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评价新授课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流程?

《铝的重要化合物两性的探究》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_校本教研_安徽师大附中校本研究网
发表日期:日
作者:化学组
编辑:fzhwxx
有2515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
《铝的重要化合物两性的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1(必修)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要求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与其相应的活动探究建议为“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2(必修)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知识点的安排上,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的《金属的化学性质》一章中简单介绍到了金属铝和铝表面生成的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没有进一步介绍铝的其他化合物的知识。学生对氧化铝只能是有个感性的认识,需要在这里进一步探究学习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两性知识。
二、学情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估计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可能刚学习到离子反应,本章前面一节相应的金属知识也没有涉及,实际上是相当于初中化学知识技能储备的学生。由于初中化学已经学习到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简单介绍了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同时,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本节课设计的探究实验操作是滴管实验,让学生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并分析结果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增进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 &&&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两性氧化物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二、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 NaOH ==& NaAlO2&&+& 2H2O
Al(OH)3&&+& 3HCl& ==& AlCl3& +& 3H2O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Al2(SO4)3& +& 6NH3?H2O& ==& 2 Al(OH)3↓& +& 3(NH4)2SO4
副板书:记录学生的实验方案,反应方程式等。
六、教学反思
七、附录(教学课件,见ppt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没有相关信息相关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页面执行时间:156.250毫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化学教学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