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解释、鹤唳风声: 惯技:

初中人教版语文所有文言文(包括字词解释那些)麻烦了_百度知道
初中人教版语文所有文言文(包括字词解释那些)麻烦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买本文言文翻译行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 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有字数限制,所以没传完七年级上册:1、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
5、兴正浓 兴:兴趣
6、方出神 方:正
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 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6、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7、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见贤思齐焉,      。”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七年级上册:3、山市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答  案
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恒,经常。
2、层层指数 数,数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
6、或凭或立,不一状 不一状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
3、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1、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七年级上册:4、《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1、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2、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3、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去:离开。 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期:约定 。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引:拉 。 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 7、“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8、集: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 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上册:5、智子疑邻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天雨墙坏 雨:下雨 坏:毁坏
2、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
3、不筑 筑: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6、其家甚 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1、 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案
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2、人皆吊之 吊:慰问
3、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
4、居数月 居:过,经过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6、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
7、胡人大入塞 大:大规模
二、中心思想 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世隶耕 属于
2、未尝识书具 曾经
3、父异焉 对……感到诧异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 就:完成
5、邑人奇之 对……感到奇怪
6、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作宾客
7、父利其然也 认为……有利可图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
9、不使学 使:让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
11、泯然众人矣 完全
12、贤于材人远矣 比
13、则其受于者不至也 被
14、伤仲永 哀伤、伤感
15、养父母 赡养
16、或以钱币乞之 有人
17、从先人还家 跟从
18、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
19、如此之贤也 (有)才能
20、固众人 本来
21、即书诗四句 写
七年级下册:伤仲永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 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三、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七年级下册:3、孙权劝学
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 当涂:当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
4、孰若孤 孰:谁
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
6、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二、翻译下列各句 答案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5、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
四、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七年级下册:2、口技
一、解释加点的词 答案
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
2、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
4、少顷 少顷:一会儿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
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
7、满坐寂然 “坐”同“座”
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
9、众妙毕备 毕:全
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
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大腿 。 走:跑
15、群响毕绝 毕:全 。 绝:尽、消失
二、翻译下列各句 答案
1、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出。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三、回答以下问题 答案
1、归纳文章的主旨 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2、 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
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七年级下册:4、夸父逐日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夸父逐日 赛跑
2、河、渭不足 黄河
3、弃其杖 自己的、他的。
4、化为邓林 成为
二、中心思想 本文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三、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
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
七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 以:认为。去:距离。
2、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到。
3、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
4、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
5、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
1、孔子不能决也。 1、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2、孰为汝多知乎。 2、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三、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四、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2、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3、 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4、 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
5、 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七年级下册:5、狼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止有剩骨 止:通“只”
2、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
3、苫蔽成丘 苫蔽:遮盖。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5、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企图、打算。隧:钻洞。
7乃悟前狼假寐 假寐:假装睡觉。
8、意暇甚 意:神情。
9、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10、止增笑耳 止:通“只”。耳:罢了。
1、投以骨。 1、把骨头投向(狼)。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3、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4、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1、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八年级上册:14、《桃花源记》
一、 词语解释
缘溪行 沿着 落英缤纷 落花
甚异之 诧异 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
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悦的样子
具答之 详尽 咸来问讯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 再 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延至其家 邀请 处处志之 作标记
欣然前往 高兴的样子 无问津者 渡口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8、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0、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 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3、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4、甚异之
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 “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八年级上册:6、陋室铭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 斯: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6、何陋之有? 何:什么。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八年级上册:7、爱莲说
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 答案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
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莲,花之君子者也。 2、莲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八年级上册:9、大道之行也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选贤与能 与:通“举”举荐,选拔
2、古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
3、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职业
5、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
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
7、是谓大同 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
8、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
二、译句 答案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 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
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 3、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
其他类似问题
人教版语文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细读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广祥大语文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细读张爱玲的小说《色戒》
22:30:00 | By: 张广祥&&& ]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在故事时间上的跨度有两年,但其实只是一个场景的延伸:王佳芝在易太太家打麻将,接着易先生回来,两人暗渡陈仓前后脚出去约会。王佳芝想利用这个机会行使刺杀汉奸的计划,却终于败露被杀。老谋深算的易先生重新回到麻将桌旁的太太身边来。这个充满戏剧元素又饱含内在张力的故事,确实很适合被拍摄成电影。
“色”的场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没有一个像张爱玲这样,对男女情欲方面有一以贯之的关注和书写。丁玲似乎只有在自传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有大胆的涉猎。张爱玲在大部分小说中都没有回避这个重要的主题,当然她用的是那个时代可以接受的曲笔,所以反而没有如“莎菲”那样被归入情色小说的行列而备受争议。《色?戒》一开场就描写王佳芝的年轻貌美里的“风骚入骨”,属于旧上海的风情,也是东方式的闷骚:酷烈的光与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一张脸也经得起无情的当头照射。稍嫌尖窄的额,发脚也参差不齐,不知道怎么倒给那秀丽的六角脸更添了几分秀气。脸上淡妆,只有两片精工雕琢的薄嘴唇涂得亮汪汪的,娇红欲滴,云鬓蓬松往上扫,后发齐肩,光着手臂,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小圆角衣领只半寸高,像洋服一样,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成套。(P248)而张爱玲对易先生外表的描绘是,“矮小。穿着灰色西装,生得苍白清秀,前面头发微秃,褪出一只奇长的花尖;鼻子长长的,有点‘鼠相’,据说也是主贵的。”这“秃头”和“鼠相”,分明是纵欲的色相里显出狡黠的阴鸷来。就是这样两个外貌和年龄悬殊的男女,正在进行着情欲和智商的交锋。小说对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性描写有三处,前面两处属王佳芝的心理活动,第三处是从易先生的的视角来写,用的则都是隐晦的暗笔。其一是佳芝在易先生家跟易太太等几个官太太一起打麻将,一见易先生回家,她立刻借口离开引诱易先生出去:他是实在诱惑太多,一个眼不见,就会丢在脑后。还非得盯着他,简直需要提溜着两个乳房在他跟前晃。“两年前也还没有这样哩,”他扪着吻她的时候轻声说。他头偎在她胸前,没看见她脸上一红。(P253)以上这几段说明他们的偷情关系已经持续有两年,却仅仅有过两次私下约会。他喜欢她性感的身体,乳房是她吸引他的原始武器,吻是他对她满意的回报。尽管只有两次,却彼此感觉契合美好,渐入佳境。其二是讲到王佳芝一伙青年学生,在设计她用美人计接近易先生时,让其中唯一有过嫖的经验的梁闰生教会她性经验。佳芝对梁没感觉,懊悔了。然后笔锋一转:“事实上,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郁积都冲掉了。”这一段呼应了后面张爱玲引用的几句话,也是后来经常被归结为是张爱玲对两性关系的精妙看法:通过男人的心要经过胃,通过女人的心要经过阴道。这一段在张的原文中是这样的:英文有这话:“权势是一种春药。”又有这谚语:“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是说男人好吃,碰上会做菜款待他们的女人,容易上钩。于是就有人说: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据说是民国初年精通英文的那位学者说的,名字她叫不出来,就晓得他替中国人多妻辩护的那句名言:只有一只茶壶几只茶杯,哪有一只茶壶一只茶杯的?至于什么女人的心,她就不信名学者说得出那样下作的话。她也不相信那话。除非说老了倒贴的风尘女人,或是风流寡妇。像她自己,不是本来讨厌梁闰生,只有更讨厌他?(P263)以上几段说明那句所谓“经典”也是张引用别人的,而且出处可疑没法考证,后面半句有可能是北大教授辜鸿铭说的,但也并不确切。而且张用她小说中的女主角王佳芝的亲身体验解构和质疑了后半句的可行性:她跟梁有性关系,可是却很讨厌他;她跟易也有了肌肤相亲,就越来越感觉美妙。可见是否因性而爱,因性生情,这个当然也是因人而异的。其三是王佳芝终于等到易先生的车来接她,“一坐定下来,他就抱着胳膊,一只肘弯正抵在她乳房最肥满的地半球外缘,这是他的惯技,表面上端坐,暗中却在蚀骨销魂,一阵阵麻上来。”易先生当然享受年轻美女的性引诱和身体奉献的。“他这样老奸巨滑,决不会认为她这么个少奶奶会看上一个四五十岁的矮子。不是为钱反而可疑,而且首饰向来是太太们的一个弱点。”所以他跟女人的关系,一般是金钱交易,第一次跟王佳芝欢好之后,他就让她自己去买个戒指犒赏她。这一次,王佳芝就要利用两人一起逛珠宝店的机会让她的同伙前去暗杀易。
阴谋与爱情本来以为仅仅是美人计的,王佳芝却自我溺毙在爱情的幻影和陷阱里了。王佳芝与同学假扮夫妇先是在香港通过跟易太太攀关系,用生意人结交官场把易太太照顾得无微不至,终于博得她的信任成为家里的座上宾。“易先生她见过几次,都不过是点头招呼。这天第一次坐下来一桌打牌,她知道他不是不注意她,不过不敢冒昧。她自从十二三岁就有人追求,她有数。”然后她利用给易太太介绍裁缝的时机把电话号码暗中给了易先生,果然老易过了两天就打电话约她。然后约在一个公寓见面,是英美人的房子,主人进了集中营。小说是这样叙述易先生作为特务头子的生活状态的:“虽然他这时期十分小心谨慎,也实在别提了,蛰居无聊,心事重,又无法排遣,连酒都不敢喝,防汪公馆随时要找他有事。共事的两对夫妇合赁了一幢旧楼,至多关起门来打打小麻将。”就是在香港的这段寂寥中,他上了王佳芝的钩的。没料到见了一次后易先生就杳无音信了,易太太打电话来辞行,原来他们要回上海了。然后他们的行刺计划也因为断了经济来源搁置起来。王佳芝由美女学生变成另类意义上的“美女蛇”或者“交际花”的角色后,她的同伙总用好奇异样的眼光看她。“珍珠港事变后,海路一通,都转学到上海去了。同是沦陷区,上海还有书可念。她没跟他们一块走,在上海也没有来往。”消停了好一段时间,他们在上海跟一个地下工作者搭上线,这行刺的计划又继续了。也就是说,两年后,王佳芝才有机会与易先生叙旧,两人又在一个公寓里重燃激情。可是在上海他却忙得很,而且一向行踪诡异的,“要来也是忽然从天而降,不然预先约定也会临时有事,来不成。”他们障碍太多的约会除了因为是偷情要避人耳目,更主要的是易的敏感身份让他谨慎有加、顾虑重重。她简单的一声:快走。“他脸上一呆,但是立刻明白了,跳起来夺门而出,门口虽然没人,需要一把抓住门框,因为一踏出去马上要抓住楼梯扶手,楼梯既窄又黑黢黢的。她听见他连蹭带跑,三脚两步下去,梯级上不规则的咕咚嘁嚓声。……一推门,炮弹似地直射出去”。时刻处于警惕和高度紧张状态的他逃亡的工夫果然敏捷利落的,“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过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钟统统枪毙了。”即使他确定了王佳芝因为爱而救了他,他也很明白女人是因为他的权势和他的男子气而对他着迷。他当然要保住他的职业和地位,他需要应付各种关系:“日军宪兵还在其次,周佛海自己也搞特工,视内政部为骈枝机关,正对他十分注目。一旦发现易公馆的上宾竟是刺客的眼线,成什么话,情报工作的首脑,这么糊涂还行?拖下去,外间知道的人多了,讲起来又是爱国的大学生暗杀汉奸,影响不好。”他甚至连对太太的训诫理由都想周全了。即使他对战局并不乐观,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也不确定自己的将来,可是应付眼前、杀人灭口和斩草除根才能释放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到底王佳芝是不是真的爱上易先生了呢?文章这样写着:那,难道她有点爱上老易?她不信,但是也无法詹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有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算是爱上了。从十五六岁起她就只顾忙着抵挡各方面来的攻势,这样的女孩子不大容易坠入爱河,抵抗力太强了。跟老易在一起那两次总是那么提心吊胆,要处处留神,哪还去问自己觉得怎样。回到他家里,又是风声鹤唳,一夕数惊。(P263―264)或许是太年轻没有经验,或许只是入戏太深,在易先生让她在珠宝店挑选一个昂贵的钻戒,他慷慨地答应拿十一根金条给她买下六克拉的礼品时,她的心底突然就对他生出如缕的柔情蜜意:爱情往往通过物质的外衣来呈现,一个男人为女人花钱不一定是爱她,但是不肯为她花钱,那是肯定不爱她。王佳芝从他的爽快和大度中感受到爱意,而他有些悲哀的苍老神情也唤起她本能的母性来了,她的理智在瞬间就崩溃了,“这个人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而他是这样理解他们的关系的,“想象实在不能不感到惊异,这美人局两年前在香港已经发动了,布置得这样周密,却被美人临时变计放走了他。她还是真爱他的,是他生平第一个红颜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然而他还是心狠手辣把她和她的同伙全部歼灭了。“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她的死更加成全他们的旷古幽情。得一知己,死而无撼。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和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P268)这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爱情和倾城之恋。她愿意救他的性命,虽然她并不知道需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抵偿,他愿意成全她的伟大爱情,他亲自指挥封锁杀她灭口。姜是老的辣,涉世未深的女人哪里是长期浸泡于特务工作的男人的对手?爱情是女人的宗教,对比男人的家国观念、社会化面具和对女人的工具化使用,王佳芝舍弃献祭于以救国为名义的阴谋,在最后关头听凭感觉的冲动而选择成全爱情,似乎更符合朴素的人性原则吧。只是她的爱情太盲目,而且被易先生理所当然地认为死得其所:在你死我活的酷烈生存斗争中,哪里可以存放他们的爱情?就存到坟墓里去吧。还有,就是他的回忆里。只要他还活着,她就还在他的心里念念不忘的。这就是男性政治和哲学的邪恶和无情。“戒”的隐喻这个表面上讲的是一个特务头子差点因为美女蛇而丧命的故事,正契合中国传统文学中对男人的道德劝诫,“色字头上一把刀”,中国哲学讲究修身养性戒色戒欲。究其实,该小说更是张爱玲对女人的一种悲悯:女人用肉体和爱作为祭品,供奉和成就的却是男人的荣耀和光辉。王佳芝用美色和身体作为美人计的工具,同伙对她却是明里暗里的嘲笑和轻视;她假戏真做对易先生动了真情,却最终遭来了杀身之祸。在阴谋实施的前后和当中,思想单纯的王佳芝没有丝毫的救国概念,也没有意识到其中包涵血腥残酷的流血和牺牲,而仅仅把它当成了在一出刺激的戏剧里出演女主角了。当易先生终于按照她的设计打电话来找她时,她就进入了演戏的迷狂状态了:“一次空前成功的演出,下了台还没下装,自己都觉得顾盼间光艳照人。她舍不得他们走……疯到天亮。” 在试带钻戒时,她还想着“可惜不过是舞台上的小道具。”易先生爽快地答应付金子买钻戒,“太快了她又有点担心。他们大概想不到出来得这么快。她从舞台经验上知道,就是台词占的时间最多。”而在约定的珠宝店实施行刺那个场景时,她更加把它当成了舞台上一场紧锣密鼓的戏了。上场慌,一上去就好了。……她把戒指就着台灯的光翻来覆去细看。在这幽暗的阳台上,背后明亮的橱窗与玻璃门是银幕,在放映一张黑白动作片,她不忍看一个流血场面,或是间谍受刑讯,更触目惊心,她小时也就怕看,会在楼座前掉过身来背对着楼下。(P262)王佳芝的同伙把她当成纯粹的阴谋工具,应该是她不得不顾及自己切身利益的原由。她敏感到作为女主角也不过是个工具式的傀儡,他们心底里并不认同她,不过把她看成是一出卖色相的下贱女人。“偶尔有一两个热悄声叽咕两句,有时候噗嗤一笑。那嗤笑有点耳熟,这不是一天的事了,她知道他们早就背后讨论过”。而为了工作跟梁闰生有性接触让她有吃亏的懊悔。“我傻。反正就是我傻。”她对自己说。我认为小说标题的“色?戒”里除了包含男女之情的隐喻,还可以从文章中涉及的“钻戒”中领会到另外的一层含义。女人一般都会对钻戒有种无来由的狂热的钟情,也许它的昂贵稀有象征了爱情的永恒和珍贵,也许对物质的虚幻的沉溺也是她们轻易出卖自己的一个重要理由。小说提到钻戒有好几处,一开篇就是“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易先生进来后,易太太跟他提起火油钻粉红钻有价无市,易先生笑说,“钻石嘛,也是石头,戴在手上牌都打不动了。”他用轻松的耍太极的方式拒绝了太太买昂贵手饰的要求。“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佳芝想。只有她没有钻戒,戴来戴去这只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见笑――正眼都看不得她。”在一群阔太太面前,她不是不在意自己在物质上的劣势的。而在两次偷情之后,王佳芝也想过要易先生拨个公寓给她住的,她甚至还想到公寓可以算是“临别赠品”。看得出来她确实很入戏,不仅将自己代入少奶奶行列,也开始考虑“二奶”的待遇了。在等待易先生约会的焦灼情绪中,她还惆怅他是否新鲜劲一过,不拿她当回事了。在易先生愿意重金给她买下有价无市的粉红钻的时候,她感到他对她的宠爱和看重,感到在他眼里,她显然比他太太更重要。就是在那一刻,她沦陷了,从钻戒的虚幻的光华中悟到汹涌澎湃却同样很虚幻的爱。她因此葬送自己也葬送了同伴。原来是女人应该“戒色”,戒除对男权社会的幻想和希冀,也戒除对物质的崇拜和贪婪,学会自我成全和精神自立,才能最终拯救自己!
转自互联网
标签:&&圈子:&
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施关机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