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mol/L氨气和盐酸反应与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ph

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g.(2)向10mL 0.2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测得滴加10mL与滴加30mL时所得沉淀一样多.求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将镁、铝合金6.3g混合物加入到某浓度的硝酸中,产生标况下的气体8.96L(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达到最大量,沉淀干燥后测得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计算还原产物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4)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计算pH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50mL 3.0mol/L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c(OH-)为1.0mol/L;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 4.0mol/L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为0.2mol/L,计算这包铝热剂中铝的质量和氧化铁的质量.-乐乐题库
& 铝的化学性质知识点 & “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习题详情
1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2.0%
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4g.(2)向10mL 0.2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测得滴加10mL与滴加30mL时所得沉淀一样多.求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将镁、铝合金6.3g混合物加入到某浓度的硝酸中,产生标况下的气体8.96L(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达到最大量,沉淀干燥后测得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计算还原产物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4)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计算pH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50mL 3.0mol/L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c(OH-)为1.0mol/L;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 4.0mol/L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为0.2mol/L,计算这包铝热剂中铝的质量和氧化铁的质量.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4-青浦区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g.(2)向10mL 0.2mol/L的氯化铝...”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铝和氧气的关系利用差量法计算;(2)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根据物质之间的关系式计算;(3)根据金属的质量、转化为沉淀时固体增加的质量计算镁、铝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似计算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4)根据题意①知,氢氧化钠过量,根据反应的氢氧化钠计算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铝原子守恒计算铝的质量;②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盐酸过量,根据①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电荷守恒计算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公式计算氧化铁的质量.
解:(1)铝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根据方程式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氧气的质量,设未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ag,则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4.8-a)g4Al+3O2=2Al2O3& 固体质量增加108&&&&&&&&&&&& 96(4.8-a)g&&&&&&(5.28-4.8)g&& 108:96=(4.8-a)g:(5.28-4.8)g&& 9:8=(4.8-a):0.48,a=4.26g,故答案为:4.26g;(2)n(AlCl3)=0.2mol/L×0.01L=0.002mol,设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2AlCl3+3Ba(OH)2=2Al(OH)3↓+3BaCl22&&&&&& &3&&&&&&& &2&&&&&&&&&&&& &0.01xmol& 0.01x×23mol根据铝原子守恒知,当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时,n([Al(OH)3]=n(AlCl3)=0.002mol,根据2AlCl3+3Ba(OH)2=2Al(OH)3↓+3BaCl2知,完全沉淀时需要n[Ba(OH)2]=0.002mol2×3=0.003mol,根据题意知,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0.03x-0.003)mol,根据2Al(OH)3+Ba(OH)2=Ba(AlO2)2+4H2O可知,生成偏铝酸钡需要n[Al(OH)3]=2n[Ba(OH)2]=2(0.03x-0.003)mol,根据铝原子守恒得剩余n[Al(OH)3]=0.002mol-2(0.03x-0.003)mol,测得滴加10mL与滴加30mL所得沉淀同样多,所以0.02x3mol=0.002mol-2(0.03x-0.003)mol,x=0.12mol/L,答: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mol/L;(3)镁、铝最后转化为沉淀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固体增大的质量是氢氧根离子的质量,则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10.2g17g/mol=0.6mol,设镁的物质的量为xmol,铝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金属单质的质量、转化为沉淀增加的质量列方程得{24x+27y=6.3g2x+3y=0.6,解得{x=0.15y=0.1,镁、铝和硝酸反应生成氮氧化物时转移电子相等,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8.96L22.4L/mol=0.4mol,每个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分子中都只含一个氮原子,设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NO)、n(NO2),n(NO)+n(NO2)=0.4n(NO)×3+n(NO2)×1=0.15×2+0.1×3,解得n(NO)=0.1n(NO2)=0.3,则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3mol=1:3,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①中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n(NaOH)=1.0mol/L×0.05L=0.05mol,根据钠原子守恒得n(NaAlO2)=(3.0-1.0)mol/L×0.05L=0.1mol,根据铝原子守恒知,铝的物质的量也是0.1mol,则m(Al)=0.1mol×27g/mol=2.7g;每份中铝的质量相等,所以铝热剂中铝的质量是5.4g;②该溶液呈酸性,则盐酸过量,根据②知,该溶液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0.1L=1mol/L,溶液呈电中性,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设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Fe 2+ ),根据电荷守恒得c(H+)+2 c(Fe 2+ )+3n(Al3+ )=c(Cl-),0.2mol/L+2c(Fe 2+)+3×1mol/L=4.0mol/L,&c(Fe 2+)=0.4mol/L,根据铁原子守恒得则n(Fe2O3)=12n(Fe 2+)=12×0.4mol/L×0.1L=0.02mol,m(Fe2O3)=0.02mol×160g/mol=3.2g,两份中氧化铁质量相等,所以铝热剂中氧化铁的质量为6.4g,答:铝热剂中铝的质量是5.4g,氧化铁的质量是6.4g.
本题以铝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明确物质之间的反应结合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来分析解答,注意(4)中很多同学往往只计算一份中铝和氧化铁的质量而导致错误,为易错点.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g.(2)向10mL 0.2mol/...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g.(2)向10mL 0.2mol/L的氯化铝...”主要考察你对“铝的化学性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铝的化学性质
与“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g.(2)向10mL 0.2mol/L的氯化铝...”相似的题目:
铝能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如Fe、Mn等),这是因为铝的性质具有&&&&两性导电性熔点低还原性及冶炼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1)写出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Al2O3.(2)将Cu放入盛有稀HNO3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则x为无色的&&&&气体,遇空气后迅速变为&&&&色的NO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铝热反应可以用于焊接钢轨铝制容器可用于盛放稀硫酸镁合金可用作航空航天材料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铜板
“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1)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0Si原子的中子数为&&&&,SiO2的晶体类型为&&&&.(3)Al3+与Yn-的电子数相同,Y所在族各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则该族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4)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是&&&&.(5)经处理后的熔渣36.0g(仅含Fe2O3、Al2O3、SiO2)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g固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下列有关铝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g.(2)向10mL 0.2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测得滴加10mL与滴加30mL时所得沉淀一样多.求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将镁、铝合金6.3g混合物加入到某浓度的硝酸中,产生标况下的气体8.96L(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达到最大量,沉淀干燥后测得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计算还原产物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4)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计算pH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50mL 3.0mol/L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c(OH-)为1.0mol/L;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 4.0mol/L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为0.2mol/L,计算这包铝热剂中铝的质量和氧化铁的质量.”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钠、镁、铝、铁等金属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航天事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4.8gAl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之后,质量变为5.28g,则未发生变化的铝的质量为____g.(2)向10mL 0.2mol/L的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测得滴加10mL与滴加30mL时所得沉淀一样多.求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将镁、铝合金6.3g混合物加入到某浓度的硝酸中,产生标况下的气体8.96L(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达到最大量,沉淀干燥后测得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10.2g,计算还原产物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4)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计算pH时假定溶液体积没有变化):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50mL 3.0mol/L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液的c(OH-)为1.0mol/L;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 4.0mol/L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为0.2mol/L,计算这包铝热剂中铝的质量和氧化铁的质量.”相似的习题。39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word版)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9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word版)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注意: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第一大题(选择题)答案写在下表中,其余题答案写在;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为了缓解石油危机,科学家正在进行“生物质油”;C.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D.生物质油提;A.△S&0,△H=0B.△S&0,;D.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第一大题(选择题)答案写在下表中,其余题答案写在试卷上一、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该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若该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1个得1分,选对2个得2分;选错1个,该题不得分。1.为了缓解石油危机,科学家正在进行“生物质油”代替柴油的试验。所谓“生物质油”是指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植物、农作物等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物质为原料,采用生物热解液化技术而产生的新能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质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这一类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C.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利用太阳能
D.生物质油提炼技术中主要利用的是化学变化 2.一块铜板被等分成两块,Cu(a)和Cu(b);捶打Cu(a),Cu(b)不动。再由Cu(a)、Cu(b)及CuSO4溶液组成电池:Cu(a)CuSO4(cmol/L) Cu(b),测得电动势E&0,因为Cu(a)的A.△S&0,△H=0
B.△S&0,△H&0
C.△S&0, △H=0
D.△S&0, △H&0 3.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H2(标准状况下) 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 + e- = 2H2↑+ 4OH- C.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D.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 2H2O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2?2?+A.pH=12的溶液中:AlO?2、Na、SO4、SO3??B.水电离出的c(H?)=10-17mol/L的溶液中:K+、Na+、SO2、AlO42 ?C.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Mg2+、Na+、Cl-、NO3 -+D.c(H)=0.10mol/L的溶液中:CH3COO-、NH?4、Cl、Na?5.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kJ热量
B.该反应焓变为△H =+(a+b)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放出akJ能量6.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数据材料,下面是某学生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A.利用Ksp数据可判断BaCO3与Na2SO4溶液能否反应B.利用沸点数据可推测将一些液体混合物分离出来的可能性 C.利用第一电离能数据可判断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D.利用液体密度可以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难易 7.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 10H+ + 10NO3- → 2H3AsO4 + 3S +10N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1molH3AsO4时,转移电子个数为10NAB.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正极附近逸出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之一为SD.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为0.5mol 8.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2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能防倒吸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氨气9.可逆反应2A(g) + B(g) ? 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2?A.足量的硫酸铝溶液与纯碱溶液反应:2Al3+ + 3 CO3 + 3H2O = 2Al(OH)3↓ + 3CO2↑B.NaHS溶液的水解方程式:HS- + H2O ?
H3O+ + S2- C.Fe(OH)3与足量的HI溶液反应:Fe(OH)3 + 3H+ = Fe3+ + 3H2O D.向饱和亚硫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2?Ba2++2HSO3+2OH-=BaSO3 +2H2O+SO311.在室温下,向氢硫酸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的pH发生变化。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通入SO2后在很短时间内通入SO2体积与溶液pH的关系的是 12.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2?A.0.1mol/LNa2CO3溶液中:c(Na+)=2c(HCO3)+2c(H2CO3)+2c(CO3)B.常温下pH=4的醋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将0.2mol/LNaA溶液和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碱性溶液中 c(Na+)+c(H+)=c(A-)+c(Cl-)D.pH=12的Ba(OH)2溶液和pH=12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的c(H+)相等 丁甲丙乙14.华法林(Warfarin,右图)是一种鼠药。该分子的立体中心数目为 A.0
D.316.Mg(ClO3)2在农业上常用作脱叶剂、催熟剂,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是Mg(ClO3)2 B.300K时,MgCl2的溶解度约为55gC.300K时,100gNaCl饱和溶液中约含NaCl 36gD.该反应能够进行的条件是生成沉淀,该沉淀是Mg(ClO3)217.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24)&c(NH4)B.室温下,pH=3的氢氟酸加水稀释后,电离常数Ka(HF)和pH均减小C.室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gH2O)增大1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Mg(OH)2????MgO A.MgCl2(aq)???22?SO3????H2SO4 B.S????石灰乳燃烧O/点燃HONaOH(aq)2??Al(OH)3 C.Al2O3?????NaAlO2(aq) ???32?NaHCO3???Na2CO3 D.饱和NaCl(aq) ????CONH,CO??19.ClO3离子中O―Cl―O的键角为A.109°28@
B.小于109°28@
D.小于120°,大于109°28@2?2?2?20.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3、CO3、SO4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2?A.有气体甲生成,表明溶液X中一定有CO3
B.沉淀甲不可能是硅酸镁
?C.Al3+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不能确定SO24是否存在于溶液中 21.乙二胺 是双齿配体,X和Y是单齿配体,下面配合物属对映体的是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Ⅲ)
D.(Ⅱ)和(Ⅳ) 22.M的名称是乙烯雌酚,它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的分子式为C18H20O2
B.M与NaOH溶液或NaHCO3溶液均能反应 C.1molM最多能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M与饱和溴水混合,最多消耗5molBr223.对反应AsBr3+BrOTeF5+As(OTeF5)5=[AsBr4]+[As(OTeF5)6]-,下面正确的叙述是 A.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所有化合物中溴的氧化数都为-1
D.所有化合物中砷的氧化数都为+5 24.为防治“白色污染”,有一条重要途径是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为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对结构简式为
的化合物已成功实现了这种处理,其运用的
原理是酯交换反应(即酯与醇在酸或碱的催
化下生成一个新酯和一个新醇的反应)。试分析若用CH3OH来处理这种化合物能得到的有机物可能是 A.苯
C.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苯甲酸25.甲基胺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氮气、水和二氧化碳。与1mol甲基胺完全反应所需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A.2.25
D.4.5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26.(3分)设气相反应物和生成物为理想气体,若需求PVP1V1?,则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TT1的计量系数之和必须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计量系数之和,因为。 27.(6分)NO-、NO、NO+中,键能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NO+键级数为
级;含有单电子轨道的是
,键长最长的是
。配合物[PtCl3(C2H4)]- 中,Pt原子周围有
电子;Cr2(CO)4(C5H5)2中,Cr与Cr之间为三键,则每个Cr原子周围有
电子。28.(9分)在低温下液态SO2溶剂中,点单子与五氟化锑反应,生成[I4]2+[Sb3F14]-[SbF6]-。其反应方程式为
。在[Sb3F14]-中Sb的平均氧化数为
,Sb的实际氧化数为
。[Sb3F14]-可以看作由2个离子团(A)
与1个离子团(B)
[(A)和(B)用化学式表示]连接而成。试画出[Sb3F14]-的结构式,并指明结构式中每个Sb原子的杂化类型。29(6分)(1)画出配合物PtCl2A(A为1,2-二氨基环丁烯二酮)的结构式,指明所有原子是否共面?说明原因。(2)若A中环丁烯中双键被加氢,画出PtCl2A′的二种结构式。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39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word版)等内容。 
  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精美Word版含答案】_高二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精美...   高三理化生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_学科竞赛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化学竞赛题目2012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 3 小时...  2012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考试时间 3 小时,满分 150 分。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 第一大题(选择题)答案写在下表中...   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_高二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2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供安徽省高一...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汇编及参考答案_学科竞赛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09,12,2013年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200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_学科竞赛_高中教育...2009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注意: 考试时间 3 小时,满分 ...  2012年安徽化学竞赛预赛试题(WORD修正版)_高三理化生_理化生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将原来文库下载试题进行过完整修正。2012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安徽赛区)初赛试题...当前位置: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1的硫酸和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D.0.1&mol/L的硫酸和0.2&mol/L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难度:中档来源:广东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主要考查你对&&溶液pH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溶液pH的有关计算
溶液pH的计算方法:
总体原则 (1)若溶液为酸性,先求C(H+),再求pH; (2)若溶液为碱性,先求C(OH-),再由,最后求pH。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1)强酸溶液,如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强碱溶液,如溶液,设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两强酸混合后pH的计算 由先求出混△后的再根据公式求pH。若两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小的加0.3。如pH=3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pH=3.3。 3.两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由先求出混台后的再通过求出混合后的c(H+),最后求pH。若两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可采用速算方法:混合后溶液的pH等于混合前溶液pH大的减0.3。如pH=9和pH=11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10.7。4.强酸与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强酸与强碱混合的实质是中和反应即中和后溶液的pH有以下几种情况: (1)若恰好中和,pH=7。 (2)若剩余酸,先求中和后的c(H+),再求pH。 (3)若剩余碱,先求中和后的c(OH-),再通过求出最后求pH.注意:强酸与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规律: ①若二者pH之和为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 pH=7②若二者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碱性 ③若二者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的溶液呈酸性, 5.溶液稀释后求pH(1)对于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增大1 个单位;对于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增大不足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酸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大于7,只能趋近于7。 (2)对于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减小1 个单位;对于弱碱溶液,每稀释10倍体积,pH减小不足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碱溶液的pH不能等于或小于7,只能趋近于7。例如:pH=6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7 (不能大于7); 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7(不能小于7): pH=3的HCl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5; pH=10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溶液pH=8。 注意:弱酸、弱碱的稀释:在稀释过程中有浓度的变化,又有电离平衡的移动,不能求得具体数值,只能确定其pH范同。例如:pH=3的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10的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8&pH=3的酸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pH=10的碱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
发现相似题
与“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84581321989189421469324839813498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氨气和盐酸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