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编童谣比如小白兔乖乖儿歌视频

上学童谣:小白兔上学校
&&&&&& 小白兔,蹦蹦跳,  背着书包上学校。  东看看,西瞧瞧,  上学的事忘记了,  看见青蛙把虫找,  白兔上去把它抱,  看见乌龟练赛跑,  白兔一下把它掏,  白兔玩够到学校,  小朋友们放学了,  毕业啥也没学到,  后悔自己老迟到。热门视频 儿歌童谣大全 小兔子乖乖-小白兔乖乖儿...
给作者投票
相关视频连播
方式一:扫一扫
支持各类二维码扫描软件
方式二:发一发
免费发送App到手机
看不清验证码不正确
该短信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式三:下一下
下载App观看
还有更多攻略和游戏礼包等着你
嵌入代码:
这个支持手机播放哦
手机看视频
zhou宝龙.longdd
zhou宝龙.zhou
zhou宝龙.宝哥
贝贝?我是小女仆
祝三妹生日快乐
大家都在看
Copyright & 173. All rights reserved.[b]世界上1个最恐怖最诡异的童谣[/b.. - 小何的主页
世界上1个最恐怖最诡异的童谣1天前
 大兔子病了,
  二兔子瞧,
  三兔子买药,-
  四兔子熬,-
  五兔子死了,-
  六兔子抬,-
  七兔子挖坑,-
  八兔子埋,-
  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来,-
  十兔子问他为什么哭?-
  九兔子说,
  五兔子一去不回来!-
  你能看出什么端倪吗?-
  这是一件密谋杀兔事件。-
  -----------------line--------------------------------------------------
  1、首先,兔子也是有阶级的,大兔子病了,要治它的病,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一只兔子做药引。-
  2、病的是大兔子,五兔子却突然死了,显然是被做成了药引。-
  3、“买药”其实是黑话,因为实际上只需要一些简单的草药,主要是药引,所以这个“买药”指的是去杀掉做药引的兔子,三兔子是一个杀手。-
  4、做药引的为什么是五兔?因为哪只兔子适合做药引是由医生决定的,二兔子就是医生。-
  5、可以推出,二兔子借刀杀兔搞死了五兔子,他们之间有什么过解呢?可能是情杀,因为一只母兔。-
  6、谁是母兔呢?想一下,女人爱哭的天性,所以九兔是母兔。九兔知道了,所以才哭,因为她爱的是五兔。-
  7、“六兔子抬”,这明显是病句,一只兔子怎么抬?他显然是被抬,因为他死了,所以才会被抬。抬他的两只兔子随后一个挖坑,一个埋尸。没错,抬他来的就是七八两只兔子!-
  8、六兔子是被七八两只兔子杀的吗?不是,他是被杀手三兔子杀死的。三兔子本来不想杀他,五兔子和六兔子关系非常好,当时他们正好在一起,并联手抵抗,所以三兔子才把他们一起杀了。-  每相临的两只兔子关系都是微妙的。-
  1-2:大兔子像皇上,二兔子就是他身边进谗言的小人。-
  3-4:三兔子是杀手,四兔子药师,他俩都是助纣为虐型的,四兔经常给皇帝做一些壮阳药什么的,把皇上搞生病了,又亲自熬兔子药引。-
  5-6:一对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吟诗做对,不惧怕恶势力,五兔很有才华,怪不得被九兔所爱又被二兔嫉妒呢,物以类聚,六兔也很有才,可惜都属于文人,两个人的武工加一起也没打过三兔。-
  7-8:也是一对好朋友,但属于随风倒型的,为了保住命,什么事都肯做,本质不算坏,但经常被坏人指始做坏事。-
  9-10:在女人哭的时候,身边一定会有爱她的男人,而她的哭泣一定是为了她爱的男人。可惜,爱她的兔子和她爱的兔子不是一只兔子。很明显,十兔暗恋九兔,关心她,看到她哭,他当然要去问原因。
  9、最后一点分析,也许是多余。事情是这样的,三兔和五六两兔打斗过程中,引来了七八两兔。当五六被杀死后,三兔已没有力气,况且七八平时都很听话,不会告密的。所以三兔就放过了七八两兔,并让他们把六兔抬走,埋了。七八一看,命保住了,反正事情也发生了,无法挽回,只好照办理。-
  ■&后记:-
  1、回看第5条,情杀不是随便猜出来的,观全局,二兔位高劝重,但即便这样,也有他得不到的东西,那就是真爱。所以他杀五兔的原因很可能是这个,而且五兔正直,应该平时就经常与他作对,所以才起了杀心。-
  2、其实五兔死的非常惨,因为二兔疯狂妒忌他,所以不想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再说皇上吃了药师的药,荒淫无度,哪里最虚弱大家应该都知道,所谓吃什么补什么,其实五兔被做成药引的部位应该是……- 
 ■&推理:-
  1、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必然要有因果关系,这个故事有了果(即情杀,下面再谈),但没有因,所以显得不完整,就是大兔子为什么病了?无缘无故的病了便引发了以下的血案么?显然不是。-
  2、从一个严密的逻辑上来看,这个故事中所有人物的出现(兔子)都是有联系的,且每一个按序列排下来的兔子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动机),比如:大兔和二兔、二兔和三兔、三兔和四兔(上文已经大致说明了),但10兔子的出现好象在这个逻辑中显得微不足道,即没有10兔子这个故事也能顺理成章的结束,因此10兔子在这个逻辑中的动机显得苍白。-
  ■&结论:-
  根据以上的推断,我们都忽视了这个故事的重点,就是10兔子,他为什么出现在这个故事中?难道仅仅为了引出9兔子的一句话么?错了,这是一个有预谋的凶杀案,而且,10兔子就是这个案件的主谋(不是2兔子),其他所有的兔子都是在他全盘计划中的一枚棋子,案发过程大致如下:-
  (1)10兔子喜欢9兔子,9兔子不喜欢他-
  (2)5兔子和9兔子互相喜欢-
  (3)10兔子妒忌-
  (4)10兔子是大兔子身边最亲信的人,并且对其他兔子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也就是说,他很清楚大兔子如果病了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事)-
  (5)5兔子也是朝中权贵,10兔子没办法随便处置他。-
  (6)所以10兔子就让大兔子病了,接下来的一切就像上文说的那样发生了……-
  贯穿整个这个故事的主线就是10兔子,他是这个故事的结尾也是这个故事的主因,这样这个逻辑才显得天衣无缝,故事的名字就是:借刀杀人!-  五兔貌似没有死,因为被埋的只是六兔。很可能在与三兔的打斗中五兔逃脱了,并且换了一个身份,从前五兔就这样消失了(死了)。三兔无奈,只好杀了六兔向二兔交差,还找来了七、八两兔来给他作伪证。-
  另外这个童谣的诡异之处不在其内容,而在每一句的字数,每一句的字数是5&4&5&4&5&4&5&4&10&9&4&8&-
  按数字音译就是:-
  我死我死我死我死死就死吧-
  这个话是以一个死人的口吻说的。说这话的应该就是五兔。五兔也很有可能就是这个童谣的作者。-
  五兔其实没有死,躲过劫难后看破了世间红尘,出家做和尚去了。-
  九兔也知道了这个情况,所以说“五兔子一去不回来”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策略研究
&&&&&&&&&&&&
小学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吴福君&&&&文章来源:吴福君&&&&点击数:10430&&&&更新时间:&&&&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儿歌音韵和谐、语言活泼,学生会听得有意思,学得有趣味。因此,我们在低年级语文开展儿歌教学的实践研究,本报告主要从随文教学与专项阅读教学中强化诵读品味,在诵读、欣赏、分析、感悟中指导创编儿歌研究活动。此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首先通过诵读、创编儿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其次,儿歌教学的语文课堂成为审美的课堂,儿歌进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儿歌& 教学& 快乐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 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
突起兴趣,从而使孩子产生学习心理需求,进而主动的学习。
(二)相关课题综述
&&& 近几年来,关于小学语文开展儿歌教学的策略研究层出不穷,如:江山文溪外国语小学的小学语文和绿色童谣(儿歌)整合的理念策略,他们从整合文本资源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校园语言环境研究。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学和儿歌导行相结合,他们以优秀导行儿歌为学习材料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但这些学校的研究大多是将优秀儿歌净化学生
心灵,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对激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缺乏深入的研究。
(三)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标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由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交往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能组成。各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能,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觉、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低年级语文开展儿歌教学的策略与研究” 它以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以新课程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校与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内容
1.随文教学。根据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安排了大量儿歌、韵文,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诵读感受儿歌语言美。
2.专项阅读。虽然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安排了大量儿歌、韵文,但教材里这些儿歌还不能满足低段学生的需求,我们鼓励学生课外搜集儿歌,定时开展实用性、操作性、融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儿歌教学系列活动。
3.导编儿歌。孩子学习儿歌,对儿歌有了美的认识,伴随着审美的愉悦,孩子的思维在美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积极的最佳的状态。我们就抓这个时机,充分地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尝试编儿歌,做学习的主人。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诵读、收集、创编儿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探索儿歌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让语文课堂成为审美的课堂,让儿歌进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研究历程
(一)随文教学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儿歌韵文。据统计第一册约有16首,每一首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这些儿歌、韵文是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好材料,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了儿歌课堂教学模式:
&&&&&&&&&&&&&&&&&&&&&&&&&&&&&&&&&&&&&&&
&&&&&&&&&&&&&&&&&&&&&&&&&&&&&&&&&&&&&&&&&&&&&&&&&&&&&&&&&&&&&
1.正确诵读 初感韵律
用普通话正确地读,是学生朗读课文最基本的目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朗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儿歌是低年级语文朗读训练的好材料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确立“一要四不可”的诵读标准,让学生带着这标准去诵读儿歌,初步感知儿歌韵律美。
(1)确立诵读标准
“一要四不可” 即读书时“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把这“一要四不可”作为评价学生读得正确与否的标准,要求学生人人熟记于心。
(2)指导有效实施
要求明确了,课堂上,学生进行自由读、同桌读、男女读、分小组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按照“一要四不可”这个标准展开多种形式的评价,如:奖星星、竖起大拇指、点头、掌声、亲切的语言等。人人做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98%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子弟
&[ 1]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地读,同桌读、指名读,在指名读时,一位学生读得不熟练,另一名学生一站起来就这样评价:“他读得不熟练”,这时,老师立即纠正:咱们评人家的时候,要先说说他的闪光点,接着,有的学生就这样评:“我觉得王晨今天能主动举手站起来已经很勇敢了”,有的说:“我觉得王晨读的声音很响亮。”,还有的说:“我也觉得王晨读得很响亮,如果“跟”和“陪”读得重一点,那就更好了”,面对这位学生的评价,老师乘机这样鼓励那位诵读儿歌的学生:王晨,你能再读一遍吗?送给他一颗进步星(贴在衣服上) ”,老师又鼓励他:你进步了,自己给自己一点掌声。&&&
以上课例,我们可以看出儿歌简单清浅中又不失童真与情趣(教材中类似这样的儿歌不少),能带给学生一种天然的快乐,教学中老师没有过度的剖析讲解,深挖微言大义,以伙伴的身份来到了学生中间,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而非老师的直接灌输。对学生的诵读,既有即时评价,又有延时评价,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同伴间的评价。在这个过程,学生带着这标准当小评委、当小老师互检互评,互帮互助,当学生读得不熟,老师运用鼓励性评价语言,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促使多元智能中的弱项也得到应有的开化和发展,面对一首短小的儿歌连续三次方读通,可见这位学生的语言智能是弱项,针对其弱项,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去关注与等待,并用掌声、星星等激励性的评价促成该生把这首儿歌读正确、读通顺,其弱项智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另外儿歌中最妙的句子,学生自己在诵读中直接感受,像这首儿歌中的“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简直令人叫绝,学生读到这儿都会心一笑,个个兴致盎然。
2.感情诵读 品赏韵味
感情诵读是朗读教学的最高目标。要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首先让学生“感悟词性”,其次指导品味诵读。
(1)感悟词性
“感悟词性”即培养孩子对词语的敏感性,也就是培养孩子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感悟能力。
词语“幸福”教学片断
这是我校课题组老师《纸船和风筝》(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一课词语“幸福”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你什么时候感到幸福?
生:没吱声(静静的坐在那儿)
师:每天在学校,碰到到小朋友一个个对我说:“老师,您好!”那时我很幸福。
生:冬天,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我很幸福。
生:爸爸妈妈带我去玩我很幸福。
生:我不生病健健康康时很幸福
师:幸福只有自己才感受得到,也许幸福就是快乐,幸福就是舒心,幸福就是愉悦,也许平常的一个动作,寻常的一句话,足以让你感到幸福……
以上课例可以看出,学生在没学习“幸福”在语感敏锐的学生的眼里,读到“春天”二字,不单是一个季节的名称,更是一个“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的世界,这就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对词的感情色彩有了感悟,
儿歌《小小的船》教学片断
这是我校课题组老师《小小的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一课教学片断。
师:晴朗的夜空多美啊,谁来读一读。
生:(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学生基本读出了节奏,但“弯弯的、小小的”读得不够到位)。
师:请你再读一遍,读了以后,要让听的人很快知道月儿是怎样的(学生再读,较好地处理了重音)。
师:有进步!让我们一齐读。(学生的感情有所流露,让人感到月儿的可爱)。
师:好,小女孩在太空上看到什么?哪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生:(平实地、较快地念)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刚才同学读的情况。
生: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太快,那么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
(学生读得节奏缓慢,逗号的停顿略长,“只”音略拖,强调了“闪闪”和“蓝蓝”,令人仿佛陶醉)。
师:让我们自由地读读儿歌,感受夜空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该成为词的音乐家……”教例《小小的船》是一首儿歌,音韵和谐,富有节奏,读起琅琅上口,但如果学生对无声文字潜在的音韵、节律,缺乏敏锐的感悟,特有的语意和韵味就不可真切地感受到,当然朗读也不可能让别人感受语言的魅力。教例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引导等,学生感悟到语言的美,感受到夜空的美,也很好地读出了夜空的美,
3.重视评价巩固效果
教师的课堂评价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课堂上老师细心斟酌,或随意点拨看似简单、普通的评价,往往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语文朗读指导中,巧妙的评价是朗读指导的润滑剂,在儿歌课堂教学中,我们进行适时地引导、评价,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读出语感。
[ 4]老师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两只鸟蛋》一课教学片断:老师用指导性的语言“孩子们,看到这么心碎的鸟妈妈,看看我们身边这么可爱的鸟蛋,你有什么话要对鸟蛋说呢”?创设“归还鸟蛋”的情境,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学生回答:“小鸟蛋,妈妈正在寻找你,我一定要让你回到妈妈身边。”老师课件出示句子:我小心地捧着鸟蛋M连忙走到树边M轻轻地把鸟蛋送还。学生先自由的朗读句子,接着老师指名读,当学生读得不流利,教师给予了学生这样的帮助:“别急别急,我和你一起来读”,当学生把“小心地、轻轻地”读得很到位,老师亲切地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小心捧,又为什么轻轻放?学生答道:“如果不这样做,鸟蛋会破碎的,鸟妈妈会伤心的。”这时,老师一边抚摸着学生的头,一边欣喜地表扬“多善良的孩子呀。”其他学生立即鼓起掌来。&& &
4.背诵积累&
(1) &&&&&&&&&&&&&&&&&&&&&&&&&&&&&&&&&&&&&&&&&&&&&&&&&&&&&&&&&&&&&
“”历来是我国语文传统经验宝库中的精粹,以“读”为“写”的基础,以“写”为“读”的深化,可谓相得益彰。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运用练习,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逐步实现内化,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但写的形式不受限制,如:用新学的词语造句、仿写富有感染力的句子、仿写能激发联想和想象的小节、补白等。
模式所描述的只是儿歌课堂教学的大致流程,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对其进行调整和整合,合理的安排在课时内容中。教学应该有一定的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造性的去应用模式。
(二)专项阅读研究
虽然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儿歌,但这些儿歌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以教材中的儿歌为中心,向周边辐射,鼓励学生收集、阅读课外的儿歌,使教材中的儿歌成为教材外的凭借和依托,教材外的儿歌成为课内诵读的扩展与补充。定时开展实用性、操作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儿歌教学系列活动。
1.内容的选择
①相同主题的儿歌:如:
照片(1)―2&&&&&&& 采蜜角
&&&&&&&&&&&&&&&&&&&&&&&
&&&&&&&&&&&&&&&&&&&&&&&&&&&&&&&&&&&&&&
&&&&&&&&&&&&&&&&&&&&&&&
(1)激起阅读期待
①美文欣赏:当老师绘声绘色地诵读:好大的一面镜子,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声叫,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听了这么有趣的语言,相信学生一定对老师手中的书兴趣倍增。
②建立班级书屋:我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民工子女,民工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差,买书少。农村学校的图书室,藏书也不多。面对学生藏书不多的现状,教师要努力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给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学生以自愿为原则捐赠图书,填充班级图书角。家庭经济好的孩子,可以多捐赠书籍,而家庭比较拮据的学生,则少捐一些。除此之外我们还发动每位学生将自己已看完的好儿歌向班里的同学进行推荐,然后将这本书存放在班级图书角,由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形成“好儿歌大家读,快乐共分享”的读书氛围。这样,只要每个孩子提供一首儿歌或一本童谣,他就能读到四十多首儿歌或四十多本新童谣书了。这样的“流动书屋”,书籍也是常换常新。学生可以互相借阅,还能促进阅读交流。另外在实验班教室里布置两块“儿歌飘香”专栏,定期展示孩子课外搜集或创编的儿歌,让他们读读、背背。
(2)着眼方法指导
传统教材所涉及的阅读方法多是精读的方法,课改实验教材补充了浏览与信息处理的一些方法,但是缺少训练材料。我们从整体阅读的角度补充读书方法与习惯的培养:
1爱护书籍、爱读书的习惯。如:随身携带儿歌、童谣,以便有闲暇时随时阅读。
2寻找、使用阅读资源的方法。如:选择、购买、借阅书籍的渠道与方法。
3信息收集与处理方法。如:个别条件允许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网络信息收集,整理。
(3)实践感悟体验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如果教师是个不爱读书的人,就不会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可想而知,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教师首先要喜欢阅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阅读教育专著,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我校开展教师阅读摘记工程)其次,作为语文教师,扎实的语文功底与人文底蕴也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再者,教师阅读学生爱读的书籍。了解学生所读的书,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书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阅读,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指导或推荐阅读。这样,我们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的时候有了“共同语言”。
曾经有位名师说:“我有信心转变一个集体,但不一定有信心转变一个人。”他强调的就是环境与伙伴对一个人的影响作用。一个集体形成了阅读的氛围,这个集体的成员就会受到书香的熏陶。大家共读一本书或者一类书,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一种“对话磁场效应”,促使阅读兴趣与动力的长久。
③ 亲子阅读
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首先要求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给孩子做出示范。长久的熏陶,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喜欢读书。其次给孩子一个可以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生活习惯要注意,如果孩子看书,家长应该压缩看电视的时间或关低音量,避免声音对孩子读书的干扰。最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15分钟,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并给孩子足够的鼓励,读完后和孩子一起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或交流阅读后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家长明白,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件事虽不能一时显现出效果,却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建立“课外诵读记录卡”(附下表)可以帮助家长督促孩子自觉在家读书。每周让家长记录孩子在家阅读的情形。
课外诵读记录卡
(4)互动分享交流
我们把课外诵读指导的最后一个环节定为“分享交流”,而不是评价,这是有意淡化评价这个概念。因为我阅读具有较强的个性与主观性,很难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设计富有童趣的量化表格对孩子的阅读量进行测评。关于阅读的质量,我们采取分享交流的形式代替评价。因为我们相信,量的积累一定能够带来质的变化。另外,孩子们把阅读的收获记录下来。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老师的赞扬下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找到自己的榜样和差距。
这种直观而又开放的评价方式更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与阅读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分享交流的方式,我们采用小组讨论,诵读展示、诵读报告会、好儿歌展示、编剧表演、手抄报等。如下照片:
41& &&&&&&&&&&&&&&&&&&&&&&&&&&& 42&
&对于在专项活动中进步大或表现突出的学生,我们发“喜报”给予鼓励。(详见附件2)
3.建立机制 落到实处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课外诵读落到实处,我们建立“四个一”,个人每天一次回顾,同伴每周一次交流,班级每月一个主题,学校每学期一个活动。
(1)个人――每天一次回顾。我们提醒学生每天睡前想想,今天读了哪首儿歌。
(2)同伴――每周一次交流。我们每周五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本周的儿歌诵读情况,可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儿歌,也可交流诵读方法。
(3)班级――每月一个主题。低年级学生诵读材料的选择有难度,我们引导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或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主题,但在具体操作中,要灵活把握,可以全班一个主题,也可每组一个主题。甚至允许个别学生独立选题。
(4)学校――每学期一个活动。为了让学生长期保持阅读的热情,并最终形成读书的习惯,因此,我们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一个诵读活动。诸如诵读之星评比,课外诵读记录卡展示等。
(三)导编儿歌研究
文字潜在的音韵、节律,感受儿歌特有的语意和韵味
“轻轴拔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说的就是仿写,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可见,古人把模仿范文作为最初作诗的方法,他们先作“依样画葫芦”的“葫芦”,然后逐步地“师其神,不师其貌”,最终实现由模仿走向创造。古人作诗尚且如此,对于刚刚学编儿歌的低年纸的小学生,我们引导学生也从仿写开始,仿写法、仿结构、仿拟题等等,不过,指导孩子模仿并不机械照搬,而是促使他们将模仿的对象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模仿中展示自己的个性。比如读了《天上的小白羊》。邵佳雯小朋友模仿编了自己眼中的云――天上的小白兔
&&&&&&&&&&&&&&&&&&&&& 天上的小白兔
&&&&&&&&&&&&&&&&&&&& &&&邵佳雯
(1)看图编儿歌。
(2)“玩”中编儿歌。
天蓝蓝,白云飘。
操场上,真热闹。
拉好绳,挺直腰。
正是跳绳好时光。
一二三,跳起来,
长绳儿,甩过来。
小小绳子真奇妙,
单跳双跳集体跳。
&锻炼身体永健康。
[<SPAN lang=EN-US style="LINE-HEIGHT: 125%; mso-bidi-font-size: 10.5 mso-fareast-font-family: 楷体_GB]& &
大萝卜 / 水灵灵(3)绘画编儿歌。/
(4)续编儿歌。
[<SPAN lang=EN-US style="LINE-HEIGHT: 200%; mso-bidi-font-size: 10.5 mso-fareast-font-family: 楷体_GB]
&&&&&&&&&&&&&&&&&&&&&&&& &&比尾巴
&&&&&&&&&&&&&&&&&&&&&&&&&& 孙叶雨
&&&&&&&&&&&&&&&&&&&&&&&&& 谁的尾巴黑?
&&&&&&&&&&&&&&&&&&&&&&&&& 谁的尾巴粗?
&&&&&&&&&&&&&&&&&&&&&&&&& 谁的尾巴像剪刀?
&&&&&&&&&&&&&&&&&&&&& &&&&黑猫的尾巴黑。
&&&&&&&&&&&&&&&&&&&&&&&& &袋鼠的尾巴粗。
&&&&&&&&&&&&&&&&&&&&&&&&& 燕子尾的巴像剪刀
(5)观察生活编儿歌。
[<SPAN lang=EN-US style="mso-fareast-font-family: 楷体_GB]&&&&
&&&&&&&&&&&&&&&&&&&&&&&&&
&&&&&&&&&&&&&&&&&&&&&&
尽管有些幼稚,有的生字用拼音代替,有的还有家长帮助的痕迹,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学生去观察了去探索了,他们体验到观察与创作的乐趣。
四、研究成效
(一)学生方面
通过研究,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日趋浓厚,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广泛的滋养。
1. 学生的阅读兴趣日趋浓厚
200620332008586683
2.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
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学困生的转化相当显著。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直困扰着我们,之前,学校老师给学困生补课,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开展儿歌教学研究,教师教学理念变了,“使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诵读,尤其是学困生,把他们从机械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与书交朋友,在班集体浓厚的阅读氛围的浸润下,他们也渐渐和书交朋友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提高了,理解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也明显的提高了。另外,尖子生的发展后劲更足了,。
3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广泛的滋养。
我们曾对我校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以看图写话为内容(图上有一只蚂蚁掉进河里拼命挣扎的情景)进行对比测试,测试时间为35分钟,测试结果如下表
这里说明,经过诵读欣赏创编训练过的实验班学生,描写情景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而且他们内心本真的童趣更能表现出来,思维也更活跃,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受过儿歌浸泡的学生更富有爱心,向往美好的愿望更强烈。尤其个别学生原来因家庭环境造成她阅读兴趣不浓,性格内向,现在不仅学习成绩提高,而且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详见附件4)
1.教师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
2.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课题组成员均是一线老师,他们是教育教学实践者,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课题组老师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带着科研的意识、态度、方法进课堂,首先组织的教学内容尽可能适合班级学生,为学生发展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其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指导的语言亲切,教师的课堂提问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最后,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上轻松的愉快的学习。
3.研究水平得到了提升
自开展研究以来,课题组的老师在参与低年级语文儿歌教学实践与反思中,逐步消除了对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加强了低年级语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认识,走出过分重视字词句语言文字训练的误区,初步掌握了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技术,不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能力,也提高了研究的能力。这从老师两年来撰写的教学论文、案例中看出。吴福君老师撰写的《低年级语文开展儿歌教学的尝试》获台州市2007年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吴福君老师撰写的《读出语文好感觉》获2007年温岭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吴福君老师撰写的《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与《“板块”:构建快乐习作的平台》分别发表在《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温岭市课程改革通讯》第3期等。潘丽云老师撰写的《画写结合有声有色》发表在《教学月刊》2007年第9期.
五、研究结论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阅读起步阶段,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内容,其次要创设愉快的阅读氛围,还要给予阅读方法与正确指导,最后建立机制,保障落实。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我们把儿歌琅琅上口的语言,充满情趣的内容是最易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最好的语文朗读训练材料。
()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有愉快的阅读氛围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我们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诵读环境。学生在校,早晨师生共读,中午同伴间尝试背诵,下午展示诵读,放学后亲子共渎。另外,我们建立班级图书屋,教室墙上布置“采蜜角”与两块“儿歌飘香”专栏
(三)阅读兴趣的培养要给予阅读方法与正确指导
有的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但如何“读”却一知半解,因此,我们指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指导学生朗读、浏览、背诵等常用的阅读方法。另外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圈出儿歌中不认识的字,或在识字本上记下课外认识的生字。
()阅读兴趣的培养要有机制保障落实
为了能保持学生诵读的热情,保持诵读兴趣的持久性,在研究中,我们建立“四个一”,个人每天一次回顾,同伴每周一次交流,班级每月一个主题,学校每学期一个活动。
六、困惑与思考
(一)课外诵读家长重视不足
在研究中,我们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要求父母应起表率作用,多读书多看报,给孩子做出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98%学生来自民工子女,在家中一部分家长仍不能成为课外诵读的榜样,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很少去阅读,也较少督促孩子博览群书。另外,家长阅读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一定要培养孩子上大学,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高分作为保障,必须多做题。因此,家长在买习题集方面舍得花钱,但能主动为孩子买课外读物的却很少。如何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的阅读意识,家校合力,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奠基,这是我们今后值得探究的问题。
()把儿歌教学引入到各学科中
[1]周晓霞.让声音“看”得见.小学语文教师,2006(9).
[2]张爱娟.师生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吴江教育,2004(2)
[3]谢远品.明确要求注重实践科学指导.小学语文教学,2004(3).
[4]叶丽华.巧学汉语拼音.小学语文教学,2003(12).
[5]张祖庆.强化成功意识指导快乐作文.教坛拾得,2000(10).
[6]周建国.阅读指导课的研究与探索.吴江教育研究,2001(5).
[7]种启泉.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
[8]王深根 毛建华.新课程研究.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9]巢宗祺 雷& 实.语文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林文峰 舒& 镇.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11]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宁波出版社,2000.
[12]卢家楣.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3]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于& 漪.教育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15]崔允郭 施良方.教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6]李冰霖.坚守语文本位打好语文基础.小学语文教学,2005(3).
[17]颜耀忠.审视中学作文教学.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2001.
[1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小学低年级语文开展儿歌教学的尝试
&&&&&&&&&&&&&&&&&&&&&& 温岭市城西街道马公小学&& 吴福君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儿歌中的谴词造句,通常浅显易懂,精炼有趣,由于浅显不需教师做过多的解释而学生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领略其中的情趣,欣赏其中的意境。儿歌音韵和谐、语言活泼,学生会听得有意思,学得有趣味。因此在低段语文开展儿歌教学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快乐。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儿歌& 教学& 快乐
一、随文教学
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儿歌韵文。据统计第一册约有16首,每一首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品味诵读感受美,识字结合享受美。
1.品味诵读 感受美
教材中这些儿歌韵文语言形象生动,音韵和谐,具有丰富的、律动的音乐性。教学时不用靠老师讲,根据儿歌的韵律以及读来朗朗上口的特点,让学生大声诵读,在读的同时再让他们动起来,在一次又一次的诵读中发现美,感受美。学习韵文《小小的船》采用以下几个层面的诵读训练:&&&&
①拍手、跺脚读,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初读儿歌教师用课件出示夜景图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先自由拍手读,从形象画面中感知儿歌内容。再跺脚一句一句读,最后手脚调动起来按标点、韵律的感觉,断句、停顿和重音,同桌拍手跺脚读。教学尝试后,学生兴趣浓,不仅读出儿歌节奏韵律,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让每个学生动口又动手,真是一件让他们乐此不疲的事。
②自编动作表演读,感受儿歌的语言美。教学时借助音乐,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根据儿歌的意思在读中自编简单的动作更能感悟儿歌语言的经典美,同时在辅以动作的同时,帮助了学生对儿歌的记忆,为背诵课儿歌作了高效的铺垫。
③唱读成诵,提升儿歌的感染力。常见不少学生,为完成背诵作业,看着书读一句,就掉过头背一句,一句一句地硬读、硬记、硬背。学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从开始朗读到能背诵中间有孕育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缺少,而反复的多遍朗读让学生乏味。在“熟读成诵”这一孕育过程中,若能给予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朗读,那这一过程将不再枯燥,学生也会愿意读,喜欢读。因此,利用人人皆知的经典歌曲《小小的船》,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唱,学生一学就会,而把儿歌牢牢的记住了。
2、韵文识字、享受成功
韵语《日月明》教学片断
&3、儿歌引路学拼音
①用在重点处。a o e
草青青/水碧碧/乡村早晨空气好/公鸡打鸣o o啼/妞妞练唱a a a/水中白鹅e e e/它的倒影真美丽/带着学生做游戏
&& &②用在难点处。gudugugu hunghuhuhuguhuku(guhuku)()
二、专项阅读
&&& 1、教学氛围的营造
2、课程时间的安排
实验班的学生既要顺利地完成规定的学业,同时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大量诵读,时间保证是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得主要策略是:①将三节地方课程中的一节定为“儿歌诵读乐园课”,并将这一节课排入日课表,规定老师严格执行。②每天上午语文课前3分钟进行“儿歌诵读展示”,③要求实验班语文老师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自由诵读。从这三方面保证了学生在校接受诵读指导的时间.
3、教学内容的确立
三、导编儿歌
&& &1、赏读
“轻轴拔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说的就是仿写,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众所周知,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贴起步,反复临习,力求形似而后求得神似。模仿便是其间必须首先经过的一级台阶。学生学习作文何尝不也是这样的呢?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可见,古人把模仿范文作为最初作诗的方法,他们先作“依样画葫芦”的“葫芦”,然后逐步地“师其神,不师其貌”,最终实现由模仿走向创造。古人作诗尚且如此,对于刚刚学编儿歌的低年纸的小学生更要这样。不过,指导孩子模仿并不机械照搬,而是促使他们将模仿的对象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模仿中展示自己的个性。比如读了《天上的小白羊》。邵佳雯小朋友模仿编了自己眼中的云――天上的小白兔
①看图编儿歌。
②绘画编儿歌。//
③续编儿歌。
④观察生活编儿歌。/////
[1]周晓霞:《让声音“看”得见》,《小学语文教师》,2006第9期
[2]张爱娟:《师生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吴江教育》,2004年第2期
[3]谢远品:《明确要求注重实践科学指导》,《小学语文教学》,2004第3期
[4]叶丽华:《巧学汉语拼音》,《小学语文教学》,2003第12期
[5]张祖庆:《强化成功意识指导快乐作文》,《教坛拾得》,陕西教育出版社,2000第10期
[6]周建国:《阅读指导课的研究与探索》,《吴江教育研究》,20001年第5期
单&&& 位:温岭市城西街道马公小学&&
作&&& 者:吴福君&&&
联系电话:6963202&&
总 字 数:6406个
课题级别:台州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低年级语文开展儿歌教学策略与研究
立项时间:2007年1月
三、读出音:培养语音感
语音感是人对言语声音形式的心灵感受。不仅指对言语发音的感知,还包括对言语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感受。
四、读出趣:培养读书乐趣
师:你能学学猫头鹰当“万兽之王”时的神气样子来读读猫头鹰的话吗?注意把感叹句读出来。
生:(一边演一边读)拍着胸脯,读得活灵活现。
师:小动物们,你们听了猫头鹰的话,有什么烦恼吗?
生:(贴公鸡图):这怎么能行,我白天出来找虫子吃。晚上我看不见的,没东西吃会挨饿的。
生:(贴斑马图):我喜欢白天出来跑步,晒太阳晚上天黑,我不好活动呀!
师:把你们的烦恼对你的同桌、前后桌说说;
生:七嘴八舌,说个不休。
师:你们现在就要在议论纷纷,一个星期下来,天天熬夜,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三更半夜出来找吃的,冷得要命,我都三天没吃东西,快饿死了!
生2:黑夜里我都不能和同伴们玩游戏,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
生3:猫头鹰,你可害苦我了;我白天睡不着,晚上又没精力出来,这样的日子我没法过。
师:对呀,你们个个都叫苦连天,你们觉得猫头鹰是合格的新首领吗?
生:不是。
五、读出厚:培养语文素养
“板块”:构建快乐习作平台
――浅谈习作中的片段训练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习作要求是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乐于习作。本文对“板块”构建快乐习作平台进行了阐述,对阅读教学、习作活动课及生活中的“板块”制作进行了剖析,以期通过实践与探索点燃学生习作的火花,产生强烈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 板块& 习作& 兴趣
一、阅读教学中的“板块”制作
二、习作活动课上的板块制取
三、生活中的板块截取
[1] ..2005.9
[2]..2005.11
[3]..2006.7
&&&&&&&&&&&&&&&&&
&&&&&&&&&&&&&&&&&&&&&&& ――低年级画写结合,提前作文教学”的尝试
&&&&&&&&&&&&&&&&&&&&&&&&&&&&&&&&&&& &&&&&温岭市城西小学&& 潘丽云
【摘要】“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如是说。围绕“画写结合,提前进行作文教学”的理念,通过挖掘画写材料,创造画写时机,提高画写兴趣,保持画写热情等策略全面提高孩子们表达和写作的水平,为孩子们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此展开了有益的探索。
“吾手写吾心”,六、七岁的孩子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他们脑中的世界直接又美好,单纯又可爱。且正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表达的过渡时期。因此,《新课标》把作文教学提前到低年级是科学和必要的。当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作文是难而又难的。因此,《新课标》把作文的提法改成了写话,从心理上改变了人们对低年级小朋友作文的看法。也为低年级老师在教授学生写话时提供了指导方向。心理学家说:“人的认知活动与自我需求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求’转化为愿望时,才能形成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强大动力。”为了使低年级的作文教学改革有新的突破,取得良好效果,必须从培养兴趣,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学得主动,充满情趣。激励学生把作文“写活”,使写作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还作文教学以本色。
鉴于上述认识,我从一年级开始围绕“画写结合,提前进行作文教学”,结合当代小学作文教学的诸多成功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试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他们作文的心理特点,科学地、有步骤地进行提前作文教学,既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又能更快地促使他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
一、挖掘画写材料,激发画写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画画,仔细观察新教材,多处提到了让孩子们在读中画,从自己的画中说。有了这样的认识,让学生通过画画、贴画、写话,来激发儿童对作文和绘画的兴趣,为“写”扫除心理障碍,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以切实提高儿童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可行之路。我一方面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画写材料,进行常规训练;另一方面,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全方位采撷与学生贴近的素材,进行辅助训练。如此双管齐下,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内容可画。
1、多方沟通,多面融合,扩展材源。
&&&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作文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有多宽广。
&& (1)注意吸收其他学科中的教材作为画写的材料。
我们从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等学科中去悉心开采,寻找适合学生的画写素材,让画写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如,在美术课上学习了《想象的船》后,孩子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成了一幅幅漂亮的图画;形状不一,图案丰富。自己说出作画的过程,介绍画的内容,集美术、语文于一体,在做做、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最后,孩子们一边看着自己亲手绘画的作品,一边讲着自己编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听得认认真真,并自己把多幅优秀作品在黑板报上展出。在说说、做做、玩玩、写写中丰富了想像,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第一手画写材料。
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如运动会、安全周、艺术节、第二课堂等等;学校教育处和少先队经常举行各种主题队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充分动口、动脑、动手,把一系列内容画下来,用生动的书面语言写下来,写好几句通顺、连贯的话。教会学生通过看图书、剪报、画手抄报等途径收集图片;每星期抽一节课集体讨论、欣赏、观察收集的图片和优美的语句,请小朋友上台朗读自己写的优秀日记、优秀小作文。还将这些优秀作文、日记在教室的展示台上展出。
2、挖掘教材,引用插图,合理利用
&&& “贴近学生生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画画,喜欢看图,也容易理解图。为了探索低年级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的可行之路,我充分挖掘教材画写内容系列,引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运用插图,启发想象。
&&&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文图并茂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竭力熔诗、画、情、景、色、声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
&&& 我们引用插图进行语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插图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特写镜头”,有的再现课文主要内容,有的呈现故事高潮,有的塑造主人公的形象……因而,重视插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的理解。如在上新教材《秋天的图画》时,让孩子们通过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看这一幅秋天的图画,“金黄的灯笼”、“金色波浪”等。教学古诗《赠刘景文》时,让学生利用插图,画画、写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意境,还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长此以往,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 3、课外阅读,多方吸收。
课外阅读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经常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孩子们被生动的故事吸引住了,就自己去找课外书来阅读。全班小朋友经常把自己买的课外书拿到学校里,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与同学们交流着看,把好词佳句摘录在“摘抄本”上。这样,使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得到扩大,提高了独立阅读能力。积累了大量的好词好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画写形式,保持画写热情
&&& 我们总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那么,该如何既能保持学生的画写热情,又能提高文章的质量呢?还应从丰富画写的形式,保持孩子们画写的热情入手。
&& 1、玩玩、写写。通过让学生自己玩玩,进行喜闻乐见的游戏等,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画一画,写一写。
&& 2、贴贴、写写。这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创造性写话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爱,选择色彩鲜明,思想内容健康的图画,剪贴组合成新的"图画",让学生观察、想象、说话、写话,然后举办画展或讲解比赛,评出创造性设计和创造性解说奖。
&& 3、画画、写写。让每一位学生画自己想象中最喜爱的事物,然后进行说话、写话。由于这是学生画、说、写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所以他们都会高兴地去做,兴趣浓厚。
&& 4、以生活为中心画写日记。就是用一幅画加一段话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记下来,帮助孩子实现从图画到文字的心理转换。生活日记是孩子写作的起步。孩子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孩子的心理更是丰富,要让孩子用笔记录多姿多彩的生活和丰富的心理。以这个为出发点,孩子非但不会讨厌写,恰恰孩子最喜欢了。
&&&& 5、绘画演讲。绘画演讲指在一定的场合有条理地、绘声绘色地演讲美术作品,经常在课前五分钟左右时组织开展。
&&&& 6、看图形作文。图形是由线条组合成的,呈现的只是物体的外表形状,和图画相比,图形显得单调、抽象,因而想象的空间更加宽广,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不论是写“真实的生活”,还是写“生活的真实”;只要是真正反映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表现童真、童趣就行。这样不限文体地“放手”去写,学生兴趣浓,思维活跃,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显示,对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写作水平提高很快。
三、创设画写时机,提高画写质量。
&&&& 有了丰富的画写内容,设计了丰富的画写形式,还要创设一定的画写时机,给学生练习、评议,才能切实保证画写能力的提高。
&&& 1、立足课堂,本位训练。
&&&(1)上好每一节听说训练课,口语交际课,仔细观察图意,认真地书写下来。
& &(2)在阅读教学中练画写。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插图与多媒体,根据不同的词汇、语句、段落、语言环境,捕捉题材,或想象补充,或复述课文,或发表评论。
&&& 2、开辟阵地,灵活练习。
(1)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我们每天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上一些词语,值日班长带领学生在课前两分钟念。这样,小朋友在读课外书或说话时再次碰到这些成语或好词佳句的话,印象就深刻了,同时词汇量增加了。
(2)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孩子们喜欢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了,孩子们总喜欢呆在老师的身边叽叽喳喳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孩子们这种心理。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比如下课或放学)和孩子聊聊家常,让他们说说发生的身边的事。
四、评议画写习作,激励画写动力。
&&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孩子每写一篇哪怕是不通顺的图画日记,都以鼓励为主。做到每位学生的作文都要一一看过,有适当激励性的评语。评议是作文最重要的环节。评议是集集体的智慧,相互交流与沟通,既拓展了思路又提升了情感。
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可是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往往不会修改,评议却解决了这个难题。指导学生评议作文时把“议”放在重点上,为什么呢?“评”主要侧重“写得怎么样”。“议”主要侧重“为什么这样写”。“议”能激起学生的质疑、讨论、争议,从而挖掘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情感态度。
评议的组织形式很重要,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差异。
1、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班评议,让学生基本搞清评议什么、怎么评议。
2、把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是精心设计的,好差搭配,让素质最好的学生做主持,相互评议。
3、各小组把修改最好的作品在全班再读一读。有时还要让学生把修改后的好作品再重新抄写一遍,鼓励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陈旧而常新的话题,只有通过不断摸索,积累经验,才有可能探索出一条光明而有前途的教学之路。
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片断 一】
(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围坐,教室周围摆上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红色、白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
师:今天,咱们来到了菜园里,你看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蔬菜,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生(齐):想
师: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下座位到教室的周围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盒子里的卡片,试着记住他们的名字,可不要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也可跟同学说说它们的特点,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好吗?
生:好!(兴奋、齐声)
(同学们纷纷看、摸、闻各种蔬菜,他们不仅高兴地读还不时的与同学议论。)
师:下面,老师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找出写有它名称的卡片,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老师首先举起萝卜,学生们迅速在摆放的卡片中找出 “萝卜”卡片并抢着大声读)
生:萝卜、萝卜……
二、调动多种感官& 联系生活感悟
【片断 二】:
师: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蔬菜,谁愿意用一两句话向同学介绍你喜欢的一种蔬菜?
生 1:我喜欢的茄子刚才摸了一下,它的皮很光滑,它是紫色的。
生 2:我喜欢的卷心菜的叶子一层一层地卷着,像我的卷发。
生 3:我喜欢的辣椒有红的,还有绿的。
生 4:我尝了一口我喜欢的西红柿,甜甜的,酸酸的。
生 5:我喜欢的豆角长长的,像绳子。
三、拓展实践活动& 回归生活运用
【片断 三】:
师:我们认识的这些蔬菜还能做成许多小朋友爱吃的菜肴呢!
(出示菜单: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烧排骨、酸辣、白菜 ……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师: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说说你看爱吃哪几道菜?
(学生兴奋地念菜名,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名,高兴地与同桌交流。)
生 1: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
生 2;我喜欢酸辣白菜,酸酸辣辣的,很好吃。
生 3:我喜欢吃炒菠菜,菠菜有营养,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力气大。
师:是吗?那以后老师也要多吃蔬菜。
【片断 四】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一些蔬菜,记住了一些蔬菜的名称,学习了一首关于蔬菜的儿歌。课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去菜市场,学会认识更多的蔬菜,用彩笔画下来,再写上名称,还可以编几句儿歌,然后我们一起在教室布置一个 “蔬菜园”好不好?
生(齐):好!
第二天,这项作业学生完成较好,大家都认真画了蔬菜,有的配了儿歌,且看作品。
名& 称:萝卜
颜& 色:红色
形& 状:椭圆形
我的赞美词:萝卜,萝卜浑身通红,
&&&&&&&&&&&&&&&&&&&&&&&&&&&&&&&&&&&多像一个害羞的胖娃娃
“”“”“”“”
“”“”“”
还课堂一份灵动的美
――儿歌《小小的船》教学案例
师:你们可以用歌曲、故事、儿歌、古诗或其它的方法来说说你知道的有关月亮的知识。
生:李白的《静夜思》是写月亮的。
生:李白的《朗月行》也是写月亮的。
师:这两首写月亮的古诗咱们一起背一背,不会背的,仔细听,课后试着去找去读。
生:在月亮上能看到银河系。
师:这你也知道,了不起,谁告诉你的?
生:我上中学的哥哥告诉我的。
师:超棒!中学生该知道的,你也知道。
生:有月食的时候能看见太阳,我从《探索地球村》这场电视中知道的。
师:哇,你也很会学习,我们把掌声送给爱学习的的罗诚刚(因为该生父母离异,平时很少说话,更不用说自觉学习)
生:在月亮上能看到流星雨。这是我从妈妈给我买的《外星人探秘》那本书上知道的,我还知道流星雨是撞击之后飞出来的碎末。师:什么撞击?生:殒石撞击。再经过大气层的摩擦、燃烧后,落到地面。
生:在月亮上能看到火山的痕迹。
生:在月亮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万里长城。
生:我知道为什么有月食。
师:“争当月宫小博士”活动给咱们带来那么多的收获,让吴老师感动。(教室里又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此活动约12分钟)
一、精彩的非预设生成要求教师深刻认识教学的过程价值
&&&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课程资源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知识(含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断生成的过程,还是学生生命价值充分体验的过程。教师只有把握教育过程的生动性、具体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才能不失时机地领略到过程的价值魅力。
二、精彩的非预设生成取决于教师“以学定教”的实践力度。
首先教师要有渴望非预设生成的开放心态,有了这种心态,教师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人”有深层次的关注;其次,教师对课堂信息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努力倾听和捕捉课堂中生成的学生资源;第三,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并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向着“育人”目标实现的方向不断调整和形成新的教学方案。这样,才有可能使教学的过程不断地得到生成和推进使课堂成为充满激情和智慧、散发生命活力的乐土。
文章录入:cxpscjm&&&&责任编辑:cxpscjm&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浙江省温岭市城西小学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地址:浙江省温岭市城西街道北兴路1号 备案序号:
联系电话:8 65906 传真:06 电子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白兔乖乖儿歌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