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默罗为什么没有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奖,要详细的

爱德华默罗_百度知道
爱德华默罗
请帮我找找爱德华默罗在广播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急需资料.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爱德华·R·默罗和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诞生》(美)Bob Edwards|
其他类似问题
爱德华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精品课程网
欢迎光临湖州师范学院新闻采访与写作精品课程网!
&&|&&&&|&&&&|&&
&&|&&&&|&&
&&|&&&&|&&&&|&&&&|&&
&&|&&&&|&&&&|&&
七、外国名记者介绍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 阅读:<font color="#FF次 【字体:
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1911)[美国]
美国新闻家。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1911年10月29日卒& 。1864年到美国参加林肯骑兵部队。退伍后,自学法律,取得律师资格。1867年入美国籍。1878年购得《圣路易电讯报》,1880年将它与《晚邮报》合并为《邮报-电讯报》。1883年买下纽约《世界报》,对报道、编排和经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宣称该报是独立报纸,为市民服务,揭露贪污腐化,倡导社会改革运动。他强调新闻的真实、准确。文字简洁通俗,重视社论。被认为是19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 。1890年辞去《世界报》主编职务。晚年双目失明。遗嘱赠款设立普利策奖,并捐赠200万美元作为创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基金。普利策两手空空来到美国,死的时候却留下大笔遗产。他的传奇的一生,证明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报纸工作者、新闻学奠基者,而且是一位卓越的经营管理者。
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美国]
&& 美国报业主。1863年4月29日生于圣弗朗西斯科,卒于1951年8月14日。早年入哈佛大学。1887年接办其父的《旧金山考察报》。1895年购进《纽约日报》后,增加插图、彩色专刊和大字标题,并以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犯罪、灾祸、丑闻等报道,因而被称为黄色新闻大王。1925年建立赫斯特报团。1927年他在17个城市拥有25家日报,总发行量520万份,17家星期日报,总发行量673.5万份,还有24家杂志。并拥有国际新闻社,金氏特稿辛迪加、12家广播电台以及2家电影公司。
约翰?里德(John Reed,)[美国]
美国著名记者、诗人、政论家,美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887午10月22日里德出生在美国的波特兰城。十月革命发生时,他正在俄国,亲眼目睹了这场伟大的革命。随后,他写出了记实性名著《震撼世界的十天》。1920年10月19日,里德在莫斯科病逝。
在1911-1920年的十年间,里德的报道涉及标志那个时代血腥特征的劳资冲突、墨西哥农民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社会主义政权建立,这一系列的动荡不仅敷陈了20世纪噩梦般的基调,同样也使一个从俄勒冈州来的无名小子迅速成就为“现代新闻学之父”。
1917年4月,一个盛大的和平主义者集会正在华盛顿进行。当威尔逊总统的宣战声明掠过大厅时,约翰?里德飞身上台,“这不是我们的战争,我不支持它。”其实早在一年半前,这位从欧洲战场返回的战地记者已经这样告戒过自己的同胞了。他的反战姿态在随后的日子里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不仅从新闻界争相延聘的对象和稿酬最高的记者,沦为一些左派报刊甚至三流媒体的低薪撰稿人,而且被他的母亲、兄弟、朋友和同学所不理解与抨击,后者中包括著名的沃尔特?李普曼――他们同是哈佛的毕业生。
在李普曼看来,里德对政治总的看法,包括他的口号“这不是我们的战争”在内,都是过于简单与不成熟的。有关欧战的观点分歧在琐事细节上影响到了人身评价。在一年前还是无条件地赞扬里德,视他为“天才”,把他的墨西哥报道誉为“文献”的李普曼在1915年这样评论他的里德同学――
“他将自己的行为举止搞得像一个玩世不恭的战地记者……就气质而言,他够不上一个职业作家或者职业记者,他是一个自我陶醉的人物,革命、文学与诗歌都不过是他逢场作戏的道具,事件仅仅是他浪荡生涯中的小插曲。他不时发现奇遇,靠的是想当然,一生中更是经常性地改弦易辙。他就是这样一种人,把当一名普通水手、营救妇女、猎捕狮子、企图乘飞机环游世界这样一些浅薄不堪的胡思乱想,看成是一种确实可行的事情……”
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美国]
新闻记者和社会改革家,是黑幕揭发运动的中坚人物。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富裕家庭。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去德国和法国学习心理学和艺术。1892年进入报界,先后任《纽约晚邮报》《纽约商业告知报》记者、本市新闻主编,1901年转任《麦克卢尔杂志》编辑主任,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揭露黑幕的报道。
19世纪下半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经历近百年的积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据统计,1860年全美只有3个百万富翁。40年后的1900年,美国已有百万富翁3800个。十分之一的人口占有全国十分之九的财富。运作有道的财团老板控制着经济、政治的命脉。他们呼风唤雨,与政界老板情投意合,致使贪污腐败之风席卷各州。
1902年前后,痛感于美国社会政治道德的沦落,以作家、记者林肯?斯蒂芬斯、雷?斯坦纳德、贝克?塔贝尔等为首的一批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聚集在《麦柯卢尔》《角斗士》《世界主义者》等杂志阵地上,向政界、商界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腐败弊端展开了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他们比分所及包括政府与和道德勾结、金融保险业的欺诈、街头上的卖淫、药品食物的掺假、监狱里的暴虐,甚至连交汇的黑暗也逃不过他们犀利的目光。
这场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称之为“扒粪”(Muckraking)的黑幕揭发运动,不但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也得到了总统的赞同,获得了巨大成就。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所总结的那样:“华尔街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欺骗公众了,保险业运行机制健全了,银行增加了新的防范措施,药品和食物掺假将冒更大风险。运输公司开始关注公民的人身安全。各州和城市更致力于廉政建设,人们开始提名自己的后选人。弱势群体得到了保护,旧时政治老板的风光不再……”
威廉?拉塞尔 (William H. Russel) [英国]
第一个职业战地记者。威廉?拉塞尔1820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1850年赴丹麦,开始了他的战地记者生涯。1854年2月,作为《泰晤士报》的特派记者随英国皇家近卫军远征马耳他,用现场目击式的报道真实的反映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残酷和战地救护中的严重问题。他的报道使后来大名鼎鼎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出面组织了一支由38名护士组成的民间战地救护队伍,在前线建立起医院管理制度,使伤病员死亡率直线下降。报道克里米亚战争使他一举成名,此后,他还报道过年的英印战争、初期美国内战、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巴黎公社起义等,当他于年在埃及报道他的第10场战争时,他已经64岁高龄了。不畏艰难进行报道的精神和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勇气,使他成为无数后来者效仿的榜样。
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
美国记者、专栏作家,政论家。1889年9月23日生于纽约,1974年12月14日卒于同地。毕业于哈佛大学。191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1~1931年任纽约《世界报》编辑、主编。9年间撰写社论1200余篇。1931年为《纽约先驱论坛报》撰写“今日与明日”专栏,被国内外250多家报纸转载。1963年1月,“今日与明日”转到《新闻周刊》刊载。1967年3月25日刊出最后一期专栏。该专栏在美国报业史上历时最久,影响最大,深受国内外重视。1967年退休后,继续为《新闻周刊》撰写评论。一生著作近30种。曾两次获普利策奖。
&& 《李普曼传》的作者称李普曼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他满足于当一个预卜吉凶的神人,而不想当一个殉道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新闻记者的李普曼,一生为世人预卜吉凶确乎达到了人尽推崇的“神人”的程度。
李普曼可以说是兼职的政治家,新闻是他的主业。他直接从事政治活动的经验只在一战期间有过两次,此后虽然他没有直接从政,但是,终其一生,李普曼又十分关注政治问题。还在哈佛大学毕业之时他就参与调查政治问题的黑暗揭发运动,写了很多揭露文章。他出版的第一本书《政治序论》就是关于政治的。而他的有关新闻传播的理论著作《舆论学》也是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
李普曼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美国吹响了文化革命和社会革命号角的风云人物中的一员。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他的专栏文章通过报业辛迪加的转发,刊登在美国和世界各主要报纸上,拥有读者近5000万人,“整整三代人都靠沃尔特?李普曼指点政治事务的迷津”。“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确实具有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早年他为纽约《世界报》写的社论使美国对墨西哥的入侵免于发生。晚年他激情澎湃地过问越南战争,为越南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梦魇而义愤填膺。他追求的生涯迫使他处于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不容许他退出战斗。范?威科?布鲁克斯说李普曼的生涯是“美国献身于政治写作的人当中最最光彩夺目的”。但同样的李普曼“更愿意对权力进行分析,而不是身体力行。所以他选择的生涯是参与其事与超然物外两者的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统一”。纵观李普曼的新闻生涯,既有与美国政府、总统的亲密合作,又有与其冲突、对抗的时候。一方面他注重和各种政治势力保持一种亲密的关系,因为他认识到“权势人物是消息的主要来源”。同时他又强调新闻之于政治的独立性。在1964年的一次电视讲话中,他提到:“对记者来说,能够确知事态的发展以免自己愚弄自己,这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在高级官员和报人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距离。我倒不是说要有一道墙壁或者一道藩篱,但是要有一个空间上的距离,这是很有必要的。”他认为,在一个新闻记者和高层官员亦即权威人士的关系中,有着某种特定的防范规则,这种规则十分重要,每人都必须遵守。报人不能成为大人物的密友。之所以这种防范是必须的,是因为虽然权势人物是消息的主要来源,然而又是“各种偏爱、特权、荣誉和自重的施舍者。现代新闻天地中各种腐败现象的最主要形式,就是在形形色色的幌子和伪装下,在社会上向权力的顶峰钻营攀升。”面对各种权力或别的诱惑,新闻记者“只有始终不懈地对此保持清醒认识,才能得免于此。”在他的心目中,新闻既可配合政治又并不直接隶属于政治。新闻与政治离合有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普曼欲保持新闻记者独立的地位、清醒的头脑,以便成功地扮演指点迷津、预卜吉凶的社会角色。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美国]
埃德加?斯诺(1905――1972年),美国记者。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到中国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特约通讯员。后来在北平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同时学习了中国语文。1936年6月,他从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记者。他首先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临时首府保安(今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长谈,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长途跋涉,到边区各地采访。最后于当年11月回到北平。他在北平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导,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第一本由西方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著作,该书于1937年10月首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后来,一些留在上海租界内的抗日救亡人士,把该书翻译成中文,为了便于掩护,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的书名。抗日战争爆发后,斯诺担任英美报纸的驻华战场记者。1941年,他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的报导,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被迫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三次来华访问,同毛泽东、周恩来会面。1972年2月病逝。后来,他的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学。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 Strong) [美国]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Anna Louis Strong,),美国女记者与作家。1885年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弗兰德城。190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早年致力于儿童福利事业和工人运动。1921年被派往苏俄从事救灾工作,后任驻莫斯科记者。
&&& 1925年首次访问中国。1928年发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一书,介绍中国人民的斗争, 1930―1935年在《莫斯科新闻报》工作。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奔赴西班牙,写出《武装的西班牙》一书,赞扬了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二次来中国,1938年发表《人类的五分之一》,介绍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与抗日战争。1946年第5次来华访问延安,毛泽东在同她谈话中提出著名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著有《中国出现黎明》、《中国人征服了中国》。1949年在莫斯科以“美国间谍”罪名被捕入狱,1955年宣告无罪。1956年出版了《斯大林时代》一书。
&&& 1958年第6次访华定居北京。
&&& 以后,她满怀激情地编写了《中国通讯》69篇,向世界人民报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1970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enes Smedley)[美国]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美国记者,作家。1892年2月23日生于密苏里州奥斯古德。曾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后到《纽约呼声报》工作,开始文学生涯。1928年作为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来中国。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建立了亲密友谊和合作关系,成为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30年代初,曾协助“左联”开展活动。1937年到延安。后到山西前线,对八路军和根据地作了大量报道。1938年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人员,动员并组织了白求恩、柯棣华等来华支援中国抗战。同时活跃在抗日战场和敌后根据地,写了不少报道。1941年返回美国后,继续为支援中国抗战而写作、演讲、募捐。1949年被美国当局指控为“苏联间谍”而遭受迫害。1950年5月6日在赴中国途中病逝于英国牛津。按照她的遗愿,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中国红军在前进》等。
史沫特莱,中国人民的朋友,在生命的最后20年中,她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爱迪-亚当斯(Adie Thomas Adams) [美国]
越战记录者、美国著名战地记者爱迪?托马斯?亚当斯1933年6月12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新肯士顿。还在高中的时候,他就开始给婚礼和其他仪式拍照。
  亚当斯在海军服役时就当过朝鲜战争的战地记者。之后他回到新肯士顿,在当地的一家报纸就职,还为《费城晚报》工作过。1962年,亚当斯开始为美联社工作,数次赴越南拍摄。而亚当斯1968年2月拍摄《枪毙越共》的那一瞬间使他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
  在亚当斯的摄影师生涯中,从朝鲜战争到海湾战争他一共参加过13次战争。他在1972年到1976年间为《时代》杂志工作。从1976年到1980年又回到美联社,成为特派记者。
  爱迪?亚当斯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职业生涯涉及了新闻、编辑、时尚业、娱乐业和广告摄影等多个领域。亚当斯的摄影作品通常被刊登在全球著名媒体的头版或是封面,比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生活》、《时尚》、《名利场》等等,他同时还是《时代》、《生活》和《波瑞》杂志的自由撰稿人。2004年他在纽约的家中病逝,享年71岁。亚当斯是在1969年以一张震撼世界的《枪毙越共》赢得荷赛和普利策奖。照片记录了一名南越军官在街边枪毙越共战俘的骇人一刻。
  爱迪?亚当斯是我们这个时代作品被刊登最多的摄影师,也是获得奖项最多的摄影师。一生获得了500多项国内和国际奖项,其中包括1969年的普利策奖。  爱迪?亚当斯是个叙事高手,他的每张照片都在讲述一个故事。摄影是他毕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当爱迪?亚当斯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用卖报纸攒下的钱买了一架照相机和一个放映机,他每次花5美元租来一个电影的拷贝为同伴们放电影,这样每天就能挣10美元。到了14岁,爱迪?亚当斯开始为人们拍摄婚纱照谋生,每次收5美元。当他上高中的时候,他开始每晚为当地的一家报纸工作。
  爱迪?亚当斯的摄影作品从来不在博物馆里展出,他的作品因常常刊登在各种报纸和杂志的封面上而被全世界的读者所熟悉。“有些照片看起来比较轻松有趣”,他说,“其他的一些是严肃的,因为他们源于心灵。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改变世界,正是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我们记住了历史上的人和事。”
  爱迪?亚当斯是个性格复杂的人,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工作并且充满着灵感和狂放的热情。对于他那幅最有名的作品,他不愿意多谈,而是更愿意谈论那些照片带来的后果―――促使卡特总统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让成千上万的越南难民前往美国。
  “这是我一生中所做的最好的事情”,亚当斯说。“我的心被一些自己拍摄的照片撕扯着,”亚当斯平静地说,“我到处拍照,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发现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被镜头捕捉的那个人,比如说我拍到的一些受伤的人,我发现自己成为了拍摄对象。我真的能感觉到,我成了那个受伤的人。我知道很多优秀的摄影师喜欢上了自己作品中的对象,真的。但我已经厌倦了哭泣。”
  厌倦了在战场上看到的一切,爱迪?亚当斯返回纽约,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我转向拍摄名流,他们不会使我的灵魂受煎熬,给的钱又多。”他拍摄的名人中有克林顿夫妇、罗马教皇等等。
  爱迪?亚当斯的最后野心是写一本书,“那将是一本小说,但是其实并不是虚构的,我要把它献给我并不喜欢的人们,还没取书名呢。”亚当斯在今年5月被诊断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但是直到病故前两个月,他还坚持摄影活动。
  照片《枪毙越共》展现的不是大战前的准备或战后的创伤,而直接传达了赤裸裸的暴力,使人们亲历了战争的恐怖。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也拍到了这一幕,和亚当斯的这张照片一起,报道影响到了当年的美国大选。它为尤金?麦卡锡的反战纲领提供了支持,而两个月过后,约翰逊总统宣布将不谋求连任。
  亚当斯当时正在给这个被捕的战俘拍照,当南越军官走近时,并没有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他的相机和军官手中的枪同时举起,而就在子弹穿过战俘头颅那一刹那,而照片定格在了永恒的这一刻。手枪在近距离对准人头,战俘的表情充满对死亡的恐惧,而致命的一枪传达出的暴力气势似乎穿透了照片的平面世界,让观者久久不能遗忘。那个姓娄的军官开枪后说:“他们杀了很多美国人和我们的人。”
这场突然的枪决画面传达的含义远远超过事件本身。美国军事历史专家莱斯利?库伦说:“抛开这一枪决是否正当,照片传达给所有观者的印象是执行枪决仅仅是为了枪决本身。人们会这样问自己:‘难道我们要支持别人做这种事?’”
  对于亚当斯自己,照片留下的是难以逾越的高度,为这张照片,亚当斯还在一直尽力为越战的创伤赎罪,他也受到过来自同行的责问。在一次颁奖典礼上,一位荷兰记者曾这样问他:“你为什么不阻止他杀死那个人?”此后两年间,亚当斯都无法使自己直面这张照片。在得普利策奖后不久,亚当斯说:“我从展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杀戮中获取了利益。有两个人因此被毁,而我却为此得奖,成为了一个英雄。”
  当时,亚当斯在西贡跟随照片中的开枪者―――南越警察队长娄―――采访了两周。娄后来移民美国,在东北部开了小食店。但是,人们光顾娄的小店却仅仅是为了“盯着他”,看看这个刽子手。每当想起这张照片改变了娄的整个生活,亚当斯就感到内疚,“我憎恨因为我的照片使被摄者受到影响”。有一时期,亚当斯甚至想退回他所获得奖项来减轻内心的自责。
&  爱迪?亚当斯拍摄的《枪毙越共》已成为当代新闻摄影史上最著名的照片,它囊括了1970年所有世界性新闻摄影比赛的大奖。
爱德华?默罗( Edward Murrow)[美国]
以现场报道而闻名的爱德华?默罗,这位战地记者出身的主持人,自1935年进入CBS,一生主持三个颇具影响的节目,即《面对面》、《现在请看》、《现在请听》。电视评论家约翰?克罗斯评论说“无论从哪种角度去衡量《现在请看》节目,都是历史上最烂灿、最精彩、最具有想象力的和最重要的节目”。《面对面》节目创办6年多,他共采访了393位各阶层的著名人士,成为全美收视率最高的“十大”节目之一。
爱德华?默罗主持的《现在请看》是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电视时事节目。它于1958年停播,但就在这个“现在请看”电视的10年时间里,其精神从未消失过。每次打开电视,你都会看到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而且都是现场直播。人们聚集在纽约市中心的大屏幕前等待《CBS新闻》,等待每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CBS曾经拥有默罗、克朗凯特、拉瑟以及塞瓦赖德。50年代末,CBS的默罗时代结束,紧接着是《60分钟》。
爱德华?默罗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广播电视记者。他因现场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一举成名。他独创了战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这些形式的创新,不仅真正发挥了广播的优势,而且使广播在美国成为合法、严肃、传播面极广的新闻媒介,改变了人们过去一直把广播只看作消遣娱乐工具的看法。在战事新闻报道中,默罗成为新媒体与新形式的最佳实践者,他创办的现场广播《这里是伦敦》与电视报道《现在请看》,被誉为美国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中两座并峙的高峰。
  1940年5月英法盟军从敦刻尔克撤退时,默罗一直在英吉利海峡地区采访。白天,他和英国空军呆在一起,晚上开车回伦敦广播。从这里开始,置身于战争第一现场的默罗开始筹划用一种新的报道方式来报道战争。
  1940年8月24日星期六,3000万美国家庭坐在收音机旁收听默罗的现场广播--《这里是伦敦》。节目一开始,美国人起居室内的收音机里传出的是震耳的空袭警报与隆隆的炮声。接着,默罗以一种慎重、准确而有节奏的声音广播道:"你们此刻听到的噪声是空袭警报发出的声音,在不远的地方,探照灯突然亮了,一道强烈的灯光正在我的上空划过。人们在静静地向前走。我现在正在一个防空洞的门口,我得把电缆线挪动一点,这样可以给人们腾出进入防空洞的通道。"在现场音响与现场情景的生动纪实中,默罗传达给那些看不见战争的人们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在欧洲大陆发生了那么多难以置信的事件后,希特勒向西线发动了"闪电战",比利时、荷兰、法国相继沦陷,此刻又轮到了英国,戈林元帅的德国空军正在英伦三岛上空肆虐,不列颠人正在孤军奋战。
  在不列颠战役中,默罗的主要广播报道是在午夜之后进行的,也就是与德国空军的空袭同步进行的。通常情况下,他在前往演播室的路上就开始广播。这期间,他好几次在街上被炸弹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击倒,有一次,一个大弹片甚至就落在他几秒钟前所呆的位置上。默罗最不愿意的事是进防空洞,除非他是去那儿采集新闻。他自己解释说:"一旦进了防空洞,你就会慌张得不知所措。"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冒险时,他说:"我有一种农民的头脑,我写不出我没有看见的东西。"他认为这样做不是逞匹夫之勇,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而是在做一个战事记者应该做的工作--尽可能地找到更多的第一手报道材料。
  空袭最猛烈的时候,默罗要求站在BBC广播大楼的楼顶上做现场报道。由于这是德军轰炸的主要目标,英国空军拒绝了他的要求。最后,丘吉尔首相受到这个年轻的美国记者的感染,出面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听到了默罗在最危险的地方与事件同步进行的现场报道。
  现场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随着事件发生、发展边观察边叙述,将现场解说、现场效果音响融为一体。以生命为支撑,默罗将现场播报的技巧与方法发挥到极至。他知道这样的广播本身就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就这样,默罗夜复一夜地走上BBC广播大楼的楼顶,把世界名胜圣保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特拉法加广场的劫后灾情报道出去。有时,他甚至跪在下水道中,伸出话筒,让美国听众也能听到扑向那些古老街道的爆炸声。人们从他的话筒中听到,他周围的房屋在爆炸声中纷纷倒塌。BBC广播公司大楼被炸了3次,CBS设在伦敦的办公室也被炸了3次。可是,他那每晚出现的权威的声音依然不断把最新的战况,把英国人生存现状带给美国家庭,使他们身临其境。轰炸再猛烈,他也总是用平静沉郁的声音报道他的见闻,从不借机渲染以哗众取宠。广播结束时他总是用伦敦最近的习惯语向听众道别:"再见--祝你幸运。"
  难能可贵的是,在默罗的战事新闻报道中,他从不对英国的苦难袖手旁观。正是通过他的声音,当时处于中立的美国政府与人民认识到欧洲正在发生一场灾难,也正是通过他的声音,美国政府和人民意识到欧洲和美国虽然有一洋之隔,但命运已经使他们联系在一起。如果他们对处于纳粹统治之下的欧洲人民的苦难无动于衷,那么欧洲的今日就是美洲的明天。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请求国会批准美国对日宣战。3天后,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默罗看到美国青年应征入伍时,也想入伍出征。但华盛顿方面告诉他,作为广播记者他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没能入伍的默罗没有放弃他的战士身份。盟军转入反攻后,默罗离开伦敦,随盟军到德国上空报道轰炸德国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一次行动中,与默罗同行的4个记者有2个死于德军的炮火。默罗没有后退,他继续参加飞行报道,总共参加了25次空袭战斗。
  1944年6月6日清晨,默罗在伦敦宣读了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发布的大规模反攻的命令,期待已久的欧洲第二战场终于开辟了。此后,在默罗不断的组织与协调中,广播新闻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新闻事件再次吸引着千百万听众的注意力。在诺曼底登陆过程中,从欧洲大陆传到伦敦的现场报道和录音报道多达29次,默罗又把这些报道传回纽约总部,让听众不时听到最新的战况,听到总统的讲话,听到来自纽约、华盛顿与伦敦的评论。无线电里充满了战时新闻。在这次大规模的报道中,默罗再一次充分展示了他杰出的新闻组织报道才华。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此时,有55个国家开办了国际广播,比战前的1939年增长了一倍。默罗出任了伦敦记者协会的会长,当初拒绝他参加这个协会的新闻界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默罗的敬意。1946年,默罗担任了CBS广播公司的副总经理与公共事务部经理。
  1948年美国两党代表大会期间,默罗第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面对迥异于广播的全新媒介,他在寻找新的突破。1950年,默罗以电视记者的身份前往朝鲜,采访报道朝鲜战争。他对这场战争的基本态度是:美国不应该卷入这场战争,应该撤出朝鲜。基于这一观点,他发出的报道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厄运--被CBS枪毙。他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如同二战前奔赴英国一样,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新的媒介上一显身手。
1951年11月18日,默罗迎来了他战事报道的第二个高峰。他创办的电视报道《现在请看》正式播出。节目所采取的视听结合、以连续运动变化的屏幕形象来传达事实的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强烈的真实感。经过默罗的不懈努力,《现在请看》成为美国电视史上最轰动的节目。默罗的实践再一次表明:战事新闻传播是媒介革命的助产士,只有那些敢于并善于利用新媒介的人,才可能摘取战事新闻王冠上的明珠。更重要的,默罗同时也给美国的新闻界留下了一份良心与价值观念的遗产。那就是正义的战争得道多助,非正义的战争失道寡助。
莫利?塞弗(Morley Safer)[美国]
1931CBS197012609319722060越南,阿尔及利亚,两次中东(战争),尼日利亚,印巴,塞浦路斯(好几年),也门亚丁……到伊拉克,他一生报道过十几次战争。他本人厌恶战争,但他认为:“在当今社会,人们迫切地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在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国家里。获得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国家把年轻人送上战场,人们应该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上的战场。我是说,真正地了解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轻信任何政客的说辞。”所以,他总是义不容辞地奔向有战事发生的地方。他说:“战地报道当然是必要的,政客们需要在一些地方制造战争,我们需要尽可能了解真相。要了解真相,就必须派出战地记者,因为从政客的嘴里是得不到真相的。永远得不到,不管是什么样的国家。”在报道中,他尽量避免主观色彩,但他也说:“我想假如你从事新闻行业的时间足够长,又做得不错的话,你通常不会让自己的主观立场影响到报道内容,这需要通过努力来避免。可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总能够把自己的主观立场置于报道之外。我的意思是,要是一个年轻人在你面前死了,你能有什么更多的想法?你能置身事外吗?当然你会有想法,否则就不是人了。他不应该,他不应该在那里,他不应该死。你怎么可能没有想法呢?你当然只可能有一种想法。”他并不认为成为战地记者是自己人生的一大成就。他说:“不,我不这么想。我觉得自己完成了派给我的任务,还干得不错,但我不会认为这是一桩成就。要说成就的话,很多年前我在美国做过一个报道。一个年轻工程师被指控抢劫了一家饭店,并因此被判终身监禁。当我们研究这个案子后,很明显他没有犯下这一罪行,他是完全清白的。我们花了半年来调查这一案件,节目播出后两个星期内,他就被无罪释放了。警方之前的调查太烂了,检察官的调查也太烂了。所以,这才是那种会让你对工作感觉很好的报道。” (根据& 【 14:28】东方网莫利?塞弗访谈录 改写)
迈克?华莱士 [美国]
&&&&& 迈克?华莱士,1918年出生于美国,自幼聪颖,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麦兹根大学,开始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大学毕业后,他受聘于底特律一家电台,后在芝加哥主持“姿帕斯讲场”引起全国轰动。1951年,华莱士迁居纽约,辗转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纽约第五频道之间,创办并主持了“迈克?华莱士追击”、“60分钟时事杂志”等震撼美国的新闻栏目,并以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实践追踪式报道以及揭露社会问题的深刻性在世界传媒领域被誉为“新闻怪杰”。
&&& 华莱士是一个怪人,他的不少朋友都这样评价他,说他“无惧、无耻,但极棒。”作为新闻奇人,他喜欢穷追猛打式的新闻采访方式,对新闻的执著到了“顽固”的境地。美国舆论界对他褒贬不一,喜欢他的人说他是正义的化身,而反对派送他一个“胆大妄为”的评语,弦外之音讽刺他是一个少有的麻烦制造者。
&&& 华莱士父母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父亲是一个老好人,供职于一家保险公司,沉着稳重的工作作风为他赢得了一个行政职位;母亲作为家庭主妇很会处理邻里关系。童年的华莱士调皮捣蛋,曾因去超市偷口香糖而受到母亲的严厉惩罚。他很小就表现出音乐的天赋,他的音乐老师迪克森说:“华莱士的音乐天分仅次于他能言善辩的口才。”
&&&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一个新的行业――广播行业悄然兴起,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正在等待那些拥有美好声音和出众才华的人。迈克?华莱士在大学一年级末被人推荐,首次走进大学电台。毕业后华莱士选择留在底特律的一家电台。&&&&&& 华莱士是广播行业的宠儿,在芝加哥,他淋漓尽致地施展了他征服听众的才华――刚满23岁的他一夜之间变成了“风城”最受欢迎的表演者――读报者放下了报纸,主妇们忘了针线活,孩子们更是睁大双眼……他们全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华莱士的节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华莱士应征入伍,在军队里担任宣传员。直到1946年,迈克?华莱士才回到芝加哥。随即,他又投身于播音世界。
&&& 华莱士重新出现在听众的耳边,他所营造的美妙氛围让全世界的听众都被他俘获,尤其是那些美丽的女性。绯闻由此不断进入妻子嘉比的耳中,家庭战争开始无休止地打了起来。绯闻以及繁重的工作最终导致华莱士婚姻的破裂。
&&& 1947年,华莱士与诺尔玛?嘉比正式分手,两年后他与电影明星芭芙携手走到红地毯上。在华莱士的怂恿下,颇有表演天赋的芭芙也加盟电台,两人一时出双入对,同时主持一个在芝加哥姿帕斯夜总会举行的深宵清谈节目――“姿帕斯讲场”。
&&& 华莱士和芭芙独创的以调情为主的“姿帕斯讲场”一下子就抓住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人们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无不以谈论“姿帕斯”对话为乐事。“姿帕斯”不仅在芝加哥家喻户晓,就连远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都惊闻“姿帕斯”轰动“风城”的消息。
&&& CBS高层认为华莱士与芭芙这种打情骂俏似的节目正好适合在电台的日间节目播出。CBS毫不迟疑地向华莱士抛去了橄榄枝。
&&& 1955年,华莱士又一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堪忍受的芭芙终于伤心地离他而去,由此,他们共同主持的节目也因为他们的离婚而停播。
&&& 1955年,华莱士以其真诚的情感和卓越的口才说服洛兰到纽约定居,并使其成为自己的第三任太太。洛兰带着前夫留下的两个孩子以及华莱士的两个孩子共同生活,并鼓励丈夫勇敢去实现他的理想。
&&& 这时候,纽约第五频道邀请华莱士去主持晚间新闻节目。经历了两次婚变的华莱士准备放弃“打情骂俏”式的风格。他不甘心自己的节目仅仅是清谈或者闲聊,这样的闲情逸致与外面风云变幻的世界格格不入。受众的兴趣变了,他们更加渴望了解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而不是仅仅沉浸在风花雪月中。华莱士了解听众的心理,他把视角转入美国社会阴暗的角落。那些根植于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让他的广播生涯发生“质变”,他准备像他年少时播演的“青峰侠”一样穿上甲胄,他以“深夜追击”为名开始向美国新闻虚伪的沉沉黑夜发起攻势。这个在世界电视史上最有争议性的栏目首先选择了全球杂志史上最有争议的《花花公子》作为开刀对象。
&&& 1963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部考虑聘请华莱士作早间新闻报道,直到此时,在新闻战线上工作了20多年的华莱士才迈开了生命中最坚实的一步。
&&&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人们在战后繁荣的社会中享受安逸的生活。与这种安定的日常生活相比,人们的精神状态非常消极,任何个性化的方式都被认为是越轨行为而遭受嘲讽。50年代后期,“垮掉的一代”率先冲破了这种麻痹的状态,他们否定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追求无拘无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表达。他们沉浸在毒品、同性恋、烈酒和杀戮之中,他们愤怒、嚎叫以至哭泣。面对这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群体,华莱士觉得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但他无从下手。
&&& 正当他为这个问题绞尽脑汁的时候,噩耗传来,他的19岁的长子彼得,也是“垮掉的一代”的一员,因为内心苦恼只身一人去希腊旅行,独自坐在一处悬崖陡石上,失足坠入山涧。彼得的意外死亡给华莱士以沉重的打击。他想起彼得在去希腊之前曾经对他说,美国精神其实就是一种颓废精神,社会问题并不被政府和新闻机构认真关注,而父亲的节目却让很多人异常激动,因为他们在父亲的节目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当时华莱士还郑重答应彼得,“凡是涉及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事,我都将深入到新闻背后的深洞中。”
华莱士开始行动,为了死去的儿子,也为了美国。
&&& 1963年8月28日,20万美国人在首都华盛顿游行,呼吁支持黑人的平等权利,华莱士第一时间进行新闻追踪。
&&&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遇刺身亡,围绕肯尼迪枪击案扑朔迷离的背景,华莱士和他的团队投入了全部的精力进行报道。连续四天,华莱士坐在演播室里,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面对屏幕直抒胸臆,把肯尼迪总统的政治立场、性格魅力娓娓道来,他甚至还不断复述肯尼迪某些讲话的内容,再现了肯尼迪总统深沉而热情的道义信念,充分展示了华莱士驾驭突发事件的能力。
&&& 1967年,华莱士有了新的突破,他将视线落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上。他出没于同性恋者聚集的酒吧、俱乐部,与同性恋者和吸毒者面对面地交谈,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传达美国最真实的声音。
&&& 70年代的某一天,华莱士和他的同事们像便衣警察一样进入一家儿童色情音像店,他以顾客的身份用40美元买下了一盘带子,拿到带子后,他突然变脸指责店主,店主知道大事不妙,力图抢夺带子,全部过程都被现场隐藏的摄影师拍摄下来。片子未经剪辑如实播出。他的二儿子评价父亲说,“他是巡逻中的警员,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上街巡逻,挥舞着警棍捕捉坑害社会的嫌疑犯。”
&&& 在美国动荡不安的六七十年代,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他的新闻观――放肆而张扬,真实而深入,他与CBS的监制唐?休伊特一同将“60分钟真人真事”栏目打造成好莱坞星光幻影一样的精彩栏目。在休伊特的眼中,华莱士是个“传媒王国的异教徒,新闻行业的盗火者。”这恰恰与他设想的“60分钟杂志”风格吻合。
&&& 这一切都要感谢华莱士咄咄逼人的风格,他的这种风格奠定了调查式广播新闻的标准。他勇于追问那些令人难堪的问题――那些人人想问,却又无人敢问的问题。在与同事们的论战中,他毫不客气地抨击美国的新闻风气。“什么叫新闻?政治上的婆婆妈妈和家庭中的吵架拌嘴才叫新闻吗?新闻工作者的良心是什么?我们的社会有这么多的问题摆在前面,但我们更多的新闻工作者只把双眼盯在白宫的胸脯和好莱坞的屁股上,这不仅是渎职,而且也是可耻的逃避行为!”
&&& 1986年9月2日,华莱士幸运地完成了他个人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接触――采访当时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
&&& 这天上午10点钟,邓小平特意换上了―套新制的黑色中山服,合体大方,脚穿一双锃亮的黑皮鞋,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位于中南海岸边的紫光阁。
&&& 他为什么要采访邓小平?当年他怎样联系到邓小平的?这些问题在18年后得到答案。2004年8月,86岁的华莱士在纽约曼哈顿西57街555号的BMW大厦接受了中国记者的访问,他对18年前的访问记忆犹新――1986年的中国和中国的领导人对西方来讲还是很神秘的,邓小平是这个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的领导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家电视媒体对邓小平做过专访。虽然邓小平1979年以中国副总理的身份访问过美国,但对美国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讲,中国仍然陌生,具有极大的收视潜力。
邓小平多年来一直是中外记者追逐采访的对象,要求邓小平接见的外国新闻记者的名单已经排成了长队。华莱士此次独家访问邓小平让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名声大噪。
&美国轰动了!世界轰动了!华莱士在全球掀起了“邓小平热”。在将近一周的时间里,世界所有重要媒体的舆论都集中到邓小平身上,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邓小平与华莱士的谈话。
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接受一对一的电视采访。据说,这也是邓小平惟一的一次一对一地接受电视记者的专访。
1998年,克林顿总统因“拉链门”事件而受到全美媒体的狂轰滥炸,华莱士用他一双锐利的眼睛搜寻新闻。令人不解的是,他在搜寻的过程中偏偏绕过了克林顿性丑闻,而将目光放在了好色神父基尔希身上,揪出当年不亚于“拉链门”事件的神父性丑闻案,在美国全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使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不断出现的神职人员道德沦丧的问题达到了争议的顶峰,罗马教廷不得不出面收拾烂摊子,整顿神职人员队伍。
&&& 1998年,华莱士度过了80岁大寿。80岁还在追踪新闻,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电视历史上工作时间最长的黄金时段节目主持人。有人说,这不仅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世界劳动史上,这也可以称之为奇迹。
&&& 儿女们都来道喜,一个个与父亲拥抱,就连孙子们都与华莱士一般高了。华莱士享受着眼前这全家其乐融融的幸福,心底里打着另外一个主意――10年后,我90岁的生日依然要在新闻界度过。 没有人怀疑华莱士痴人说梦,他的老朋友莫利?塞弗对老华莱士夸耀不止,“我想,他是个未来的先驱。他是那类拥有无比的智慧和精力的人,他什么都要参与,直到80岁、90岁、100岁。”
&&& 好莱坞有过黄金眼,但那眼睛属于银幕间谍007;中国也有黄金眼,但中国的黄金眼只属于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而迈克?华莱士拥有真实世界的黄金眼,他不仅能鉴定现实,同时也能辨别虚幻。女儿波林评价父亲说,“他善于掌握事情的纲要,他好奇爱问,刚毅不屈,刨根问底。”
&&& 华莱士自己总结自己说,“是一个一个的故事让我继续干下去的,这仍是发现之旅,工作带给我无穷的乐趣。” (根据2004年第11期《人物》杂志阿迟/ 子建文章改写)
林迈可(Michael Lindesay)[英国]
&在延安时期新华社工作的英国专家。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37年来华,在燕京大学任教。1940年曾短期担任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参赞。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北平通过重重封锁线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那里工作两年多。1944年抵达延安,被朱德总司令聘请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通讯顾问。不久,参与筹建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的工作并正式留在新华社,担任英文改稿工作。1945年11月离开延安回国
阿兰?魏宁顿(Alain Winninton)[英国]
在新华社工作的英国专家。早年加入英国共产党,曾任英共机关报《工人日报》副主编。1948年受英共中央派遣来华,在河北平山县参加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工作。他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对外宣传工作,报道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阿合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朝鲜战争期间,他速度赴朝采访,撰写了大量报道,并协助做英、美战俘的工作。因此,被英国政府指控为犯了“叛国罪”,吊销执照,成为“流亡者”。1959年离开中国,定居柏林,并在那里去世。当年,他是林迈可1945年底离开延安回国后,新华社正式聘请的第一位外国专家。他1948年8月来到河北阜平通江口新华社总社驻地,立即投入新华社英播部的改稿工作,不久即随新华社第一批记者前往北平,参与接收国民党电台,报道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很多老同志认为,阿兰为新华社培养了一批对外传播的业务骨干,对新华社对外传播体系的建立,有杰出的贡献。当年跟阿兰共过事的对外部年轻记者,后来担任过新华社副社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曾建徽说,“阿兰把他一生的黄金时代献给了新中国,他是有国际主义精神的。”  
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美国]
& &被誉为“电视主持人之父” 享有世界声望的第一名嘴的克朗凯特一直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神话式人物。
在上世纪60年代将近半个世纪的记者生涯中,沃尔特?克朗凯特以一般记者难以企及的诚实、客观、充满激情和洞察力,奔波在采访第一现场,并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从炮火连天的二战战场,到报道纽伦堡大审判;从战后出任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到主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节目,克朗凯特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一举成为全美最受公众信任的新闻记者、主持人。时任美国总统评价他说:“如果我失去了沃尔特?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这个国家的民众。”可见其无与伦比的感召力。
1916年11月4日出生于密苏里约瑟城。在长达半个多世 纪的记者生涯中,沃尔特?克朗凯特树立里一般记者难以企及的诚实、客观、充满激情和洞察力的典范。从炮火连天的二战战场,到报道纽伦堡大审判;从战后出任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到主持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沃尔特?克朗凯特始终恪守“准确与诚实”的信条,取得了非凡的业绩,成为全美最受公众信任的新闻记者。林登?约翰逊总统对他的评价是:“如果我失去了沃尔特?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这个国家的民众。”& 对于新闻,他似乎是个早慧儿。6岁那年,当克朗凯特跑下小山丘,向堪萨斯城的居民们发布关于哈定总统的死讯时,他已显露出从事新闻事业的天分。5年后,当他沿街叫卖堪萨斯《星报》时,事情似乎已成定局。克朗凯特说:“我母亲对此既惊恐又愤怒。我猜那个年代的孩子决定去干报纸这一行当时,他们的母亲都会如此的。”
  不久,克朗凯特在《校园小记者》中谋到一个体育编辑的职务。他开始发现在报人与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严肃的契约关系,萌发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到准确和诚实。”这一信念。1937年,克朗凯特进入合众社,作为战地记者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1946年出任合众社驻莫斯科首 席记者兼分社社长。1950年进入CBS,供职31年。
  1962年,克朗凯特记者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到来,他被任命为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接替道格拉斯?爱德华兹。但他上任不久,节目收 率一度明显下降。数以千计的观众给CBS写信抗议这一人事变动。但克朗凯特没有气馁,反而以更大的精力从事 新闻报道。他改变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给节目注入了活力和力量。他曾作为合众社记者受过极严格的训练,因此他强调新闻要迅速、准确、客观;他主张《晚间新闻》应该尽量报道当天发生的所有重大新闻;他表示要按美联社或合众社的报道作风播报电视新闻。就像《纽约时报》被认为是“记录明天历史的报纸”一样,在克朗凯特的领导下,CBS《晚间新闻》被认为是 “记录历史的广播”。
  克朗凯特是一个颇为勤奋的人。他的助手尼尔?斯特沃回忆说,克朗凯特是个非常严厉的上司。斯特沃负责为克朗凯特的节目提供天气预报。“我只有一次忘记给他提供天气预报。在他手下工作,你只能马虎一次。他是一个严厉的监工,同时也是广播界最好的地方新闻编辑主任。同他一起工作,令人高兴,得到鼓舞。当他不批评你时 ,你就可以肯定自己干得不错了。”
  这位满头白发,说话略带密苏里乡音的克朗凯特,以其厚实的、郑重其事的语调直播新闻的风格,给观众留下了和蔼可亲,可以信赖的“沃尔特大叔 ”的形象,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同时也由于他杰出的工作成绩,而获得了许多的嘉奖。
1981年,当克朗凯特离开《晚间新闻》主持人的职位时,他的告别演说如同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 顿的告别演说一样博得一片喝彩。
丹?拉瑟(Dan Rather)[美国]
在美国,现在已经没有谁下班回到家会说:“亲爱的,给我端一杯马提尼,我要看丹?拉瑟播报的新闻。”在2005年3月9日做完最后一次CBS“晚间新闻”节目后,今年73岁的王牌主播丹?拉瑟将离开坐了24年之久的主播座位,重新做一名记者。丹?拉瑟在CBS做记者和主播已有40多年。&&&& 1931年10月31日,丹?拉瑟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沃顿。1951年,他便开始投身于新闻报道工作,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当时,他是美联社驻德克萨斯州记者。拉瑟一开始便显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采访天赋,总能挖出新闻内幕。后来,他加入合众国际新闻社,作为一名电台记者被派驻休斯顿。1959年,拉瑟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休斯顿分社的新闻主管,从此,他的新闻报道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在拉瑟1962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新闻社后,他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各种荣誉便接踵而至。从一开始,公司便指派他报道一些美国历史上的重大新闻事件。对肯尼迪遇刺、1968年民主党全国大会以及越南战争等重大事件进行报道时,拉瑟表现得沉着冷静,直面挑战。丹?拉瑟1963年11月22日以CBS驻得州达拉斯记者的身份报道了肯尼迪遇刺的新闻,这是他首次登上覆盖全美的电视荧屏,同时也因此一举成名。在越战期间,他曾被派往越南采访报道。1981年丹?拉瑟接替沃尔特?克朗凯特成为“60分钟”节目的主播。他曾对身陷水门事件丑闻的尼克松总统和身陷莱温斯基性丑闻的克林顿总统做过专访,在2003年美国进攻伊拉克前还对萨达姆做过专访。
&&& 几十年来,他的触角四处伸展,似乎世界每一个热点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波斯湾、南斯拉夫、阿富汗以及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他都以一位新闻专家的视角予以深入报道。在报道过程中,拉瑟坚持自己的立场,态度鲜明。
&&& 拉瑟的新闻报道全面、客观、准确,他信念坚定,从不动摇,赢得了同行以及公众的一致好评。拉瑟不愿如克朗凯特(Cronkite,美国国嘴)一样,只是被动地在桌旁进行新闻报到,而他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闻事件中去。事实上,拉瑟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他是“广播报道工作中工作最努力的人”,看一看他的日程安排,你就知道他有多么努力了。除了每天三次的新闻播报(CBS“晚间新闻”、“48小时”以及“新闻60分钟II”)这些具有拉瑟特色的报道外,他还要进行其他大量的工作。
&&&& 除了从事新闻播报的工作外,他还是一名作家,而且他的七部著作都赢得了人们的赞誉。第一部著作《宫庭卫士》出版于1974年。其他的著作还有:《美国梦》、《最后期限与日界线》、我们的时代:美国在二十世纪的黎明中》、《快门从不闪动两次:一个电视记者的冒险经历》、《我记得》(1991);《快门从不闪动》(1977)。
&&& 在丹?拉瑟还未成为一位功成名就的专业记者之前,便已诠释了如何成为优秀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在他成为电视节目的王牌主持人之前,已经是一名优秀记者,无论条件如何恶劣,他都会凭借其钢铁般的意志将节目及时地发回美国。甚至作为CBS的资深主持人,拉瑟还要坚持亲自出去调查采访。而新闻广播事业中一些最有纪念意义的时刻也勾勒出这位来自德克萨斯人的情操。
&&& 拉瑟曾于1990年采访过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当时,他是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后第一位采访萨达姆的新闻记者。拉瑟还将肯尼迪遇刺的消息第一时间发回CBS,这比竞争对手快了17分钟。
&&& 在报道美国民权运动、越南战争、水门事件以及“沙漠风暴”行动时,拉瑟总是处于新闻报道的最前沿。人们如此有名气,还因为每次热带风暴袭击美国本土,他都会处在风暴中心区,报道风暴的破坏情况。曾经当过骑兵的拉瑟站在飓风或龙卷风的中心的形象是永恒的。
&&& 拉瑟不仅仅由于对工作的独到见解和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的精神而为人所尊敬和喜爱,也是因为他务实而熟悉的语调。当灾难来临时,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拉瑟都会表示同情。2001年9月11日恐怖事件发生后,拉瑟坐在地上,悲痛欲绝。他含泪朗诵了《美丽的美国》,这足已使那些最不情愿表露感情的人泪流满面。
&&& 在拉瑟之前,美国人最喜爱的主持人是克朗凯特,但自从克朗凯特退休后,拉瑟让电视观呼吸到一股清新的空气。从他的德克萨斯的谚语到他尖刻的语调,美国观众认为拉瑟是个严肃认真的人,因为拉瑟将人性的一面融入到新闻报道中。
&&& 虽然媒体称他为主持人,但事实上他还是一名记者。他总是在采访世界上每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的政治人物,或是那些要引起公众注意的人。作为新闻记者,他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如艾美奖和皮博迪奖,同时还有来自于评论界、学术界、专业团体以及慈善机构的赞誉。
40余年的新闻生涯中,丹?拉瑟壮举无数。他曾经比其他记者提前17分钟报道了肯尼迪总统遇刺这一惊天消息。从那以后,拉瑟一直站在报道全球大事的前线岗位,由越战直至去年的美国总统选举。1981年,拉瑟接替沃尔特?克朗凯特成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的主播。克朗凯特创造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使得《晚间新闻》成为美国人的惯常观看的节目。2003年,拉瑟在美国占领 伊拉克,前不久,率先访问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他曾经就水门事件访问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莱温斯基丑闻接受调查时,拉瑟邀请克林顿接受访问。
在2004年9月份美国总统大选之前,拉瑟播出了4份能证明布什越战时逃避兵役的备忘录,而这些备忘录后来被证明是用计算机而非当年的老式打字机打出的不实文件。拉瑟起初为这些文件的真实性作辩护,后来迫于舆论压力他不得不公开道歉――此举亦连累了东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同颜面尽失。拉瑟的这一做法,无疑犯下了新闻从业人员“真实为第一要素”的大忌,外界猜测这才是他在2004年宣布提前结束主播生涯的导火索。
&&& 在9日最后一次播报的CBS晚间新闻结束前,神情凝重的丹?拉瑟向观众道别:“24年来我们每天晚上在这里相见,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在我道晚安之前,我要说一声谢谢。”他感谢与自己多年来一起共事的CBS同仁以及电视机前热心的观众。临别他将“勇气”两个字送给遭受“9?11”袭击创伤未平的美国、“9?11”死难者家属、身处险境的美国士兵、南亚海啸幸存者、遭受各种经济问题或者疾病折磨的人和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丹?拉瑟随后镇定地用24年来观众几乎天天能够从他嘴里听到的话告别了荧屏:“这里是CBS晚间新闻,丹?拉瑟为您播报。晚安。”
2004年12月1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晚间新闻主播汤姆?布罗考宣布从主播席位上退休。此前的11月23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晚间新闻节目主播丹?拉瑟也宣布他将于明年3月9日退下坐了24年的新闻主播的交椅。这个日子是丹?拉瑟接任著名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CBS晚间新闻的第24周年。与丹?拉瑟一样,汤姆?布罗考同时担任他们隶属的电视网黄金时段新闻节目的主编。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主播彼得?詹宁斯和采访皇后芭芭拉?沃尔特也将先后退休。“终身制”主播的悉数退位,尽管都在预料之中,但仍给美国公共电视网和整个传媒界带来了极大的地震。这些曾代表着美国传媒形象的一代超级主播的退场,意味着公共电视网晚间新闻主导人们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退位后,今年73岁的丹?拉瑟表示不仅不会离开新闻业,也不会离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他将专职为《60分钟》作调查记者。丹在自己的声明中说,“我从心底里一直是一个硬新闻的调查记者。我现在期待着全身心投入那种报导。我就是爱这一行。”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Harrison Evans& Salisbury)[美国]
&& 索尔兹伯里(1908~1993)美国记者 ,作家 。1908年11 月1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1930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进入合众社工作,先后任记者、驻伦敦分社经理、驻莫斯科记者、外事新闻主编。1949年始在《纽约时报》任驻莫斯科记者、国内新闻主编、助理总编辑、副总编辑。曾获普利策国际报道奖、乔治?波尔克国际报道纪念奖等。多次访问中国,有《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等多部著作。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漫长的记者和创作生涯中,曾为反映现代战争而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他的足迹深入到苏联卫国战争前线,遍访世界大战的许多战场,以他犀利的目光和鲜明的观点,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及其内幕。他的许多报道和作品早已誉满美国,蜚声世界文坛。他的名著《列宁格勒被困九百天》已成为反映二次大战中苏联前线情况的经典作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本反映中国红军长征的书在一九八五年十月在美国一出版,立即引起全美的轰动,《时代》周刊等许多报刊大量报道,接着欧洲、亚洲一些主要国家也竞相翻译出版。
从事反映中国红军长征的写作,是索尔兹伯里多年来的夙愿。他极其崇敬埃德加?斯诺,并深受其感染和影响。埃德加?斯诺在其《西行漫记》序言中曾写到:“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索尔兹伯里终于以实际行动完成了这位先行者的未竟事业和意愿。为了写作此书,索尔兹伯里在十多年前就开始酝酿和准备。他收集和研究了大量有关长征的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材料,并于一九八四年专程来到我国,在他的好友谢伟思和他的七十岁的妻子夏洛特的密切合作下,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进行了实地采访。他以红军般的勇敢和坚毅,不顾年迈(当时七十六岁)有病(心脏病),怀揣心脏起搏器,带着打字机,爬雪山,过草地,穿激流,登险峰,中途战胜病痛折磨,坚持越过了千山万水,穿过七八个省份,历时七十四天,终于从江西到达了陕北,完成了他自己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寻访。沿途他考察体验了自然界的复杂地理环境和多变的气象,向老红军、老船工、老牧民们了解历史和现状,了解民俗风情,遍觅革命遗迹,博采轶闻轶事。更为重要的是,他有机会亲自访问了参加过长征的我国现今的许多领导人和健在的老将军,会见了不少党史军史研究人员,多方探索和考证了长征中的一些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对中国人提出了我能想到的所有难题,直到弄清事实为止”。因此,全书不仅反映了长征这段壮阔的的历史,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参加过长征并正在领导新长征的我国领导人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各异性格和多姿的精神风貌。这是在我国国内经过重大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出现的一本颇具特色的文史兼备的新著。
威尔弗雷德?贝却敌(Wilfred Burchett)[法国]
法国巴黎《今晚报》记者贝却敌作为澳大利亚自由投稿记者,是以报道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而闻名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美军随军记者,朝鲜战争中,他以巴黎《今晚报》记者身份,在《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过大量报道战争真相的文章。 1951年8月,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的时候,美方曾对会议地点开城实施轰炸,并进行抵赖。贝却敌和其他参与采访的中外记者发表联合声明,以目击者的身份揭露美机行凶罪证,对美方谎言极表愤慨。整个停战谈判期间,贝却敌还写了大量揭露美方无耻、狡猾、抵赖的报道。
越南战争期间,贝却敌又来到越南战场,亲自到现场作过观察,他向西方报纸发了消息说,“美国对胡志明小道交通系统的轰炸,代价很大,效果也是显著的,北越为了使600辆卡车到达目的地,必须派出1000辆!” 而美国空军公布的数字,这大大地夸大了。他们说,“北越60000吨物资通过小道,只有180吨到达目的地。……”显然,贝却敌的估计可能更接近实际。这就是贝却敌的一贯新闻作风。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Henri Cartier Bresson)[法国]
世界摄影大师。出生於1908年8月22日巴黎富家子弟,排行老大,年少r的布列松L有d趣,20q放家族事I去念g,1930年以箱型相C_始z影生涯,赡赆崮弥135相C走遍法笱篮0叮ㄌm,捷克,和德鹊嘏z。1937年娶第一任老婆,是日本舞蹈家,1970年再婚,生下一女。
布列松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张经典照片。他生于富商之家,但没有继承父业。二十岁开始主修绘画,学的是超现实派。当他游罢非洲返回法国的途中,在法国马赛发现了一台小型的徕卡相机,从此展开他的摄影生涯。早先他在非洲科特迪瓦游历时,曾当过猎人,而捕捉猎物讲求准确,这也许影响了他日后提出的“关键时刻”(decisive moment)摄影理论。他认为摄影布局不应该有任何修饰,而摄影师的任务就是把握瞬间即逝的重要一刻。
拍摄西班牙内战,以及二次大战期间征召入伍担任摄影兵,战时及战后拍摄法国战俘返乡让他在报导摄影界出名。1947年加入另一名战地摄影家卡帕
(Robert Capa)以及塞摩尔(David Seymour )创立马格兰摄影通讯社。
布列松曾说,“一个人不管做什么,眼睛所见和心灵间一定存有某种关系联系着”,“闭着的眼睛看见内在,张开的眼睛看外界的世界。”他不屑经过安排的摄影,他认为,摄影者应该精准且迅速的拍下当下的人事时地物,只使用莱卡135小型相机拍摄,而且几乎都使用标准镜头,偶尔用35mm或者90mm焦距的镜头r布列松只拍黑白照片,而且只使用自然光源,他曾说,将拍摄主体置于人造光源下,无异就是毁了这张照片r他也反对事后的裁剪照片,认为构图不佳的照片即使经过裁切也是于事无补,也破坏了照片原来传递的意义。
布列松只用完全手动的莱卡相机拍照,而且绝大多数作品使用标准镜头。他厌恶自动相机,因为“就如同用机关枪猎杀松鸡”。布列松的摄影中心概念是“决定性的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也就是将事物本质完美表现出来的那一瞬间。他在1952年出版的同名摄影集序言中,引用17世纪作家红衣主教莱兹(Cardinal de Retz)的话「世上凡事皆有其决定性瞬间」。他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擅长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抓住事务的表像和内涵,并成为永恒。
布列松的镜头拍过无数名人,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印象派画家马蒂斯,拍过游手好闲的法国哲学家沙特,甚至拍过遇刺前几分钟的印度圣雄甘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电视尚未普及,摄影新闻大行其道,世人都透过诸如《生活》杂志所刊登的照片目击世界大事,布列松是这段时期的个中翘楚。
一九四○年,纳粹德军占领法国,他被关进牢房,三年后成功逃狱。这些经历对他日后影响尤甚。战后,他与同好创立梅格兰摄影通讯社(Magnum),拍过不少激荡人心的新闻图片。印度、中国、日本及美国都有他的足迹。印度圣雄甘地逝世、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的革命、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都曾是他作品的主题。
不过,布列松在一九七五年的一次专访中说:“我不是记者。我只是到处闻闻嗅嗅,再测量一下当地的气温而已。”布列松的作品艺术感与摄影触角并重。他凭着绘画根基,将底片视为画纸,作品的构图完美而自然。摄影师贝利形容他的作品“充满人文主义……及对人的关怀。”
布列松利用其丰富的摄影技巧,以莱卡相机特殊的观景窗及精确的预估,捕捉人物在事件发生时,连续动作中的最高潮,成为三○年代“纪实摄影”技术的极致。布列松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绘画及哲学,他的摄影生涯在一九三一年展开,随后于墨西哥举行过个人作品展,成为自由摄影人;布列松还曾于一九四五年导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返国的纪录片《归途》。
布列松2004年8月2日在法国过世,享寿95岁。布列松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家之一,他提出「决定性瞬间」概念,认为摄影就是在几分之一秒的瞬间,将事物的内涵和表现同时呈现,并且融入生活中。
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声明指出,法国失去一位“深得全球敬仰的摄影奇才”;布列松生前老友莫里斯则形容布列松是二十世纪最出色摄影家之一。
伯夫―梅里(H.Bouef-Mely)[法国]
法国记者、学者。1902年生于巴黎地区的农民家庭。毕业于巴黎文学院和法学院。曾在法国的《清晨报》《新闻报》(小新闻报)任职。1928―1939年在布拉格任法兰西学院法律和经济室主任。1934年起兼任法国《时报》驻捷克记者。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署后,因对《时报》亲纳粹立场不满而辞职,两年后赴里斯本任教。二次大战期间,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4年光复后,在戴高乐支持下创办《世界报》并任社长。多年来,以“天狼星”(Sirius)为笔名撰写评论性专栏文章。1970年获英国记者学会奖,同年任法新社董事会董事。1974年参加创办欧洲记者中心,培训各国青年记者,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成员之一,曾参与该委员会1980年发表的最后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草拟工作。著有《走向德意志》(1939)、《政治反射》(1951)、《第四共和国的自我毁灭》(1969)、《十一年的统治()》(1974)等著作。
汤姆?布罗考(Tom Brokaw)[美国]
汤姆?布罗考今年64岁,是美国三大主播种年即最轻的一位,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收视率名列前茅的名牌栏目,《晚间新闻》的主播。2004年4月19日汤姆?布罗考宣布:自己将于今年的12月1号,离开已经工作了22年的《晚间新闻》栏目。布赖恩?威廉姆斯,将接替他担任主播。 2005年5月,他宣布退休,引起美国公众和世界传媒业的关注。
汤姆?布罗考1982年来到NBC晚间新闻栏目担任主播。20多年来一直是NBC保证收视率的一张王牌。他主持的晚间新闻节目,每天都有1130万观众收看。
  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以及NBC都在晚间6点半左右的黄金时段播出新闻资讯栏目。收视率一直相持不下,彼消我涨。
  这三大名牌栏目的竞争主要在三大新闻主播上,他们分别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詹宁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丹拉瑟以及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汤姆?布罗考。他们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詹宁斯曾因为ABC收视率下降,而几度面临降薪的威胁。
汤姆?布罗考的离开,也许能让詹宁斯和丹拉瑟的压力减轻不少。不过,汤姆?布罗考自己说,退休之后他会继续和NBC合作,比如帮他们制作一些记录片。
爱伦堡[前苏联?乌克兰]
前苏联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和国际和平战士,1894年1月14日出生在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人的小康家庭,父亲是个工程师。爱伦堡在莫斯科第一中学读书时,受1905年俄国革命的影响,参加了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1908年被沙皇政府逮捕,出狱后,流亡巴黎,脱离了党的组织,从事文艺活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爱伦堡受聘担任莫斯科《俄罗斯晨报》和彼得格勒《市场新闻》驻巴黎战地采访员。十月革命后他回国在苏维埃政府任职。不久又以苏联的报刊记者身份,长期在国外。
  1931年,他周游西班牙、德国、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敏锐地感觉到处在经济危机中的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抬头,指出:“法西斯开始起来了,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后,他作为一名反法西斯社会活动奔波在欧洲各国。
爱伦堡的最大成就,是他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从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开始,始终和红军一起战斗在最前线,冒着生命危险,不分昼夜地在战斗、掩蔽部式避弹坑里采访编写新闻,几乎每天都发表那种充满战斗精神的论文和通讯描写、后来收集成《战争》一书,厚厚三大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争结束后,他一方面从事文学创作,写成《巴黎的陷落》、《暴风雨》、《巨浪》三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前两部曾荣获斯大林奖金。另一方面,他积极从事反法西斯的国际和平事业,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各种活动,被推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
  爱伦堡病逝于1927年。他晚年写的《人、岁月、生活》200多万字,内容十分庞杂,包括半个世纪以来的几乎整个世界。书中对许多重要社会事件、生活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流于片面,有的是很错误的。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前苏联?俄罗斯]
康斯坦丁?米哈依洛维奇?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俄罗斯作家。苏共党员。1952年以来为历属苏共中央候补委员、监察委员。出身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主要从事军事题材创作。40年代以多种体裁描绘了苏维埃人的精神面貌,曾6次获得斯大林奖金。如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俄罗斯人》(1942)、《俄罗斯问题》(1046)等。中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14),诗集《友与敌》(1948),抒情诗《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在战争期间广为流传,激发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还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波伦支海》(4卷,1942―1945)和《异邦阴影》(1949)等。1949年10月西蒙诺夫访问我国,次年出版写解放战争的作品《战斗的中国》60―70年代创作剧本《第四名》(1961)、中篇小说《南方的故事》(1961)、《洛巴金札记》(1965)、《没有战争的二十天》(1972)和《你我不会再柏逢……》(1978)等。长篇小说《生者与死者》三部曲是西蒙诺夫的代表作,它以历史发展过程为线索,从1941年战争突发,写到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白俄罗斯战役,苏军大反攻为止。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苏联卫国战争撤退、相持、反攻这三个阶段的全过程。在战争题材文学中是“全景性”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三部曲创作历时16年,最后一部于1971年问世,1974年获列宁奖金。西蒙诺夫不仅是一个多产作家,还是苏联文坛活跃人物,历任《文学报》主编(1938,1950―1954)、《新世界》杂志主编(1946―1950,1954―1958),苏联作家协会副总书记(1946―1954)、书记(1954―1959,1967―1979)。西蒙诺夫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是与苏联文学的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紧密联系的。
芭芭拉?沃尔特(女)[美国]
  这位最著名的电视女记者1965年担任美国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的两位主持人之一,从而成为美国主要电视新闻网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主持重要新闻节目的女性。早在她出任全国广播公司的《今日》节目和公开讨论节目的主持人时,她采访世界领袖人物和国内外名流时所表现出来的活泼风格和深邃的见解获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目前她是美国广播公司的采访节目主持人。曾著有《如何同任何人谈论任何事情》。
奥琳埃娜?法拉奇(女)(Oriana& Fallaci)[意大利]
奥琳埃娜?法拉奇,意大利记者,作家。1930年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她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法拉奇以写著名政治人物的访问记蜚声于世。出版过数本小说,代表作《男子汉》于1979年7 月出版,累计印数超过 150万册,有14种译本。80年代初期为自由撰稿人。1980年8月21日和23日,法拉奇来中国采访邓小平。 一个是睿智机敏、虚怀若谷的邓小平,一个是以提问刁钻刻薄著名“不好惹”的意大利女记者,他们的交锋短兵相接妙语连珠,的确令整个世界为之一震。在这两次共四个小时的谈话中,邓小平重点谈了对毛主席的评价,并对国际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
丰广秋山 [日本]
首次搭乘苏联飞船到“和平”号空间站的乘客是日本东京广播公司的记者丰广秋山,由他服务的公司支付了1200万美元,经过半年的训练之后,于1990年12 月到了“和平”号空间站上,他每天作半小时的太空报道。此外,丰广秋山也担负了一些实验任务,最有趣的是观察到6只雨蛙在失重状态下不但能平稳行走,而且还能跳动自如。
本简义人[日本]
&&& 日本《每日新闻》记者、编辑委员。长期从事房地产报道,坚持研究城市住宅问题,除完成多种专业报道外,坚持钻研城市住宅问题,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著有《现代都市住宅问题政策》《内务省住宅政策的教训》等专著。
凯瑟琳?格雷厄姆(女)[美国]
格雷厄姆女士1917年6月16日出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大富豪,母亲则喜好社交生活而疏于管教子女。其父于1933年在一次破产企业公开拍卖中,以82万美元收购了华盛顿邮报。当时华盛顿邮报的日发行量只有5万份,一年亏损100万美元,是当年华盛顿5份报纸中,质量最差、亏本最多、读者最少的一份。格雷厄姆从小勤奋好学,爱好写作,但性格内向,胆小怕羞。她曾就读于瓦萨女子学院,两年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98年从芝大毕业后,格雷厄姆曾任旧金山新闻报记者,翌年加入华盛顿邮报,担任读者来信版主编,月薪只有25美元。她热爱新闻,在华盛顿邮报遇到了一位年轻、迷人的律师,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1945年,她父亲将华盛顿邮报大权交给了菲利普?格雷厄姆,而她则甘愿在家做全职家庭妇女,养育4个孩子,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1963年,已经患上精神分裂症的菲利普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46岁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在好友的力劝下,勉强接管了华盛顿邮报,成为该报发行人。当时,除年轻时当过一段短时间的记者外,她对新闻专业的经验确实很少,更没有受过经商训练,一大堆的会计文件总是令她头昏脑胀。在当时报业领导层鲜有女性的情况下,本来怕羞和缺乏信心的她,往往连向记者提问都感到提心吊胆,担心做错事。她回忆说,在接任公司主席后数月,公司举行圣诞聚会时,她担心闹笑话,结果花了不少时间去“彩排”如何在聚会上说好“圣诞快乐”4个字。格雷厄姆夫人上台后不断虚心向名记者、名专栏作家请教,逐渐对报纸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她也迅速获得男同事的尊敬。此后,她又撤了报纸的总编辑,换上了自己的得力人选―――布莱德利,并与之通力合作,对华盛顿邮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以重金网罗了许多新闻界的精英,使华盛顿邮报声誉日隆,财务日盛。华盛顿邮报成功地由一份小型城市报纸转变为一家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报纸,成为全美两大报业机构之一。在她出任华盛顿邮报集团主席近30年期间,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齐名,销量过百万,盈利增长了20多倍。1993年她传给儿子唐纳德董事长兼发行人这一职位时,整个集团在《财富》杂志500大企业中排名第271,而她本人也成为第一位打入《财富》500名单中的女老板。
&&& 两件大事奠定了华盛顿邮报的地位:1971年6月,纽约时报不顾政府禁令,刊登了披露国防部秘密越战研究报告即“五角大楼文件”,由于内容极其敏感,几天后遭到法庭禁止。此时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也得到那份文件,格雷厄姆夫人阅稿时陷入两难境地。编采人员主张刊登,但法律顾问则担心华盛顿邮报惹出麻烦。她回忆说:“我当时又恐惧又紧张。在深呼吸了一下后,我对编辑说:“去、去、去,登吧。”美国政府控告两报的官司从地方法院一路打到联邦最高法院,法庭最后以6票对3票判两报胜诉。华盛顿邮报与纽约时报毅然揭露了美国决策者对东南亚局势的错误估计和阴谋诡计,在美国新闻史上写下引人注目的一页。从此,在美国新闻界,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并驾齐驱。
1972年6月,5名男子因私自闯入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总部而被捕。绝大多数传媒只把此事当作不入流的小新闻。但华盛顿邮报却进行深入调查,终于发现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破坏民主党的竞选活动。当时执政的尼克松政府为了掩饰丑行,不断向华盛顿邮报施压,警告格雷厄姆夫人不要“出风头”。尼克松更亲口向助手说:“我不会让华盛顿邮报有好日子过。”突然间,由华盛顿邮报拥有的佛州电视台的营业受阻,华盛顿邮报的股票直落50%。格雷厄姆女士面对沉重压力,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一位与白宫关系密切的友人曾警告她不要单独行动。但她却授权两位年轻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华继续追查。白宫一再施压,并两度停止订阅该报。当时全美只有华盛顿邮报死盯水门事件,格雷厄姆常问自己:“如果这真是重要的新闻,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面对压力,她一直支持旗下的编辑记者:“我们已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没退路了。”在华盛顿邮报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并奠定了该报在美国的龙头地位。自此之后,据说每位白宫主人每天早晨起来阅读的第一份报纸,便是华盛顿邮报。
格雷厄姆在美国媒体界身兼数职,1974年,她成为美联社历史上第一位女董事,并任满最高的9年任期。同时她还出任美国报业出版商协会主席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的联合主席等职。格雷厄姆在美国声誉很高,广受各方尊重。格雷厄姆成功打入属于男性的新闻行业,曾被国际新闻协会遴选为全球50名新闻精英人物之一。格雷厄姆时代的华盛顿邮报公司成长为多元化的媒体公司,营运包括报纸、杂志出版、广播和有线电视以及教育服务。1998年,格雷厄姆80岁,她的自传《个人的历史》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格雷厄姆由一名害羞中年家庭主妇变成报业巨人,在关键时刻往往展现出令人钦佩的勇气。她曾说在接手办报时,觉得自己就像“闭上眼纵崖一跳,而令人惊讶的是我竟然成功着陆”。
华盛顿邮报的职员称,他们最喜欢的,是她给予编辑记者的支持与尊重。格雷厄姆夫人常说:“办报者不应对编辑记者指指点点,办报者的责任,是尽力确保报道全面、准确、公正和质量最佳。”她改变了美国报业轻视女性的倾向,她曾多次在盛大晚宴后,拒绝与场内女士退到楼上让男士们在楼下边抽雪茄边谈论世界大事,而是参与其中。她热爱简朴的生活,最喜欢黄昏时分在厨房与朋友一起帮手弄菜肴,当有人替她代劳时,她还会不悦地说:“那是我的工作。”
2003年7月17日辞世,美国总统布什当即发表声明致哀。布什说,“美国首都以及整个国家今天都对丧失‘华盛顿和美国新闻界挚爱的第一夫人’而深感哀痛。”前总统克林顿、卡特以及美国朝野都为这位新闻界的传奇女子突然离去而惋惜。前国务卿基辛格对这位好朋友的逝世不胜悲痛,他在声明中说:“我们会怀念她的正直、勇气。她是独一无二的。”
罗伯特?卡帕 (Robert Capa)[法国]
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原名安德烈?弗莱德曼(Andre Friedmann),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摄影组织、摄影顶尖高手的云集地―――玛格南(Magnum)图片社的创始人,靠一幅把生死瞬间凝固、从战壕中伸出的照相机拍下的《共和国士兵之死》声名雀起。他终年在外奔波,和枪弹比快地猛按快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各个战场―――西班牙内战、东亚战场、意大利战争、诺曼第登陆战、法国解放战都出现过他的身影。这使他赢得了迄今依旧无人超越的战争照片,这些照片已经成为人类和战争的象征。他贪杯好色、嗜赌成性,但却关心人类命运,对不同国籍、种族、性别、贫富一视同仁。而与影星英格丽?褒曼的爱情悲剧更为其记者生涯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他是用生命在拍照,而不是用机器,毕生迷信“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说明你离炮火不够近”,在越南红河三角洲的战场上踩响地雷的最后一刻还按下了快门。
库尔特?肖尔克
呆在战场时间最长的战地记者。40岁那年,突然决定成为一名记者。哪里有流血冲突,哪里就留下了库尔特的身影,他把发生在斯里兰卡、库尔德地区、阿富汗、波斯尼亚、车臣、科索沃、东帝汶等地的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里告诉了世界。他呆在战场上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2000年5月24日,在距离弗里敦50英里处,他被炮弹击中头部身亡。在此前不久,他刚刚被授予自越南战争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的称号。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美国]
  战地记者中的硬汉。中学毕业后,因渴望赴欧参战而不愿上大学,但因为视力的缘故没被批准,便到《堪萨斯明星报》做了见习记者。因在报道意大利战争中表现出色,刚满19岁,就获得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十字军功勋章和勇敢勋章。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报道,被炸成过重伤,膝盖被打断,身上所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0余块,一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以记者的身份走访东亚战场。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名著《老人与海》脍炙人口。
上一条新闻:
下一条新闻:
地址:湖州学士路1号
Copyright 2010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德华默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