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论有零花钱大作战好说出十几条(共450字)(肯定的说自己是正方,

宝安福永中心小学范海明的个人空间
正在加载...&
友情链接浏览数:28037 &订阅数:697
我在深圳私立学校的八年打工生活(&网载)
1997年的7月中下旬,儿子从上海的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工作。我陪送儿子一起来到了深圳。按照我工作地区的政策:女在职人员五十岁就可退休,我正常退休在即,因此就存有想法,如在深圳找到工作的机会,就退休留在深圳。母子俩共同创业,在深圳重新开始新生活。况且又是从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西北,来到深圳,来到改革开放,经济发达的南方,这不是好事吗?&
来到深圳,儿子天天跑单位办各种手续,参加培训。看儿子基本安排就绪,我也开始了实施自己的计划,拿上个人有关资料,到各学校看看。这已是8月初了,各学校都已放假,先后找到了几所学校,送上了资料也和有关的负责人谈了话,他们都还表示满意,但遗憾的是学校的招聘工作都已在上学期期末结束,暂时看起来不需要人了,留下了资料和联系电话;此后又先后向打听到的几个私立学校寄送了个人资料。考虑到自己在原单位还没有退下来,新学期开学在即,就先回去上班,辞别了在深圳的弟弟一家和儿子,回到了学校上班。&
9月开学刚过不到一周,深圳的一所私立××学校突然打来了电话,学校人员有变化,请我速到他们学校工作,经过一两天的紧急思考和商议,决定抓住机会,当机立断,前往深圳,于是向学校请了假,急急忙忙来到深圳,开始了我的八年打工生活。&
我来到的这所私立(也称民办)学校据说是深圳市有名的“贵族”学校,学校建在一座小山坡上,环境很优美,建筑新颖气魄,道旁和校园各处种满了奇树异花(对于来自北方的我来说是,后来发现深圳几乎到处都是这样),学校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实行全封闭式教学,全体师生均住校。学校设备齐全,有体育馆和游泳池、音乐室并附设多间练琴房、体操房、电脑教室,美术教室,各学科的实验室等等。学生们的校服很漂亮,既有西服革履的礼服,又有美观大方的四季运动服装,穿戴整齐的男孩象个小绅士,女孩个个就象小淑女,宿舍干净舒适,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照顾安排他们的生活,并负责打扫清洗。学生的伙食非常好,一日除三正餐外,还有两次加餐,牛奶、饼干点心、水果、饮料花样翻新,据说刚开办时学生的水果都是国外进口的。当初开办者的初衷是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一所真正的贵族学校,把学生都培养成绅士、淑女,象国外的一样,为此,几位办学人还专门到英国去参观考察了一番。实际上,不久事实就证明这种把外国的贵族学校移植到中国的做法,只能一个幻想,没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学也只能是学到皮毛和表象,认为只要让学生们吃得好、穿得漂亮、生活环境优越,就可使他们变成彬彬有礼、举止优雅,谦逊好学的人简直是异想天开。“贵族”学校受费高,能把孩子送来这所学校读书的家庭都是有钱人家。但有钱和有素养气质却是两回事,尤其是象中国这种刚刚走出贫困的国度,人们常说:三代才能造就一个贵族。成为有钱人过贵族样的生活,现在的中国对一些幸运者来说也许几十年一代人就可实现,但那只是指物质方面,和真正意义上的贵族还不是一回事。
学校宣称是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京)选拔优秀教师任教,校长也是从北京选来的一位优秀的校长。教师中有一半是退休的中老年教师(包括本人),都是高级教师、还有特级教师甚至是专家,教学经验丰富,也有教书育人的习惯和热情;教师中也有不少年轻人,他们有的是不安于内地一成不变的现状,跑出来想寻找更大的空间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有的是不愿意继续待在穷乡僻壤发不出工资受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有的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从家乡来到此地的。就是这样的临时组合的流动性极大的教师队伍,担当起了这所学校的培养“贵族”的重任。不要说我们这些教师过去的经历根本没见过和接触过什么“贵族”,就是原来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环境,也和“贵族”相差千里,有一些教师来自贫困地区,连基本生活都处于朝不保夕的景况,再说,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是要培养新一代的劳动者,而不可能去培养什么“贵族”。所以,让这样的一批教师去培养什么“贵族”,那不是象天方夜谈一样吗?&
满怀期望和兴奋之心,来到深圳的学校工作。看惯了西北高原的苍莽和辽阔,来到深圳,看到高楼林立,欣欣向荣,处处鸟语花香的样子,原以为这里的工作肯定也会十分地惬意和舒适。可不想这八年来的教书生涯,所承受的压力,所付出的辛劳,所受到磨难,都是一生从未遇到过的。&
民办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是从全国各地聘任来的,学校实行的是一年一聘的制度,每学年末教师都面临去留不定,前景未卜,所以个个心里都是揣揣的。学校对不满意的教职工要解聘;为更新和促进竞争也会不断解聘部分教师;或由于学生变化和班级的减少,不需要那么多人也要解聘一部分人;也有对这里的工作不满意自己要离开的,总之,每一学年末都是人心浮动,各找出路。像我就是提前退休来到这里,不愿刚干了一年,就被解聘在家赋闲,虽然工作自己是认真努力的去干了,但事情往往不一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经常会有一些不可知的原因左右着你。所以,在深圳的这几年,几乎年年到学年快结束时,都会冒着酷暑炎热到处去递送资料联系新的学校,几年下来,深圳的大部分民办学校几乎都跑遍了,连远郊和广州都去过。也许你会说,寄寄资料打打电话不就可以了吗,干吗非要跑去那么辛苦的?可不知去与不去结果会大不一样,去能表示一种诚意和恳切,去往往能使事情的结果发生转机。我初来深圳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明证,资料能说明一些问题,而面谈更能起决定作用。我后来在深圳又找的两份工作都是这样找到的。在中国,即使在深圳这个机会相对较多的地方,工作永远都是供不应求的。所幸的是,虽然年年折腾,最终自己还算幸运,比较稳定地在第一所学校工作了五年。又在另一所学校工作了三年。但深圳打工这种不安定,这种心情的惶惑和漂泊感确是一直伴随着。&
私立的单位基本是不养闲人的,几乎人人都是最大限度的满负荷工作的,尤其是象我们这些没有背景全靠工作立足的人。由于私立学校的生源问题,一般规模比较小,我所任教的学校,中学大部分每年级只有2-4个(高中一般是两个)并行班级,所以,象我教的小科就要跨好几个年级上课,我在××
国际学校几年,年年都是跨三个年级教课,或初一、初三、高二年级,或初二、高一、高三年级,每周都是18节课,由于课头多,备课量大,每天上课、改作业,备课,忙得团团转,没有稍微地空闲,连晚上都要用来工作,这个学校也规定晚上要上班的,几年下来,连电视都几少看过。其他科的老师也都这样,所谓的主课老师一般要教两个班再加班主任工作。一旦学生少了班级少了,马上就会减人解聘。后来我又到的另外的民办学校,情况都差不多,我还上过每周20节课的时候。曾工作过的一所学校,刚去就听一位老师说,整个高中部的历史就他一人担任,累得苦不堪言。看我的儿子,这几年在深圳的工作,也是天天没白天没黑夜的,一年365天,几乎没有节假日,几乎天天加班,永远干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曾经到一个公司报到上班的第一天,由于加班一个晚上连家都没回,由于他手机没电关机,也忙得没时间忘了告诉家里,害得家里人担心害怕到处打听找他。深圳打工的人就是这么忙、这么累,这么辛苦,而人人又都在坚持着,要想在这里待下去,就得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想想在内地时轻松自在,真好比是两重天呀。&
在深圳的私立民办学校教书,更为艰难的是在教学上,由于学生来源的特殊(富家子弟、落榜生及公办学校淘汰下来的),使这些从内地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来的教师大受其难。首先是课堂纪律无法保证,由于班级里无心向学的学生太多,所以,课堂上捣乱大声小气地说话,睡觉,吃吃喝喝,听随身听,玩游戏,甚至随便出入教室的现象很普遍,这些特殊学生为所欲为惯了,老师的一般劝说管理作用不大,任课的老师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和权限,管得严一点多一点,不免就会和学生发生冲突,遭学生的漫骂甚至敌视,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老师,因为民办学校学生是“上帝”,一个投诉一个打分,学校就可以让你走人。所以一些老师形象的说上课就象受刑一样。又不能不管,不管就可能完全上不了课,又不能太管,真是左右为难,很痛苦。我刚来深圳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几乎节节课上完下来心中都很不平静,很不愉快,不知道如何办,几十年的教学都没遇到这么棘手的问题,常常产生不想在这里干下去的念头。学生基础差的程度,学生的厌学,也是难以想象的。许多学生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书本学完了象新的一样,根本没有打开过,一学期难得交一、二次作业,就是交的大部分也是抄的,甚至一些学生早就把课本作业本丢了、仍了,印的练习题经常要发几次作的时候还是没有。曾有一位数学老师,用学校初一招生的题目给所教的高中学生来做,大部分只能得20-30分,几少能有考及格的。无奈之下,老师们只好降低难度,只讲授课本的最基本的知识,做最少最基本的练习,甚至把答案都给他们,只要能抄上的就算不错了,其他的拓宽和应用就谈不上了,就这样学期考下来,不及格分数很低的现象仍是十分普遍的。俗话说水涨船高,教学相长,在这样的学校给这样的学生教书,教师的教学水平只能是越教越低了,这还算小事,一旦学校以学生成绩差,让你走人,你还无话可说的。这种学生不是你主观努努力就能改变的了的。在现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形势下,教学的好坏评价的标准仍是学生分数的高低,这种现状也不能不使私立学校处在尴尬和无法收场的状况,学校只好采取一些弄虚作假的办法糊弄家长,分数太低,填成绩册时就提高几十分再填,出150分的卷子按学生现得的分数填上。还有一些民办学校采取从贫困地区选一些优秀学生免费入学,将来可在中、高考中为学校挣得一些名,不然的话。只有坐末把交椅在社会上失去信誉而找不到生源了&。
教师们都很明白,在这种私立学校工作大家都是临时打工者,能否在一个学校连续工作下去,基本上取决于学校各级领导评价及学生和家长的肯定与否。为保住工作,也是长期教师工作的惯性,大家工作都很努力,认真,甚至拼命,我在××国际学校工作五年,没请过一次假,有病也都坚持着,备课、讲课尽心尽力,从不因为自己是老教师而有丝毫的松懈,何况,面临的也都是新的情况。在内地,老师是主宰,是“上帝”学生唯老师之命是听,家长也是对老师恭敬有加。而在这里的私立学校,“上帝”是学生及学生家长,他们一个个趾高气扬的,认为老师是拿他们的钱为他们干活的,就必须让他们满意,一旦不满意,就会一个电话,或一个投诉,学校听家长的,到时候,没什么道理可讲,要你走你就得走。所以,要想彼此高兴,就得赶快放下在内地养成的教师架子或尊严,和学生及其家长搞好关系,而刚从内地来的如我等,就很不习惯和适应,精神上感觉压抑,工作觉得艰难,前景更不乐观,思想也不太愉快。所以,不断地有一些教师时间不长就自己就离去了。硬着头皮留下来的也一时难找准位置。看到的也是一些奇怪的现象,如学校规定每天由老师为学生打扫教室和环境卫生;学生是什么都不干的,宿舍里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照顾,在课室又是由老师伺候。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教师就是在一天晚上学生离开后,独自一人在教室拖地,突发脑溢血昏倒在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被晚归的外班学生发现,送到医院抢救虽保住了命,但落下了终身残废。周末学校的大巴车送学生回家,也有老师家在外面,但学校规定,老师是不允许坐的,有特殊情况可以搭乘,但只能是老师站着,学生坐着。学校提倡“为学生全方位地服务”,还有的教师认为这是一个创造,但这实际上是把服务变为“服侍”,把教师变成低学生一等的服务员,这不是和国家的教育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吗?使人想不通。
中国的国情及传统的陋习使国人对下一代格外宝贝,尤其越有钱越富有人家许多对孩子越是娇纵溺爱,缺乏管教,孩子身上的毛病就越大,中国不是有句俗话:富不过三代,纨绔子弟败家子的故事过去听得很多了,这几年在深圳“贵族”学校打工教书经历,是亲眼所见。深圳富裕的家庭多生活水平高,连当地世代打鱼为生渔民由于改革开放如今都发了大财,村里(现在都是城中村了)的人包括小孩子每年的分红都比一个教师终年辛勤劳动的收入高。“贵族”学校就有不少当地人的后代,许多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的,来这里不过是赶赶时髦罢了。这些“贵族”家的孩子许多在学校的表现不好,对学习不感兴趣,终天是随心所欲,不思进取,家长也是更关心他孩子物质的生活如何。还有一些家长是因为工作忙或家庭的变故,推卸责任一样把孩子往学校一仍不管不问了,甚至连周末都不接,因此有不少儿童和少年身上已经沾染上了污迹。他们化钱如流水,生活奢侈,有的学生每月光零花就要几千元;有的家长每周都要给孩子几百元上千元的零花;由于校服是学校统一的,就在鞋子上做文章,各种名牌应有尽有,都是几百元上千元的;拥有价值几千元的高级随身听、手机,金银首饰和项链很普遍;每周从家回校,大包小包装满了各色高档零食,有学生终天是只吃零食不吃饭,只喝饮料不喝水;有些学生在家里就有保姆伺候,养成了他们任性霸道,不服管教,不尊重老师,稍有不满就和老师顶嘴吵骂,特别是对生活老师,从心眼里蔑视他(她)们,把生活老师视作佣人,其实生活老师也都是从内地招聘来的教师,有初、中级甚至有高级职称的;他们自私狭隘,心理不健康甚至扭曲,学校每天两次为他们提供的加餐,他们不想吃、吃不了就扔得到处都是,苹果咬一口、饼干一包打开吃一、二块就扔。曾见到有的学生加餐发到手,一口不吃拿了牛奶饼干就直接从窗户扔出去了,老师批评教育,他除了翻白眼怒视老师之外毫无羞愧之意;学生宿舍和教室,一些贵重东西经常丢失,有时甚至是几个宿舍同时被盗或一个教室多人东西被偷,有查获的发现有多人结伙作案的,也有个人作案的,作案者当然都不是因为贫穷,有的就是贪占小便宜,看到别人有更好的东西就要搞到手,还有的是报复或恶作剧。一次学校放假前夕,又发生失盗,清查的结果从一个女生的背包里发现了七、八条项链、三、四个手表和随身听等,经追问承认曾多次作案了,还有时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自己也不要,一扔了之。老师们后来还逐渐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不借钱和东西给学生,因为他们是不会归还的,老师碍于面子又不好追讨,只好这样做。&
厌学,不思进取是这种“贵族”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中学。一些学生一学期下来,课本还是崭新的,根本没有翻开过;作业也不交或很少交过,或者早已把书本作业本丢了,课堂上下,无心向学,就胡闹捣乱,我刚到学校时,教的是高三年级,全班虽说只有十几人,可课堂上五花八门,热闹得很,干什么的都有,就是少有学习的,老师们无奈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制定出课堂纪律9不准:不准大声说话,不准下座位到处跑和外出,不准看课外书,不准吃东西,不准听随身听、不准和老师顶嘴…等,可这帮“宝贝”们根本不当回事,置若罔闻,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法不责众,所谓的班规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了,因为这种私立学校,这些学生在家是“皇帝”,在学校是“上帝”,学校为了保生源,不能开除他们,老师为了保饭碗,也不能得罪他们。甚至有的班级,发展到根本无法上课的境地,没有人听讲,都在睡觉,睡足了就玩、就闹,老师要讲课只能对空中讲,或者干脆就不讲,就坐在教室里熬到下课了事。考试作弊很普遍,还有跳窗跑到外班拿试卷来抄的。上午的一、二节,在正常的学校是最好的时间,也是学生精力最充沛的时间,而在私立学校,确是最不好的时间,因为,学生晚上在宿舍根本就没好好睡觉,所以,把白天当晚上,把教师当寝室了,上课都爬下睡觉;至于学生中打架斗殴,以至于结为有黑社会性质的帮派团伙以强凌弱,强行收取低年级学生的“保护费”,强迫弱者为他们洗内衣(校服学校集体洗)买东西,教训他们看不惯和对他们不驯服的人;说下流话,看黄色书籍,做出格的事情,接触毒品等违法乱纪的事,也时有发生。学校曾处理过的一件事是高年级学生结成帮派团伙对一学生不仅施以暴打,甚至用烟头烫等残害手段,使被害学生再也不敢到学校。有的学生,饮用含有兴奋剂成分的代用品成瘾,曾有一个学生离校时家长来收拾东西,在他的床下发现了二十多瓶已喝过的××止咳露空瓶。在这种学校工作,老师最难做,教书也变成了痛苦难捱的事,难怪,不少教师时间不长就离开了,坚持下来的也是度日如年的。&
其实,学生中不良现象,在其他学校也有,不同的是,这些年在私立学校所见到遇到的更多更严重一些,私立学校的体制决定,校方治理这些不良现象的力度相对于地方正规学校要弱一些。当然,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的不良习气的形成,也不是短时期能改变的了的。&
这些年,私立学校象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有,有企业家投资的,有集团投资的,有民办公助的等,很多校园建的很美,学生生活、学习条件优裕,教学也算正规。而在九七年时,这种私立学校,无论在深圳和全国还比较少,深圳处处领风气之先;而当时的西北地区,还没听说有这样规模和正规的私立学校,有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办学机构,十分简陋,没有校舍,临时借用在其他学校和单位的空余房子里,教师也是临时聘用退休和在校教师兼任,没有正式的,这种时有时无的“学校”有时干脆就叫什么“班”的临时办学机构,由于社会有需求,就一直存在着,但和我在深圳见到和打工的学校是不能相比的。这些学校是由实力雄厚的企业家或集团投资或融资兴办的,或公家提供校址地皮,由私人投资承办。不少学校在开办之初,大有和公办学校一比高低的架势。为在教育这一市场立足,纷纷打出特色的招牌,什么“外语”呀,“双语”“英文”呀,还有什么“国际”呀,什么“文武”呀;或挂着当地名校甚至国家名牌学校如“清华”“北大”等校联办的牌子。一阵子真是挺红火的,也招徕了不少生源。我在深圳八年,就先后在××学校、××外国语学校等教书。学校很受那些有钱的富人家庭的青睐,争先恐后地送孩子上这种性质的私立学校,有的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几个孩子同时来上。这些学校的开办,也确实给那些在升学考试败下阵来一时无学可上的学生带来了福音,他们家只要交上足够的学费,就可以继续上高一级的学校了,学校中也有一些是公办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淘汰下来的学生。几年中,我走了几所民办学校,发现这种情况在民办学校都比较普遍,民办学校学生的先天不足,就凭这一条,就无法和公立学校同时起跑,在教育界只能处于边缘的位置了,参加各级考试的成绩往往也是差强人意的。我打工走过的几所学校,连年的高考难得能有几个考上正规的本科学校。大部分或是中途离开或是勉强毕业,不是流向社会,就是出大钱去上自费学校。&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建设和人口的发展飞快,被称为“一夜城”,全国各地的寻梦者每天每时都在大量涌入这座城市,二十多年时间,它已由一个海边贫穷的小渔村发展成为如今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了。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膨胀,使深圳文化教育设施一时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民办学校为弥补深圳的教育缺口,缓解深圳教育的紧张局面解了燃眉之急,报纸上有报道说,象宝安等些城区的民办教育都占了半壁江山,大批内地来的教师为深圳的教育事业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应该说也为建设深圳的和谐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民办教育在现在和将来仍然是深圳教育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组成部分&
在内地的学校,我是一名高级教师,是学校和本学科的骨干教师,自己的教学也曾在本校和市里获得过最高嘉奖。可初来乍到深圳,在这里的民办学校教书,却老是觉得不顺,虽然自己非常努力地去钻研教材,认真地想方设法去上每一节课,可发现学生并不爱听?对书本知识并不感兴趣?甚至抵触,是自己讲得不好?是自己组织的不好?工作上不断遭遇尴尬,心中倍受磨难。&
有几件事至今难忘;第一年刚来时教高三,全班仅有十几名学生,后来又分文理班,文科只剩不足十名学生了,按教学常规进行正常教学不久,学校就要求停下来,原因是这几名学生基本上在刚参加过的高中毕业会考中都未过关,其中已过关的也不准备参加国内的高考了,所以,当务之急是重新给那几位未过关的补习会考内容,会考本来是高中生的资格考试,通过率是95%,差不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可偏偏这里的学生就在这5%中,个个是难缠的捣乱分子,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来还好,来了不是捣乱就是不听,一管他们就要发生冲突,每天硬着头皮打打闹闹中上课,勉强复习到补考,由于他们根本没学,结果补考中毫无意外地又都没通过。一来深圳就遇到这样败兴的事,第一次考试就考出这样丢人的成绩,我心中又难过又气愤,虽然学校并没说什么,自己都觉得面子下不来,后来连学生离校时搞的联谊活动也坚辞不参加。一辈子教书也没遭遇这等难堪之事,很长时间一想起这件事就如哽在喉,不能释怀。&
后来我到的另一所民办学校,这所学校面对大批差下生的局面,别出心裁的提出了所谓的“阳光”理念,并在一切场合和媒体大加宣扬,其具体操作的方式之一就是为每个学生配一位德育老师,时时关注这个学生,并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因此每个老师都分配了几个或十几个学生,按说是挺好的一项措施,但在贯彻实施中就出现了怪事,认真按学校要求去做的,经常找学生谈话,对学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及时进行批评教育的德育教师,在期末学生评价打分中,反而不如那些不管学生,不找学生谈话的老师。我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我认认真真按校方的要求去做了,想不到一学期下来学生居然给我打了很低的分,象当头一棒,把我都打晕了,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样,要知道,学校往往会以此为依据,决定老师的合格与否,能否继续留用,真是是非颠倒,令人十分灰心丧气。&
在深圳的这几年教书生涯,所得到的教训和遭遇的挫折,不断迫我反思:也许是自己的教学模式陈旧,已经不适应这里的学生;也许是老观念作怪,老抱着过时的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城市,这里的学生见多识广,自信心强,民主意识强,所以他们好表现自己,不喜欢听别人的说教,私立学校的学生更特殊一些,过去的老一套的教育方式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认识到了这些,也尝试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渐调整心态,以谅解和友好的态度去对学生,慢慢觉得教学之路似乎不那么难走了,师生关系有了些改观,自己心情也愉快了不少。
私立学校学生大多学习基础较差,给他们当老师,就得面对现实,要求不能太高,只能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然,自己着急上火,心情不愉快,结果也只能是欲速而不达。深圳的学生见多识广,不满于书本上的死知识,那么就特别需要老师精心把这些死的知识变成活的,向他们介绍一些灵活运用的范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把知识拓宽并尽量和现实及生活进行联系,以打开他们的眼界。面对班级参差不齐的局面,老师只能是求大同存小异,不要让一叶障目,不管出现什么情况,自己目标坚定,方法对头,不失信心,肯定有所收获,在深圳这几年,基本上年年带学生参加高中的会考,高考,所教的学生还基本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看到这些几乎要流失社会的青年,经过努力,终于有了较好的前途,也感到了欣慰。和学生之间,这几年经历了看不惯,厌恶到能理解,可以交流交谈甚至交朋友的过程,深圳的学生自信,开朗,没有内地学生那种畏缩胆小的性格,他们愿意和老师平等交谈,不喜欢老师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他们同样地单纯,渴求知识,渴求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也体会到了自己当老师的成就感。&
私立学校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比较多一些,教育这部分学生,这几年承受了不少的心里的无奈委屈和痛苦,但现在想起来,这也好比大河流水,泥沙俱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把它看成大千世界的一部分,也就平和了。更何况,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呢。
标签:随想&|&浏览数(1839)&|&&|&
2009年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已经和2008年不一样,2008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乱窜、造成房价暴涨的现象。2009年整个地产市场被冷冻住才是最可怕的。这就是我对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判断。
有类似问题的国家不止是我们,比如俄罗斯。俄罗斯在2008年年底也碰到同样的危机,俄罗斯政府干了什么事?第一,国家出钱把这些房子买下来,然后租给老百姓。为什么?俄罗斯政府的原话是:“为了使房地产开发不至于全面崩溃。”第二,俄罗斯居民购买住房享受到的税务优惠,可以增加1倍,买房子的钱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上限可以高达1万美元。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我们政府目前对这个危机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没有想到这个危机来得那么快。俄罗斯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我们火爆,已经碰到了重大问题,而俄罗斯政府的做法是直接参与。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也要做同样的事情,我们政府也没有这种财力,也不可能垫资建住房。但是,我希望政府,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楼价是否下跌、楼价是否上升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个问题目前看起来是小问题,更可怕的是,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的结果会使2009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整个被冷冻住。而房地产市场被冷冻的结果,加上制造业的持续倒闭,将进一步影响到银行体系的安全。
深圳有很多房地产商用零首付来促销,促销本身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这种政策,我也希望给我们的房地产商、银行,甚至给我们政府提出一个新观念,那就是零首付也好,20%首付也好,这些都是次级债,次级债的真正问题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和其马前卒找了一批信用不好的人,同时也缺乏信托责任的人来买房子。什么叫缺乏信托责任?那就是他明明知道自己还不起钱,他还借钱买房子。通过当时很多造假的行为,让这些人合法地取得贷款。到最后的结果是次级债爆发,次级债有1万多亿美元,而这1万多亿美元竟然造成如此恐怖的金融危机,这个冲击有多大啊。所以在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全面停滞状态下,如果我们推动零首付或者是20%首付的结果,就是立刻把银行推向火线,这些很可能造成另一场中国的次级债灾难的开始。
如果在中国也爆发次级债的话,那就冲击太大了,我都不敢想象。所以我建议政府,在这个时刻,要从自己口袋里拿钱出来帮助地产商,从自己口袋拿钱出来帮助购屋者,而不要通过银行的运作,否则银行会立刻被卷入金融危机当中去,会产生我们中国自己的金融危机。我给你举个例子。当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时,银行购买了很多这种次级债的债券,大概3060亿美元,其中200亿美元亏损了,花旗银行亏损了美国政府怎么救?难道找别的银行去帮助它吗?不是的,而是从口袋里面直接拿出200亿美元帮助花旗银行,美国政府说这个钱给你,兄弟扛住,千万别倒闭。它这么做有什么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绕开金融机构,不要让金融机构担负更多的风险,而由政府直接拿钱来帮助这些银行。而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个时刻,会提出应该参考俄罗斯的政策,国家垫资构建住房,而不是要求银行给予房地产开发商更宽松的贷款。因为银行给予房地产开发商更宽松贷款的结果,会使得银行更快地被卷入危机中,甚至可能爆发中国的次级债危机。
我对于我们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非常担忧的。我担忧的问题,和我们一般媒体担忧的不一样,和政府担忧的也不一样,我把大家的担忧做一个总结,那就是房价持续下跌可能会造成断供的现象,而且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可能还不起房贷也有断供的现象,从而影响到金融危机。我所担心的是什么?我所担心的是从2009年开始整个房地产市场被冷冻住了,讲个最极端状况,那就是不再建造新的楼盘,这样做的结果会大面积地影响到相关行业,包括钢铁、水泥、型材等等,而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政府在这个时刻,我认为应该直接拿钱来帮助老百姓购买住房,政府不应该允许购买者首付20%或者更低的比例,同时更不允许零首付。因为只是用20%以下的自备款来首付置业者,很可能会造成中国未来购房的次级债危机,这一点是我们一定要防范的。
目前,地产商内心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道理很简单,第一,他的成本是刚性成本,比如购地成本、构建成本,还有其他刚性成本支出,如果资金积压,利息支出都是不得了的。刚性成本之下他们的需求面是什么?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一下。大家购买房子主要的原因,不是说经济发展很好了,也不是老百姓每年的收入都增加50%,更富裕了,所以拿出一半钱去买房子。如果是这种正常的购物行为的话,相对而言,多少资金流入楼市是比较容易预测的,因为你可以根据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预测,房地产商可以根据需求,再慢慢来建房子,这都是很好预测的。可是目前就不是这种情况,这个资金来源是搞不清楚的,有多少资金流入流出都无法预测的。
我在演讲的时候一再对房地产商们讲,现在千万别拿地,金融危机最大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本身,而是大家对于危机的认识是不到位的。大家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比如你买一块价格很低的地,然后盖一些便宜的房子,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可是我告诉你,当你去买了以后,如果经济持续恶化,你会发现房产的需求也是持续减少的,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房地产商难以生存,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停止所有的投资,而且手上保留221亿美元的现金,目的就准备渡过这个寒冬。所以在这个时刻拿地,我觉得就有待商榷,这个风险太大。
有人说,李嘉诚每次都在危机的时候大量投资土地。其实那是过去的事情,这次他就没有了,他停止所有投资,因为过去是中小萧条,这次是大萧条,不一样。所以最好这个时刻大家多留点现金,不要在这个时候急着买地,也不要有太多的幻想,因为大家没有经历过。如果李嘉诚都停止投资了,大家最好思考思考。
标签:网络文摘&|&浏览数(510)&|&&|&
第一、深圳是全国人民的深圳,而不仅仅是广东人的深圳,就如北京是北京人的北京,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一样。深圳市是全国唯一一个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倒挂的城市,包含有全国56个民族,理应直辖!
第二、深圳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国副省级市第二,仅次于广州,经济上来说已无大碍!
第三、深圳与香港要一体化,就必须提高深圳的行政级别,否则一体化就是一句空口号!要知道现在的深圳市委书记根本没有与香港高层直接碰面商议深港一体化的政治地位,还谈什么深港一体化!
第四、华北有北京天津,华东有上海,华西有重庆,而华南却还是一片空白。
第五、深圳的土地面积太小,即使再发达,也只是个小家碧玉。深圳现在给人的印象就是个爆发户,要知道,在深圳工作和定居的可是全国各地的人民!如果说深圳是爆发户,不如直接说中国人民就是爆发户一样!
第六、深圳人说普通话,而不是说粤语!
第七、将深圳建为直辖市,有利于发挥深圳的辐射作用,可以象上海一样,充分发挥深圳的区位优势,带动整个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八、深圳要直辖,广东省自然不会放过深圳这个纳税大户,但是中央政府是为全国人民考虑的,而不仅仅是广东省!
第九、有“专家”说:“珠三角比长三角更协调,因为长三角是两省一市,珠三角是一省一市,有什么事可以自家商量,不要轻易打破这种协调。”我不知道这位“专家”是安的什么心,如果深圳直辖,那就是一省一直辖市一特别行政区,这样才会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举个例子:长三角建的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哪个不是一流的大桥,而珠三角呢?建个港珠澳大桥喊了二十几年,到现在还没动工。还有一个深中大桥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因为广东省的省府是广州,所以建个桥广东省首先考虑的是广州,只要不利于广州的事是绝对不会批准的,如果深圳直辖,自然就不会受广东省的阻饶了,广东与深圳平等竞争,还是上面那句,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第十、作为经济强省的广东,具有很大的经济总量:GDP占全国1/9,税收占1/7,引进外资占1/4,进出口贸易总额占1/3,如此强势的地方经济有利有弊,如果深圳直辖,不失为一个巩固中央集权、弱省削藩的策略。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党和国家领导人能够战略的高度,充分分析深圳现在所处的形势,做出英明的决策。
(摘自深圳新闻网)
浏览数(530)&|&&|&&所谓考察,无非是在主办方设置好的迷宫里游走,不论是本人,还是温总(战战兢兢的将他放在后面),不太可能从这些表层上去了解珠三角面临的真实困境。
此次利用公务之便,经广州,过肇庆,观佛山,瞄东莞,再回到深圳,虽不能深入理解风暴之下企业的痛楚,也稍微能触摸到珠三角经济动脉中跳动的神经。加之本人是东莞一个小厂的小股东,对现状更有切身体会。
整理此文时,广东又在驳斥“广东企业陷入倒闭潮”,听起来感觉有点好笑,因为这种“反倒闭”的言论没有任何意义,如何面对才是硬道理,到底倒了多少家连“上帝”也不知道,就像在东莞访问时,华坚集团董事长也说:没有人知道,谁也不会知道……
在广州的南沙港时,不见往日络绎货轮,唯感从太平洋西岸吹来凉风阵阵!
在肇庆参观亚洲铝业时,整个工厂像假期时的高尔夫球场一样鸦雀无声。
在佛山看著名的南方古灶,里面的艺术家都不知道在哪里喝酒去了。
在东莞华宝集团的车间里,一员工回答记者道:加班是比较少的啦!
至于深圳,副-市-长在会上的发言稿竟然不敢公之于众,到现在电子版都没有拿到。
转了一圈之后,感觉到广州的杂乱,肇庆的冷清,佛山的阴霾,东莞的逃避,深圳的隐晦。
这仅仅是一篇游记,并非对珠三角经济的直接解读,毕竟这样的观察非常浅薄.
只是一叶落知天下秋,也许能反应出些许现实。故一路行来,摘取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辄笔记之。
广州:生猛不再,在辨证论中游走
第一站是广州。
在广州,时刻感觉到它的矛盾,例如,它既坚持自己是岭南文化的传承者身份,又无法抵御来自中原文明(以普通话为代表)的强势入侵。
??在广州最有名的荔湾区的逢源耀华社区(听说温总理前些日子才从这里离开)听取粤剧时,尽管下面观众非常热络,但仍然能感觉到最后的粤腔有点无力,想当年“文化北伐”的时候,一些小青年无不以能哼几句“依稀往梦似曾见……”为时髦象征,而现在很少有人花时间去学习这些“鸟语”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古典辨证哲学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广东,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世纪90年代,孔雀东南飞,广东一枝独秀。但21世纪随着浦东开发、重庆直辖、北京申奥、苏南崛起,一些新兴城市已不再翘首南望,对于曾经的广州,也不再唯首是瞻。在有点拥护的广州大道上,感觉广州有财力而无气势,有能力却乏后劲。它有点迷茫,却又非常自信;它有点失落,却又坚忍执着。
??行走于这个城市,感觉既局促又缓慢,既舒展又凝重,曾经无比生猛的广州,现在有点五味杂陈。
??在南沙感觉海风劲吹时,确实感觉到南沙拥有得天独厚的建港条件。
??但如果我们放眼东南15度锐角,在烟波浩淼的碧波深处,就是深圳的蛇口港。如果我们再遥视东北,那边则是鼎鼎大名的虎门港。
??的确,地处珠江出海口西岸,以南沙港为圆心,以60公里为半径基本上可以辐射整个珠三角,南沙建港有利于优化珠江口一带的港口布局,提高物流效率。但深圳和广州近年来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已给世界最大集装箱港的香港制造不小的竞争压力。广州在虎门对岸南沙建港,再加上东莞全面扩建虎门港的计划,这是不是地区码头的重复建设?
只是这中国第五的深水港,却不见汽笛长鸣,唯有太平洋西岸的凉风阵阵。
??这仅仅是广州想变得更重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加速发展重工业已经成为广州市政府的决策。广州市要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发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带动力强的产业,使广州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石油化工基地、造船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汽车、造船、会展和物流被称为广州的四张好牌。重工项目四居其二。
??广州虽然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但钢铁、造船、汽车、石化等传统重工业项目并没有这30年的时间里取得绝对性的优势,它的成功是以轻工业为龙头,以服务业导向,以此成功的击败了整个北方。所以在广州人心中一直有一个结,觉得自己轻了些,特别是近年来长三角的迅速崛起,广州以为自己的相对衰退在于重化工业的不发达——广州太轻了,要变得重起来。因此在为应对金融危机的近2万亿的投资中,共安排7312亿元集中力量推动钢铁、炼化一体化、船舶修造和高技术产业项目建设。
??可以理解广州的这种情怀,但同时也要正视现在整个世界的重化工产业过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展重化工业要考虑到能源之忧,在能源储备上,我国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重工业的大发展无疑将消耗巨量的能源,重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约为轻工业的4倍,广州承担得起吗?发展重化工业也要考虑到技术之优,重工业大多数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进步有很强的依赖性。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一味拼规模、拼资源,必将加重广州的能源压力,事实上已经显现出来了。
??不必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发展重工业就是搞“政绩工程”。但如果并不是经济的内生结果,由政府主导所致的工业“结界”,那还是值得警惕。
??一个城市的轻与重,不在于其工业的轻与重,而在于其经济各部门比重协调、良性发展。如果盲目发展某一已经过剩的重工业,必将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片面追求重工业化,不仅无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城市化问题、贫富分化问题,而且还将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危害经济发展。
??我们充分理解广州的这种心情,特别是在广州丰田汽车组装车间参观时,也能够感觉到这种重的份量——二年时间打造出一款与本田雅阁并肩的“凯美瑞”来,的确值得骄傲!
??除了经济在重与轻中的矛盾,还有就是文化的进退失衡,一广州朋友说:最令我不能忍受的是,人们总是拿深圳这个短暂移民城市跟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广州来比,简直就是对岭南圣地的一种侮辱。深圳是现代社会歪打正着的畸形美女,尽管表面光鲜,但却是一个没有半点内涵的脑残。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搞这样一个特区,是对岭南文化的地理结构一个严重的破坏,深圳夹在广州和香港之间,却没有半点广东文化的影子,纯粹就是一个毒瘤。
??对朋友的愤怒只能付之一笑,毕竟我身在深圳。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岭南文化的魅力已经超越了国界,而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广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文化与历史地位的确远在深圳之上。
??漫步于逢源街耀华社区,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粤语文化气息。西关故里,阡陌巷弄深邃;夕阳余辉,满州窗影变幻。而在深圳,无论是哪一个地方,都不会有这种浓厚文化情结。与深圳相比,广州看起来更悠闲,深圳是卖保险的,而广州则象一个房东。
??广州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也是历史经典地位的遗传,不是浪得虚名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省会城市们早已觉醒起来,要增创新优势,把后起之秀们的嚣张气焰再次比下去。但是,粤文化也已经不再像十年之前那样强势了,也没有人愿意去争这个名号。相反,太多的家庭开始完全以普通话教育新的一代,粤语真的成为“鸟语”了,这是一种社会潮流,不仅仅是广州,而是整个中国。
??在最现代化的广州三号线地铁参观时,突然想到逢源街那个深锁的小楼,一座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楼,里面竟然传来动听的粤剧声,好像是有人在里面吊嗓子,那种悠杨与缓慢,和地铁这现代化工具形成鲜明的对比。
??还听到一个小小的笑话:说有一个有钱的广东老板,对粤剧极其喜爱,对粤文化的式微极为担忧,看到年轻人一个个的前往夜总会跑,百般无奈之余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那些粤剧剧场,如果你能坚持看完,他就给你发个小小红包。
??谑笑之后,难免有一丝淡淡的惆怅,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的式微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广州能逃脱这个命运?
??很自私的认为,过于强势的地域文化对广州发展并不利,对这个国家也不利,天天强调岭南文化其实也是一种狭隘,在地球是平的时代里,印度直接与英语拥抱其实是他人的榜样。
??改革似乎已经停滞,而矛盾却还在深化,短短30年,工业革命伴随着信息革命冲击着中国的农业社会,而广州正好在最前沿,当莽撞的时代过去后,片刻的宁静就会意识到矛盾纷至沓来,重与轻,快与慢,新与旧,时刻都在纠缠叫劲,广州也只能在辨论中游走,在此进彼退中取得某种和谐之美,如何处理好这种辨证的存在,是广州必须面对的难题,就像面对重化工业与轻工业一样,能做到举重若轻,而不是“致命的均衡”。
肇庆:铅华退尽,打造华南“北大荒”
“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这是历史上北大荒的写照,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中国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北大荒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部分为低湿沼泽地,生长季较短,但可以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甜菜、高粱等作物,需注意低温冷害。20世纪50~70年代曾组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创建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已建成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被称作中国的粮仓,当年是“湖广熟天下足”,现在是“有了北大仓,中国不必慌。”
??特别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家农村政策推出后,北大荒(600598)以农业股龙头的身份连拉N个涨停,一时之间,这位东北老农让所有金融精英者侧目。一叶落知天下秋,股市浮沉就是往来经济的取向,农业,已经是中国无可争议最受关注的产业了,特别是在今年CPI飞涨的历史背景下,痛定思痛,中国农业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而肇庆,作为珠三角一个并不十分重要的城市,它下瞰大都,上连北粤,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再加之阡陌相连,水源丰富,与其它地区不同,却是发展农业最好的地方。整个肇庆处于西北部平原区,其中连片旱地达5000多亩,可以说完全具备了成为“南大仓”的能力,尽管肇庆实现了从农业大市向新兴工业城市的转型,先后创建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但先天的农业优势,令肇庆的农业仍然占据着GDP极大的比例。
??世事巨变,沧海桑田,曾经被人不屑一顾的农业现在已经开始咸鱼翻身。肇庆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农业,那金黄的稻穗啊,就是金子。
但肇庆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还在想着法子招商引资,像我们观察的亚州铝业,肇庆把它当个宝,其实它不过是佛山一个环境污染极重的企业,而且现在世界性的铝业过剩,亚州铝业的日子也不好过,车子经过车间时就看到里面人影全无。
??一、肇庆应该在配合国家惠农政府的同时,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目标,以推进农村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积极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谋划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发展优质稻、名优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同时,肇庆有桑蚕传统,应该明确将其作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的一项产业来抓,全力做好桑蚕业的发展规划。将具有明显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谭播、寨村等村作为发展的重点,制定出台了指导性产业发展政策,为桑蚕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以马宁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桑蚕业发展的格局。
??三、传统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化、农工贸一体化迈进。政府大力扶持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利用国内外的各种资金渠道,发展了一批禽畜生产基地、水产品生产基地、蚕桑基地、优质水果基地、蔬菜基地、茶叶基地和南药基地。在此基础上,投资合作有关农业项目的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和资源深加工将会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扶持。
??四、肇应水质较好,应该推进优良种水产品养殖规模,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和山区特色生态养殖。肇庆各地的鱼很有特色,例如高要市罗非鱼、罗氏虾、麦溪鲤(鲩),四会市桂花鱼、鼎湖区叉尾鳃、文庆鲤等优质产品,封开县贺江网箱养鱼,怀集、广宁县山区凼仔流水养鱼等打造了我市优良种水产品养殖。大力发展渔牧业。
??南粤明珠璀璨夺目,尽管肇庆区位优势突出,位于珠江干流中游,紧邻广佛经济圈,处在珠江三角洲沟通中国大西南的咽喉要道。也承认肇庆人杰地灵,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岭南文化发祥地,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和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交汇最早地区之一。同时,也不得不说,肇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城区“山”(北岭山)、湖(星湖)、城(中心城区)、江(西江)浑然一体,各大景区景点构成了环绕全市的千里旅游走廊的绚丽画卷。还可以看出,肇庆近年来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肇庆基础设施完善,肇庆高新区发展迅猛。
??但是相比于珠三角的其它城市,肇庆想在工业,高科技产业,旅游业方面有大的突破,的确有点困难,毕竟,珠三角在工业方面强手如林,且不说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已经集群,也不谈广州的重化工业已经小成,就说东莞,佛山,这样的对手,也足够肇庆喝一壶了。
??而农业,却是肇庆独有的优势,而且上应天时,下合地理,欠的就是人和了。
??如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减少对夕阳工业的过度关注。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必劳心费力的高薪挖那些三心二意的高科技人才。加强农情、灾情监测、秋作物田间管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灾害抵御能力确保旱涝保收,而不是动不动就去搞百亿投资。或者将科技推广和招商引资工作运用到农业问题上,我想肇庆即使不多么的繁华富贵,但也可以衣食无虞,在全球衰退的大背景下,这也算是“明哲保身”的好策略。
??尽管高科技产业听起来确实让人热血沸腾,而百亿手笔也震得脉博砰砰跳动,广州,深圳这两座大山(原来都自称要打造金融中心)现在都在危机的颤栗自危,那么有着自己独特优势的肇庆,倒不如退尽铅华,扬长避短,将肇庆打造成华南的“北大荒”。
珠三角打群架,佛山苦练“无影脚”
晚上逛佛山时,发现这里基本上听不到普通话,可以想像,这个城市不会因为外来工的来去受到太大影响,东莞那样的“候鸟经济”,对佛山来说冲击不会太严重。
虽然这里看不到太多的高楼大厦,但却让人感觉最气定神闲。
当被问到此次从太平洋西岸传来的金融危机对佛山影响时,佛山一公务员理直气壮的说了一句:此次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三来一补的东莞,而不是有着强大品牌号召力和核心竟争力的佛山。
其辞铿铿,其意锵锵,看得出来,佛山还是很自信的。但这股底气是否盲目,或者确有理由。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广东今最近几个月,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到海外消费者需求,进而到中国制造产品的订单,恶劣的形势已变得愈加糟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工厂倒闭的数量增加了大约20%,这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是从未遇到过的,但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这些倒闭的企业,绝大部分是没有自主品牌或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而东莞为什么成为全国关注的重点,因为东莞大部分的企业,就是想混上几年赚点儿钱,完全没有想做成百年老店的雄心和打算。
第二:早在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公示佛山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的总数达到30个,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占全省的30.2%。美的、格兰仕、科龙、志高、容声、南亚、三A电力电缆、中联电力、蒙娜丽莎瓷砖、同心黄金、万家乐、三源、海天酱油……看看这些品牌,无不威名赫赫。要这样的企业在短时间内倒闭,的确是有一点困难。最关键的原因当然是这些品牌很大一部分市场来自内地,
从这两点来看,佛山那位公务员的自信并不是自我安慰,而的确是有品牌的实力在支持,当很多城市还在痛苦中不知该如何翻身时,而佛山又开始大手笔的建造新城,打造世界级的物流通道。
这不得不说到,品牌的力量。
所谓品牌,它不是触手可及的实物。它不过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实力的象征,无论在什么时候,它以一种“虚”的方式存在。这就像佛山无影脚,表面上你看不到丝毫迹,但黄飞鸿却能依靠它能打遍天下。当然,无影脚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却是多年苦练修成的结果。当珠三角其它许多城市还在那里打群架时--你到香港去招商,那我到美国去吆喝;你给企业多少优惠,我就送更多的土地。整个珠三角的产业分布完全乱套,既不管企业的资金流向,也不理工厂的环境污染;既不理产品的长远发展,更不谈核心竟争。只要你来,我就欢迎,整个珠三角,甚至包括深圳与广州,完全是打群架。
可以说,这种打群架的方式,在大环境较好的情况下,也许能分得一杯羹,偶尔还能赚得钵子都装不下。但一旦碰上风吹草动,在没有核心竟争力的前提下,肯定是关门走人。佛山做的最好的就是努力创建名牌,如果仅仅是廉价的三来一补,迟早有一天被人打趴下。
当然不能说佛山没有群殴过,而且它的工业也有类似东莞方面的麻烦,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非常突出。但是还是有那么一批佛山企业,从创业开始他们就瞄准了中国名牌,甚至世界名牌。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艰辛奋斗、现在已经对太平洋西岸吹来的寒风不理不踩。当珠三角其它城市打着投资的大旗摆了许多漂亮的花架子时,而佛山却独自埋头练无影脚。
我们在佛山的高科技园里行走时,其实没有看到多少太高科技的东东,但里面展示出的一些产品却让记者很感兴趣,例如看起来像金属一样的瓷砖,还有的看起来像布帛,我想这样的产品才是让人感兴趣的。这样的产品当然会形成自己的品牌,虽然瓷砖是个传统产品。
佛山若不是有此无影脚,是无法与珠三角其它城市过招的。它是一个不靠海的内陆型城市、一个享受不到经济特区众多优惠政策的地级城市。
与广州比,它缺乏强有力的行政资源。
与深圳比,它没有令人艳羡的优惠政策。
与珠海比,它少了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
与惠州比,它缺少大面积的土地供应。
与东莞比,它没有媲邻深圳的区位优势。
而佛山却成功的打造出了自己“名牌群生”的特色。其实这才是中国的希望。
这大概有几点原因:一是率先市场化,佛山的南海与顺德是全国最早试行市场经济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民营企业星罗棋布,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时起就坚定地面向市场,国企、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也最早转制,彻底走向了市场。佛山民营企业起步早、发展猛,民营企业在市场中强烈地感受到,通过品牌效应促进营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佛山名牌产品近年来爆发式地涌现出来,与这个深刻的背景有深刻联系。二是产业高度集中,耳熟能详的声誉中可以看出佛山产业经济的密集发展特色。佛山是中国陶都,顺德是中国家电之都,从顺德乃至整个大佛山,区域内共有大大小小家电企业上万家,佛山家电中的微波炉、空调、风扇、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电饭锅、冰箱等几乎均占据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三是行业规模庞大、产业自由竞争激烈,是出名牌的一个内在因素。四是佛山企业家:做得多说得少,作为珠三角地区代表的佛山民营企业从业者,有着岭南商人千百年来的特质:表面上少与外地争强好胜,即外弱内强,喜好厚积薄发,先做后讲,多做少讲,很实在。
当然,尽管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相对安全,但很多问题还得面对。主要有以下四点:
佛山发展长期的那种依靠高投入、高能耗的发展方式,一定要彻底解决。令人欣慰的是,佛山的干部群众已开始思考和谋划在新的征途上,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只有坚持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只有促使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改善、美化环境,才能为产业升级创造良好条件。当然作为一个依靠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制造业基地,佛山的经济转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佛山城市形象是含混的而且知名度不够。佛山形象是含混的,首先是因为它对佛山人来讲,对外人来讲,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由于行政区划几经调整,今天的佛山拚凑而成的、没有历史积淀的、没有明确中心的城市。由于历史的一些误会,“佛山人”也是由一群分化了的人群组成,所以许多佛山人对佛山作为一个城市、一个整体,没有认同感,也没有自豪感,“佛山”二字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一个地名而已。一个城市的居民如果对自己的城市没有认同感和自豪感,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至少对城市文化的塑造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利。正是由于佛山概念的含混,使得佛山的知名度也成了问题。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地域文化。
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地域文化。虽然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很多时候,粤语的不一定是中国的。粤语的过于倔佶已经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如果你还天天的强调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何让那些年青的人才来安家立业,因为,对于大多数年青人来说,它不是来研究岭南文化的,他要的是一个现代化背景的大都会。
对传统产业是强调技术革新而不是强制拆迁。除了有些产品实在罪大恶极,其实大多数传统产业可以做得非常强势的,陶瓷无疑就是标志。再说,意大利还有许多人在手工制作皮鞋,人家照样活得非常潇洒。对于传统产业,包括一些污染企来,应该想办法帮助其进行改造,而不是快刀斩乱麻,只是当时获得个好名声,然后被政府授予一面红色锦旗。
佛山缺少世界眼光的儒商。佛山好多老板都是洗脚上田的农民,从企业角度看,世界级的品牌背后必然隐藏世界级的企业家;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必然在那里聚集了一大批思想深邃的大企业家。佛山城市品牌需要有一个有特质的企业家阶层来支撑。不是要贬低农民,看看最近国内的暴发户形象?佛山只出产品是不够的,还要出思想。物质财富影响力毕竟有限,而思想影响力却能传承久远,要塑造佛山品牌,必须在城市文化特性里面贯注一种特质与气质,这种特质可能是抱负、正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就像诚信之于晋商,晋商之于诚信。品牌间的竞争只是暂时的,最终是企业家原创思想的较量。
珠三角近年来为什么衰退得如此之快,金融危机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完全在于自己的产业不完善,即使没有这次金融危机,东莞等以加工业为主的城市一样会崩盘,尽管佛山的经济实力没有这些城市强,但应该能坚持到最后。
所以佛山无影脚还是一直要练下去,只要品牌过硬了,任尔东南西北风,黄飞鸿(佛山)无敌依旧。
东莞:纵使风情万种,肾亏依旧
东莞大名,如雷贯耳,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其风头甚至盖过深圳。
同时,东莞近二年来的一些行政措施,例如禁摩,禁猪,发红包,驱逐外来工,以及所谓的“腾笼换鸟”,也引起整个中国的莫大争议。
这个以三来一补,承接深圳升级的工业重镇,在近年来可说响誉世界,号称“东莞塞车,世界感冒”,不必说东莞的威名,就是一个小小的长安与虎门,也已经让人咋舌惊叹。
??所以以为东莞不仅富丽,而且堂皇,更应该到处弥漫着烟尘之气,在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臭水横行。近50家网络媒体进驻东莞时,首先到达莞城,这个城市看起来不仅干净整洁,晚上也璀璨绚丽珠光宝气。
??在松山湖踩点时,当时夕阳西下,湖水荡漾,没有人想到在这个以臭水沟闻名的工业城市还有这样一片青山绿水。当时波光滟潋,远处隐约可见亭台楼阁,可谓风情万种。
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只是我知道,这里不过是东莞最漂亮的地方而已,而东莞的土地,早已被彻底污染了。
??东莞一直被誉为珠三角的典型,利用国内外(主要是境外)资金,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积极招商引资,短短30年就完成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大市的转变。2007年的GDP更突破3000亿元,跻身“三千亿俱乐部”。从国家工业化和吸引外资的角度看,东莞作为一个地级市,以其不大的地域范围实现了较高的GDP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莞奇迹,并且使本地户籍人口通过土地纽带直接获得改革开放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当之无愧的“优等生”。
??2007年,东莞全市生产总值3151亿元,占全国的1.3%,占广东的10.3%;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539.5亿元,占全国的1.05%,占广东的7%;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3752亿元,占全国的1%,占广东的8.1%;全市32个镇街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159亿元,平均每个镇街4.97亿元;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总额183亿元,平均每个村(社区)3078万元;村区两级集体资产总值1041亿元,约占广东同级的38%,东莞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中城市第12位,全市32个镇街全部入选中国千强镇。
??东莞能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一是紧抓和善抓机遇。东莞与香港的距离虽比深圳远,但比很多地方都要近,东莞人就盯住这个优势,大力吸引外资,首先是来自香港的资金。二是东莞人实在,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厚德务实,海纳百川。不与别人争论,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各镇区和村级组织的干部群众都是埋头苦干的,正因为埋头工作,才会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加工贸易服务办公室,对来东莞办企业的实行一条龙服务,各部门集中在一起解决企业和百姓办事难的问题。大大加速了外资进入东莞的速度。
??东莞在前连深圳,后毗广州的情况下,既无深圳的特区优势,也无广州的政治资源。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除了表示异乎寻常的尊敬外,再过份指责也属挑剔。
??不过在华坚采访时,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华坚集团旗下有46条生产线,年产1600多万双女鞋,2007年出口1451万双,预计今年实际出口量仍将超过1400万双,保持着较大的出口规模。总裁张华荣还亲自当起了解说员,由于注重质量,结果全球有20多个品牌的高档女鞋由华坚代工生产,这使得华坚已拥有两万多工人,在江西赣州、河南,甚至于越南都有了生产厂,金融危机对华坚的影响并不太大,是有许多小企业倒闭,但这些小企业倒闭后订单就会落到他们手里。
??这里面反应出来的问题就是,的确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倒闭。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在华坚集团的生产线上看到许多男工,可见招人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当时悄悄的问了一个在厂的员工,他说的确今年加班要少得多了。
还有本来应该是女生集群的生产线上,却多是男工,这里又出了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是东莞外来工的离去,一方面又是很多人失业。
??其实东莞何曾只是存在这引动问题。它采取的市、镇、村“多轮驱动”为主的开发模式,虽然造就了今天的遍地工厂,同时造就了东莞缺乏核心区的弊端。今天,东莞面临制造业升级难题、社会管理难题、社会治安难题等等,广东其他地区(包括珠三角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都正在或将会遇到,从典型的特征这一点来说,东莞未来能不能顺利实现经济社会转型,事实上也暗喻了广东能不能顺利实现超越亚洲四小龙的目标。
??同时还存在的问题有,由于东莞的富裕,本地人形成了庞大的食利阶层,他们已经失去了创造财富的动力,造成极严重的社会负效应?一旦村里的大企业经营不佳,劳动力供给减少,出租收益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缺乏创业冲动的城市将无法面对这样的困境。而且东莞各镇经济割剧,“诸候经济”在发展初期充满活动,但到了现在就是混乱无章,产业布局不合理。
??同时我们所参加的易事特,华坚集团都不是上市公司,目前东莞仅有东莞控股、生益科技、粤宏远A等3家企业上市,为省内上市企业最少的一个地级市,上市公司的缺失不仅与东莞的总体经济实力不相称,而且也影响了东莞产业强筋壮骨。东莞的龙头企业在哪里?
??日,广东省经贸委和省统计局发布2005年广东最大50家企业排名情况,广东企业50强出炉。以营业收入对企业进行排名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榜单中,东莞无一家企业进入50强。以全省GDP第四名的经济总量却没有催生出一家企业进入全省企业50强。这不由得让人们对东莞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再度扼腕叹息。与上一站的广东佛山相比,真的是天差地远。
??东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制造”的象征,如果东莞这个标杆倒下了,那不仅是对实体经济的伤害,而且对这个国家的信心有很大的打击。毕竟,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们知道东莞的弱点在于产业需要升级,但是更新换代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的“腾笼换鸟”只是一种美好愿景,但现在倒闭潮一浪接着一浪,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稳住这些企业,是中国现在面对的一个天大难题。
最可怕的还是政府的态度,东莞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是坚持“倒闭潮是一种传言”, 李毓全用了一组“数据”来说明东莞的企业并不像外界传说那样遭遇了倒闭潮。他说,截止今年10月,东莞今年有714家企业外迁或者关停。其中关停的企业是689家,而这其中因租约到期而关停的是85家,这类情况占关停企业总数的4.7%。所有的关停或外迁的企业牵涉到
的合同金额是8.18亿美元左右,因为这些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合同资金百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这些关停企业都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对这类数据自然所有人都保持着怀疑,每个人都明白,不是数据问题,而是信心问题,其实早在前年,东莞企业已经开始离开了,不用说去年,更不用说今年。华坚集团的董事长说的又是另一番话:没有人知道,谁也不会知道倒闭了多少家,连政府也不知道。
只可惜当时人民网记者浪费了提问机会,还在问什么“东莞模式”是什么?让所有人好一阵鄙视。记得当时市长回答都快笑起来。
&&&晚上从酒店后面看到莞城夜景珠光宝气,闪烁灯光照得它更显风情万种。只是在这绚丽无比的美人背后,很多打工者已经在整装回家,东莞,仍然肾亏依旧!
深圳:思想生锈,寻找昔日刀锋
回到深圳,第一感觉就是它的现代质感。与东莞不一样,深圳的现代是内在的,而不是东莞用金钱粉涮在墙壁上。
??从锦江酒店向西看,深南大道上车马如龙,灯光如织。
??从锦江酒店向东看,深南大道上还是辉煌璀璨,贵气逼人。
??当时看到新华网的那位老大哥正在疯狂拍照。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个小渔村,短短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换了气象。
??现在的深圳,硬件可谓全国第一。无论是人才,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领先于全国。难怪总理也被蒙住了,深圳将可能是此次抵御金融危机的榜样。其实深圳关内还可以,关外只怕也是气喘吁吁。
但这些对深圳来说,都不是问题,最可怕的问题是:他的思想退伍了。
??当媒体在深圳一社区考察时,这个社区深圳本地人每人一栋房子,其余的全是对外出租,平均每户人家的财富1000万以上。本来,其财富来源也属于命中注定,媒体除了羡慕也无话可说,只是深圳这样的食利阶层,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毕竟,这样的财富来得实在是太简单了些。
??以这样的利益阶层,在糖水里长大,可以想像,能有什么思想?
在见面会现场,这么多媒体在场,竟然就提了一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是不是准备好了的条子,大家尽可以去想像。特别是在会议结束后,会议的电子版一直都不敢对外公布,不知道深圳到底在害怕什么。
哪个城市没有缺点,深圳怕什么呢,这个以思想新锐著称的城市,彻底落伍了。
??而思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可能显得有些老套;但一定是地球为数不多的真理之一。
??深圳之所以能从一个小渔村一跃而成中国城市的“启明之星”,直到现在还与经营数百年的上海分庭抗礼,无非因为它是邓公这个巨人思想的实践田。
??那时候的深圳,没有传统思想的牵绊,没有意识形态的约束,没有官僚本位的制擘,敢于“无法无天”的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敢于责问旧体制的条框并动手砸破篱笆。而如今呢?在改革开放前20年深圳一直是城市中的“黄色领骑”,是80年代的“圣地延安”,是所有热血青年的梦想之都。它“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为这个社会创造了无数奇迹,同时也点燃了民族复兴的“星星之火”。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这片贫嵴的“南蛮之地”,思想随着商品一起北伐,当时整个中国在谈“思想的解放”,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块开放资本的社会主义热土将怎样的成长。而如今呢?
??那曾经是怎样的一份荣耀!还用得像现在这样自诩为“先锋”城市?还用得着满怀醋意去与上海北京一扳手腕?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理想的、浪漫的、大破大立的、肆无忌惮的、撕裂的、傲啸四海、埋头苦干的、睥睨天下的,它的一举手一投足都震撼着整个中国,它的细枝末节摇头摆尾,都成了思想本身。
??而现在的深圳,看不到任何思想的争论,一句“思想解放”刚刚提出,马上就来了一批“深圳不是政改特区”的防火队员,还有谁敢像当年一样直接与袁庚叫板,姓资姓社猫黑猫白那种激烈碰撞都是遥远的回忆,没有人敢更深一层的挖掘新闻的背后,因为那样会触犯既得利益者,看不到任何关于城市的思想性探讨,那些言论可能会被屏蔽,最多是深圳社科院几个所谓“专家”今天说房价该降明天说房价该涨。
??这次网络之行连市长的发言稿,连个电子版都不敢给,不知道到底在怕些什么,其它任何城市,纵然也有缺撼,但绝不至于害怕到连自己说出来的话都不敢见阳光。
??在武汉读大学,每天都会去看《深圳特区报》,虽然它很幼秩,但却能从中找到一点涌动的春潮,去感受南方天空传来的阵阵惊雷,沐浴那清风扑面的甜醴气息,此次新闻网的两位朋友,都是青春靓丽的女孩,她们也说了许多的心里话,思想的禁锢无所不在。
??深圳的视听媒体,要么歌功颂德,要么广告连篇,要么娱乐八卦,要么官员升迁。看不到能够真正激起这个城市居民心灵的报道,没有一篇刺入骨髓的负面追问,似乎所有媒体都约好了用同一个鼻孔歌唱:我们欢呼,我们跳舞……而唯一稍有良知的那份报纸几经浮沉后也谨言慎行起来。当北京的《经济观察报》以“观察家”的凝重审视这个社会,当上海的《第一财经》高屋建瓴游走于刀锋的边缘,甚至当华中内陆武汉都出现了《长江商报》这样的思想性报纸时,而深圳的本地媒体,却集团患上了思想性阳萎。
??在车上,我给媒体朋友作了一些介绍,说深圳的民间思想极为强势,因为民间的思想者还是挺多的,这可能与深圳与香港的接壤有关。本来深圳具备出思想家的土壤——新旧思维的急烈碰撞,东西文化的双向交汇,社会发展日新月益,高智商人才的聚合,严酷竟争的千锤百炼……这与诸子百家时代,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本质没有区别?然而,半个甲子过去了,我们没有看到“萨特福柯与笛卡儿”,也没有看到《常识》《论法的精神》与《社会契约论》,关于“深圳直辖”的讨论成为一个遥远的梦幻、提倡“深港自由贸易区”的讨论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于“深圳关是否违宪”这样的议题好像事不关己、涉及更深一层的“行政三分”更如雷区。铺天盖地的是平庸、媚俗、八卦、金钱至上及追求“娱乐至死”,没有任何思想的维度。
??深圳本来是没有任何长处的,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完全是因为它锐意改革。而当年的改革者沦为利益团体时,深圳就不可能再去创造另一个奇迹。
??像这次的改革开放30年的主题,总是回想昔日荣光,而不是规划自己未来。所以在改革开放25年之时,深圳特区市长带了一帮官员前往苏州,以“交流”的名义向苏州“取经”。这是深圳第一次公开向一个内地城市参观学习,深圳和苏州两地媒体都有大篇幅报道,其历史反差,刺痛了深圳市民的眼睛。有人不停地叩问:深圳是如何掉队的?
??不过,深圳还是不乏改革精神的。在中兴通迅访问时,我们看到那种对核心技术的孜孜以求,而且其宣传负责人也说到,中兴不可能与联发科合作,不管这样的话是否对自己将来有影响,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还是值得欣赏。还有我们采访的华强文化科技,其四维影视产品引来怪叫连连,尽管其动漫产业我们知道华强其实不咋地,但这种对未来产业的兴趣让人看到深圳企业还是有雄心的。
??深圳本无长处,而是因为30年前思想的破位而成就其地位,如果现在固步自封,任其思想染上斑斑锈迹,不能重拾当年英雄气概,那深圳昔日的刀锋姿态,肯定会被其它城市所取代。
深圳到底能不能成为金融危机时的榜样城市,谁也不知道,只知道有着近15万员工的富士康,很久没有加工资,并且开始员工休假也变得很容易了。
  (摘自深圳新闻网)
标签:网络,网络文摘&|&浏览数(5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零花钱大作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