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原理DNA实验中,RNA酶可以不加入Ⅰ液,而在最后加入质粒溶液吗?如何获得更多的超螺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3页1下载券2页1下载券1页1下载券3页¥1.003页2下载券1页免费3页免费2页1下载券3页1下载券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1下载券13页1下载券3页免费3页1下载券11页1下载券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键​裂​解​法​提​取​质​粒​的​原​理​、​试​剂​配​制​、​大​提​和​小​提​的​方​法​以​及​质​粒​的​纯​化​一​系​列​经​典​过​程​介​绍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碱裂解法提取质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8页免费3页免费3页免费5页免费8页1下载券3页免费4页免费4页免费2页1下载券1页免费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免下载券下载特权 全站付费文档8折起 千本精品电子书免费看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90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原理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90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原理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碱裂解法从大肠杆菌制备质粒,是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我想这恐怕和我们的文化有点关系中国人崇尚读书,学;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罗列一下碱法质粒抽提用到三种溶;溶液I,50mM葡萄糖/25mMTris-Cl/;溶液III,3M醋酸钾/2M醋酸;让我们先来看看溶液I的作用,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轮到溶液II了这是用新鲜的0.4N的NaOH和2;每个人都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碱裂解法从大肠杆菌制备质粒,是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室每天都要用的常规技术可是我收研究生十几年了,几乎毫无例外的是我那些给人感觉什么都知道的优秀学生却对碱法质粒抽提的原理知之甚少追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分子克隆里面只讲实验操作步骤,而没有对原理进行详细的论述这是导致我的学生误入歧途的主要原因后来我发现其实是整个中国的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水平都差不多,甚至有很多老师也是这个状态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到悲哀了我想这恐怕和我们的文化有点关系中国人崇尚读书,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经常听到的是父母对他们的独苗说,你只要专心读好书就可以了所以这读书的定义就是将教课书上的东西记住,考试的时候能拿高分这就是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发的根本原因如果中国文化在这一点上不发生变化,那么科学是不能在中国真正扎根的,它只能蜕化成新的八股学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它讲究动手如果实验科学只要看看书就可以了,那我想问有那位神仙看看书就会骑自行车了?或者听听体育老师的讲解就会滑冰了?可是光动手不思考,不就成了一个工匠?一个合格的生命科学研究者,需要在这两方面完善自己一个杰出的科学工作者,是一个熟知科学原理并善于应用的艺术家每个曾经用碱法抽提过质粒的同学,希望你看本文后能有所思考,让中国的未来有希望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罗列一下碱法质粒抽提用到三种溶液:溶液I,50 mM葡萄糖 / 25 mM Tris-Cl / 10 mM EDTA,pH 8.0; 溶液II,0.2 N NaOH / 1% SDS;溶液III,3 M 醋酸钾 / 2 M 醋酸让我们先来看看溶液I的作用,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pH值的Tris-Cl溶液,是再自然不过的了。那么50 mM葡萄糖是干什么的呢?说起来不可思议,加了葡萄糖后最大的好处只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因此,如果溶液I中缺了葡萄糖其实对质粒的抽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说溶液I中葡萄糖是可缺的。那么EDTA呢?大家知道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在溶液I中加入高达 10 mM 的EDTA,无非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磨洋工,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怕DNA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如果哪天你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提质粒呢?实话告诉你,只要用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有一点不能忘的是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轮到溶液II了这是用新鲜的0.4 N的NaOH和2%的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要新从浓NaOH稀释制备0.4N的NaOH,无非是为了保证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了碱性。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破细胞的主要是碱,而不是SDS,所以才叫碱法抽提。事实上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碰到了碱都会几乎在瞬间就溶解,这是由于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所导致。用了不新鲜的0.4 N NaOH,即便是有SDS也无法有效溶解大肠杆菌(不妨可以自己试一下),自然就难高效率抽提得到质粒。如果只用SDS当然也能抽提得到少量质粒,因为SDS也是碱性的,只是弱了点而已很多人对NaOH的作用误以为是为了让基因组DNA变性,以便沉淀,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一些书上的有关DNA变性复性的描述所导致有人不禁要问,既然是NaOH溶解的细胞,那为什么要加SDS呢?那是为下一步操作做的铺垫这一步要记住两点:第一,时间不能过长,千万不要这时候去接电话,因为在这样的碱性条件下基因组DNA片断会慢慢断裂;第二,必须温柔混合(象对待女孩子一样),不然基因组DNA也会断裂基因组DNA的断裂会带来麻烦,后面我再详细说明每个人都知道,溶液III加入后就会有大量的沉淀,但大部分人却不明白这沉淀的本质。最容易产生的误解是当SDS碰到酸性后发生的沉淀。如果你这样怀疑,往1%的SDS溶液中加如2M的醋酸溶液看看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大量沉淀的出现显然与SDS的加入有关系。如果在溶液II中不加SDS会怎样呢,也会有少量的沉淀,但量上要少得多。显然是盐析和酸变性沉淀出来的蛋白质。既然SDS不是遇酸发生的沉淀,那会不会是遇盐发生的沉淀呢?在1%的SDS溶液中慢慢加入5 N的NaCl,你会发现SDS在高盐浓度下是会产生沉淀的。因此,高浓度的盐导致了SDS的沉淀但如果你加入的不是NaCl而是KCl,你会发现沉淀的量要多的多。这其实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sulfate)遇到钾离子后变成了十二烷基硫酸钾(potassium dodecylsulfate, PDS),而PDS是水不溶的,因此发生了沉淀。如此看来,溶液III加入后的沉淀实际上是钾离子置换了SDS中的钠离子形成了不溶性的PDS,而高浓度的盐,使得沉淀更完全大家知道SDS专门喜欢和蛋白质结合,平均两个氨基酸上结合一个SDS分子,钾钠离子置换所产生的大量沉淀自然就将绝大部分蛋白质沉淀了,让人高兴的是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也一起被共沉淀了这个过程不难想象,因为基因组DNA太长了,长长的DNA自然容易被PDS给共沉淀了,尽管SDS并不与DNA分子结合那么2 M的醋酸又是为什么而加的呢?是为了中和NaOH,因为长时间的碱性条件会打断DNA,所以要中和之。基因组DNA一旦发生断裂,只要是50-100 kb大小的片断,就没有办法再被PDS共沉淀了所以碱处理的时间要短,而且不得激烈振荡,不然最后得到的质粒上总会有大量的基因组DNA混入,琼脂糖电泳可以观察到一条浓浓的总DNA条带很多人误认为是溶液III加入后基因组DNA无法快速复性就被沉淀了,这是天大的误会,因为变性的也好复性的也好,DNA分子在中性溶液中都是溶解的,NaOH本来是为了溶解细胞而用的,DNA分子的变性其实是个副产物,与它是不是沉淀下来其实没有关系。溶液III加入并混合均匀后在冰上放置,目的是为了PDS沉淀更充分一点不要以为PDS沉淀的形成就能将所有的蛋白质沉淀了,其实还有很多蛋白质不能被沉淀,因此要用酚/氯仿/异戊醇进行抽提,然后进行酒精沉淀才能得到质量稳定的质粒DNA,不然时间一长就会因为混入的DNase而发生降解这里用25/24/1的酚/氯仿/异戊醇是有很多道理的,这里做个全面的介绍:酚(Phenol)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远大于氯仿,按道理应该用酚来最大程度将蛋白质抽提掉,但是水饱和酚的比重略比水重,碰到高浓度的盐溶液(比如4M的异硫氰酸胍),离心后酚相会跑到上层,不利于含质粒的水相的回收;但加入氯仿后可以增加比重,使得酚/氯仿始终在下层,方便水相的回收;还有一点,酚与水有很大的互溶性,如果单独用酚抽提后会有大量的酚溶解到水相中,而酚会抑制很多酶反应(比如限制性酶切反应),因此如果单独用酚抽提后一定要用氯仿抽提一次将水相中的酚去除,而用酚/氯仿的混合液进行抽提,跑到水相中的酚则少得多,微量的酚在乙醇沉淀时就会被除干净而不必担心酶切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至于异戊醇的添加,其作用主要是为了让离心后上下层的界面更加清晰,也方便了水相的回收回收后的水相含有足够多的盐,因此只要加入2倍体积的乙醇,在室温放置几分钟后离心就可以将质粒DNA沉淀出来,这时候如果放到-20,时间一长反而会导致大量盐的沉淀,这点不同于普通的DNA酒精沉淀回收,所以不要过分小心了高浓度的盐会水合大量的水分子,因此DNA分子之间就容易形成氢键而发生沉淀。如果感觉发生了盐的沉淀,就用70%的乙醇多洗几次,每次在室温放置一个小时以上,并用tip将沉淀打碎,就能得到好的样品得到的质粒样品一般用含RNase(50 ug/ml)的TE缓冲液进行溶解,不然大量未降解的RNA会干扰电泳结果的琼脂糖电泳进行鉴定质粒DNA时,多数情况下你能看到三条带,但千万不要认为你看到的是超螺旋线性和开环这三条带。碱法抽提得到质粒样品中不含线性DNA,不信的话你用EcoRI来线性化质粒后再进行琼脂糖电泳,就会看到线性质粒DNA的位置与这三条带的位置不一样其实这三条带以电泳速度的快慢而排序,分别是超螺旋开环和复制中间体(即没有复制完全的两个质粒连在了一起)如果你不小心在溶液II加入后过度振荡,会有第四条带,这条带泳动得较慢,远离这三条带是20-100kb的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的片断。非常偶然的是,有时候抽提到的质粒会有7-10条带,这是由于特殊的DNA序列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超螺旋(超螺旋的圈数不同)所致这里暂不深究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90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原理等内容。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的原理 SDS 碱裂解法制备质粒 DNA 的原理:细菌悬浮液暴露于高 pH 的强阴离子洗涤剂中,会 使细胞壁破裂, 染色体 DNA 和蛋白质变性, 相互缠绕...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原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碱裂解法质粒提取的原理 碱裂解法从大肠杆菌制备质粒,是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室每天都要用的常规技 术。下面是该...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原理碱裂解法从大肠杆菌制备质粒,是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室每天都要用的常规技术可是我收研究生十 几年了,几乎毫无例外的是我那些给人感觉...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原理(转帖)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原理(转帖) ( 20:46:05) 碱裂解法从大肠杆菌制备质粒, 是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室每天都要用的...  质粒提取之达人建议碱裂解法从大肠杆菌制备质粒,是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室每天都要用的常规技术。可是我收研究生十 几年了,几乎毫无例外的是我那些给人感觉...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键裂解法提取质粒的原理、试剂配制、大提和小提的方法以及质粒的纯化一系列经典过程介绍碱裂解法抽提质粒原理碱裂解法从大肠...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应用碱裂解法提取分离DNA,课程...碱裂解法基本原理为:溶液I使细胞悬浮,EDTA与Ca“、Mg“螯合,抑制DNase活性;...  二、碱裂解法质粒提取的原理碱裂解法从大肠杆菌制备质粒, 是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室每天都要用 的常规技术。下面是该法的提取原理: 碱法质粒抽提用到三种溶液...   一碱裂解法质粒小量提取 试验原理: 碱裂解法是较常用的提取的方法。其优点是收获率高,适于多数的菌株,所得产 物经纯化后可满足多数的 DNA 重组操作。十二烷基...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 精心收集的各类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碱裂解法抽提质粒DNA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碱裂解法提取细菌质粒DNA的改良
碱裂解法提取细菌质粒DNA的改良
碱裂解法提取细菌质粒DNA的改良
2005年6月              碱裂解法提取细菌质粒DNA的改良                   45中图分类号:Q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03-0044-03
  由于细菌质粒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一项常规技术,因此已经报道了几种较为成熟的提取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碱裂解法、煮沸法及SDS裂解法[1]。其中,碱裂解法由于具有简捷、纯度高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细菌质粒DNA的常规提取方法。但该法提取时间较长,通常需要2h以上。为此,人们进行了许多改良常规碱裂解法的尝试,试图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改变来缩短其提取时间,但改良方法都不尽如意,提取DNA所需时间仍然较长,都在
1.5h以上。本文通过对常规碱裂解法中各反应时间的缩短,建立了一种极为快速且纯度较高的DNA提取方法。
表1 溶液Ⅰ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溶液Ⅰ处理时间(min)
μ产率(gΠml)
1.511.531.541.541.571.58
OD260ΠOD280
1.851.851.861.861.881.88
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菌株与质粒:菌株为MC1061,质粒为pUC18(韩国汉城大学)。
限制性内切酶:EcoRI1.1.2 试剂
溶液Ⅰ(GET溶液):50mmolΠL葡萄糖,25mmolΠLTris(pH8.0),10mmolΠLEDTA。
溶液Ⅱ:0.2molΠLNaOH,1%SDS。新鲜配制。溶液Ⅲ:5molΠLKAc(pH4.8)。RNaseA:10mgΠml。
酚/氯仿/异戊醇(25:24:1)溶液,1.1.3 仪器
Sigma台式离心机,度计,日本Shimadzu公司1.2 实验方法1.2.1 常规碱裂解法:参照文献[1]。1.2.2 改良方法:将1.5ml培养物倒入微量离心管中并离心,
μμ把细胞沉淀物振荡悬浮于50l溶液I中,加入100l溶液Ⅱ,
μ轻轻颠倒离心管4-5次,于室温放置1min。加入75l溶液
Ⅲ,再轻轻颠倒离心管4-5次,用微量离心机离心3min,将上
μ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并加入1l10mg/mlRNA酶A,于
37℃温育10min。加入等体积苯酚/氯仿溶液,振荡1min,离心
μ2min。将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500l无水乙醇,振
荡混匀,于室温离心5min。用70%乙醇洗涤沉淀,将DNA重
μ悬于30l双蒸水或TE中。检测DNA浓度与OD260/OD280,或μ者取3l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3溶液Ⅰ加入并振荡使细胞沉淀完全悬浮时,计为0然后在室温
下分别静置1、3、5、7及10min。
33产率是指1ml细菌培养物中所获得的DNAμg数。以下均同。
表2 溶液Ⅱ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
溶液Ⅱ处理时间(min)
μ产率(gΠml)
1.501.621.611.601.581.56
OD260ΠOD280
1.861.851.851.861.881.87
4-5次时,计为0然后在室温下分别静
置5及10min。同表3。
2.3 溶液Ⅲ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
溶液Ⅰ处理时间定为0min,溶液Ⅱ处理时间定为1min,改变溶液Ⅲ处理时间,其余方法同2.2节,实验结果示于表3。
表3 溶液Ⅲ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溶液Ⅲ处理时间(min)
μ产率(gΠml)
2.122.102.081.971.841.81
OD260ΠOD280
1.851.861.881.891.891.88
为了缩短DNA提取时间,我们对常规碱裂解法中各种反
应条件对DNA产率与纯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2.1 溶液Ⅰ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
按常规方法提取DNA,改变溶液Ⅰ与细菌细胞之间的反应时间,实验结果示于表1。由表1可知,溶液Ⅰ的处理时间对DNA的纯度无影响,对产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亦不大,最低与最
μ高产率之间只相差0.06gΠml,故溶液Ⅰ处理时间定为0min。
2.2 溶液Ⅱ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
溶液Ⅰ处理时间定为0min,改变溶液Ⅱ处理时间,其余方法同2.1节,实验结果示于表2。从表2可知,溶液Ⅱ处理时间对纯度无影响,但对产率有一定的影响。处理0min时,产率最低;处理1min时,产率最高;随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产率呈有所递减的趋势,故溶液Ⅱ处理时间定为1min。
  从表3可知,溶液Ⅲ处理时间对纯度无影响,但对产率有
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产率呈递减的趋势。处理时间为0时,产率最高,故溶液Ⅲ处理时间定为0min。2.4 无水乙醇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
无水乙醇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示于表4。从表4可知,无水乙醇处理时间对纯度无影响,但对产率有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产率呈递增的趋势。处理30min时,产率最高。虽然处理30min时所获得的产率比处理0min时,高出
μ0.23gΠml,但为了缩短DNA提取时间,在改良方法中无水乙醇处理时间仍定为0min。
表4 无水乙醇处理时间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无水乙醇处理时间(min)
μ产率(gΠml)
1.451.471.501.521.561.68
OD260ΠOD280
1.861.861.841.881.891.88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莱阳农学院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401)
作者简介:薛仁镐(1965-),男,博士,副教授,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获韩国专利1项、PCT国际专利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主持学院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1项。
3无水乙醇加入后振荡3s时,计为0然后在室温下分别静置2、5、10、20及30min。
2.5 提取方法对产率与纯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改良,我们建立了一种可在30min内完成质粒DNA制备的极为快速提取方法,并将此法与常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示于图1。利用常规方法从1ml细菌培养物中可获
Word文档免费下载:(下载2-2页,共3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a rn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