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智慧》第4段运用修辞的作用什么修辞

初中语文修辞练习 文档 (4)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初中语文修辞练习 文档 (4)|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15中考修辞运用类试题汇编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5中考修辞运用类试题汇编
2005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修辞运用;【考点链接】;语法和修辞是学习语言的两大基本点;【考点追踪】;1.(天津市,2005)下面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D.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2.(孝感市,2005)
2005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修辞运用【考点链接】语法和修辞是学习语言的两大基本点。对于修辞方法,尽管课程标准只是在“阅读”中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但一些地方的考试说明中提出要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方法,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由识别到了运用。2005年中考修辞的考查与以往相比更突出地体现在运用上,客观选择题极少,集中为两种形式:对对子和仿写。尤其是对对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2005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上显得格外亮丽,从北到南,自东而西,都有省市涉及,估计2006年还有发展趋势。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对对联知识一定要掌握牢固。【考点追踪】1.(天津市,2005)下面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D.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2. (孝感市,2005)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副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C.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3.(吉林省,2005)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拜祭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 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念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集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下联:□□□□□□□4.(兰州市,2005)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5.(乌鲁木齐市,2005)阅读下面的材料,从后面所给的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上联,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对出下联。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奥运冠军刘翔、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公仆牛玉儒、女公安局长任长霞、青年志愿者徐本禹、为母换肾的田世国、飞机试飞员梁万俊、缉毒警察明正彬、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驻伊拉克前大使孙必干当选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则获得了“感动中国”集体奖。①徐本禹送教进山播撒智慧②鹰击长空化险为夷试飞英雄梁万俊③跨越十重栏杆东方飞人勇夺第一6.(沈阳市,2005)请用正楷字体在“下联”空白处补全对联。 7.(恩施市,2005)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或当今时代楷模,对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联。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8.(常州市,2005)阅读下面文字,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完成对联。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
(摘自《常州日报》日 有删改)上
联: 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下
联:9.(武汉市,2005)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
;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10.(洛阳市,2005)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了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情气爽;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母亲是11.(泰州市,200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
。12.(龙岩市,2005)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对“叶(绿叶、红叶、落叶??)”进行想像描写。(灵活表达,写一句即可)[示例]对“花”的想像描写:例①:你是大地的微笑。例②:天边的彩霞怎么跑到地面玩耍来啦? 13.(咸宁市,2005)根据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连贯合理。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14.(绍兴市,2005)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15.(浙江省,200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16.(宁波市,2005)一辆公交车上写着这样的一条标语:“绿色车厢,情系乘客。”你能根据对偶的要求,把它改写得更好一些吗?(可以调换或增加词语,原意也可以略加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苏州市,2005)古诗词是可以活用的,《成功》一文中引用的王国维的“境界说”,就是一个著名例子。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下面的诗句也可理解为求学和冶学的一种境界,请细细体会,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答] __________
_ 。18.(嘉兴市,2005)根据画浪线句子进行仿写。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
;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选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
。19.(扬州市,2005)在下面一句话中的横线上,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20.(荆州市,2005)理解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下面的句子。希望是如此的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用,在
??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21.(荷泽市,2005)按照所给句式,仿写两个句子。握手和拥抱容易,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很难;享受生活容易,活得真正有价值很难;
。22.(河北省实验区,2005)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个人的奉献精神。(不少于50字)答:23.(江西省,200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
,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24.(盐城市,200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①如同病牛一般。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A.②①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②③④25.(厦门市,2005)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校学生会准备在近期举办一次“小风筝竞飞”活动。请你展开联想和想像,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富有创意的标语。(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1.A 2.B3. 宽对即可,例如“乡音已改是归人”等即可;“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音无改鬓衰”等亦可。4.秋色人似画中游5.例①田世国为母换肾奉贤孝心 ②澹泊名利专注田畴水稻之父袁隆平
③实现廿年期待中国女排再戴桂冠6.“一腔热血写春秋”、“两鬓霜花送春秋”、“满园桃李笑春秋”等。(符合对偶要求即可)7.范仲淹先天下而忧8. 例:英雄教师殷雪梅,瞬间壮举铸师魂(感神州)9.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10.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11.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出青春的某些特点,句式与例句相似。如:青春是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12. (修辞手法运用贴切、想象合理,语句通顺)例①(绿叶)你是护花使者。 例②(红叶)枫树枝头秋意闹。 例③(落叶)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13.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洲)(只要符合题意即可。)14.如:①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②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 ③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15.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16.略17.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围绕着“持之以恒、顽强不息、全身心投入”这些方面都可以写。如果有另外的想法,言之成理也可以18.要注意前句和后句的区别。⑴中心词有别。前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田野、天空等相类的,如大海(海洋)、沙漠、草原、高山等,后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清风、雨水等相类,如雪、雾、露、宿、冰雹等。⑵修饰语有别。前一处应与“容纳大树小萆”、“接受阳光暴雨”等相类,后一处应与“吹开闭锁保守”、“洗涤狭隘自私”等相类。19.例1: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
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
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
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例2: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
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
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其他续写,符合要求即可)要求:①与前面两个分句句式基本相同,②修辞手法运用恰当,③内容贴切,语言流畅。20.如“寒冬里看到春光 痛苦中看到幸福”(注意:句式要整齐,用词要相对)21.示例:对朋友说他爱听的话容易,但总是对他讲真话很难;展示成绩容易,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很难。(开放型题目,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句式对,内容健康,符合逻辑即可。)22.①示例:“两弹元勋”邓稼先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国防事业,身患绝症后,依然谋划核武器发展大计,真正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一道开放性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15中考修辞运用类试题汇编等内容。 
  【】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修辞运用2005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备战中考语文备战中考语文隐藏&& 修辞考点分析 初中阶段应重点掌握的八种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 ...
  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修辞方法的使用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3 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修辞方法的使用 1. (201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如何应对中考修辞类试题【考情分析】 近几年,中考对“修辞”的考查方向大体是:1.修辞辨识。以选择题形式,要求辨识句子所 运用的修辞方法,或对是否使用修辞手法...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8:修辞方法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不同 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问君能有...
 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修辞 仿写 最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修辞.仿写...(语义清晰,恰到好处地运用一种修辞 方法,不少于 30 字即可) 10.示例:肥沃...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08:修辞方法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2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8 修辞方法 1.(2012 湖北随州) 12.下列诗句中运用了不同修辞...
  中考修辞类试题例析 3页 免费 中考修辞运用类试题汇编 6页 免费 中考修辞与... 中考修辞类试题专项突破知识归纳 修辞 辨识 提醒 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 化抽象...
  2013各地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类真题汇编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语言的运用和创新...内容相关,运用排比修辞(1 分) ;语意连贯,无病句(1 分) 。 示例:因为海洋...
 4. (2013?四川省宜宾市) [ 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王羲之书如龙跳 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
赞助商链接
别人正在看什么?
赞助商链接Bad Request (Invalid URL)一、积累与运用(20%)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汲取(j&)根深蒂固(d&)持之以恒(h&ng)B、诘难(n&n)锲而不舍(qi&)味同嚼蜡(ji&o)C、滞碍(zh&)吹毛求疵(cī)狂妄自大(w&ng)D、诓骗(kuāng)豁然贯通(hu&)袖手旁观(guān)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一帆风顺模式地大物博
B、不知所措创意怀古伤今
C、孜孜不倦灵感前扑后继
D、不言而喻推敲自欺欺人
3、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⑴是否存在____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⑵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____事物的真相。
⑶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____虚心的态度。
A、富余发现拿
B、富有发现抱
C、富有发明拿
D、富余发明抱
4、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这句话用了________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3分)
5、句中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是()。(2分)
A、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B、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
C、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
D、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性的议论文,指出批驳的论点:_____。按的________顺序反驳的。(3分)
7、李铭同学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朋友们认为很有必要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请你以朋友的身份,按下面的不同要求各写一句,帮助李铭提高认识。(注意得体,不限字数。)(6分)
⑴用激励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规劝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批证的语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8、作者批驳的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概括第二段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应该怎样理解&不求甚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对读书的观点是怎样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你的读书实践,谈谈学了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
①高尚品德的形成,是离不开读书的,只有精于读书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高尚,成为&以德治国&的模范。
②读书,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吸收,又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读书,是人生的艺术享受,其乐无穷,美不胜收。要做到自觉地读书,既是一种文明的习惯,又是一种境界。进入新世纪后,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领域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不读书,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国际科学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要在这种竞争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就必须读书求知。
③读书求知,对道德大厦的塑造,更是必不可少的&心灵工程&。《今世说》上有名言日:&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读书与德,确实不可分开。无德是一种愚昧,&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说苑》)。不读书的人,只会在黑暗中摸索,不可能脱离愚昧的苦海。无德,是一种邪恶的品性,是兽性的一种表现。&学则正,否则邪&(杨雄《法言&学行》);&学则治,不学则。乱&(黄宗羲《明儒学案》)。由此可见,读书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成。为&以德治国&的模范,必须认真读书。
④当然,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仅要读书,而更重要的是要读好书。 事实证明,读好书,能使人走向光明,进入德的境界;读坏书、邪书,会使人走向绝路;不读书则会导致人进入黑暗的深渊。只有多读好书,才能治邪、治恶,促使美善之树长出文明的花朵;无德,是灵魂的卑鄙,是干坏事、办错事的一种动因。&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语),&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语)。&腹有书气自华&,多读好书,可以使自己的人格高尚,灵魂伟大,不干坏事,少办错事。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和鲁迅、茅盾、邓拓等有作为的作家,都是一生手不释卷、博览名著的知识渊博者;反之,历史上那些昏君奸臣、邪恶歹徒、民族败类一类人物,很少有喜欢读书的,更谈不上读好书。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____,____,如果这些人能够读点好书,他们会成为历史罪人吗?&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应当从读书开始。一个不读书的国家,只能是一个愚昧的国家,而愚昧的国家是不能进行&以德治国&的。
⑤要落实&以德治国&的战略思想,须营造好&以德治国&的社会环境。而倡导读书求知,使读书成为国人的&国风&,便是营造好这种环境的根本途径。让我们人人都拿起书来,汲取人类宝贵的精神营养吧!
13、读完全文,概括出全文的中心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论证方法,阐明了______关系。(3分)
15、第④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论证方法,阐明______的道理。(3分)
16、请你为第③自然段另外选择一条有关读书的名言作为论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从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选取两个典型事例填在下面空白处,与上下文意思相联接,构成一个排比句,作为第④段的论据。例如:慈禧太后丧权辱国,______,________。(4分)
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诚规劝的话听起来虽不顺耳,可对我们立身处世却是有好处的。从犯错误者来看,逆耳的忠言固然利于行;但是若从劝诫者来说,顺耳的忠言岂不更利于行吗?
邹忌和伍子胥进谏,目的都是希望君主纳谏除弊,修明政治,富国强兵。他们二人进谏的都是忠言,按理说都利于行。但效果却迥然不同,原因何在?在我看来,主要在于忠言顺耳与否。邹忌用类比、暗示的方法,委婉规劝,锋芒含而不露。齐威王听起来顺耳、舒服,采纳了邹忌的意见。而刚愎自用的吴王正陶醉于胜利,沉迷于酒色,听伍子胥的逆耳忠言便觉刺耳,反感;加上奸佞进谗,伍子胥不丢命才怪!同是忠臣进忠言,却有两种不同的结局。这就证明,忠言顺耳更利于行。
顺耳的忠言有时所起的作用是逆耳忠言所不能相比的。大家知道,对那些&二进宫&、&三进宫&的人来说,法律尚且不怕,逆耳的忠言恐所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相反还可能触发恶性事件。对于这些人,我们若能用顺耳之言去诱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爱,明白社会并未抛弃他们,也许效果会更好些。晋人周处在陆云劝导下&遂改励,终为忠臣&,不就是证明吗?不要因为他们是犯过错误的人,便恶言相讥,甚至责骂。你虽然用心良苦,想用逆耳之方使他们改正错误,踏上新路;但要知道他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别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你若责骂,就好比在他们受伤的心上再加把盐又捅上一刀,他们会更加瞧不起自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老师、父母也不应责怪他们。诚然,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孩子取得好成绩?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责骂只会使他们由害怕到厌弃,成绩会进一步下降。此时,他们需要的是安慰鼓励,逆耳之言对他们来说无异于砒霜了。
我们的领导干部,用顺耳的忠言去教育犯错误的同志,尤其重要,不能因为你是领导,就居高临下,要架起机关枪,横加扫射,以恶语伤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被人尊重、理解。若是你犯了错误,你还愿听到逆耳、伤心的话吗?
18、按顺序在横线上填词正确的是()。(2分)
A、原谅安慰尊重理解
B、尊重理解安慰原谅
C、理解尊重原谅安慰
D、尊重理解原谅安慰
19、最后一段的画线语句在这里比喻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邹忌和伍子胥进谏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文中画出第3段的中心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为了论证中心论点,本文使用了哪些事实论据?(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本文主要使用了_______、_______这两种论证方法。(2分)
三、写作(30%)
25、请你为小明设计一段话,既告诉奶奶如何吃药,又能消除奶奶的紧张心理。(5分)
小明的奶奶得了高血压,心理比较紧张,医院给奶奶配了一瓶降血压的药,标签上注有:5mg&100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mg,一日三次,待血压明显下降后,改为一日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反复&;&排比&;从内容上看,揭示了对方论据,抓住了要害,从摆出的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将揭露的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政府。
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按逐层推进的逻辑顺序反驳的。
7、表述不求一致,表达内容和语气必须符合要求。
8、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9、从&不求甚解&的出处,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值得我们学习。
10、&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领会要旨。
11、读书的要诀在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12、略(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从对&不求甚解&的理解,对自己实践的评析来谈都可以。)
13、以德治国必须读书求知。
14、引证或道理论证 读书与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之间的。
15、对比论证、事例论证 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读书要选好书)。
16、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只要有关读书的名言即可。)
17、示例:汪精卫充当汉奸;成克杰贪污受贿;张君杀人抢劫等。
19、领导站在群众之上,指手划脚,严厉指责,以恶语伤人,让人抬不起头来。
20、邹忌运用类比、暗示的方法 ,委婉规劝,锋芒含而不露,齐威王听起来顺耳,舒服。伍子胥的忠言逆耳,刚愎自用的吴王便觉刺耳,反感。
21、顺耳的忠言有时所起的作用是逆耳忠言所不能相比的。
22、忠言顺耳更利于行。
23、急忌和伍子胥进谏的事实。晋人周处在陆云劝导下&遂改励,终为忠臣&的事实。
2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5、略。
26、略。
请收藏到: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李小丹
本站各版本语文资料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书有智慧的表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