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学院大学都有什么专业

实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谈2012年招生
17:04 共计次阅读 来源:话题2009&<em id="num_num_
5月22日10: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办主任洪冠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丁院长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为考生及家长解读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招政策,敬请广大网友关注。主持人:您好,正在为您直播的是高校招生办负责人系列访谈,我是许博。今天走进直播间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主任洪冠新老师,欢迎您,洪主任。洪冠新:主持人好,人民网的朋友们好。主持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丁院长,欢迎您,丁院长。丁院长: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主持人:其实前两天我们发现了一篇文章,盘点国内“最”字当头的15所重点院校,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我们新中国最早的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洪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航空航天大学的情况。洪冠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创办于1952年,今年正好是北航六十年一甲子的校庆年,也见证了新中国各个发展的历史时期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而且北航在新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是985、211的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北京市和中国工程院共建的高校,目前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刚才主持人说这15所之一之“最”的北航,也是有它深层次的内涵的。建校60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的科研领域始终位于国内高校的前列,我们的很多型号飞行器都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比如中国第一架新型旅客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轻型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主持人:创造很多第一次。洪冠新:国内第一,填补了很多国内的空白。主持人:丁院长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情况呢?丁院长:也是很荣幸,动力学院也是1952年建校最早的学院之一,也是建院六十周年纪念。所以,这个学院原名叫航空发动机系,就是瞄准我们国家在航空动力方面的重大需求,开展一些教学研究的工作,也确实在整个六十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回忆起来有很多项第一。主持人:创造了很多之最。丁院长:对。主持人:最近两年,航空航天进入了高密度的发射期,这个高密度的发射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对于我们招生有没有一些推动或者影响呢?洪冠新:应该说,全中国人民都在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奋,这也激励了一大批年轻学子想投身到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研究中。从神五发射以来,我们就明显感觉到青年学子向往参与国家重大型号、科研,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的热情,如您所说的,航空航天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明显感觉到在扩大。主持人:一方面引起了这些学生的关注,今年我们的招生人数和比例怎样呢?洪冠新:今年我们在全国三十个省,包括港澳台,计划招生人数是3800人,其中文科生250人,国防生110人,飞行员500人,比去年总体招生规模有所扩大,主要增加在飞行员上。另外,我们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西部和少数民族政策,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还有新疆协作计划等80人,还有面向西部的贫困生专项30人,这是今年整体的情况。主持人:刚才您提到飞行员的招收。此前在我们外行人也一直传说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要耗费巨资,今天有专业人士作客,也想请教一下,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洪冠新:我们主要是招收飞行技术专业,目前为南方航空公司、幸福航空公司等,培养驾驶民机、直升机的飞行技术人员。应该说,从整体条件、政治素质,还有文化和技术上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按照主持人说的成本来说,应该说飞行员是黄金打造的真身,一般我们学校一个飞行员的四年培养成本超过80万元一个人。主持人:并且建立在他自身条件非常优秀的基础上。洪冠新:要经过比较严格的身体选拔、文化课测试才能入学。主持人:飞行员的选拔比例是怎样的呢?洪冠新:每年报名程序跟高考不太一样,在高考之前,基本上要经过四轮的体检,不停的体检,每一轮都要求必须合格,而且入学以后每年都要求体检。主持人:如果入学之后每年的体检情况不是很好的话呢?洪冠新:随时淘汰,这要确保飞行员的身体健康,也确保民用航空的飞行安全。主持人:安全重任担在肩上。今年有没有开设新专业呢?洪冠新:有,其实这几年我们一直都有。比如2009年新增了信息安全和核物理两个国防科技紧缺专业;2010年我们新增了航空器适航技术、信息安全、翻译、绘画、化学五个特色专业;2011年我们新增了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两个新兴学科专业;2012年新增了汉语语言和心理学专业,汉语语言招收留学生,所以对普通高招本科,就是心理学专业。北航近几年实行大专业类招生,这些专业都分别包含在相应的大专业类里,学生入学一到两年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还有专业特长,再来选择,这时候才能选择到刚才我说到的这些专业。主持人:是入学以后?洪冠新:入学一到两年以后,再重新选择专业的时候才能涉及这些小的专业,我们前1-2年是按照大专业培养的。像今年的心理学专业,实质上我们很早就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今年刚刚设立本科专业。我们2005年就成立了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是教学与科研的实体单位,下设高校心理健康数据分析中心、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还有飞行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心理学专业招生的时候,包含在大专业类“社会科学实验班”中,实行文理兼招,一年级末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对专业的了解、个人的兴趣,还有专业对学生需求的情况进行双向选择。主持人:看了我们近几年新开设的专业,从信息安全、物理还有纳米材料,都是非常尖端的高科技。今年新开的汉语语言和心理学可能更偏重于社科的角度,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开设这两个专业呢?洪冠新:北航是工科的优势和特色,但近几年学校在立足建设精品文科学科和专业。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开始心理学的硕士生培养,而且在心理测量与评估、心理咨询与发展辅导、管理心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等3个特色研究方向实力较强。所以从现在社会上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的前景来讲,我们从招本科生开始人才培养。主持人:刚才说了,我们招生的计划人数,新开设的专业,那么我们的录取方式又是怎样的呢?洪冠新:北航在招生政策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比如,各省级招办承认的政策加分,照顾加分,北航都予以承认;北航之前按照特殊类招生实行的自主选拔、文艺特长、体育特长等签约的优惠加分,高考的时候也都是承诺的。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不设专业的志愿级差,以分数优先,非平行志愿省一般不预留二志愿,比如在北京、黑龙江,都是非平行志愿省。一般都在120%以内提档,提了档就不会退档的,只要服从调济,就是提档不退档。主持人:丁院长能不能针对您的学院介绍一下您的招生情况,是按大类还是按专业来招的?丁院长:刚才洪主任讲的,我们学院也是按照大类招生,实际上我们学院有四个本科专业,包括飞行器动力工程、热能动力工程,还有交通运输。这个交通运输主要是民航机务工程,还有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四个本科专业。但是这四个本科专业是按照大类,按照飞行器动力工程来招生,两年以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包括他们整个的综合评分的情况,然后再选择相应的专业特色,再继续培养。主持人:其实说到报考学校和专业,提到北航,就是非常知名的学校,大家都想上。刚才洪老师说了,我们开设了信息安全、核物理、纳米材料这些尖端的专业,一方面我们又有心理学,就是就业面非常广、非常热的,这些专业都非常好,我该怎么选择能选择到更适合我的专业?洪冠新:选择专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对就业前景和自己的心理预期来选择专业,专业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冷热之分,学什么其实都一样。比如北航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制造、交通、仪器、管理、社科都有特别明显的优势。我们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当中,有八个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七名,有六个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前五名,比如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国排名第一,力学全国排名第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三,交通运输排名第四,控制工程排名第五,其他还有像材料、机械、电子、管理等都进入了前十名,这些都是很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我觉得,按照个人的兴趣是最主要的,没有什么好坏或者冷热之分。主持人:丁院长,能针对你这个学院的具体专业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它们具体的特点或适合哪类学生?丁院长:刚才谈到如何选专业,我也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我们中国人喜欢用分数去对应,比如我考了一个什么分数,对应一个什么专业。实际上,这在后续学生的发展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大的障碍。刚才洪主任提到了,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来选择你的专业。具体到我的学院来讲,这几年,航空航天热造成的,比如航空动力专业,连续三年我们在校内的招生也是排在前列的,大家对国家重大需求,前景非常好,来选择这样的专业。所以我们在选择学生,包括我们也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要从这些方面开始,第一你对航空动力这个领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包括有非常高的志向。航空动力已经正在讨论列到国家重大专项里面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它跟我们也在共建教育部的试点学院,因为我们学院也很荣幸成为首批17所之一,就是教育部的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由中航跟我们共建这样的学院,同时也在里面设立了一个吴大观班,吴大观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集团也希望吸引有志于或者有兴趣在航空动力方面发展贡献的人,给予一些吸引的政策,比如他是本科硕士博士可以连读,而且有两年的国际合作培养,包括中途可以就业到中航,保留学籍,回来再继续读等等这些政策,打造中国航空发动机未来梦之队,为了这样一个行业推动和事业的提升,来做好人才的储备。主持人:其实就是理论和实践也是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一种表现。刚才您说了,航空动力这个专业,很多学生在高中初中实际上没有涉及到这么专业的学习的认识,刚开始,我觉得航空动力是火箭上天的一个核心的东西,我想学这个,可是入校以后,发现这个东西过于专,其实不是我的特长所在,这时候我发现不适应了,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比如转专业。洪冠新:我认为一遇到困难就转专业是一种逃避,刚才丁院长也说了,要有兴趣、有志向,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最开始的向往是你的喜欢、兴趣,但是如果真想做出出类拔萃的成绩,必须要有毅力和远大的志向。但是我们在学校里,还是提供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因为我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他自己在成才过程中自愿的选择,我们提供了多种选专业的机会和条件的,比如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学生都可以再次选择专业,到了大学三年级末,在进行研究生选拔的时候,我们也拿出一部分名额专门用于跨专业研究生的交流,这也是允许的。而且在学习期间我们鼓励辅修第二学位,也就是说你可以学自己的专业,学有余力的话,再来辅修你喜欢的专业,比如很多工科的学生向往学学经济、社科。主持人:对,社会需要这种综合性人才。丁院长:我们学院有一个本科生学了三个专业。主持人:专业以后就拿到三个辅修的学位?丁院长:可以拿到,是更加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主持人:上课时间都不会发生冲突?丁院长:根据课表自己去安排,自己去协调。洪冠新:我们还有学院路共同体的优势,学院路八大学院各有特色,我们签订合作协议,学分可以互认。主持人:怎么共同体的体现呢?洪冠新:就是课程学分、培养计划方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化设计和选择。比如我去学习一门人民大学的经济学课程,你就可以去学,学时费用由北航来支付,你可以拿到人大的学时和学分,记录到你的专业成绩当中来。主持人:相当于我们在北航学校里学别的专业,只不过这个专业跑到人大的学校里去了。洪冠新:本学校可以辅修其他的专业,也可跨学校学习课程。主持人:就是说选择面更广了。洪冠新: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质。主持人:真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机会,丁院长,在您的学院里,这样的学生多吗?丁院长:有,占的比例还不多,但是每届都有,确实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他在高中阶段,对自己的兴趣还不好把握,来了之后,发现发动机确实是国家重大需求,但是确实又是多学科交叉,太难,然后自己又对经济感兴趣,又对管理感兴趣,他就去选择了。有的在大三的时候开始读研了,他可以选择另一个专业,读研究生了,这样的比例还有一些。再就是双学位。主持人:这时候如果他发现航空动力学不太适合我,这个专业我就放弃了,然后去学别的?洪冠新:我们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都是通识教育,基本上工科的基础课都是比较相近相通的,所以一二年级选专业的时候,应该不会有障碍。主持人:时间也不会荒废,学的是基础。洪冠新:而且我们也允许跨学科门类的转专业,比如你学工科的,你要转到学人文社科,或者学经济管理也可以。主持人:这个跨度很大的。洪冠新:对,主要依照他的兴趣。主持人:只要你有这个精力,你有这个兴趣,是一个非常好的宽松条件。现在时下非常流行合作办学了,不我们知道我们学校在合作办学方面是怎样的情况?洪冠新:北航这几年一直是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或者叫世界眼光,提供比较多的出国交流的渠道。在学期间,实质上每个学生都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北航目前与184所国外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有一些跨国的公司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主要是以学院为单位,与国外著名大学有互派学生、互授学位的协议。举个例子,比如中法工程师学院,这是法国教育部与中国教育部联合创办的非营利性质的国际化合作办学,主要是由法国中央理工集团来进行出资和建设的。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可以去法国中央理工集团下属的高等学校或者它的科研院所,或者其他的高等学校,进行联合培养。学生到法国的交流,所有的学费、生活费全部都是由法国的企业来提供的。主持人:就是学生这边不需要担负这些。洪冠新:所以出国交流,大概有三类,一类是全额资助的,一类是互认学分、互免学费的,还有一类是自己只付生活费,学费也由对方来免的协议,我们基本上都是这几种形式,我介绍的都是不包含纯自费留学项目的。比如,我们的机械学院定期派出学生到英国的克兰菲尔德大学去攻读硕士学位;像电子工程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与瑞典皇家工学院开展人才和科研的合作项目。像我们的材料学院,合作的国际学校也比较多,比如美国的匹兹堡大学、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还有伦敦大学的Queen Mary学院,还有英国的拉夫堡大学等等,基本上实行“3+2”或者“2+3”的模式联合培养,培养完之后,可以取得境外学校工学硕士的学历证明。主持人:刚才洪主任介绍,联合培养分三种方式,全额资助和互认学分还有互免学费,互免学费怎么理解?可以理解成属于提供奖学金的部分吗?洪冠新:我们跟180多所国外著名学校签订的人才培养合作伙伴关系,有一部分是互换学生,他们的学生到我们这儿来,我们给他免学费的,我们去他们那里也是免学费的。主持人:其实这个联合培养,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一个非营利性质为宗旨,这样好的一个条件,对我们的学生过去是不是有很严格的筛选?洪冠新:应该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般在学校学完两年以后,经过语言的测试,还有个人的申请,可以出国。从我们学校来讲,除了我刚才介绍了几个学院,实质上每个专业都有这样的出国机会,现在出国都已经比较常态化了,尤其是北京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国际化的氛围,所以学生出国交流已经比较常态和比较容易的。主持人:学生对这个还是很认可的?洪冠新:学生认为很平常,没有什么太特殊的。主持人:入选的比例大概有多少?洪冠新:我们每年大概有680人左右能够派出。主持人:报名的呢?洪冠新:现在没有什么所谓的报名,在学院里,你只要是愿意走这个渠道的话,我们学院就帮你联系,申请成功了就可以派出。主持人:所以基本上概率还是很高的。洪冠新:对,只要你喜欢,应该是一定能成功的。主持人:就是学校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针对学生的情况是和国外的哪一种合作模式,然后就走哪一种模式?这在丁院长的学院里有什么体现的地方吗?丁院长:我们现在这个学院比例,本科交换是不是很多。主持人:哪种方式最常见?就是刚才洪主任说的三种方式?丁院长:合作办学,因为我们这个学院今年才开始和美国的普度、英国的剑桥、包括美国的MIT,正在谈合作办学的问题,还没有明确确定下来合作的学院。主持人:对,你说这个我忽然想起来,我们学校和其他的学校不太一样,因为涉及到很多国防方面的专业知识,很机密的,所以在合作办学上有没有一些注意事项?丁院长:所以我们采用了一些办法,为什么我们有一个叫能源工程自动化,当然它也是很大类的,能源领域,能源与环境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可以共同探讨的问题。所以在这方面,合作就多了,我们学院还建有一个能源与环境国际中心,在这里面,我提到的这些大学,包括欧洲的一些大学都在里面,我们在开展合作,但是没有在航空动力方面的。主持人:对,我们也受一些条件限制。这个学生在入学之后想从事一些科研活动的话,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支持呢?洪冠新:从学校人才培养特色来讲,我觉得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我们是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核心的竞争力和目标。我们在拔尖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学校有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方案来配套实施的。比如说,学生入学以后,在基础课学习阶段,就是刚才我说的大一大二的阶段,他可以参加全国的学科竞赛,而且我们的学生成绩都是非常优异的,每年大概都有四千到五千余名本科生,参加全国和北京市的各种赛事。2011年我们参加了全国和北京的20项赛事,有1118人次获奖,其中596人次获市级以上的奖,有8人次获国家特等奖,有36人次获国家级一等奖,获市级一等奖的是54人次,这是在基础课阶段。进入三、四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阶段,学校就开始注重把科学研究的优势转化到人才培养当中。比如我们很多国家科技一等奖为代表的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都被转化为精品课和精品教材了。所以,在平时课程教学当中,就已经体现出在创造知识当中培养人才和在人才培养之中创造知识。北航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都对本科生全面开放,每个实验室每年都至少要接收30名本科生参加各种科研训练。像近几年,学校共有367人次获得98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奖,学生在学期间就已经成为科技成果奖的署名获奖人了,有51人获得国家级的奖励成果,有8人成为国家发明技术一等奖的署名获奖人。北航也是连续7年获得7项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我们的科研能力是很强的,这是开放的国家实验室这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学校在给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应该说在大学阶段,分两阶段,一阶段是本科教学的实验和实践,第二阶段,高年级的科研和实践的训练,包括国家实验室的开放和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项目。还有,学生有一些像社团活动,也来进行创新创业和实践活动。像北航特色的、每年一次的冯如杯科技竞赛,已经坚持22年,今年是第22届,获奖成果已经达到9000项。最典型的是今年4月29日,就是上月底,刚刚在美国亚特兰大市郊举行了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北航航模队第一次参加这种国际级的赛事比赛,就取得了该赛事高级组的冠军。所以北航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训练、综合素质培养都很好,大学生在挑战杯、全国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都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主持人:这么高的奖项、这么高的荣誉在你们的工作中要拼搏很长时间才能获得这样的殊荣,但在学校,只要你有能力,你有这个心思,我们就有这个机会。洪冠新:很多专门从事高校教学或科学研究的,包括科研院所的,应该说终生追求的这个目标都未必能实现。现在学生在学校的这个环境当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质,学校提供充分的平台和环境条件,一批杰出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主持人:优秀学生毕业以后,被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的比例有多少呢?洪冠新:我们的学生整体升学率是很高的,大概是62%,其中50%的人是继续在国内攻读研究生,12%的人出国留学,这个我们都叫做升学率。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全校大概平均比例是25%,但是各个学科或者各个学院会有所差别。丁院长:我们高一点,我们保研是30%。主持人:就是说您那儿毕业以后的学生,大概的方向会是怎样的呢?丁院长:毕业后,首先是航空航天,进去的绝对是顶梁柱,其他的像交通运输部门、能源、电力,包括民航等等,都会有毕业生进到行业里面去,但是主要是从事技术研究、技术各方面的工作。这个学院多少年了,就业率都是百分之百,我们是预定的。洪冠新:航空发动机的人才是供不应求的,而且北航也是行业老大,培养了很多特别杰出的校友。丁院长:现在每年220人左右,这个远远满足不了。中航林总上周来讲,你们翻一番也满足不了中航对人才的需求。而且我们走出的在行业里的精英人物,几名院士,本科都是在北航出来的。我举个例子,我也是北航毕业的,我的本科同学王之林在中航商发是总经理了,是中国商用发动机的掌门人了,很多这个行业里的精英都是在这个学院毕业的。主持人:说到北航整体毕业生的素质,我也是有所感受的,每年采访他们航空航天的直播当中,跟航天人接触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他们的专业性强,还有细心程度、做事情的系统性,都是其他行业不能比拟的,这是不是一种行业的氛围?洪冠新:应该说,跟北航的学风、校风、人才培养的积淀有关。我觉得,刚才主持人总结的几条都很对,我们对社会毕业生做过调查,他们主要对北航的毕业生总结这样四句话,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人文综合素质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强,这也是我们定位北航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持人:今天洪主任和丁院长的介绍让我们对北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能够对正在考学的您提供一些帮助。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在2014年末,我们迎接了一批新的互联网创业者,带着他们的梦想和尊严,挑战这个创新的时代,这个属于他们的时代...有谁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力学专业就业情况,一般都是去哪些单位,研究方向什么的
不区分大小写
北航的力学实力很强,尤其是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在全国排第三,仅次于北大清华,但是力学是冷门专业需求量不大所以就业不怎么样。北理工的工程力学全国排第一,北理工的力学大都是军工方面的,所以出来就业还不错都去了军工国防单位,就是就业面比较窄。总的来说,力学学起来比较辛苦,但是不管什么专业学好了到哪都是很有前途的
送一朵小红花感谢TA请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都有些什么课程?_百度知道
请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都有些什么课程?
最好是航天方向和航空方向的都有,谢谢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2页免费6页免费8页免费26页免费32页免费 37页免费44页免费18页免费13页免费10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1下载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航空航天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