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学规的状元桥为什么叫状元桥

婺源—庐山行之八(白鹿洞书院)_牢石_天涯博客
今日访问:
总访问量: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第10170位
(186)(7)(49)(18)(5)(8)(7)(19)(12)(13)(21)(10)(11)
(5)(3)(3)(2)(4)(1)(5)(4)(2)(8)(2)(6)(7)(2)(4)(1)(6)(3)(3)(4)(1)(8)(3)(6)(4)(4)(14)(5)(2)(2)(3)(1)(4)(4)(3)(2)(3)(3)(1)(1)(1)(2)(2)(2)(1)(5)(1)(1)(1)(1)(3)(1)(1)(3)(5)(3)
  &  —  12  “”“”  1998        &          朱熹纪念馆,我估计这是后人为纪念朱熹等先贤所建。里面的建筑主要有朱熹祠,,””,,17                  第二个院落是白鹿洞书院的主建筑,其正门前有一座石牌坊,曰棂星门,我看它是白鹿洞书院最古的建筑,进入,有一座拱形石桥,桥栏杆上竖写着“状元桥”三个字,桥对面就是书院的正门-礼圣门。最早的礼圣门是朱熹出资所建,据介绍,朱熹离任时遗钱30万,嘱后任完成。以后数百年几毁几建,最严重的破坏是日寇飞机轰炸,几乎毁害殆尽。1980年白鹿洞书院整体修复时重建。礼圣门上的“正学之门”牌匾已不复存在,现在牌匾上的四字为前南京军区政委杜平所书。进入礼圣门后,就是礼圣殿,也称大成殿,是书院祭祀孔子的地方,这里有孔子和四圣(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亚圣孟子)以及十二贤人的神像,令我感兴趣的是朱熹的石刻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    白鹿洞书院的主体建筑    棂星门    状元桥与礼圣门              点半了,我们没有多停留,就接着赶往下一个景点----碧龙潭。  &紫阳书院院门分类: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书院傍山而建,一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白鹿洞最初是唐代贞元时(785~805),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据传李渤在此隐居时,曾养一白鹿自娱,因此人们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又因此地四山回合,由山麓小路进去也有数里之遥,真有点入洞之感,所以称为白鹿洞。南唐升元年间(937),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由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置田聚徒,成为讲学和藏书之所。&四方之士受业而归,出为用世,名绩彰显者甚众。&(《白鹿洞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赐九经。宋仁宗皇祜五年(1053),孙琛在故址建学馆十间,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应天府、嵩阳并为&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虽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白鹿洞书院才扬名国内。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知南康军。朱熹到任时,白鹿洞书院已经毁于兵燹,栋宇消落,林园荒芜,触目皆是尘封书海,网结门廊。经过朱熹的一再请求,宋孝宗终于同意重建白鹿洞书院。修葺后的白鹿洞书院,以圣礼殿为中心,组成一个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庞大建筑群。书院共有殿宇书堂三百六十余间,其中包括御书阁、明伦堂、宗儒祠、先贤祠、忠节祠等。圣礼殿是用于学生拜谒孔子的殿堂,门上方两块匾额写有&学达性天&、&万世师表&的字样。在文会堂有朱熹亲书&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峰泉交映,知仁独得之天&的对联。朱熹不仅重修了自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朱熹亲自拟定的《白鹿洞书院教规》规定: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还广邀国内著名学者前来讲学,学术空气相当活跃。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陆九渊二人由于学术观点不同,曾在地处江西铅山县境内的鹅湖发生过激烈的论辩。但是朱熹并不因此而持有门户之见,邀请陆九渊前来自鹿洞书院讲学。陆九渊讲的是《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深受白鹿洞书院师生们的欢迎,有些学生甚至被陆九渊精湛、透辟的说讲感动得落泪。为此,朱熹特意把陆九渊所讲内容刻石立于院门。这不仅首开书院&讲会&制度的先河,为不同学派同在一个书院讲学树立了范例,在中国儒学史上也一直被传为佳话。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书院被毁于战火,一直到明代的正统元年(1436)才修复,以后又有所扩修。
(舒星摘自庞朴《中国儒学》卷二,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链接1:庐山东南白鹿洞(卞民德)
庐山东南,五老峰下,密林掩映千年书院白鹿洞。
若不是九星公路上一块醒目的标牌,许多人怕是不会注意到通往书院的那条岔路。车行1公里左右,便可见白墙灰瓦的院门,上书&白鹿洞书院&五个大字。四周参天古木庇护,山溪擦肩而过,这片6000平方米的建筑群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方知&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赞誉的确不虚。
追根溯源,白鹿洞初为唐代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处。李渤养一白鹿,出入相随,人称白鹿先生,加之周围四山环合,俯视似洞,遂得名白鹿洞。唐长庆年间,李渤任江州刺史,在白鹿洞创建台榭,遍植花木,引得四乡文人往返不绝。北宋初年,江州乡贤在这里办起书院,&白鹿洞书院&自此得名。
千百年来,白鹿洞书院历经风雨沧桑,但兴教讲学的香火却得以延续。尤其是南宋淳熙六年,一代鸿儒朱熹出任南康知军,自任白鹿洞主,筹置学田,编制课程,使白鹿洞书院达到鼎盛。现如今,白鹿洞书院依然保留大量朱子遗存,建有朱子祠。白鹿洞书院曾有洞主上百位,虽朱熹仅待了两年多时间,其地位却是其他洞主难以撼动。在这里,朱熹建立了严格的人伦秩序,即所谓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贯彻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义理,成为南宋以后700年书院办学的样板。书院仅有一间可容纳数十人的教室。究其原因,则是古代教学以分组讨论、个别传授、升堂讲学三种方式互补,不似集中上大课的现代教育。
通观书院建筑,主要由五组通连的古代院落组成,即先贤书院、礼圣殿、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主体建筑为棂星门、泮池、状元桥、礼圣门、礼圣殿。始建于明成化二年的棂星门,是书院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它初为木构建筑,后改为石柱牌坊,门为花岗岩石,六柱五间,二层石梁连接,中梁刻有缠枝牡丹,石抱鼓护柱,饰海波纹,刀法粗犷简练。古代传说&棂星&即&文星&,取人才辈出之意。穿过礼圣门,便见礼圣殿。里有孔子行教立像,后壁左右分立朱熹所书&忠、孝、廉、节&四字碑刻,殿中左右有线雕四圣: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左右两侧壁有十二贤线雕石质小像。礼圣殿主体建筑为宫殿式砖木结构,殿内20根大木柱支撑,浮雕缠枝纹饰,为明代遗物。殿中四柱三间,殿壁大木柱12根,以砖砌壁,周环以廊,重檐九脊,斗拱交错,气势庄严。由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构成的一组建筑,即为&白鹿洞书院&。其中,御书阁始建于南宋,现存者为康熙年间重建,用于珍藏当时御赐的《十三经注疏》、《古文渊鉴》等书籍。
光绪二十九年,白鹿洞书院停办,后被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这也是白鹿洞书院最后一次办学。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保护维修,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
历史越千年。作为儒学的重要承载者,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无市井之喧哗,有泉石之胜境,一篇小文,自然难以尽言白鹿洞千年事,唯有些许感慨:庐山游,不仅要阅风景秀丽,更须品读白鹿洞文章,如此方才不虚此行。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邹艳)2007年5月江西庐山(从Flickr搬家) - zhoulidong的相册 - 又拍网
2007年5月江西庐山(从Flickr搬...
(48张照片 | 678次浏览 |
2007年5月江西庐山(从Flickr搬家)
白鹿洞书院的状元桥,好像来得晚了点
所有人可见
赣江西岸的南昌红谷滩新区,远处左边是八一大桥,右侧是滕王阁。这个新区很漂亮,可是犯了一个中国的新区学西方学来的通病:只有花草,没有树木!晒啊
所有人可见
红谷滩新区的小品。很可爱
所有人可见
5月的庐山,到处山花烂漫,这是杜鹃的一种,花型和色彩都很像紫荆花,不过杜鹃是灌木,紫荆是乔木
所有人可见
这个我熟悉:高山杜鹃。不过奇怪的是庐山这样的海拔,也会长这个?一般我都是在3000米以上才能见到?不过还是有点区别的,庐山的高山杜鹃长得比较肥大!营养一看就很足。
所有人可见
庐山西谷和东谷从1885年开始逐步被李德立开发,这个早期的地产商真是厉害,发现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地产规划图可以看见每个小方块就是一块单独的别墅用地,庐山现有个式别墅600多栋,同样的土地买卖在广州沙面也看见,规划都很类似
所有人可见
赛珍珠家的别墅后门,这位美国女士7岁到庐山居住,直到43岁,1938年她以《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描述了中国人纯朴的内心世界,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我看也是跟在庐山这样的室外桃园居住有关吧
所有人可见
别墅区的教堂,看来当时的庐山就是国外,基本没有中国人
所有人可见
典型的欧式花窗
所有人可见
教堂西墙,瞧瞧那石头墙,真有感觉
所有人可见
一栋较大的别墅,好像是总参疗养院,庐山现在山上的别墅全部都已经收归国有了,而且也不允许开发新建了,估计最后一批房子就是50年代修的,这栋应该就是当时的楼堂馆所吧!
所有人可见
这栋别墅年纪应该不小,清楚记得是一家医院
所有人可见
如琴湖,后面的山上全是掩映的别墅屋顶,这是仙境一样
所有人可见
锦绣谷--经典角度
所有人可见
锦绣谷通往仙人洞的路
所有人可见
庐山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有典型的第四纪冰川的遗迹,这种地质现象庐山是经度最东的,庐山是典型的地垒,周围是海拔十几米的鄱阳湖平原。虽然只有区区1000多米的海拔,却有着气势磅礴的大气。
所有人可见
庐山下的九江,一马平川
所有人可见
庐山三叠泉瀑布
每一叠里都有一潭
所有人可见
所有人可见
美丽的三叠
所有人可见
三叠泉瀑布,一直以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这里。其实不是,那条在香炉峰那边,这次没有看见,下次去看看
所有人可见
三叠泉瀑布的最后一叠
所有人可见
在三叠泉没看见云海,看见了云雾
所有人可见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线风光在险峰”现在的仙人洞已是一副这个样子。不过也许这里以前本就是这样,只不过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改变了它在中国人心中的模样
所有人可见
朱元璋留下的碑厅,碑上所属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这个样式在南京、在北京都能看见
所有人可见
所有人可见
大户人家的别墅,气势,现在好像是某军队的地盘,军队看来也没少享受【刚看了一本书叫《到庐山看老别墅》-知道这栋别墅叫吴庐,是最恢宏的一座】
所有人可见
美丽的如琴湖,绝色所在。别墅掩映在树林中。。。。。。
所有人可见
卢林饭店,这个饭店是旧别墅改造的,看上去有点恐怖。深山空屋的感觉
所有人可见
著名的含鄱口,湖光山色由于雾气,什么也没看见,以此牌坊为证吧
所有人可见
又拍网服务: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