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致死问题求解!!为什么不能用亲本个数算,要用配子生殖守恒算??

关于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页免费12页免费7页2下载券6页免费11页免费 41页2下载券4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102页7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6页免费6页免费7页2下载券3页免费3页免费
关于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一般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
一般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的DNA分子数B.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数C.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D.含有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上海模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般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主要考查你对&&基因型和表现型,DNA的复制&&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基因型和表现型DNA的复制
基因型和表现型:1、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4、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XBXB、XBY的个体都是纯合子。纯合子的基因组成中无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5、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再由此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如基因型为 AaBB、AaBb的个体。杂合子的基因组成至少右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至少可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雌配子或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①隐性纯合突破方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3、用配子的概率计算(1)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2)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Aa1AA:2Aa:laa,父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母方产生A、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2×1/2=1/4。3、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几率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此题分三步进行: (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是Aa的几率均为2/3,是AA的几率均为1/3。(2)假设该夫妇均为Aa,后代患病可能性为1/4。(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几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忠者的几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百化病患者的几率。 知识点拨:1、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生物体内在环境和所处的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常考比例:分离定律比例:3:1;自由组合比例:9:3:3:1 (1)配子类型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 (2)基因型类型&& 如:AaBbCc×AaBBCc,后代基因型数为多少?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3种基因型(1CC:2Cc:1cc)所以其杂交后代有3x2x3=18种类型。(3)表现类型问题& 如:AaBbCc×AabbCc,后代表现数为多少?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后代2种表现型& Bb×bb后代2种表现型 Cc×Cc后代2种表现型 所以其杂交后代有2x2x2=8种表现型。(4)遗传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例: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基因(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肤色基因(A)为隐性,两对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一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3/8、1/8DNA分子的复制:
知识点拨:1、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关系: 2、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关系若取一个全部N原子被15N标记的DNA分子(0 代),将其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有2n个,n表示复制代数,只含14N的有(2n一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 “含”还是“只含”。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 个,占总数比例为2/2n。 (3)子代DNA分子的总链数为2n×2=2n+1条。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占总数比例为2/2n+l=1/2n。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4)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 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 (2n一1)个。若进行第n代复制,需消耗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知识拓展:1、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2、复制过程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可能发生差错即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这种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是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3、复制简记:1个主要场所(细胞核),2种时期, 3个过程,4个条件。
发现相似题
与“一般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A.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产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6917710545484694910499850479827&&&&&&&&&&&&
【精品课件】遗传变异专题复习(九江市同文中学
九江市同文中学
【江西 · 南昌】江西省高考研讨会2011.3一、从《考纲》、高考题看《遗传与变异》内容提要二、《遗传与变异》专题复习策略一、从《考纲》、高考题看《遗传与变异》(一)从考试大纲看新课程高考(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1.考试范围和要求变化2.考试能力要求 1.年宁夏试题统计分析(寻找命题方向)2.2009年新课标《遗传与变异》部分试题题统计分析3.2009年新课标《遗传与变异》部分试题题统计分析4.新课程高考试卷遗传部分呈示的高考导向信息1.考试范围和要求变化(一)从考试大纲看新课程高考 1.考试范围和要求变化I、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II、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重点关注II级要求的条目。在此模块共17个) 1.考试范围和要求变化2.考试能力要求——理解能力(一)从考试大纲看新课程高考例1 (2010·广东理综 · T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D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密码子编码C.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例2
(2010·海南高考,T1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如:DNA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及中心法则的联系(1)理解能力考查①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考查扎实基础知识)(1)理解能力考查②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考查灵活表达方式)( 2010·广东高考·T28)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类型(色盲等位基因以以B和b表示)。(1)理解能力考查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较强的迁移能力)(2010 · 新课标 · T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1)上述花色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是
。(2)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遗传图解为
。自由组合定律2.考试能力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2)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①能独立完成生物教材所规定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考查教材实验)例1(2009 ·江苏生物)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白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例2(2010·福建理综· T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2)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②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主要考查验证实验、分析类实验等)例题 :(2010·全国新课标· T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F1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3)为了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可将实验2(红×白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9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
。9紫:3红:4白(2)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②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主要考查验证实验、分析类实验等)例题:(2010·北京理综· T30)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2)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③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考查探究性实验)例题:(2010·福建理综· T27)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蟠桃(Hh)自交(或蟠桃与蟠桃杂交)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2.考试能力要求(一)从考试大纲看新课程高考(3)获取信息的能力①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考查学生对新情境的适应能力)(2010·安徽理综· T3)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D )A.0~50 min,细胞内无β-半乳糖苷酶基因B.50~100 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3)获取信息的能力②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关注生物热点和科学史)例题1(2010·江苏生物· T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C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例题2(2009·天津· T2)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 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B. 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C. 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3)综合运用能力③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些的生物学问题。 (多种能力综合应用)(2010 ·山东生物· T27)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 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杂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 .)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图示为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判断基因型,涉及基因连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
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和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雄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______。F1雄雌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
。【判断遗传方式,考查判断推理、计算能力】(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试验步骤:①
;结果预测: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探究致死情况,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1.2007——2010年宁夏试题统计——寻找到命题方向(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07·宁夏·T29 )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有一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请回答(只要写出遗传图解即可):(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命题立意】以伴性遗传和基因分离定律等考查理解能力、应用能力【错误的主要原因】遗传图解、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书写等规范问题。 1.2007——2010年宁夏试题统计——寻找到命题方向(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08·宁夏·T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C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注意】2011年考试大纲样题【命题立意】以基因重组知识点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高考命题思路:注重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08 ·宁夏· T29)Ⅰ.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基因型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  和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命题立意】以基因自由组合中的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关键信息】①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③全部【思路点拨】
由子代表现型9:7→ 9:3:3:1 → AaBb自交,由子代表现型3:1=(3:1)(1:0) → AaBB 自交或AABb自交。
由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AABB 1.2007——2010年宁夏试题统计——寻找到命题方向(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高考命题思路:对分析、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考查 1.2007——2010年宁夏试题统计——寻找到命题方向(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09·宁夏·T6)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D.1/16【命题立意】以两对遗传性状为素材,考查学生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关键信息】 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干扰信息】高茎与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高考命题思路:注重挖掘课本经典实验 1.2007——2010年宁夏试题统计——寻找到命题方向(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命题立意】
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还涉及到图文信息转化和迁移能力高考命题思路:注重挖掘课本知识 1.2007——2010年宁夏试题统计——寻找到命题方向(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2010·全国新课标· T6) 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B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基因的化学组成和基因突变的概念,以及细胞中DNA和RNA的作用考查理解能力【思路点拨】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突变不改变DAN的数量,但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高考命题思路:注重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 1.2007——2010年宁夏试题统计——寻找到命题方向(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2010·新课标· T3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l个紫色(紫)、1个红色(红)、2个白色(白甲和白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高考命题思路:对分析、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的考查 1.2007——2010年宁夏试题统计表——寻找到命题方向(二)从高考试题看新课程高考2.2009年新课标《遗传与变异》部分省市试题题统计表
——寻求命题趋势3.2010年新课标《遗传与变异》部分省市试题题统计表——寻找命题趋势①从知识考查的分布来看:与老大纲版试题比,考查的重点知识基本相同,遗传规律仍然是必考考点,主要考查遗传定律分析、理解及综合应用,它一般作为压轴题出现非选择题中。其他像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核心概念的理解,DNA复制及基本对性状的控制等也是重要考点。注重模块内知识的综合,模块间综合的较少(如:遗传与植物个体发育的相关知识逐渐淡化)。4.新课程高考试卷遗传部分呈示的高考导向信息②从能力考查的角度来看: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考查。遗传与变化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等能力。③从题型考查来看:每套试卷非选择题中几乎都出现遗传部分试题中,它以综合题形式出现,其中有分析推理、遗传探究、遗传图解书写等部分。④从试题考查的难度来看:遗传试题一般难度较大,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信度。4.新课程高考试卷遗传部分呈示的高考导向信息二、《遗传与变异》专题复习策略(一)钻研教材
深化理解(二) 题型分类
提升能力(三) 用好真题
规范答题(一)钻研教材
深化理解专题复习不但要回归教材,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研究教材,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弄清教材编排思路,注意比较新、老教材的差异,注意教材新增加内容;重视本章节知识与其他章节的联系。使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在微观上处理教材时,要抓住主干知识,突显重点知识,剖析核心知识;同时要善于深挖教材,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二、《遗传变异》专题复习策略新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编排体系的设计思路 1. 研究教材——新教材编排体系和思路的变化 1. 研究教材——新教材编排体系和思路的变化《遗传与进化》编排主体思想是从基因的视角入手,以信息论作为理论支撑,因为遗传本身就是信息。教材以发现史为线索,就是寻找信源(遗传因子的发现)信宿(基因的本质)编码(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突变及其变异)信道(中心法则、现代进化理论)。教材具体内容的设计思路是按科学发现史的时间顺序编写。从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魏斯曼预言减数分裂→摩尔根定位基因在染色体上→格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达尔文进化论→现代进化论。围绕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既展示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又体现了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遗传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1. 研究教材——编排体系和思路的变化必修2教材新增加内容:1.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的模型建构活动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3. 增加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 (2010·北京理综· T30)4.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5.“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克里克实验证据、尼伦伯格和马太实验等6.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7.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8. “拉马克进化学说”9.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共同进化” 、“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1.研究教材——新教材内容的变化例题:(2010·北京理综·T30)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1.研究教材——新教材内容的变化启示一: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是选学内容,说明选学内容也可能考试素材。所以要全面细致处理教材,包括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的“问题与探讨”“思考与讨论”
“技能训练”等辅助栏目。同时还要注意课后习题,包括知识迁移题,思维拓展题等。1.研究教材——新教材内容的变化必修2教材涉及相关实验有:1.科学发现史经典验:(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3)DNA 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包括转化实验和侵染实验)(4)DNA半保留复制实的实验证据(5)遗传密码的破译相关实验(克里克实验证据、尼伦伯格和马太的遗传密码破译)等(6)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7)噬菌体侵染实验(8)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相关实验等1.研究教材——新教材内容的变化启示二:要重视实验,不但要重视考视大纲要求的实验,还要重视教材涉及相关实验。2.考试大纲要求实验:(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3.教材中的其他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1.研究教材——新教材内容的变化启示二:要重视实验,不但要重视考视大纲要求的实验,还要重视教材涉及相关实验。(1)核基因遗传规律的比较2.剖析核心知识例如1:基因遗传规律① 基因互作(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类似的还有:3:6:7,1:4:6:4:1,11:2:2:1等加在一起为16的比例,同时还要注意有“致死”等特殊情况发生。例如:6:3:2:1,4:2:2:1等比例基因互作解题关键:第一:要理清基因之间的关系。第二:注意特殊比例。(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例题: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右图:解题关键:写出各种表现型的基因组成:由AAbb(红色)可知红色的基因:A—bb由3:6:7可知,F1是AaBb,由此知道,粉色基因组成是A—Bb。再根据基因之间关系和3:6:7知道,白色基因组成是aa— —和A—BB②一因多效和多效一因一因多效:一对基因影响多种性状的发育。多因一效:一个性状的发育受许多不同基因影响的现象。例如:(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解题要点:弄清不同基因的位置,是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还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上(基因连锁)(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例如:ABO血型例题:(2009山东T7).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 ),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A.都是纯合子(体)
B.都是杂合子(体)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
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③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解题关键:不同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④基因致死效应【注:(2010·山东理综·T27)(2010·福建理综·T 26)(2009·四川· T31)(2008·北京理综· T4)(2004·全国理综II·T30)等都有涉及】(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例如:温度敏感突变型分为条件致死(在较低温度下不出现致死效应在较高温度下出现致死效应)和非条件致死的(在已知任何条件下都有致死效应)两类(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④基因致死效应例题2:(2010·福建理综· T27)(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遗传探究 】例题1:(2009·四川卷·T31)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 遗传推理】④基因致死效应(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解题关键:看清致死类型(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试验步骤:①
;结果预测: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探究致死情况,考查实验探究能力】④基因致死效应(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解题关键:看清致死类型答案: ①选择该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F1,② 用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③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所占比例)。Ⅰ
F2中雌:雄=2:1;Ⅱ
F2中雌雄比例为1:1;Ⅲ
F2中雌:雄在1:1~2:1之间。解题关键:看清致死类型(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⑤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半显性)c.共显性(并显性)d.条件显性:相对性状的显、隐与环境条件等有关。例如:(2010天津T6)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⑥表型模拟: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例如:必修二P71 长翅果蝇由于温度的影响出现了残翅,属于不可遗传变异。⑦从性遗传: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例如:有角( H)对无角( h)为显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⑧性反转:有功能的雄性或雌性个体转变成有功能的反向性别个体的现象例如:自然情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2008·海南·T18)⑨同一染色体上基因——连锁连锁与交换定律在高中教材中,只是在减数分裂提到过交叉互换,考纲中也不作要求。只有上海的高考要求掌握。但在2010年高考试卷中,山东理综、福建理综、浙江理综三套试卷都有所涉及。但涉及很浅。用我们现行知识都可以推导出相关的基因型。不会出现有关交换率、比例的计算问题。因此在复习时要合理处理。可以在复习到自由组合定律时,可以进行简单对比。(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例1(2010·山东·T27)(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 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杂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图示为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例2:(2010·福建理综,27)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遗传三大规律的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2种:D:d=1:14种:YR:yr:Yr:yR=1:1:1:12种:BV:bv=1:14种:BV:bv:Bv:bV=多:多:少:少显:隐=1:1双显:双隐:显隐:隐显=1:1:1:1双显:双隐=1:1双显:双隐:显隐:隐显=多:多:少:少(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纵观几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除了以上特殊现象外,还有如:出现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际考查两对、遗传中出现基因突变、遗传中出现减数分裂异常等例题(2008·山东·T26)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在♀AA×♂aa杂交种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13或11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是正常或矮生
。总之:现在遗传规律命题方向主要趋势是:常规遗传题出现许多变化类型,平时我们要多总结归纳。(2)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的拓展与归纳:例如教材P115“思考与讨论”中“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理解“遗传平衡定律”3.深挖教材:全面到位细致处理教材,包括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的“问题与探讨”“思考与讨论”
“技能训练”等辅助栏目。同时还要注意课后习题,包括知识迁移题,思维拓展题等,多深挖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出现的知识点。遗传平衡定律:Hardy和Weinberg于1908年分别应用数学方法探讨群体中基因频率变化所得出一致结论,即遗传平衡定律(又称Hardy-Weinberg定律)。在一定条件下,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条件:(1)在一个很大的群体;(2)所有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产生后代;(3)自然选择对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4) 没有突变发生;(5)没有迁入和迁出。例题2:某种群AA所占的比例为16%,Aa所占的比例为20%。请问A的基因频率为多少?例题1:已知白化病的发病率为1/10000,求白化病致病基因频率为多少?白化病aa的频率q2=1/10000,则致病基因a的频率q=1/100;假设在一个理想的群体中,某基因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 Y和y,若基因Y的频率为 p,基因y的频率为q,则p+q=1,基因型YY的频率为p2,基因型yy的频率为 q2,基因型Yy的频率为2pq,且p2+2pq+q2 = 1。 (p+q)2=p2+2pq+q2正确解答:A的基因频率=16%+(1/2×20%)=26%。错误原因:此种群不平衡,不能用遗传平衡定律。错误解答:运用基因遗传平衡定律,A的基因频率为40%。3.深挖教材——例如: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启示:如果能常规方法从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就用常规方法。但从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就用遗传平衡定律。例题3:下面是四个不同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哪些是平衡群体? A.0.36AA
0.25Aa C.0.04AA
0.42aa答案:ABC解析:因为 ABC三个种群符合遗传平衡定律(p+q)2=p2+2pq+q23.深挖教材——例如: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例题4: (2009·四川高考· T31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
③用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Bb)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解析: F1 中BB:Bb=1:1。B的基因频率为3/4。运用遗传平衡定律可知,BB的基因型频率为9/16, Bb的基因型频率为6/16,bb死亡。BB:Bb=3:2,即可求出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0%3.深挖教材——例如: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例题5:已知白化病的发病率为1/10000,人群中正常(携带者)概率是多少?正常人中,携带者概率是多少?致病基因a的频率=1/100,基因A的频率是99/100 ;运用遗传平衡定律Aa的基因型频率是2× 99/100 × 1/100≈ 1/50人群中正常(携带者)概率=正常人中,携带者概率=
(由于aa基因型比例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果aa基因型比例不是太小,应该要考虑。3.深挖教材——例如: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3.深挖教材——例如:遗传平衡定律的理解例题6:(2009·广东·T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D.1/2解析:由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可以得出正常aa基因型的频率是81%,应用遗传平衡定律可以得出a的基因频率是0.9,则A的基因频率是0.1。妻子患病,有二种基因型AA和Aa。Aa的基因频率是2×0.1×0.9/(0.01+2×0.1×0.9)=18/19(而不是2×0.1×0.9=18%)。丈夫正常,基因型是aa。这对夫妇有二种组合,即:AA×aa,Aa×aa,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1/19+18/19×1/2=10/19答案:A(二)题型分类
提升能力纵观历年的高考遗传题大题,正在逐步向着综合考查的方向发展,而且这方面的试题最能体现对学生分析推理、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这方面的试题涉概念、原理多,题型变式也多。我们在进行遗传专题复习教学中,要把试题分类,善于总结每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注重解题思路的梳理和方法的演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二、《遗传变异》专题复习策略我们将遗传方面的试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题型,对每种题型分类总结,寻找每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注意事项。1.遗传推理题
2.遗传探究题
3.遗传系谱图
4.遗传育种题等(二)题型分类
提升能力1.遗传推理题:遗传与变异专题几乎年年都有遗传规律的考查,而遗传规律几乎都涉及到分析推理。这类题经常以文字叙述或表格等形式出现。解题方法:第一:注意试题的条件:包括涉及几对相对性状、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的位置等第二:有多对相对性状时,一定要将每个性状拆开单独按分离规律分析后再进行合理组合。第三:注意关键信息:子代表现型及在雌雄性中的比例、“全部、都”等关键信息。2、显隐性4、如是核遗传,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3、核或质遗传5、纯合体或杂合体母本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父本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子代的表现型与基因型1、几对相对性状条件过程结果运用遗传的基本原理运用遗传的基本原理例1:(05·全国卷Ⅱ·31)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1.遗传推理题例2:(09·四川卷·T31)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1.遗传推理题F1中浅绿抗病植株:BbRr×F21深绿
2浅绿3抗病
1不抗分离组合法即(1 : 2)× (3 : 1) = 3: 1 : 6 : 21.遗传推理题例3:(2007 ·全国卷Ⅰ· T31)回答下列Ⅱ小题(注:2011高考样题)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同源区段05广东出现过)(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XbXb),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XbYB),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关键信息1.遗传推理题分离比法(2008·宁夏· T29 · 10分)Ⅰ.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基因型是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  和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  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思路点拨】由子代表现型9:7→ 9:3:3:1 → AaBb自交,由子代表现型3:1=(3:1)(1:0) → AaBB 自交或AABb 自交。由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AABB1.遗传推理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对遗传实验题的考查已成为常考点,这类题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探究验证的遗传学问题集中分布在以下几个方面:2.遗传探究题,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二)题型分类
提升能力近年来遗传学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已考查知识的分布2.遗传探究题①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判断差异:细胞质表现为母系遗传方案:用正交、反交方法,看子代表现型②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判断差异:性染色体表现为伴性遗传方案一:用隐性做母本,显性做父本。方案二:如果不知道显隐性,就用正反交。 (因为正反交常染色体遗传子代结果相同)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上的判断差异:基因位于X染色体同源区段,当亲代都是纯合体时,子代表现性状与性别无关。方案:如果是纯合体,用隐性做母本,显性做父本。2.遗传探究题遗传探究题的解题策略总体思路:一是先假设,二是找差异④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的判断差异:基因位于X染色体同源区段时,当杂交的父本是杂合子时,子代表现性状与性别有关。方案:用隐性作母体,显性作父本,观察F1的性状。如果子代性状与性别有关,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同源区段。如果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让F1代雌雄相互交配。观察F2代的性状及比例例题:科学家发现该动物发现,黄毛基因(B)对白毛基因(b)完全显性。现有各种纯种该动物个体若干只,请利用杂交实验来推断控制黄毛与白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同源片段上,还是位于X非同源片段上?思考?探究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同源片段上,还是位于X非同源片段上?2.遗传探究题答案:用纯种白毛个体与纯种黄毛雄个体杂交若子一代雄性个体都为白毛,雌性个体都为黄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甲图中的X非同源片段上;反之:则用子一代的黄毛雄、雌性个体相互交配,得到子二代若子二代雄性都为黄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同源片段上若子二代果蝇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方案:1.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有个亲本是纯合子:用杂交法2.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有个亲本是杂合子,用自交法3.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不知道纯合或杂合,先杂交后自交或先自交后杂交4.如果基因在X染色体上,两不同性状亲本杂交。2.遗传探究题例题:自然界玉米茎为稳定遗传的绿茎,若田间偶尔发现有一株紫色茎玉米。若已证实这对性状为核基因控制,请继续探究这对性状的显隐关系?1.环境因素(外因)和遗传因素(内 )对生物性状影响差异:是否可遗传变异方案:根据需要改变其生存环境进行实验探究或在相同的环境交配看该性状是否可以遗传。方案1:取该小麦种子在其他小麦田种下,让其自交,若还全是高杆,说明矮秆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现高杆、矮秆两种性状,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方案2: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 : 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方案3: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例题:(2007·山东·T26)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差异:一对跟多对性状分离比不同方案:自交法或测交法说明:如果由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且两对基因立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F1自交就出现9:7,13:3,15:1等9:3:3:1衍化的比例或连锁交换引起的一些不正常比例。2.遗传探究题例题1(06北京理综 30)(2)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自植株(纯合子),为验正该性状是否有望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汁并完善实验方案:① 步骤l:选择
杂交。预期果
。② 步骤2:
。预期结果
。③ 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例题:(2010·山东· T27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试验步骤:①
;结果预测:Ⅰ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Ⅱ 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Ⅲ 如果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10年福建、10年山东)2.遗传探究题(5)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问题探究—— “致死突变”答案: ①选择该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F1,② 用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③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所占比例)。Ⅰ
F2中雌:雄=2:1;Ⅱ
F2中雌雄比例为1:1;Ⅲ
F2中雌:雄在1:1~2:1之间。2.遗传探究题(5)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问题探究—— “致死突变”例题:
绵羊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形成的杂合子所控制的性状在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A为显性,无角基因a为隐性,一只有角公羊与一只无角母羊交配,生产多胎,所生小羊中,凡公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有角,凡母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无角。(1)请写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的方案,说明推理过程。(5)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问题探究—— “从性遗传”2.遗传探究题(5)遗传规律中“特殊现象”问题探究—— “基因连锁”2.遗传探究题例题1:香碗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Y和 y,R和r)共同控制,当基因Y和基因R同时存在时开紫花,若不知基因Y、R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方法小结:做遗传探究题时,先进行假设,要每种情况都考虑到,再根据所得的结果得出结论。例题: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两只果蝇杂交产生大量子代,子代♀果蝇中只有显性性状,没有隐性性状。怎样由此判断基因所在位置亲代果蝇基因型 ?总之: 这类题是学生最怕的题型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二)题型分类
提升能力3.遗传系谱图题,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这类在江苏和上海等单科试卷几乎年年都有大题,近年综合卷也有出现。解这类题首先要判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然后再推理和计算。对此类题我们可以分析以往高考出现过比较经典的高考真题,让学生重点做几题,掌握这类的解题方法。解此类题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先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第二步:根据题意,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具体方法有:①填空法:依据表现型写成基因型填空式;②表型法:根据亲代(或子代)的表现型写出子代(或亲代)的基因型。第三步:再依据基因的遗传规律求解计算。例题:(2009·山东高考· T27)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 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
。Ⅱ-2的 基因型为_ 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AaXbYaaXBXb7\323.遗传系谱图题,提高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甲病的遗传方式的确定:1.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2.判断不出显、隐性。只有用排除法来确定。3.由于出现了“女病男正”和“男病女正”所以可以排除伴X隐性和伴X显性遗传,只有是常染色体遗传。4.由于Ⅱ-4无致病基因,所以排除常染色体隐性,最后确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类试题以利用生物变异来培育优良品种,来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二)题型分类
提升能力4.遗传育种题,提高综合应用能力(1)育种方式的比较(2)动、植物育种比较4.遗传育种题,提高综合应用能力(3)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①解题思路:②表述方式:a.遗传图解法b.文字叙述法c.遗传图解加文字说明③注意事项:a.亲本品种只能从材料中选,材料没给的不能用b.育种目标看清楚,一般培育纯合子,但也有些情况要选杂合子(如03年全国卷Ⅰ),还有可能要选育隐性品种。c. 弄清育种年限,分清是植株还是种子,若找Fn代的植株,需要年,若找Fn的种子,需要
年。n+1n4.遗传育种题,提高综合应用能力d.写遗传图解时规范,注明各代(P,F1,F2,…) 、基因型、表现型;根据需要,有时要标注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比例,每行对齐,书写工整,有些题还要有相关文字说明。例题:(2003 · T26)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三代即可)近两年新课程高考题中对遗传图解的考查第一代    AABB  ×  aabb
亲本杂交小麦第二代     
F1 代自交第三代
aabb种植 F2 种子得植株,选矮杆、抗病(aaB_ ),继续 自交、不断选优,期望获得纯合体。第一代    yyRr
亲本杂交马铃薯第三代
YyRr 用块茎繁殖第二代  YyRr
yyrr种植,选黄肉、抗病(YyRr)   随着高考命题的权力下放,每年高考,全国各地都会有十多套高考题。这些试卷均是由高考命题专家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要求,严格命制出来的。有极高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我们把握高考动态方向,提高备考效率、规范学生答题。为了合理地用好高考试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合理选择
注意时效性和差异性2.精讲试题
注重整合3.变式训练 注重知识的辐射性4.注重细节
规范答题(三) 用好真题
规范答题1.合理选择,注意时效性和差异性年年都有高考,每年都有十多套试卷,把它们都一律“拿来”,显然也是不正确的。我们说,“高考年年变”,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高考与以往的高考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会体现出一些不同。但由于高考命题是遵循“稳中求变,平稳过渡”的方针来演变的,因此,我们重点选择近五年的高考试题训练(例如金考卷五年高考真题分类训练)。我们还要选择和研究其他进入新课改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先期进入新课标省、市高考试卷,它们新课程高考有几年的经验,试题比较成熟,也有特色。但由于教材和考纲的差异,有些试题要区别对待。课改区高考生物试题研究2007年,全国有4个省市参加了课改高考。其中,广东、海南为生物单科命题卷;山东、 宁夏为理科综合卷。2009年,全国有11个省市参加了课改高考。其中,上海、广东、海南、江苏为生物单科命题卷;山东、浙江、安徽、天津、福建、辽宁、 宁夏七省市为理科综合卷,共使用了六套新课程高考理综试卷,宁夏、辽宁两省高考理综试卷相同。2008年,全国有5个省市参加了课改高考。其中,广东、海南、江苏为生物单科命题卷;山东、 宁夏为理科综合卷。2010年,全国有16个省市参加了课改高考。其中,上海、海南、江苏为生物单科命题卷;宁夏、吉林、黑龙江、陕西、湖南、辽宁均使用了课标全国理综卷;北京、天津、山东、福建、安徽、浙江、广东为理科综合卷。共使用了八套新课程高考理综试卷、三套生物单科卷。2009年全国高考试卷命制概览生物高考试卷共15套新课标命题老教材大纲版命题自主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生物单科:广东、上海和江苏(共三套卷)理科综合:山东和天津(共二套卷)自主命题理科综合:北京、重庆、四川(共三套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生物单科:海南(共一套卷)理科综合:辽宁宁夏、安徽、浙江、福建全国Ⅰ卷:湖北、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广西(共一套卷)全国Ⅱ卷:贵州、云南、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共四套卷)(共一套卷)1.合理选择,注意时效性和差异性2010年全国高考试卷命制概览生物高考试卷共15套新课标命题老教材大纲版命题自主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生物单科:上海和江苏(共二套卷)理科综合:山东、天津、广东和北京(共四套卷)自主命题理科综合:重庆、四川(共二套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生物单科:海南(共一套卷)理科综合:全国新课标、安徽、浙江、福建全国Ⅰ卷:湖北、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广西(共一套卷)全国Ⅱ卷:贵州、云南、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共四套卷)(共一套卷)1.合理选择,注意时效性和差异性高考试题具有很高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我们应该那么精讲、分析高考试题,分类、整合高考试题,找到试题的联系与变化。几种常用整合高考试题做法按照题型进行整合。我们可以和和按我们遗传的几大题型进行整合,总每种题型解题规律和方法。按知识点进行整合,比如此专题可以分遗传结构基础、遗传分子基础、遗传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与健康、生物进化六个模块进行整合,弄清每个小模块的命题重点和要点。(有很多高考真题分类训练的资料)按考点进行整合,可以把此考点出现的试题整合一起,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揣摩命题者的考查意图,把握命题的方向。按疑难点进行整合,可以把高考出现的疑难点和易错整合一起,进行电子存档,定期进行检测。2.精讲试题,注重整合(2010·全国新课标· T6 · 6分)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B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基因的化学组成和基因突变的概念,以及细胞中DNA和RNA的作用考查理解能力【思路点拨】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突变不改变DAN的数量,但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2.精讲试题,注重整合——按考点进行整合基因突变考点(2010·福建理综·T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B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2010年有关基因突变的高考选择题【考查基因突变结果】2.精讲试题,注重整合——按考点进行整合(2010·江苏卷·T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 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近两年新课程高考题中对“基因突变”的考查【对基因突变综合考查】2.精讲试题,注重整合——按考点进行整合“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关于基因突变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比如我们可以从基因突变对性状影响来对学生提问,使学生加深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1)碱基替换是否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2)如果不是,什么情况下性状会发生改变,什么情况下不发生性状的改变?(有没有考虑到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是不相同的?显性纯合子发生隐性突变?如何判断是否发生了这隐性突变呢?)(3)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可能有哪些类型?分别可能带来什么结果?(有没有考虑到增添或缺失的数目以及位点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与遗传密码破译相结合)2.精讲试题,注重整合——按考点进行整合(09·安徽·T6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思路点拨】由F2 9:7→ 9:3:3:1 → F1紫花植株(AaBb)由F1 (1:1)=(1:1)(1:0) → Aabb×aaBB AAbb×aaBb2.精讲试题,注重整合——按考点进行整合遗传规律“非一般比例”考点近两年新课程高考理综试题中对“非一般比例”的考查2.精讲试题,注重整合——按考点进行整合2.精讲试题,注重整合——按疑难点进行整合例如:( 09·江苏·T12) 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08·江苏·T24)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B.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3.变式训练 注重知识的辐射性高考命题由于分值、能力和时间的限制,对于命题者而言,有些问题可能是“意犹未尽”。但对我们来说,就不能只是就题论题,我们要在原命题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自己命题,拓展探究,真正发挥高考试题知识和能力的辐射性。高考真题:(2010·浙江理综·T30)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取的F1是抗稻瘟病纯合子抗螟基因与抗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变式拓展题1:某农业研究所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Bt基因)导入棉花(二倍体),筛选出Bt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假定Bt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某些抗虫植株体细胞中含有两个Bt基因。某中学生兴趣小组成员以这两个Bt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位点为课题进行了实验探究。配子中Bt : bt=1:0配子中Bt : bt=1:1配子中Bt : bt=3:13.变式训练 注重知识的辐射性测交:1:0测交:1:1测交:3:1自交:1:0自交:3:1自交:15:1高考真题:(2010·浙江理综·T30)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3.变式训练 注重知识的辐射性变式拓展题2 :个体正常发育的内在条件是具有全套基因,在控制某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中,如果缺失一个,个体的生活力可能降低但能存活,如果一对基因都缺少,则会因为在个体发育中该性状无法形成而使个体不能存活。在上述现有鼠群遗传中发现,一弯曲尾雄鼠(XAY)与正常尾雌鼠(XaXa)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欲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这只雌鼠是染色体缺失引起的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写出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杂交亲本,并作出相应的实验结果预期。 3.变式训练 注重知识的辐射性变式拓展题3 :小家鼠毛色的黄与灰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让毛色、尾形相同的多对小家鼠交配,其中雌鼠的基因型相同,雄鼠的基因型相同,所得子一代类型及其在子一代总数中的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1)控制毛色的基因在
染色体上,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2)亲代雌鼠、雄鼠的基因型分别是
。3.变式训练 注重知识的辐射性变式拓展题4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X、Y代表元素在细胞膜上都可以找到。在研究DNA半保留复制机制时,X、Y代表的任何一种元素都可被选择为同位素标记(B.人体中,单体b的种类有4种。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A的结构具有多样性C.人类白发病基因起源于图中的①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过程只有图中的①②D.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A的种类在人的神经细胞和表皮细胞中相同,B、C则不同3.变式训练 注重知识的辐射性变式拓展题5
实验室一个小组在对果蝇观察时,发现了一群灰体长翅有1只灰体残翅雌果蝇(未交配过),另一小组发现了一群灰体长翅有1只黑体长翅雄果蝇(未交配过)。两个小组将选用这些果蝇进行下述实验来解决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① 把
放同一容器中培养,使其交配产生足够的后代F1。② F1成熟后观察雌雄果蝇的性状,发现全是灰体长翅。③ Fl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观察其性状并记录结果。④ 统计分析F2的各种表现型及其比例。2.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如何从F2的表现型推断黑体出现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2)从Fl所表现出的性状推断长翅与残翅的遗传方式是_____(细胞质或细胞核)遗传。请简要说明理由。(3)若已知控制黑体、灰体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如何通过预测F2黑体、灰体的性状表现来推断控制黑体、灰体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4) 若F2中有黑体、残翅性状的果蝇出现,且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何确定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变式训练 注重知识的辐射性4.注重细节 规范答题第一:要讲究解题技巧。教会学生审题时注意关键词、看清题干的主要目的,防止审题不清、不细,大意失分。第二:要规范化答题。指导学生表述简练,注意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的科学性、答题的完整性、表达的准确性、书写的规范性。切忌语句不通顺、要点不全、逻辑关系混乱等,尤其要避免书写潦草,平时对生物学专有名词的错别字不能姑息马虎过关。 第三:准备纠错本。平时考试易错的知识点可以指导学生用小本子记录下来,考前进行温习,以免再犯相同的错误。 第四:训练高考题,注重与真题答案差异,有些典型题的答案甚至可成为答此题的模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配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