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旱的旱地忽律是什么意思农作物

review_user_check();
alert("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
function logoutpost()
type: "POST",
url: "/www/index.php?mod=index&con=user&act=ajaxloginout",
success: function(msg)
if(msg==1)
$("#user_login").hide();
$("#user_login1").show();
$("#login_username").val("");
$("#login_password").val("");
review_user_check();
function review_user_check(){};
$(document).ready(function(){
type: "POST",
url: "/www/index.php?mod=index&con=user&act=ajaxCheckLogin",
success: function(msg)
if(msg!=0)
$("#user_login").html("欢迎 "+ msg +" 的登录:[] 
review_user_check();
  当前位置: >>
洛麦系列、洛旱系列小麦品种用高产与抗旱捍卫粮食安全
洛阳市农科院小麦中心科研团队育成品种17个,主持国家旱地小麦区试与生产试验和小麦、旱稻抗旱性鉴定
稿件来源:李江武/文
  ▲洛阳市农科院是以旱地农业为中心,以作物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的综合农业科研单位▲洛麦11田间长势▲洛旱9号田间长势▲洛麦21穗部特征▲洛麦23田间穗部特征▲洛旱13田间长势  ▲在洛麦23高产攻关田,高海涛主任(右二)向各地市种子站站长介绍品种情况  ▲张灿军院长和程顺和院士在观看洛旱系列品种  洛阳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开发中心大步走在育种界的前沿,真诚希望与国内外种业单位、科研单位合作,共创小麦产业的美好明天!咨询电话:0 (传真)网址: 信箱:  近年来,洛阳市农科院凭着育种速度快、育种成果多等优势创造出了“洛阳模式”,成为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一面新旗帜。为解密“洛阳模式”,本报“全国小麦看河南”报道栏目组记者日前独家专访洛阳市农科院院长张灿军后,为大家公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科研档案。随后,记者又相继采访了该院小麦开发中心主任高海涛研究员、副主任吴少辉副研究员以及该院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团队,进一步挖掘出“洛阳模式”的创新内涵。  由洛阳市农科院培育成功的5个小麦新品种在同一年通过国审。它们是:适于中高水肥地种植、高产潜力大的洛麦21号、洛麦23,高产、抗旱、优质广适的3个国审旱地品种洛旱9号、洛旱11、洛旱13(一般亩产300公斤,最高亩产在500公斤以上,较1990年前亩产增长近1倍),这三个品种均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广大旱作区种植。去年,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因严重干旱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粮价是百价之基,而小麦价格又是粮价之基。如果说中国的粮食生产令全世界关注。那么,河南的粮食生产,则让全国关注。”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曾这样告诉记者。“洛阳模式”的育种专家不仅在捍卫着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安全战略上肩负起了科学家的责任,也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原崛起战略做出了卓越贡献。河南小麦的丰收,凝聚着洛阳市农科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那么,“洛阳模式”育种的独特之处到底是什么呢?洛麦、洛旱系列小麦品种的推广优势在哪里呢?  据悉,今年1月,省科技厅委托洛阳市科技局,组织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教授,对洛阳市农科院完成的“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成果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出席会议并任项目鉴定委员会主任。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在小麦抗旱鉴定方法指标以及标准制定方面有重大创新,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加快该技术成果在全国小麦抗旱育种和旱作农业中应用。  4月6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工作会议在该院召开。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离子束重点实验室、河南科技学院、洛阳市农科院、周口市农科院、新乡市农科院、漯河市农科院等项目承担单位的50余人参加了会议。项目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小麦中心主任许为钢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参观考察了洛阳市农科院高产小麦新品种展示及区试田,重点观摩了洛麦24高产攻关田,对该院高肥小麦育种项目予以充分肯定。  4月17日,洛阳市农科院和洛阳市种子管理站迎来了参加“2010洛阳市农科院小麦新品种观摩会”的省内各地市种子管理站负责人代表。50余位代表先后观摩了该院小麦育种田和新品种展示田,洛麦24、洛麦23超高产攻关田及种子生产加工车间。代表们对该院近年在小麦育种方面先后选育成功17个国审、省审品种,玉米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及品种在生产中的良好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代表们希望,应进一步加大这些优良品种在省内外示范推广的力度。  洛旱、洛麦系列品种:挑起抗旱与高产的使命  洛阳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主持人、洛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专家高海涛副研究员,这位年富力强、谦逊严谨又思路敏捷的学科专家告诉记者,在全省耕地中,约五分之二的面积处于半湿润易旱区,基本上“靠天吃饭”。长期以来,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因此,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在我省粮食生产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挑起既要抗旱又要高产的战略使命,洛阳市农科院小麦开发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旱地试验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近30年来,洛阳市农科院坚持开展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形成了系统的育种理念、育种方法。截至2009年底,该院已经育成小麦品种17个,其中,国审8个、省审7个。洛阳市农科院的旱地小麦育种,在全省乃至全国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旱地品种已国审6个、省审5个)。  目前,洛旱2号被国家农技中心确定为黄淮旱肥地冬小麦区域试验对照种和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对照种;豫麦38号、豫麦48号、洛旱2号、洛旱3号、洛旱6号、洛旱7号、洛旱8号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洛旱2号、洛旱6号、洛旱7号省审并国审,抗旱节水高产的洛旱9号、洛旱11、洛旱13刚通过国审,洛旱10号、洛旱12等正在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该院在中高水肥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方面也已进行10余年,曾经选育出了洛太911、洛麦1号(洛阳8716)、洛麦22等高产新品种,还选育出了刚刚通过国审的洛麦21号、洛麦23,总的品种已有5个,也显示出了进展快、成果多的强劲势头。后继的洛麦24正在参加年河南省生产试验。据悉,高海涛主任参加选育出通过国审及省审品种有7个:豫麦48号、洛旱2号、洛旱3号、洛旱6号、洛旱7号、洛旱8号、洛麦1号等,主持选育出省审并国审的超高产品种洛麦21号,荣获科技成果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高海涛主任介绍,2009年底同时通过国审的5个小麦新品种(《农业部公告(第1309号)》)分别具有的良好特征特性:  洛麦21号 (国审麦2009006):2006年河南省审定 (豫审麦2006011),半冬性中晚熟大穗大粒型小麦品种。创下了河南省区试中两年3个第一的好成绩,并以平均亩产712.8公斤的成绩刷新了河南省百亩连片小麦产量的最高纪录,是近几年黄淮流域表现非常突出的超级小麦新品种,被誉为“超级小麦”。突出优点:一、丰产性突出、高产潜力大,生产上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500~600公斤;二、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黄淮流域灌溉区高肥地块种植;三、综合抗病性好,抗冬春冻害,茎秆粗壮,抗倒能力强,后期叶功能强,高抗干热风;四、大穗大粒,灌浆快,落黄好,深受农民喜欢。已在我省推广种植200余万亩。  洛麦23(国审麦2009008):半冬性中晚熟矮秆抗倒小麦新品种。突出优点:一、穗数较多、矮秆抗倒,株高75厘米左右,茎秆弹性好,基部节间短,高抗倒伏;二、丰产稳产性好,国家区试一般亩产500~600公斤,2009年5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25公斤;三、综合抗病性好,抗叶锈病、抗白粉病,中抗纹枯病;四、适应性广,尤其适应河南、安徽、江苏、山东西南部等小麦主产地区;五、灌浆快,子粒外观商品性好。  洛旱11(国审麦2009020):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品种。突出优点:一、高产潜力大,穗多粒大,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产量表现连续3年第一,一般亩产400~450公斤,2009年5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536.2公斤;二、抗旱性强;三、株高76厘米左右,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  洛旱9号(国审麦2009022):弱冬性中晚熟大穗大粒型品种(品种来源:豫麦49/山农45),突出优点:一、大穗大粒,长势丰茂,适合旱薄地推广;二、抗旱性好,适应性广;三、抗倒性较好,落黄好,株高85厘米左右,茎秆粗壮。  洛旱13(国审麦2009023):半冬性中熟多穗型小麦品种 (品种来源:洛旱2号/晋麦47)。突出优点:一、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二、穗层整齐,结实性好,子粒饱满度较好;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洛阳模式”科技创新:提高效率,成果丰硕  张灿军院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给出的答案是:“历史积淀厚重、种质资源丰富、科研人才聚集等都为今日育种之快、成果之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育种理论和新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了效率。小麦开发中心科研团队密切协作、开拓钻研、探索创新是出成果快、成果多的中坚骨干力量。”记者认为,这位专家型院长在全省和全国旱地农业研究、小麦育种理论研究、科研成果、实践探索等方面开创性地建立了“洛阳版本”的“国家旱地小麦育种抗旱性鉴定‘国家标杆’”。他率先垂范和身体力行,近30载痴心攻坚,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专注于攀登科技高峰,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小麦开发中心的科研团队员工对“洛阳模式”看法是,洛阳市农科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领军人物张灿军院长这样的带路人,他近30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选育出10余个抗旱节水高产新品种,为我省旱地小麦良种的更新换代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转变并加速了“靠天吃饭”到“靠‘种’丰收”的历史进程。严冬,他经常扒开积雪察看苗情;盛夏,他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大半晌,坚持对几十万棵单株进行详细观察记录,分析每个组合的杂交优势。骄阳似火的盛夏,在该院小麦试验田中,经常有一个戴着黄草帽专注地观察小麦的人,他就是张灿军院长。  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对“洛阳模式”总结出以下内容:  其一,因地制宜:摸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洛阳市农科院(原洛阳市农科所)始建于1941年,2008年6月撤所更名为洛阳市农科院。现发展成为一个以旱地农业为中心,以小麦、玉米、甘薯、蔬菜等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的省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是国家旱地小麦区试的主持单位和小麦、旱稻抗旱性鉴定的定点单位。从1987年起,结合当地丘陵旱地生态条件,以旱地农业开发研究为主,确定选用抗(耐)旱作物品种、旱地小麦配方施肥技术的新路子;1990年,成立旱作研究中心;1998年,成立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共管的中国农科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  其二,思路对头:办法总比困难多,少走科研弯路。创造性地把“抗旱不高产,高产不抗旱”的矛盾,化解到“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当中,选育出既抗旱节水又高产稳产的新品种。进入21世纪后提出了“超级小麦”新品种的育种。  其三,自主创新:形成了国内先进的抗旱与高产育种理论方法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结合多年来抗旱育种的实践,吸取国内外旱地小麦先进的育种经验,建造出国内第一座干旱实验棚等,加速了抗旱性鉴定时间,逐步形成了一套 “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创新了我国小麦抗旱育种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院领先一步开始了对中筋、弱筋小麦的育种研究,洛麦1号、洛旱1号就是其中的代表。现在,新培育的洛旱6号和洛麦21号已成为优质高产小麦良种的新星。  其四,研发并济:加大科研投入与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相互促进。依托该院下属的洛阳金谷王种业有限公司进行育、繁、推,发挥良种成果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与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和互相促进。  其五,合作交流:对国内外人才、资源、经验、成果、设备等取长补短。近几年来,吸引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投资2000多万元,相继建成了国家节水信息监测基准站、国家农作物区域试验站、国家小麦核心种质试验基地、中国农科院旱作农业试验基地、标准化试验田600亩等。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升科技研究水平。先后与前南斯拉夫、比利时以及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等国家(机构)的农业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先后邀请50余名专家、学者来院考察、访问,同时选派出8名专家到国外培训、考察及合作研究。引进国外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资源近2000个,先进科研仪器20余台(套)。  天时、地利、人才具备:发展平台得天独厚  顺应天时:豫西地区 “十年九旱”,小麦产量低而不稳,自古以来“靠天吃饭”。当今全球变暖,农业生产尤其小麦面临冻害、干旱、病虫害危害、抗逆等严峻挑战。这些不断变化的气候和生产环境对小麦育种提出重重考验,他们没有顺服,而是因天时而变,进行抗旱节水与高产抗寒等破解研究,实现了 “靠天吃饭”到“靠‘种’丰收”的农耕历史转变。  利用地利:洛阳市地处位于黄河中下游、中原西部、黄土高原东南边缘,“七山二塬一分川”,沟沟坎坎绵延不断。他们却发现洛阳是黄土高原向黄淮海平原过渡的中心地带,也是我国亚热带气候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对实施科研项目具有重大意义。把不利的客观自然生产条件,转化为有利的抗旱抗寒抗逆等生态优势的试验场地。2003年年初,洛阳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成投入使用并成为北方七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被农业部列为重点科技建设项目。洛阳市农科院成为国家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主持单位,也是国家小麦、旱稻品种抗旱性鉴定单位。  人才济济:坚持以人为本,发扬“传、帮、带、引”传统精神,创建人才良好发展环境。张灿军院长说:“科技人才是发展之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科技的灵魂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该院小麦研究开发中心下设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选育和“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两个科研课题。中心现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专家3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形成 “比、学、赶、超”的浓厚科研竞赛热潮。30年磨砺,小麦育种众志成城。正是这样一支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的科研团队,为其小麦育种科研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显而易见,在“洛阳模式”下,该院科研人员艰苦钻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应天时借地利,密切团结协作,发扬“传、帮、带”精神,不断创新,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抗旱高产育种理论、方法、手段等,为占我省耕地面积五分之二的丘陵旱地,乃至我国的主产麦区的黄淮麦区约4000万亩处于半湿润易旱区且没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选育出了洛旱系列、洛麦系列众多小麦品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良种科技支撑和巨大科研贡献。  近年来,洛阳市农科院连续被评为“全省农业科研先进单位”“全省农科系统综合先进单位”“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等。该院在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中成绩卓著,被省科技厅确定为全省首个“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该院在旱作农业研究方面独具特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地市级重点农科院(所)建设支持单位”。  时代倡导科学发展观,当前需要科技创新,当代中国需要 “洛阳模式”!  (本报记者 李江武/文 通讯员 高海涛 吴少辉/图)
 本文评论                                        评论数()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用户名: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河南科技报近期报纸查看
&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洛麦系列、洛旱系列小麦品种用高产与抗旱捍卫粮食安全
&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2 版:专 版】
河南科技报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喜阅网()曲靖日报数字报刊--
第WK1版:关注民生服务生活
第ZK1版 主流媒体权威报道
第ZK2版 要闻
第ZK3版 综合新闻
给旱地农作物浇水。
给旱地农作物浇水。
&&&&本报迅春节长假刚过,曲靖军分区结合曲靖全区遭受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百万民众受灾,万亩农作物因干旱减产,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人们生产生活和春耕面临严禁挑战的实际,火速行动起来,积极为第二故乡分忧解难。&&&&曲靖军分区充分发挥分区军地桥梁纽带作用,向驻曲部队全体指战员和全市民兵预备役人员发出了“抗旱救灾保民生保春耕”倡议书,号召驻曲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请战、主动参战,全力以赴投身抗旱救灾工作,坚决打赢“抗旱救灾保民生保春耕”这场特殊战役。&&&&2月24日上午,分区机关、干休所和9个县(市、区)人武部,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后,得知驻地三宝镇何旗村因长期缺水干旱,农田农作物受灾较重,浇地用水要到几公里外去挑的灾情报告后,以旱情就是命令的要求,迅速组织机关、干休所、麒麟区人武部全体官兵和民兵常备分队180余人开着拉水车、提着水桶、水盆进村下地,给农作物浇水,送水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缓解灾情,把党的关怀和子弟兵的深情厚意送到了人民群众中,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赞誉。&&&&文/张勇元图/熊海清武敬周
合作伙伴:当前位置:-->-->正文
昆明:保护水源积极抗旱情 21万亩耕地实施水改旱
07:58:41 星期日 &来源:云南网 &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元/月) 娱乐版发送CCYL到元/月)
3年连旱,望着村前坝塘里的水所剩无几,宜良县狗街农民李顺才毅然决定把全家5亩多水田全部改种以包谷为主的旱粮,力争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为完成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00万吨并力争110万吨的目标,昆明市今年大春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为244.88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28.18万亩,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150万亩。受旱情影响,昆明市将在常年水稻面积的基础上实施水改旱21万亩。
自2009年冬季以来,昆明连续出现干旱气候,特别是今年库塘蓄水严重不足。受此影响,各级农业部门以抗旱保春耕为重点,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认真落实以水改旱和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为重点的抗旱节水节肥综合配套技术,其中,将实施水改旱21万亩,推广以玉米、马铃薯地膜覆盖为重点的抗旱节水节肥综合高产配套技术140万亩。
为全面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昆明市计划推广农作物间套种和晚秋种植200万亩。在20个核心示范点,每个点不少于1000亩,并在全市范围内选择60个核心示范点作为今年开展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向高效示范园区转化样板,共计60万亩。
昆明市将以水源区保护为重点,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83万亩。
昆明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健全主要农作物保险体系,逐步实现从经济作物和主要农作物向全部农作物覆盖,2012年计划保险水稻42.8万亩、玉米107.09万亩、油菜11.46万亩。还将结合产业园区建设,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培育支柱产业,创立品牌产品,逐步形成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带。
(云南日报 李竞立)
责任编辑:
使用()可获得本页面链接地址
版权声明: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授权云南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0报4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南网”或“来源:云南网-云南””。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专家:我国西北旱地农作物单产实现多项突破
作者: 张军
出处: 新华网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农作物亩产量极低,陕西组织旱地农作物示范种植建设,实现多项突破,657亩玉米示范田平均亩产578.7公斤。
  陕西省农业厅组织的测产验收专家组22日宣布,在北部榆林市7个山区县旱地农作物示范种植实现多项突破,657亩玉米示范田平均亩产578.7公斤,50亩大豆示范田平均亩产271.5公斤,54亩马铃薯示范田平均亩产1519.5公斤,93亩蓖麻示范田平均亩产171.3公斤。  测产验收专家组组长、陕西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李思训告诉记者,这些示范种植田块均为山区旱地,较当地大田产量最低增产五成以上。其中米脂县石沟乡官道山村冯学元家的8亩玉米示范点,平均亩产778.7公斤,较去年亩产356公斤增产422.7公斤,较今年当地大田平均产量增产378公斤。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特别是一些山区由于缺少灌溉条件,粮食生产&靠天吃饭&,农作物亩产量极低。为增加产量,农民不得不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扩大种植面积,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怪圈。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和延安市退耕还林前,农田耕种面积一度高达3000多万亩,一户农民最多种植100多亩山地,却常常吃不饱肚子。  农业专家、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任富平认为,西北干旱山区&广种薄收&的根本原因,一是农业水分利用率低,二是春旱和秋冻导致农作物减产或绝收。陕西省农业技术人员在陕北干旱山区实现农作物单产多项突破,主要引进技术为&全膜覆盖垄沟播种&。采用这项技术,使旱地水分利用率由30%提高到80%以上,播期提前15天,成熟期相应提前,有效缓解了陕北山区春旱播种难和秋冻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首席玉米专家薛吉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首席玉米专家薛吉全认为,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如果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粮食增产潜力巨大。陕西省农业技术人员引进的&全膜覆盖垄沟播种&技术是一项成熟技术,目前已在甘肃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和抗旱效果显著。这一技术在北方旱区普遍适用,大面积推广应用可缓解北方粮区春季旱情、提高粮食单产。特别在西北干旱山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推广&全膜覆盖垄沟播种&技术,有利于稳定粮食产量,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旱地忽律朱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