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虾后不能吃什么鸭子后吃什么好消化

小鸭子吃什么东西会对身体健康有害?
小鸭子吃什么东西会对身体健康有害? 10
鸭子的消化力很强。只要不吃有毒物品和刀子。
养好小鸭子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不能让小鸭子冻着。吃的东西不是很关键,只要是比较容易消化的都没什么大问题。
其他回答 (9)
该吃什么就吃什么。
鸭子吃鱼,草料,助消化的石子,小虾。
你也可以去买专门的鸭饲料来喂。
吃他不應該吃的對身體就有害~
農藥.毒藥.塑膠.化學殘留物.不乾淨的水~
最好只吃莴笋叶,其它的都不适合
除了小鱼虾,蚌蟹螺肉,青嫩菜叶,麸皮,专用饲料以外其他都不合适。
人不能吃的它就不能吃。
吃饭就可以了
吃了腐烂的小动物尸体对身体有害/哈哈...如果你的小鸭子已经吃了,恭喜你///你可以给它了理后事了/////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 >>您好,我经常便秘,腹胀,吃完不消化吃什么可以调理改善
您好,我经常便秘,腹胀,吃完不消化吃什么可以调理改善
病情描述:
1.吃了好多药,吃上就好,不吃就。而且现在还伴有现象。
2吃不下饭,就像不消化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医生建议:你好可以服用本品能防治胃溃疡病和,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所致的食少体倦、腹胀、腹痛等症,尤其适用于防止胃病复发,缓解因胃炎引起的腹部疼痛。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万名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最常用的 内科 用药指导
伤寒,肠炎,前列腺炎,...
健客价:¥17.50
用于外科手术时预防出...
健客价:¥53.00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
健客价:¥19.50
本品为内科感冒类、骨...
健客价:¥4.30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
健客价:¥45.00
亲爱的顾客:
如紧急,请拨打订购热线400-咨询健客网专业药师。
无需注册,免费提问!请在此提交你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你解答!专题推荐:
您的位置:
>> 鸭子吃多消化不良会不会引起死亡
鸭子吃多消化不良会不会引起死亡
核心提示:鸭子吃多消化不良会不会引起死亡 随着养鸭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规模化养鸭的不断增加,在饲养过程中生长的各个阶段都经常会出现互啄等不良现象,多发生于幼雏鸭换羽阶段和产蛋鸭换羽期和盛产期,尤其是当年……随着养鸭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规模化养鸭的不断增加,在饲养过程中生长的各个阶段都经常会出现互啄等不良现象,多发生于幼雏鸭换羽阶段和产蛋鸭换羽期和盛产期,尤其是当年高产群最易发生,冬春多见。主要表现相互啄食羽毛,一旦发生,很快传开,严重者肛门羽毛、尾羽、背羽全部被啄光,翅肤裸露,更进一步就会引起啄皮、啄肉、啄肛,轻者造成胴体品质下降,重者造成被啄者致伤或致死,同时有些个体因为吞进大量羽毛,造成道堵塞而死亡,直接影响了养鸭业的整体效益。啄羽的类型有啄翅、啄肛、啄背、啄腹,其发生啄羽的原因很复杂,因此要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1.啄羽癖发生的原因与机理
1.1遗传因素有些品种鸭子的啄癖并不是由于缺乏什么营养因素,而是由于本身习性所致,如四川麻鸭进行圈舍饲养时,就要发生啄癖,这是它生活多年形成的习惯性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梳理和打扮自己的羽毛是家禽和鸟类特有的行为,在长新羽毛及换羽时皮肤受到刺激,有自啄行为及乐意被啄,该行为如果过度,将会引起啄羽。现代家禽行为学表明,在鸭群中也存在社会等级制度,由于鸭子的个体差异,它们采用最原始的决斗方法来确定各自在鸭群中的地位,胜者在采食、饮水、交配等方面享有优先权,一旦这个社会平衡被打破,如调整鸭群,它们就开始进行新的决斗,就会诱发啄羽癖的发生。
1.2环境因素 环境条件恶劣引起啄癖已得到广泛认可。养殖环境恶劣,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圈舍通风不良,过湿、过热,NH3和CO2蓄集超过鸭群忍受程度,光线过强或光线明暗分布不均等等。进入冬季以后,考虑鸭舍的防寒、保暖因素,养殖户都要加大肉鸭的放养密度,采取密闭方式,减少空气流量。这样一来,舍内小环境通风不良,鸭体较脏,再加上肉鸭24天左右翅膀上管羽开始生长,皮肤发痒,如果密度过大,鸭相互碰撞,痒感加剧。新生的管羽很嫩,根部带血,鸭梳理羽毛时,易造成皮肤出血,还易造成群鸭的效仿追逐,造成啄癖。鸭对光线具有敏感性,试验表明,当鸭子在红光、绿光或弱光的情况下,鸭群较易安静,啄癖发生较少,而在黄光及强光的照射下,则鸭群较兴奋,啄癖发生的行为明显增加。由于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应激也可诱发啄羽癖,种种迹象表明,当鸭子在遭受大的应激时,机体多项生理生化指标会改变,于是会造成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临时性缺乏”。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日粮中提供的营养已能满足机体需要,由于应激,使得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需求临时性地增加,所以添加这些营养物质可以预防应激因素造成的啄羽癖。
1.3营养因素日粮中某些营养素的不足或不平衡可引起啄羽癖,多数人认为蛋白质含量过低可引起啄癖,但根据近来的研究与观察,低蛋白日粮并不一定引发番鸭啄羽癖(别的禽类可能不同)。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足可导致啄羽癖,而高纤维含量则可有效预防该病。符金华认为可能与提高日粮粗纤维含量后增加了饲料消耗量和采食所需时间或高纤维日粮会提高Na、K的利用率有关。Rauch(1995)曾利用番鸭做过一个试验,试验日粮低能高蛋白 (代谢能3107千卡/千克,粗蛋白为23%,纤维 6.3%),料为粉状;对照组日粮高能低蛋白(代谢能 3346千卡/千克,粗蛋白19.4%,纤维2.5%),料为颗粒状。结果是,吃试验组日粮的鸭子长势不如对照组好,但是啄癖由30%下降到1%。这大概由于喂饲颗粒料时,鸭群采食时间较短,空闲时间较长,使鸭群长时间处于一种单调无聊状态,以致于鸭只之间因无所事事而互啄,从而形成恶癖。部分地方的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进行自配料,原料品质差、品种单一,氨基酸不平衡、维生素(VB、VD)缺乏,食盐不加或添加量不足,日粮中Ca、P比例失调等也可引发鸭子的啄羽癖;硫 (蛋氨酸)缺乏引起啄羽癖则已被大家所确认。
1.4疾病鸭群发生、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鸭肛门周围羽毛易被粪便粘连,结痴,引起啄羽。体外寄生虫引起鸭体表发痒,也可导致啄羽。
2.啄羽癖类型介绍
2.1啄翅和啄肛常常表现为一个急性的过程,突然出现许多鸭子被啄,大多被啄出血来,啄伤部位以翅膀覆主翼羽处为主,也有少数肛门被啄的。此时被啄的鸭子若不及时隔离,就可能被啄死。这种情况一般是啄毛而不吃毛,往往与环境应激因素有关,当然也不排除营养因素。
2.2啄背一般表现为一个缓慢的过程,无从考证啄羽从何时开始出现,只在一段时间后见到部分鸭的背部靠尾端部位被啄,出现一块无毛区,并有黑痂,较少出现啄出血的情况。啄背主要与营养因素有关。
2.3啄腹鸭相互之间打架时会见到啄腹的情况,但作为一种恶癖仅见于种鸭的产蛋期,往往与产蛋下降连在一起。因为这时由于产蛋下降,部分鸭休产换羽,鸭明显感到硫(S)缺乏或含硫基酸不足,所以啄下的毛常被直接吃掉。被啄的部位主要是腹部靠前端(从脖子开始)。
3.啄羽癖的预防
3.1改善营养 鸭子出现营养不足或缺乏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日粮中本身营养不足或不全面,二是日粮中各种营养素足以满足鸭的营养需要,但由于鸭本身出现或率低造成吸收和利用率较差,使鸭子表现出营养缺限。所以,改善鸭的营养得下面两方面同时人手。
3.1.1喂沙砾; 经过多次统计分析发现,许多老鸭场的啄羽情况比新场的严重。由于鸭的消化器官不发达,在肌胃中的消化需要沙砾等硬物帮助磨碎,细砂无法达到理想的磨碎效果,导致鸭的能力不足,饲料中的营养素不能被充分利用,相对营养缺乏。一般黄豆大小的沙砾即可,太大不利采食,太小不起作用。据观察,添加粗沙砾比不添加的鸭群生长速度增长10%左右。尤其圈养的鸭子更应该补饲沙砾,利用江河、水塘放养的鸭子一般可以自己觅食沙砾,不需要另外添加。
3.1.2 平衡营养; 饲料中粗蛋白只要达到鸭的营养需要即可,并不是越高越好,尤其对大鸭子更应注意。很多专家认为,粗纤维可以有效的起到预防啄羽的效果。很多有经验养鸭户常常在鸭子采食的同时喂给鲜酒糟。在饲料配合中要注意蛋氨酸和苏氨酸的添加量,保证氨基酸的平衡,确保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鸭的需要。最好购买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厂家的饲料,不要贪图便宜买一些劣质、营养不全的饲料,以免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
3.2改善环境; 注意鸭舍的通风换气,网上平养的鸭子清除粪便要勤,注意饲养密度不要过大;圈养的鸭子要每天对鸭滩进行冲洗,定期添加新的垫草,每天保证一定的洗浴时间,羽毛过脏也会引起啄羽;放牧饲养的鸭子环境较好,但是必须保证水的质量,防止野外流行疾病的传播。
3.3预防应激 不要频繁更换饲料,换料时最好在饲料或饮水添加抗应激的药物如VC等。对鸭子进行免疫、疾病治疗时要尽量保持安静,不要粗暴追赶,轻抓轻放。不要随意断水、断料,尽量不要调整鸭群。遇暴雨雷电、高温等突发变化后,应根据情况补充抗应激的药物。冬天进行保温措施,夏天搭建遮阳网。
3.4断喙; 断喙是最有效的预防啄羽的方法,一般1日龄断喙出血少。有条件的可用专用鸭断喙器,也可用鸡断喙器代替,农村小规模的养鸭户一般可用手术刀或剪刀断喙,要注意消毒和补充VK。
3.5定期驱虫; 对鸭子进行定期驱虫,消灭体内外寄生虫,减少由于寄生虫而引起的皮肤,减少啄羽时间,增加觅食机会。
4.发生后的治疗; 当发现啄羽时,尽快对被啄的鸭子进行隔离治疗,对啄伤的部分进行消毒,尽快查明啄羽的原因,对其它的鸭子进行预防。未断喙的鸭子可以进行断喙,朱景星(1998)曾用上环的方式对啄羽的病鸭进行隔离治疗(“上环”即在鸭子上嘴甲1/3处套扎上橡皮圈或绳子,以不脱落又不太紧为宜,使鸭子可照常采食饮水而失去啄羽能力)。啄癖若是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而引起的,应在饲料中加入硫酸钙(天然石膏粉末),一般每天每只1―4克,啄癖会很快消失。啄癖若是由于饲料中缺乏食盐引起,应在饲料中添加0.3-0.5%的食盐或连续添加0.2-0.5%的硭硝3-5天。
5小结; 引起鸭啄羽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如饲养密度过大,运动不足,圈舍通风不良,光线过强,饲料单一,蛋白质缺乏或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饲料中矿物质和维生素不足,或因饲料中长期不补盐,饲喂时间不固定等而造成啄癖。所以养鸭户应该注意自己的饲养管理,提早进行预防,如果发生应该进行对症下药,方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延伸阅读:  一、生活调理
1.心情舒畅
心情舒畅对于消化不良的治疗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地说,如果主人快乐,胃也会有一个快乐的工作情绪,自然动力就强。
2.生活规律
不要干扰胃的工作程序,是帮助胃处于一个良好工作状态的必要条件。
尽量减少对胃的不良刺激。
4.饭后适当活动
饭活动可以适当给胃帮点忙、同时也可使胃有工作热情,不……  首先应注意给宝宝洗干净肛门周围,涂抹上点 百多邦(药店有售),效果绝对好。蒙脱石散是用于止泻的药,几乎没什么副作用。阿莫西林干混悬剂是青霉素类消炎常用药,一般没什么副作用症状,所以一般医生都懒的做实验。如果你宝宝是肠道有炎症,用这些药没错。如果宝宝是消化不良性腹泻,可以用 鞣酸蛋白 每次半片(这种药不太好找,可能是因为便宜,用这种药的医生不多,但治疗消化不良……有问有答--安徽农网农业科技
刚买回来的鸭苗吃什么样的饲料好
&&& 16:01:44
咨询人:小朱&&&联系地址:马鞍山马鞍山
我想问下刚买回来的鸭苗吃什么样的饲料好啊。
小朱同志:&&&&您好!&&&&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喂食。雏鸭的第一次喂食称“开食”。“开食”一般都用肉小鸭料或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饮水槽要放置在食盆的旁边,便于边吃食边饮水。随着雏鸭长大,把水盆和料槽的距离拉开,可节约饲料。&&&&现将肉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简介如下,以供您参考。&  肉用型雏鸭与蛋用型雏鸭的基本要素差不多,主要区别在于:一是育雏温度比蛋用雏鸭高;二是饲料的营养水平要求也比蛋鸭高。  1、育雏的条件  (1)温度  雏鸭在前3周,因绒毛未丰,体温调节机能不全,所以开始育雏时,温度应保持在30~32℃。根据季节可略有变化,冬季宜提高1℃,夏季降低1~2℃,48小时以后,每周下降3~5℃,直至和室外温相一致。  (2)通风 &育雏室只有保持空气新鲜,才能保证雏鸭的正常新陈代谢和健康生长。  随着雏鸭日龄的增加,其排泄量也会增加,这些排泄物和禽舍内的有害气体将直接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而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因此,在育雏期应坚持通风换气。在冬季可以先将育雏室内温度提高1~2℃后,再打开门窗,以保证室温稳定。  (3)密度  对肉鸭生产来说,如果饲养密度不当,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和其它浪费。因此,育雏数量应根据饲养场的面积、育雏室面积而定。同时,饲养密度还要随季节略有变化,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容易引起鸭群拥挤,采食不均,个体发育不匀,易患疾病等问题;如果饲养密度过低,虽能提高成活率,但不易保温且经济上不合算。一般平养的,具有1.5~2倍于鸭舍面积运动场的鸭舍,育雏面积为禽舍面积的1/3左右,密度为7~9只/m2。在条件良好的鸭场,可以使用移动的隔墙,以保证密度的合理和温度的适宜。  (4)湿度  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如空气中湿度过低,雏鸭易出现肢趾干瘪,精神不振等轻度脱水症状,影响健康和生长。所以,1周龄以内,育雏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2周龄起维持在50%~60%即可。若湿度过高,则高温、高湿的环境,不仅使雏鸭的体热散失受阻,致使食欲减退,精神不佳,而且为霉菌等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雏鸭生病。若遇低温高湿,对育雏更不利,危害更严重,雏鸭的体热散失太快,很容易着凉生病,而且饲料消耗增加。所以,育雏期内以温度为主要因素,把温度和湿度结合起来考虑,严格掌握,灵活调整,才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5)光照  在整个育雏阶段的前3天,进行连续光照,以后每天光照23小时,8天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到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以便于鸭子采食和饮水为宜,一般在1~2W/m2。  2、育雏的方式  肉用型雏鸭的培育方式主要有地面育雏和网上育雏及塑料大棚育雏等三种。  (1)地面育雏  这是使用得最久、最普遍的一种方式,雏鸭直接放在育雏舍的地面上,地面上铺垫清洁干燥的稻草(需切短)或木屑,雏龄越小垫草越厚(初生雏第一次垫料厚6~8cm),使雏鸭熟睡时不受凉,且有保温作用,但在饮水和采食区不垫料。这种育雏方式,设备简单,投资省,积肥好,不论条件好坏,均可采用。  (2)网上育雏  网上育雏的最大特点是: 环境卫生条件好,雏鸭不与粪便接触,感染疾病的机会少;其次是不用垫料,节约劳力;其三是,温度比地面稍高,容易满足雏鸭对温度的要求,可节约燃料,而且成活率较高。缺点是一次性投资比较大。  (3)塑料大棚育雏  它是结合应用塑料大棚饲养肉鸭而采取的育雏方式,其具体方法是在大棚内用塑料薄膜帘子隔出一部分空间用来育雏,优点是容易保温,不需设专门设轩育雏室, 投资少,成本低,易于管理,成活率高。  除上述三种方式外,还有将地面育雏与网上育雏结合起来,称为混合式。其做法是将育雏舍地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高出地面或将地面挖深的网床;另一部分是铺垫料的地面。这两部分之间水泥波面连接。饮水器放在网上,可使鸭舍内垫草保持干燥。  3、雏鸭饲养要点  (1)进雏前的准备  A、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  B、备足垫料(网上育雏不用垫料),充分晒干,如以稻草作垫料,还需切成3~5cm长的段。  C、按肉用型鸭的营养标准,配制好雏鸭饲料。开始3天内,可在饲料中加入200mg/kg土霉素(或100mg/kg的呋喃唑酮)。  D、雏鸭入舍前12小时,开启加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的要求。  (2)接雏和分群  把雏鸭从出雏机中捡出,在孵化室内绒毛干燥后转入育雏室,此过程称为接雏。接雏可以分批进行,尽量缩短在孵化室的逗留时间, 千万不要等到全部雏鸭出齐后再接雏,以免早出壳的雏鸭不能及时饮水和开食,导致体质变弱,影响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  雏鸭转入育雏室后,应根据其出壳时间的早晚、体质的强弱和体重的大小,把体质好的和体质弱的雏鸭分开饲养,特别是体质弱小的弱雏,要把它放在靠近热源,即室温较高的区域饲养,以促使用权“大肚脐”雏鸭完全吸收腹内卵黄,最终提高成活率。体质差不多的雏鸭也应分群饲养,雏群的大小以200~300只为宜。  第一次分群后,雏鸭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又会出现大小强弱的差别,所以要经常把鸭群中体质太强和体质太弱的雏鸭挑选出来,单独饲养,以免“两极分化”。 即强的更强,弱的因抢食抢水能力差而愈来愈弱。通常在8日龄和15日龄时,结合密度调整,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分群。  (3)先饮水,后开食  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饲养员要平时密切关注雏鸭的动态,当雏鸭东奔西走并有喙食的行为时,说明此时要给雏鸭饮水开食。如夏季气温达25℃时,直接将雏鸭放到1cm深的水盆中,让它边喝边洗;冬季气温低(水温在15℃以下),应先提高水温,使其达到20℃以上时,然后再放鸭饮水。每次饮水5分钟左右,然后把雏鸭赶到干燥的垫草上,让它梳理羽毛,休息一会儿。  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喂食。雏鸭的第一次喂食称“开食”。“开食”一般都用肉小鸭料或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初次喂食的饲料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饮水槽要放置在食盆的旁边,便于边吃食边饮水。随着雏鸭长大,把水盆和料槽的距离拉开,可节约饲料。  (4)少喂多餐,逐步过滤到定时定餐  初生的雏鸭,食道膨大部分还很不明显,贮存饲料的容积很小,消化器官还没有经过饲料的刺激和锻炼,消化机能尚不健全,肌胃的肌肉也不坚实,磨碎饲料的功能还不强。所以,要少喂多餐,少喂勤添,随吃随给,饲槽内要稍有余食,但不能太多,否则易酸败变质。除白天每隔1.5~2小时喂一次外,晚上也要另喂两次,开头3天的饲养是很关键的;对不会自动走向饲槽的弱雏,要耐心引诱它去采食, 保证每只都能吃到饲料,吃饱但不能吃得过头。3天以后,可改用食槽饲喂,槽的边高3~4cm,长50~70cm,这样可以防止混入鸭粪污染饲料。6日龄起就可以进行定时喂食,每隔2小时喂一次;8~12日龄时每隔3小时喂一次,&每昼夜喂8次;13~15日龄每隔4小时喂一次,每昼夜喂6次;16~20日龄白天每隔4小时喂一次,夜间每隔6小时喂一次,每昼夜喂5次;21日龄以后,每隔6小时喂一次,每昼夜喂4次。  随着雏鸭的逐渐长大,可以不用食槽而改用水泥圈饲喂,即在育雏室一角,做好水泥圈子,先将饲料拌好,分小堆放在水泥圈上,然后分批将雏鸭放入,每批200~300只为宜,每次吃食10分钟。但每次投料不要太多,以每批都能吃完为度。  (5)饮水  在整个育雏期,供水很重要,如果饮水不足或水质不良都将会影响雏鸭的采食量、抗病力和生长发育,一般提倡供给清洁常流水,水温随季节略有升降。另外,每周用0.02%的高锰酸钾水供雏鸭饮服一次。  (6)光照制度  肉用雏鸭的光照要制订制度,严格执行。在整个育雏阶段的前3天,进行连续光照,4~7天每天23小时,8天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至自然光照。光照不仅与雏鸭的生长速度有关,也与种鸭的性成熟期有关,光照量过度,种鸭性成熟提前,母鸭开产早,蛋形小,产蛋持续性差。  (7)防病  由于雏鸭生长周期短,一旦生病,往往到出售也来不及恢复。因此,应坚持做好预防工作。良好的免疫程序可提高鸭群的育成率。雏鸭在双周龄内,每隔3~5天适当喂点土霉素片,在1日龄进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在3周龄后进行一次“鸭瘟、禽霍乱”二联苗的预防注射。另外在饲料中添加25mg/kg烯乙醇,即能促进生长,还能防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网友:农网网友&&&发表时间: 21:01:05&&&IP地址:177.19.63.*&&&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如果没有土霉素片怎么办
网友:桂N&&&发表时间: 15:36:23&&&IP地址:222.83.160.*&&&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我养的肉鸭雏鸭期生长速度虽快,现在中鸭了,为什么食量变小了
网友:农网网友&&&发表时间: 11:54:52&&&IP地址:124.132.174.*&&&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一批鸭多长时间出栏价格怎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野鸭子吃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