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尽力做不成管理层收购

免责声明:上市公司(基金公司)在本网站回答投资者提问的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合法性由上市公司(基金公司)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栏目所有内容全景网拥有完整版权,相关网页内所有资料内容,未经全景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
得转载、摘编、复制、建立链接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经全景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和作者,侵权必究。
Copyright 2008 Shenzhen Securities Informatio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
转载联系电话:6,254270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将尽力完成年度任务计划。
相关业务部门都在做项目和研发,新业务拓展机会也较多,管理层将尽力完成年度任务计划。今年的任务计划是业绩同比增长20%-30%,看来就是不算那个大合同,也有机会完成年度计划。那要是年底前签了那个大合同,明年的业绩就太可观了。
四川成都股友
这话不能由太空老鹰说啊!你一说话,我又怕了,明天继续调整!!
这话不能由太空老鹰说啊!你一说话,我又怕了,明天继续调整!!
严重低估的创新科技小盘军工股,空天一体建设的主力军,涨是必须的。
四川成都股友
尽量--jn liàng【词目】尽量 【英译】 [to the best of one's ability] 【释义】 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某人最大限度,但“力”可根据自己的意志扩大或缩小,所以在今天,“尽量”总成为“不一定行”的代名词(或同义词)。
四川首条低空航线将开通 成都半小时飞到峨眉山十一国庆黄金周想耍峨眉山(微博),又多了一种出行方式,那就是:打飞的!9月18日记者了解到,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渐开放,9月24日省内某通航公司将开通成都至峨眉山航线,花上1000多元,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旅客便能搭乘直升机从成都直飞峨眉山。据了解,内地首条低空航线“珠海-阳江-罗定”航线已于今年6月底开通,而成都至峨眉山航线,将是四川首条低空航线,同时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几条低空航线之一,四川低空开放实现由点到线的跨越。成都打飞的到峨眉山仅半小时但票价超千元“我们将在9月24日开通成都至峨眉山的低空航线,这不仅是省内首条低空航线,同时也应该是中西部的首条低空航线。”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道:“这条航线将从位于华阳的爱飞俱乐部起飞,搭乘直升机,经过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便可抵达峨眉山,而此前开车从成都到峨眉山大概需要两个小时。”至于消费者关心的票价问题,该名负责人透露,票价为1000多元。他补充道:“之所以开通这条低空航线,主要是有强烈的市场需求,我们的客户人群主要针对企业老总,他们对时间的敏感性非常高,其次是飞行爱好者。”低空航线迎“启...
四川宜宾股友
9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Oculus公司的新型Rift虚拟现实头盔即将上市。现在该公司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其开发人员开发出一款“杀手级”应用,来大幅拉动该款耳机的销量。Oculus希望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游戏以外的更多领域,例如电视、视频、网络以及电话会议。  川大智胜(002253)周二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参与和承礎硕嘞罟?63计划虚拟现实领域的项目。公司称,公司的多项产品,都用到虚拟现实技术,其中包括塔台视景模拟系统、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全景互动系统。公司表示,虚拟现实技术只是构成这些产品的基础技术之一,不是全部。虚拟现实设备概念股:水晶光电(002273)华力创通(300045)数码视讯(300079)川大智胜(002253)大恒科技(600288)机器人(300024)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热门美股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意见反馈回到顶部来自子话题:
&img src=&/b5b1cd16a8abaaf272eb2c_b.jpg& data-rawwidth=&527&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7& data-original=&/b5b1cd16a8abaaf272eb2c_r.jpg&&
来自子话题:
我来简单回答下楼主的问题,算是和楼主的探讨及建议。一:京东为什么不接支付宝?这个据我所知,京东前期是要接入支付宝的,但是京东要求在支付过程中,不要跳转到支付宝页面。支付宝方面不同意。所以告吹。后接的快钱,可能大家眼睛快的,或者网络延迟的会发现京东支付过程会经过快钱,一闪而过。当然这是表面原因。深层的,我觉得有4点。1.京东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交易数据(最近这几年尤其重视)。2.京东不想给自己的敌人“帮忙”(打广告)。3.支付宝从费率上可控京东成本。4.第三方支付是担保交易,京东的钱最快要T+1才能入账,而且要交纳保证金给支付宝。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最后一环,是根本,京东自己做这个是必然(不必受制于人,好处多多,资金回流快,免担保,商城清算压力减小等),所以他收购了网银在线,现在也努力的和银行,其他第三方做接口。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回答的可能片面或者错误,希望不会贻笑大方之家。
我来简单回答下楼主的问题,算是和楼主的探讨及建议。一:京东为什么不接支付宝?这个据我所知,京东前期是要接入支付宝的,但是京东要求在支付过程中,不要跳转到支付宝页面。支付宝方面不同意。所以告吹。后接的快钱,可能大家眼睛快的,或者网络延迟的会…
来自子话题:
关于银行股如何如何便宜的讨论,早在2年前甚至3年前就开始了,主要是从银行股市盈率和市净率低、盈利增速即使下降但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等角度分析银行股的投资价值。&br&
先看一张表:&br&&img src=&/46a06aa15ee7e1487481_b.jpg& data-rawwidth=&826& data-rawheight=&2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6& data-original=&/46a06aa15ee7e1487481_r.jpg&&&br&
说明:本表根据wind提供数据整理而成;收盘价、市净率、市盈率等数据日期截止日,每股税后股利为2013年的现金分红;最后两项指标为三季报。这里,分红率=每股税后股利/最新收盘价。&br&
银行股到底有多便宜?&br&
首先看市盈率,16家上市银行中,最低的为浦发银行4.55倍,最高的为平安银行6.48倍,平均5.05倍。6.48倍什么概念?按照平安银行目前每股创造1.81元净利润的能力,只要未来6.48年保持这个盈利水平零增长,那么创造的总利润也值现在的股价11.75元了。 可是这个只是理论上的算法,且市盈率这个概念,不靠谱的地方主要就在于每股净利润一般波动比较大,许多公司短期也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的处理来操纵每股净利率的表现,所以如果只看市盈率心理是不托底的。&br&
再看市净率:16家上市银行中最低的是交通银行,最高的为民生银行,平均为0.93倍。相比市盈率,市净率波动小,也更有信赖感,因为市净率是以账面净资产来衡量的。0.93倍,意味着你现在买银行股每支付0.93元,就可以买到1元钱的银行净资产。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古往还是金来,跌破市净率的股票占整个股票市场的比重往往是很低的。所以,从市净率来看银行股的股价水平,似乎也说明非常低了。&br&
可是,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那样,两年前我们就认为很低了,这两年不断的跌破人们之前想象的最低点,一次次给人们的神经以新的刺激,以至于现在不少人已经麻木:跌得再多也不要感到奇怪,没有谁知道底在哪里? 所以,问题中四大行都跌破净值,对于过早介入银行股被折磨的麻木的朋友来说,并不感到意外。&br&
诚然,股票从来不存在一个什么保底的价格,一个股票跌50%、70%甚至90%也没犯什么法律,理论上都是可能的。 但是,我个人认为目前市场对于银行股的反应还是有些过度了。我们从第三个角度“分红率”对银行股的股价做进一步分析。&br&
由表可知,目前工行分红率已经达到6.34%位居所有银行第一。这个6.34%什么意思?工商银行作为一支蓝筹股,2006年上市后,从2009年开始至今每年都有稳定的分红:&br&&img src=&/df178c3ac74ff91cc4fbcdc8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1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df178c3ac74ff91cc4fbcdc8_r.jpg&&由于近五年业绩稳步攀升,因此分红水平也水涨船高,今年六月达到最高的税后2.27元。&br&12月27日收盘时工行股价为3.58元。 假如我们假设两个条件:&br&
1、工行今年业绩增速大致降为10%,假设明年分红水平还是保持10股税后2.27元水平;&br&
2、工行未来一年股价肯定存在波动,但是我们假设一年后股价不涨不跌还是3.58元。&br& 则:&br&
现在买入持有一年, 收益率=0.27/3.58=6.34%。
如果大家注意一下时间点:目前是日,假如工行还是在明年2014年的6月26号分红,且那个时候工行股价还是为3.58元,则持有半年工行的年化收益率为12.68%。&br&
注意,这两个收益率是假设条件下的收益率,实际未来怎么样我们现在压根不知道:有可能半年后工行股价再跌10%,有可能因为盈利增速下滑,工行下调了分红率水平。&br&
尽管未来不可知,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假设的分红回报率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虽然,目前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非银行金融奇机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但是就行最近一次论坛上原招行董事长马蔚华所说的那样:“银行是一个高盈利的(行业),从30%几这两年降到20%,降到百分之十几还是很高的。”
除了银行股目前处于低值,且银行本身是个高盈利行业,马蔚华认为三中全会的决定也鼓励要放开,给银行空间。“这种形势的发展又给银行利息收入减少了,就有别的空间,只要让银行创新,中国的银行也不比别人差。”&br&&p&&strong&
何刚:&/strong&给我们一个字,中国的银行股买还是不买?&/p&&p&&strong&马蔚华:&/strong&买,高西庆不是说了吗,现在是入的时候,你看都涨了,但是要审慎,市场有风险。&/p&&br&&br&
如果是想赢怕输的心态,现在是否可以投资银行股呢? 还是别买银行股了&br&,但是实际上我们有其他间接投资工具介入银行股:既可以获得保底收益,还可以在银行股如果上涨时分享股票上涨的收益——银行可转债。&br&&br&投资有risk,你要buy一定要注意risk !&br&(无语了,之前原版的风险提示被知乎定义为不符合社区规范,所以整洋文混杂版了)
关于银行股如何如何便宜的讨论,早在2年前甚至3年前就开始了,主要是从银行股市盈率和市净率低、盈利增速即使下降但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等角度分析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先看一张表: 说明:本表根据wind提供数据整理而成;收盘价、市净率、市盈率等数据日期截止…
来自子话题:
1、不要把支付宝的余额宝业务与银行的存款业务进行对比,两者不是同一纬度的东西;&br&2、余额宝实际是通过支付宝购买T+0的货币基金,购买货币基金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是银行渠道,当然这会对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br&3、从银行的存款业务来说,并不会收太大影响,毕竟在国内,该存款的用户还是会去存款,有存款的用户也不会把存款转到支付宝的账户里来;&br&4、因支付宝本身的背景,用户也不会把大额的资金存放在支付宝账户里;&br&5、支付宝目前尚未直接连接到大额的理财产品购买,这块业务恰恰是银行的重点,5W起,到百万的理财产品,支付宝目前尚无法或没能力介入;&br&综上所述,余额宝业务并不会和银行的存款业务有冲突,最多也就是对银行购买基金业务有一定影响。&br&&br&另外,昨天看到两篇文章,仅供大家参考:&br&&a href=&/fx/t?r=MbYhn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fx/t?&/span&&span class=&invisible&&r=MbYhn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行民工: 建议大家读读,难得一见关于近期沸沸扬扬的余额...&i class=&icon-external&&&/i&&/a&
1、不要把支付宝的余额宝业务与银行的存款业务进行对比,两者不是同一纬度的东西;2、余额宝实际是通过支付宝购买T+0的货币基金,购买货币基金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是银行渠道,当然这会对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3、从银行的存款业务来说,并不会收太大影响…
来自子话题:
个人感觉是两点。
&br&&br&第一是,豆瓣在一个大家并不足够关注的领域、以一种多数人无法理解的速度,打造出了一个有巨大忠诚用户群的网站。
&br&&br&很多人说豆瓣小、豆瓣慢,但这不妨碍一个非常忠诚的用户群很爱豆瓣,而且,外界的「轻视」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它不仅获得了用户,还成功避开了外在的抄袭者,并且找到了靠时间累积逐渐垒高自身壁垒的方式——时间是豆瓣的朋友,而这种网站非常少见。
&br&&br&第二是,豆瓣的执行能力其实被大家忽视了从书籍、电影、音乐的列表,到小组、同城,到电台,到豆瓣小站……
&br&&br&豆瓣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但都是很好的借鉴了外部的想法,又能够深入的服务于自己的用户。最终的结果,豆瓣做的许多事都让用户更喜欢你,而不像人人网那样简单的模仿 Facebook 但其实忽略了用户的真实需求。
&br&&br&阿北不久前跟我说,他觉得美国的创新、庞大的概念都是浮云,作为创业公司,豆瓣的员工能否非常敏锐的把握自己的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快速推出产品、高速迭代产品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这非常有道理。
个人感觉是两点。 第一是,豆瓣在一个大家并不足够关注的领域、以一种多数人无法理解的速度,打造出了一个有巨大忠诚用户群的网站。 很多人说豆瓣小、豆瓣慢,但这不妨碍一个非常忠诚的用户群很爱豆瓣,而且,外界的「轻视」带来了另一个好处:它不仅获得了…
来自子话题:
虽然我知道我说这个是不好的示范,但如果你有靠谱的朋友,是可以玩玩民间借贷的。&br&&br&我们生活中玩民贷还是挺多的,报纸、墙上都有很多类似的小广告,你身边也可能就有那么几个玩放贷的。&br&&br&拿5W来说,一个月入账1K,你站着就有1K入账。而这个利率算较少的了,还有更高的利息,但风险就更大,风险大的不建议做,包括我自己也不会做。&br&&br&当然,这个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人强烈不建议入这淌水,没有靠谱的关系会让你吃大亏。&br&&br&你与其玩货币基金,不如研究研究投资比较好,比如投资项目、倒倒差价什么的,未必就得在股票国债基金方面死磕,毕竟你再牛也玩不过银行啊,你有银行赚的多?&br&有3~4万,钱生钱不是太难的事儿,如果你用3~4万去赚几百,可能说点真心话,这是对软妹币和你智商的侮辱。&br&&br&如果题主你非常担心风险的问题,那么你还是玩玩余额宝吧,3~4万每天也有5块钱左右的利息。&br&&br&但如果你又看不上小钱,又想通过理财赚大钱,我觉得还是花钱提高一下智商和情商比较好。有很多知友在知乎上问「如何赚100万,如何投资,如何快速赚钱」,你觉得有人会无私的提供方法、资源、渠道吗?&br&&br&况且不论是理财也好,还是赚钱投资也罢,除了智商,还需要眼光和胆识,胆子怂的、怕担风险的、怕吃亏的,还是和银行的理财产品玩玩游戏吧。&br&&br&&b&总结&/b&:&br&1、如果你仅仅是想理财,而且你很惧怕各种风险,那么也只有最常见的余额宝适合你了;&br&2、想赚钱的人,是不会让自己的3~4万借给马云去赚钱的,而是占据主动,让死钱变活,价值不断的翻滚,千万别总在债券股票基金里面晃悠,尤其是你不太懂它们的时候,慎选。我们生活周边就有很多值得投资的东西,而且不仅保值,而且风险也很低,回报也快也大,而且合法。但是我不会告诉你是什么;&br&3、理财≠赚钱,理财其实是涵盖了投资的概念,但又不等同于投资,但理财绝非是赚钱,这是我个人肤浅的理解。&br&&br&&b&最后&/b&:如果你不论做任何事都不愿意承担风险,甚至惧怕风险,那么总有一天你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未知风险,你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解决风险,到时候你该怎么办?
虽然我知道我说这个是不好的示范,但如果你有靠谱的朋友,是可以玩玩民间借贷的。我们生活中玩民贷还是挺多的,报纸、墙上都有很多类似的小广告,你身边也可能就有那么几个玩放贷的。拿5W来说,一个月入账1K,你站着就有1K入账。而这个利率算较少的了,还有…
仔细研究过「信托100」网站和「91梧桐网」的模式,首先下个结论,这事不是擦边球,是违规。我不理解为什么还没人取缔他们,这是明确的违规,且主要监管部门已经表态,我估计是现在 P2P 的法规制订让他们有点忙不过来。我把这段写在风险前面,希望任何看到的朋友都不要在这类平台上投资,这和 P2P 不一样,P2P 是说没有监管政策也没有准入门槛,所以乱象丛生。但这类平台是明知道不许这么做,还自欺欺人,这不叫创新,这叫违法。&br&&br&&a href=&//.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监会:严肃处理信托100违规行为&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2014/xintuo_424/114750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信托100违规变本加厉:团购财通和金元惠理资管计划_21世纪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银监会和信托业协会均已经表态认定信托100是违规行为,他们还在把违规诡辩为创新。(话说这网站和我家网站怎么一模一样,抄的有一点节操好吗?)&br&&br&&img src=&/815bf9b9e3a5ee5a85ce849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815bf9b9e3a5ee5a85ce849_r.jpg&&&br&&b&&u&之所以要设置合格投资者这个门槛,就是为了防止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人买到高风险产品,信托是高风险产品,这一点没有改变,不能因为到目前为止基本都兑付了就错误地判断其风险!谁说信托适合卖给普通投资人谁就是耍流氓。不要因为贪图利益忽视了风险!&/u&&/b&&br&&br&目前,&b&合法合规且能够实质上达到拆分信托份额给不符合「合格投资者」门槛的投资人的只有3种方法&/b&:&br&&br&&u&1.投资于信托的保险产品/券商资管小集合(谢谢 &a data-hash=&b013b86eecadf653359dac9& href=&/people/b013b86eecadf653359dac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013b86eecadf653359dac9&&@九命&/a& 补充)&/u&&br&&br&可以是「投连险」或者「万能险」,投向的信托公司有一定要求但总的来说哦比较宽泛,一般收益在6-8%,例如淘宝之前的「娱乐宝」。这种方法绝对合法,保监会明文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信托,比例也一再提高,现在好像100%也是可以的。其法规合理性在于保险公司承担了筛选信托,识别相应风险的职责,虽然不保本,信托不能兑付时也会有损失,但是比起一般投资人,保险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br&&br&&u&2. 用合伙制企业方式购买信托&/u&&br&&br&常见于第三方理财公司,通过设立一个合伙人制企业,由49位 LP 出资购买一个信托产品,一般最低门槛在20-30万元,比起原本100万元的门槛降低了一些。&br&&br&&u&3. 用定向委托投资方式购买信托收益权&/u&&br&&br&目前唯一见到的是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其使用了2家资产管理公司和1家担保公司,最终由投资人与1家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定向委托投资协议,定向投资于某信托产品的收益权。&br&&br&不好意思跑题了......说回到这类平台的风险。&br&&br&&b&这类平台最大的风险就是因为其不合规性决定了所有后续的动作都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b&&br&&br&&u&1. 合同合规风险&/u&&br&&br&这份不合规的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有多大效力,出现问题时是否可以或者说多大程度上能进行相关维权,我表示强烈质疑,有法律相关的朋友具体说说最好;&br&&br&&u&2. 信托受益人身份风险&/u&&br&&br&在这类网站上投资的个人其实并不是受益人,受益人是平台,信托公司没有任何义务服务你,你也不可能行使任何你的受益人权利。说白了,你跟这个信托在法律层面没有一丁点关系。&br&&br&&u&3. 网站道德风险&/u&&br&&br&没托管,违规,资金池,这三条就够了,就像我开头说的,明知故犯,企图混淆概念,以创新之名行违规之实,我只能说我对网站创始人的品行不太有信心,这是卖给一般老百姓的啊,这尼玛说轻点是昧着良心,说重点就是先崩后问都不委屈你。&br&&br&&b&&u&写在最后&/u&&/b&&br&&br&我本人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之前也曾在个人理财领域工作过,我深深地理解现在对于一般老百姓的投资渠道少,产品也少,而相比之下,信托因为赶上大发展的几年,收益高,看起来又安全。富人通过买信托更富裕,而穷人只能买点余额宝。但是这真的不应该成为这类平台存在的理由,普惠金融不是指什么东西都能随意让任何人自由投资,这不叫普惠金融。&br&&br&高风险一定和高收益对应,信托这种产品,只不过是由于国内畸形的金融监管,风险无法被完全暴露,如果说你知道你的钱其实借给了一家负债率高企,资金链紧绷,但是据说只要房地产市场上涨,地方政府不换人就还能挺下去的房地产企业时,你还这么放心吗?大部分人其实还是觉得信托没风险,出了事也有信托公司兜底罢了。
仔细研究过「信托100」网站和「91梧桐网」的模式,首先下个结论,这事不是擦边球,是违规。我不理解为什么还没人取缔他们,这是明确的违规,且主要监管部门已经表态,我估计是现在 P2P 的法规制订让他们有点忙不过来。我把这段写在风险前面,希望任何看到的…
来自子话题:
谢邀,问到我家门口了,简单答一下。&br&----------------------------------------------------------------------------------------&br&(Feel like am running a yellow page service here...&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国外有哪些比较著名的 Family Office?&/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贡沃集团在石油行业的影响力如何?&/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哪家投行在次贷危机中趁火打劫、获益最大?&/a&)&br&----------------------------------------------------------------------------------------&br&先帮你定义下能源基金:&br&&br&&u&&strong&能源类公司的股票债券:&/strong&&/u&&br&没有专门的mutual fund会这么标榜自己,流动性这么强的二级市场少有专一门的投资者,diversification is common practice,当然有能源公司类的指数ETF。&br&&br&&u&&strong&能源大宗商品:&/strong&&/u&&br&分paper和physical,paper market就是国内说的期货&衍生品,是个Global Marco HF就会炒。Physical门槛高些,参考Glencore, Vitol, Trafigura, Mercuria等等。paper & physical是联动的,所以都炒才会炒的好。&br&&br&&u&&strong&投资能源公司的基金/机构 (Equity ownership, Private Equity type)&/strong&&/u&&br&再一次需要定义细分,能源这个帽子太大了。。。圈内常见的分法是油气,utilities,新能源,能源相关的技术/服务/施工企业。按风险一般也常分为监管资产和非监管资产。实际上各个机构自己的分类都是很松散的,只要愿意很多擦边的也被分类成能源,比如为海上钻井平台服务的直升机租赁。。。&br&&br&&u&&em&能源类基础设施投资者&/em&&/u&&br&业内爱说&pipes and wires&,指输配电,输配气监管资产。和机场,高速公路,水务等基建类似。&br&大把大把的基础设施基金,这种长投资周期,低风险,高监管,高可预期分红的基金模式自从袋鼠大佬Macquarie创造并发扬光大以后,全世界大批模仿者。这种项目资产的长期性,可预期性和防通胀属性对于社保基金和主权基金来说是天然的绝配,最近十几年的趋势是大多数主权基金和社保机构在通过专门基金投资之余也大肆建起内部团队来直接投资。&br&&br&&em&&u&&能源专家&类PE&/u&&/em&&br&标榜转门投资能源的Private Equity,最大的比如FirstReserve, Riverstone, ArcLight等等,一般投资涉及能源各个领域,有的专于上游油气开采,有的专于发电,有的专于技术和施工公司。&br&&br&&u&&em&Generalist PE&/em&&/u&&br&能源这么大一个行业,世界领先的Generalist PE一般也都有为数不少的能源投资和专门的行业团队,以美国house为主,BX, Carlyle, KKR,TPG这些都多少有涉及。当然作为比较巨无霸的基金,diversification is common practice。&br&&br&&em&&u&一大群其他人。。。&/u&&/em&&br&能源这个行业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波动性大,上游油气行业和地缘政治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满世界看项目的时候“正统”的能源基金也经常会遇到各路势力:commodity trading houses,不好好炒纸的hedge funds trying to be smart,各种主权基金和中东油金,甚至背影模糊的富有投资人、独裁者和军政府入股的“信托机构”等等。&br&&br&以上
谢邀,问到我家门口了,简单答一下。----------------------------------------------------------------------------------------(Feel like am running a yellow page service here...
来自子话题:
因为之前脑子抽筋了,在两个问题里重复复制了相同的答案,现在关闭此答案的评论并禁止转载,希望讨论的请移步:&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携程信用卡信息被泄露,除了更换信用卡还有什么别的好方法处理么?&/a&&br&带来不便请谅解&br&----------------------------------------------------------------------------------------&br&那个…知乎上第一个赞同破百的答案,虽然好像是个段子…&br&然后…已经有地方转载了,果然也没提出处,而且排版很烂。有必要申明一下我的转载规则:1.可以转载 2.可以不注本人名字 3.必须注明来源知乎或知乎用户 4.如全文转载或整段转载,必须在首尾加引号,且不可删除段间的换行回车。谢谢&br&----------------------------------------------------------------------------------------&br&携程出了这档子事,我一点也不稀奇。Why I'm not surprised?我就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br&记得是2011年吧,那会我在印尼出差,回国要途经香港转机需要住一天,就打电话给携程订酒店。&br&结果什么都谈好了,到了支付环节,携程说需要我的信用卡做担保,我说没问题。信用卡做担保,这不太正常了么?&br&对吧?太正常了!&br&结!果!携程那话务员就开始在电话里拿中文问我的信用卡号、有效期、CVV码以及身份证号!&br&是真的“问”,然后要我把号码念出来,她再大声的重复一遍以校验。&br&我当时就崩溃了,卧槽这号码是随便说的吗?有信用卡号、有效期、CVV码这三个东西,网上就可以随便刷我卡了好吗?&br&但是没办法,酒店必须得订,当时只有携程订方便,我其他的方式根本不知道。&br&订完酒店吓的我都快尿了,回国之后立马cancel信用卡重新办了一张。&br&这还没完,我之后和携程投诉,电话打了快一小时,他们那的经理显然完全不理解我在说什么。先一个劲的问说你是怕自己念卡号被别人听去了吗,那你找个僻静地方呗。(吐血不止)然后又一个劲的跟我赌咒发誓保证他们的话务员不会盗用我的卡片信息,说携程话务员是well trained。卧槽你去银行取钱,然后银行因为信任自己的员工就让你把密码直接说出来,这他妈是间谍片对暗号呢吗?我当时非常生气,我说要这样,我哪天去你们公司应聘话务员,一旦开始工作我随便记住哪个客户的信用卡信息,我刷个几千上万,神仙也查不出来。然后怎么讲也讲不通,感觉他们就不认为这是个事,气的我就直接把电话挂了。&br&这还没完呢,又过了一年,我也是没长记性,异地考托福又想通过携程订酒店,又管我要信用卡信息,到了CVV的时候说让我按键盘输入。我一阵那个欣慰啊,心说我的投诉终于有用了,这帮傻X终于明白了这东西不能让人看见,我容易吗我。然后我心里甜滋滋的输入了CVV并按了#号,然后就听到话务员的甜美声音“王先生您刚才输入的CVV是123没错吧?”。&br&我当场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这!尼!玛!有!什!么!意!义!吗?&br&携程岂止是存储CVV吗,简直就是没有对这些有重大价值可以给客户造成重大损失的信息有丝毫的重视,他们出了这种事,简直太正常了,太正常了。
因为之前脑子抽筋了,在两个问题里重复复制了相同的答案,现在关闭此答案的评论并禁止转载,希望讨论的请移步:带来不便请谅解----------------------------------------------------------…
ps:其实我这个人挺谦虚的(自认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自认为),但是有人私信我,说我神棍什么的我就听不下去了,像 &a data-hash=&cefae1dbd7f& href=&/people/cefae1dbd7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cefae1dbd7f&&@惠杨&/a&所说的一样,我不是金融专业,但是我从13岁就开始自学金融分析(没错,我就是在显摆,你咬我呀~),至于畅销书嘛,你真的读懂了畅销书了么?写畅销书的作者怎么也比那些私信我的瘪三强啊。自爆一下,我今年19,期货从业6年多,不论是实际年龄,还是从业年龄,我都是一个菜鸟,但是说真的,如果只比银行卡余额,那些名校毕业的金融生只有跪舔我的份,你一个月就赚那几万,你丢不丢金融业脸!你对得起祖师爷么?鉴于题主说是只为炒股,我不觉得我推荐的书有什么错,炒股学西方经济学,你在逗我吗?&br&&br&&br&&br&基础书籍的的话。&br&&br&&b&《股市晴雨表》&/b&这本书是所有现代技术分析理论的鼻祖。也就是著名的道氏理论,它的地位相当于牛顿定律在物理学界的地位,虽然过时,但却一定要学。&br&&br&&b&《海龟交易法则》&/b&从这本书里,你可以学到金融投机中最重要的事。&b&纪律和规则&/b&,非程序化交易者,需要有铁一般的纪律和意志力才能获得成功。&br&&br&&b&《华尔街幽灵》&/b&技术是交易的肉体,止损是交易的灵魂。这本书讲述的是你事业的灵魂,好好读读吧。&br&&br&&b&《混沌理论》&/b&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没有什么技术是完全有效的,一切都只是概率的游戏。&br&&br&&b&《股票作手回忆录》&/b&操盘手的悲歌,最伟大的交易者之一。&br&&br&&b&《十年一梦》《投机者的扑克》&/b&国内交易者写的书,在这种局势下十分珍贵,一读再读,对你的事业有帮助。&br&&br&&b&《克罗谈投资》《期货交易策略》&/b&kiss交易法,保持简单,保持耐心。&br&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取长利而弃小利,故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此段话与交易无关,确道出了交易的精髓。&br&&br&&b&《专业投机原理》《金融市场技术分析》(ps:约翰墨菲 著)&/b&&br&理论知识大汇集,一句废话都没有,全是形态与指标。&br&&br&&b&《日本蜡烛图》&/b&k线是亚洲独有的分析方式,值得一学。&br&&br&&br&ps:在这里唠叨一下,世界上没有真正有效的技术分析方式,如果太过专注于这方面,会走进死胡同。其实交易很简单,只需要认清现实,保持冷静,不需要太多技术。&br&&br&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交易越简单越好&br&&br&&br&传送门在此&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我这种情况,是应该去做操盘手,还是放弃做其它行业,求大家指点迷津,不胜感激!!!!!?&/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一名新手学习交易(技术分析),需要多少时间才可有小成?需要学习的理论以及次第应该是怎么样的?&/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刚开始学习金融专业,专业书看英文还是看中文书比较好?并请大神们推荐良好的学习路线。&/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从对期货一无所知的状态到可以进行交易的状态,怎么做,都做什么更好一些?&/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A股处于低位,预测宏观经济在未来1-3年处于震荡期,而后上行的情况下,是否时候进行指数基金定投的操作?&/a&&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股票、期货技术分析的入门基础书籍有哪些?&/a&
ps:其实我这个人挺谦虚的(自认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自认为),但是有人私信我,说我神棍什么的我就听不下去了,像 所说的一样,我不是金融专业,但是我从13岁就开始自学金融分析(没错,我就是在显摆,你咬我呀~),至于畅销书嘛,你真的读懂了畅…
来自子话题:
顶楼那个洋洋洒洒都在说神马,问题是理财通余额宝的问题。&br&好吧,先说结论,现阶段产品功能,理财通不如余额宝。没错,最近几天的收益是理财通略高,但是也得考虑一下使用场景。那就是理财通里的钱,只能转到银行卡后才能用于支付,而余额宝,随时可以当支付宝余额来用。&br&&br&等等,是不是发现了什么问题?没错,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的区别就在于,钱包里是有钱的,而微信支付只是一种“手段”。财付通里才有余额的概念,微信支付里没有。而支付宝钱包和财付通才是对等的产品,可以连通各种缴费、彩票、购物等等,这些和问题关系不大,不展开。&br&&br&&br&&b&微信在快捷支付上面的建树似乎大过阿里在SNS方面的建树?&/b&&br&&br&&br&这个问题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微信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类似QQ一样的平台型入口app,来往只不过是一个跟随者,在互联网历史上,第一和第二的竞争,只要第一不犯致命错误,第二几乎没戏。何况来往还算不上第二。来往一定动不了微信,这个毫无疑问。&br&&br&但是微信能动得了支付宝么?我的答案是,能,而且力度可能比来往动微信的力度大一点,但是要逆袭支付宝,或许还不行。&br&&br&先看看最近打得火热的打车软件之争,再看看昨天腾讯拟投资大众点评的传闻。看得我心惊肉跳的,估计马云夜里也没少折腾。支付宝的短板就是移动端“流量”,眼下看来就是o2o这一块了。微信很早就在一二线城市地推微信会员卡,而大众点评的团购体系里包含支付,又是非常接地气的o2o模式衍生。而阿里在这一块,似乎缺少建树。&br&&br&阿里牛逼的地方,恰恰是积累了数十年的商家信用体系,这个体系对商家、用户都进行了双向的评估和制衡,借助支付宝担保解决了购物的“信任”问题。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可复制性,阿里对商家形成了一种“粘性”。所以线上这一块,先发的阿里始终轻松压制后来模仿的拍拍、易讯,这个和微信碾压来往是一个意思。&br&&br&但是到了o2o领域,你会突然发现阿里出了个大短腿。个人觉得,似乎是线上业务太过繁荣昌盛,一片祥和,让阿里麻痹大意了。而微信的手段也很屌,它只用了一件事,就基本控制了o2o的整个体系,那就是微信控制了二维码入口。二维码一扫开始支付,从这一点上来说,微信确实在o2o的快捷支付上,给阿里当头一棒。&br&&br&你或许会说,现在哪个应用不能扫二维码啊,但是你随便街上找个人问问,给个二维码,看看他们用什么扫,你就明白了。微信从二维码名片、web端登录,微生活会员卡线下扫一扫,一直在教育用户用微信扫码。而到5.0开始,更是把扫一扫功能升级,要更强的教育用户,我这个扫码功能无所不能,以后就是最牛的扫码器。&br&&br&在pc端,控制url就变相控制流量。这样的厂商话语权很大,这就是为什么有着网盾、搜索、浏览器的360仅仅100亿美金市值,就能叫板BT两大巨头。而在移动端,恐怕二维码很大程度上代替着连接手机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谁拿到这个入口,谁就有很大的线下控制权。微信把住了这个点,让阿里非常难受,必须用什么“声波支付”另辟蹊径,但多少有点无奈的感觉。&br&&br&所以,打车之争是演给大家看的一个闹剧,无非想证明两者都能线下支付代替钱包而已。而如果腾讯真入股了大众点评,马云要头疼的可就多了去了。&br&&br&那么逆袭支付宝可能么?我不知道逆袭的标准怎么定义,如果从资金控制的角度来说,未必,o2o线下往往都是小额支付。而互联网金融这块,前面说了,现阶段的理财产品,余额宝使用更灵活,理财通没有逆袭可能。但如果单纯以线下支付交易笔数来确定胜败,就真的不好说了。&br&&br&一切才刚刚开始,无论阿里还是微信,现在都最好不要操之过急。
顶楼那个洋洋洒洒都在说神马,问题是理财通余额宝的问题。好吧,先说结论,现阶段产品功能,理财通不如余额宝。没错,最近几天的收益是理财通略高,但是也得考虑一下使用场景。那就是理财通里的钱,只能转到银行卡后才能用于支付,而余额宝,随时可以当支付…
首秀如果没有亮点谁来捧场?&br&首秀如果演砸以后怎么混?&br&你看哪家大卖场开店不是搞活动的?&br&&br&&br&据称,这个8%其中5%由华夏负责,3%由百度负责。8%的持续时间为2个月,之后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实际情况走。
所以这个产品的本质为一个分两阶段的产品,这种设计在业内属于首创!两阶段包括:1、最长期限两个月、预期收益率为8%的固定收益类产品;2、传统货币基金。 据称总额度为10亿,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其实量就太少了。&br&&br&至于这个8%具体怎么实现,由于没有看到产品说明书不得而知。可能的一种模式是:假如他准备募集10亿,那么百度和华夏双方尅再出10亿资金,然后将这20亿合并运转。同时规定:客户们购买的属于该基金的稳健份额A,收益固定在8%,百度和华夏认购的是B份额,母基金收益给了A后,剩余的全部归B。 这个母基金实际的投资方向如果和普通货币基金一样,年化为4%的话,那么实际上百度和华夏损失就是机会成本,本金毫发无损,而如果运转的收益低于4%的话,百度华夏略有亏损。如果超过8%那也可以挣点。&br&&br&百度+中投担保+国内基金规模最大的华夏基金,这个三明治你要是也不敢吃,那可能这没有你的菜了。对于想吃的朋友,能吃到多少就看他的额度和认购规则怎么制定了。
首秀如果没有亮点谁来捧场?首秀如果演砸以后怎么混?你看哪家大卖场开店不是搞活动的?据称,这个8%其中5%由华夏负责,3%由百度负责。8%的持续时间为2个月,之后按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实际情况走。 所以这个产品的本质为一个分两阶段的产品,这种设计在…
来自子话题:
孩子,你想赚钱的话,干点啥不好呢,非打音乐的主意。想开点。
孩子,你想赚钱的话,干点啥不好呢,非打音乐的主意。想开点。
来自子话题:
&b&现在p2p网贷行业内最需要关注和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b&结合我们团队在这个行业的经验来说下看法。&br&&br&P2P是一种跳过银行间接贷款融资模式的一种在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直接发生借贷关系的业务模式,那么理解P2P的风险是什么就很简单,就是借款人不能偿还借款的风险。但是无论哪个借款人总会有偿付不了借款的可能性(或者叫概率),&b&所有金融类公司的业务模式都是建立在会发生坏账的前提下来运营的,&/b&只要收取的借款利差(即向借款人收取的利率减去出借人收取的利率)高于员工和办公成本加上坏账的成本,这个公司或者p2p平台就能持续运营下去。有坏账并不可怕,只要你对于借款人群有风险定价能力。打个简单的比方,借给1000个人每人1万的借款,这1000个人里面有2%(20个人)坏账了,那么你的坏账成本就是20万,如果问这1000个人收了10%的利差,利差收入是100万,除去员工和办公成本后,还是能够盈利的,但是如果你审批通过放款的这1000人里面有10%的坏账(100个人),那坏账成本就是100万,显然利差收入是覆盖不了公司所有成本,那么长此以往这个平台就会倒闭。&br&&br&但是如果p2p公司在审批通过这1000人借款请求的时候,当时就能判断这批人群的坏账概率在10%,那么你也可以定更高的利差(比如15%,而且这些人由于在其他更低利率的银行那个得不到借款,因此能够接受这更高的借款成本),那么150万的收入也能够覆盖坏账和其他成本了,这就是说明这个业务模式的核心在于,&b&对这些借款人群的违约概率判断非常重要,也就是我一再强调过的这个业务模式中团队自身的风险定价能力是最重要的,&/b&只要这个做的好,其他都是次要的。&br&&br&因此题主的问题非常好,其实这才是目前p2p投资人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不是其他一些什么有没有担保公司担保,或者借款有没有抵押物等等。最近有一家深圳担保公司旗下的旺旺贷跑路(&a href=&.cn/i//.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深圳旺旺贷疑跑路 业内呼吁P2P纳入监管&i class=&icon-external&&&/i&&/a&),更是验证了这一点。关于这些更加详细的分析,可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 P2P 网络贷款投资?风险在哪里?&/a&&br&&br&结合我们团队在这个行业的经验,我来谈一下我们认为这类小额无抵押借款审核到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风控模式。&br&&br&&b&首先,坚持“小额分散”。先说一下”分散“&/b&&b&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好处,是能够保证借款主体还款概率的独立性,&/b&即借款的客户分散在不同的地域、从事行业、年龄和学历等等,这些分散独立的个体之间发生违约的概率能够相互之间保持独立性,那么同时发生违约的概率就会非常小。&b&比如100个独立个人的违约概率都是20%,那么随机挑选出其中2个人同时违约的概率为4%(20%×20%=4%),3个人同时违约的概率为0.8%(20%^3),四个人都发生违约的概率为0.016%(20%^4)。如果这100个人的违约存在相关性,比如在A违约的时候B也会违约的概率是50%,那么随机挑出来这两个人的同时违约概率就会上升到10%(20%×50%=10%,而不是4%)。&/b&因此保持不同借款主体之间的独立性非常重要。前几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浙江外贸企业都亏损,那么在这类企业的员工借款能力就受到影响,但是不会影响到在贵州的白酒类企业员工的还款能力。但是如果借款客户都集中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区域,就很容易受到一些事件的共同影响,比如借款主体都房地产企业,那么在房地产价格下行的时候,不同房地产公司的还款能力都会受到影响,虽然他们自身的违约概率还是20%,但是2个或者3个主体同时违约的概率可能会上升到20%。&b&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做抵押类大额借款的原因,因为抵押物一般都是房产或者土地,这样在房地产价格下行的时候会面临很大的系统性风险(&/b&并且,虽然许多抵押物具有“价值”,但其“价值”很难处置转为现金(比如房屋有租赁协议,法律上讲买卖不破租赁,就很难拍卖,或者根本没人买),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业主宁愿跑路也不会卖厂、卖库存来抵债)。美国前几年的金融风暴,其根源也是房贷客户之间违约概率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因此在房价下跌的时候,其同时违约的概率远超历史数据,也远超了投资这些房贷为基础的次级贷款债券的投资者的预计(这也是所有金融市场涨涨跌跌的原因,即真实情况超过了大家的预计,而投资者在前期没有争取更高的回报要求来做到风险补偿)。&br&&br&&b&再谈谈”小额“在控制风险方面的重要性,就是能够避免”小样本偏差“。&/b&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平台一共做了10个亿的借款,如果借款人平均每个借3万,那么是3.3万个借款客户,如果借款单笔是1000万的话,那就是100个客户,大家知道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数定律”法则,是需要在样本个数数量够大的情况下(超过几万个以后),才能越来越符合正态分布定律,统计学上才有意义。这样如果坏账率都是2%的话,那么放款给3.3万个客户,其坏账率为2%的可能性要远高于仅放款给100个客户的可能性,因为有可能这100个客户存在小样本偏差,而导致坏账比较集中达到10%甚至更高,&b&这就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小样本偏差“的风险,对应到p2p网贷上,那些做单笔较大规模的借款的网站风险更大。&/b&&br&&br&&br&&b&其次,用数据分析方式建立风控模型和决策引擎。&/b&因为上面提到的要将借款做成平均单笔10万以下的小额借款,那么借款客户数量会非常多,如果用和银行类似的实地考察、模拟还原企业现金流量表、盘点企业存货等方式,那么做一笔小额业务的成本会非常高,也会导致这个业务不能持续(因此很多p2p网贷平台做大额借款,因为做一笔1000万的大额借款的审核成本和做一笔10万小额借款类似,但是前者收入是后者的100倍,但是做大额借款的问题如前所述),因此需要另一种审核模式,即采用类似国外信贷工厂的模式,利用风险模型的指引建立审批的决策引擎和评分卡体系,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等各方面数据来判断借款客户的违约风险。&br&&br&&b&客户的违约风险包括两个: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b&还款能力审核主要通过可验证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和每月还款金额的比较来进行,还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从事行业、婚否还是离异、租房还是自有房、学历等等因素,甚至不同星座、血型的人,其还款意愿都是不一样的,&b&如何根据个人的不同行为特征等数据来建立评分卡,判断其还款概率,是风控的核心内容。&/b&决定还款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客户的违约成本,举个例子,你借给一个客户10万块钱,他可能不会因为这10万块钱而跑路,因为他的跑路成本,从新建立生活圈子,从新找工作的成本不止10万。但如果你贷给他100万或500万,他可能就真的跑掉了。另外,大家可能觉得收入高的人还款可能性也大,其实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因此风控的核心方法在于,通过研究分析不同个人特征数据(这就有点类似大数据分析,因为一个人可以分析的维度超过5-600个,而美国的ZestFinance甚至称其分析维度超过4000个)相对应的违约率,通过非线性逻辑回归、决策树分析、神经网络建模等方法来建立数据风控模型和评分卡体系,来掌握不同个人特征对应影响到违约率的程度,并将其固化到风控审批的决策引擎和业务流程中,来指导风控审批业务的开展。&br&&br&大数据分析的例子在很多行业已经开始应用,比如Google搜索根据你浏览以往网页的习惯和偏好,会在右边摆放可能会吸引你点击的广告页面,淘宝也在用,每个人上淘宝页面看见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因为他们会根据你以往购买商品的类别来摆放你可能会购买的内容。&b&在金融业内,美国的Capital One是最早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判断个人借款还款概率的公司&/b&(没有之一哦,Capital One被誉为金融行业的Google。因此在金融海啸中,Capital One公司得以存活并趁机壮大起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美国第七大银行)。&br&&br&通过数据分析来建立风控模型,固化到决策引擎和评分卡系统,建立信贷工厂模式的风控审核系统,对于小额信用无抵押借款类业务的好处包括两个方面&br&&ol&&li&决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依靠人工审核造成的高成本&br&&/li&&li&解决人工实地审核和判断所带来审核标准的不一致性问题&/li&&/ol&可能有人要问,前面提到的”小额分散”的风控原则有那么多好处,那么为什么目前类似积木盒子、爱投资等P2P网贷公司做的都是超过几百万和几千万规模的大额抵押类借款呢?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P2P公司都没有掌握建立大数据风控的能力,因为一群没有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人,是画不出猪来的。大额借款的爱投资等p2p公司,使用小贷和担保公司传统的类似于银行贷款风控的靠人工审核、实地调查、判断存货的审核方法,只能够适用于几百万以上的借款,如果单笔借款规模太小,在成本上是没有办法做到持续经营的。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这类业务和风控手段和银行类似,优质的企业客户已被银行获取,剩下的企业客户其风险相对较高,资质也相对较差,&b&因此如果P2P公司开展的如果是银行类似的抵押类业务,和银行在同类业务上竞争,长期来讲,由于银行的低资金成本,规模经济优势,国家隐形信用担保等因素,是很难竞争过银行业务的。&/b&&br&&br&除了上面提到的风控审核成本影响以外,依靠人工实地审核的小微借款模式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各个地区审核标准会不一样,因为如果风控过程中过多依赖人来判断,那么就会因为每个风控人员的技能、经验、理解等因素不一致而造成坏账,香港有一家财务公司在中国各个地区开了40多家小贷公司,采用各地公司风控人员当地审核模式,后来发现坏账难以控制,因为一套标准化的审核模式,在各地落地执行的时候会由于人员素质、每个地区的不同情况(中国不同地区企业的差异非常大)等发生很大的扭曲变形,因此不得已后来逐渐转变成总公司总部审批的模式。&br&&br&2013年P2P网贷的业务量超过了1000亿,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单笔在100万以上的抵押类借款,其中真正坚持做小微借款(单笔10万以下)的P2P公司还是不多,我们很庆幸站在这个时代的起点上,相信能够打造一个在中国专注服务于小微借款客户人群的百年老店。
现在p2p网贷行业内最需要关注和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结合我们团队在这个行业的经验来说下看法。P2P是一种跳过银行间接贷款融资模式的一种在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直接发生借贷关系的业务模式,那么理解P2P的风险是什么就很简单,就是借款人不能偿还借款的风险…
来自子话题:
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體制下,這種問題,沒有討論的意義。&br&有人出的起,有人享用的到,如此而已。&br&&br&要是我,可能更關心中國國營機構ceo的薪水。&br&&br&他們是共產主義國家的公務員,他們拿的薪水,才有討論的空間。
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體制下,這種問題,沒有討論的意義。有人出的起,有人享用的到,如此而已。要是我,可能更關心中國國營機構ceo的薪水。他們是共產主義國家的公務員,他們拿的薪水,才有討論的空間。
来自子话题:
我算幸运的吧,家乡是一个3、4线的城市吧,本地房价在5000左右,大学毕业就进入现在这个单位,刚混了2年,一个煤炭行业大型国企的机关办公室。&br&
从收入方面讲,实习期三个月,每月1200。转正之后,每个月3000多一点,但是会有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各种奖金加起来全年收入在15W左右,我做过本地的各单位市场调查,应该是本地最好的单位,没有之一。但是这种收入仅限于我们公司机关总部的人,下属煤矿上人均就在8W左右,还要下井,待遇就差很多了。&br&
从工作上来说,我所在的部门在本单位算闲的,类似养老,分配到个人头上的活很少,基本每天上班可以干自己的事情,我每个月只要报个报表,然后有开会的时候拍个照(这样的会一个月也就4、5场吧)。其他部门有忙的,但是相对来说都很悠闲,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逛淘宝、喝茶、看书。作息固定早上8点到12点,下午2:30到6点,要指纹签到签退,不过有那种不守规矩的人可以厚着脸皮不打卡(例如我,一年没有准时上过班了)。&br&
从福利上来说,我们大大王是实在人,逢年过节的福利都发现金,从工资卡里走的,例如中秋过节费就发2000块钱,另外,单位还会盖小区,明年有一个新校区要盖,可能排得上我,能以职工价购买。&br&
可能大家会对进入门槛感兴趣,机关从来没有对外招聘过,基本都是关系户,必须大大王签字才能进来,下属单位的话可能好操作些,但是也是吃关系的。对外招聘的都是一些下井的活。&br&关于未来发展,刚进单位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富有激情的小伙子,每天西装按时上下班,领导安排的活都抢着干,呆了一年之后就看透很多事情:&br&1、关于升迁,不管你干活好坏多少,决定升迁的是你和上面大领导的关系,和你的直属领导没什么联系。&br&2、关于作息,反正进来就没人开的了我,只有大领导才有开除你的权利,所以对下面的领导一般抱着尊敬的态度就行了,干活什么的交给新人就好,自己可以分出心来干些感兴趣的事情,例如我每天上午就是看书,下午健身。当然大家不要学我,因为我本身的态度是不会在这里长期干,也不想升副科什么的,工作之余我和朋友在外面有创业,所以对单位的事情不会很在意,只是想着每天没事干,在这里拿着15W的年薪,还能积累些人脉和经验。&br&3、关于同事关系,我真心觉得国企和私企不同,在这里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因为升迁都是领导说了算,竞争什么的全靠背后的关系,和你的个人能力挂钩的地方已经太少了,所以大家都很和谐。&br&
希望对你了解国企有一些帮助。
我算幸运的吧,家乡是一个3、4线的城市吧,本地房价在5000左右,大学毕业就进入现在这个单位,刚混了2年,一个煤炭行业大型国企的机关办公室。 从收入方面讲,实习期三个月,每月1200。转正之后,每个月3000多一点,但是会有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各种奖金…
来自子话题:
利益相关:供职于某国有银行信用卡部门。&br&&b&在能够按时还款的情况下,取现一般不会影响信用水平。相反,如果取现额度高,且都能按时还款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信用水平。&/b&&br&银行对客户的评估政策是不方便透露的,但@Xin Zou@已经基本概括的重要的变量,各位可以参考。&br&另外,反对目前排名第一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d5db424faf819& data-hash=&d5db424faf819& data-tip=&p$b$d5db424faf819&&@张晨浪&/a& 的答案,银行最关注的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客户的创收能力,包含手续费和利息的取现的年化投资回报率一般在13-20%,甚至更高(由取现额度决定),分期的年化投资回报一般在10-18%,消费的投资回报一般只有3-5%,所以在客户能够按时还款的情况下,银行最喜欢的是取现和分期用户。
利益相关:供职于某国有银行信用卡部门。在能够按时还款的情况下,取现一般不会影响信用水平。相反,如果取现额度高,且都能按时还款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信用水平。银行对客户的评估政策是不方便透露的,但@Xin Zou@已经基本概括的重要的变量,…
网上看到别人说的,给大家提个醒,翻下万年历,看一下明年春节的时间。 今年2月14号买入的话至少要到明年2月14号以后才能赎回,而明年2月14号是周六,到2月16号才是第1个工作日,2月18号就是除夕,不管转什么宝,需到帐第二个工作日确认,除非明年2月17号15点前到账,春节期间才有收益。从百度百发的经验来看,应当是到不了帐,那明年的春节收益都白送给马云了。 &br&&br&而且
3,6,9,12,外加明年春节,一共垮了5个时点, 可以把散户的钱集中起来投向所有高收益的产品,保本保底就OK了……真的好精。
网上看到别人说的,给大家提个醒,翻下万年历,看一下明年春节的时间。 今年2月14号买入的话至少要到明年2月14号以后才能赎回,而明年2月14号是周六,到2月16号才是第1个工作日,2月18号就是除夕,不管转什么宝,需到帐第二个工作日确认,除非明年2月17号15…
来自子话题:
没人邀请我,我自己来回答一个这个问题, Certificate Authority 是重要的安全根证书。一旦发生漏洞或者被入侵,私匙泄露等等将会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失。&br&&br&在每一个操作系统 linux/unix/win/android/ios 都会内置根证书,往往会有几十个认证机构的根证书被植入了你的电脑里。&br&&br&这些证书非常的重要, 根证书是构建了整个互联网安全的信任体系。 &br&&br&它们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 操作系统信任它们——& 它们信任其他它们签发的证书——》我们信任操作系统。 这就构成了一个很严密的PKI信任体系。&br&&br&&b&于是这些根厂商可以用它们的根证书,颁发第二级可信任证书。(中级)一般而言再由第二级的证书去签发给其他需要认证的厂商/用户。 由于电子签名的不可更改性,不可抵赖性,所以现在很多软件发行商都会找植根的厂商去给自己的生成的N级证书签名。最后用自己生成N级证书去给自己的软件/网站签名。&/b&&br&&br&&b&经过这些厂商签名的软件/网站 就可以附加自己的公司名字。确保最终用户收到的是未经更改的文件。 (有一些操作系统,对于有可信赖签名的软件的权限往往会放大)比如 Windows 内核的驱动,必须有 verisign 的交叉签名。 又或者 几年前的塞班之流的。软件都是需要可信赖签名的。&/b&&br&&br&除了对软件签名以及防止钓鱼证明你访问的就是某某网站之外,证书用在网站上还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对网页传输的加密。使用SSL 技术,可以确保用户提交/下载的信息,在客户端前未经篡改。即……
中间传输的内容的是加密的,即使在网关监控数据,&b&你也无法解出真正传输的明文是什么东西。&/b&&br&&br&&img src=&/916b8baafdd_b.jpg& data-rawwidth=&493&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3& data-original=&/916b8baafdd_r.jpg&&&br&上图的意思是geoTrust 信任该网站,且你访问的内容是加密传输的。&br&&br&&br&那么, 如果有一家掌握根证书的公司,恶意给别人的网站颁发证书,会怎样呢?&br&&br&这里说一个好玩的故事,有一个安全公司叫 DigiNotar ,在windows操作系统里有它的根证书。它的服务器被入侵,证书的 key 被盗。于是有黑客就用它的key去签发证书(理论上可以胡乱认证,把 &a href=&&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认证为 google inc 。 把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认证的 gmail 邮箱 ) 普通用户看到网站是通过https 链接的,并且有根证书的认证,就会潜意识的以为这个网站的安全的。 &br&&br&于是证书key 被盗后。微软紧急发布了一个补丁。&br&&br&&p&微软在 &a href=&/zh-cn/security/advisory/26077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B2607712&i class=&icon-external&&&/i&&/a& 补丁中宣布了DigiNotar的根证书无效。原文如下:&/p&&blockquote&Microsoft 已获悉 DigiNotar 颁发了至少一个虚假数字证书,DigiNotar 是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存储区中出现的一个证书颁发机构。虚假证书可能用于哄骗内容、执行网页仿冒攻击或者针对所有 Web 浏览器用户(包括 Internet Explorer 用户)执行中间人攻击。虽然这不是 Microsoft 产品中的一个漏洞,但是此问题会影响 Microsoft Windows 的所有受支持版本。&/blockquote&&br&&br&回到题目的担忧吧,&b&我觉得题主的担忧不是多余的,专业的根证书厂商自身有很多规范的比如
verisign 或者 getrust
globalsign 等在给每一个证书签发之前都会仔细审核,认定申请人的资料,是否对应。并且给出一定的担保赔付。因为它们专业,所以由它们签发的证书,往往会出错的概率很小,几乎没有。&/b&&br&&br&另外,我查看了一下支付宝的根证书,&b&事实上,很多公司都会往用户的操作系统里写入的一个根证书,我想比如 招商银行 工商银行,甚至农业银行都会写入一个证书吧。 这个证书是用于U盾的认证服务。&/b&以及在线支付安全。我相信这些公司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用于的资金更加安全,所以由自己掌握根证书,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会那么被动的。&br&&br&&b&基于上考虑, 无论是支付宝还是12306或者各大银行植入根证书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权衡利弊得失,我认为植入根证书的好处,大于它的风险。&/b&&br&&br&当然,我强烈建议楼主,每次打开使用SSL 加密的网站之前,点一下浏览器的小锁。&br&&br&&img src=&/d6740929caf930bebd8e_b.jpg& data-rawwidth=&761& data-rawheight=&1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1& data-original=&/d6740929caf930bebd8e_r.jpg&&&br&&br&看看它的证书是谁签发的(比如 gmail 的根证书是 geotrust 中级证书是 Google Internet Authority ,如果它的证书是一个你不知名的证书机构颁发的(比如, &b&有一天你看到 12306的那个SRCA
证书,给 &a hre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签名,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可能吗,不可疑吗?&/b&),如果你真看得到那么一天请不要输入任何的账户密码信息。并且更换网络连接查看你是否被劫持。只要小心,警觉,懂得一定的安全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范TLS 中间人攻击的。
没人邀请我,我自己来回答一个这个问题, Certificate Authority 是重要的安全根证书。一旦发生漏洞或者被入侵,私匙泄露等等将会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失。在每一个操作系统 linux/unix/win/android/ios 都会内置根证书,往往会有几十个认证机构的根证书被植入…
来自子话题:
对于创业者而言,一方面不再需要申报公司实收资本,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减轻了创业成本,也消除了悬在头顶的三把刑事罪名利剑(虚报注册资本罪、抽逃出资罪、虚假出资罪);另一方面则对自己的诚信有更大挑战,其交易对象不再仅仅看公司登记的注册资本额,而要看公司股东甚至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资信状况,否则不敢轻易与其交易,公司股东出资不到位时按其承诺出资额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将倒逼创业者掂量是否需要申报巨额注册资本额,并更加注重公司及本人本单位的诚信。&br&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必须调整交易习惯,不能再轻信公司注册资本额高低,而要严格审查该公司及其股东、实际控制人及高管的诚信状况。&br&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而言,将少了一项重大业务:目前公司设立登记及每年年检时需要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改革后此项业务将消失。为此,对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是一大挑战。&br&对于工商机关而言,大家可以放心,只会给大家依法提供创业便利。当然,企业登记宽进后,企业登记审查原则是否会完全调整为形式审查,还有待国家明确。目前,最高法院要求工商机关在办理公司登记时必须审慎合理审查,必要时还得要求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现场确认签名盖章真实性,此审查原则既加重了工商机关审查责任和工作量,也增加了企业及其投资者的负担,虽然更有利于维护股东权益(能防范他人伪造股东签名盖章办理股权变更等手续),但牺牲了企业登记的便捷性,在交易安全与交易效率方面如何把握平衡还有待立法机关和国务院予以明确。
对于创业者而言,一方面不再需要申报公司实收资本,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减轻了创业成本,也消除了悬在头顶的三把刑事罪名利剑(虚报注册资本罪、抽逃出资罪、虚假出资罪);另一方面则对自己的诚信有更大挑战,其交易对象不再仅仅看公司登记的注册资本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层认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