不用怀疑的。
接受旅游业开发的结果,作为民族文化资源组成部分的民族节日、节日娱乐内容等逐渐脱离原有的含义,成为旅游者观赏的文化。在这一点上可以这样说,旅游业的发展,使最后一批苗族社区彻底走出了封闭——越封闭的地区越保存有旅游者感兴趣的“文化”可以开发。自80年代被贵州省旅游部门当作“东线民族风情”加以建设和开发之后,过去封闭的村落被开辟成旅游景点。如雷山县郎德上寨、西江千户苗寨等成了去贵州东线旅游的乡村旅游点。为了配合旅游业,政府参与了民族节日的组织,这就失去了节日区域的扩大和规模的扩大。旅游业使神圣的传统节日,甚至宗教节日成了可以出售的商品。
旅游在冲破传统文化最神秘最深层的神经的同时,带来传统文化的规范化、表演化和观赏化的结果,使民族传统娱乐文化活动由村村寨寨举行,逐渐转向集中地点举行,由人人熟悉并随心所欲参与转向由部分人或爱好者掌握并有组织表演,更多的人则由参与者变成观众。同时,政府行为的节日往往追求的是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削减了节日原有的文化、服饰展示功能。与之相适应的是,苗族服饰艺术过去为人人必须拥有的展示,逐渐沦为节日、娱乐内容的道具和附庸。失去富足的赖以生存的文化氛围而走向了衰微,可以预言,依照现阶段苗族服饰变化的速度,在数十年以后,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雷山苗族服饰艺术将成为人们在苗族庆典仪式上才能找到的古董或道具。
而采取保护措施,则首先必须解决学校教育问题,把服饰艺术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本县各级学校教学课程。学生校服须有一套本民族服装。在高等学府开设苗族服饰艺术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其次,实行商品化、进行产业化生产和经营,让生产者、经营者有利可图,使之能在国内与欧美市场有一定份额成为表演服或婚嫁礼服。再次,宏扬苗族优秀传统节日与优秀文化习俗,让其有存在与发展的空间。
&&&&&&&&&&&&&&&&&&&&&&&&&&&&&&&&&&&&&&&&&&&&&&&&&&&&&&&&&&&&&&&&&&&&&&&&&&&
(二OO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地亚手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