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明做一道数学题目

问一道SAT数学题目_百度知道
问一道SAT数学题目
3,5,-5,…The first term in the sequence of numbers shown above is 3. Each even-numbered term is 2 more than the previous term and each odd-numbered term, after the first, is -1 times the previous term. For example, the second term is 3+2, and the third term is (-1)*5. What is the 55th term of the sequence?A.-5
E.5这道题目我不是很看得懂。。。额。。。Each even-numbered term is 2 more than the previous term这句这题来自SAT OG
提问者采纳
同学,这道题实际上是非常简单滴...因为你接着写下去,所有数字依次是3,5,-5,-3,3,5,-5,-3,3......发现3,5,-5,-3形成了一个循环...55除以4,等于13余3,所以就是-5啦Each even-numbered term is 2 more than the previous term意思就是每个偶数项都比前面的数大2,比如,5是第二项,是偶数项,所以他比3大2,-5是奇数项,所以他是前面的数,也就是5的-1倍,明白?
提问者评价
啊~原来是偶数项…… 我还以为是偶数~~~ 我太无知了
……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数学题目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第一个数字是3。从第二个数字开始,序列是偶数的数等于前面一个数+2,比如5=3+2, 序列是奇数的数等于前面一个数乘-1,比如 -5=5*-1,问你第55个数字是多少。解法:你按照规则,开始写3,5,-5,-3,3,...也就是说4个数字之后就开始循环,55/4,余3,那么就是循环数列的第三个数 -5选A
Each even-numbered term is 2 more than the previous term and each odd-numbered term, after the first, is -1 times the previous term. 每一个排序偶数的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多二每一个排序奇数的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相反数(-1倍)找规律:3,5,-5,-3,3,5,-5...所以四个以组循环的第55个应该是52+3个,第三个应该是-5选择A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一道数学题_百度知道
问一道数学题
(0.064)^负三分之一次方-(负八分之七)^0次方+【(-2)^3次方】^负三分之一次方+|-0.01葼芈百浦知盼版囟保瞬|^二分之一次方 &这个| |是绝对值- -&
提问者采纳
看不太清楚,感觉好乱。。
提问者评价
- -你看着 列在本子上 大概就懂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一道数学题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1/0.4)-1+(-8)^(-1/3)+0坎取浑渡峒盗圾醛嫉互.1=2.5-1+(-1/2)+0.1=1.1
0.064=0.4³,(0.064)^负三分之一次方=1/0.4=2.5(负八分之七)^0次方=1【(-2)^3次方】^负三分之一次方=1/(-2)=-0.50.01的二分之一次方=0.1故原式=2.5-1-0.5+0.1=1.1
还是你的对 最明白- -我弄错了 |-0.01|^二分之一次方 能不能给详细点
|-0.01|不就是0.01嘛。。。0.1的平方不就是0.01啊。。。二分之一方其实就是开根号而已,平方的逆运算
- -不是 绝对值&0 还是负的吗
你可以看看绝对值的定义了。这题目明显在考察开根号的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是它的相反数,也就是对应的正数。可怜了我的分。。。
哎哟 我天天上补课班 不懂就拿上来问吧 - -你快点哈
可是我不是天天有空的呢。。。哎。。。我发现我只要答题了的很少失手的,就是在于我解题思路的合理性,指导性以及板书的逻辑性,别人很容易懂我的思路容易受启发。。。哇塞。。。我发现我适合当老师。。。
- -做老师会很多人骂
今天学的都好简单 loga 那些 我都会化
做老师必须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是导师指点学业,是朋友互相帮助,而不是高高在上,死命的灌输知识。这样学生就不会骂了,爱学习的认真听讲,不爱学习的,确实有时候办法不是很多。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一道数学题_百度知道
问一道数学题
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x^5+5*x^4+10*x^3+10*x^2+5*x+1,请会做的师哥师姐们道以详细步骤~,当X=-2时的值。因为刚接触秦九韶算法还不是很熟悉,
一道数学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一道数学题目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答案:4π/3。解答:AB⊥平面BCD所以AB⊥BC,因为AB=6,AC=2√13勾股定理得BC=4由AB⊥BD且AB=6,AD=8勾股定理得BD=2根号7连接BD,AD的中点M,N,则MN//AB,所以MN⊥面BCD由于BC⊥CD,所以BD为BCD所以面的球的截面圆的直径,易知AD的的中点N为球心MN=AB/2=3BM=根号7勾股定理得BN=R=4所以R=BC=4所以BC徘骨领慧缃河六突露婪的圆心角为60度BC在球面距离是π/3*4=4π/3。求采纳,谢谢!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三分之四π由题意的垂直关系可证出abcd是球的一个内接长方体的定点,可求出球的半径为4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问一道高中数学题
问一道高中数学题
是练习2&&&&&&&&&&& 我要过程啊& 谢谢了
设M点(X,Y), 又M是P的中点, 所以P(2X-4,2Y) 又因为P是圆O上的点,所以带入方程:X?+Y?=4 (2X-4)?+(2Y)?=4 自己再化简下就好啦 化简出来时(x-2)?+y?=1 所以轨迹就是(2,0)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不明白欢迎追问
为什么化简出(x-2)?+y?=1&& 就知道轨迹是什么了?有联系吗?
是的,你去看一看教材,有一道这样求的例题
我没有教材啊、、我刚初中毕业啊、、要不你拍张图给我吧。。
难点22& 的求法
求的轨迹方程是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了各种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也是同学们的一大难点.
(★★★★)已知A、B为两定点,动点M到A与到B的距离比为λ,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注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例1〕如图所示,已知P(4,0)是圆x2+y2=36内的一点,A、B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90°,求APBQ的顶点Q的轨迹方程.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用“相关点代入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属★★★★★级题目.
知识依托:利用的基本知识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
错解分析:欲求Q的轨迹方程,应先求R的轨迹方程,若学生思考不深刻,发现不了问题的实质,很难解决此题.
技巧与方法:对某些较复杂的探求轨迹方程的问题,可先确定一个较易于求得的点的轨迹方程,再以此点作为主动点,所求的轨迹上的点为相关点,求得轨迹方程.
解:设AB的中点为R,坐标为(x,y),则在Rt△ABP中,|AR|=|PR|.
又因为R是弦AB的中点,依:在Rt△OAR中,|AR|2=|AO|2-|OR|2=36-(x2+y2)
又|AR|=|PR|=
所以有(x-4)2+y2=36-(x2+y2),即x2+y2-4x-10=0
因此点R在一个圆上,而当R在此圆上运动时,Q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
设Q(x,y),R(x1,y1),因为R是PQ的中点,所以x1= ,
代入方程x2+y2-4x-10=0,得
整理得:x2+y2=56,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
〔例2〕设点A和B为 y2=4px(p>0)上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OB,OM⊥AB,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2000年、)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属★★★★★级题目.
知识依托: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错解分析:当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时,注意对“x1=x2”的讨论.
技巧与方法:将动点的坐标x、y用其他相关的示出来,然后再消掉这些量,从而就建立了关于x、y的关系.
解法一:设A(x1,y1),B(x2,y2),M(x,y)依题意,有
①-②得(y1-y2)(y1+y2)=4p(x1-x2)
若x1≠x2,则有 &&&&&&&&&&&&&&&&&&&&&&&&&&&&&&&&&&&&&&&&&&&&&&&&&&&&&&& ⑥
①×②,得y12.y22=16p2x1x2
③代入上式有y1y2=-16p2&&&&&&&&&&&&&&&&&&&&&&&&&&&&&&&&&&&&&&&&&&&&&&&&&&&&&&&&&&&&&&&&& ⑦
⑥代入④,得 &&&&&&&&&&&&&&&&&&&&&&&&&&&&&&&&&&&&&&&&&&&&&&&&&&&&&&&&&&&&& ⑧
⑥代入⑤,得
即4px-y12=y(y1+y2)-y12-y1y2
⑦、⑧代入上式,得x2+y2-4px=0(x≠0)
当x1=x2时,AB⊥x轴,易得M(4p,0)仍满足方程.
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2-4px=0(x≠0)它表示以(2p,0)为圆心,以2p为半径的圆,去掉坐标原点.
解法二:设M(x,y),直线AB的方程为y=kx+b
由OM⊥AB,得k=-
由y2=4px及y=kx+b,消去y,得k2x2+(2kb-4p)x+b2=0
所以x1x2= ,消x,得ky2-4py+4pb=0
所以y1y2= ,由OA⊥OB,得y1y2=-x1x2
所以 =- ,b=-4kp
故y=kx+b=k(x-4p),用k=- 代入,得x2+y2-4px=0(x≠0)
故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2-4px=0(x≠0),它表示以(2p,0)为圆心,以2p为半径的圆,去掉坐标原点.
〔例3〕某通常用一个直径为2 cm和一个直径为1 cm的标准,检测一个直径为3 cm的圆柱,为保证质量,有人建议再插入两个合适的同号标准圆柱,问这两个标准圆柱的直径为多少?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定义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属★★★★★级题目.
知识依托:圆锥曲线的定义,求两曲线的交点.
错解分析:正确理解题意及正确地将此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顺利解答此题的关键.
技巧与方法:研究所给圆柱的截面,建立恰当的,找到动心的轨迹方程.
解:设直径为3,2,1的三圆圆心分别为O、A、B,问题转化为求两等圆P、Q,使它们与⊙O相,与⊙A、⊙B相.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并设⊙P的半径为r,则
|PA|+|PO|=1+r+1.5-r=2.5
∴点P在以A、O为焦点,长轴长2.5的上,其方程为
=1&&&&&&&&&&&&&&&&&&&&& ①
同理P也在以O、B为焦点,长轴长为2的椭圆上,其方程为
(x- )2+ y2=1&&&&&&&&&&&&&&&&&&&&& ②
由①、②可解得 ,∴r=
故所求圆柱的直径为 cm.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将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或者,直接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得动点轨迹方程.
(2)定义法& 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迹的定义(如椭圆、、抛物线、圆等),可用定义直接探求.
(3)相关点法& 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通过转换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4)参数法& 若动点的坐标(x,y)中的x,y分别随另一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以这个变量为参数,建立轨迹的.
求轨迹方程,一定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和.要注意区别“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资料,你看一看。你也可以去人教网看一看二圆的哪一章,就有例题。上网找资料:轨迹方程的求法
提问者 的感言:O(∩_∩)O谢谢
其他回答 (2)
我很乐意,除了立体几何
多种解法,现在只给出最常规的一种,如果想要其他种,请追问。
解:设P(x0,y0),M(x,y),PA的中点M坐标就是( (4+x0)/2,y0/2)
&&&&&& 也就是x=(4+x0)/2,y=y0/2,所以x0=2x-4,y0=2y
因为P在圆上,(x0的平方)+(y0的平方)=4
所以(2x-4)的平方+(2y)的平方=4,也就是(x-2)的平方+(y的平方)=1
这就是x和y的关系,也就是M的轨迹了。
答:M的轨迹为:(x-2)的平方+(y的平方)=1
等待您来回答
数学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等数学题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