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就在开国大典资料的现场,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些什么?又会怎么说,

假如你是一名开国大典的学生_百度知道
假如你是一名开国大典的学生
提问者采纳
今天,我们学习了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我想:“要是开国大典那一天我在现场就好。” 想到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晕了过去……当我醒过来时,我发现我置身于一个人山人海的广场上。我看了一下周围,发现,我原来是在天安门广场上。突然,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个人说到,:“典礼开始!”这一句话说得我一头雾水,什么典礼啊?“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这时国歌响了起来,我恍然大悟,莫非这是在开国大典?就在这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毛主席出现在城楼上,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正式成立!”毛主席用颤抖的声音说到。主席的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我也跟着欢呼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接着,毛主席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当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人们热爱领袖的心声汇成了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旁边的一个农民同志还激动的流下了泪水。“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国歌又响了起来,不过这次还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它。这时,全广场的人民群众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站从此起来了!接下来,是雄伟的阅兵式。与我以前想象的不同,这次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不是我想象中的“小米加步枪”,而跟现在差不多:陆军战士踏着整齐的正步穿着那个年代的军装出场了,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一个装甲部队,坦克,战车应有尽有。“呜——”飞机来了,全场群众一起把手里的东西跑向天空,我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战斗机,虽然这飞机在我们这个年代老式了一点,可我还是激动得把手中的语文书(晕之前手上拿的)抛向了天空。两个半小时后,阅兵式结束,群众的游行开始了,我也跟着一起走。突然,我摔倒了,眼看快被后面的人踩到时,我脑子又一片空白晕了过去……当我醒来时,我发现自己躺在家里的沙发上。回想刚才的开国大典,不禁感慨万千:多少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流血牺牲才换来了这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一定也曾渴望亲眼看见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幕,可没能如愿。而我们这些享受他们胜利果实的后辈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我们的知识把他们打下的江山建设的更好!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5条回答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流动。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参考资料:
课文《开国大典》
那会我该多幸福呀
我早就想亲临那种场景了
就是每次只能在电视里看到
看见毛主席我会兴奋得一夜睡不着啊
大概在天安门前喊毛主席万岁吧~~~
我也在想我.照着书上的改改就行了吧?
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开国大典——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开国大典上发生了什么事?_百度知道
开国大典上发生了什么事?
开国大典上做了些什么事?快……急啊。。。
提问者采纳
中央档案馆保存的194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程序表》中,记载了开国大典的三大项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 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和焰火晚会。 庆典的场地设在天安门。 然而,在此之前,关于庆典场地的选择却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将庆典活动安排在天安门。另一种方案则是在西苑机场,理由是: 3月25日,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在西苑成功地举行过阅兵。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地处郊区,地形开阔,万一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袭击也便于疏散和隐蔽。 兼任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的周恩来经过再三斟酌后,决定将庆典的场地定在天安门。 针对国民党空军在开国大典那一天可能进行的空袭,周恩来指示:在北平的南苑机场集中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有升空作战能力的战斗机群,在北平的四周布置用于防空的高射炮群。 清理污水坑 在得到中央的同意之后,周恩来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迅速修整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 从当年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天安门城楼的城墙斑斑驳驳,城楼上散落的是残砖断瓦,梁柱上积满了野鸽子的粪便。当年的广场上除了这些成片的杂草以外,还有成堆的垃圾和与垃圾为伴的苍蝇和老鼠。 日,北平市召开了第一届各界代表大会,时任市委书记的彭真宣布了整修开国大典主会场--天安门广场和城楼的决议。 日是星期六,这一天天还没亮,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向天安门广场集中,到了下午的3点钟,参加义务劳动的人数就达到了6000多名。几天之后,广场上的垃圾、杂草消失了,腐臭味也消散了,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大广场。 天安门城楼和广场的垃圾清理干净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天安门城楼的装修。这包括:在天安门上挂起红灯笼、城墙两边书写巨幅标语、在城门上方悬挂毛泽东的巨幅画像等工作。 刚刚解放的北平城是个破烂的城市,城里遍地都是垃圾。北平解放以后,北平市人民政府向古城的垃圾宣战了。当时,北平军管会有一条硬性规定:无论公车私车,汽车出城的时候,必须捎上垃圾。据统计,在开国大典之前,北平市共清除垃圾20多万吨。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49年底才告一个段落。 受阅部队 当北平人民向垃圾宣战的时候,开国大典的阅兵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1949年7月上旬的一天,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听取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副总指挥杨成武等受阅部队负责人的汇报。汇报结束的时候,毛泽东用郑重而诙谐的口气说道:“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无论是军种、兵种,还是规模上,都是最多最大的一次,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16万。 参加受阅的海军代表队由海军学校与华东舰队组成;陆军代表队由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组成;其中战车师包括摩托化步兵团、装甲车团和坦克车团。 参加受阅的步兵方队,则是20兵团67军的199师。 李水清,当时是199师的师长。 李水清:“我们接到这个任务以后,全体官兵非常高兴,感到很光荣,特别是讲到了,我们是要代表全国解放军,来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所以,特别高兴。” 开国大典的阅兵式盛大而又空前,负责阅兵训练的杨成武不仅查阅国内外有关阅兵的资料,他还找其他的解放军将领虚心求教。 南苑机场 7月,正是北平的盛夏,199师的一万多人马全部集结在北平市郊。按照阅兵指挥部的要求,步兵师在阅兵的时候出12个方队,每个方队由144名指战员组成。 李水清:“一万多人只要两千多人,所以大家拼命地练,都写决心书,要参加受阅,所以我们除了这个两千多人以外,我们又另外组织选了二百多人,做预备的。” 训练前的准备已经基本就绪,但是,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已经有22年战史的人民解放军,居然没有一本关于队列训练的条文和规范动作的准则。他们拿什么作参考呢? 李万恒:“这个条例开始是国民党的,以后是苏联的,最后还是按照刘伯承那个操典进行队列训练,在队列训练期间里头,这个齐步正步,这个东西是你这一步迈出去70公分,高度15公分,这是齐步,正步30公分的高度。” 三伏时节的炎炎烈日照在天坛公园,公园围墙外的空地上是整理过的训练场,场地边沿搭着他们宿营的帐篷。199师的官兵们在这里开始了严格的分列式训练。 一转眼,就到了1949年的8月1日。这一天,阅兵总指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给新成立的特种兵部队授旗。特种兵部队属于陆军序列,主要包括礼炮部队、骡马炮兵以和装甲兵。 杨成武 曾经担任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的李健,当时是特种兵司令部的参谋长。 李健:“选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党员,另外大部分,百分之四十以上都是英雄连队,都立过大功,小伙子都比较高,一般都是一米七八、一米八零这样,确实也很标准。” 听说受阅部队的训练非常艰苦,爱兵如子的朱德总司令再也坐不住了,他亲自赶到受阅部队的驻地,去看望正在训练的指战员。回到中南海,他吩咐有关部门给参加受阅的官兵每人每天增加一个鸡蛋。 开国大典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升国旗、鸣礼炮、奏国歌。特种兵司令部将鸣礼炮的任务交给了战车团参谋长韩怀志。 人和炮调集齐了,韩怀志便一门心思扑在了训练上。却把新婚不久的妻子抛到了脑后。 骑兵代表队,由华北军区骑兵三师组成,指战员多数来自内蒙古大草原。 战车团把训练场摆在了北平西郊的荒地里。 在战车团加紧训练的同时,住在北平城东单大街西总布胡同里的军乐团也在抓紧时间排练。 参加阅兵的士兵 担负着为开国大典和政协会议演奏重任的军乐团,被人们称为“礼乐之神”。 阅兵指挥部指示:将华北人民文工团的管乐队以及受阅部队军师两级的军乐队合并,组建成联合军乐队,于是,一支200多人的联合军乐队诞生了,由罗浪担任总指挥。 1937年从马来西亚回国的罗浪,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学生。1939年,他到达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后来,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第一任团长。 有一天,阅兵指挥部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召开有苏联专家参加的部队负责人会议。会上对采用什么样的曲子作为阅兵典礼乐曲出现了分歧:第一种意见是随便找一个好听的阅兵进行曲就行了;第二种意见则是用苏联的阅兵曲。 罗浪:“我说是不是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现在已经用过的,使用过的一些革命歌曲改编的军乐曲子来作为我们这次阅兵的典礼用曲,来作为我们的阅兵用曲。” 会上对此事激烈的争论起来,鉴于意见一时难以统一,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指示罗浪,写一个阅兵和群众游行的乐曲曲目上报中央。 参加阅兵的坦克 很快,毛泽东就作了 “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的批示。决定采用罗浪所报的《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队进行曲》等5首曲目为开国大典乐曲。 阅兵曲目确定下来以后,为了使其达到适合典礼使用的音乐,罗浪挑灯夜战,连夜对乐曲的旋律和配器进行了修改。 时间很快就到了1949年的9月1日,这一天,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在传达中央关于开国大典阅兵的指示时说:“中央决定在新中国成立之日,除地面部队以外,空军也要出动。” 9月上旬的一天,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来到南苑机场上,随着巨大的轰鸣声,9架战斗机相继从跑道起飞,很快就在空中调整成品字队形,并两次通过机场上空。 在地面观看飞行表演的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拍手叫好,为飞行员加油鼓劲。当飞行表演结束后,朱德用企盼的口吻说:“能不能再多几架飞机,什么飞机都行”。 林虎:“后来他们走了以后,我们就研究了,又增加两架“蚊式”战斗机,这个飞机是英国造的,它机身什么,都是木头的,实际上就发动机是金属的,有些设备是金属的,但是这个飞机既能做轻型轰炸机,又能做战斗机。” 阅兵式里的乐队 几天以后,又有三架修复的运输机,一架通讯机,两架教练机纳入了受阅飞行队。 军委航空局最后敲定,10月1日那一天,将有17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 九月的北平,已经进入初秋,受阅部队的训练也进入了“倒计时”。 九月份的一天夜晚,受阅部队接到了到天安门广场预演的通知。 信心十足的199师师长李水清带领训练了两个多月的部队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当正步通过天安门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训练场上走得还像样的部队这时候乱了方寸:该迈出左脚的时候,有人偏偏踢了右腿。 乐队总指挥罗浪发现,原来是战士们的步伐跟不上乐队的鼓点,他立即对军乐队的节拍做了调整。 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传出以后,报名参加的单位和群众格外踊跃。 长辛店铁路工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来到这里,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也曾经两次到过这个工厂。 北平市总工会给了长辛店铁路工人2000个参加大典的名额。 门头沟镇的西辛房村地处北平远郊山区,距离天安门30多公里。 1949年的9月,一百多名村民接到了参加开国大典的通知。焦桐兰和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也被批准参加开国大典。为了早一点赶到天安门, 早一些见到毛主席,焦桐兰和小伙伴商量之后,凑钱买了一辆没有刹车,没有铃铛的旧自行车。 1949年的9月30日,是中国农历的八月初九。这一天晚上,许多人在兴奋和等待中度过了新中国诞生的前夜。 李水清:“都在那里不睡觉,把钢盔擦的干干净净,擦的亮亮的,好看。” 北平西苑 焦桐兰:“一宿也没睡觉,没睡觉以后就是想到毛主席那儿去,见毛主席怎么样的表达心情呢,见毛主席是什么样的,长得什么样呢。” 这天晚上的10点钟,周恩来到了天安门,对城楼的布置工作做最后一次检查。当看到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下面写有“毛泽东同志” 几个字的时候,他立即派人找来中南海俱乐部主任钟灵。 钟灵:“他说这个不能要,因为开国大典呀,要很严肃呀。” 毛泽东的这幅画像出自周令钊的手笔,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他小心翼翼地用颜料把画像下面的几个字盖住。当周令钊做完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10月1日的凌晨。 修缮一新的天安门城楼和它面前的广场,正迎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诞生。
提问者评价
谢谢咯,握个手。。。。。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7条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着54个民族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无数群众举着红灯在城里游行,直到深夜,首都还沉浸在狂欢的气氛中。狂欢的浪潮扩展到全国各地,从城市到乡村,解放了的人们欢呼着、跳跃着,每个人都从心中发出同一个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上海市百万群众举行盛大庆祝游行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毛泽东亲自升起新中国第一面国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北京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庆祝共和国成立;中央档案馆保存的194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程序表》中,记载了开国大典的三大项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仪式; 三、人民群众游行活动和焰火晚会。 庆典的场地设在天安门。 然而,在此之前,关于庆典场地的选择却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将庆典活动安排在天安门。另一种方案则是在西苑机场,理由是: 3月25日,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在西苑成功地举行过阅兵。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里地处郊区,地形开阔,万一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袭击也便于疏散和隐蔽。 兼任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主任的周恩来经过再三斟酌后,决定将庆典的场地定在天安门。 针对国民党空军在开国大典那一天可能进行的空袭,周恩来指示:在北平的南苑机场集中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有升空作战能力的战斗机群,在北平的四周布置用于防空的高射炮群。 清理污水坑 在得到中央的同意之后,周恩来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迅速修整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 从当年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天安门城楼的城墙斑斑驳驳,城楼上散落的是残砖断瓦,梁柱上积满了野鸽子的粪便。当年的广场上除了这些成片的杂草以外,还有成堆的垃圾和与垃圾为伴的苍蝇和老鼠。 日,北平市召开了第一届各界代表大会,时任市委书记的彭真宣布了整修开国大典主会场--天安门广场和城楼的决议。 日是星期六,这一天天还没亮,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向天安门广场集中,到了下午的3点钟,参加义务劳动的人数就达到了6000多名。几天之后,广场上的垃圾、杂草消失了,腐臭味也消散了,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能容纳16万人的大广场。 天安门城楼和广场的垃圾清理干净之后,接下来就是对天安门城楼的装修。这包括:在天安门上挂起红灯笼、城墙两边书写巨幅标语、在城门上方悬挂毛泽东的巨幅画像等工作。 刚刚解放的北平城是个破烂的城市,城里遍地都是垃圾。北平解放以后,北平市人民政府向古城的垃圾宣战了。当时,北平军管会有一条硬性规定:无论公车私车,汽车出城的时候,必须捎上垃圾。据统计,在开国大典之前,北平市共清除垃圾20多万吨。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49年底才告一个段落。 受阅部队 当北平人民向垃圾宣战的时候,开国大典的阅兵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1949年7月上旬的一天,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听取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副总指挥杨成武等受阅部队负责人的汇报。汇报结束的时候,毛泽东用郑重而诙谐的口气说道:“我们历来主张慎重初战,开国第一次嘛,一定要搞好。” 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在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无论是军种、兵种,还是规模上,都是最多最大的一次,投入的总兵力达到了16万。 参加受阅的海军代表队由海军学校与华东舰队组成;陆军代表队由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组成;其中战车师包括摩托化步兵团、装甲车团和坦克车团。 参加受阅的步兵方队,则是20兵团67军的199师。 李水清,当时是199师的师长。 李水清:“我们接到这个任务以后,全体官兵非常高兴,感到很光荣,特别是讲到了,我们是要代表全国解放军,来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所以,特别高兴。” 开国大典的阅兵式盛大而又空前,负责阅兵训练的杨成武不仅查阅国内外有关阅兵的资料,他还找其他的解放军将领虚心求教。 南苑机场 7月,正是北平的盛夏,199师的一万多人马全部集结在北平市郊。按照阅兵指挥部的要求,步兵师在阅兵的时候出12个方队,每个方队由144名指战员组成。 李水清:“一万多人只要两千多人,所以大家拼命地练,都写决心书,要参加受阅,所以我们除了这个两千多人以外,我们又另外组织选了二百多人,做预备的。” 训练前的准备已经基本就绪,但是,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已经有22年战史的人民解放军,居然没有一本关于队列训练的条文和规范动作的准则。他们拿什么作参考呢? 李万恒:“这个条例开始是国民党的,以后是苏联的,最后还是按照刘伯承那个操典进行队列训练,在队列训练期间里头,这个齐步正步,这个东西是你这一步迈出去70公分,高度15公分,这是齐步,正步30公分的高度。” 三伏时节的炎炎烈日照在天坛公园,公园围墙外的空地上是整理过的训练场,场地边沿搭着他们宿营的帐篷。199师的官兵们在这里开始了严格的分列式训练。 一转眼,就到了1949年的8月1日。这一天,阅兵总指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给新成立的特种兵部队授旗。特种兵部队属于陆军序列,主要包括礼炮部队、骡马炮兵以和装甲兵。 杨成武 曾经担任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的李健,当时是特种兵司令部的参谋长。 李健:“选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党员,另外大部分,百分之四十以上都是英雄连队,都立过大功,小伙子都比较高,一般都是一米七八、一米八零这样,确实也很标准。” 听说受阅部队的训练非常艰苦,爱兵如子的朱德总司令再也坐不住了,他亲自赶到受阅部队的驻地,去看望正在训练的指战员。回到中南海,他吩咐有关部门给参加受阅的官兵每人每天增加一个鸡蛋。 开国大典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升国旗、鸣礼炮、奏国歌。特种兵司令部将鸣礼炮的任务交给了战车团参谋长韩怀志。 人和炮调集齐了,韩怀志便一门心思扑在了训练上。却把新婚不久的妻子抛到了脑后。 骑兵代表队,由华北军区骑兵三师组成,指战员多数来自内蒙古大草原。 战车团把训练场摆在了北平西郊的荒地里。 在战车团加紧训练的同时,住在北平城东单大街西总布胡同里的军乐团也在抓紧时间排练。 参加阅兵的士兵 担负着为开国大典和政协会议演奏重任的军乐团,被人们称为“礼乐之神”。 阅兵指挥部指示:将华北人民文工团的管乐队以及受阅部队军师两级的军乐队合并,组建成联合军乐队,于是,一支200多人的联合军乐队诞生了,由罗浪担任总指挥。 1937年从马来西亚回国的罗浪,是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学生。1939年,他到达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军区,后来,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第一任团长。 有一天,阅兵指挥部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召开有苏联专家参加的部队负责人会议。会上对采用什么样的曲子作为阅兵典礼乐曲出现了分歧:第一种意见是随便找一个好听的阅兵进行曲就行了;第二种意见则是用苏联的阅兵曲。 罗浪:“我说是不是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现在已经用过的,使用过的一些革命歌曲改编的军乐曲子来作为我们这次阅兵的典礼用曲,来作为我们的阅兵用曲。” 会上对此事激烈的争论起来,鉴于意见一时难以统一,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指示罗浪,写一个阅兵和群众游行的乐曲曲目上报中央。 参加阅兵的坦克 很快,毛泽东就作了 “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的批示。决定采用罗浪所报的《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队进行曲》等5首曲目为开国大典乐曲。 阅兵曲目确定下来以后,为了使其达到适合典礼使用的音乐,罗浪挑灯夜战,连夜对乐曲的旋律和配器进行了修改。 时间很快就到了1949年的9月1日,这一天,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在传达中央关于开国大典阅兵的指示时说:“中央决定在新中国成立之日,除地面部队以外,空军也要出动。” 9月上旬的一天,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来到南苑机场上,随着巨大的轰鸣声,9架战斗机相继从跑道起飞,很快就在空中调整成品字队形,并两次通过机场上空。 在地面观看飞行表演的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拍手叫好,为飞行员加油鼓劲。当飞行表演结束后,朱德用企盼的口吻说:“能不能再多几架飞机,什么飞机都行”。 林虎:“后来他们走了以后,我们就研究了,又增加两架“蚊式”战斗机,这个飞机是英国造的,它机身什么,都是木头的,实际上就发动机是金属的,有些设备是金属的,但是这个飞机既能做轻型轰炸机,又能做战斗机。” 阅兵式里的乐队 几天以后,又有三架修复的运输机,一架通讯机,两架教练机纳入了受阅飞行队。 军委航空局最后敲定,10月1日那一天,将有17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 九月的北平,已经进入初秋,受阅部队的训练也进入了“倒计时”。 九月份的一天夜晚,受阅部队接到了到天安门广场预演的通知。 信心十足的199师师长李水清带领训练了两个多月的部队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当正步通过天安门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训练场上走得还像样的部队这时候乱了方寸:该迈出左脚的时候,有人偏偏踢了右腿。 乐队总指挥罗浪发现,原来是战士们的步伐跟不上乐队的鼓点,他立即对军乐队的节拍做了调整。 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传出以后,报名参加的单位和群众格外踊跃。 长辛店铁路工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的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就来到这里,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也曾经两次到过这个工厂。 北平市总工会给了长辛店铁路工人2000个参加大典的名额。 门头沟镇的西辛房村地处北平远郊山区,距离天安门30多公里。 1949年的9月,一百多名村民接到了参加开国大典的通知。焦桐兰和几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也被批准参加开国大典。为了早一点赶到天安门, 早一些见到毛主席,焦桐兰和小伙伴商量之后,凑钱买了一辆没有刹车,没有铃铛的旧自行车。 1949年的9月30日,是中国农历的八月初九。这一天晚上,许多人在兴奋和等待中度过了新中国诞生的前夜。 李水清:“都在那里不睡觉,把钢盔擦的干干净净,擦的亮亮的,好看。” 北平西苑 焦桐兰:“一宿也没睡觉,没睡觉以后就是想到毛主席那儿去,见毛主席怎么样的表达心情呢,见毛主席是什么样的,长得什么样呢。” 这天晚上的10点钟,周恩来到了天安门,对城楼的布置工作做最后一次检查。当看到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下面写有“毛泽东同志” 几个字的时候,他立即派人找来中南海俱乐部主任钟灵。 钟灵:“他说这个不能要,因为开国大典呀,要很严肃呀。” 毛泽东的这幅画像出自周令钊的手笔,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他小心翼翼地用颜料把画像下面的几个字盖住。当周令钊做完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10月1日的凌晨。 修缮一新的天安门城楼和它面前的广场,正迎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诞生。
开国大典 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会议,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纲领。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迅速组成政府机关,推行各项工作。 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在天安门城楼上就位。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本日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又宣读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对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晚上,北京市民举行提红灯游行,直到9时许结束。 图片:
开国大典资料 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开国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尚未成立,筹备工作主要由刚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担。事亦凑巧,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8月就被内定调华南工作,准备解放广东,9月初就到江西赣州去了。中央任命时任副总参谋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司令员的聂荣臻接任。当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要进行阅兵时,中央军委又任命他担任阅兵总指挥。虽然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共25个单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聂荣臻为主任委员,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天安门会场、树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一个多月时间中完成。 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内潜伏特务难以一下肃清,而且国民党飞机还会来袭扰。当年5月4日,国民党就从青岛派出6架B-24型轰炸机轰炸南苑,投弹30枚,毁伤我飞机4架,房屋196间,死伤24人,因此聂荣臻一直十分重视防空问题。我们空军还未正式组建。军委有一个航空局,专门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担任北平防空。聂荣臻考虑很细,下令万一敌机前来,在场人员一定要原地不动,不能乱跑,听从指挥;对受阅的1978匹战马也都作了安排。当然这一切是在中央领导之下进行的,周恩来常常具体过问。如10月1日中央领导人的车队如何从中南海开到天安门下,周恩来带罗瑞卿都曾亲去检查。 庆典前中央人民政府举行首次会议 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的。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委员有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等56人。当日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简短隆重的闭幕式,由毛泽东主持,朱德致闭幕词,奏义勇军进行曲。主席台上第一次悬挂了五星红旗。散会时天已经很晚了。 习惯晚上办公批阅文件的毛泽东,这一天夜以继日一直工作到10月1日凌晨6点多(见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0月1日下午二时在勤政殿召开。全体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即,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会议还宣布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并通知各外国政府只有这个政府才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会议开完,全体领导人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庆典准时开始。 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会场 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修葺一新,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没有国徽,因为9月25日、26日政协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日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那时,东西三座门(正式名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及南面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长长的红墙,正南门即砖石结构的中华门都还存在,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封闭的会场。与8个月前北平刚解放时的天安门前比较,可说是焕然一新,宽广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现在国旗旗杆的地方已竖了一根当时看来已很高的旗杆,旗杆上有一个金色的顶。中华门外正阳门、前门箭楼两旁的许多建筑物上都张灯挂旗。“北平东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间都改成“北京东站”、“北京西站”了。会场里的工人、学生、干部、市民、城防部队都举了临时赶制的五星红旗及其他红旗、红灯和彩色小旗,特别是用红绢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灯,真是成了红旗红灯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举着绿底白色的星月旗,显得分外不同。会场上的群众共达30万人,分区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桥北没有现在的观礼台,但搭了两个简单的台子,一个供大会指挥用,一个给惟一的外宾观礼团,这就是前一天刚到的以法捷耶夫为首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受检阅部队则站在东长安街。 那时交通工具少,群众近则列队步行来,远的坐火车来。我当时所在的单位,临时编为华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迤逦一里许要步行到清华园车站。天未亮起床,到车站已7点,乘装煤的黑敞篷车,走了两小时才到前门车站。经过西直门车站时还见到门头沟工人也坐火车来。虽然“旅途”这样艰苦,但大家情绪高涨。在前门席地而坐等到下午两点才安排进入会场,午饭是馒头凉水,每人领到三块糖、两个梨,是节日优待。 毛主席在天安门上讲话 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终于在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那天早晨是阴天,上午和中午还下了一点小雨,但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毛泽东主席宣读的公告,约九百字,虽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泽东文集》,但收入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及《共和国档案》。 提到开国大典,人们很容易想到毛泽东主席那句震古铄今的名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这句话,并不是毛泽东在天安门楼上讲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协开幕词中讲的。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篇文章已收入《毛泽东文集》。 还可提及的是升国旗、鸣礼炮。鸣礼炮从北平解放后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7月7日晚天安门20万群众纪念抗战12周年及政协筹委会召开时放的。第二次是9月21日新政协开幕时鸣了礼炮54响。这次开国大典则以54门礼炮鸣28响,54门礼炮象征全国54个民族(当时还未有现在56个民族之说),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奋斗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正在礼炮轰鸣时,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场群众都把红旗红灯高高举起,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朱总司令下达总部命令 毛主席宣读完公告后,阅兵开始。检阅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 首先由聂荣臻陪同朱总司令坐敞篷车开始检阅。检阅毕,朱总司令回到城楼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内容为“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因为当时华南的两广海南、华东的福建一部分、西南全部(四川、西康、贵州、云南、西藏)均未解放,新疆虽宣布和平起义,解放军尚未到达迪化(乌鲁木齐),更不要说还有台湾,所以朱总司令的命令是有针对性的。命令宣布后,进行分列式。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14架在全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前后历时3小时。 难忘的群众大游行 整个阅兵结束后,群众游行开始。一批批群众队伍,无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楼前,看到衷心敬爱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来,天安门楼上的灯光突然照亮,上面是一串红橙色的灯,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色电虹灯,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灯光射向全场,灯光闪闪,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门附近三处施放,五彩缤纷,此起彼落。群众手里举的纸灯、纱灯也都点亮了,广场上是灯的海洋。 等到八点多钟,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才在华北大学之后行动。队伍慢慢走近金水桥,只听见城楼上扩音器传出“万岁”、“万岁”的声音,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回应华大同学的欢呼。我们紧跟着走过金水桥,大声高呼“毛主席万岁”,这时才见到城楼上大宫灯前毛主席那魁梧的身躯,他不戴帽子,挥动着手用湖南口音高呼“万岁”,有时还喊“同志们万岁”,这时我们都感到毛主席看见我们了,口号喊得更为起劲,血都要沸腾了。我们还看到少奇同志,看到他身旁的女同志,我们猜一定是宋庆龄副主席。我们把手举到头顶鼓掌,主席台的领导人也鼓掌,人民的领袖们真是和我们心连心。
开国大典记录
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估计总数有30万人。观礼的还有国际友人。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挺立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代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银(人)民共和乖(国)、中央银(人)民珍(政)府,今天,成立啦!”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以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
国歌,国旗,阅兵,主席一句话,万众欢呼
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