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孟春纪适合什么年龄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吕氏春秋中孟春纪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_百度知道
吕氏春秋中孟春纪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提问者采纳
  一曰: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还,乃赏公卿、诸侯、大夫於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无有不当。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忒,无失经纪。以初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参于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王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以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无聚大众,无置城郭,掩骼霾髊。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吕氏春秋·本生》 - 原文
本生始②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yīng)③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④为故者也。此官之所自⑤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譬之若者,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 夫水之性清,土者抇(gǔ)⑥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qiè)⑦,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已食之则使人瘖(yīn)⑧,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⑨焉。遁焉,性恶得不伤?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⑩,招无不中;万物章章⑾,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若此人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mèn)⑿,此之谓全德之人。
无为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niǎn)⒀,务以,命之曰招蹶⒁之机;,务以自强,命之曰之食;皓齿⒂,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
《吕氏春秋·本生》 - 注释
①本生,阴阳家的学说,即以养生为本。 ②始,初始,开始。 ③撄,触犯。 ④全天,即顺天。 ⑤自,从。 ⑥抇,搅乱。 ⑦慊,满足,满意。 ⑧瘖,哑。 ⑨遁,放纵,淫逸。 ⑩招,箭靶子。 ⑾章章,明美貌。 ⑿惛,古通“闷”,郁闷。 ⒀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 ⒁蹶,足病。太过逸乐,则血脉不通,骨干不坚,自己就容易导致足病。 ⒂靡曼,指美妙的声色。皓齿,洁白的牙齿。靡曼皓齿,用来比喻美色。
《吕氏春秋·本生》 - 译文
适度最初产生万物的,是天;养成万物的,是人。能养成天所产生的万物而不触犯天道的,就是。天子的行为就是做顺应天道和生命的事情的。这也就是设立官职的原因。设立官职是为了保全性命。当今那些糊涂的君主,乱设官吏反而涂炭生灵,这就失去了设立官吏的根本。就好像操练军队,本来是用来防备贼寇的,如果操练军队反用来攻打自己,就失去了操练军队的本意。 水的本性清澈,如果用泥土来搅和,就不会清澈;人的本性是希望长寿,如果用物欲去影响,就不能长寿。外物本来是用来供养性命的,而不是反过来用性命来供养它。如今的人,那些受迷惑的人大多都是用性命来供养外物,不知道孰轻孰重。不知道轻重,那么,就会把重的当成轻的,把轻的看作重的。如果像这样,那么每次做的事没有不失败的。这样当君主,是悖理的;这样当大臣,是昏乱的;这样当儿子,是狂妄的。这三样中,一个国家只要有一样,假如不幸运的话,就一定会灭亡。 假如有一种声音,耳朵听了以后一定会很满足,但同时听了以后就会使人变聋,人们就一定不会听;假如有一种颜色,眼睛看了以后一定会很满足,但同时也会变成盲人,人们就一定不会看;假如有一种味道,用嘴尝了以后一定会很满足,但同时也会变成哑巴,那人们也一定不会吃。所以,圣人对于声色滋味这些东西,有利于修养性命的就选取,有害于修养性命的就舍弃,这就是保全性命的道理。世上那些富贵的人,沉迷于声色滋味的人很多,他们日夜追求这些东西,一旦得到后,就会放纵、沉湎于其中。放纵、沉湎,性命怎么会不受到伤害呢? 一万个人拿起弓箭,一起射一个目标,目标不可能不被射中。世上万物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如果用来伤害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就不可能不受到伤害;如果用来修养一个人的生命,那么这个生命也就不可能不得到修养。所以圣人支配万物,来顺应天道。顺应了天道,就会精神和畅,耳聪目明,鼻子灵敏,口齿伶俐,全身三百六十个关节都通畅利索。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说话别人也会信任他,不刻意谋划,事情也会做的很妥当,不刻意思虑,想要的也能得到。这样的人,精神与天地相通,覆盖宇宙,对于万物没有不接受的,没有不包容的,就像天地一样。这样的人,身为天子不会骄傲,身为普通百姓也不觉得郁闷。这样的人,就是道德完美的人。
勤俭富贵了但是不知道养生的道理,这样就足以成为祸患,还比不上贫贱的人更好。贫贱的人要想得到所有想得到的东西是很困难的,即使想犯过错,哪里有犯过错的途径呢?出去就坐车,回来就坐辇,致力于谋求让自身逸乐的方法,我们把这样的情况叫做招致足病的先机;对着肥肉烈酒使劲吃喝,企图强壮自己的身体,我们把这样的酒肉叫做使肠胃溃烂的食品;贪图美色和淫靡之音,追求自己的享乐,我们把这些东西叫做砍伐本性的斧头。这三种祸患,都是随着富贵而来的。所以,古人有的不肯变得富贵,这是因为他们更看重自己性命的缘故,并不是为了博得清廉的美名,而是为了自己养生的实际需要。这些道理不可以不明察。
《吕氏春秋·本生》 - 点评
无为本篇题目为“本生”。“生”有两层意思,一是国家的生命,二是人的生命。本篇认为保养生命就应该做顺应天道和生命的事情,否则只会“害生”。特别告戒了那些富贵的人和国家的当权者,不要在自己处于良好处境的时候就忘乎所以,以致于最后招来了伤害自身的祸患。 人在穷困的时候往往都是勤勉谨慎的,而在境遇变好后却想入非非、欲望膨胀、忘乎所以,从而忽视了事物的内部规律,开始盲目的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一切,这往往成为由胜至败的转折点。
显示方式: |
历史分类树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泛指所有事物的演变过程,一般专指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演变情形,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经历。简而言之,即为对过去事实的记载。
共有287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河南中医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10:04:01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惜春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