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歌 哦,我的黑眼睛的姑娘 歌词

黑眼睛的姑娘&歌词翻译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原声音乐
——叶尔江·马合甫什;阿斯哈尔·买买提的歌曲《黑眼睛的姑娘》
歌词翻译 (最初发表于)
《黑眼睛的姑娘》
手握着乐器,在属于我们的日子里尽情欢乐吧。
娇媚的鲜花朵朵飘香,盛开在我们走过的路上。
Suyganuxka azza azza suyganuxka
qornighlaza
Suyganuxka qoniglaza
millayimmaya
我骑着黄色的马儿驰骋在雨后稍显泥泞的大地上,为了马儿也能清爽。
拿起笔来开始写信,为了心爱的人能够来到我身旁。
Suyganuxka azza azza suyganuxka
qornighlaza
Suyganuxka qoniglaza
millayimmaya
扑哧扑哧,迎面而来一群羊,里面唯有一只黑色的羊。
如果你足够睿智,那就尽情欢乐吧,有谁能活到世界的尽头?
Suyganuxka azza azza suyganuxka
qornighlaza
Suyganuxka qoniglaza
millayimmaya
我将心爱的手风琴留在了身后的那座大山中。
留下也罢,我已不再有任何地留恋。
Suyganuxka azza azza suyganuxka
qornighlaza
Suyganuxka qoniglaza
millayimmaya
我的母语非哈萨克语,翻译出的汉语版歌词,不免会有不那么精准的用词。恳请谅解。欢迎哈萨克族的朋友或精通哈萨克语的朋友对此汉语翻译歌词中的不足之处给出修改建议。谢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哈萨克民歌——黑眼睛
哈萨克民歌当中常常用人体五官、首饰等为歌曲命名。如《白额头》,表现赤子想念母亲,先是回忆母亲的额头、发髻开始,接下来尽情抒发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
您接下来要欣赏的这首哈萨克歌——《黑眼睛》,表现了哈萨克小伙儿对心上人发自肺腑的眷恋,冥冥中脑海中浮现着那姑娘如傍晚静静的湖水般,清澈而不见底大眼睛。
歌曲中不由的写到“你还在独自徜徉吗,我的红花,你还好吗...你那如月色下湖水般悠悠的眼神,是否仍抛开一切,在独自徜徉....”
(前40秒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耐心等待后,您将得到惊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 ||||||来自 优酷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排序:|
来自 优酷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排序:|
来自 SWF数据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排序:|那些年,听过的哈萨克民歌
更改文字大小:
小时候,家在裕民县城最边上,那时县城边上就是庄稼地和草地,经常有一两个骑着马,穿着皮大衣,戴着尖尖的狐狸皮帽子在乡间路上边走边唱,高亢悠长的调子穿透力极强,在田野上回荡很长时间。
长大后,当记者,经常坐车到夏牧场或者冬窝子,车上时不时会响起哈萨克歌曲,有的节奏明快,有的曲调悠长,虽然听不懂哈萨克语,但随着冬不拉的伴奏,随着当时的心境和车窗外的风景,常常将思绪带到很远。
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世代居住在辽阔的草原和高耸的群山当中,这种地域性让哈萨克民歌拥有宽广的旋律,一年四季的转场生活和大自然的寒暑冷热,让这个民族遭受着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正是这个原因,哈萨克民歌节奏富于变化,有时轻松,有时惆怅,有时高昂,有时低回,正如许多介绍哈萨克族资料上所说“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的确如此,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凡是有冬不拉的地方都会有哈萨克音乐,凡是有哈萨克毡房的地方,都会响起哈萨克歌曲。
去年5月,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连续几期播出了《通天之地——青河》,介绍哈萨克民族音乐,年底在新疆卫视又播出了《通天之声——哈萨克族双语音乐晚会》,里面演唱的许多民歌通过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之手翻译成汉语,让不懂哈萨克语的观众深入了解了哈萨克民歌。
在许多人印象中,哈萨克族民歌只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燕子》几首,在国内外大型晚会和著名歌唱家经常演唱的也就这几首,不过,真正的哈萨克民歌比这要丰富得多,就像一盘正宗的哈萨克手抓肉一样,羊头有羊头的味道,羊腿有羊腿的味道,每首歌听起来,感觉不一样,回味也不同。
故乡和爱情是哈萨克民歌两个永恒的主题,哈萨克人对故乡的热爱像马奶酒一样,不断发酵,随着时间的沉淀,思乡之情更加浓郁。《故乡》这首歌
不止一次听过,最好听的要算是男中音,感情激昂而充满深情,尾调自由延长,中
间的感叹悠远绵长,歌曲中不断感叹“美丽故乡,
永远在我心里,
我用我的心声在这呼唤”。著名哈萨克族学者阿拜的《月光》也是一曲咏叹故乡的歌曲,故乡的小河奔流到夏牧场的深山谷,舒缓中的曲调中加上冬不拉的旋律,明澈唯美、宁静高远、从容匀称,无风之夜月光下的故乡是一幅令人迷醉的画卷。
如果你是一位牧人,赶着牛羊爬上高山,站在山冈上,看着蜿蜒的河水从深山中流出,河流的远方是即将要去的春秋牧场,而盆地的那边,就是水草丰美的夏牧场,这种胸怀中的故乡,是何等的辽阔。
哈萨克族人一年四季从春秋草场到夏牧场,再转回春秋草场,又到冬窝子度过漫长的冬季。故乡,可能是高山夏牧场那一汪清泉,也可能是阿吾勒深处那个小山包。
月是故乡明,每个思乡的游子听到故乡熟悉的音乐后,都会从心里泛起对故乡的思念,正如陕北人听到信天游、山东人听到沂蒙山小调一样。每个远离家乡的哈萨克族游子脑海里都会像电影镜头一样,浮现出“咩咩”的羔羊叫声,还有那飘荡着牧草味道的草原阿吾勒。
因为工作关系,前几年,我几乎转遍了塔城盆地的春秋夏冬牧场,感受着哈萨克族牧民的喜怒哀愁。
牧民最寂寞的是漫长的冬牧场,秋天来了,高山夏牧场气温骤降,有时在9月都可能下雪,牧民把牛羊赶到山下的春秋牧场过渡,再到城里买上半年的面粉清油和生活必需品,进到大山深处的冬窝子,顾名思义,冬窝子就是山间一个个小盆地,多的四五户,少的一两户,相隔几公里十几公里不等,从前一年的10月底到第二年的4月初,近半年的时间牧民就生活在这窝子里,有时候大雪封山,一两个月都出不来,牛羊啃食着枯草,遇到雪大天冷,成群的牛羊被风雪这把刀子杀死。
牧民最辛苦的是在转场时,经过一个冬季,牛羊到了最瘦弱的时候,这时冬牧场积雪融化,没有水源,只有转到春秋牧场经过休整才能到夏牧场,这期间,倒春寒、大风大雨都可能吞噬牛羊的生命,再加上正是下春羔的季节,许多母畜在路上生产甚至流产,牧民有时候好几天睡不好觉,春寒季节,在野外随意搭个简易毡房,烧一壶黑茶吃上几块干馕,有时还要怀抱着刚产下的羊羔,这份辛苦常人难以忍受。
牧民最快乐最惬意的时候是在夏牧场的两三个月,一般来说夏牧场都在高
山之上,五颜六色的野花像花毡一样铺满了高山草场,这时候牧草丰盛,尽可以将牛羊放到草场上,经过了一冬的饥渴,牛羊放开吃喝,不长时间瘦弱的身体便像充了气一样肥胖了起来,冬羔子和春羔子欢快地在夏牧场长大。也就是这个时节,阿依特斯大会也就是阿肯弹唱会才会举办,大家呼朋引伴,从几十公里上百公里以外赶来,坐在毡房里,开怀畅饮,弹起冬不拉,唱起歌来,整个草原也跟着沸腾起来。
正是这种生活经历,让哈萨克族人对故乡的感情尤为珍惜,他们的歌曲节奏富于变化,有时像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有时像太阳初升豪情满怀,有时像天鹅游湖快乐无忧,语言总是苍白无力的,唯有音乐,沉浸其中,仔细聆听,你会领会到乡愁,体会到眷恋,包括对人和大自然所有生灵的爱。
哈萨克的情歌也很好听,我听到的情歌不像《玛依拉》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这样奔放和直接,大多数和《燕子》一样,忧伤而绵长:
听我唱个我心爱的燕子歌,
亲爱的听我对你说一说燕子。燕子啊,燕子啊,
你的性情愉快亲切又活泼,你的微笑好像星星在闪烁。啊~~眉毛弯弯眼睛亮,脖子匀匀头发长,
是我的姑娘燕子啊……
最早听这首歌是黄灿在《西域情歌》专辑里唱的,黄灿略带嘶哑的嗓子把这首本身就感伤的歌曲唱得更加令人心酸,委婉凄美的情感像小溪般曲折婉转。
听着听着,有时会让人泪水滂沱。姑娘的歌声在诉说一种担心和期望:“不要忘了你的诺言变了心,我是你的,你是我的燕子啊。”
听到《燕子》这首歌时,我想起了《乐府民歌》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爱情对于每个女人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对于这份爱情,不要轻易决定,也不要随意放弃。恋爱的人!珍惜幸福!珍惜生活!
哈萨克民歌中这类曲调带着忧愁的歌很多,像《哦,我的黑眼睛》、《心上人》、《小黑鸟》。尤其是《小黑鸟》这首歌,既像一首情歌,也像一位少女怀念儿时伙伴的歌:
……小黑鸟,
我俩从小一起长大,为什么失去了你,我不知道,
孤独的小黑鸟,飞得多辛劳,可怜她,
不肯落地,
苦苦的鸣叫,
孤独落在大树上,
歌唱在旷野有谁知道……
听完哈萨克的情歌,也许你会流泪,也许你会感慨,你会从歌曲中体会到悲苦、离合、善良、欢乐,以及人世间的良知、仁爱和怜悯,激起你内心深处久违的最柔软、最细腻的情感。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有一首节奏轻快的民歌《哈尔哈沙》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奔放和热情。
最早听这首歌,我是10年前在塔尔巴哈台山巅上的毡房里听到的,当时到夏牧场已经是深夜11点了,整个草原天地一色黑如漆,空气湿得抓一把就会有水气,在毡房里还没坐一会儿,雨就淅淅沥沥下了起来,越下越大,直把毡房上厚厚的毡垫渗透,“滴滴答答”落在毡房里的花毡上,主人家急忙拿出许多脸盆大小的搪瓷盘别在毡房的撑杆上,让雨水在外面顺着毡垫流到地里。
虽然是盛夏季节,穿短袖的我此刻在海拔两千米的夏牧场,冻得瑟瑟发抖,刚刚端上来的“库尔达克”里羊油一会儿就凝结了,只有奶茶带着热气,这时冬不拉突然响起,明快的节奏下,弹唱者呷了两口奶茶仰脖喝下一杯白酒,歌声就响起来了:“清茶倒上,冰糖放上,你的名字叫什么,认识一下,哈尔哈沙啊,奶茶倒上,酥油放上,你的名字叫什么,交个朋友,哈尔哈沙,啊……”
第一遍是用哈萨克语唱,虽然听不懂唱什么,但明快的节奏和诙谐的表情让我们忘记了暂时的寒冷。第二遍为了照顾我们这些汉族朋友,唱歌的人专门用汉语唱了一遍,听完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抓肉上来了,大家大口大口地吃肉,50克的酒杯,一杯杯白酒一饮而下,酒足饭饱后,餐单撤掉了,大家一起跳起舞来,随着冬不拉和手风琴的节奏,黑走马跳起来,舞之蹈之。
听过这首歌后,你会看到这个草原民族的另一面:面对生活,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充满热情。
作者:陈文
手机天山网 iPhone客户端
手机天山网 Android客户端
天山网官方微信(微信扫描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萨克歌曲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