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中学老师张继学

隆德二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发布:柳彦科
 时间: 15:22:36
 来源:隆德县第二中学
 点击: 讨论:
隆德二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室紧紧围绕学校开学初制定的学校工作构想,按照教科室制定的工作计划,坚持以教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研促进教育教学,以教研优化教育教学的原则;以广大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以具体有效的和有可操作性的教研活动为载体;在和学校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年级组的密切协作下,在学校各位领导的指导下,也在我们教科室几位同志团结协作和不懈的努力下,教科室基本上完成了本学期的所有计划,工作开展得扎实有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现将本学期教科室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教研,扎实有效的开展“三课活动”。 1、校内“三课活动” 开学初,教科室要求各教研组认真做好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其中要求各教研组在计划中要把“三课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查看各教研组计划,尤其是各教研组的实际教研活动,“三课活动”确实在本学期开展得有声有色,使学校各个教研组周周有听评课,教研氛围浓厚。 本学期,各个教研组共安排95节公开课,加上教师自己抽时间的听课,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教科室安排的听课任务,即分管教学的校长、学校中层听满了40节,教研组长完成了20节,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完成了30节,教龄满四年的教师完成了15节,本学期新调入的教师完成了40节。 2、加强校际间课堂教学的合作与交流 (1)、加强和四中分校的紧密联系,目的是想通过校本部比较优质的课堂教学,引领、带动四中的课堂教学,整体提高四中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本学期,我们为四中分校共安排了三次教研活动:一是教科室组织部分教研组长,在马校长的带领下,对四中三个年级的九门学科进行了检查性的听评课,初步对四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研;二是在我们调研的基础上安排了四中分校的部分教师来校本部听取我校几位老师的 “示范课”;三是选派校本部教学经验丰富、课堂驾驭能力比较好的陈昌东、赵荣泰、卜燕燕、赵雪艳、杨海东五位教师去四中做 “示范课”。校本部的几位教师所做的 “示范课”,由于教学基本功扎实,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得到了四中师生的一致好评。 3、联系安排我校高中政治教研组的三位教师去隆中听课,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课教学质量,回来后,这几位老师也写出了去隆中听课的心得感想。 4、安排隆中初中部的教师来我校听取课堂教学,在加强双方课堂交流的同时,也提升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5、认真配合、做好县教研室对我校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工作 在2009年12月,教科室和教务处一起,全力配合县教研室对我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评估,课堂教学共安排了24位科任教师的课,内容涉及初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共五门学科;教案、作业检查涉及了全校所有教师、所有科目;考试抽查了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化学,全面检查完后,县教研室又在我校组织召开了反馈会,在会上教研室的各位领导对我校的教师无论从课堂教学、还是教案书写、作业批发改、教师的吃苦、奉献精神等多方面做了赞扬和肯定。 二、继续全面深入地开展教育集团内的“师徒结对(教学伙伴)”工作。 通过师傅的传帮带活动,落实“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研促教,以研兴校”的培养、带动中青年教师的教研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校本部和分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二中教师队伍,本学期,教科室继续并深入地开展了师徒结对工作。 对这一工作,教科室经过深入思考,首先制定了《隆德县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学年师徒结对(教学伙伴)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结对子的目的、结对子学习的内容、结对子学习的要求、师徒职责等几个方面做了明确的要求;为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这一项活动的重要意义,使活动不走过场,使师徒牢记自己的职责,提高这一活动的质量,接着我们适时地举行了“师徒结对签字仪式”。第三,按照方案安排,教科室和教研组负责人随时了解工作开展的情况、指导师徒及时按协议要求扎实开展活动,师徒双方至少每两周一次活动,并留有活动记录,大约在十九周和二十周时间,每组的徒弟向师傅做了一节汇报课。 本学期师徒结对共涉及7个科目,15对师徒,30个科任教师,其中四中分校有5名教师。 从本学期的师徒结对工作来看,15对师徒中,除了四中的5个教师由于时间、场地等的受限,跟本部的教师联系得比较少之外,在校本部所结成的10对师徒中,被帮扶教师能放下架子、虚心学习、主动请教,能带着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或就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有选择地向师傅请教,听取、学习师傅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也能谦虚谨慎、不吝赐教,带领被帮扶教师听课、评课,从教法、课外辅导、平时如何扣学生、学生作业的批改等方面进行交流,从资料、试卷等方面提供帮助,认真帮扶、讲究实效。 师徒双方都能按照所签协议规定的内容去做,完成了本学期《方案》中规定的任务,效果良好。 三、开展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培养我校青年教师,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励我校青年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按照教科室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在十三周、十四周开展了以检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 大赛的参赛对象是我校2003年7月以后参加工作的科任教师(含2003年),比赛项目分教学基本功(两字一输入:粉笔字、钢笔字、汉字输入)比赛、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参赛人数共计25人,涉及语、数、外、音、体、美共10个科目的科任教师。分文理两个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为使这一活动更加圆满,最后在多功能大厅又安排了张彦龙和王宝宏两位教师的成果展示汇报课,效果比较好。 本次活动虽然参加比赛的只是25位青年教师,但这一活动基本是全校教师全部参与,尤其是课堂教学这一块,各教研组积极配合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听评,各科任教师更是不辞辛苦,上了自己的课,忙完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后,抽出时间或者换好课,加班加点去听评课,在那两周里,几乎每天是全盘转,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参赛教师和全体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帮助、引领我校青年教师确立了科学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课改、教改的热情;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教师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展示才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使我校一部分青年教师走出了自我,看到了和别人之间在计算机、汉字书写、尤其是课堂教学技能等方面存在着的差异,使自己向加别人学习、钻研业务的意识更强了,这一活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大赛共有25位教师参赛,其中有12人位教师获奖: 一等奖获得者:张彦龙 王宝宏 二等奖获得者:赵雪艳 李亚改 曹银军 张占龙 三等奖获得者:张东财 李凤霞 孙国利 张娟娟 杨涵浈 李 宁 四、努力打造“二中讲坛”,挖掘和培养本校名师,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全面深入地推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教师队伍,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整合我校教育教学的人才资源,积极挖掘、培养、形成一批隆德县第二中学教育名师,为我校教师专业特长的发展创造成长的环境和展示的平台,发挥我校一些教师的专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思想境界、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并扩大他们的影响,形成浓厚的校园教研、学术氛围,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品位,打造我校教育人才的高地。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把努力打造“二中讲坛”,挖掘和培养本校名师,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开学初,这一工作在郭校长、马校长等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教科室经过反复思考,并和几个教研组商讨,制定了《隆德县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校本部“二中讲坛”实施方案》,《方案》涉及到办“二中讲坛”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机构、讲坛参考内容、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一方案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本学期,“二中讲坛”计划安排了七期,但由于时间紧,实际开展了四期,即张占龙老师的《NBA系列之二》,梁瑞老师的《西洋管弦乐队》、李积余和任志强老师的《简谈李白的诗歌》、卜卫霞老师的《走进舞蹈的世界》,这四期“二中讲坛”,主讲教师都做了精心准备,既有文本的东西,又都制做了精美的幻灯片,都对所讲内容成竹在胸,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这几期“二中讲坛”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初步形成了我校文化建设的又一个特色。借此机会,我感谢为“二中讲坛”从开坛主讲,到提供场地、书写海报、组织学生等各方面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师。 五、积极组织学科教研组开展大型的学生课外活动 教学活动是双边的,做为教研,除了要研究教这一方面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引导、培养学生,为此,本学期,教科室积极组织、帮助学科教研组针对学生广泛开展各种活动。 1、语文组的“经典同诵读、文化共传承”活动 继我校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亲近母语、走进经典”活动之后,本学期,教科室和我校语文教研组又联合举办了“经典同诵读、文化共传承”的大型的古诗文诵读活动,旨在通过系统的经典诵读,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凝结思想;提高认识,形成理念;陶冶情操,提升品位,丰富二中学子的民族精神内涵和人格文化品位,营造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二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本次诵读,打破了以往唐诗宋词的狭小范围,延伸拓展到《诗经》、楚词乃至乐府诗歌,涉及面广,内容具体,体系完整。具体地说: 初一年级:三字经、弟子规 初二年级:《论语》 初三年级:唐诗 高一年级:《离骚》 高二年级:楚辞、乐府诗 高三年级:宋词 这次在全校范围内分年级开展的大型的古诗文诵读活动,语文组和教科室精心组织安排,各班语文教师和各班主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编排练,匠心独运,在比赛前的几周,不论是在早操前的时间,还是在课外活动时间,校园里只听到的是此起彼伏、悦耳动听的的古诗文朗诵的声音,确实给人一种非常和谐优美的感觉,给人以书香校园的感觉。这一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 2、初中英语组的初一英语四能竞赛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展示学生才华,体现二中特色,按照初中英语组开学初的教研组计划安排,初中英语教研组于日(第十五周星期五下午)在我校多功能厅二楼举办了七年级英语四能竞赛活动。 这一活动,又一次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生活,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初中数学组开展了初二、初三年级数学竞赛活动 在日,初中数学组举办了我校初二、初三年级“迎元旦”数学竞赛活动,每班有15名同学参赛。这一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为2010年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培养、选拔人才做了准备。 4、物理信息组组织开展了高二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活动 第十七周在物理信息组的统一安排下,由李昌盛、张彦龙、陈昌东、梁明旺等几位老师开展了高二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活动,活动的成功开展,加强了我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环节,提高了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基本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品质。 六、认真做好校际间的携手结对共建共赢活动 2009年11月,按照隆德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隆德县学校携手结对共建共赢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隆教体发&号)的文件规定,为创建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县学校之间均衡发展,提高兄弟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兄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体育局安排我校与奠安中学为携手结对共建共赢学校,我校积极响应: 1、在教育体育局做出安排以后,我们很快联系奠安中学,制定《隆德二中教育集团校本部与奠安中学携手结对共建共赢活动实施方案》。 2、与奠安中学签订了《隆德二中与奠安中学携手结对共建共赢协议》。 3、为奠安中学提供了我校第二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55人×6科(语、数、外、政、史、地) 八年级:80人×4科(语、数、外、物理) 七年级:85人×3科(语、数、外) 本学期还安排了其它一些携手结对共建共赢活动,如计划安排我校教师去奠安中学做示范课等,但由于共建共赢活动教体局安排的比较迟,加之,这一本学期后期我校教育教学时间非常紧,有些活动还未来得及开展,准备在下学期继续开展。 七、召开了李伟老师的“课堂导学设计”研讨会 本学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讨论、准备,在学校领导的指导、部署下,于日下午专门召开了李伟老师“课堂导学设计”研讨会。 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实施我校“教学相长、质量立足、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交流、借鉴并运用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校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切实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成绩。 参加人员:校委会成员和各学科教研组长。 本次研讨会是我校第一次,也是召开的质量比较高的一次研讨会。研讨会上,李伟老师首先介绍他对“课堂导学设计”的做法和实施效果;也试用“导学稿”的时小舟主任以及带同头课的李吉利、张世宁、张继学等几位老师谈了“课堂导学设计”在初二年级组的推广使用情况;接着,马校长对李伟老师的“课堂导学设计”的做法和实施效果做出了评估、尤其对如何使用好“课堂导学稿”做出了细致深入的指导;最后,郭校长用他反复听李伟老师的课,分析研究李老师“导学稿”的第一手材料,对李老师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对与会的校委、教研组长热切地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并要求把李伟老师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推广,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 八、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我们教科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学期的教科室工作计划,并且也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所开展的各项工作提前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或具体安排,过程中有专人负责,结果有总结分析,各项教研活动效果良好,教科研活动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深入思考,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由于我们平时主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班主任等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教科研理论学习不够,尤其是针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思考研究的不够深入,加之我个人的能力有限,致使教科室对我校教育教学的“专业引领、科研导航”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 2、教科室虽然在开学初就对本学期所要开展的教科研工作做了比较周密的计划,但有些工作由于受学校其它一些工作的影响,加之我们未能抓紧按计划进行,在实施时间上有所拖延,致使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感觉有点前松后紧。 3、本学期有四个教研组相继开展了一些比较大型的教研活动,但还有部分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仅仅停留在听评课上,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深入,教研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我觉得其主要原因是对开学初的教研计划思考地不够深入,对计划做地不够全面多样。另外,也存在着有计划而无执行,或计划比较空,不便操作,因此也就难以实施,所以,希望我们各位教研组长,包括我本人,能对下学期的教研计划提前进行一些思考,在做教研计划时尽量能把它做实一些、深入一些、可操作一些,当然,我们的教研活动不一定多,我想,能抓住一二个教研活动,有实际意义,有效果就好。 4、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教育教学等的时间紧张而忙碌,又缺乏深入研究、探讨,致使对二中校园网的建设不够,网络教研开展的不够深入。 5、部分教师对教研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偏差,认为我按我的一套,抓好我的教育教学就行,其它事与我关系不大,缺乏主动交流、学习、教学研究的习惯,因此,教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学校、教科室安排的一些教学研究等,如果一忙,就出现下载,抄袭的现象,使一些教研活动缺乏实效性,像本学期小课题研究、撰写并交流论文等教研活动未能有效地开展,当然,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搞好这些教研活动的有效形式。 九、今后的打算 1、努力加强教科室、各教研组教研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科研工作真正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按照本学期学校调整的 “教学相长、质量立足、特色发展” 办学思路,通过学习先进学校的教科研经验,研究我校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教科研工作,形成学校的教研特色。 3、本学期,“二中讲坛”在探索中办的比较好,得到学校以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按照学校“思想导航、精神引领、文化熏陶”办学管理策略,按照学校今后要努力把“二中讲坛”办成 “校园文化的主打品牌”的工作思路,我们下学期要在如何办好“二中讲坛”上深入思考、多下功夫,各教研组要在做下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中,一定要把“二中讲坛”作为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出安排,各科任教师也要积极思考,或主动做 “讲坛”的主讲人,或在教研组做出安排以后,应义不容辞的去承担,决不能推诿。 4、努力加强各个教研组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要有计划或方案,有过程中的专人负责,有活动后的总结分析,有考核,有资料档案的记录。 5、要把工作开展好,首先要做好做实工作计划,我们的教研计划决不能流于形式,我想,计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样子,而在于真正的实施效果。我现在也在思考下学期的教研工作如何开展,所以,要求各教研组长就要从现在开始,认真思考下学期本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切实做好工作计划,在下学期开学第一周的星期六之前把计划的文本和电子版一同交教科室。 以上就是教科室对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总结和一些思考,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教科室
前一篇: 后一篇:隆德二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发布:柳彦科
 时间: 15:22:36
 来源:隆德县第二中学
 点击: 讨论:
隆德二中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本学期,教科室紧紧围绕学校开学初制定的学校工作构想,按照教科室制定的工作计划,坚持以教研服务教育教学,以教研促进教育教学,以教研优化教育教学的原则;以广大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以具体有效的和有可操作性的教研活动为载体;在和学校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年级组的密切协作下,在学校各位领导的指导下,也在我们教科室几位同志团结协作和不懈的努力下,教科室基本上完成了本学期的所有计划,工作开展得扎实有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现将本学期教科室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教研,扎实有效的开展“三课活动”。 1、校内“三课活动” 开学初,教科室要求各教研组认真做好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其中要求各教研组在计划中要把“三课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查看各教研组计划,尤其是各教研组的实际教研活动,“三课活动”确实在本学期开展得有声有色,使学校各个教研组周周有听评课,教研氛围浓厚。 本学期,各个教研组共安排95节公开课,加上教师自己抽时间的听课,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教科室安排的听课任务,即分管教学的校长、学校中层听满了40节,教研组长完成了20节,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完成了30节,教龄满四年的教师完成了15节,本学期新调入的教师完成了40节。 2、加强校际间课堂教学的合作与交流 (1)、加强和四中分校的紧密联系,目的是想通过校本部比较优质的课堂教学,引领、带动四中的课堂教学,整体提高四中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本学期,我们为四中分校共安排了三次教研活动:一是教科室组织部分教研组长,在马校长的带领下,对四中三个年级的九门学科进行了检查性的听评课,初步对四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研;二是在我们调研的基础上安排了四中分校的部分教师来校本部听取我校几位老师的 “示范课”;三是选派校本部教学经验丰富、课堂驾驭能力比较好的陈昌东、赵荣泰、卜燕燕、赵雪艳、杨海东五位教师去四中做 “示范课”。校本部的几位教师所做的 “示范课”,由于教学基本功扎实,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得到了四中师生的一致好评。 3、联系安排我校高中政治教研组的三位教师去隆中听课,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提高课教学质量,回来后,这几位老师也写出了去隆中听课的心得感想。 4、安排隆中初中部的教师来我校听取课堂教学,在加强双方课堂交流的同时,也提升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5、认真配合、做好县教研室对我校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工作 在2009年12月,教科室和教务处一起,全力配合县教研室对我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评估,课堂教学共安排了24位科任教师的课,内容涉及初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共五门学科;教案、作业检查涉及了全校所有教师、所有科目;考试抽查了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化学,全面检查完后,县教研室又在我校组织召开了反馈会,在会上教研室的各位领导对我校的教师无论从课堂教学、还是教案书写、作业批发改、教师的吃苦、奉献精神等多方面做了赞扬和肯定。 二、继续全面深入地开展教育集团内的“师徒结对(教学伙伴)”工作。 通过师傅的传帮带活动,落实“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研促教,以研兴校”的培养、带动中青年教师的教研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校本部和分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二中教师队伍,本学期,教科室继续并深入地开展了师徒结对工作。 对这一工作,教科室经过深入思考,首先制定了《隆德县第二中学教育集团学年师徒结对(教学伙伴)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结对子的目的、结对子学习的内容、结对子学习的要求、师徒职责等几个方面做了明确的要求;为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这一项活动的重要意义,使活动不走过场,使师徒牢记自己的职责,提高这一活动的质量,接着我们适时地举行了“师徒结对签字仪式”。第三,按照方案安排,教科室和教研组负责人随时了解工作开展的情况、指导师徒及时按协议要求扎实开展活动,师徒双方至少每两周一次活动,并留有活动记录,大约在十九周和二十周时间,每组的徒弟向师傅做了一节汇报课。 本学期师徒结对共涉及7个科目,15对师徒,30个科任教师,其中四中分校有5名教师。 从本学期的师徒结对工作来看,15对师徒中,除了四中的5个教师由于时间、场地等的受限,跟本部的教师联系得比较少之外,在校本部所结成的10对师徒中,被帮扶教师能放下架子、虚心学习、主动请教,能带着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或就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有选择地向师傅请教,听取、学习师傅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也能谦虚谨慎、不吝赐教,带领被帮扶教师听课、评课,从教法、课外辅导、平时如何扣学生、学生作业的批改等方面进行交流,从资料、试卷等方面提供帮助,认真帮扶、讲究实效。 师徒双方都能按照所签协议规定的内容去做,完成了本学期《方案》中规定的任务,效果良好。 三、开展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培养我校青年教师,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励我校青年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按照教科室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我们在十三周、十四周开展了以检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 大赛的参赛对象是我校2003年7月以后参加工作的科任教师(含2003年),比赛项目分教学基本功(两字一输入:粉笔字、钢笔字、汉字输入)比赛、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参赛人数共计25人,涉及语、数、外、音、体、美共10个科目的科任教师。分文理两个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为使这一活动更加圆满,最后在多功能大厅又安排了张彦龙和王宝宏两位教师的成果展示汇报课,效果比较好。 本次活动虽然参加比赛的只是25位青年教师,但这一活动基本是全校教师全部参与,尤其是课堂教学这一块,各教研组积极配合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听评,各科任教师更是不辞辛苦,上了自己的课,忙完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后,抽出时间或者换好课,加班加点去听评课,在那两周里,几乎每天是全盘转,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参赛教师和全体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本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帮助、引领我校青年教师确立了科学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课改、教改的热情;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我校教师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展示才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使我校一部分青年教师走出了自我,看到了和别人之间在计算机、汉字书写、尤其是课堂教学技能等方面存在着的差异,使自己向加别人学习、钻研业务的意识更强了,这一活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 大赛共有25位教师参赛,其中有12人位教师获奖: 一等奖获得者:张彦龙 王宝宏 二等奖获得者:赵雪艳 李亚改 曹银军 张占龙 三等奖获得者:张东财 李凤霞 孙国利 张娟娟 杨涵浈 李 宁 四、努力打造“二中讲坛”,挖掘和培养本校名师,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全面深入地推进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校教师队伍,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整合我校教育教学的人才资源,积极挖掘、培养、形成一批隆德县第二中学教育名师,为我校教师专业特长的发展创造成长的环境和展示的平台,发挥我校一些教师的专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思想境界、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并扩大他们的影响,形成浓厚的校园教研、学术氛围,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品位,打造我校教育人才的高地。本学期,学校教科室把努力打造“二中讲坛”,挖掘和培养本校名师,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开学初,这一工作在郭校长、马校长等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教科室经过反复思考,并和几个教研组商讨,制定了《隆德县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校本部“二中讲坛”实施方案》,《方案》涉及到办“二中讲坛”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机构、讲坛参考内容、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一方案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本学期,“二中讲坛”计划安排了七期,但由于时间紧,实际开展了四期,即张占龙老师的《NBA系列之二》,梁瑞老师的《西洋管弦乐队》、李积余和任志强老师的《简谈李白的诗歌》、卜卫霞老师的《走进舞蹈的世界》,这四期“二中讲坛”,主讲教师都做了精心准备,既有文本的东西,又都制做了精美的幻灯片,都对所讲内容成竹在胸,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对学生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这几期“二中讲坛”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初步形成了我校文化建设的又一个特色。借此机会,我感谢为“二中讲坛”从开坛主讲,到提供场地、书写海报、组织学生等各方面做出贡献的各位老师。 五、积极组织学科教研组开展大型的学生课外活动 教学活动是双边的,做为教研,除了要研究教这一方面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引导、培养学生,为此,本学期,教科室积极组织、帮助学科教研组针对学生广泛开展各种活动。 1、语文组的“经典同诵读、文化共传承”活动 继我校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亲近母语、走进经典”活动之后,本学期,教科室和我校语文教研组又联合举办了“经典同诵读、文化共传承”的大型的古诗文诵读活动,旨在通过系统的经典诵读,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凝结思想;提高认识,形成理念;陶冶情操,提升品位,丰富二中学子的民族精神内涵和人格文化品位,营造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形成二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本次诵读,打破了以往唐诗宋词的狭小范围,延伸拓展到《诗经》、楚词乃至乐府诗歌,涉及面广,内容具体,体系完整。具体地说: 初一年级:三字经、弟子规 初二年级:《论语》 初三年级:唐诗 高一年级:《离骚》 高二年级:楚辞、乐府诗 高三年级:宋词 这次在全校范围内分年级开展的大型的古诗文诵读活动,语文组和教科室精心组织安排,各班语文教师和各班主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编排练,匠心独运,在比赛前的几周,不论是在早操前的时间,还是在课外活动时间,校园里只听到的是此起彼伏、悦耳动听的的古诗文朗诵的声音,确实给人一种非常和谐优美的感觉,给人以书香校园的感觉。这一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 2、初中英语组的初一英语四能竞赛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展示学生才华,体现二中特色,按照初中英语组开学初的教研组计划安排,初中英语教研组于日(第十五周星期五下午)在我校多功能厅二楼举办了七年级英语四能竞赛活动。 这一活动,又一次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生活,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初中数学组开展了初二、初三年级数学竞赛活动 在日,初中数学组举办了我校初二、初三年级“迎元旦”数学竞赛活动,每班有15名同学参赛。这一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为2010年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培养、选拔人才做了准备。 4、物理信息组组织开展了高二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活动 第十七周在物理信息组的统一安排下,由李昌盛、张彦龙、陈昌东、梁明旺等几位老师开展了高二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活动,活动的成功开展,加强了我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环节,提高了学生在实验方面的基本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品质。 六、认真做好校际间的携手结对共建共赢活动 2009年11月,按照隆德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隆德县学校携手结对共建共赢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隆教体发&号)的文件规定,为创建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县学校之间均衡发展,提高兄弟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兄弟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体育局安排我校与奠安中学为携手结对共建共赢学校,我校积极响应: 1、在教育体育局做出安排以后,我们很快联系奠安中学,制定《隆德二中教育集团校本部与奠安中学携手结对共建共赢活动实施方案》。 2、与奠安中学签订了《隆德二中与奠安中学携手结对共建共赢协议》。 3、为奠安中学提供了我校第二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55人×6科(语、数、外、政、史、地) 八年级:80人×4科(语、数、外、物理) 七年级:85人×3科(语、数、外) 本学期还安排了其它一些携手结对共建共赢活动,如计划安排我校教师去奠安中学做示范课等,但由于共建共赢活动教体局安排的比较迟,加之,这一本学期后期我校教育教学时间非常紧,有些活动还未来得及开展,准备在下学期继续开展。 七、召开了李伟老师的“课堂导学设计”研讨会 本学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讨论、准备,在学校领导的指导、部署下,于日下午专门召开了李伟老师“课堂导学设计”研讨会。 召开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实施我校“教学相长、质量立足、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习、交流、借鉴并运用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校内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切实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成绩。 参加人员:校委会成员和各学科教研组长。 本次研讨会是我校第一次,也是召开的质量比较高的一次研讨会。研讨会上,李伟老师首先介绍他对“课堂导学设计”的做法和实施效果;也试用“导学稿”的时小舟主任以及带同头课的李吉利、张世宁、张继学等几位老师谈了“课堂导学设计”在初二年级组的推广使用情况;接着,马校长对李伟老师的“课堂导学设计”的做法和实施效果做出了评估、尤其对如何使用好“课堂导学稿”做出了细致深入的指导;最后,郭校长用他反复听李伟老师的课,分析研究李老师“导学稿”的第一手材料,对李老师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对与会的校委、教研组长热切地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并要求把李伟老师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推广,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 八、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我们教科室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学期的教科室工作计划,并且也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所开展的各项工作提前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或具体安排,过程中有专人负责,结果有总结分析,各项教研活动效果良好,教科研活动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深入思考,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由于我们平时主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班主任等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教科研理论学习不够,尤其是针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思考研究的不够深入,加之我个人的能力有限,致使教科室对我校教育教学的“专业引领、科研导航”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 2、教科室虽然在开学初就对本学期所要开展的教科研工作做了比较周密的计划,但有些工作由于受学校其它一些工作的影响,加之我们未能抓紧按计划进行,在实施时间上有所拖延,致使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感觉有点前松后紧。 3、本学期有四个教研组相继开展了一些比较大型的教研活动,但还有部分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仅仅停留在听评课上,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深入,教研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我觉得其主要原因是对开学初的教研计划思考地不够深入,对计划做地不够全面多样。另外,也存在着有计划而无执行,或计划比较空,不便操作,因此也就难以实施,所以,希望我们各位教研组长,包括我本人,能对下学期的教研计划提前进行一些思考,在做教研计划时尽量能把它做实一些、深入一些、可操作一些,当然,我们的教研活动不一定多,我想,能抓住一二个教研活动,有实际意义,有效果就好。 4、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教育教学等的时间紧张而忙碌,又缺乏深入研究、探讨,致使对二中校园网的建设不够,网络教研开展的不够深入。 5、部分教师对教研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偏差,认为我按我的一套,抓好我的教育教学就行,其它事与我关系不大,缺乏主动交流、学习、教学研究的习惯,因此,教研工作缺乏主动性,学校、教科室安排的一些教学研究等,如果一忙,就出现下载,抄袭的现象,使一些教研活动缺乏实效性,像本学期小课题研究、撰写并交流论文等教研活动未能有效地开展,当然,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搞好这些教研活动的有效形式。 九、今后的打算 1、努力加强教科室、各教研组教研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科研工作真正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按照本学期学校调整的 “教学相长、质量立足、特色发展” 办学思路,通过学习先进学校的教科研经验,研究我校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教科研工作,形成学校的教研特色。 3、本学期,“二中讲坛”在探索中办的比较好,得到学校以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按照学校“思想导航、精神引领、文化熏陶”办学管理策略,按照学校今后要努力把“二中讲坛”办成 “校园文化的主打品牌”的工作思路,我们下学期要在如何办好“二中讲坛”上深入思考、多下功夫,各教研组要在做下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中,一定要把“二中讲坛”作为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出安排,各科任教师也要积极思考,或主动做 “讲坛”的主讲人,或在教研组做出安排以后,应义不容辞的去承担,决不能推诿。 4、努力加强各个教研组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要有计划或方案,有过程中的专人负责,有活动后的总结分析,有考核,有资料档案的记录。 5、要把工作开展好,首先要做好做实工作计划,我们的教研计划决不能流于形式,我想,计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样子,而在于真正的实施效果。我现在也在思考下学期的教研工作如何开展,所以,要求各教研组长就要从现在开始,认真思考下学期本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切实做好工作计划,在下学期开学第一周的星期六之前把计划的文本和电子版一同交教科室。 以上就是教科室对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总结和一些思考,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教科室
前一篇: 后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