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看《太平是哪里轮》这部电影?

《太平轮》电影高清观看哪里能看了呢:谢谢了_百度知道
《太平轮》电影高清观看哪里能看了呢:谢谢了
赞啦:【 酷影天堂 】 已经有高清完整版《太平轮》电影高清观看哪里能看了百。度。等了好久啦
提问者采纳
但是充满阳光”.baidu。关于战争和时代的变迁以及灾难下的爱恨情仇是吴宇森一直想要拍的题材.hiphotos://a,为此.baidu。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太平轮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可以帮你找找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电影《太平轮》在哪能看到高清版?_百度知道
电影《太平轮》在哪能看到高清版?
提问者采纳
不如赶得巧、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太平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杭州市气象台日9时发布的市区天气预报:今天白天阴有小雨或雨夹雪;夜里到明天阴有小雨;后天阴有小雨。今天东北风3-4级阵风5级。今天白天最高气温5度,明天白天最高气温6度,明天早晨最低气温2度,今天平均相对湿度85%。
您当前的位置:
《太平轮》下周领航今年电影贺岁档 彭于晏点燃《匆匆那年》全国点映场 07:45:57
投资4个亿,花费5年时间筹拍,动用了24位明星,一场戏就要用15000名群众演员,然后,因为全片内容太多,还得分上下两部上映的影片《太平轮》(上)在下周二终于启航,这也意味着今年贺岁档真正意义上的开启。前天《太平轮》首映,导演吴宇森带着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佟大为、俞飞鸿、杨祐宁、丛珊、吴飞霞、林保怡、高捷等演员参加,没能到场的则有长泽雅美、黑木瞳、秦海璐、王千源、尤勇、寇世勋、刘仪伟、方青卓等,吴宇森曾表示,24位演员都是主角,演活了乱世中的自己。
吴导的这艘巨轮来头有多大?
那么问题来了,吴宇森拍的这艘船来头究竟有多大?这艘船发生的故事,为什么会吸引到这么多明星降价出演?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太平轮”,是因为蔡康永,他曾在采访中回忆,这艘由他父亲入股的轮船沉没后,他父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官司中,最后转行做了律师。而这艘船的沉没,也被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事件”。
事情发生在1949年春节前夕,解放军已经陈兵长江,这是最后一艘从上海驶向台湾的轮船,所以严重超载。当时的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蒋经国的好友和同学俞季虞、袁世凯的孙子袁家艺、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吴伯超,可以说当时的社会名流全都在船上,但是严重超员超载,让这艘船在驶出的那一刻开始,就已因超负荷而危机重重,直到与其他船相撞于海上。这场撞船事故导致了上千人死亡,仅36人幸存。从生还者的口中,人们才得以晓得这场事故后面的故事与泰坦尼克号的命运极为相似。所以,吴宇森会怎么拍这场船难,让人非常期待。
彭于晏点燃《匆匆那年》点映场人气
而下周,除却这艘“追寻历史”的《太平轮》,下周五,让宅男宅女期待已久的“追忆青春”片《匆匆那年》也上映。校服、打架、怀孕、考相同大学这些青春片的标配,加上千禧年、申奥成功、还珠格格这些必不可少的“80后符号”在由张一白导演的《匆匆那年》中可是一样也不缺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男主角彭于晏因电视剧《风中奇缘》、电影《黄飞鸿之英雄有梦》等多部影视剧作品接连播出而人气大涨,直接导致昨日在全国举行的点映场(注:即上映前选一个时段点放映)人气爆满。可以说,即便是国外好莱坞大片,诸如《X战警》《变形金刚》等可能都不及《匆匆那年》火爆。记者发现,有部分影院15:00-20:00的场次竟然全部被《匆匆那年》“承包”,该时段排片率达100%,有的影院甚至出现了每隔10分钟就有一场《匆匆那年》的现象!有业内人士则借用王菲《匆匆那年》的歌词,调侃影院为了抢票房,已经“排片排到红了眼”!来源:青年时报&&&&作者:记者 陈聪丽&&&&编辑:高婷婷&&&&
我也来说两句: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Copyright (C) 2001 - .cn All Rights Reserved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出品
吴宇森:《太平轮》还不是真正的中国电影
作者: &&|&&日 09:49:00
历时七年,几经坎坷。今天,吴宇森的《太平轮》终于“起航”。
竞争激烈、临近收关的年末贺岁档,全明星阵容的《太平轮》燃起了第一道烽火狼烟。
北京的冬日,已渐冷洌。东三环某影城内,《太平轮》的宣传海报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主演们或眉头紧锁,或目光清冷,或惊惶无措。不时有人贮足,“哞,这个片子好多明星啊!”
对观众来讲,这是又一个电影工业制造出的娱乐产品。但,在吴宇森眼中,他不仅止于此。
从“喋血英雄”到“柔情烈女”、从“江湖道义”到“家国情怀”、从“暴力美学”到“传统回归”。年近古稀,吴宇森变得“柔软”。
从影40余年,金像奖、金马奖最佳导演,好莱坞A级导演地位,威尼斯电影节终生成就奖……附着在他身上的光环已经太多。而他心念的,是终于实现拍一部爱情片的情怀。
29日下午,吴宇森在北京工作室接受了新华网专访,连日为电影宣传已略显疲惫,但只要聊到与电影有关的话题,他又立时精神起来,眼神里迸发的仍似孩童般的真挚与热爱。
好友兼搭档张家振曾分析吴宇森的从影道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他独自摸索地低潮期;第二个是以《英雄本色》为代表的80年代,也是“暴力美学”的成熟期;第三个是90年代的好莱坞生涯;第四个是从《赤壁》回归中国文化至现在。采访中,吴宇森自己定义的电影生涯第四个十年里,显然想做得更多,思考得也更宽阔。
62岁时,吴宇森选择回归华语片。然而,回归的过程并不顺利。
2007年开机的《赤壁》历经周润发辞演,预算超支,剧本泄露,无奈拆成上下集,火戏烧死武师等等变故,太太形容那时的吴宇森“浑身都像长满了不开心的癌细胞,板着脸”。《太平轮》制作伊始便不“太平”,遭遇剧本版权搁浅,投资方变故,主演换角,自己患病治疗……但相较前者,吴宇森自言“已经好很多了。”
1993年初闯好莱坞,吴曾有五年的漫长适应磨合期,来到内地,适应期并不见短,虽然个中曲直并不真正为外人所知,但某种意义上,实是好莱坞经验与内地电影制作机制的“排异反应”。好在,吴宇森挺了过来。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电影,怎样给年轻人提供更好的价值观、更多学习挑战的机会……现在,吴宇森更愿意谈这些。带着香港、好莱坞的经验,吴像一位仁师长者,褪去“个人英雄浪漫主义”,不惜成本对中国后生力量寄望与提携。
纵观吴宇森回归以来的电影选材,颇有“海陆空”练兵的意味。《赤壁》的兵法排纵像一次电影的“陆战演习”;《太平轮》“借水行舟”,90%的特效都由国内团队完成,包括最难的沉船部分水的特效;正在筹拍中的《飞虎队》更将阵地拉升到了“空中对弈”。吴宇森坦陈用意,随着中外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让这些有创意、有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积累到各种各样的经验,以后会更好的应付。
离工作室不远的另一间剪辑室里,《太平轮》下集的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赤壁》分上下集是无奈之举,而《太平轮》的上下集则是拍之前就有的准备。“人物众多,故事丰满,线索复杂”——这是吴宇森给出的解释,在华语电影里这种反常规的做法彰显出的自信,未尝不是另种风格的确立,用时下的一句流行语讲——“就是这么任性”。正如影人评价——吴宇森之所以是吴宇森,在于不断摸索“变通”与“坚守”之间的平衡。《太平轮》下集已锁定明年五一档,想见至少半年的时间内,吴宇森仍不轻松。
《香港电影演义》一书的第192页,标题“徐克·吴宇森——双雄喋血1989”。无独有偶,整整25年后,老友徐克也将带着3D《智取威虎山》跻身贺岁,已然功成名就的“双雄”仍在“喋血”。两位“法国新浪潮”的香港门徒在探索电影表达的道路上,从未止步。
几度沉浮,栉风沐雨。“你傻傻的追求完美,却一直给误会/给伤害/给放弃/给责备……”或许这首罗启锐、李宗盛词曲的《给电影人的情书》最能道尽个中甘苦。采访最后,面对记者追问“什么是电影人最重要的品质”,吴宇森一时陷入思考。
看到这首歌词时,吴停顿了一下。
“追求完美吧!”
采访实录——
“女性表达起真情义来比男性更强烈”
记者:您曾说生命中有两种爱情,一个是爱上一个人的爱情,另外一个是电影中的爱情,都非常重要,您经常把现实的爱和电影的爱混在一起。《太平轮》里也有向太太表达爱的部分?
吴宇森:电影里有一段跳舞的戏就是来自我与太太的恋爱经历。我追求我太太的时候,跟她跳过一段华尔兹,虽然我有一条腿不太好,但那一次我跟她还是满场旋转,我把那次经历放到电影里来,黄晓明和宋慧乔扮演的角色初次相逢的那场戏,他们就跳了一段华尔兹,而且在戏里,黄晓明也瘸了一条腿。
记者:您以《日瓦格医生》的标准来拍《太平轮》,《日瓦格医生》最打动您的是什么?表现动荡年代的爱情会给当下和平时期的爱情哪些启示?
吴宇森:《日瓦格医生》拍得非常的真挚、浪漫,我觉得无论世界、时代有什么样的变化,爱情是永恒的。动乱年代能坚守一个爱的承诺那是非常珍贵的,不管是在六十年前还是现在,只要心里存着一份浪漫,都能诞生出感动人的爱情故事。
记者:有向《日瓦格医生》致敬的段落么?
吴宇森:有的。比如章子怡演的于真,她到医院去做护工,帮忙包扎伤病员,寻找她的爱人,当她看到患病伤员时响起的音乐有点像《日瓦格医生》一样的调子,我们用了类似的音乐和感觉。
记者:《太平轮》里有三条爱情故事线索,是否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爱情观?
吴宇森:是的。电影里有台湾年轻人跟日本女孩子的爱情、国民党军官与上海富家小姐、最底层风尘女子与小兵的故事,三个故事分别代表了跨越身份、跨越民族、跨越空间的三种爱情。电影故事虽然发生在那个年代,但爱情这个主题在任何年代都是不变的。
记者:这次是和李安的“御用华语电影编剧”王惠玲首次正式合作,她的剧本文学性很强,有哪些不同的合作感受?
吴宇森:王惠玲剧本的对白写得很好,其实赤壁的时候也请她帮忙改剧本,我们很谈得来。我也参与了《太平轮》的剧本,把三个不相关的爱情故事串联起来。这次的剧本,她把这几位女性人物刻画得很好,但同样她对男性的感情也刻画得很好。
记者:这是您首部“女性题材”电影作品,在拍摄处理方式上与男性题材有什么不同?
吴宇森:其实我用的技巧、风格、拍摄方式跟我拍男性电影基本上没有分别,只是没有太多暴力的东西。拍爱情片是我好多年的梦想,我觉得我拍女性故事一样会感动很多人。我对女性一直是有一份敬意的,透过这部电影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女性。《太平轮》有很好的剧本、很好的演员,拍摄的过程我也感受到她们的勇气、艰难。我发现女性表达起真情义来比男性更强烈,尤其是对爱的坚持,表现得很坚强。电影里三个女性都有不同的代表性,像章子怡饰演的妓女于真,看似是一个最底层的人物,但其实她的内心是最清高的,情操是最高尚的,电影里表现了女性很多美的方面。
记者:《太平轮》里不乏灾难片式的场景,除了制造视觉奇观外,灾难片表达的更深层内容应该是什么?
吴宇森:灾难是对人性的一个考验,人生有很多挣扎,人性的博爱、自私、贪婪,险恶在这部片子里都会有体现。太平轮不仅仅是一个灾难片,不是全部的故事都发生在太平轮上,从抗战到内战有很多元的情景。电影更强调的是人物和命运的对抗,人怎样在困境中挣扎求生,最终找到他们的希望。
吴宇森(资料图)
太太首次触电自嘲演“八婆” 吴宇森调侃:演得很像
记者:吴太太在最近出版的新书《今生缘》说您特别喜欢烧菜,您和太太的厨艺谁更好一点?
吴宇森:太太做的还可以,能吃就行了(笑)。其实我喜欢做菜的一个原因是工作压力太大,有很多时候要生气的,做饭是一个减压的过程。回到家里,做一个普通的丈夫,用煮饭去缓解,有时候小女儿会放一些音乐,让我慢慢平静下来。另一个,是因为爱我的太太,碗我都不舍得让她洗,对手有伤害嘛,我想煮一些好的东西给家里人享用。尤其我们在美国生活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也不能天天去餐馆,住的周围也没有很近的中餐馆。我很注重他们的营养,所以有猪肉、牛肉、海鲜,太太吃素加上两三个素菜组合搭配,差不多每天都这样做,有朋友来时煮大一点、多一点。我家里研究烹饪的书比这个还多(指身旁的书架),看到他们吃得健康、开心,我也很开心,但其实我自己倒吃得不多。
记者:做美食和拍电影之间有没有相通的地方?李安导演也很会烧菜,他把对美食的理解融入到《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这些电影里,您有没有类似的想法?
吴宇森:这个倒没有想过。我现在想拍一些国与国之间的,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碰撞的电影,比如下一部电影《飞虎队》,讲得是当年中国空军与美国飞虎队合作的故事。也想拍一些关于山区穷困的小孩,总是听到他们走好几里路上学,从一个村到一个村,要爬山,很艰苦这样的故事。李安用饮食反映家庭生活,有温暖的意义在里面,大家的想法不一样。
记者:您在筹备《太平轮》的时候生病住院休养了很久,医院是一个集结“生老病死”的特殊环境,会感受到许多世相人情。《太平轮》中也讲述了生死离别之情,这段生病经历是否让您有新的感悟并融入了电影?
吴宇森:在开拍前,我生了一场重病,被查出来患有淋巴癌。那么多年一直在拍电影、工作,倒是难得有那么长一段休息、静养的时间,感受到生命很可贵。而且,我生病期间太太和孩子们给了我非常好的照顾,很感谢他们,这份爱让我很感动。这让我有了新的想法,因此在拍《太平轮》的时候我花了很多心思去刻画角色们在亲人间、夫妻间爱的感觉。
记者:这次太太和女儿也参与了电影演出,吴太说自己演了一个“八婆”,她们表演得怎么样?
吴宇森:演得很像(笑),她没有NG的(吴太在旁纠正,NG了3次),有时候因为机器、角度的问题需要调整再拍一下,不是说演得不好。我对演员没有要求的,爱怎么演怎么演,通常都是拍一条就够了。演员都做得很准确,我太太也做得准确,她演金城武的邻居,有和金城武的对手戏,拍了两天。也是觉得好玩,演得很好。
女儿的话,我不用跟她讲戏,虽然她的母语是英语,但她自己很清楚该做什么,提前就做足了功课,每一句对白、每一个场景她都很清楚,有自己的演绎方式。我更希望女儿走导演这条路,因为她性格内向,演戏只是为了多学一些经验,做导演总要和演员交流,她做过演员懂得演员的心理了,以后做导演也会懂得怎样和演员交流,了解用什么方法帮助演员做最好的演出,这是很重要的,所以现在有机会就让她参与一些演出,让她去学多一些。
“《太平轮》《赤壁》还不是真正的中国电影,我还在探索”
记者:您曾说拍《英雄本色》的年代,是想给年轻人传递旧有的“道义、风骨”这类好的价值观。在这个年代,《太平轮》包括《赤壁》想传递给年轻人的价值观又是什么?
吴宇森: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考验的年代,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感觉那时候的人比较单纯一点,特别在患难时会显示出人身上可贵,困境里互相关怀、支持、充满同情心。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隔阂一些,当年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其实想表达的也都是旧时代那种情怀。现在社会变化蛮大的,经济发展得很好,很多人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很快的成功,不好说是急功近利。信息越来越集中,技术直来越发达,但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好像薄弱一点。希望他们看了电影之后,不妨浪漫一下,把脚步放缓,表达一下自己的爱,让生活更充实。
记者:从《英雄本色》时期表现“个体化”的兄弟情、江湖道义,到《赤壁》《太平轮》其实是群戏了,更多表现的是“群体化”的、大时代的家国情,这似乎是一个从”小“变”大“的过程,您的风格转变始于创作自觉还是市场化的选择?
吴宇森:以前的关注点确实比较个人化,现在转变到对大的国家、社会性的问题这类大的事物的关注。另外我在香港到好莱坞,学到不少制作大片的好的经验,现在回到中国,最大的愿望是把我所学到的与这里的年轻人分享,国家这么大,年轻人这么多,他们如果有很好的技术、创意、能力,但没有题材让产发挥去做的话,也很难有进步。我们花了很多成本,带来国外的技术团队,还有好莱坞制度,让他们知道好莱坞的大片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也知道有很多中外合作的电影要来,如果他们有很多这样的经验,后面就很好应付了,所以电影的题材我也在转变,不管在创作方面、题材方面都要和好莱坞接上。
《太平轮》里船难的戏、战争的戏都是在国内做,90%的特效包括难度最高的水的特效我都是用国内的团队,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有非常大的进步。同样,下一个空战题材项目对工作团队是另一个挑战,又可以积累很多经验。我现在拍电影不完全为了自己,最主要是能给年轻人做些什么。
记者:迈入电影生涯的第四个十年,还有哪些想要实现的愿望?
吴宇森:希望能拍出真正的中国电影。我觉得《太平轮》《赤壁》还不是真正的中国电影,我还在探索。我们的历史、文化,我们的行为、道德标准怎么样通过电影去表达出来。特别是怎么样树立自己的风格,过去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港片,这是台湾电影,但现在还没有让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电影的。
生活在海外我们非常关心国家,外国人对我们有很多误解我们有深刻的体会。我几乎是第一个在好莱坞的华人导演,虽然他们人都很好,但是对我们的文化不够了解。可能当时在美国的华人大多处在社会底层,从事一些灰色工作,导致外国人对华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我就觉得要用我的工作、表现来传播好的东西给他们,结果做了几部不错的戏之后,我也没有主动讲什么,但有外国人向我道歉,为他们错误的言辞。这些是小事情,但重要的是让外面的人了解我们。
但是到现在为止,好莱坞电影里华人的角色要么是一张很严肃的脸,要么眼睛是这样的(在自己眼睛上比划),愁眉苦脸的样子,其实不是的,我们这里的人很开阔,很开心的。
拍《赤壁》的时候,想请一个好莱坞特别有名的电脑特效技术顾问来帮忙,结果人家不愿意来,因为他怕中国没有电话,那是2006年的时候了,我说怎么可能,中国是全世界用手机最多的国家。你看,都已经到那个时候了,还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女儿到中国来,她同学送她一块肥皂,我女儿拿过来问我怎么办,后来我们买了一块同样的寄回去。看似很好笑,但其实反映的问题很严重。所以,透过这些,我在思考中国的电影要表现什么?我还在找寻。(编辑:刘欣 来源:新华网)
Remember me
(C) 2013 中国特稿社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平山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