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测站A上,已知椭圆∠CAB=α,设为无误差而观测角β1和β2的中误差为σ1=σ2=±1.4〃

某校组织学生到涪江河某段测量两岸的距离,采用了两种方案收集数据.方案一:如图,从C点找准对岸一参照点D,使CD垂直于河岸线l,沿河岸行走至E点,测出CE的长度后,再用电子测角器测出CE与ED的夹角α;方案二:如图,先从河岸上选一点A,测出A到河面的距离h.再用电子测角器测出A点到对岸河面的俯角β.(1)学生们选用不同的位置测量后得出以下数据,请通过计算填写下表:(精确到0.1米)方案一:
EC(单位:米)
计算得出河宽(单位:米)
EC(单位:米)
计算得出河宽(单位:米)
&(参考数据:tan1°24′=0.0244、tan2°16′=0.0396、tan1°56′=0.0338、tan76°33′=4.1814、tan71°35′=3.0032、tan65°25′=2.1859)(2)由(1)表中数据计算:方案一中河两岸平均宽为435.3米;方案二中河两岸平均宽为436.2米;(3)判断河两岸宽大约为②米;(从下面三个答案中选取,填入序号)①390~420&&&&&&&&②420~450&&&&&&&&&③350~480(4)求出方案一的方差S12和方案二的方差S22,判断用哪种方案测量的误差较小.(精确到1)
(1)方案一的直角三角形CDE中,CD=tanα?CE,代入α和CE的值可求得方案一中河宽,方案二的直角三角形中河宽=h÷tanβ,代入β和h的值可求得方案二中河宽;(2)利用求平均数公式可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河两岸平均宽度;(3)根据(2)中计算的平均宽度可判断河两岸宽大约为420~450;(4)由(2)知两种方案的平均数,利用方差公式可求出方案一的方差S12和方案二的方差S22.再利用方差进行比较,可判断用哪种方案测量的误差较小.(1)方案一:在Rt△CDE中,CD1=100tan76°33′=418.1米,CD2=150tan71°35′=450.5米,CD3=200tan65°25′=437.2米.方案一:
EC(单位:米)
&&65°25′
计算得出河宽(单位:米)
&437.2方案二:河宽=h÷tanβ,分别代入表格中的数据得,河宽1=14.4÷tan1°24′=590.2米,河宽2=13.8÷tan2°16′=348.5米,河宽3=12.5÷tan1°56′=369.8米;方案二:
EC(单位:米)
计算得出河宽(单位:米)
&369.8(2)方案一中河两岸平均宽度=(481.1+450.5+437.2)÷3=435.3,方案二中河两岸平均宽度=(590.2+348.5+369.8)÷3=436.2;(3)由(2)的结果知河两岸宽大约为420~450;(4)S12=$\frac{1}{3}$[(418.1-435.3)2+(450.5-435.3)2+(4.7.2-435.3)2]=177,S22=$\frac{1}{3}$[(590.2-436.2)2+(348.5-436.2)2+(369.8-436.2)2]=11939所以,S12<S22,采用第一种方案误差较小.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隧道控制测量贯通误差分析及变形监测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测绘2008《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试卷A参考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3页免费7页免费123页免费14页免费3页免费 141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9页免费14页免费7页1下载券8页1下载券7页免费
测绘2008《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试卷A参考答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可以测量角度)、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离AN=m;(3)量出测角仪的高度AC=h.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MN=mtanα+h.现在给你的测量工具不变,请仿照上述过程,在图2中,画出你测量小山高度MN的示意图,并简单写出你设计的方案.(标上适当的字母,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人不能到达N点)-乐乐题库
&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知识点 &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习题详情
10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6.3%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可以测量角度)、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离AN=m;(3)量出测角仪的高度AC=h.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MN=mtanα+h.现在给你的测量工具不变,请仿照上述过程,在图2中,画出你测量小山高度MN的示意图,并简单写出你设计的方案.(标上适当的字母,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人不能到达N点)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可以测量角度)、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测量旗杆的高度得到的启示,我们也可以先测出到M的仰角,量出测角仪的高度,用三角函数求出线段的长度,从而可求出山高.
解:(1)正确画出示意图;(2)①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此时M的仰角∠MCE=α;②在测点A与小山之间的B处安置测倾器(A、B与N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此时山顶M的仰角∠MDE=β;③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BD=h,以及测点A、B之间的距离AB=m.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即可求出小山的高度MN.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的问题,关键是找到准确的仰角结合三角函数求出值.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可以测量角度)、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可以测量角度)、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主要考察你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1)概念:仰角是向上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另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
与“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可以测量角度)、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相似的题目:
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在学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时,组织开展测量物体高度的实践活动.要测量学校一幢教学楼的高度(如图),他们先在点C测得教学楼AB的顶点A的仰角为37°,然后向教学楼前进10米到达点D,又测得点A的仰角为45°.请你根据这些数据,求出这幢教学楼的高度.(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2≈1.41)
初三(1)班开展测量学校的旗杆的课外活动,测得仰角α=30°,测角仪高CD=1.2m,测角仪底部中心位置D到旗杆根部B的距离DB=9.8m,求旗杆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如图,一枚运载火箭从地面O处发射,当火箭到达A点时,在观测点C测得其仰角是30°,火箭又上升了10km到达B点时,测得其仰角为60°,求观测点C到发射点O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km.参考数据:√2≈1.41,√3≈1.73,√5≈2.24)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如图,为测量旗杆AB的高度,在与B距离为8米的C处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56°,那么旗杆的高度约是&&&&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56°≈0.829,cos56°≈0.559,tan56°≈1.483)
2如图,山顶有一座电视塔,在地面上一点A处测得塔顶B处的仰角α=60°,在塔底C处测得A点俯角β=45°,已知塔高BC=60米,则山高CD等于&&&&3+30米.
3在离地面高6米处的拉线固定一烟囱,拉线与地面成60°角,则拉线的长约是&&&&米.(精确到0.01米)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小敏在楼顶点A处测得对面大楼楼顶点C处的仰角为52°,楼底点D处的俯角为13°.若两座楼AB与CD相距50米,则楼CD的高度约为&&&&米.(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sin13°≈0.2250,cos13°≈0.9744,tan13°≈0.2309,sin52°≈0.7880,cos52°≈0.6157tan52°≈1.2799)
2某人在高为h的建筑物顶部测得地面一观察点的俯角为60°,那么这个观察点到建筑物的距离为&&&&33h.(用h来表示)
3已知小山的高为h,为了测得小山顶上铁塔AB的高x,在平地上选择一点P,在P点处测得B点的仰角为α,A点的仰角为β,(见表中测量目标图)(1)试用α、β和h的关系式表示铁塔高x;(2)在右表中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测得数据”,填写“平均值”一列中α、β的数值(3)根据表中数据求出铁塔高x的值(精确到0.01m)
测量山顶铁塔的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可以测量角度)、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离AN=m;(3)量出测角仪的高度AC=h.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MN=mtanα+h.现在给你的测量工具不变,请仿照上述过程,在图2中,画出你测量小山高度MN的示意图,并简单写出你设计的方案.(标上适当的字母,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人不能到达N点)”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角仪(可以测量角度)、皮尺测量旗杆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如图1所示):(1)在测点A处安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离AN=m;(3)量出测角仪的高度AC=h.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MN=mtanα+h.现在给你的测量工具不变,请仿照上述过程,在图2中,画出你测量小山高度MN的示意图,并简单写出你设计的方案.(标上适当的字母,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人不能到达N点)”相似的习题。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阅读(2594)|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测量学仪器的使用',
blogAbstract:'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为: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一)对中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操作步骤为:(1)张开脚架,调节脚架腿,使其高度适宜,并通过目估使架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点.(2)从箱中取出经纬仪安置于架头上,旋紧连接螺旋,并挂上锤球.如锤球尖偏离测站点较远,则需移动三脚架,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然后将脚架尖踩实.(3)略微松开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仪器,直至锤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最后再旋紧连接螺旋.(二)整平整平的目的是调节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使经纬仪的竖轴竖直,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其操作步骤如下:(1)旋转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一对脚螺旋(图4-6(a)).转动这二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2)将照准部旋转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4-6(b)).',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9,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测回测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