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拼音中,最少几个并列词语才能用“等等”

汉语言文字学硕博毕业论文 - 《现汉》中含比喻义的双音并列词语的功能认知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现汉》中含比喻义的双音并列词语的功能认知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西晋佛经并列词之内部次序与声调的关系-五明研究-学佛网
栏目:-&-&声明-&
西晋佛经并列词之内部次序与声调的关系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 14:45:46&&&
&&& 微信分享&&&&&&&
前五篇文章
西晋佛经并列词之内部次序与声调的关系  竺家宁  中正中文学术年刊  创刊号 (1997.11)  页41-69  --------------------------------------------------------------------------------  页 41  本章探索了西晋时代竺法护译经中的并列式合义词,观察它的前后两个词素,它的次序是如何固定下来的。和意义有关?还是由语音决定?因为并列式的两个词素地位是相等的,哪个先,哪个后,原本并非绝对。然而当时的社会习惯选择了其中一种形式,是完全任意的组合?还是遵循著某一种规律倾向?本章尝试由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语音和语义。  我们先从语音方面观察。语音中最有可能影响构词词序的,是声调。丁邦新曾发表(史语所集刊 39 本下册,1969)及(史语所集刊 47本 -- 分1975)两篇论文。根据统计发现国语双音节并列词两字间除同一声调之外,事实上是按声调而排列的。两成分间如有一个是阴平字,它一定在前。如有一个是去声字,它一定在后。如没有阴平字,也没有去声字,则阳平字在前  页42  。这个规律例外的只占 14%。 并列式成分同属一个声调的占 25%。其余 61% 都合于这个规律。后来又从历史的角度检查,按平上去入分析,结果是: 两成分间如有一个是平声字,它必定在前。如有一个是入声字,它一定在后。没有平入声字时,上声字在前。例外占 10%。对于上古语料的论语、孟子及诗经中并列语,其结论是:如有平声字,它总用为第一成分,如有入声字,它总用为第二成分,在没有平、入声时,上声总用为第一成分。易言之,其词序往往与"平、上、去、入"的顺序相合。在411个例子中,例外占19.3%。也就是说,上古并列式词序有80%以上受声调的约制。因此,丁氏认为:当说话人有自由权选择两个字组成并列语时,可能会不自觉地说出最自然的顺序来。  丁氏的研究是取材于国语和上古材料,那么中古的并列式又如何呢?在国科会的专题研究计划项目下,我们把竺法护译经中的并列式对结构全部摘选出来,一共分析了 43 部佛经原文,然后依照中古的声调系统:平、上、去、入分别检查各词素的中古音属性,依词素的声调搭配状况进行研究其组合状况,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一、前一成分为平声,后一成分亦为平声:  (各行开头的数字是大正藏的佛经编号)  103:佛说圣印经     
消除、空无、贪淫、愚痴、因缘、思惟  118:佛说鸯掘摩经     
安详、清凉、柔仁、沉吟、施行、江河、光明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人民、臣民、门途、从容、庄严、幽冥、山岗、虚空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欢娱、欢欣、聋盲、资粮、人民、听观、尘埃、延长  180: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姿容、贫狭、成为、人民  页43  182:佛说鹿母经      
饥疲、东西、虚华、痴冥、贪求、三尊、鸣吟、交流、鸣啼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宣传、颁宣、庄严、因缘、观察、光明、便宜、专精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虚空、因缘、思惟、人民  315:佛说普门品经     
贪淫、痴冥、愚冥、狂冥、盲冥、愚痴、空无、虚无、虚空  317:佛说胞胎经     
思惟、因缘、中央、眼瞳、调均、当应、精神、肌肤、根茎  318:文殊师利佛土经   
专精、分明、幢幡、珠环、澄s、仁和、虚空、成为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威神、周旋、人民、施求、偏邪、求、慈悲、调柔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名称、成为、州城、山川、沟坑、光炎、人民、威仪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愚痴、空无、真诚、称扬、愚冥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闻知、还归、归依、沟渠、泉流、光明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愚痴、虚空、光明、威神、飞行、称知、贫穷  395:佛说当来变经
玄虚、空无、宣传、精行、因缘  433:佛说宝网经
仁贤、宣扬、应当、庄严、虚空、珠环、修行、怀疑、和安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车乘、晨朝、心怀、思惟、安和、侵娆、奸邪、家居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周旋、和凉、班宣、消除、空虚、犹如、虚空、  页44  因缘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金银、仁贤、光明、幽冥、神仙、成为、端严、庄严  565:顺权经        
颁宣、宣扬、宣传、修行、庄严、胞胎、安和、周旋、行来、饥虚  736:佛说四侵经
淫x、邪淫、x奢、疮痍、姿颜、呼吸、空无、庄严、咽喉  737:所欲致患经
贪求、因缘、家居、啼哭、愁忧、垣墙、终亡、蠲除、心怀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飞腾、鱼鳖、坚强、呻吟、豪强、因缘、犹如、骑乘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空无、瑕疵、犹如、观察、虚空、成为、功勋、消除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珍奇、人民、刀兵、丘墟、桥梁、光明、钱财  813:佛说无希望经
颁宣、加趺、安和、咨嗟、功勋、声扬、周旋、光明、人民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经
泥洹、安详、均同、成为、恢弘、空无、虚无、虚空  二、前一成分为平声,后一成分为上声:  103:佛说圣法印经
吾我、根本、依猗、欢喜  118:佛说鸯掘摩经
刚猛、和雅、颜彩、年齿、称举、尘土、安隐、奔走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供养、调隐、惭耻、欢喜、更整、饥馑、饥羸  页45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双比、姝好、欢喜、供养、珠宝、遮蠡、蒸煮、分取  180: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安隐、姝好、欢喜  182:佛说鹿母经
身体、求索、悲喜、勤苦、游处、林薮、兄弟、妻子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宣讲、初首、咨请、经典、安隐、开解、谀谄、因猗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施与、长短、开导、勤苦、安隐、柔软  315:佛说普门品经
男女、柔软、明了、严净、清净、吾我、兴显、音响  317:佛说胞胎经
依倚、增减、思想、生死、终始、驰走、歌舞、经缕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供养、欣喜、盛满、柔软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欢喜、生死、开导、供养、尊长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僚属、供养、河海、姝好、旋转、安隐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欢喜、财宝、求所、谀谄、平等、供养、谀谄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供养、生死、沟渠、欢喜、盛满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欢喜、安隐、长短、珍宝、髓脑、勤苦、姝好  395:佛说当来变经
谀谄、头尾、颠倒、方等、经典、欢喜、嗔喜、悲喜  433:佛说宝网经
求索、开解、违远、长远、多少、生死、经典、珍宝、开导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穷苦、妖蛊、更整、欢喜、安隐、供养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吾我、移转、深远、增损、颠倒、泥水、更整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金宝、珍宝、牛马、经典、开摆、更整、欢喜  565:顺权方便经
殊好、兄弟、夫妇、亲友、成长、生死、终始、  页46  安隐、饥馑  736:佛说四侵经
饥渴、行止、生死、歌舞、脂粉、罗网、终始、连锁、疏远  737:所欲致患经
言讲、更整、忧恼、风雨、财宝、忧恼、歌舞、亲属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兄弟、妻子、朋友、师友、尊长、身体、头首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颠倒、兴起、开导、生死、颠倒、违犯、经典、横枉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珍宝、施与、盛满、殊好、安隐、财产、虫蚁、饥渴  813:佛说无希望经
和雅、依猗、倾猗、安隐、深远、经典、更整、举动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生死、安隐、更整、殊好、思想、依倚、吾我  三、前一成分为平声,后一成分为去声:  103:佛说圣法印经
唯诺、思念、柔顺、嗔恚、x慢  118:佛说鸯掘摩经
疑滞、仪干、疑碍、钦敬、推步、牵掣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来会、回碍、端正、殊异、殊妙、繁茂、英艳、超过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端正、瞻视、荧惑、千万、神圣、恩爱、除去  180: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分卫、端正、还绕、恩爱  182:佛说鹿母经
分迸、惊怪、奸诈、禽兽、愚惑、欺伪、忧患、征验、慈信  页47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宣颂、宣畅、宣散、神圣、迁住、庠序、重复、围绕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端政、尊贵、从事、成败、恩爱  315:佛说普门品经
淫u、嗔恚、嗔怒、痴惑、虚妄、真正、兴建  317:佛说胞胎经
思念、卑贱、当应、溪涧、成就、完具、光焰、称叹、穿漏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民众、咸共、光像、辞训、除去、行步、端正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围绕、还绕、方便、瑕隙、瑕秽、除去、思念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供具、供事、成为、墟聚、宫殿、迷惑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称计、头面、仇怨、思念、形像、心意、中外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称誉、尊重、分卫、端正、恭敬、禽兽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贤圣、思念、方便、心意、思议、身命  395:佛说当来变经
文字、嗔恨、荒乱、深妙、方便、称计  433:佛说宝网经
称计、歌颂、禽兽、殊异、肴馔、端正、财富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围绕、分卫、行步、危难、方便、兴作、成就、歌叹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方便、分卫、开化、详序、章句、优奥、宣布、诤讼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财富、称计、柔顺、殊妙、刀杖、成就、形象、围绕  565:顺权方便经
分卫、行诣、端正、殊胜、殊妙、成就  736:佛说四侵经
嗔怒、颜貌、忧患、倡伎、歌戏、迷惑、殃祸、归尽、端正  737:所欲致患经
开化、分卫、忧患、贪爱、车步、恩爱、刀杖  页48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分卫、思议、危害、方便、形貌、行步、瞻戴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方便、深要、章句、通畅、憎爱、围绕、虚妄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希望、光焰、奴婢、嗔恚、平正、行步、瑕秽、狂乱  813:佛说无希望经
行诣、经卷、幽奥、珠异、超异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围绕、咨问、思议、思念、方便、成就、亲近  四、前一成分为平声,后一成分为入声:  103:佛说圣法印经
兴发、分别、降伏、因习、更习   118:佛说鸯掘摩经
危厄、摧邸⒐牒稀⒅苊堋⒁磐选 遮截、开阖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充溢、妨塞、降伏、和悦、超出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欢乐、 衣服、伤绝  180:佛说世佛经
皆悉、分别、功德  182:佛说鹿母经
杀猎、功德、生活、分裂、毛发  274:佛说济诸学经
宣说、殊绝、稠密、重复、仁识、违失、分别、贪嫉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分别、功德、皆悉、仪法、边幅  315:佛说普门品经
观历、分别、名色、香色、兴立、成立、人物、殊特、衣服  317:佛说胞胎经
分别、清洁、和合、终没、成熟、差错、城郭、关节、滑泽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分别、差别、仪则、恭肃、兴发、开发、光色、斟酌  页49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衣服、功德、传说、闻说、财物、门室、知识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衣食、医药、宫室、清白、功德、还复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积累、功德、分别、侵嫉、衣服、华实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迎逆、开发、衣服、光色、功德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衣服、分别、欢悦、皆悉、光色、亡失、城邑  395:佛说当来变经
清白、衣食  433:佛说宝网经
功德、消歇、差特、财富、心识、分别、游历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忧灼、宁息、功德、通彻、衣服、医药  477:佛说大顶王经
开发、功德、楼阁、分别、城郭、愚俗、开达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财富、田宅、分别、选择、犹若、衣服、脓血  565:顺权方便经
衣食、衣服、医药、终末、终没、休息、兴发、兴立  736:佛说四侵经
贞洁、分别、脓血、沉溺、时节、惊怯、违失、吞没  737:所欲致患经
差特、分别、衣服、安乐、欣悦、忻悦、生活、侵夺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妻妾、家室、亲族、危失、终没、颜色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分别、降伏、更历、兴立、恩德、功德、衣服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增益、穷厄、荆棘、颜色、降伏、音乐、惊觉  813:佛说无希望经
行诣、安乐、功德、通达、衣服、超绝、殊特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离脱、衣服、殊特、差特、分别、差别、通达  五、前一成分为上声,后一成分为平声:  页50  103:佛说圣法印经
解知  118:佛说鸯掘摩经
水浆、履行、奉遵、奉行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喘息、奉迎、举移、往来、广长、紫金  182:佛说鹿母经
愍伤  217:佛说经
眼瞳、久长、眼睛、扫除、奉行、虎狼  222: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讲说、解说、奉行、染污、往来、受持、解知、受学  224:佛说幻士经
奉承、奉行、奉修、解说、愍伤、本原、讲说、语言、奉行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讲宣、品宣、讲说、愍哀、显扬、便当、奉持、奉随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语说、愍伤、闵伤、死生、动还、动摇  315:佛说普门品经
窈冥、了知、显扬、受持、奉行、起居、往来、死亡、语音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转移、愍哀、奉修、奉行、奉持、解说、讲说、受持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解说、语言、是非、奉行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奉行、晓知、陂池、广长、往还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愍伤、有无、讲说、奉行、火炎  433:佛说宝网经
喜惊、举移、士夫、讲说、子孙、演说、往来、受持、解说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惨戚、受持、讲说、虎狼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奉迎、有无、是非、往来、愍伤、奉行、窈冥、是非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愍伤、解说  页51  565:顺权经
愍哀、奉行、奉持、子孙、假托、等同、水浆、演说  736:佛说四侵经
死生、几何、了知、往来、士夫、晓知、愍伤  737:所欲致患经
奉行、把持、死亡、审知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古今、动摇、请求、了知、晓知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了知、演说、罪殃、奉遵、奉修、奉行、愍哀、愍伤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下卑  813:佛说无希望经
奉行、奉持、受持、愍伤、睹察、动移、讲说、善慈、虎狼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愍哀、愍伤、受持、等同、了知、演说、是非  六、前一成分为上声,后一成分为上声:  103:佛说圣法印经
晓了  118:佛说鸯掘摩经
父母、往返、勇猛、讨捕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蠕动、父母、谷米、往古、饱满、粳米、广远、晓了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父母、父子、宛转  180:佛说世佛经
损减  182:佛说鹿母经
母子、父母、糜朽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晓了、毁琛⒕迷丁⑼怠⒈ヂ⑹苋 ⒄棺⒒偎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晓了、处止、感动  页52  315:佛说普门品经
晓了、影响、起整、往返、往古、久远、影响、勇猛  317:佛说胞胎经
父母、往返、展转、长养、整理、举动、手脚、往反、项颈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妇女、敏诲、往奉、晓了、解了、动转、子女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解了、父母、妇子、与取、给与、解导、垢染、展转  324:佛说幻士经
晓了、解了、士女、净好、'馆宇、苦恼、饱满、晓了、动转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彼此、久远、彼此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晓了、处所、转诲、勇猛、父母、象马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久远、父母  395:佛说当来变经
解了、好丑、伴党  433:佛说宝网经
许可、妇女、士女、饱满、久远、启受、勇猛、晓了、宝锦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感动、辋魉、晓了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了解、晓了、典雅、弟子、解了、启受、奉受、展转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往古、勇猛、苦恼、果z、弟子  565:佛说顺权方便经
父母、往反、取舍、晓了、弟子、举动、鼓舞、导引  736:佛说四侵经
苦恼、老死、扰动、晓了、好丑、父母、水火、宛转  737:所欲致患经
水火、父子、母女、晓了  页53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父母、举止、勇猛、表里、野火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晓了、体解、启受、久远、苦恼、奉养、晓了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父母、妇女、弟子、给与、履屣  813:佛说无希望经
启受、举动、感动、晓了、解了、苦恼、减损、久远、晓了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启受、晓了、解了、好丑、伴党、往古、往返  七、前一成分为上声,后一成分为去声:  103:佛说圣法印经
毁坏  118:佛说鸯掘摩经
往造、裸露、省录、左右、恐惧、往到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部众、リ省⒛俣觥⒂还蟆⒔菜小⒃督⒍眉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长大、哽咽、审信、虎贲、往到、苦痛、垢秽  182:佛说鹿母经
巧伪、射猎、道化、恐惧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比类、毁坏、诽谤、恐怖、境界、部界、便利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往到、造作  315:佛说普门品经
恐惧、晓练、想念、响应、奉上、审试、种数、恐怖  317:佛说胞胎经
净洁、草菜、长大、转化、转就、左右、耳鼻、转退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左右、动震、敏诲、软妙、奉戒、剖判、道教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往诣、拥护、喜护、守护、奉慎、奉敬、奉事、导御  324:佛说幻士经
奉事、转化、解畅、巧妙、比喻、毁害、往诣、往到、感应  页54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奉敬、苦痛、毁败、诽谤、感应、软妙、法义、软妙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恐畏、礼信、远近、瓦砾、转诲、老少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恐惧、苦乐、普遍、悔恨、往趣、垢秽、诽谤  395:佛说当来变经
毁灭  433:佛说宝网经
法教、寝寐、显现、拥护、远近、睹见、罪衅、诽谤、苦乐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恐惧、拥护、受教、坐卧、显化、恐惧、恐畏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道义、感应、雅颂、鬼魅、睹见、鬼魅、恐怖、恐惧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往诣、踊跃、种姓、屎尿、诽谤、道化  565:佛说顺权方便经
解畅、奉敬、奉见、奉事、比像、姊妹、往诣、苦患  736:佛说四侵经
苦痛、老病、响应、屎尿、朽败、转易、假借、苦乐、恐惧  737:所欲致患经
恼报、境界、巧便、想念、取害、恼恨、诽谤、姊妹、考治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睹见、广大、炜晔、恼患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揽摄、解散、诽谤、奉敬、愍敬、想念、恐怖、往诣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恐怖  813:佛说无希望经
往诣、启问、解畅、下贱、显示、守护、左右、睹见、静慧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页55  愍念、启问、想念、比类、比像、演畅、解畅  八、前一成分为上声,后一成分为入声:  103:佛说圣法印经
本末  118:佛说鸯掘摩经
敏达、起竖、嬲触、静默、道德、瓦石、取杀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喘息、显发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恍惚  180:佛说世佛经
满足、饱足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罪福、本末、道节、演出、礼节、忍辱  282:佛说鹿母经
狡猾、反逆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本末  315:佛说普门品经
晓发、恍惚、道德、想识、喜悦、罪福、喘息、侥脱、本末  317:佛说胞胎经
罪福、草木、软弱、垢浊、本宿、手足、受触、养育、果实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解释、本末、解达、止足、恍忽、道迹、道德、普及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反复、产业、瓦石、取足、饱足、止足、草叶、给足  324:佛说幻士经
止足、巧黠、喜悦、饰、皎洁、往昔、罪福、反复、处寂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转读、喜悦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好洁、道德、满足、法则、抵突、坐席  页56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手足、垢浊、瓦石、饮食、道德  395:佛说当来变经
毁灭、浅末  433:佛说宝网经
启白、本末、犯触、道法、演出、喜悦、手足、满足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喜悦、道法、本末、道法、显发、本末、起立、反逆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选择、喜悦  565:佛说顺权方便经
古昔、本末、起立、道德、道节、礼节、下劣、授决  736:佛说四侵经
草木、转易  737:所欲致患经
手足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子息、把执、反逆、俸禄、草木、死别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揽摄、礼节、殒殁、解决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毁辱、瓦石、犯缺  813:佛说无希望经
礼节、选择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礼节、本末、道德、普悉、土石、瓦石、授决  九、前一成分为去声,后一成分为平声:  118:佛说鸯掘摩经
顺从、载乘、纵横、步骑、杖捶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意行、树花、贡高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阵兵、弃捐、帝王  182:佛说鹿母经
怅怏、建行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便宜、智明、众民、郁咿、俱同、信行  页57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譬如、动还、动摇  315:佛说普门品经
冥、正真、造成、异奇、譬如、贡高、证因、布施  317:佛说胞胎经
化成、变更、譬如、过差、贡高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刈除、贡高、正齐、正真、去来、懈疑、弃捐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吏民、弃捐、慰除、剃除、度知、布施、住施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净除、贡高、布施、信施、意行、性行、戒行、弃离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信从、布施、是非、譬如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造行、计知、譬如、正真、弃除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布施、正真、未曾  395:佛说当来变经
废迟、弃捐  433:佛说宝网经
正真、弃捐、馥芬、敬承、譬如、弃除、净空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幼少、正真、布施、号名、伺求、未曾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正真、慧明、化生、未曾、譬如、布施、圣明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啖食、譬如、布施、冥、未曾  565:顺权方便经
慧明、正真、见闻、布施、化成、帝王、慕求、顺从、退还  736:佛说四侵经
傲尊、志分、譬如、喻如、布施、岁年、怔忪  737:所欲致患经
斗争、战f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丧亡、布施、正真、未曾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弃捐、睡眠、顺随、斗诤、譬如、伺求、性行、正真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譬如、并除、布施、未曾  813:佛说无希望经
照明、便宜、布施、诞生、念行、怨仇、豫怀、  页58  譬如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弃捐、v安、正真、譬如、是非、慧明  十、前一成分为去声,后一成分为上声:  118:佛说鸯掘摩经
秽染、上下、懊恼、救护、供养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供养、震动、退转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供养  180: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震动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顾眄、训诲、谤毁、供养、退转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赐与、处止、供养  315:佛说普门品经
净了、悦喜、懊恼、处所、退转、弃舍、碍解  317:佛说胞胎经
茂好、痛痒、懊恼、妙好、坐起、弟子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退转、大小、供养、训诲、教导、化导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供养、孝养、住止、住起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上首、侍使、供养、殿馆、净好、色像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富有、劝勉、震动、退转、供养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敬偶、供养、盛满、住止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妙好、弟子  395;佛说当来变经
伴党  433:佛说宝网经
震动、上下、退转、弃舍、顾眄、敬喜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幼少、退转、处所、供养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处所、望想、痛痒、弟子、震动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盛满、义理、教诲、妙好、弟子  页59  565:顺权方便经
叹咏、弃舍、处所、弟子、好喜、大小、教诲  737:所欲致患经
痛痒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倡道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退转、谤毁、供养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盛满、弟子、供养  813:佛说无希望经
进止、爱喜、义理、上下、处所、上首、故往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义理、念想、处所、快眇、好丑、伴党、证解  十一、前一成分为去声,后一成分为去声:  118:佛说鸯掘摩经
志性、愧恨、进退、限至、耗乱、迸怖、侍卫、智慧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示现、智慧、唱叫、进趣、部众、退住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涕泪、厌畏  180: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计愿  182:佛说鹿母经
怅怏、恋慕、效应、畜兽、斗乱、信义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退住、过去、斗乱、劝助、志性、字号、谤讪、放恣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过去、智慧、懈慢、教令、用教、败坏、至到、变化  315:佛说普门品经
净秽、变化、救济、计会、示现、幻化、讽诵、志性、恣纵  317:佛说胞胎经
住坐、烂坏、坏败、志愿、变化、茂盛、内外、过差  页60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智慧、志愿、誓愿、俱共、侍从、劝训、训教、教训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救助、劝助、志愿、秽厌、戒度、敬侍、怖畏、放恣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助供、供具、变化、教化、殿社、至到、化惑、茂盛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信从、智慧、计数、讽诵、斗乱、过去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计数、智慧、志意、变化、变异、意念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字句、昼夜、聚会、教化、智慧、劝助  395:佛说当来变经
智慧、句逗、妙快  433:佛说宝网经
智慧、类次、劝助、譬喻、进退、誓愿、志意、视见、计会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志愿、昼夜、患难、告示、救济、智慧、至到、面见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幻化、救度、智慧、寿命、利义、境界、懈怠、愦乱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遍布、忆念、至到、涕唾  565:顺权方便经
究畅、进退、像貌、譬喻、尽至、去就、厌恨、昧、智慧  736:佛说四侵经
昼夜、败坏、寿命、内外、幻化、戒禁、坏乱、进退、怔忪  737:所欲致患经
志愿、退去、境界、变乱、坏乱、殚尽、证现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患难、骂詈、幻化、冀念、x恣、教化、进退、慕恋  页61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进退、憎爱、智慧、懈怠、志性、侍从、趣应、过去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重爱、智慧、赞叹  813:佛说无希望经
变化、赞颂、退坐、变应、计会、智慧、志性、懈怠、寿命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智慧、究竟、过去、譬喻  十二、前一成分为去声,后一成分为入声:  103:佛说圣法印经
降伏  118:佛说鸯掘摩经
饭食、系缚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降伏、荐发、气力、意力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妙洁  182:佛说鹿母经
志节、射猎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住立、备悉、信乐、利益、度脱、弊恶、秽浊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议说、教敕、度脱、净洁、譬若、善恶、具足  315:佛说普门品经
造立、建立、厌足、具足、告说、澹浴、闭结  317:佛说胞胎经
具足、净洁、爱惜、度越、酷剧、放逸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退却、度脱、畅入、畅达、布设、住立、具悉、利益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愿欲、饭食、具足、厌足、郡国、县邑、建立、度脱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饭食、具足、意力、断截、断绝、见说、降伏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断绝、度脱、念欲、堕落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具足、念设、饭食、秽恶  页62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愿欲、弊恶、具足、爱惜、快乐、郡国  395:佛说当来经
陷堕  433:佛说宝网经
过越、建立、爱乐、度脱、郡国、县邑、具足、会集、放逸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困厄、劝立、速疾、劝发、具足、备悉、建立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退却、度脱、放逸、饭食、具足、建立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啖食、住立、具足、尽灭  565:顺权方便经
晃昱、建立、造立、放逸、降伏、制伏、度脱、爱乐  736:佛说四侵经
放逸、利欲、快乐、盗贼、嗜欲、降伏、断绝  737:所欲致患经
报答、盗贼、具足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俸禄、化合、度脱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降伏、放逸、断灭、祸福、救拔、爱乐、度脱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爱惜、降伏、度脱、具足  813:佛说无希望经
建立、具足、度脱、放逸、秽浊、种殖、断灭、降伏、郡国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度脱、放逸、建立、住立、断绝、秽浊  十三、前一成分为入声,后一成分为平声:  103:佛说圣法印经
别离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测量  182:佛说鹿母经
别离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得成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结成  页63  315:佛说普门品经
色声、合离、觉知、譬如  317:佛说胞胎经
合成、没终、譬如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割除、灭除、譬如、合成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觉知、吉详、譬如、色声、习居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合和、譬如、识知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别离、譬如、吉祥、习持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石沙、国城、譬如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识知、吉祥、出游  433:佛说宝网经
合成、吉祥、譬如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福勋、执持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合成、执持、譬如、福威、识知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合成、譬如、色香  565:顺权方便经
识察、执持、执怀、灭除、食粮  736:佛说四侵经
革囊、譬如、吉祥、觉知、别离  737:所欲致患经
别离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欲求、别离、合成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譬如、执怀、灭除、厄贫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譬如、辟除、曲倾  813:佛说无希望经
捉持、灭除、譬 如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弃捐、譬如、识知、觉知、灭除、益加、发兴  十四、前一成分为入声,后一成分为上声:  118:佛说鸯掘摩经
说解  页64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畜养、蹶举、脱解  180: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却后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发起、觉了、乏短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极止、及逮  315:佛说普门品经
发起、悦喜  317:佛说胞胎经
食饮、乏少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发起、习善、寂靖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发遣、给与、觉了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觉了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积累、缺减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发遣、寂静、缺减、浊转  433:佛说宝网经
决了、缺减、觉了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逼恼、缺减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寂静、怯羸、及与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发起、拂净  565:顺权方便经
寂静、发起、发遣、摄取、及与、骨体  737:所欲致患经
夺取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给与  813:佛说无希望经
摄护、摄取、发遣、发起、觉了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发遣、发起、及与、食饮、觉了  十五、前一成分为入声,后一成分为去声:  118:佛说鸯掘摩经
逆慢、掠治、色貌、入趣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寂定、破坏、识炼、福庆、福祚  页65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缺漏  180:佛说过去世佛分经
却后  182:佛说鹿母经
佛寺、合会、逆害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却住、得逮、日夜、缺漏、出去、缺漏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悉遍、及逮  315:佛说普门品经
合散、合会、识议、嫉妒、职号、厄难、食啖  317:佛说胞胎经
合会、合聚、没尽、杂错、缺漏、刮治、色貌、隔闭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剖判、习辩、嫉妒、缺漏、阙漏、节限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却坐、合会、嫉妒、寂定、习会、入过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日夜、合会、截断、寂定、觉悟、习效  334: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合会、法义、黠慧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暴露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寂定、发露、食啖  395:佛说当来变经
嫉妒  433:佛说宝网经
法教、缺漏、忽忘、识念、疾病、却住、却坐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却住、发进、族姓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夙夜、合会、疾病、合会、剖判、福v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却坐、出去、灭尽'  565:顺权方便经
合散、伏定、寂寞、合会、集会、夙夜  736:佛说四侵经
夙夜、疾病、合会、独自  737:所欲致患经
却坐、劫害、积聚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疾病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合会、夙夜、毒害、灭盖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破坏、宅舍  页66  813:佛说无希望经
集会、厄难、忽忘、合会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集会、别异、寂寞、积聚  十六、前一成分为入声,后一成分为入声:  118:佛说鸯掘摩经
灭裂、阁合、没堕、毕讫、破裂、服食  135:佛说力士移山经
服食、扶接、缚著  168:佛说太子墓魄经
质朴、剥裂  180: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日月  182:佛说鹿母经
识别  274: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法律、杂碎、服食、国邑、出入、博达  283:菩萨十住行道品
极止  315:佛说普门品经
识著、曲、福德、出入、日月、怫爵  317:佛说胞胎经
杂错、出入、合集、法律  318: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寂灭、破碎、日月、习学  323: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合会、卒暴、给足、绝极、出入、法律、寂灭、缚著  324:佛说幻士仁贤经
国邑、日月、缚著、灭没、合会、合和、度脱  337:佛说阿^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日月、毒恶、合成、合适、习俗  349: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缚著、伏匿  395:佛说当来变经
杂碎、日月、悒戚、质朴  433:佛说宝网经
毕讫、骨肉、寂灭  435:佛说灭十方冥经
出入、没溺  477: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屋宅、怯弱、日月、合集  496:佛说大迦叶本经
日月  565:顺权方便经
欲乐、夙夜、日月、识别、杂碎、错杂、习俗、  法律  页67  736:佛说四侵经
骨肉、日月  737:所欲致患经
毕讫、觉得、缚束  770:佛说四不可得经
出入  811:佛说决定总持经
结缚、没溺、法律  812: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出入、譬若、宅舍、舍宅、日月  813:佛说无希望经
寂灭、结缚、合集、怯弱  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怯弱、习俗、福德、合集、屋宅  本文共分析了西晋竺法护的16340个双音节并列结构,由于篇幅的限制,上面只列出其中的一部份。我们再简化为下列统计表:(前一调为复音节词的头一字,后一调为复音节词的末一字, 例如平 - 入代表前一字是平声,后一字是入声)  平 - 平
平 - 入 1679  上 - 平
460  去 - 平
914  入 - 平
345  除了前后二字为同调之外,异调并列的,呈现了相当严整的规律。  去声字作为第二音节,在各类中(无论首字是平或上、去、入)都占绝对优势,这应该不是偶然的现象。说明西晋时代的构词规律,有选择去声为第二音节的倾向。  至于这样的声调搭配统计,是否决定于某类声调的绝对数字呢?例如中古平声字原本就最多,当然以平声开头的并列词数量最大,入声字原本就字数最少,所以入声开头的并列词数量最小。其实并不如此。绝对字数和社会使用的频率未必相等,这样的搭配规律统计反映了西晋实际语言的使用频率。因此,就今天来看,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的”字,而“的”字并非属于  页68  一个最大的声调类别,ㄉ声母字不是所有声母中最大的一类。ㄜ韵母也不是今天国语中字数最多的一类韵母。就本文的材料看,平声字出现于首字最多,固然容易联想为平声字本来就最多。但是我们进一步观察平声作第二成分的例子,就不是最多的了。像上 - 平565字,尚低于上 - 上582字、上 - 去974字。去 - 平1110字,尚低于去 - 去1368字。入 - 平275字,尚低于入 - 去447字、入 - 入345字。说明了使用频率不决定于调类的绝对字数。  在本文的资料中,有些词在不同的经卷中反复出现,我们都保留下来。这是为了反映使用频率的缘故。由此可以看出哪些词在佛经中经常被使用。  由意义关系看,有些并列式的词序是由意义决定的。例如"长短"、"妻子"、"生死"、"东西"、"兄弟"、"国邑"、"日月"、"上下"、"弟子"、"出入"、"父母"、"亿百"(另有"百千"与此相反),这些都属"类义并列"的情况(同类的事物并列在一起,而不是同义或近义词素并列在一起)。占的比律不高,因为并列结构绝大多数是同义或近义词素的并列。我们可以说,只有在类义并列时,词序先后才会考虑意义的因素,此外总是由声调因素居于主导的。  我们检验丁邦新先生所提出的并列式声调规律,与本文的资料稍有不同。丁先生把资料分为下列两类,我们填入本文分析所得的资料:  异调并列(一) 平上 1646
平入 1679  上去
共 8181  异调并列(二) 上平
275  去上
共 3348  丁先生把异调并列(一)视为正则,也就是合乎其所定之规律的情况,在丁先生的材料中占 80.7 %。异调并列(二)为例外,只占 19.3 %。可是本文针对西晋材料的统计,丁先生的(一)类,占 70.9 %,第(二)类占 29 %,如果把这 29 %算作例外,可能太高了些。 由个别看,上入 460 个为正则,上平565 个反为例外,去入 914 个为正则,去平 1110 反为例外, 都与丁先生所据的材料,有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为西晋的并列词另写规律:  1.在西晋并列结构的词汇中,如有平声字,往往用于第一成分(平声用为首字的 8349 个,占全部 16340 个并列词的 51 %)。  2.如有入声,总用为第二成分。(去 - 入有 914 个,入 - 去只有 447个)。  3.没有入声时,去声总是做第二成分。  4.第一成分若不是平声,出现次多的不是上声,而是去声。 上声做第一成分的有 2581 个,占 15.8 %,去声做第一成分的 4146 个,占 25.3%。  本文是国科会专题计画〈西晋佛经词汇研究〉的一部份,对当时佛经的庞大词汇资料尽可能的作了穷尽式的分析,用以归纳的并列词达一万六千余条。丁邦新先生在〈国语中双音节并列语两成分间的声调关系〉中所用材料为《国语辞典》的 3056 条并列语,丁氏在〈论语、孟子,及诗经中并列语成分之间的声调关系〉中共用 411 条并列语。本文所用的材料远远超过此数。同时,丁氏二文针对上古和现代的语料,本文则运用中古语料,正好形成互补。由丁氏和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上古、中古、现代三个阶段的状况。由于能力的限制,论文中疏漏之处,尚祈同道先进不吝赐教。
后八篇文章
学佛网网站活动
猜您对以下文章也有兴趣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语新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