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老根人家茶叶是在哪个地方产的?

查看: 1544|回复: 3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0积分2286精华1帖子
10:31:52 上传
霍山黄芽属于黄茶 产地: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金鸡山、太阳乡金竹坪、佛子岭镇乌米尖、诸佛庵镇金家湾等
霍山黄芽源于唐朝之前。唐中李肇《唐国史补》把寿州霍山黄芽列为十四品目贡品名茶之一。 霍山黄芽唐时为饼茶,唐杨晔《膳夫经手金录》载:“有寿州霍山小团,此可能仿造小片龙芽作为贡品,其数甚微,古称霍山黄 芽乃取一旗一**,古人描述其状如甲片,叶软如蝉翼是未经压制之散茶也。”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0积分2286精华1帖子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二十五袋,县办茶一百七十五袋……
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计六十四斤十二两,县承办二百六十三袋,计四百六十斤四两。每年州备价发县代买一色芽茶……
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而明朝上供专用六安,其余悉以市焉。每岁上供 ,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州额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清顺治十七年《霍山县志·贡茶》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200积分2286精华1帖子
霍山黄芽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嫩绿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明亮。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生锅、熟锅)、毛火、摊放、足火、拣剔复火等五道工序。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0积分27精华0帖子
新手上路, 积分 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头大~~~~~``
本站各种茶叶免费加盟
一叶杯中天 天下祭茶仙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乐山茶叶产地在哪些地方
龙坨镇是否产茶多 从成都到龙坨怎么走?
09-03-16 &匿名提问 发布
阳春三月,万物生机勃发。迎着早春的露水,茶树冒出了新芽。眼下,各地春茶已经开始采摘并上市交易,一年一度的茶叶热销场面在各地轮番上演。  我市属于传统茶区,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全市目前有品牌的茶叶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8家,这些企业已成为乐山茶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其中,“竹叶青”和“天福竹露香”双获“中国驰名商标”,“竹叶青”和“仙芝竹尖”品牌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竹叶青”品牌已成为中国茶叶十大名牌之一,但也只是在四川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同茶叶产业先进省、市相比,乐山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像“铁观音”、“龙井”、“普洱茶”等那样叫响海内外、众口皆碑的品牌。乐山茶业的品牌之路在何方呢?  现状:茶中珍品成“替身”  乐山是中国西部发展名优茶最适宜区域之一。全市总体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东北部平坝丘陵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土壤分布主要有酸性紫色土、黄壤、黄棕壤带和暗棕壤,这构成了茶业生产的最佳生态区域。尤以海拔600米—1500米的山林地区,山高云雾多,空气清新无污染,终年细雨蒙蒙,云雾缭绕,最适合名优茶生产。截至2008年底,全市茶园基地面积达6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2.5万吨、茶叶产值达5.6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5%、20%和27%。全市茶叶出口1500吨,创汇750万美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茶认证分别达到21万亩、3.35万亩、3.07万亩。  位于峨眉山市双福镇的大西南茶叶市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双福镇从事茶叶营销的茶商达1800多人,已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来自雅安、宜宾、眉山、自贡、乐山等地的茶叶纷纷聚集于此,每年吸引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福建等10多个省的茶商云集此地,年交易额2.6亿元左右。记者日前在这里看到,今年春茶上市以来,市场内茶农、茶商云集,热闹非凡,场外近百辆面包车、小货车和上千辆摩托车整齐排放。据介绍,大西南茶叶市场紧邻成昆铁路,交通便利,算得上全国名优绿茶市场行情的晴雨表,这里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茶叶市场的价格。自2月14日开市以来,茶叶交易量达20多万公斤,交易额已达7000多万元,高峰期日交易额高达1000多万元。由于管理规范、市场秩序良好、价格透明,大西南市场的鲜叶均价现在已经卖到了90元/公斤左右,比去年每公斤上涨了10元左右,而市内其他茶叶产区鲜叶均价却只能卖到60元/公斤左右。  品质好、销路畅,但乐山茶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却并不高。据有关调查显示,虽然川茶占全国市场的20%,以竹叶青为代表的峨眉山茶被茶界公认为茶中精品,但是与其它品牌茶相比,它的价位不足其它同类茶叶的五分之一;虽然每天从大西南茶叶市场销往全国各地的乐山茶多达几万斤,但大多是贴牌销售,在全国其它茶叶交易市场上几乎找不到销售乐山茶的招牌,茶中精品成了其它品牌茶的“替身”。除“竹叶青”、“仙芝竹尖”、“森林雪”、“一枝春”、“峨眉雪芽”等28家有品牌的龙头企业外,全市还有大小75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品牌多、乱、杂、散,品牌建设差距较大。  “乐山的‘茶业’不能说是‘辉煌’,只能算是‘蓬勃’。”市农业局经作站有关负责人梅淑珍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茶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规模化、专业化、良种化、集约化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品牌建设差距较大,各个品牌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品牌多、乱、杂、散,名牌产品销量少,直接出口量小。”此外,虽然我市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茶叶,但是高山地区的多数茶园实施无性繁殖的良种化难度较大,致使茶叶种植单产不高。茶叶生产从种植、采摘再到加工,我市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问题:产业不强 品牌不响  我市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茶园良种化进程尚待加快。我市茶业之所以能持续稳步发展,主要得力于名优茶的效益支撑,而名优茶效益的提升,主要依靠良种支撑。我市无性系良种茶园27.14万亩,占总面积的46.2%,虽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但和浙江、福建等茶区无性系良种茶园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福建安溪县无性系良种率达90%以上。要改变现状,迫切需要加强品种资源研究,引进和培育品质好、抗病抗虫能力强的新品种,改善茶叶品质。对新发展和改种换植茶园,选用无性系优良品种,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对集中连片改种或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50亩以上的,政府予以适当补助。  茶叶单产、产值有待提高。全市投产茶园平均单产68.5公斤,最高记录是夹江县的107.5公斤,最低的地区只有10多公斤;全市茶园平均亩产值1400元,最高的是夹江县2200元,最低的地区360元,安溪县平均亩产值高达7000元。我市茶叶产品缺乏深度加工。全市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点)1500多家,精制加工厂42家,但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老化,综合实力不强,纯精制加工产品开发欠缺,科技含量低,优势不明显,不能形成行业龙头,难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同步发展。产值产量的提升,要求我们积极引进先进的采茶机和修剪机在主产茶区进行示范推广,以提高茶园机械化程度。今年,茶叶采摘机械已纳入国家农机补贴范围,我市应在茶农中大力推广。同时,要加强茶叶生产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提高茶叶科技含量,从而提高茶叶单产。通过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扩大生产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加快茶食品、茶用品、茶药品、茶化工产品的开发研究,将进一步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产业化经营形式还不成熟。我市现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主要是订单联接,企业参与基地建设不多。应积极引导农民和企业以生产要素入股的形式组建农民专合组织,逐步引导专合组织和龙头企业形成“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在产前和产中环节,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双方共同投入,在产后的收购、加工、仓储和销售等环节,鼓励农户入股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以产权要素联接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积极鼓励以生产要素入股、统一供物、订单收购、统一营销、产加结合、二次返利等多种形式进行利益分配,并把按交易量返利作为一个主要的利润分配方式。  茶叶卫生质量安全工作仍需加强。目前,茶叶的安全已成为茶叶消费和国际贸易的焦点,茶叶安全指标已成为绿茶出口的瓶颈。茶叶农残和重金属残留问题仍较严重,严重影响企业出口。目前,我市虽然已有21万亩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基地认证,但这21万亩无公害基地要长期保持其质量安全性,尚需做大量工作,规范我市茶叶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已刻不容缓。茶叶的质量安全主要取决于产地环境和生产环境的管理,因此,要紧紧抓住生产源头和市场准入两个重要环节,实现茶叶生产从源头到茶杯的全程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力推进GAP(良好农业规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高起点提升乐山茶叶质量安全。建立茶叶基地茶农、茶叶用药和施肥等档案,对种植过程实施全程监管,实施质量安全追溯。整合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检测资源,及时、便捷、高效地开展茶叶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行为和事件,并实行举报有奖制度,增强茶农的安全管理意识,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出路:整合资源树品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品牌效益逐渐显现,品牌战略在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若知名度不够,销售价格和所占市场份额就有限,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受到一定限制。以原料交易为例,由于企业众多,大小不一,产品同质化高,必然会导致原料争夺,价格上涨,从而使成本提高,很多小企业就无法与有品牌的龙头企业抗衡,也不利于龙头企业同省内外其它同类产品抢占市场。  要改变乐山茶叶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品牌不突出的现状,不仅要树立品牌意识,更要充分整合好品牌,这在我市多数茶叶企业中已经有所体现。目前,马边彝族自治县的“马边绿茶”域名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峨眉山市也正积极进行“峨眉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这必将对进一步整合两地茶叶品牌,逐步推进本区域内茶叶产业化、标准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有效整合全市的茶叶品牌,我们可以借鉴其它各地做法,结合全省“以天府绿茶为主题,打造以乐山为重点的‘峨眉山茶’等区域品牌”的要求,积极着手打造“峨眉山茶”区域品牌,整合峨眉山、夹江、马边、沐川、犍为、沙湾、五通桥、市中区、峨边、金口河10个宜茶区资源,辐射周边县(市、区),产品以扁平光滑色泽翠绿为主要特色,树立乐山茶叶自己的名牌。  一个新创品牌要成为被大家熟知的名牌,从确认到被世人公认是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一般都需要有名山、名水、名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铁观音”、“龙井”、“普洱茶”等知名品牌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我市要打造一个大家都知晓的茶叶品牌,闻名遐迩的峨眉山就是最好的载体。峨眉仙山享誉世界,钟灵毓秀,也是世界野生古茶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领骚中国诸多主产茶区,有3000多年的种茶历史,1000多年的贡茶历史。早在公元前汉武帝建元年间,产于峨眉山中的茶,被视为“仙药”、“仙山灵芝”。唐朝李善在其《文选注》中写道:“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以峨眉山茶为品牌,既有知名度又有种茶历史文化和条件,对品牌的塑造十分有利。所以,我市可以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实行“政府引导、协会运作、企业主体”的模式,打造“峨眉山茶”区域品牌,从而整合乐山市茶业资源,促进茶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茶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要打造“峨眉山茶”区域品牌,由市内茶叶龙头企业、茶业专合组织、种植业主、茶叶经销商、宣传媒体、文化界等人士自愿参与,成立“峨眉山茶”行业协会十分必要。行业协会以推进“峨眉山茶”品牌建设为目标,发挥政府与会员、会员与其他组织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组织生产、加工、流通和管理等有关方面力量,协助政府搞好“峨眉山茶”区域品牌的运作、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协调会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导和促进会员之间、会员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茶叶科研、信息、生产、加工、贸易的合作与交流,维护行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推动茶叶行业健康发展。采用“双标准法”,在乐山市宜茶区实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双商标管理,针对“峨眉山茶”的共性,协会统一制定“峨眉山茶”的生产、加工和产品3类执行标准,完成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工作。针对各企业的产品个性,由企业在符合“峨眉山茶”执行标准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相应企业标准,保障和统一申请加入企业的产品质量。  同时,协会主导,“峨眉山茶”区域品牌采用统一标识,统一策划宣传。可聘请专业策划公司进行“峨眉山茶”品牌的包装和运作,制定市场营销方案,包括广告词、宣传片、图册、网页设置、新闻发布会、展销会等,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在中国茶业网、茶情网以及“政府网”等网站建立主页。在各类大中城市建立品牌专卖店,举行多种形式的茶事活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和境外大型茶叶企业参加,加强品牌推介,扩大我市茶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有关人士还建议,从寻求川茶出路、保护峨眉山茶品牌、抢占茶叶市场商机这些角度,充分考虑峨眉山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打造四川茶文化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大西南茶叶市场,充分开发其市场潜力,让它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助农增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结合旅游、现代服务业、创川茶品牌等方面,多角度将市场建成西部民俗茶文化体验中心、四川精品茶叶商贸中心及川茶研究开发中心,让“茶都”美名落地乐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老根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