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招聘教折篮子怎么折

第01版:要闻
武汉巧用“加减法”,把农村闲置校产变成了“菜篮子”、幼儿园和教师周转房
闲置校产首先应姓“教”
&& ■本报记者 程墨 实习生 徐世兵 通讯员 马祥&
&&绿油油的油麦菜、绿中带红的红菜薹、长势正旺的大白菜……这些原本在大棚里种植的蔬菜,现如今,都可以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乡保福小学的“劳动实践蔬菜副食基地”里看到。“这是我们盘活农村闲置校产的新举措。”该乡教育干事陈阳林说,这里曾是学校的一片闲置地,现在不仅变成了学校的5亩学农基地,也成了改善学生营养的“菜篮子”。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龄儿童减少、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和安排农村闲置校产,成了大家共同的困惑。“我们要让闲置校产首先姓‘教’。”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胡腊芝说,我们要确保农村闲置校产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益,防止国有教育资产流失。
&&学农基地变成“菜篮子”
&&保福小学是江夏区的一所农村小学,目前有在校生167人。该校校长徐正忠告诉记者,保福小学以前是当地的保福中学,后来由于学龄人口减少,当地教育部门进行调整后,改设为小学。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的土地取得方式不一,投资渠道多样,其中大部分是村集体所有,学校情况较为复杂,产权不明晰。保福小学就曾遭遇这样的尴尬。
&&该区教育局一位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的“劳动实践蔬菜副食基地”以前是一块荒地,无人看管,于是,该校经过修缮整理后变为学校的学农基地,其中还有一口池塘。后来,当地村民们认为这属于集体财产,向学校讨要。
&&其实,遭遇这样尴尬经历的,不仅是原保福中学。由于学龄儿童的减少,不少学校的闲置校产,有的已被镇、村干部低价处理,一卖了之;有的任凭风吹雨淋,无人问津,残破不堪;有的则被附近村民租用、占用、蚕食,操场变成了养鸡场,教室变成了养猪场。
&&为了明晰产权,2006年,武汉市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教育资产处置意见,特别把校园内外长期规划学校管理并已形成自然权属的学农基地、山林、水池、花草树木等资产,也划归为教育资产。
&&“这样就明晰了产权,避免了教育资产流失,盘活教育资源存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该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汪继芳说。
&&江夏区结合市政府指导意见和区情,由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处置该区农村中小学闲置教育资产管理意见和办法,对区内闲置中小学教育资产处置原则、方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使几年来一直困扰教育发展的闲置校产处置问题有了明确依据。
&&江夏区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教育、财政、国土资源、房产、国资、发展改革委和各乡镇街一把手为成员的闲置教育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使闲置校产处置的力度得以加大。保福小学的这5亩蔬菜基地,就是在区教育局、山坡乡政府的大力协调之下,划归学校作为学生学农基地的。
&&江夏区在积极向区乡两级政府争取闲置校园、校舍所有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土地和校舍资源,开辟寄宿制学校蔬菜和劳动实践基地。据最新统计,全区共有12所寄宿制学校利用闲置校园或争取原教育用地150亩,建成蔬菜基地,既保证了空闲校园资产保值,不流失,又解决了基地建设用地需求,降低了基地建设成本;同时,既保证了学生一年四季吃上新鲜蔬菜,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闲置校舍改建为幼儿园
&&2009年,江夏区人大提出了一个“1号议案”,内容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公平。(下转第二版)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关注教育布局调整后农村校产系列报道·经验篇
欢迎联系合作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幼儿园教案_分类
  全国幼师交流QQ群:
最新教案专题
幼儿园课件
Copyright &
蜀ICP备号 公安备案:1让更多的老师优秀起来 西湖区一气呵成“一篮子文件”
日&&03:40:07&&&&
昨天上午,西湖区教育局在钱塘外语学校召开第24个教师节庆贺大会,分别表彰了2007年度西湖区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47名;西湖区第八届师德示范教师60名;优秀西湖园丁100名;西湖区第三届“学生最喜爱的教师”100名和西湖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630名。同时,在这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西湖区正式颁布了十八个关乎教师发展的文件。它不是事关小众的“精英计划”,而是一幅面向广大教师的成长蓝图:有老中青篇,有骨干篇,有继续教育篇,有聘任聘用篇,从入行到退休,从城市到农村,每一位老师都能从这“一篮子文件”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一件好事,一件“坏事”。过去的两年,在西湖区教育系统有两件事流传很广,都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
好事是,前年9月,浙江省第九批特级教师评选结果出炉,西湖区一下子新增了7名特级教师,新员人数之多在全省范围内创下了一个纪录。不敢说“后无来者”,但肯定是“前无古人”。拿到特级教师这个最有含金量的荣誉不容易,懂得规律的人都晓得,一下子出了七个,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往数字背后一看,1999年,西湖区制订了《西湖区培养跨世纪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方案》,为一些骨干教师创造了自我提升的条件,并形成梯队培养。如今,收割的季节到了。
“坏事”是,辖区内有教师在上学期末聘任考核中从教师岗位转到教育辅助等岗位。2004年,西湖区教育系统正式出台评聘分离制度,对于任何一名教师而言,每个学期原职原聘、低职高聘、高职低聘、转岗聘任都是有可能的。当然了,如果说低职高聘是“赏识教育”,谁碰上谁光荣,那么高职低聘就是“挫折教育”了,如果不进取不珍惜,代价是从头来过。这几年来,低职高聘人数可观,高职低聘也有个别。老师们说,“狼真的来了”!
一个好老师顶多教了一个班两个班的学生,怎样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不缺好老师,缺的是更多的好老师,怎样让更多的老师优秀起来?
这好事和“坏事”,都有开拓性意义,但是,摆在这两个问号面前,西湖教育却把它们定位为“小插曲”。
西湖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出这“一篮子文件”,为的是在人才储备的“马拉松”赛事中一直领跑,为的是跟上甚至比老百姓的期待跑得更快的步伐。
“篮子文件”之骨干教师篇
《杭州市西湖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
《西湖区省特级教师工作室管理意见》
《西湖区首席教师工作室管理意见》
《关于实施骨干教师培养“3211”工程的意见》
《关于两个工作室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精华摘要――
●首设首席教师工作室 名师辐射圈不断扩大
完善“特级教师工作室”运行机制,每个工作室招收15-20名学科相同或相近的成员,其中农村学校教师不少于60%;在市一、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实施区“首席教师”制,建立“首席教师工作室”(“幼教导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招收10名左右学科教师,其中农村学校教师不少于50%。学员培养期限一般为3年。
适应西湖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充分发挥“两室”作用,重点实施好骨干教师成长“3211”工程,内容包括:工作室及成员制定3年发展规划,每学年组织开展2次集中教学研讨,每学年举办1场教育论坛,每月编辑1份教育教学刊物。
●优秀学科带头人 一次最高奖励6000元
每两年对学科带头人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对市第一、二、三层次和区级学科带头人实施奖励。
为加大对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奖励力度,农村学校教师的奖励在上述奖励的基础上每项均提高1000元。
数字说话――
两个工作室专项补助经费来源于区教育局,安排启动经费10万元,并每年增拨经费2万元。
特级教师工作室经费由区教育局下拨到特级教师所在学校,每年每个特级教师工作室1万元。每月给予特级教师600元的工作补贴。每年每个首席教师工作室8000元,经费财务单列,专款专用。在工作室日常工作经费使用后不够的情况下,对以工作室的名义组织的科研课题(项目)成果发布、书籍出版、组织大型活动等予以专项补助。
到2015年末,学科带头人总数达1000名,培养全国知名教师1-3名,省特级教师5名,省级名师30名,省、市级名校长30名。
到2015年建立150个左右“首席教师工作室”。
“篮子文件”之青年教师篇
《西湖区教育局关于“0-3年教龄教师成长工程”实施意见》
《西湖区中小学、幼儿园0-3年教龄教师“起航奖”评选办法》
精华摘要――
●跨出本校大门 到不同学校实践锻炼
培养对象为教龄在3年以内的区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时间一般为3年。
加强实践锻炼,0-3年教龄教师必须从事班主任德育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实行新教师岗位培训制度,岗位培训要进行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转正定级。将区内教育教学上的优秀教师转化为培训资源,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上课,深入挖掘典型教育教学案例用于培训,加大力度,安排0-3年教龄教师到区内各不同学校进行实践锻炼。
●人人一份职业规划 成长足迹随时跟踪
学校帮助每位0-3年教龄教师制定成长计划或职业规划,并对他们的工作、成长情况进行跟踪。
学校每年有计划选派0-3年教龄教师参加以课程和教学改革、教学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研讨班、培训班。各级教研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包括课堂教学比赛、专业技能竞赛、课件案例评比等内容的教学竞赛活动。
学校要为每位新教师建立教育教学合作伙伴,经过新教师自选、学校协调、被选骨干教师认定等程序,深入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使新到岗的青年教师通过与师傅共同备课、相互听课、交流管理方法等方式进行学习。
●首次设“起航奖” 助青年教师扬帆远航
开展0-3年教龄教师“起航奖”评选,促进新教师更快成长。
奖项的考评内容为:一份师德表现鉴定材料、一场教育教学理论考试、一个教育教学案例、一堂公开课。
数字说话――
教育局设立新教师培养专项经费每年10万元。
“篮子文件”之继续教育篇
《西湖区教育局关于“中老年教师发展工程”实施意见》
精华摘要――
●观摩课交流会 多年教学经验最宝贵
实施对象是年龄男50周岁、女45周岁及以上,且教龄20年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第一线的专任教师。
每年为中老年教师开设具有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培训,有利于广大的中老年教师更好地总结实践经验。开展中老年教学观摩课、中老年教师教学沙龙、中老年教师经验交流会以及与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等形式,加大对中老年教师的培养。
每年选拔一批中老年教师外出考察参观学习,加大区域内交流探讨的力度,实施交流探讨项目申报制度。
●设立区内“春蚕奖” 奉献精神值得赞颂
开展西湖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耕耘奖”评选活动。这个相当于在区内设立“春蚕”奖,自2008学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获得“教育教学耕耘奖”的人选在教师职务晋升、聘任等方面应优先考虑。
数字说话――
每年在教师进修学校设立10万元专项培训经费。
“篮子文件”之中老年教师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级干部队伍培养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西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考核实施办法》
《西湖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自培的指导意见》
《西湖区教育局关于实施教师培训项目制的意见》
《西湖区教育局所属学校教师学历提高奖励办法》
精华摘要――
●学历提高有奖励 最高一人可达1.3万
至日止,小学、幼儿园教师取得本科学历的,教育局一次性奖励2000元。进修专业与任教学科相一致即专业对口的,教育局再增加奖励1000元;小学、幼儿园教师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区教育局一次性奖励8000元;
至日止,中学教师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区教育局一次性奖励8000元;对取得与任教学科相一致即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区教育局再一次性奖励5000元。校级领导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也获得相同奖励。
●继续教育学分不够 职称评审一票否决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采取学分登记制度和继续教育结业证书制度。
教师获得继续教育结业证书是教师参加年度工作考核 、职称评聘、教师任职续聘所必须提供的必备条件之一。
充分利用区域内名校、名师资源优势,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教师的培训资源,积极承担区域师资培训任务,开发和整合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确立8-10所学校为教师专业培训点。教育培训项目菜单于每年9月1日前公布教师培训项目菜单,供基层学校选择。
●鼓励特色校本培训 优秀学校奖2-5万
建立校本培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校本培养培训工作评估标准,实施校本培养培训优秀级学校申报、评审制度,对通过优秀级考评的学校按规模给予2-5万元奖励。
数字说话――
到2015年,幼儿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50%,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0%,初中、高中教师中具有硕士或研究生学历的达到15%,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80%,高技能教师达到50%。
2015年,全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含职业高中)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务的比例,分别达到5%、8%、30%、35%左右。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务的比例,到2015年力争达到25%。
“篮子文件”之全员聘用篇
《西湖区教育系统2008学年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意见》
《西湖区教育系统编制外用工人员人事管理办法》
精华摘要――
●不仅校内竞争上岗 区内学校可跨校聘用
从日起,在西湖区教育系统内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其实从1999年起,西湖区就开始了区内学校的全员聘任工作探索。这项人事聘任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例。
如今,每年度各学校有空缺编制的,可面向区内各有关学校实施跨学校聘用,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招聘学校的岗位需求情况必须经区教育局统一在西湖教育信息网上公布。
●给教师自由 想走就走
早在1999年,西湖区教育局就在求是小学、省府路小学、西湖小学三所学校进行了划片跨校聘任的试点工作,次年将跨校聘任工作由城区推广到了农村。目前,全区教师的聘任工作完全打破了人才使用上的学校所有制格局,激活了用人制度。
西湖区教育系统内有关学校(单位)分为两片:双浦镇、转塘街道所在地各初中、小学、幼儿园和除第一片以外的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青少年宫。
教职工可在片内自行选择学校应聘。
数字说话――
西湖区的城西商住区是一个住宅新区,每年都有很多教师因为房子买到那里,而有调动学校任教的愿望。这在1999年之前,想要换个学校任教,还是有很多的困难。
1999年,全区“跨校聘任的工作方案”一出台,教师因各种原因想挑选学校任教的愿望得到实现。
如今,在西湖区,只要你和原学校的聘任合同已满,就可以根据其他学校空缺岗位情况,自由报名。教师只需凭能力水平,获得想进学校的同意即可,变原来的“三同意”(原学校、原学校所属教育局、新进学校)变“一同意”。
实现跨校聘任的教师每年有20余名。
实施以城带乡战略
篮子文件“偏心”农村教师
“篮子文件”特别强调:
“进一步提高农村初中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务的比例,到2015年力争达到25%;”
“特级教师工作室招收的成员中,农村学校教师不少于60%;首席教师工作室招收学科教师,其中农村学校教师不少于50%”;
“在学科带头人的考核奖励中,农村学校教师每项均提高1000元”;
“为农村学校教师在论文评比、上公开课等方面设立专门项目”;
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不是新闻;农村不再有优秀教师外流,这才是新闻。
在“篮子文件”中,这条新闻正在酝酿。
“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工作室”特别明确了农村教师的成员比重,西湖区教育局副书记钱志清说得很实在:许许多多的农村老师十多年没有上过一堂公开课,从来没有走出过校门,“草”都吃不饱,哪来的产出?而城里呢,已经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中餐西餐正餐自助餐,讲究各色营养搭配。城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首先要让农村教师能够和城市教师“一个桌子吃饭”,吸收同样的营养,这就是以城带乡战略的直接体现。
有奔头了!袁浦中学校长王吉吉感叹,上学期期末,学校一位老教师在退休教师欢送会上发表了演说,那是他在教师岗位上最激情澎湃的演说:工作了一辈子,自己拿不出一本像样的教案,也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退休了还是两手空空,他希望年轻人不要像自己那样,一定要有所作为。王吉吉说,这位退休教师就像是许多农村教师的缩影,现在“天空”豁然开朗,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在岗教师真得把这句“老人言”放在心里。“城里十年前在做的事情,我们现在要大刀阔斧地做!”王吉吉说的是“把培训当福利”这件事。
对此,三墩小学校长喻树华也有同感,自己曾接触过这么一所农村完小,学校最年轻的教师51岁,学校老师谈不上什么学历不学历,大家都凭着经验教书。现在,在这样的好环境鞭策下,哪个农村校长还敢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老方一帖”啊,大家心里很亮堂,只有重视培养教师的学校,才会是有发展后劲的学校,农村的教师现在上课是老师,下了课就是学生。
除了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加紧培训充电,留下中心小学校长陈伟泉说,学校的“舞台”也要按城里的标准建设,现在的舞台建设硬件已不是问题,关键是舞台的文化要向城里靠拢,创设自律、反思、民主、开放的环境,教师培养不光教书要教得好,还得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有特长,更要有理想。
追求自我管理至高境界
每位教师都拥有一架登高阶梯
拿到18个文件,许许多多的一线老师把它比做“一把梯子”,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能在这里找到攀登的方向。
三墩小学的曹芳老师工作不满三年。年轻的她回想起刚刚工作的第一年,一个字“忙”,忙着参加进修学校举办的新老师培训,她的论调是“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最忙碌的日子”;第二年,因为没有了固定的培训安排,“闲”了不少,不过能够参加一些公开课研讨会,有机会把前面所学的东西用出来,也觉得挺充实;今年是第三年,有一种迷茫的情绪慢慢爬上心头,觉得一下子空落落的,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用劲。暑假之前看到这“18个文件”,“起航奖”跃入了她的眼帘,姑娘一下子来劲了。曹芳说,我们80后并不懒,只是特别需要帮助我们制定个成长规划,“18个成长文件是个大规划,我会琢磨琢磨把它变成适合自己的小规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
学军小学的袁晓萍是学校的骨干,但她同样也有迷茫的时候,已经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但是离特级教师还有不小的距离,是安于现状,还是去摘那个有点遥远的“果子”?“18个文件”进一步拓宽了骨干教师培养渠道,为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创设更多的平台和载体,首次建立了“首席教师工作室”制度,袁晓萍用“眼前一亮”来形容,“有了这把梯子,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留下中心小学的副校长孔庆根感叹,“篮子文件”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办奥运会,不仅关注“夺金项目”,关注顶尖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关注“突破项目”,关注各个层面的进步。把一道题摆在了每一个年龄层次的老师面前:怎样向更高层次发展?过去找不到北的困惑没有了,有了这条“路径”,只要努力向上攀登就好了。
自我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西湖区进修学校副校长王曜君说,这18个文件,关注不同层面、关注全程发展、关注考评力度、关注过程效果,是促进教师自主循环自我追求的阶梯平台,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追求的是人才培养的至高境界。
开辟“教育艺术”课程
培养艺术工作者而不是教书匠
学军小学校长汪培新觉得,“篮子文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有力的硬举措,还有一篮子文件所蕴涵的精神引领和人文关怀。
以《关于“0-3年教龄教师成长工程”实施意见》为例,文件要求,学校要为每位新教师建立教育教学合作伙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师徒结对,但是,此师徒结对已经非彼师徒结对,除了共同备课、相互听课、交流管理方法等方式,特别强调了师傅的言传身教,徒弟要学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更要学师傅的敬业精神和为人处事的作风。
对新老师的培训,除了一些常规项目,特别提及要重视开展读书活动,开给他们的书单是要精挑细选过的,要“开出旨在提升人文素养、教育专业素养的书单”;不要光让他们听好课,还要开设“教育论坛”,让新教师在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中接受熏陶,快速成长。
汪培新说,很明显,原来热火朝天的新课程培训,更关注技能方面的培训,关注怎么上课;如今西湖教育的人才建设更关注的是教师育人水平的提高,更强调教师精神层面的感悟。当一名好老师,不光是纯粹学点技术,只讲技术的老师只能说是“技工”、教书匠;而一名教师某种程度上更应该是艺术工作者!所以,在新教师的培养上,学校一定要重视开辟“教育艺术”课程,倡导“悟”的艺术,在灌输技能的同时,给新老师“悟”的时间,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真正的教育专家,而不是教书匠。
尽管指明了“路径”,但“篮子文件”更多体现出了“尊重”的文化,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潘国根指出,这份纲领性文件的潜台词非常明晰: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提高学历教育奖励
从校长到老师流行“再读书”
“至日止,中学教师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区教育局一次性奖励8000元”;
“对取得与任教学科相一致即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区教育局再一次性奖励5000元”;
“至日止,校级领导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区教育局一次性奖励8000元”;
《西湖区教育局所属学校教师学历提高奖励办法》在西湖区中小学成了焦点话题,要不要去读书?原来一直在心里左右摇摆,这份文件让许多老师把“再读书”纳入了近期日程安排。
现在的孩子接收的信息太广太快了,当老师的不及时充电,总有一天根本教不了自己的学生。西湖区进修学校校长潘国根对这份文件的解读言简意赅:“教书的,首先要读好书!”
“都说学校阳春白雪,都说老师有点清高,但是,没了这点清高,做老师是做不好的。”学军小学校长汪培新说,学历教育提高奖励措施,就是鼓励老师们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让自己的心在纷杂的事务中沉静下来,把时间花在学习进修上。
来源:杭州日报&&&&作者:记者 张向瑜 王倩&&&&编辑:罗t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郑金都《给幼儿园教师的游戏指导建议――环境创设》
每日空气质量检测: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给幼儿园教师的游戏指导建议――环境创设》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937&&&&更新时间: &&&热&&&&&★★★
应注意各区域之间的分割和相互之间的作用,
以桌子、柜子、隔板等物体将活动室划分为各个游戏区域,使有选择的余地,能够专注地游戏,减少喧闹及攻击性行为;如以不同质地的铺设物如地毯、地垫来暗示区域的界限,界定游戏的范围和特性,铺设物还有利于减除噪声,增加温馨舒适的感觉。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这充分表明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作用。在幼儿园游戏中,游戏空间的布局是否恰当合理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尤其是交往互动行为的产生情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各种可利用空间,合理地布局游戏空间,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游戏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活动室的墙、桌面、地面、橱柜等都可形成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游戏需要不同的空间布局,不同的空间布局将引发不同的游戏效果。在一位一线老师的游戏记录中是这样记录的:在今天的游戏中,菜场游戏的孩子反映自己的生意很不好,几乎没有人到他们菜场去买菜。菜场游戏才开了没几天,怎么就没有人去光顾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游戏讲评时我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没有上菜场买菜呀?”其他游戏的孩子说:“我忘了”、“菜场太远了”。我反思自己的在安排游戏场地时,把菜场安排在了室外走廊的尽头,而娃娃家安排在了活动室的左侧墙边,娃娃家的孩子在游戏时抬头是看不到菜场的,他们也就忘记了要上菜场买菜了。要是把娃娃家和菜场位置靠得近一些,是不是有不同的结果呢?后来教师调整了游戏场地的布局,把菜场和安排在娃娃家边上,孩子们果然交往密切了起来。从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游戏场地的布置规划是很重要的,需要考虑游戏间的相互联系,如建构游戏边上放置绿化队、加工厂比较合适,可以引发两者间的互动交流;点心店、商场、邮局、银行等安排在娃娃家周围比较合适,能形成有效的交往空间。
同样的,游戏空间密度布局上的合理性同样对游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密度过密,幼儿太过集中,就很容易引起争执、吵闹;密度过小又会让幼儿疏于交往而无所事事。因此,在布局游戏场地时,需要考虑游戏主题的活动性质、空间大小、容纳人数多少等因素,做到疏密合理恰当。
此外,在游戏空间布局中,各游戏间设置一些如门洞、栅栏、围墙等小型障碍物,也将有助于引发幼儿交往行为的产生。如在每个娃娃家门口布置一扇各不相同的小门洞,需要进入的访客需要钻进门洞方可入内;在娃娃家里布置类似纱帐、帷幔的空间,是进入的孩子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小空间;在游戏区角间设置一些可爱的小屏风,小栅栏,在空中吊挂一些装饰性的小物品等,都因满足了孩子喜爱探索,乐意寻秘的心理需求,交往互动变得更频繁。当每个角落,每个空间成为孩子乐意探索游乐的天地,游戏环境才得以与幼儿真正地得以互动。
游戏环境的合理性表现在游戏环境是开放的、互动的、参与的、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幼儿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幼儿的游戏水平、在游戏中的发展也就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因此,作为教育目标实施的主角,教师应努力寻找幼儿最近发展区,创设一个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引发幼儿的多种经验,进而将教育意图隐含于环境之中,让幼儿在游戏环境创设中享受快乐。
开放的、互动的游戏环境,是指游戏的空间、时间对儿童来说可以自由支配,游戏的玩具材料对儿童来说可以随意取放、共享的,游戏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如在小班,可利用橱柜小角落的地面,用自贴纸设置一个大小不一的图形,放置一块小地垫,收集一些瓶瓶罐罐、纸盒积木,引导孩子们根据实物的形状,开展“帮物品找家”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把相应形状的物品放置到地面上的图形中,既可进行图形配对游戏,还可进行大小比对活动。这个游戏的材料对幼儿是开放的,在自由活动时间,幼儿都可以随时参与到游戏中。它也是一个幼儿能积极参与的游戏环境,环境的布置不是等待儿童来看到现成的结果,,而是等待儿童来探索、发现和操作,儿童在这个环境中是有事可做的。同时,这个游戏也是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它既满足了小班幼儿搬运玩具,寻找配对的需要,也满足了孩子之间交流互动的需要,因为这个开放的空间可以同时满足多个孩子共同参与到游戏中,游戏开放的规则其结果需要通过幼儿与材料发生互动才能获得。如果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游戏材料本身可以提示孩子进行纠错。而且地面上提供的图形是可以随着幼儿的兴趣、能力不断更替变化的,可以不断吸引幼儿参与其中。利用小小的一块地面,可以成为幼儿有趣的游戏天地。
好的游戏的环境是需要教师和孩子共同去发掘创造的。在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时,要合理运用好桌子、橱柜、墙面、地面的布局,充分使用好每一个有效空间,让地面、墙面、桌椅橱柜都可以与孩子对话。借助玩具橱橱面、活动室墙面、柱子的四周都可以形成令孩子流连忘返的游戏空间。如在中班的一个娃娃家游戏中,教师为了让娃娃家更加富有家的感觉,从靠墙的屋顶上方向下垂挂了一顶蚊帐,四角支起来自然形成墙的效果,蚊帐两侧用蝴蝶挽起形成门的感觉,里面再安置娃娃的小床,小椅子等,巧妙地让蚊帐形成一个房间的空间;再在蚊帐后面的墙面上布置窗的效果图及全家福的照片,营造出家的温馨感觉;此外,利用桌面与屋顶的空间,从屋顶垂挂一串串彩色的花片,制造出漂亮的帘子效果,让房间与餐厅、厨房出现了天然的隔离;蚊帐、花片帘子同样具有半透明的朦胧感觉,使整个娃娃家两个功能区视觉效果协调一致。由于巧妙地利用了多维空间,孩子们在娃娃家的房间、餐厅间穿进穿出时,更多地体会了愉快的感觉,让原有的空间显得更有魅力。
由于幼儿角色间交往的不断深入,游戏情节的逐步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常常会突发很多新的问题。要解决产生的问题,很多时候幼儿会需要材料的协助。如果在游戏的环境中能提供幼儿可随时取用材料的材料箱或材料区,幼儿就能及时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亦能很好地支持游戏向着需要的方向发展。材料箱所能提供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最受幼儿欢迎的是一些半成品材料如纸盒、小瓶子、小篮子等;剪刀、纸、笔等材料受到幼儿的喜爱。因为这些材料幼儿可以拿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变形、改造。如在一次小班幼儿进行的“幼儿园游戏”中,一个小男孩当上了小老师,这次他并没有像往常女孩子那样带领小朋友做律动、画画、讲故事,而是想到要对小朋友进行点名,平时看到老师拿了点名本点孩子名字,孩子说“到”,小老师也很想过一把瘾。可是,在“幼儿园游戏”材料中并没有准备这个材料,他就跑到老师身边向老师要点名的本子。因为活动室有材料箱,老师请他到材料箱中寻找能帮助他游戏的材料,这个小男孩很快从材料箱中找到了小本子,非常高兴地回到幼儿园,开始了点名活动。在游戏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材料箱的设置,为孩子及时取用需要的材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是孩子在游戏中逐渐养成主动寻找替代物,及时解决自己所遇到问题的习惯。这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它恰恰就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教育价值的体现。
为了更好地给孩子游戏以支持,在设置材料箱时,教师可以更广泛地拓宽思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法,在设置材料时能充分尊重幼儿的操作常规和思维特点,将材料区的材料按照材料的性质或活动的性质进行适当的分隔。如娃娃家、点心店、理发店、小剧场、建筑队等游戏所需要材料是个不相同的,我们就可以根据游戏活动的性质,尽可能多的收集孩子可能会需要的各种材料,投放在相应主题游戏的区角附近。也可以完全打破游戏性质的差异,在活动室空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利用比较长的走廊、过道放置连续多个材料盒的材料区,投放材料可以按材料的性质进行分类:如木工箱、纸布箱、塑料箱、金属箱、瓷石箱、工具箱等。如此开放的材料区是面对幼儿的所有游戏主题的。由于材料根据性质进行了明确的分类,非常有助于幼儿准确、快速地寻找到自己在游戏中所需要的操作材料。所有的材料既相对开放又可以协同操作,也便于幼儿同时取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获得更多启发,激发他们创造性地综合利用各种材料,给予孩子很大的选择空间。当然,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此种方式也更适合用于中大班的幼儿。
如果细心观察幼儿的游戏,你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情景。在班内提供的同样材料、同样设施的几个娃娃家,有的娃娃家孩子都会争着、抢着要加入,有的娃娃家孩子却不太愿意去,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孩子们都十分愿意进入设在钢琴后面的与教师不易发觉的角落里娃娃家。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告诉我们什么呢?原来这么小的孩子也有对“私密空间的需求”,钢琴背后的、小角落里的环境相对更隐蔽一些,这些相对“封闭”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意味着安全、独立、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中游戏孩子觉得很放松;被成人一览无余的“开放”环境,孩子感觉相对拘束,不能完全放松地活动。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它需要独立和自由,但他作为一个社会的个体,同样需要学习在公共空间的交往和秩序。因此,在给孩子创设游戏环境时,教师需要顺应幼儿的身心特点,巧妙地利用小隔离、小布帘、玩具架等构成一些半封闭的小空间,满足幼儿喜欢自由有乐意交往的需求,使他们的游戏空间既富有私密安全性,又具备开放自由的特点。
此外,同样的场地和材料,不同的组织方式其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几乎在幼儿园的每个活动室里都会有一个图书角,很多有带班经验的老师都很发现,如果图书投放在图书角让孩子自由阅读,过一段时间,幼儿对进入图书角的兴趣就会逐渐淡化,因为这个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静态的,不会有大变化,因此也比较难做到让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其实,只要稍作改动,静态就可以转变为动态。如在小班幼儿进入图书阅读角的进口处设一张小桌子,准备一些阅读卡,在设立一到两个管理员,负责为进入阅读的小朋友戴上阅读卡。阅读区放置供阅读的小桌子外再设立一个“饮料区”,管理员可以按照顾客的需要送上需要的饮料,孩子在阅读图书时还可以享受到周到地服务,交往的乐趣,多有趣!
游戏场地的安排也是可以根据游戏情况进行既成与待定之间的转换的。如幼儿开设的公共汽车游戏,汽车、汽车站牌、红绿灯材料等都是可以确定的,但是,今天的汽车设立哪几站,哪里需要提供一个汽车停靠站可以待定吗?根据幼儿开设游戏主题情况、选择场地情况由参加公共汽车游戏的孩子来确定,布置,如果没有事先准备好的站牌,可以让孩子自己在既成的站牌上贴张白纸,重新设计一个新的站牌,如此,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不是会更高呢?是,答案是确定的。游戏材料提供、场地选择、组织方式上稍作改变就可以带来幼儿游戏上丰富的变化,游戏中多给幼儿留有一些不确定性,就能给幼儿带来多一些的发展机会。
每个儿童的需要是不同的,由于游戏的主人是幼儿,要玩什么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因此,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上就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样性,才能满足不同儿童的各种需要,教师应通过多样性的环境给幼儿以更多的支持,使儿童能够逐渐学会控制外部环境,学会自我调适,避免因单一的环境而限制儿童选择游戏的现象。环境的多样化应呈现在两个不同的纬度:其一是游戏主题的多样化,大自然、大社会中许多有趣的、有益的内容都可以进入到幼儿园,尤其是现代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水果吧、休闲小站、鲜花店、礼品店、美食广场等等,当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成为游戏进入孩子的生活,孩子是很愿意积极参与的。他们能将自己在生活中所感受的环境、服务、活动以幼儿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丰富的、灵动的游戏主题才可以满足不同幼儿参与游戏的需求。其二是主题游戏的多样化。即使是同样的主题也可以有多样的环境,多变的方式,如孩子们喜欢的商场菜场游戏,可以是一对一进行买卖游戏的场所,也可以是自由选择的小超市,也可以是某种制品的专卖店,还可以是自由流动的小货车……当孩子具备类似的生活经验并对其感兴趣时,多种形式的游戏环境、游戏方式都可以给予孩子更多可选择的空间,真正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生活的丰富、了解社会的多样、学习与人和谐共处。
户外的游戏场地同样如此,游戏场地的类型不同对幼儿的游戏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游戏场提供给幼儿一些零散的滑梯、转椅、木马等器具,由于它们固定安装,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玩法受到了限制,幼儿间所从事的都是独自或平行游戏,在玩不久后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其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果能提供丰富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现代游戏场:木头的、金属的、塑料的不同材质物件组成隧道、秋千、荡船、吊桥、平衡木、滑梯等各种设施,在其周围设立沙地、草坪、小水池、小公园等柔软区域。由于多样化的材料、器械与不同质地的场地有着这样那样的连接,幼儿在进行活动时能及时受到各种启发,不但走、跑、跳、钻、爬等各种动作之间有了必要的联系,沙、水、泥等适合造型的材料又隐含了很多建构、合作、创造的机会。由于多元的戏剧和建构游戏的器具和设施,明显地刺激戏剧性和建构性游戏的出现,多样化有利于刺激幼儿游戏行为的产生,较之传统游戏场,游戏行为将出现很大的差异。这些都很明显地说明:游戏环境包括游戏场地的丰富性、多样性给孩子的游戏提供了很多创造的、交往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幼儿更高层次游戏行为的发生。
游戏环境是幼儿游戏开展的基础,也是支撑幼儿游戏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就是教师对游戏的隐性指导。很多时候教师可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选择、空间的巧妙利用来达成对游戏的间接指导作用。如为了让中班孩子感知6以内的数量,我们完全可以将教学的意图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来完成。可以设立一个买卖游戏区:在活动室布置几个娃娃商店,陈列一些小物件如胶水、娃娃、蜡笔、小玩具等几种商品,价格分别为4元、5元,同时设立一个银行,银行提供的钱币面值分别为1元、2元。在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先来参观商场,看看商场里有些什么物品,自己想买什么?看好商品的标价,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钱。幼儿可根据商店里商品的价格去银行取钱,有的幼儿要取4元,有的要取5元,可是,因为没有提供4元和5元面值的钱币,幼儿都不能直接取到需要面值的钱币。幼儿就要想办法:能否想个聪明的办法取到需要的钱呢?一些幼儿想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用2张1元和一张2元合起来取到了4元。可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这样想,有的幼儿会以为4元的已被别人取走了,自己拿不到。这时,教师就可请他们去看看别的孩子是怎么取到的。“哦,是这样啊!明白了!”这些幼儿也都取到了4元或5元,这下可以开始忙着选商品了,付钱,找钱,忙得不亦乐乎。正是游戏环境、区域材料的巧妙投放,促使幼儿开动脑筋,积极投入活动,得到发展。
如”有趣的化妆品游戏”,为了让孩子学习选用适合自己的防护用品,不随便化妆,教师借助游戏环境,达成了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去参与学习、体验。教师组织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护肤清洁用品的小瓶子、包装盒等材料,在参与收集的过程中,幼儿自觉、随机认识了不少护肤、化妆品,也开始去区分成人用品和婴幼儿用品。教师引导孩子把这些用品陈列在货架上,按照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摆放并区分成人和幼儿用品。为了让游戏环境更醒目,还可以建议幼儿为自己的商品设计海报,布置好商品就可以进行有趣的购物游戏了,需要什么?有什么用途?给谁使用的?怎么样可以很快地找到顾客所需要的商品……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又可以通过进一步游戏材料的提供、环境的细化得到解决。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分类、健康、安全,很多的教育因素非常自然地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使孩子获得受益。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一定阶段的幼儿,其心理特点、能力、水平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幼儿是易受环境影响的,材料的种类、数量、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过程与结果。因此,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提供的游戏环境也应呈现出其明显的特征,需要在游戏场地、投放的材料、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对其新颖程度、数量的多少、难易程度等方面作出合理的选择,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一般的小班的环境及材料应尽量地逼真、色彩明快、品种少而数量多的成品材料,比较适合开设多个同一主题的游戏环境,但可以采用不同色彩、不同风格帮助幼儿区分彼此。中班应提供数量多、种类丰富的各类玩具。比较适合组织丰富的游戏主题,尽可能多的游戏机会和游戏材料,还需要提供少量的半成品材料、适于变化的如油泥、纸张、纸盒等,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积极创造。大班的幼儿,能力与水平都明显增强,游戏环境应更具开放性、变化性,应提供能反映物体细节特征的、丰富多彩的半成品和废旧物品,游戏的场地、游戏材料可以不一定固定,可创设多种选择的材料区,游戏的主题也可以从角色游戏材料向规则游戏材料过渡。
如在小班时开展点心店游戏时,应该为幼儿提供成品的厨师衣帽,馒头、馄饨、面条等,还应提供做工好,颜色漂亮的餐具、逼真的用餐桌椅、买卖环境等,从形象有趣的环境去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孩子将满足于对这些材料的操作、摆弄,当孩子能把相应的点心放到锅里煮、盛到盆里、端给客人,这一系列的动作对小班的幼儿来说已颇具挑战性,他们会非常高兴地沉浸在这些材料中。可如此的环境带了中班就不行了,如果环境一成不变孩子们的游戏可进行不下去。他们往往在进入游戏后不多久就会出现无所事事,在场地里跑进跑出,或者与同伴开始新的与游戏无关的动作、行为。因为此时的孩子已经无法满足于重复地几个动作了,他们的重点已经转向交往互动,探索创造了。此时应该给孩子更具挑战性、创造性的环境,从丰富、深入游戏规则入手,给幼儿提供材料引导他们自己设计点心牌、价目表,以避免收银员可能会记不住点心的价格的问题;拍摄或制作厨师制作点心的操作流程图,布置在厨房,规范厨师的操作程序;给顾客提供点心菜单,服务员提供工作手册,以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发生较为复杂的游戏动作。此外,除了备用的现成点心,还可以提供制作材料,让服务员增加工作内容。到了大班,游戏的重心又需要随着孩子能力的增长,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如增加每日新品推荐牌,鼓励幼儿每天推出一道自己创造的新点心,并形象地展示在推介牌上;提供送外卖的小箱子、小车子,增加各游戏间的交往机会;点心的内容也可以从单一的买卖点心过渡到蔬菜、荤菜、饮料等的配合,建议幼儿配置营养配餐服务等。从以上小班到大班的不同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材料提供,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为不同年龄段幼儿呈现的环境是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的,其依据就是必须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差别,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只有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对幼儿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环境才是有效地环境。
当然不管教师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孩子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作不断的调整。只有动态地推进游戏的环境,孩子们才会越来越喜欢游戏,游戏才会真正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游戏材料是有着不同的结构程度的。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指一些图案精巧,制作考究的物品,因其对拼搭的方向、摆放的位置都有很大的限制性,如大小不同的套筒,只能小的逐一放进更大一些的套筒中,只有一种结构方法,有的甚至不能进行改变,只能拿来就用。而高结构的游戏材料,在摆放、拼搭时没有限制或限制很少,既可以连接、也可以拼搭,还可以组合,而且通过不同的结构方式,形成拼搭、连接、组合出很多新的变化。高低结构不同的各种游戏材料在幼儿的游戏中发挥的功能也是不同的。高低结构不同的材料需要在游戏过程中灵活地加以组合,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性行为的发生。如在幼儿的建筑工地游戏中,如果教师只提供高结构的木质积木,幼儿虽然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拼搭,可是建构的作品材料单一,并不能很好地引发幼儿的思维。但是,如果在建构工地提供一些成品的鲜花、假山、门洞,幼儿依赖这些低结构的成品玩具,既可以装点、美化自己的建筑,还因为这些材料的进入,孩子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公园、游乐场等建构主题也就随之产生了。但仅仅如此材料还不够丰富,如果在幼儿的建筑工地,再增加一些面积较大的木板、硬质纸片和一些不同大小的纸盒、瓶瓶罐罐,由于有了这些半成品材料的支撑,就为幼儿产生层叠的建构方式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就能激发幼儿的建构水平由单层的、平铺的建筑向多层的、高空的建构发展。
在其它的创造性游戏中也同样如此。如在“小舞台”游戏中,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成品的表演服装、头饰、面具等,这些材料幼儿能很快地把自己装扮好,及时进入角色的演出。但是,如果仅仅提供成品服装是大大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的,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他们会很快厌倦重复的游戏情节、重复的角色。因此,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结构比较高的游戏材料如:长长的、方方的丝巾,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它变化成蝴蝶结、领带、彩带、披风、蝴蝶的翅膀等等;彩色的毛茛,孩子们可以将它进行连接、弯曲,变化成手枪、宝剑、小饰品;彩色纸编织的花环,彩带等,孩子可以套在手上,也可以挂在腰间……这些可变的材料与成品材料相结合,能给孩子创设更多自主变化的空间,也使他们的游戏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吸引力。
结构高低不同的游戏材料,还体现在幼儿的学习性游戏区域中。同样提供给幼儿的排序材料,可以是大小不一的小瓶子、高低不同的小圆筒,这些材料往往是以一组组合的方式提供给幼儿的,每种大小只有一个,他们取一份材料进行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的排序;而同样是高低或大小不同的材料,我们可以提供同样规格的几组材料,它的结构性就明显增强了,孩子们利用它进行排序时,就可以出现很多种可能性,可以是如从大到小从大到小的反复排序,可以是大小大小的不同数量间隔排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发现很多不同的排列规律。如果提供的小瓶子还能出现规律性的颜色,那么,他们的变化也就更复杂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结构高低不同材料组合,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条件,也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标志就是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中,通过各种符号、标号、示意图、照片、说明书等直观形象的示范,起到划分场地、规范行为、提示规则、示意步骤、丰富情节的作用。一般有实物标志、图形标志、角色标志等,这些不同的标志在游戏中能使幼儿能根据其不同的暗示作用而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
首先是实物标志,这是在游戏中最基础的标识,可以借助它有效地规划游戏场地。可以设想,如果一个游戏场地提供了大量的玩具材料,都堆放在一起凌乱而无序,是不可能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的,也更不可能导致幼儿有序游戏的开展了。游戏与游戏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分隔,游戏的玩具、材料必须给予适当的固定,建立必要的摆放规则,这些都可以通过实物标志来实现。如利用两个玩具架就可组成一个半开放的夹角,在夹角的上方悬挂游戏场所的标志,就形成了最简洁的一个空间;利用一堵墙与几片木栅栏折叠摆放,就构成了另一个游戏空间。几张小桌围合起来,在一张桌子上方粘贴一个小门洞,就构成一个双方可互动的空间。利用实物如桌、椅、玩具橱、地毯、花布等作为标志,都可将游戏空间按需要划分成相对独立而又开放的游戏范围。实物标志实现了规划游戏的场地、营造游戏的氛围,给幼儿以安全游戏空间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活动室的空间要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这些有限的实物来高效分隔。如利用一个玩具柜分隔两个区角,起到既节省空间又标志区分的结果。
而图示标记则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的建立游戏规则,引导幼儿有序管理好游戏中的玩具、材料。当借助一些“图示标志”来呈现规则、提示玩法、1.2.3.4.
所提供的棋子可以是从商场买来的动物棋、五子棋、跳棋、斗兽棋等,这些棋子都是很传统也很经典的游戏,可将此类游戏直接投放于孩子的游戏角,引导孩子学习游戏规则,尝试下棋;也可以是师幼共同制作的如《环保棋》、《生活时间棋》、《动物过冬棋》等,这些棋是教师根据教育的在幼儿园创设棋盘活动场地,利用大面积的地面棋盘,让幼儿自身成为棋子,在身体动作的过程中在玩棋类游戏,把游戏与体育运动联系起来。可以
让幼儿把把棋盘和棋子轮流带回家,让家长和幼儿一起玩;让幼儿把家中的棋和棋盘带到幼儿园,把自己学到的棋类游戏与同伴分享,形成家园合作、同步活动的氛围。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文章录入:黄毅晟&&&&责任编辑:hys&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
苏州工业园区新洲幼儿园版权所有
地址:工业园区东湖大郡长乐街长乐巷1号
备案号:苏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男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