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理由 吴世勋的韩文怎么写写

查看: 4177|回复: 21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7UID649262
初级会员, 积分 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3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17精华0帖子
(韩寒《通稿2003》http://bbs./dispbbs.asp?BoardID=1&replyID=62080&id=5705&star=1&skin=0)
  因为我对别的研究比较少,加上人还是在自己比较权威的领域里说话显得有分量,所以先说语文的问题。
  语文真是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这是一个初中后基本上不需要存在的课程。但是又不得不存在,这是最大的问
题。语文在教会人识字以及遣词造句以后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别说之后语文要培养人的书面表达能力,你别看那些看上去写作文很差的学生,好像真要好好学语文才行一样,其实背地里写情书溜着呢,他们之所以作文很差,是因为作文的问题,而不是写作能力的问题。写作能力是一个很基本的能力,那些写不出作文没有交作业的人,他们肯定会想出种种符合逻辑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没有写作文,并且直视老师的眼睛进行心跳都不加快的撒谎,这就说明这人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他只要能把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不错的文章。
  关键是,没有人觉得这是作文。作文是一种模式,就好似要撒一个官方的谎言,必须有时间人物地点,尤其关键的是必须要有一个向上的主题。比如我记载完毕一件事情以后,我没有权利为这件事情感到迷茫,没有权利为此觉得生活真是没有意义,总之就是不能说真话,完全扯淡就是了。
  我在《毒》里有这么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昨天我在和平里买了一些梨和长得很奇怪的小芒果,那梨贵到我买的时候都要考虑考虑,但我还是毅然买了不少。回家一吃,果然好吃,明天还要去买。
  文章的名字叫《好吃的水果们》,很多人揣测这篇文章的意义,有人说看不明白,有人说这是不错的文章。其实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这些水果真的很好吃。文章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学生,哪怕写出《红楼梦》来,只是属于习作;但是一旦有了点名气,哪怕写出像上文这样无聊扯淡的东西来,都是艺术。我只是写了几本销量很好的书而已,如果上面的东西是鲁迅写的,那就更远了去了,那得有多少人从里面看出政治风波来啊。
  所以说,文章这个东西,在语句通顺,错别字不多到影响阅读的情况下,好坏完全没有评判的标准。我随便拿一篇朱自清的文章交上去,没有一个老师会觉得自己的学生写作文好到有名家的水平了,并且照样会作出很多修改意见。
  文学的最高境界当然是作品如何,但是在这个境界之前,我觉得关键不是文章写得怎么样,而是文章是谁写的。我真不相信一个班级作文水平最高的和最低的差距能有最好和最差那么大。
  一个人,没有资格判定甲的文章是优秀,而乙的文章不及格。只能说我喜欢甲的文章不喜欢乙的文章,或者说,甲的文章和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差不多,乙的差得有点远。所以建议以后的作文评分取消优良中差,改成“正合我意”,“相差不远”,“参考大纲”,“逆我者亡”四种得了。
  中国的学生作文一直乏味是因为命题实在太小了。比如给你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两个登山者在攀登高山的时候,因为风雪很大所以用绳子系在一起,但是A失足了,滑了下去,因为有绳子拖着所以没有掉下悬崖,可是B和绳子又都不能承受这样大的重量。B说:A,你坚持住,我一定会救你。但是A自己割断了绳子,从山崖上掉了下去,死了。B自己爬上了山。
  问你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想到了什么,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论文。
  我看完这个故事,首先想到的是B怎么向A的家里人交代,但肯定不能写这个,想要拿高分,你想到的一定要和出参考答案那人想到的是一样的,当然,你可能想到的是你自己也喜欢户外运动,看中户外运动店里一双鞋子,但是太贵了,上次去砍价没有砍下来,跟爸妈说又不知道他们给不给这钱。更加可能有人看完文章第一个想到的是这次作文肯定又写砸了。
  不过不行,这个属于偏题。
  偏题的意思就是说,你不应该这么想。
  说穿了就是,你跟我想的不一样,你这篇就不是好作文。
  其次,议论文这种文体是一种很落后的不应该存在的文体,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可议论的,既然标准只有一个,那议论个屁。而且在我隐约的记忆里,议论文有一个公式,有什么论点论据之类,而且前后不能颠倒,还一定得引用材料里的原文,并要有自己看见的或者自己编出来的名人小故事,什么居里夫人废寝忘食啊,牛顿拾金不昧啊,爱迪生为了亲情放弃学业啊,反正一半得是自己编的,这次是爱迪生,下次一样的事就改伽利略了。事情可以自己编,但人一定得有名。一样的拾金不昧,牛顿是个例子,但隔壁住的大爷就不是个例子。最后再重申一下自己揣测的参考答案的观点。文章之无聊乏味,不是一般常人能够阅读。教师也真不容易,一下读好几十篇,还居然能分出优劣。反正我到了那份上只能凭谁写的字好看给成绩了。
  最后,一定要就这件烂糟事写800个字以上。其实,上面的故事我真想用一句“A真勇猛”就完了,但是不行。写过作文的人都知道,没话凑话是最痛苦的,这样凑出来的文章,不论写的人或者看的人都很痛苦。我实在不明白,对一件事情我就只能发表600个字的看法,这到底有什么错?
  一次我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里面是一张他们学校的语文试卷,试卷里有我的一篇文章的一个章节,文章的题目叫《求医》,然后有八个选择题。我从未想过我的文章可以入选试卷,于是很细心地完成了考卷,结果发现我只做对了三个选择题。其中一个是画线处应该填的是什么词,我不慎选错。最最荒谬的是,我居然选择错了画线句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时,会有人说:错,作者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而且选择的文章八成作者都是上个世纪就死了,真是死无对证了。
  可是,这是对死去的写了一辈子文章的人的最大不尊重。就像张国荣死了一样,猜测他的死因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了,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谁都不知道,所以谁都没有资格断定。说真的,谁知道鲁迅写我家门前有一棵枣树,还有另一棵枣树是什么意思,可能什么意思都没有,自己想玩票呢,或者说写了一棵以后忽然记起来还有一棵呢。反正我不敢断定,因为我不知道。
  如果真要出这样的题目,那答案也一定得是无穷的,除了不知道和淫秽反动的,想到就有分数,比如写了一棵忽然想起来另外一棵还是枣树这个答案,也应该是满分。
  我写《三重门》的时候,出现了两次“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一次还是结尾。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连用两次呢?是前后呼应体现主人公的落寞吗?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作者觉得这句话很好,但是因为写作时间拉得过长,写到最后时忘了前面用过一次,所以不小心又用了一次。
  我的长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里出现过一些人物,但是到后来就再也没有交代,为什么?
  是因为这样体现了人生的飘忽和沧桑,很多生命都像过客一样闪过,都不能在人生里留下痕迹而感到的无奈?
  不是。
  是因为《像少年啦飞驰》是一段一段写的,作者没有打草稿,有些人写到后面就忘了使了。
  回答“写丢了”一样满分。
  我参加过很多次学校的作文比赛,成绩之差,让人发指。和现在不一样的是,我现在基本上能够写我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到达爱谁谁的地步,但是当时落笔的时候某些词句还要考虑上面的导师们是否喜欢,这些都是小事,虽然自己心里不是很舒服,可是别人很少能发现,而且不伤害到整体的形象,就像穿了一双自己极度厌恶的袜子上街一样。不过有的时候就会想到我的观点是不是别人喜欢,或者把观点表达得委婉一点甚至换一个相去甚远的观点。
  这样写作文真的很累。感觉自己如同一个按摩小姐一样,自己辛苦的同时还要不断察言观色考虑客人舒服不舒服。比赛下来,一般我的名次是三等。不过这完全没有可以伤心的地方,因为你只要看看一等奖的文章,基本上也是属于不知所云感情虚假一类。
  总之我觉得:
  作文是一种独立于文学之外的东西。除非哪天你学校的学生须知也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很多人的观点认为,想写好的文章一定要多看书,成为大师一定要看过很多书。我想,这话肯定是从来写不出好文章的人说的。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好比想进国家队一定要多看球赛一样。我敢保证我们的国足们在没有赌球的情况下很少半夜爬起来只为看一场德甲联赛,因为那是球迷的行为。我觉得一样的,看很多书也只是文学爱好者的行为,可能知道的东西会很多,甚至知道很多犄角旮旯里的作家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样的拿过什么犄角旮旯里的奖,但是充其量不过是电视转播的球赛里那两个什么都知道,甚至看到贝克汉姆一脚传球能脱口而出十三年前的某某某也在什么比赛上相同的位置传出一个相同的球胡贫的解说员一样。真正风光的都在上面踢球呢。
  所以,在文学上,学历越高,看的书越多,到最后能做的只能是个文学评论家。
  虽然这样,我还是建议大学以下的学生,无论什么书,能看的还是都要看,因为在那样的岁数里,看多少都不能算是太多的。
  等到我真的写自己要表达的东西的时候,我发现学校除了让我识字以外,初中以上的语文教育,包括无数的名作分析,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真想写点东西不像上学的时候写议论文了,还拼命想着要加一点名人小故事或者格言之类去怎么样,真正好的文字在说服人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举例子玩数据,更不需要名人名言之类。名人有的是胡说或者是正儿八经说但是说错了的时候。很多人无论写东西或者辩论什么的时候,特喜欢把一个七八个世纪前就死了的人说的一些话拿出来想当法律使。
  有的人在教训我的时候喜欢说:孔子说过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孔子是说过,但孔子说过什么和我要去做什么或者已经做的什么有什么关系吗?先人也很可怜,引用他们的很多话,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尊敬他们,而是凑巧他们和自己想的一样,利用一下这些话,去反驳或者批评一个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人罢了。
  总之学校里学的那些行文的模式和思维的方式,也就是为了最终拿张文凭而已。但万一根深蒂固,就算你是一个博士,也只是比一个普通高中生多考了几次试而已。或者说,你比作者还明白《飘》是怎么写出来的,却怎么也写不出《飘》。我只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可以保留自己真实的一面。未必要在很多时候显露。学校所教授的事情,很多是因为考虑有太多的人,而对自己来说,自己只有一个。戏结束后人还太入戏,也只能是个戏子。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语文,那时候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其实我们不应该过多地评判小学的语文教学怎么样,一来无论它怎么样,到初中的时候基本上能够认识你能看见大部分的字,已经很不错;二来我已经忘了当时是怎么学的。
  可是,中国小学的语文教育模式好像一直沿用初中高中,初中的语文教育已经显得重要性不大了,到了高中,语文就完全是一个陪衬,属于虽然可有可无但是不能没有的。语文从教会人认字之后就完全是一个束缚人的想象力的课程。尤其可笑的是对于一些所谓精彩段落的背诵和默写。
  首先的问题是我觉得那些精彩的段落基本上没有一个是精彩的。
  其次,就算它是精彩的也没有必要非得把它背出来。
  关键是,如果这当做是记忆力的一种训练的话倒也罢了,但是这往往被套上各种理由。这样的背诵其实对于语文或者写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想无论如何,我上文很多话都比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几乎用800个汉字来形容一棵树的段落精彩,但纵然那样的精彩,我作为作者本人都完全不能背下来。所以可以想象当时的学生要有多么痛苦。
  更加难以理解的是,背诵的内容往往要出现在试卷的阅读分析里,并且故意挖空一些地方让你填词,当然不能自己发挥,哪怕你想到比原话精彩100倍的语言。不仅是这样,挖空的词语一般更是让人发指:文中画线的地方应填词语是“居然”还是“竟然”。
  我想,在学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语文培训以后,给人一篇背诵的段落在考试的时候“分析”,学生、老师、出参考答案甚至弱智的人都能拿高分,惟独原文作者本人不及格。
  但是因为以后政治课里又加了很多比一棵树还要无趣的东西需要背诵,所以语文的背诵内容就被比了下来。
  背诵这个东西没有任何意义和帮助的表现在于,我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不是因为四年没在学校里。我发誓我四年前除了能背出一些公式以外,语文、政治、历史,苏联的十月革命是什么时间爆发的,就完全不记得了。我在考试前背诵了无数某某某是什么时候生的什么事件是几月几号发生的,在考试后就结束了他们的生命周期。不是我记忆力不好或者故意夸张,原谅我真的只记得十月革命是在十月份发生的。
  我想,大部分的凡人应该和我一样,我们的确是将这些东西背出来了,可是那又代表什么,代表一个礼拜以后又忘记了?包括班长或者什么学习委员都一样,谁都没有把这些东西当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对待,你我一生最爱歌曲的歌词,你我第一次向人表白说的话或者第一次被人抛弃时别人的话到现在应该都不会忘。
  记不住的,怎么都记不住。
  语文教师在学校里的地位其实是很值得同情的。因为不要管中高等数学在现实的生活中是否对普通人有实际的意义或者是体育在学校的重大规模考试中几乎没有地位,我想若我是语文老师,我肯定会很羡慕数学老师能算出一块不成形状的物体的面积或者体积,哪怕能很快知道小明家的母鸡两天下三个蛋,小红家的母鸡六天下九个蛋,过多久两家的鸡可以下一样多的蛋,或者我会羡慕体育老师可以将如此重的铅球掷出十几米远,但是苦于自己没有什么过人的地方。我不能当着任何人的面把一篇文章分析了来显示自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有一手好字了。
  在很多人的心里似乎语文老师比数学老师和蔼,可能我觉得语文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宽容度很高的学科,但是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地步,我们不能光说是老师的责任,或者教委的责任,学生一样有责任,还有很多人应该为此负责,因为一件好事情往往是一个人随手一做就可以,但是一件坏事情就需要各行各业的各种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50 小时威望60 金币5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40帖子精华3积分1638UID796602
高级会员, 积分 16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2 积分
威望60 注册时间积分1638精华3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做为语文老师,看完韩寒的这篇文章,确实该认真反思一下!特别是初、高中语文老师,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50 金币5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4积分4886UID775367
金牌会员, 积分 48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14 积分
威望50 注册时间积分4886精华4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语文=文学?语文教育仅仅是为了培养作家?
王蒙做不了高考语文的试卷,于是就对中学语文教育极尽鄙薄之能事。韩寒是“小王蒙”。都是一帮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如果不纠正认识,韩寒也至多像王蒙一样:年轻时写了一篇引起哄动的小说,赚足了名气;然后就以“作”为家,坐在家里啃老本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50 金币5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4积分4886UID775367
金牌会员, 积分 48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14 积分
威望50 注册时间积分4886精华4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付勇:对韩寒《语文的问题》的几点答复
  名人名作是很多的,对名人名作的评论则百倍有余。但,文学大师们也许不屑于评论,也许是没时间评论,也许是达到了弘一法师般的大彻大悟、四大皆空——而我是凡人,所以我不能!不能沉默!
  或许是韩寒将大学拒之门外,而我却世俗的在大学的文学殿堂末座忝列四年之久,或许是当我唾沫横飞地驰骋于三尺讲台时,学生却遨游在韩寒的世界中——其嫉妒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但学生不听课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学习就会影响他们在将来对祖国作出的贡献,那么我就辜负了国家、民族、学校、家长的重托,同时,更是担心学生们作出“发现学校除了让我识字以外,初中以上的语文教育,包括无数的名作分析,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的帮助”这样的绝对论断,于是,我终究忍不住站出来弃身锋刃,不自量力地为沉默的千万文学人正名。
  首先,暂不提作者是否真的“在自己比较权威的领域里说话显得有分量”,而且将自己的“无聊扯淡的东西”看为艺术,还与鲁迅相提并论,确实有些将自己名列“20世纪最差文学家”之嫌。语文在初中后已经逐步扩展为文化的范畴,如果将语文仅仅理解为“教人识字以及遣词造句”和“培养人的书面表达能力”,无异于将徐志摩说为卖豆浆的,司马迁是煎油饼的,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真令炎黄先哲对后世子孙的前途忧虑与心寒。况且,在我看来,一个连记叙文都写不大清楚的学生,很难想象其“写情书”有多“溜”,我倒是知道马克思、郁达夫的很多情书为人称颂。更何况韩大侠把“直视老师的眼睛进行心跳都不加快的撒谎”称为“很强的表达能力”,不知道这是否算黑白颠倒,混淆是非,也许世界的教育除了真善美外还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其他的东西,但我是没机会知道了。
  说到老师将对学生抄袭的名家文章加以修改,我认为这不必小题大做,一是名家的文章未必都是字字珠玑,球迷对球星的进球加以点评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赞成学生多看选集而少看全集,避免浪费时间;二是任何时代都是对文而不对人,历史在这里是公正的,流传至今的名篇至少绝大部分是有价值的,如果以文章是谁写的来评判文章的价值,这是胡诌;三是至少我对学生交上来的好文章,评语一般是“如果该文不是借鉴他人,当可见诸报端,望再接再厉”(当然,这里并无怀疑学生的意思,我认为一个学生的文章如果能到达老师都不敢相信的地步,这正是学生的成功所在——我向来对学生如是说),所以韩大侠未免“度君子之腹”了。
  至于说到语文拆解字句的问题,出题人的对错暂且不谈,但韩寒不是鱼,我也不是,学生也不是,所以我们既“安知鱼之乐”,又“安知鱼不乐”?语文老师固然有望文生义之嫌,但韩大侠既不是古人,又不是教师,又怎知后人都在误解前人而无一可取呢?又怎能妄自菲薄地将五千年文明诋毁于一旦?韩寒所举“《三重门》中的两次什么话”和“《像少年啦飞驰》的什么人物交代”之类的例子,我认为这只是极端的例子,无可否认的是作家在写作时经常都是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相结合的,而绝无纯粹的随意性,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情节构思、观点主题等都是有意识而为之的。教师拆解字句,其意也在于让学生尽可能地读懂原作、理解作者的那些“有意识”。否则,仅就本文而言,难道也是无意而为的吗?如果韩寒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令读者都没弄懂,我想作者的书还如此之畅销真的就是天方夜谭了。那么从文学大家来说,无论是曹雪芹构思《红楼梦》还是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要说都是胡乱涂鸦,恐怕有些强词夺理了。再回到语文的问题上来,大学中文系上的第一堂《文学理论》课,老师即强调文学评论必须以作品为主,文学史为辅,强调“诗无达诂”,或者韩大侠的语文老师未传授过这些知识,也许是传授时作者在梦游,或者作者未上过文学理论课 ,所以都还可以原谅;也或许作者力图将结构主义、理性主义扔进历史的垃圾筒,另创门派也未可知。当然,如同韩大侠揣测天下人之心一样,我这也算是“想当然”了。
  对于多看书与写好文章之间的关系问题,我认为这丝毫不矛盾,多看书是提高文学素养,增进文化内涵,至于走向文学家还是文学评论家,这是读者自己的选择。鲁迅为了写好《中国小说史略》,不惜将中国古代的大部分神话、传奇、话本、小说通读了一遍,才能有如此的成就,但谁又不说鲁迅不是一个好的文学家?作者所举“国足们”的例子,我觉得就更没道理了,如果一个足球运动员不去半夜爬起来看德甲联赛,我认为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他认为德甲联赛(或那场比赛)的水平比较低,不值得去看;二是那是一个本身就没有把足球看作自己事业和追求的球痞子。因此,我坚信绝大多数文豪都是饱学之士人,能象萨特一样从战壕中写出哲学思想来的毕竟是绝少数,试问:韩寒不读书,又何以知道鲁迅的什么一棵树、两棵树?
  说到鲁迅,我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一生都奋斗在韩寒所不屑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之中,而且至死不悔,而且越老越沉溺。我只想说的是:作者《语文的问题》一文,不知从体裁上划分应该是小说、诗歌呢,还是论议文?或者只是聊博一笑的文字游戏?另外,作者指出“真正好的文字在说服人的时候根本不需要举例子玩数据,更不需要名人名言之类”,我只就本文而言,他所说的孔子、朱自清、张国荣、贝克汉姆等,又算什么手法呢?而事实的真相是“真正好的文字在说服人的时候都至少需要举例子,从诸子百家到叔本华都是如此”!确实,韩寒的耳光扇得人汗颜,但其反弹力也该把自己震回了几丈吧!作者可以不喜欢语文老师,但将语文老师的功绩一概抹杀,未免有些忘恩负义了!
  无庸置疑,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理论的支撑才能作为存在的根本,而韩寒却舍本而逐末,将感性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将理论特别是语文理论贬得一文不值。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婴儿出身时只是凭借感性认识去吮吸母乳的,而绝不会去考证使用了哪一种模式或多少牛顿的力来吮吸,故而可见感性认识在我们一生中的重要性,但它也总是于早期的幼稚阶段占据了人的思想的大部分空间,不知韩寒对此有何高见?抑或如同亚里士多德一样崇信“床之为床”的谬论,让人类停留于山顶洞人时代才算是造物主的恩泽?
  我曾向我的学生提问,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的是,知道韩寒之类的人远远多于知道季羡林、王国维的人,如果中国的文化如同“九斤老太”的预言一样发展,他们虽称不上误国误民,但在蛊惑人心这一点上恐怕还是难辞其咎的。欲以只言片语来掩盖天下人之耳目,这一玩笑不太过火吗?自己吃着语文的饭,却号召别人“焚书”!呜呼!——我比较赞同余秋雨的观点:一种制度,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替代它之前,就不要胡乱地批判它!中国的语文教育,如果让韩大侠来建设,不知道能否胜任呢?
  星光固然不可与皓月相比,但这并不能掩盖大部分明星大于月球也重于月球的事实!也许文学、文化之事亦近而大,远者小乎?我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看不到十年、百年后《呐喊》的失传,文学的绝迹,语文教师回家种田,所以我也只是见月不见星!但不知道韩寒已经看到比邻星还是星宿二了?
  最后想申明的一点是,我只看过作者的这篇文章,也是仅就本文而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也许作者在其他的文章或将来的文章中对自己的观点加以修正,还未可知?如果真是如此,还敬请作者和读者原谅!
  或让后来者有感于斯文!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5UID795868
初级会员, 积分 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5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15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这位同学(就叫同学吧,这不是一个疆域性的概念,毕竟人,是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这一句名言好像不是试卷或老师强行让记下来的吧,否则,广大的不学语文的人也何以记得那么久长)的文章,提到的关于语文考试的模式和内容,我赞成。允许百家百见,各有所想,不必千人一律的答案。
但也要注意一种倾向:虚无的结果,就是膨胀;自由的极端,定要自缚。汽球,是最好的例子了。
本文集中的问题有三个:语文课要不要开?作文要不要写?记诵要不要搞?这是前几年就有许多人吵吵嚷嚷的问题。我把那些浮华的虫虫草草都扫掉,沿枝梢到根脉,端在大家面前,倾听一下大家的意见吧。
(你看,发这篇帖子,是有所言的,我们看了,也要揣测他要说什么意思啊,否则,不就让发贴人白辛苦一场?看来,语文试卷中出一些揣义测心的题,也很有必要嘛。否则,以后又有许多优秀作品,读懂读不懂倒无所谓,只是世无知音,未免寂寞些了,呜呜。)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7UID649262
初级会员, 积分 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3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17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呵呵,千万不要拿韩寒的文章出题。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50UID783279
初级会员,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0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50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山人乃激愤之人,由此文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常提醒自己在对待学生时,要多从他们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这使我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所以,我也习惯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习作。
这样的眼光使我在看韩寒的作品(即便他已不是初中生了)时,便少了山人这般多的愤慨,相反,时常有不少的赞许,毕竟能以切身的感受直击教育之时弊的人太少了。起码,他的很多观点的确让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有反省的素材。所以我比较赞同长弓的观点。
其实,韩文非议的是语文教学的一些极端现象,他所列举的也并非虚构:
--作文是一种模式,就好似要撒一个官方的谎言,必须有时间人物地点,尤其关键的是必须要有一个向上的主题。比如我记载完毕一件事情以后,我没有权利为这件事情感到迷茫,没有权利为此觉得生活真是没有意义,总之就是不能说真话,完全扯淡就是了。
--我实在不明白,对一件事情我就只能发表600个字的看法,这到底有什么错?--这样写作文真的很累。感觉自己如同一个按摩小姐一样,自己辛苦的同时还要不断察言观色考虑客人舒服不舒服。
--我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并强行加上后人的看法,或者说是出题目的人的看法,当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观点时,会有人说:错,作者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而且选择的文章八成作者都是上个世纪就死了,真是死无对证了。
--在很多人的心里似乎语文老师比数学老师和蔼,可能我觉得语文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宽容度很高的学科,但是发展到现在这样的地步,我们不能光说是老师的责任,或者教委的责任,学生一样有责任,还有很多人应该为此负责,因为一件好事情往往是一个人随手一做就可以,但是一件坏事情就需要各行各业的各种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我想,如果不是切肤之痛,哪能如此一针见血。即或他的话对于我们这些为人师者来说太过刺耳,但谁又能否认这类现象不是时时刻刻在上演着。
当我们拍案而起为那些文学人正名的时候,谁来为那些委屈忍痛的学生们正名?
“我曾向我的学生提问,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的是,知道韩寒之类的人远远多于知道季羡林、王国维的人。”
这固然是一种悲哀,但我以为更悲哀的在于“韩寒之类”的人如此
深入人(学生)心
里的现象里所隐喻的东西。恐怕不是以一句学生浅薄、韩寒误国等便可解读的呢。
所以,我以为当我们拿出大棒挥舞之前,不妨想想:有资格么?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2867 小时威望1820 金币653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70积分22558UID639454
威望1820 注册时间积分22558精华7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我在某一个帖子里发表过以下意见:
——在现代信息文明的时代,这类“静静读、深深思”的阅读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文化精神的需求。但是,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还有一种与此不同的阅读,正随着时代的步伐,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需要引起我们语文教学界的同行关注,那就是“为了生存需要”的阅读。信息化社会的背景,决定了这类阅读不可能“静静读”“深深思”,而是需要另一种读法。语文教学,我以为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走出困境。当然,或许会有人提出:这类阅读能力的培养,不需要语文学科去进行,完全可以融入历史、政治、地理、物理等等知识类学科,由它们来完成,而语文,则死守狭义的范畴,就是“静静读、深深思”,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是,社会的需要能容忍这种分离吗?
——类似的问题还有写作。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写作”问题也有两类:一类属于“自由写作”,如文学创作、日记随笔之类,这类写作个人色彩较浓。对于这类写作,给出命题是不合适的。一类属于“生存写作”,是人们为了某种交际目的而从事的写作,这类写作对写作者来说,是没有多大选择余地,因为它本身就是“命题”的。这里的“命题”就是交际的情境。对于后者,能否比较快的认清所处的环境、所给定限制条件,并根据需要调集你的生活积累,最快、最有效的完成表达的要求是关键。如果这个认识可以成立,那么,我们平时教学中、考试中的“作文”和“新概念作文”的区别就比较明确了。
如果上述看法还有点道理,那么,对于韩寒的意见我们应该怎么看,是不难得出结论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50UID783279
初级会员,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0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50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否定韩寒似乎是很容易的,因为他太犯嫌了,说得老师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当我们看到那样的语文课堂正在一天天上演时,不知该否定谁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2867 小时威望1820 金币653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70积分22558UID639454
威望1820 注册时间积分22558精华7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td]柳叶儿 于
15:35 写道:[/td]
否定韩寒似乎是很容易的,因为他太犯嫌了,说得老师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当我们看到那样的语文课堂正在一天天上演时,不知该否定谁了。
谁说要否定韩寒了?
事实上韩寒说的也不是一无是处。
关键是我们自己脱离了时代、脱离了生活,死守上一世纪的“工具与人文一体”的窠臼,看不到实际存在着的“两类阅读与写作”的事实,自然走进了死胡同!
韩寒只是用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唤醒我们去思考,去实践!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19UID796228
中级会员, 积分 4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1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419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语文不等于文学
但语文的某些方面具有文学性
语文培养的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白露为霜 该用户已被删除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419UID796228
中级会员, 积分 4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81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419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2 小时威望213 金币1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0积分3893UID777909
威望213 注册时间积分3893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对于现行的语文教学,还真有许多值得语文老师深思的地方!!!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34UID796230
初级会员, 积分 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34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韩寒?这个名字好熟,好像是个有些争议的新秀吧。
“一个人,没有资格判定甲的文章是优秀,而乙的文章不及格。只能说我喜欢甲的文章不喜欢乙的文章,或者说,甲的文章和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差不多,乙的差得有点远。所以建议以后的作文评分取消优良中差,改成‘正合我意’,‘相差不远’,‘参考大纲’,‘逆我者亡’四种得了。”
——此言差矣!
文章肯定有优劣之分,不是所有人都能写好文章的。韩寒的许多观点我可以接受,但这个我不同意。&&
看了上面韩寒的文章,感觉韩寒思想很敏锐,看法也比较独特,但个别问题还是偏颇了。说实话,我也讨厌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滞后的东西,但如果被一叶障目了也不足取。 人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包括语文。韩寒的文章中表达不严谨的地方还不少,比如
“到了高中,语文就完全是一个陪衬,属于虽然可有可无但是不能没有的。 ”
这就说明,韩寒也需要继续学习,尤其是学一学逻辑学。
恕我直言,我们都需要学习!
李可 该用户已被删除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沁心荷 该用户已被删除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2867 小时威望1820 金币653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70积分22558UID639454
威望1820 注册时间积分22558精华7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思想”——
请问:我们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所有的学科,哪一样可以不“关注学生的思想”?
问题在于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该从哪个角度、何种形式来“关注学生的思想”?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66UID791914
初级会员, 积分 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266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可是,我们这里的老师更邪门,你写上一篇童话,或是分上几个小标题,不管你的语言次到何种地步,老师照样会给高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66UID791914
初级会员, 积分 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266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只要你的格式新颖,就一定会得高分,所以有好几篇狗屁不通的作文,只是因为加了一个题记,再加上一个后记,再分上几个小标题,或是改成数学证明题的格式,或是用物理实验报告的形式,就稳拿高分。难道一片好的文章,只是看它的格式,而不看内容吗???????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66UID791914
初级会员, 积分 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266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题记+后记+没用的东西,就占了一半篇幅的作文,你们会给它打多少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0 小时威望0 金币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266UID791914
初级会员, 积分 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威望0 注册时间积分266精华0帖子
回复:韩寒:语文的问题
请允许学生也说两句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爱你的韩文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