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今年各地水谷今年玉米的收购价格格

各地农业信息
温岭:今年早稻收购价再创新高 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128元
来源:温岭市&&&行业:信息服务 &&&入库时间:
  昨天,记者从全市早稻收购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我市早稻收购最低价为每50公斤128元,比去年提高了14元;对按“储备订单”交售早稻谷的种粮大户另行奖励每50公斤30元,每亩最高奖励240元。收购工作将持续到8月底。
  据市商务局介绍,今年我市早稻种植面积达6.2万亩,亩产估计可达433公斤。为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今年,市粮食收储公司和全市12个镇(街道)188个村的501户种粮大户签订了早稻“储备订单”,共计2万吨。粮食订单签订数量和预购定金发放数创新高。
  目前,我市共有16个早稻收购点,订单数量在8万公斤以上的农户需到指定库点交售,其他农户按属地就近交售;指定早稻须交售到路桥中心粮库。
  粮食购销市场化后,我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总产量也不断下降。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外来人口的增加,粮食消费需求刚性逐年增大。去年,我市粮食消费总量40.8万吨,缺口达25.44万吨,对外依存度达62%,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缺粮大市。
  副市长马健在会上指出,订单收购是政府掌握储备粮源的主要手段,必须严格履行订单合同,对订单外交售的粮食,不得按订单收购,不享受政府奖励;要严格执行收购价格,在收购过程中,要做到按质论价,不得压级压价、抬级抬价;要严格坚持质量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粮食,不得按“储备订单”收购。(陈晓)全国籽棉收购价格日棉花收购价格行情 今日棉籽价格
10:59:01&作者:&来源:&浏览次数:0
更多详细资料请参考
三是棉农普遍惜售,棉企入市谨慎。通过调查和走访,目前望江4家开秤收购,宿松、枞阳、太湖、桐城、市区各1
家开秤收购,挂牌收购价统花3.05-3.2元/斤,比前期上涨0.1元/斤,其他县(市)均没有开秤,仍然在等待观望之中。
因棉企收购价格偏低,棉农普遍惜售,农反映现在的价格肯定会亏本,籽棉价格低于3.5元/斤才能保本。
四是加工进度缓慢,棉花品质有所提高。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收购棉花不足1000吨,加工成批公检476吨,与去
年同期12000吨和6800吨减幅分别为91.6%和93.4%。从纤检部门公检的结果来看:白棉3、4级占41.7%,同比高一个等级
,长度28mm以上的占50.4%,同比长度长 1-1.5mm,马值在B2-C2,与去年持平。从轧花厂试轧衣分情况看,38.5
-40%,同比高1-1.5%。3128B皮棉价格在14600元/ 吨,要货的不多。
出现面积滑坡、旺季不旺局面的原因:一个是政策因素。4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疆试行棉花目标价格,没
有明确内地是否实行补贴政策,导致棉花面积减少;二是市场因素。收储政策取消,棉花企业完全市场化,为规避经营
风险,不敢轻易入市收购;因今年收购价格同比去年低1元,落差较大,棉农惜售心理较重。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建议:
1、为维护棉农利益,避免棉贱伤农,国家对长江流域棉区棉农尽快出台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稳定棉花内地主产区面
积,防止面积大幅滑坡对棉花产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2、当地政府要出台措施帮助收购企业,引导企业承担起企业责任,积极入市,为棉农解困,避免棉农&卖棉难&现
日安徽棉花价格行情;&& 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安徽池州从28日晚上8点左右迎来了明显降雨降温,逐步小
雨转大雨,气温降至在15-19摄氏度,微南风转偏北风4 级,据天气预报预计,这场降雨天气可能要维持到本周六(11月
1日)才停止。降雨不仅影响籽棉采摘和晾晒,籽棉收购工作也被迫停止,原本不温不火的收购市 场因降雨停收变得异
&&&&& 另据了解,由于新疆棉很受纺织厂的欢迎,因此当地的棉花经纪人只好前往新疆采购新疆棉,为了缩短运内的时
间,采取汽运方式,但汽车难找, 只得往后延推,目前新疆棉的市场报价在14700元-14900元/吨(带票、送货)。如此
同时,某短绒经销商签定的400吨短绒合同,也因汽车难找推迟 到下周才能提货,短绒的报价在元/吨。质量
差的虽然报价较低,但看货的多成交的少。
日安徽棉花价格行情;&&& 随着天气的晴好,安徽池州的籽棉采摘已快结束,棉珠的吐絮桃所剩不多,部分
棉农已开始拔杆种了油菜。据了解,今年的 籽棉产量均在450-500斤/亩之间,籽棉品级、色度、衣分、质量都好于去年
,尤其是衣分,均在38.5-40%之间,棉花企业的总收购量也达到了90 万斤左右。
&&& 截止10月22日,当地的400企业的籽棉收购价格基本保持不变,均在3.05-3.20元/斤之间(衣分39%、杂质1.3%、水
分15%);棉贩下乡上门的收购价格在3.00-3.10元/斤之间,200型的收购价格与棉贩下乡的收购价格差不多。
&&& 另据了解,今年的短绒普遍反映质量较差,杂质太重,主要原因是由于短绒的价格低,对质量好坏无所谓要求,因
此管理意识下降所致,截止10月22日,根据短绒的质量报价在元/吨之间。
日安徽棉花价格行情;安庆有籽棉流向山东 价格有所上涨;安徽安庆除10月20日下雨外,10份都是晴好天
气,阳光灿烂,气温在20-27度之间,有利于当地棉花的开裂吐絮。据调查,安庆棉田吐絮率达到80%,棉农采摘进度在
&&& 本网信息员在棉花主产区望江、宿松调研获悉:最近,有许多山东牌照的大卡车在望江、宿松等地装运当地籽棉。
在望江一家棉花收购点了解情 况,问到现在各地的籽棉价格都差不多,为什么会出现籽棉流向外地。据该收购点的负责
人介绍,这几天,山东的400型的棉花加工企业来望江收购籽棉的人很 多,一是因为山东的厂多棉少;二是山东的棉籽
价格比安庆价格高0.1元/斤,山东毛棉籽1.13元/斤,安庆毛棉籽1.03元/斤;三是安庆籽棉衣分 39-40%,山东籽棉衣分
普遍偏低,在35-36%。所以他们以当地籽棉收购价格持平3.05-3.15元/斤或高0.05元/斤都划算。因为棉籽的地 区差和
安庆的高衣分足以补贴运输费用和其他开支。他们在该地区一些交通便利的棉产区与当地的经纪人合作共同收购籽棉运
往山东。正是因为外地来安庆收购人数 越来越多,导致了籽棉价格比前期上涨了0.1-0.15元/斤。
日安徽棉花价格行情;  自国庆节以来,安徽池州的天气非常晴好,气温高,阳光足且光照时间长,对棉
花吐絮、采摘、晾晒和交售非常有利。据了解,目前籽棉采摘已过 80%、籽棉的质量均为4级,衣分均在38.5-39.6%之间
,水分基本在15%上下,但由于市场的不明朗,市场收购量不大,200型日收购量只有几万 斤,400型日收购量也只在10
万斤以下。昨晚夜里到截稿之时,当地的天空普降大雨,籽棉收购被迫停止,不过棉农已在下雨前将吐絮桃及时采摘回
&&&& 另外,当地的棉籽止跌企稳,报价在1.07元/斤,毛籽报价在1.03元/斤。棉油因期货油脂震荡的调整,现货行情的
弱势难改,报价较上 周略有下跌,截止10月21日,棉油报价为5400元/吨,较上周下跌了50-100元/吨。不过短绒的表现
一直良好,报价坚挺在元 /吨之间。由于短绒的价格较低,部分400企业今年不打算开剥绒机,认为直接卖毛
籽划算,但大部分企业还是认为剥绒卖光籽划算。
日安徽棉花价格行情; 安徽安庆各棉区天气晴好,棉桃吐絮加快,籽棉质量提升。据了解,当地大部分棉
田吐絮率已达60%,少数田块已近80%;采摘的籽棉质量普遍在白棉3级、4级,少数达到白棉2级。
&& 按照往年惯例,10月份应进入籽棉收购高峰期,但今年的情况是棉农认为收购价格低,不愿交售,家里囤积的棉花越
来越多;棉企担心风险,不愿收,籽棉收购市场显得非常冷清。自9月份以来,收购僵持局面无法打破,截至10月16日,
安庆市七县(市)一区除2家纺织企业下属轧花厂因自身纺织用棉急需,以3.20元/斤的价格放量收购籽棉外,开秤收购
的棉企仅12家,收购价格在2.80-3.15元/斤,收购量不大,多者几十万斤,少者几万斤。眼下,棉农不愿出售籽棉的原
因,一是认为今年的棉花收购价格比去年少1元/斤,价格偏低,一斤籽棉只能买一斤小白菜,一季劳作没有回报,还要
倒贴成本;二是更多的棉农在等待国家对内地棉农补助政策出台。
日安徽安庆开秤收购的几家大小棉企到目前为止籽棉收购量并不大,多的50多万斤,少的几万斤;籽棉收
购价也从最初的3.43元/斤回调到3.15元/斤以内。相对于棉企入市谨慎而言,该棉区少数纺企则大胆收购,最高籽棉收
购价要比棉企每斤要高出5分钱,达到3.20元/斤。
日安徽省安庆棉农籽棉采摘量的增多和国庆长假的到来并没有催生籽棉收购量的提升。据中国棉花网通讯员
调查,目前安庆棉区大小棉企入市并不积极,开秤收购的企业不多。受新疆籽棉收购价格逐步走低影响,籽棉收购最高
价格已从开秤之初的3.43元/斤回落到现在的3.20元/斤,主流价格在2.90-3.10元/斤。总体看来,今年当地的籽棉质量
优于较去年。一是籽棉颜色级提高,今年当地早期的籽棉能达到淡点污棉2级,现在籽棉基本为白棉3级、4级范围。二是
,去年干旱,但今年天气较好,籽棉纤维长度和衣分要好于去年,尤其是衣分普遍较高。棉企反映,收购的籽棉衣分基
本上都在39%以上,最高的有41%。
日安徽棉花价格行情;从望江、宿松等棉区实地了解到,当前棉花吐絮速度以及棉农采摘进度都在加快。
目前当地棉桃吐絮率在30-40%,少数接近50%,棉农采摘量有所增加,日采摘量在90-100斤。少数棉田因缺水、缺肥
出现早衰现象,棉叶变黄或基本脱落。现在籽棉吐絮已接近中部,基本是白棉3级和4级。
当地大多数棉农表示,不清楚国家是否对内地棉有补贴,只要市场行情转好,价格令人满意就会出售籽棉,现在以
观望、惜售为主。相较而言,棉企大多停止了收购,静待内地棉花补贴细则的出台。
&&& 【今日河南棉花价格行情】
日河南棉花价格行情预测; 河南新野120多家纺织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全部开工生产,过半纺织企业开工率不
足30%,只是为了保证员工稳定,白班生产,中、夜班都不在生产,剩余纺织企业仍停工观望,销售库存棉纱。
节后,河南新野全棉纱价格有所下降,气流纺10支主流报价在15000元/吨,市场订单不足,出货量较小;普梳32支主流
报价23200元/吨,市场订单略好,有少量出货,日出货量在5吨左右。精梳40支纱主流报价28200元/吨,市场订单较好,
不过多以承兑付款为主。紧密纺60支、80支纱市场订单有所增加,价格保持不变。其余各棉纱品种市场较为皮软,成较
目前本应是棉纱销售的旺季,却难寻旺季的任何迹象,主要是因为目前棉花价格的不稳定,下游企业观望情绪倍增,采
购订单迟迟难下,纺织企业经营困难。但多数纺织企业认为10月下旬纺织形势将会有所好转,对于未来生产充满信心。
10月13日河南南阳棉副振荡下行 销售量严重微缩;  河南南阳棉副受国庆长假影响,加之行情不振,价格一路下滑,
销售量也严重微缩,整体行情本周整体呈低迷行情。
从销售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国庆长假几天多数棉纺企业放假不等,从一天二至最长半月长假到目前仍未开工,
严重影响了当地棉副产品的销售量和价格。其中棉籽由于内地没有实际收购到新的籽棉,也无可轧籽棉,所以棉企基本
没有新棉籽出售,只是相应的报价应付市场,有的棉企偶有棉油企业预订棉籽议向,交货时间为十月底,但由于籽棉收
购进度停滞,预计十月底难有新棉籽交售给棉油企业生产。
而棉油本周销售也不尽人意,从棉油企业得知,十一长假最好的棉油企业销售量也不足五吨,与以往相比,棉油销
售可谓即冷清,又赔本,当前棉油价格 5500元/吨,对棉油企业来说,基本是亏本经营,但由于库存压力又不得不为之
,以减少棉油企业由于库存压力而带来的资金损失。
棉粕本周降幅较多,较上周下调价格100元/吨,但销售量缺难见好转,本周棉粕基本是以无量结束本周行情。而棉
粕行情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养殖户用豆粕代替了棉粕,降低了棉粕的采购量,拉动棉粕下行,少量销售结束本周行情
棉短绒本周可谓是先难后易,国庆节前四到五,棉短绒基本无人问价,销售也一路下降,本周四开始有所回暖,询
盘略增,采购量也有所小幅放量,价格在上周的基顾上下调30元/吨,开始有所接单,但本周棉短绒多以散小零星单为主
,也难尽棉副企业心理目标销售数量。
本周棉壳可谓是比较抗跌品种,本周基本在振荡中稳定,价格没有太大变化,但销售量受市场影响,本周销售一致
无量报价,到本周五才有所接单量,销售开始有所松动,价格继续保持稳定。
&& 【今日湖北棉花价格行情】
日湖北棉籽价格行情;近日,白银棉业信息中心了解到,随着棉花大量吐絮采摘,湖北枝江棉农已逐渐交
售,收购价也出现了上涨,最高价由此前的3.2元/斤(白棉3级,衣分39%)上涨至3.3-3.35元/斤。
据了解,截至目前当地棉花采摘已近70%,棉农交售率在40-50%。&刚开始大家都不卖,近期收购价有所上涨,大部分棉
农纷纷交售。&位于七星台镇的王师傅透露。现在当地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白棉3级籽棉收购价在3.3-3.35元/斤(衣分
39%)。某厂负责人分析,当地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30%,而棉田又减产20-30%,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该厂现在收购量
比去年同期减少60%,这种情况直接造成市场上棉花供不应求,涨价是大势所趋。
让不少400型棉企紧绷一根弦的原因还有来自200型企业的压力,&当地小厂的收购价已经与我们的定价不相上下,他们
不分等级,混合花价格也在3.3元/斤,直接分流了部分小商贩和棉农。&某棉企老板刘厂长透露。同时,今年整个湖北
省农发行规定收购价不超过3元/斤才会发放贷款,大部分棉企尚未拿到农发行贷款,在资金周转上也吃紧不少。
日湖北棉籽价格行情;日湖北天门某棉企于9月19日对41级籽棉以3.2元/斤开秤后,当地无人
问津。期间停收过,十一期间才再次收购。现41级籽棉收购价3.05元/斤,不少棉农开始陆续交售,现已收购十几万斤籽
棉,棉籽价格0.98元/斤,皮棉报价13900元吨,中间能挣300元。当地棉农也能接受这个价格,&他们对补贴并不感兴趣
,因不知道是补到400型棉企还是棉农手里,中间不确定因素太多。&
收储时代结束,新政策保新疆放内地
节前,新疆博尔塔拉哈日乌勒棉农阎寿年,以2.5元/斤的预付价将自家的新棉出售一空。与他欣然而售不同,远在
4000公里之外的浠水棉农虽以3元/斤的价格卖掉了部分新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根据国家最新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计算,作为新疆棉农,阎寿年每斤籽棉还可补贴1.8元;但包括湖北在内的长
江、黄河流域9省主产区棉农,最多能得到0.4元/斤的补贴。&这是明显的&保新疆放内地&。&湖北省棉花协会常务副
会长赵辉解读表示,目前国家皮棉库存总量达到1100万吨,占全球库存的60%。巨大库存压力,加上国内外的棉价倒挂,
长期压制我国棉价的正常上行空间。&国家果断出手,旨在以市场之手将棉价调控调到合理区间。&
卖棉难,将引发种植面积锐减潮
&内地棉价断崖式&跳水&,势必会造成农民卖棉难。&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李伟测算,今年湖北
省植棉物化成本上涨至840元/亩,籽棉保本价格在3.89元/斤。&尽管目前诸多消息表明,国家将对包括我省在内的长江
、黄河流域主产区棉农每吨直补2000元,但以当前3元/斤的市场价和亩产400斤的平均产量测算,棉农每亩平均要亏300
元以上,这还没算近1元/斤的人工采收成本。&调查显示,目前,湖北省棉农心理预期收购价普遍在4元/斤以上。
收益低,自然影响种棉积极性。统计显示,今年年初国家公布取消棉花临储政策,湖北省种植面积应声而降至543万
亩,较上年减少 12.8%;产量也较上年减少约15%,总种植水平退到2000年前后。&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常态。&省
农业厅相关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为引导棉农主动应对国家政策变化,早在今年3月,该厅就下发了《棉花产区种植结
构调整指导意见》指导全省棉花生产,重点调减单产水平低于160斤的低产、分散棉区。
棉企或半数面临淘汰
与棉农强烈惜售心理相比,为给新棉腾出市场空间,国家于年初停止抛储销售造成的棉企&等米下锅&现象更为严
重。为打破僵局,有企业冒险定价收购。
&&& 【今日江苏棉花价格行情】
日江苏棉花价格行情; 目前,江苏丰县地区3个400型加工企业,今年都没有开称收购。市场籽棉价格在
3.1-3.2元/斤,棉农不愿意卖,开称的企业也收不到棉花,周边的山东鱼城情况也是如此,整个棉市很平静,棉农静观
价格。今年当地棉花产量普遍在600斤/亩左右,衣分在35-36%,基本都是白棉3级,据当地的信息员反映,棉农对今年的
籽棉价格是冷透了心。
日江苏棉花价格行情;今年国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制度,代之以棉花目标价格补帖,由于目前新政策尚
不明朗,因此眼下新棉收购一开秤就遭到冷遇,仅如东全县就有12.5万亩棉花出现滞销。
在如东县大豫镇的一家棉花收购点,记者看到,收购点停着几辆前来运送棉花的三轮车,没有了往年收购时的热闹景象
记者了解到,前几年国家有棉花收储政策,加工企业只需按照国家的棉花收储价格倒推籽棉价格,把好收购、加工、质
量关就可以了。而今年国家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企业不得不重新回到市场,自己跑销路。另外,近年的进口棉价格偏
低,国产棉价格也随之走低。去年的棉价为每斤4.2元,今年只有2.9元左右。
由于收购价格偏低,棉农售棉热情不高。棉农王亚萍种了30多年棉花,今年种了4亩,摘了1200多斤。棉花收购开秤以来
,她一直关注着棉花收购价格,但棉价一直上不去。
棉农曹新家今年种了十几亩棉花,由于今夏多雨,只收了3000多斤,比去年少了近2000斤。
今年如东棉花种植面积共有12.5万亩,目前已采摘了60%,是卖是等?不少棉农还在观望。
日江苏棉花价格行情;射阳县棉花协会调查,本周全县棉花收购情况:收购企业偏少,企业间的收购量差
异较大,价格略有上扬,进度依然缓慢。
收购企业偏少。调查显示,本周县内7家棉花加工企业入市收购,比上周仅增加了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还要少到6家
。其中有1家企业因当地资源不足,收购量较少,预计无法启动加工,又兼营着其它农产品的收购,基本处在半收半停的
收购数量差异较大。20-21日,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全县出现了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水过程,企业收购全部停止
,本周实际收购时间只有5天。累计收购籽棉也只有2100吨,折合皮棉780多吨,虽比上周增加了270吨,但企业间的不平
衡性较大。收购量较多的企业日平均入库籽棉在8万公斤左右,而少的企业还不到2000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企业
担心收购成本上升,盈利空间缩小,销售又难遂愿与收购加工同步,经营风险增大,不敢大胆地放开收购。走一步三回
首,使收购量、收购进度都有缩减和趋缓。
收购价格略有上扬。企业反映,本周,全县的棉花质量总体上要好于上周,主体色级以31为主,衣份在39%左右,收
购价格较上周也有所提高。其中3129级,衣份38%、杂质1%、回潮率不超过12%,每公斤6.3元;同等标准质量的4128级,
每公斤6.2元;2227级,衣份37%、杂质小于1.5%、回潮率不超过13%,每公斤5.8元,较上周分别提高了0.1元。县棉花协
会根据各企业的收购数量和价格综合测算,本周企业收购均价6.32元,较上周增加了0.34元,增幅5.7%。但与去年同期
相比,即使不考虑衣份提增的因素,还要低到2.04 元,跌幅24.4%。
同样,棉农交售价格也有所提高。即使棉贩登门收购,价格也是依据质量而定,成交价格最高的每公斤6.15元,最
低的5.8元。县棉花协会统计,本周棉农交售均价5.93元,较上周涨0.17元,涨幅2.92%,同比跌2.25元,跌幅27.51%。
收购进度缓慢。县棉花协会《全县棉花收购进度》显示,本周县内棉花企业收购量同比虽比上周提高了12.7个百分
点,但仅占去年同期收购量的17.2%,还不到预计产量的20%,同比慢了18个百分点。
新棉加工刚刚开始,本周仅有1家企业开车,日加工皮棉在28吨左右。棉籽销售尚未启动,当地油脂企业加工用籽主
要以外购为主。一级棉籽到厂提货每公斤在 2.1-2.12元,平均2.11元,较上周跌0.07元,跌幅3.21%;同比跌0.6元,跌
幅22.14%。棉籽价格的走低,又为企业收购增添了一丝不安,预计未来一周收购进度还难有大幅提升。
日江苏棉花价格行情;持续晴好的天气加上不见上行的棉价,史上棉花交售最晚的江苏盐城主产棉区近日
传出有异地籽棉被当地棉企组织进厂和本地农户开始零星售棉的消息。据 悉,在九月下旬,大丰市某棉企从湖北组织到
一批籽棉,经加工后于上周有约120吨申报公检,而本地农户交售的棉花尚未构成加工批量。
该市另一家收购纺织一体化企业老总反映,该企业从九月末起,一直开门收棉,直到10月15日才有少数农户将小批量棉
花送厂交售,籽棉等级在3软 4硬之间,因为衣份参差不齐,企业给予农户每市斤3.00-3.20元的结算价。据这位企业负
责人介绍,企业棉花达到一定数量后,他们安排技术人员做了一 次全面品质仪检,发现今年本地棉花的衣分率比较复杂
,但总体评估要稍高于上年,目前上市主体品级3.5级,衣份在36-37%上下。但经过检验,今年上市 新棉的纤长、马克
隆值相对低于丰收年景。纤维长度以27mm居多, 马克隆值多为c2级, 从当地实际情况看, 可能纤长与纤强较差与当地棉
花正处生育盛期的连续低温阴雨有关, 因为长江流域棉区伏前桃、早秋桃的孕育批标主要形成于八、九月间,如当期生
育的自然环境不利,首先影响的就是棉花的纤维长度、强力和籽粒饱满度。
据向盐城多家收购企业了解,尽管当地棉市已打破了长期惜售观望的僵局,但交售仍上不了量,有许多企业至今还没有
收到棉花,已收到的企业有时一天 只能收几千斤籽棉,有些棉企仍在安排人力去湖北、安徽等地组织籽棉回本企加工,
预计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放弃今年的收购而做期现货生意。往年交锋明显的 400型与200型企业之间持价争市抢资源的现
象今年也比较少见,大多数企业选择稳步经营,而往年流连于农家的私商棉贩今年也是十分少见,预计整个盐城棉 花收
购市场将沿着顺价购销的方向缓势向前。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金融行业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验证码:&&
问吧热门排行查看: 752|回复: 0
是谁“逼疯”了牛奶价格?
签到天数: 9 天连续签到: 2 天[LV.3]经常来访
浏览全部内容,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已有账号? 或者
诸多乳企没有料到,今年原奶价格会一路高歌,屡破新高。自4月以来,乳业市场出现“奶荒”,半年时间内,每公斤原奶的收购价格从3元直逼5元。体现在市场上,奶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元袋装奶身影难觅,奶价“二元时代”为时不远。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原奶价格即使突破历史新高,但奶农几乎没有从此受益。大批奶农由于收益微薄,纷纷退出养殖市场。而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建设缓慢,导致奶源供不应求,后续奶源增长乏力。未来3年到4年内,奶源紧缺化将成为制约我国乳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这已成整个乳品行业的共识。“抢奶潮”迅速蔓延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奶源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火爆过。今年以来,内蒙古、河北、山东、黑龙江等牛奶主产区陆续出现高价争抢奶源的现象,波及光明、君乐宝、蒙牛、伊利等多家企业。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负责人介绍,在锡林郭勒盟的多个旗县,一些来自天津和石家庄的企业通过现金结算的方式,以5元/公斤的价格抢夺伊利集团固定奶源,比当地每公斤平均收购价格高出0.5至0.75元。大部分奶牛小区都和企业有固定的供销合同,但是在这次抢奶潮中,“抢奶”企业甚至直接说服奶牛小区撕毁原有合同。东圪梁奶牛养殖小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与伊利集团的供奶合同到2016年才结束。但今年5月份,东圪梁小区就违约把鲜奶提供给了另一家企业。小区的奶站站长说:“违约也好,抢奶也好,总之谁给的价高就给谁。”黑龙江双城市是雀巢咖啡的奶源基地。据当地奶农说,由于奶源紧缺,现在经常有上门收购的奶贩子,以更高的价格来抢奶,然后再卖给别的企业。朝阳乡一位姓李的奶农说,他现在就不给雀巢供奶,直接卖给私收的奶贩子。雀巢一公斤奶只给3.4元,加上折扣,最多剩下3元。而卖给奶贩子,一公斤能卖到3.6元。河北省望都县一位奶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政府出面干预,现在各奶牛小区基本能按合同走,不会卖给别的乳企。但一个新问题是,各小区之间开始挖牛。奶源紧张之前,他的小区有奶牛500来头,一天能产不到5吨奶;从5、6月份奶价提高后,小区的奶牛就陆续被挖走,到现在已经走了100多头,带走了2吨奶。现在奶牛小区之间的关系大致是:这只眼盯着自己的牛防止挖,另一只眼盯着别人的牛准备挖。一些大型乳企认为,一些中小乳品企业在大型乳企多年来建立的稳固的奶源基地抢奶,不仅造成投资企业损失严重,也打击了企业建立奶源基地的积极性。上下游奶价全面上涨记者调查发现,“抢奶潮”已将原料奶价格推至历史新高,不仅导致部分乳企生产成本突然大幅度增加,影响正常经营,而且也导致终端市场乳制品价格上涨。蒙牛集团副总裁姚海涛说,蒙牛集团去年从牧场收奶的价格一直稳定在3.7元/公斤左右,但是今年5月以来猛增至4.5元/公斤以上,部分地区已高达5元/公斤。他说:“根据成本测算,目前的合理奶价应该在4元左右,现在奶价已经失控了。”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说,2013年1月份至今,伊利集团原奶收购价平均增幅为16%,远远超过正常10%的增长水平。奶源紧缺拉动了原奶价格上涨。以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为例,今年4月份以前奶站出奶每公斤为3.5元,目前已经稳定上涨到每公斤4.8元。数据统计,我国已进入世界高奶价行列,平均价格高于国际水平三分之一左右。终端市场牛奶价格也水涨船高。石家庄一家超市的店主告诉记者,他这里主要卖君乐宝半斤装袋奶,现在一箱16袋价格为39元,前段时间32元,9月初最高才卖到30元。单袋奶的价格也从1.9元涨到2.5元,每袋涨了0.6元。行内认为,虽然现在企业给的价格很高,但根据以前的经验,奶源不再紧张后价格又会下跌,“过山车”似的奶价会再次打击奶牛养殖的积极性。内蒙古农牧业厅畜牧处处长白音说,合理的奶价是维护奶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无论是长期低价还是抢奶造成的短期高价,都不利于奶业平稳健康发展。获益甚少致奶农加速退场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新一轮奶价上涨幅度之大前所未有,但奶农从中受益很小,利润的大头都被中间商奶站或奶牛小区拿走。被采访奶农说,如果和价格同样上涨的养殖成本相比,奶价上涨带来的利润基本可以相互抵消。散户大量减少、奶源补充不足导致发生全国性奶荒。河北省行唐县的一些奶农告诉记者,年初奶牛小区给他们的奶价是每公斤3.1元,现在涨到了3.5元。而据记者了解,目前行唐县各奶牛小区供给乳企的奶价平均每公斤4.8元。此轮奶价上涨中,奶农每公斤奶获益0.4元,而奶站从中获益1.3元。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说,过去奶站的收费方式是只提取每公斤0.3元至0.4元的管理费,而现在实行赚取牛奶购销差价的做法。以小区、奶站赚取牛奶购销差价1元每公斤计算,扣除0.2元的管理成本,纯利润为0.8元,一吨牛奶获利800元,一头单产5吨的奶牛能得到4000元,一个日产15吨奶的小区一年能赚430万元。君乐宝乳业说,目前,整个乳行业尚未形成健康、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奶价低时奶农放弃养殖,杀牛转产;而奶价上涨时,奶站经营者获取了最大利益,奶农得不到实惠。在推进乳业规模化后,内蒙古、河北多地出现了散养奶农“卖牛杀牛”现象,去年末至今年初,这一现象开始加剧。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店村的刘润福,是村里最早的养牛户,在2012年秋天卖了20多头奶牛,只留下2头。记者了解到,成本高、效益差、质量难保障——散户饲养奶牛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奶农”正在加速退出市场。刘润福说,卖掉奶牛实属无奈,虽然今年奶价涨了一些,但是刨去自家的草料、人工、水电,就不剩啥了。运气好点,还能挣一个牛犊子,运气不好就啥也没有了。“如今养牛就是赔钱。”黑龙江乳业协会秘书长张维银说,以前的卖牛现象是区域性的,或者是奶牛从收益低的地区向收益高的地区流动,或者是受某个乳品企业经营不好的影响,当地的奶农将奶牛杀掉或变卖,但此次是全局性的,呈遍地开花之势。内蒙古农牧厅对养殖户养殖意愿调查显示,继续养殖的占56%左右,主要是微利经营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勉强维持的占30%左右,主要是轻微亏损或持平的中小规模养殖户;考虑退出的占14%左右,基本都是处于亏损状态的散养户。众多养殖户在饲草料、劳动力和水电费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下,养殖意愿普遍下降,处于徘徊不定的十字路口。原奶供给缺口仍将长期存在大批奶农由于收益微薄,纷纷退出养殖市场。而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建设缓慢,导致奶源供不应求,后续奶源增长乏力。未来3年到4年内,奶源紧缺化将成为制约我国乳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这已成整个乳品行业的共识。由此带来的奶价高、企业成本攀高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中国到底有多少头奶牛?行业人士说,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能影响行业走向和决策。令人头疼的是这个数字现在众说纷纭,最大数和最小数相差近3倍。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奶牛存栏1450万头。但这个数字在行内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奶牛的实际数量要小于这个数,甚至要小的多。有乳企估算,去年奶牛存栏不会超过1200万头;也有专家认为,这个数字应该在800万头到900万头之间;更有乳企估算,去年奶牛存栏不到600万头,今年将减少到480万头左右。与奶牛数量对应的是原奶产量,2012年官方数据奶产量为3744万吨;而有乳企认为实际产量仅为1570万吨,今年更减少到1300万吨。有乳企认为,存栏奶牛数量差异如此之大,固然有统计数据来源不同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在上报奶牛养殖数量和奶产量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虚报情况。各地不愿主动面对奶牛养殖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在传统大省的表现尤为突出,造成对全国总体数据的统计偏离实际数据。奶牛存栏的减少直接导致的奶源紧缺。记者了解到,除飞鹤公司此类自有奶源充足的企业,基本可以自产自足外,多数乳企处于“吃不饱”的现状。伊利集团目前由于市场销售旺盛,每天原料奶的缺口很大,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蒙牛集团的原奶缺口也在1000吨左右。一些企业的生产点由于原奶不足,处于半停产的状态。而企业自有奶源基地,由于自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等原因,同样进展缓慢。内蒙古农牧业厅表示,目前内蒙古100头以下奶牛的非规模化养殖比例为57.7%,仍是最主要的原料奶供给方。政府推进奶牛规模养殖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扶持中小养殖户及散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并逐步发展成为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但目前国家不支持存栏在300头以下养殖场建设,加之长期受效益偏低等因素影响,中小户规模化发展进程缓慢。行内认为,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源的增长速度与乳业的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在今年更为明显。据估算,目前原奶供给和乳企加工能力相差50%。行内保守估计,3年后原奶供给缺口仍将维持在20%左右,并长期存在。(经济参考报,记者 李俊义 林超 张玥)揭开奶价“虚高”内幕今年4月以来,国内乳企连续3次提价,奶价迅速飙升。袋装奶从1元涨到1.4元,用了足足3年时间;而从1.4元涨到1.8元,仅仅用了3个月。奶价迈进“2元时代”已为时不远。1杯奶到底需要多少钱?奶价飙升的背后有没有“虚高”的成分?近日,记者走访了牛奶主产区,被采访的企业和行内专家认为,如果剔除乳制品弹性较大的成本,我国乳业至少有三成以上的降价空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三成 诞生就是“贵族”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逐年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低产出的弊端。一杯奶自“诞生”起,价格就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三成。据统计,我国生鲜乳价格已经由2007年的2.2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今年的4.5元/公斤,翻了一倍,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左右,奶价之高排世界第四位。原料奶价格高居不下是乳制品行业整体价格偏高、企业利润偏低的主要原因。原料奶价格为何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殖成本太高。奶牛消耗最多的是饲草,而由于我国本土牧草质量低下,导致优质牧草大量依赖进口,成本骤然增大。比如,苜蓿是提升生鲜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苜蓿质量低于进口苜蓿,伊利、飞鹤等大型乳企所用苜蓿中的进口苜蓿比例高达90%。据统计,2011年中国苜蓿草总产量约30万吨,而进口总量就达到27.6万吨。今年1至8月份,我国已进口苜蓿43.58万吨,同比增幅近60%。乳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牧场化,建设牧场需要大面积的种植用地,记者采访了解到,每饲养一头奶牛,需要配备3至5亩地种植青储等,才能基本实现草料自足。而实际情况是,多数新建的牧场都没有配备用地,青储、苜蓿、羊草等草料主要依靠购买或租用农民土地种植。此外,奶牛养殖集约化水平和效率低下,也抬高了一杯奶的成本。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介绍,目前我国奶牛存栏1000头的牧场,大多数配置员工30至50人,人均养殖20到30头牛,而国外人均养殖水平都超过100头。2012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一顿原料奶粉,价格为2.4万元左右,而从本土收购奶源,一吨的成本则需要3万多元。价格的巨大差异,使得许多乳企宁愿舍近求远。据部分专家估算,如果能解决饲草、用地、人工三个问题,我国原料奶价格至少能下降10%。一杯奶899项指标检测 检测成本5年涨5倍记者调查发现,原料奶价格虽然偏高,但还占不到成品牛奶价格的一半,加工流通环节的成本还要更高。受访乳企普遍反映,过多、过频的检测是中间环节成本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07年,1公斤原料奶约2.2元,而市场上1公斤装牛奶实际售价约6元,中间相差3.8元。今年1公斤原料奶4.5元,而市场上1公斤装牛奶售价普遍在10元左右,中间相差5.5元。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今,加工销售1公斤牛奶的成本已经从3.8元增长至5.5元,涨幅近44%。以伊利集团为例,2012年一杯奶从生鲜乳到成品出厂,需要完成的各项检验检测指标累计达899项。飞鹤乳业甘南工厂每天12个批次产品的检测费用在6万元左右,仅这一个工厂一年的检测费用就要2000多万元。高强度检测还间接增加了许多成本。比如,为了通过国家新一轮QS认证,企业不得不购买国外动辄几百万元的检测设备。伊利集团在这几年已经累计投入5亿多元配置各类精密检测仪器1100多台。飞鹤乳业表示,现在工厂里面最多的人员是检验人员,一个300多人的工厂,原来仅需二三十名检测员就能保证产品质量达标,但目前检测人员已接近100人。部分企业表示,检测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由过去的1%左右提升至近10%。2012年单吨牛奶检测费用已是2008年时的4到5倍,而我国乳企的检测费已是乳业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在检测频次方面,我国已远远超过了国外。在国外,一些指标半年或者一季度检测一次,有的为了预警,才增强至一个月检一次。但在中国,目前几百个指标每批次都要检测。在检测项目方面,原奶检测中重金属、黄曲霉M1、农药残留、三聚氰胺等指标因为检验时间较长,企业为保障牛奶新鲜度,采用先生产、再检验的方法,而这样的“事后控制”起不到检测应有的作用,与生产实际不符。企业普遍认为,“密不透风”的检测大大提升了企业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但要谨防“过犹不及”。尤其部分检测项目是临时措施,目前已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市场规律,部分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检测频次值得研究讨论。“进店费”乱象杂生 流通成本上升50%从奶成品出了厂,通过流通环节再到消费者手里,加价幅度更大。批发价130元,进了超市就卖218元,提价幅度67%,这是某款国产奶粉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实际销售情况。乳企普遍反映,近年来“进店费”乱象已经愈演愈烈。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超市、大卖场凭借自己掌握销售终端的优势地位,向供货商们收取各种高额附加费用。这些费用包括节庆费、店庆费、修缮费、广告费、进货返利、新店开业赞助费、配送费、合同续签费等十几种费用,甚至超市工作人员的胸牌费、服装费也要供货商买单。一款奶粉的供货商赵先生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要进入当地的家乐福超市,首先需要向每家店缴纳条码费1750元,每年6个节日的节庆费约2万元,货架陈列费每年2000元/组,堆头费、展销费每年3000元。第二年除了要继续缴纳此前的费用外,还要交每店5000元的合同续签费。算下来,这款奶粉每年想要摆上家乐福在哈尔滨7家门店的货架,先得缴纳附加费用近20万元,占到利润的10%。此外,超市促销员每销售1罐奶粉,赵先生就得给他7%的提成,再给超市返点26.4%。赵先生说,全部折算下来,在家乐福每销售1罐奶粉,就要上缴4成多利润。如果只收正常的费用的话,这款奶粉不会超过200元。黑龙江某品牌乳业公司说,受不断增加的“进店费”影响,公司产品的流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上升至40%至50%,要比正常情况高出至少20个百分点。一家大型乳企反映,卖场、商超对民族品牌收费高的不平等现象,也导致了国产奶价居高不下。例如,某在华外资超市系统中,在奶粉的合同费用上,洋品牌合同返利为8%,国内品牌却高达22%。(新华网,记者 李俊义 林超 张玥)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玉米的收购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