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数计算出来后是有单位的,还是只是一个常数,为何要把肺重量的导热系数单位换算算成mg?

人教版第十二章 & 运动和力 复习提纲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  ☆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变形,。&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某次中长跑测验中,小明同学跑1000m,小红同学跑800m,测出他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速度记录在表格中。&&跑步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小明1000m4分10秒4m/s小红800m3分20秒4m/s&  解:表格设计如下&&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m=106μm;1m=109nm;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mm&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  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则乙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四、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人教版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B(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四、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名称结 构特 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人教版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B(A、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四、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F2=L2&/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名称结 构特 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五、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其他科& & & & 正文化验单,参考值和单位换算&&& 为什么单上有不同的单位和参考值?&&&&这是一个较为专业化的问题。由于化验项目很多,化验方法也各异,因此使用的表达化验值的单位也有所不同。现行的两大单位系统分别称为质量浓度单位,也就是我们以前使用的习惯单位或称为传统单位,另一个是国家推行的法定计量单位——以物质浓度为基础的国际单位制(SI制)。具体体现在不同实验室发出的化验单上同一个检验项目有了两个不同的数值和不同的单位,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往往需要通过一些换算才能判断两个结果的高低,本书给大家提供一个换算公式及常用检验项目换算表,以方便广大患者。&&& 传统单位参考值×换算系数=SI制参考值(SI制单位)&&& SI制参考值÷换算系数=传统单位参考值(传统单位)&&& 本文中对部分常用的化验项目,将传统单位和国际单位同时提供参考,在表1中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换算系数,患者可以根据上述的公式自己进行换算。表1& 临床检验常用项目SI制和传统单位换算系数简表检验项目名称英文缩写传统单位换算系数SI制单位红细胞计数RBC万/mm 30.01×1012/L白细胞计数WBC/mm 30.001×109/L血红蛋白HGBg/dl10g/L血小板计数PLT/mm 30.001×109/L白细胞分类DC%0.011骨髓细胞分类BM-DC%0.011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mm 30.001×109/L红细胞压积HCT%0.011网织红细胞计数RET%0.011脑脊液细胞计数CST个/mm 31×106/L浆膜腔液细胞计数&个/mm 31×106/L精液精子计数&亿/ml100×109/L血清总蛋白TBg/dl10g/L血清白蛋白ALBg/dl10g/L血清球蛋白&g/dl10g/L脑脊液蛋白&mg/dl0.01g/L蛋白质电冰&%0.011葡萄糖GLUmg/dl0.05551mmol/L血清钾K+mEq/L1mmol/L血清钾K+mg/dl0.02558mmol/L血清钠Na+mEq/L1mmol/L血清钠Na+mg/dl0.435mmol/L血清氯化物Cl-mEq/L1mmol/L血清氯化物Cl-mg/dl0.2321mmol/L血表钙Ca++mEq/L0.5mmol/L血清钙Ca++mg/dl0.2495mmol/L血清无机磷Pmg/dl0.3229mmol/L铁Fe++μg/dl0.1791μmol/L铜Cu++μg/dl0.1574μmol/L镁Me++μg/dl0.4114μmol/L锌Zn++μg/dl0.1530μmol/L铅Pbμg/dl0.04826μmol/L尿素氮BUNmg/dl0.3570mmol/L尿素Umg/dl0.1665mmol/L尿酸UAmg/dl59.48μmol/L肌肝Crmg/dl88.402μmol/L肌酸&mg/dl76.26μ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VOL%0.4492μmol/L丙铜&mg/dl172.0μmol/L纤维蛋白质FIBg/dl10g/L总胆红素TBILmg/dl17.10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mg/dl17.10μmol/L胆固醇CHOLmg/dl0.02586mmol/L甘油三酯TRLGmg/dl0.01129mmol/Lβ-脂蛋白&mg/dl0.01g/L脂蛋白电泳&%0.011谷-丙转氨酶ALTU/L16.67nmol·s-1/L谷-草转氨酶ASTU/L16.67nmol·s-1/L碱性磷酸酶ALPU/L0.1667μmol·s-1/L酸性磷酸酶ACPU/L16.67nmol·s-1/L乳酸脱氢酶LDU/L0.01667μmol·s-1/L淀粉酶AMYU/L0.1667μmol·s-1/L免疫球蛋白(IgA,G,M)Igmg/dl0.01g/L免疫球蛋白(IgD,E)Igmg/dl10mg/L血清补体(C3,C4)C3,C4mg/dl0.01g/L甲胎球蛋白AFPng/ml0.05848nmol/L&&&&&&&&&& 注:尿液及体液中生化项目检查的换算系数与血清中同类项目一致。&&&&&&&&&&&& 参考文献:SI Unit and the AJCP; Am.J.Clin.Pathol, Vol87:Nol:140-151,1984&
如有内科问题,请点击→相关阅读:······编辑推荐····疾病热点排行榜[][][][][][][][]内科推荐医院合作商家|||||||Copyright &copy 2008-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全球医院网全球医院网 — 国内优秀的医疗信息门户 — 提供医院、疾病信息在线咨询服务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方换算系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