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迆那旅游城市设计中吉他伴奏的歌曲歌曲名字叫

10:38:34 作者:编辑 来源:贵州日报
2014年的第一次调研,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再次选择威宁。威宁是赵克志的扶贫联系点,这是他到贵州上任3年多来,第7次到威宁。
调研中,赵克志向当地村民坦言,他也住过土坯房,也曾过过苦日子。他鼓励村民,只要努力,生活就会一天天地好起来。
陈灯宁刚上小学六年级。赵克志拿着她的语文书,发现每篇课文都认真写满了笔记。信手翻到《詹天佑》一文,赵克志提出了几个问题,陈灯宁回答得清晰流利。她说,自己将来要学建筑,把威宁建设得更美丽。赵克志高兴地夸赞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有了这样有理想有志气的孩子,贵州大有希望。
从1月4日到6日,历时3天的调研,赵克志一行,依然吃住在农家。
谈危房改造&&我也住过土坯房,但日子总会好起来
时间:1月4日晚11点。地点:贵阳火车站。
当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时,贵阳火车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赵克志和随行工作人员,坐上了开往威宁的列车。
1月5日清晨8点,火车徐徐停在迆那火车站。田野里,随处可见白茫茫的冰霜。在这寒冷的季节,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克志尤为惦记。
牛棚镇三河村72岁的文二明老人家,是赵克志此行的第一站。
原本,文二明住的是土坯房,房顶上的松叶草50多年没换过,土墙上的毛主席语录还清晰可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文二明和老伴在3年前住上了砖混结构两层楼的新房。如今,土坯房被文二明用来养养鸡,放些平时捡来换零用钱的瓶瓶罐罐。
新房暖和的铁炉子边,赵克志和老两口聊起了家常。当赵克志询问老人是否有养老保险和低保时,两位老人都一一回答说有。但当赵克志递上春节的慰问金时,文二明的老伴突然抹起了眼泪。
&书记,我心里晓得你对我们好,但我讲不出来。&老人哽咽着说。
&没关系,你们笑在脸上,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了。&赵克志安慰道。
临别时,赵克志指着文二明家的土坯房对随行人员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也住过这样的土坯房,很暖和。&
&啊,书记的老家山东也有这样的房子?&一位工作人员不解。
&山东就不会穷啊?我就没过过苦日子?只要努力,生活绝对会一天天地好起来。&赵克志的声音铿锵有力。
记者手记:去年6月,和赵书记到威宁调研,坐的也是晚上11点出发的火车。虽然是卧铺,但在哐当哐当的列车上,我想大家睡得并不安稳。早上8点整,就得下车马不停蹄地调研,确实非常辛苦。但每次到威宁,都会惊喜地发现又有变化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会越过越好。
谈孩子教育&&只有搞好教育,我们贵州才有希望
三河村有两口子,女的上过五年级,男的大字不识。和书记拉家常时,男主人低头不语,女主人滔滔不绝。
&读过书的女人,说话都是呱呱叫。男人要有本事,女人才不会辛苦。&赵克志笑着善意提醒当地领导干部,&你们看,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只有搞好教育,我们贵州才有希望。&
教育,在这次调研中,多次被赵克志提及。
陈灯宁是一个16岁的女孩,因为生病的缘故,曾辍学一年,现在还只上小学6年级。在她家走访时,赵克志拿起她的语文课本,信手翻看了起来。每篇课文上,都被这个好学的女孩写满了标注。
&詹天佑是做什么的?&翻到《詹天佑》一文,赵克志提出了问题。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接着,陈灯宁清楚流利地将詹天佑的事迹叙述了一遍。
&回答得不错嘛。&赵克志夸奖道,继而抬头看了一眼贴满墙壁的奖状,&你的成绩很好嘛。&
&我们班长的成绩比我的还好。&陈灯宁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
&那你就是第二名嘛,第二名也不错。&赵克志赞许。
&我想学建筑,因为我们威宁的房子没有其他国家的房子漂亮,我想改变。&面对赵克志关于理想的提问,小姑娘羞涩地回答。
这个答案,再次得到了赵克志的赞许,&你们看,这个小姑娘这么有理想有志气,这就是我们贵州的希望啊。&临别时,赵克志嘱咐陈灯宁要克服一切困难,上高中念大学,也嘱咐当地领导干部要多关心多关注,帮助其成才。
记者手记:赵克志2013年的第一次下乡调研,时间是1月9日,选择的也是威宁。当时,赵克志在教师座谈会上说,教育是贵州的后天,表达了再困难也要把教育搞上去的决心。这次调研,教育依然是赵克志口中被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他反复强调,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发展的根本。
谈产业调整&&农业发展,必须闯出一条新路来
中水镇前河村。
空气中,隐约飘荡着蒜叶的清香;土地里,连片的大蒜长势良好。到春节时,这些绿油油的大蒜将远销贵州各地,转化为村民们荷包里的人民币。
赵克志兴致勃勃地站在田埂上,与种植户亲切交谈。暖和的阳光下,村民马玉梅和老伴正在为大蒜浇水。老两口一共种了3亩地,每亩的收入可超一万多元。
当了14年村支书、又创办了前河村果蔬合作社的冶绍忠说,中水镇的所有土地,都变成了宝贝。山下的平地修建了灌溉设施,可以实现一年三熟,这季大蒜收完后种早洋芋,一亩地可收入5000元,之后种玉米,再收入4000元,然后继续种大蒜,三季亩产值至少可达到2.2万元。
&山坡种上了核桃树,完全挂果后效益也不差,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解决了收入问题。&冶绍忠信心满满。
走进专业合作社,赵克志遇到了种植户马利飞夫妇。夫妻俩承包种植了10亩大蒜,年收入20万元,全村种了10亩以上的有10多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赵克志高兴地对大伙儿说,你们创造的这个模式很好,农业结构调整就要什么赚钱种什么。贵州农业发展,不能再走穷路了,必须要闯出一条新路来。这条新路,就是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贵州农村脱贫致富的出路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经济,我们的优势在山地特色农业经济上,出路也在这里,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市场化,模式路径就是龙头公司加专业合作社加农户,目标就是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菜篮子满起来。&赵克志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就是要支持老百姓愿意干的事,和老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记者手记:书记讲话很幽默,他在提到要让村民们的菜篮子满起来时说,这个&满&,不能满的是洋芋和玉米,而是要让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样样都有。他勉励村民们,要一点一滴地干,一个一个脚印地把致富路开辟出来。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
看望老年人&&农村敬老院要建好,更要管好
收入是不是年年在提高,取暖设施安不安全。每到一户村民家,这都是赵克志必问的两个问题。
坐在玉龙镇沙田村周斌家两层小洋房的客厅里,得知周斌家一年的纯收入在三四万元时,赵克志高兴地点了点头,接着又提及了取暖安全问题。
&书记,你不放心的话,我带你去看嘛。&周斌当即站起来,拉着赵克志的胳膊就要往外走。他的急性子,惹得赵克志笑了起来。
隔壁的小房间,是周斌一家取暖的地方。暖意融融的煤炉子上方,是一个没有玻璃的小窗户。
&书记,你看,为了通风,我连玻璃都没装。&周斌急急解释。
&你这个安全措施做得好,就是要有这样的意识。&赵克志大为赞赏。
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是赵克志牵挂的事情之一,他走了牛棚镇敬老院。
温暖的阳光下,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惬意地聊天。旁边,四位老人围在桌子旁打扑克牌,嘴里还在为对方出错牌争论着。
&省委的赵书记来看你们了。&当地的工作人员提醒。
&书记好。&老人们热情地打招呼。
打牌的四位老人,正要放下扑克牌站起来时,赵克志连忙摇手示意,&没事没事,你们继续玩,不要因为我影响到你们。&
敬老院有住房32间,设计床位是60张,目前住着19位老人和2名孤儿,每位老人每天的生活费是18元,由5名工作人员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村里有9位老人,答应过年后也住进来。&敬老院院长曾玉兰说。
&我们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提到敬老院的生活,老人们都表示满意。一位老婆婆说,她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她住进了敬老院。后来,侄儿接她过去住了一段时间,她还是觉得敬老院住起安逸,就又搬了回来。
赵克志一一查看了老人们的住宿环境、娱乐设施和饮食条件,他高兴地说,这个养老院办得不错,以后农村都要这样,&农村敬老院要建好,更要管好。&
记者手记:&敬爱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孙&,这是敬老院墙上的标语。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在和赵克志话家常时流下了眼泪,她说自己做梦也想不到,到了孤独的晚年还能有人照顾,享受到这么好的生活。看到老人流下眼泪,赵克志嘱咐随行人员,一定要把农村敬老院建得更好。
与村民座谈&&双向四车道,连接迆那镇和牛棚镇
1月5日晚7点18分,赵克志才结束当天的走访调研。晚上8点32分,一场临时召开的座谈会,在赵克志住宿的牛棚镇响水村村民王兰清家客厅举行。
参加座谈会的,是牛棚镇响水村及周边三个村寨的村民代表。&就是聊聊家常,你们有什么说什么,只要说实话就行,批评性的意见也可以提。&赵克志说。
&书记,我们中水镇种了3万亩苹果,1.2万亩大蒜,正在建设的小城镇可以容纳1万人。&
&书记,我们海拉乡有了全省首个光伏发电项目。&
&书记,我们玉龙乡的核桃已经种了3.6万亩。&
&书记,牛棚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山上搞养殖,山下种苹果,用养殖场的肥料追施苹果,村民踊跃入社&&&
这一个个好消息,均被赵克志认真地记录了下来,&你们还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么?&他提醒道。
&书记,周边的几个村寨,只有我们村适合种植早春菜,我们的早春菜,远销六枝、贵阳、四川。但是我们村很缺水,能不能扶持我们修几个小山塘?&响水村的村民王开伟率先提出了要求。
&书记,我们村处于地震带,但村里还有一些土坯房,能不能拨点资金修砖房,这样住起来安全又舒服。&
&书记,我一直想找点产业来做,但又想不到好点子,你能不能给出出主意?&
不管是大要求还是小条件,赵克志都微笑着一一记录了下来。
沙田村35岁的虎国良前年从云南买了5只羊崽,如今已经发展到了30只,每只可以卖2000多元。他计划在三四年时间内,发展到200只。
&明年就发展到200只,有没有信心?&赵克志关心地问道。看到虎国良面有难色,赵克志笑着说,&我不是叫你一个人埋头苦干,是想让当地领导干部给你帮扶帮扶。&闻言,虎国良高兴得连连点头。
&我提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省里计划给迆那镇和牛棚镇开通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公路,将这两个镇连通作为一个镇来发展,你们说好不好?&回答赵克志的,是热烈而欢快的掌声。
&也许二三十年后,迆那和牛棚就再也不是农村了,而是变成了城市。历史,需要你们来创造。&赵克志说。
&书记,那你以后的扶贫联系点,是不是除了迆那镇,还可以加上我们牛棚镇?&一位来自牛棚镇的村民,高兴地想&攀亲戚&。他的话,逗得参会人员哈哈大笑。
最后,赵克志总结道,这些年来,威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威宁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闯出了喀斯特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威宁的变化,令人十分高兴。
下一步,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政策要向农民倾斜,给农民以财产权。
晚上10点02分,座谈会在充满欢乐的氛围中结束。
记者手记:&能干事、会经营,但讲话也要锻炼。&座谈会上,有些村民汇报时磕磕巴巴,赵克志便如此善意打趣。这次调研,和书记一样,我们吃住都在农家,自备洗漱用品。每顿饭是8个人一桌,5个家常小菜,没有推杯换盏的应酬,大家吃得更自在,并将&光盘行动&进行得非常彻底。
推荐图片文章赵克志2014年第一次调研到威宁&强调教育重要性
-- 贵阳网 贵阳新闻网
赵克志2014年第一次调研到威宁&强调教育重要性
发布时间:
贵州都市报
2014年的第一次调研,省委书记赵克志再次选择威宁。威宁是赵克志的扶贫联系点,这是他到贵州上任3年多来,第7次到威宁。
1月5日,赵克志在威宁县牛棚镇三河村考察,走访慰问当地贫困户。
赵克志在陈灯宁家走访,夸奖陈灯宁有志气有理想(左二为陈灯宁)。
赵克志在威宁县牛棚镇三河村考察,走访慰问老党员陈开元。
赵克志考察期间食宿在牛棚镇响水村村民王兰清家。
2014年的第一次调研,省委书记赵克志再次选择威宁。威宁是赵克志的扶贫联系点,这是他到贵州上任3年多来,第7次到威宁。
调研中,赵克志向当地村民坦言,他也住过土坯房,也曾过过苦日子。他鼓励村民,只要努力,生活就会一天天地好起来。
陈灯宁刚上小学六年级。赵克志拿着她的语文书,发现每篇课文都认真写满了笔记。信手翻到《詹天佑》一文,赵克志提出了几个问题,陈灯宁回答得清晰流利。她说,自己将来要学建筑,把威宁建设得更美丽。赵克志高兴地夸赞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有了这样有理想有志气的孩子,贵州大有希望。
从1月4日到6日,历时3天的调研,赵克志一行,依然吃住在农家。
谈危房改造——我也住过土坯房,但日子总会好起来
时间:1月4日晚11点。地点:贵阳火车站。
当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时,贵阳火车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赵克志和随行工作人员,坐上了开往威宁的列车。
1月5日清晨8点,火车徐徐停在迆那火车站。田野里,随处可见白茫茫的冰霜。在这寒冷的季节,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克志尤为惦记。
牛棚镇三河村72岁的文二明老人家,是赵克志此行的第一站。
原本,文二明住的是土坯房,房顶上的松叶草50多年没换过,土墙上的毛主席语录还清晰可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文二明和老伴在3年前住上了砖混结构两层楼的新房。如今,土坯房被文二明用来养养鸡,放些平时捡来换零用钱的瓶瓶罐罐。
新房暖和的铁炉子边,赵克志和老两口聊起了家常。当赵克志询问老人是否有养老保险和低保时,两位老人都一一回答说有。但当赵克志递上春节的慰问金时,文二明的老伴突然抹起了眼泪。
“书记,我心里晓得你对我们好,但我讲不出来。”老人哽咽着说。
“没关系,你们笑在脸上,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了。”赵克志安慰道。
临别时,赵克志指着文二明家的土坯房对随行人员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也住过这样的土坯房,很暖和。”
“啊,书记的老家山东也有这样的房子?”一位工作人员不解。
“山东就不会穷啊?我就没过过苦日子?只要努力,生活绝对会一天天地好起来。”赵克志的声音铿锵有力。
记者手记:去年6月,和赵书记到威宁调研,坐的也是晚上11点出发的火车。虽然是卧铺,但在哐当哐当的列车上,我想大家睡得并不安稳。早上8点整,就得下车马不停蹄地调研,确实非常辛苦。但每次到威宁,都会惊喜地发现又有变化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贵州这片土地上的民众会越过越好。
谈孩子教育——只有搞好教育,我们贵州才有希望
三河村有两口子,女的上过五年级,男的大字不识。和书记拉家常时,男主人低头不语,女主人滔滔不绝。
“读过书的女人,说话都是呱呱叫。男人要有本事,女人才不会辛苦。”赵克志笑着善意提醒当地领导干部,“你们看,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只有搞好教育,我们贵州才有希望。”
教育,在这次调研中,多次被赵克志提及。
陈灯宁是一个16岁的女孩,因为生病的缘故,曾辍学一年,现在还只上小学6年级。在她家走访时,赵克志拿起她的语文课本,信手翻看了起来。每篇课文上,都被这个好学的女孩写满了标注。
“詹天佑是做什么的?”翻到《詹天佑》一文,赵克志提出了问题。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接着,陈灯宁清楚流利地将詹天佑的事迹叙述了一遍。
“回答得不错嘛。”赵克志夸奖道,继而抬头看了一眼贴满墙壁的奖状,“你的成绩很好嘛。”
“我们班长的成绩比我的还好。”陈灯宁有些害羞地低下了头。
“那你就是第二名嘛,第二名也不错。”赵克志赞许。
“我想学建筑,因为我们威宁的房子没有其他国家的房子漂亮,我想改变。”面对赵克志关于理想的提问,小姑娘羞涩地回答。
这个答案,再次得到了赵克志的赞许,“你们看,这个小姑娘这么有理想有志气,这就是我们贵州的希望啊。”临别时,赵克志嘱咐陈灯宁要克服一切困难,上高中念大学,也嘱咐当地领导干部要多关心多关注,帮助其成才。
记者手记:赵克志2013年的第一次下乡调研,时间是1月9日,选择的也是威宁。当时,赵克志在教师座谈会上说,教育是贵州的后天,表达了再困难也要把教育搞上去的决心。这次调研,教育依然是赵克志口中被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他反复强调,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发展的根本。
谈产业调整——农业发展,必须闯出一条新路来
中水镇前河村。
空气中,隐约飘荡着蒜叶的清香;土地里,连片的大蒜长势良好。到春节时,这些绿油油的大蒜将远销贵州各地,转化为村民们荷包里的人民币。
赵克志兴致勃勃地站在田埂上,与种植户亲切交谈。暖和的阳光下,村民马玉梅和老伴正在为大蒜浇水。老两口一共种了3亩地,每亩的收入可超一万多元。
当了14年村支书、又创办了前河村果蔬合作社的冶绍忠说,中水镇的所有土地,都变成了宝贝。山下的平地修建了灌溉设施,可以实现一年三熟,这季大蒜收完后种早洋芋,一亩地可收入5000元,之后种玉米,再收入4000元,然后继续种大蒜,三季亩产值至少可达到2.2万元。
“山坡种上了核桃树,完全挂果后效益也不差,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解决了收入问题。”冶绍忠信心满满。
走进专业合作社,赵克志遇到了种植户马利飞夫妇。夫妻俩承包种植了10亩大蒜,年收入20万元,全村种了10亩以上的有10多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赵克志高兴地对大伙儿说,你们创造的这个模式很好,农业结构调整就要什么赚钱种什么。贵州农业发展,不能再走穷路了,必须要闯出一条新路来。这条新路,就是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贵州农村脱贫致富的出路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经济,我们的优势在山地特色农业经济上,出路也在这里,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市场化,模式路径就是龙头公司加专业合作社加农户,目标就是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菜篮子满起来。”赵克志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就是要支持老百姓愿意干的事,和老百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记者手记:书记讲话很幽默,他在提到要让村民们的菜篮子满起来时说,这个“满”,不能满的是洋芋和玉米,而是要让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样样都有。他勉励村民们,要一点一滴地干,一个一个脚印地把致富路开辟出来。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
看望老年人——农村敬老院要建好,更要管好
收入是不是年年在提高,取暖设施安不安全。每到一户村民家,这都是赵克志必问的两个问题。
坐在玉龙镇沙田村周斌家两层小洋房的客厅里,得知周斌家一年的纯收入在三四万元时,赵克志高兴地点了点头,接着又提及了取暖安全问题。
“书记,你不放心的话,我带你去看嘛。”周斌当即站起来,拉着赵克志的胳膊就要往外走。他的急性子,惹得赵克志笑了起来。
隔壁的小房间,是周斌一家取暖的地方。暖意融融的煤炉子上方,是一个没有玻璃的小窗户。
“书记,你看,为了通风,我连玻璃都没装。”周斌急急解释。
“你这个安全措施做得好,就是要有这样的意识。”赵克志大为赞赏。
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是赵克志牵挂的事情之一,他走了牛棚镇敬老院。
温暖的阳光下,是一幅美妙的景象: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惬意地聊天。旁边,四位老人围在桌子旁打扑克牌,嘴里还在为对方出错牌争论着。
“省委的赵书记来看你们了。”当地的工作人员提醒。
“书记好。”老人们热情地打招呼。
打牌的四位老人,正要放下扑克牌站起来时,赵克志连忙摇手示意,“没事没事,你们继续玩,不要因为我影响到你们。”
敬老院有住房32间,设计床位是60张,目前住着19位老人和2名孤儿,每位老人每天的生活费是18元,由5名工作人员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村里有9位老人,答应过年后也住进来。”敬老院院长曾玉兰说。
“我们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提到敬老院的生活,老人们都表示满意。一位老婆婆说,她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她住进了敬老院。后来,侄儿接她过去住了一段时间,她还是觉得敬老院住起安逸,就又搬了回来。
赵克志一一查看了老人们的住宿环境、娱乐设施和饮食条件,他高兴地说,这个养老院办得不错,以后农村都要这样,“农村敬老院要建好,更要管好。”
记者手记:“敬爱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老残不孤独,人间晚辈尽儿孙”,这是敬老院墙上的标语。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在和赵克志话家常时流下了眼泪,她说自己做梦也想不到,到了孤独的晚年还能有人照顾,享受到这么好的生活。看到老人流下眼泪,赵克志嘱咐随行人员,一定要把农村敬老院建得更好。
与村民座谈——双向四车道,连接迆那镇和牛棚镇
1月5日晚7点18分,赵克志才结束当天的走访调研。晚上8点32分,一场临时召开的座谈会,在赵克志住宿的牛棚镇响水村村民王兰清家客厅举行。
参加座谈会的,是牛棚镇响水村及周边三个村寨的村民代表。“就是聊聊家常,你们有什么说什么,只要说实话就行,批评性的意见也可以提。”赵克志说。
“书记,我们中水镇种了3万亩苹果,1.2万亩大蒜,正在建设的小城镇可以容纳1万人。”
“书记,我们海拉乡有了全省首个光伏发电项目。”
“书记,我们玉龙乡的核桃已经种了3.6万亩。”
“书记,牛棚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山上搞养殖,山下种苹果,用养殖场的肥料追施苹果,村民踊跃入社……”
这一个个好消息,均被赵克志认真地记录了下来,“你们还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么?”他提醒道。
“书记,周边的几个村寨,只有我们村适合种植早春菜,我们的早春菜,远销六枝、贵阳、四川。但是我们村很缺水,能不能扶持我们修几个小山塘?”响水村的村民王开伟率先提出了要求。
“书记,我们村处于地震带,但村里还有一些土坯房,能不能拨点资金修砖房,这样住起来安全又舒服。”
“书记,我一直想找点产业来做,但又想不到好点子,你能不能给出出主意?”
不管是大要求还是小条件,赵克志都微笑着一一记录了下来。
沙田村35岁的虎国良前年从云南买了5只羊崽,如今已经发展到了30只,每只可以卖2000多元。他计划在三四年时间内,发展到200只。
“明年就发展到200只,有没有信心?”赵克志关心地问道。看到虎国良面有难色,赵克志笑着说,“我不是叫你一个人埋头苦干,是想让当地领导干部给你帮扶帮扶。”闻言,虎国良高兴得连连点头。
“我提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省里计划给迆那镇和牛棚镇开通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公路,将这两个镇连通作为一个镇来发展,你们说好不好?”回答赵克志的,是热烈而欢快的掌声。
“也许二三十年后,迆那和牛棚就再也不是农村了,而是变成了城市。历史,需要你们来创造。”赵克志说。
“书记,那你以后的扶贫联系点,是不是除了迆那镇,还可以加上我们牛棚镇?”一位来自牛棚镇的村民,高兴地想“攀亲戚”。他的话,逗得参会人员哈哈大笑。
最后,赵克志总结道,这些年来,威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威宁试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闯出了喀斯特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威宁的变化,令人十分高兴。
下一步,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政策要向农民倾斜,给农民以财产权。
晚上10点02分,座谈会在充满欢乐的氛围中结束。
记者手记:“能干事、会经营,但讲话也要锻炼。”座谈会上,有些村民汇报时磕磕巴巴,赵克志便如此善意打趣。这次调研,和书记一样,我们吃住都在农家,自备洗漱用品。每顿饭是8个人一桌,5个家常小菜,没有推杯换盏的应酬,大家吃得更自在,并将“光盘行动”进行得非常彻底。文/本报首席记者 黄桂花 图/当代贵州记者 李枫
责任编辑:
贵州相关监测显示:蔬菜批发价迎下降“拐点” 贵阳火车北站目前施工进展顺利 今年底投入使用
陈坤VS黄晓明:用大数据解读大明星 BAT三巨头开挖大数据
有驯养繁育证,没办运输证,带着猴子去外地表演就是犯罪—“非法运输珍贵野生动物罪”?河南 ...[]
昨日,记者从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我省社保缴费基数有所调整,原本最低要缴纳上一年度全省 ...[]
Copyright (C)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阳网&&&贵州二十一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黔ICP备号-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Copyright &
Gywb, All Rights Reserved
贵阳网 版权所有
黔ICP证0306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黔)字第80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号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精)2013年全省首届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结果,法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2013年全省首届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结果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唱歌曲无伴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